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哪個城市新能源產業強

中國哪個城市新能源產業強

發布時間:2022-12-31 15:21:55

❶ 全國各城市人均gdp排名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餘思毅

能源的戰略地位越發凸顯。3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簡稱《規劃》),這是「十四五」時期加快構建現代能源體系、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藍圖和行動綱領。

近日,全國GDP百強城市出爐。從GDP絕對值排名看,隨著能源、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不少以能源產業為支柱或大力發展與能源相關產業的城市,其排名獲得較大的躍升。

榆林、鄂爾多斯、包頭,典型的「家裡有礦」,其中,鄂爾多斯和榆林上升了11個名次,包頭上升了10個名次。以石油化工作為支柱產業之一的九江,排名躍升8名。煤炭大省的省會城市太原,排名則躍升6名。

同時,與新能源產業相關的地級市也實現跨越式發展。寧德上升了12個名次,據寧德市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寧德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不銹鋼新材料、銅材料四大主導產業合計實現增加值增長59.1%,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5個百分點。強攻工業全力打造現代產業體系、發力新能源的宜春與宿遷,排名分別躍升了6名與4名。

3月23日,經濟學家、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原主任李鐵對時代財經分析,能源儲備資源相對豐富的地級市排名在上升,這是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必然規律。

李鐵指出,最近一段時間,國際經濟形勢和能源供的變化以及國內對於能源需求的超預期增長給這些城市地區的發展帶來巨大的變數。國內的煤炭和能源價格一旦上漲,供需矛盾出現的時候,這些地區的資源優勢就會充分地體現出來。

結合今年能源的形勢,展望城市的發展,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分析師應習文對時代財經表示,今年以來,因地緣政治沖突等,全球能源價格繼續保持高位,預計傳統能源城市的GDP依舊能有所延續。

雖然形勢喜人,但高處不勝寒,傳統能源城市也面臨轉型的緊迫。應習文指出,傳統能源城市轉型的急迫性不盡相同,一些資源型城市主要是由於資源枯竭導致轉型更為急迫;另一些資源型城市,主要面臨的是雙碳戰略下,我國對傳統能源整體依賴度下降帶來的轉型壓力,預計還有5-10年的時間。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榆林人均GDP近15萬,「家裡有礦」也要轉型

據鄂爾多斯煤炭網,2021煤炭價格呈現「先漲再跌後漲再跌」的行情。

2021年1月中旬,煤價一度達到1150元/噸;而後受春節假日影響,煤炭需求階段性回落,煤炭價格隨之下降,5月底,再次上移。進入8月2日後,升至1100元/噸再度調頭下跌,跌至8月17日的1030元/噸位置。接下來,煤價直線上漲,至10月17日,煤價2600元/噸,史上最高。

煤炭價格的走高,為「煤城」創造了極大的財富。

鄂爾多斯的「財富」增長非常明顯,GDP由2020年的3533.66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4715.7億元。結合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人均GDP快速增長,由2020年的16.41萬元增長至2021年的21.9萬元,首次超越石油之城克拉瑪依成為全國第一。

鄂爾多斯市是全國最大的煤炭產地,據當地統計局數據,2021年鄂爾多斯規模以上煤炭企業生產原煤67283.1萬噸,原煤產量約佔全國的1/6。

榆林以GDP5435.18億元,居陝西省內第一名。榆林人均GDP已經高達14.99萬元,接近2.37萬美元。回溯歷史,2001年,榆林經濟總量129億元,21年之間,增長了約42倍。

受能源儲量的影響,榆林采礦業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81.4%。眾所周知,煤炭行業極具周期性。應習文指出,過於依賴單一資源型產業的城市,其經濟受到商品價格周期性波動的影響也較大,資源價格有漲也會有跌,從更長遠的角度看還是要力爭實現產業的多元化。

轉型也被提上議程。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石泰峰在今年兩會上就談到了內蒙古能源產業未來的發展設想——雙碳背景下,新能源扮演的角色正在從生力軍向主力軍轉變。

據錫林郭勒盟互聯網信息,石泰峰指出,要加快推進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開發利用,著力打造一批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在全國率先建成以新能源為主體的能源供給體系、率先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確保到2025年新能源裝機規模超過火電裝機規模、2030年新能源發電總量超過火電發電總量,實現由化石能源大區向清潔能源大區轉變。

在應習文看來,傳統能源城市轉型通常面臨的困難有:一是長期依賴能源產業造成轉型思維的慣性;二是一些資源型城市的其他自然稟賦往往是短板,比如氣候、地理位置偏遠、地形地貌復雜等,成為轉型的客觀不利因素;三是其他產業領域的發展基礎較弱,比如人力資源、技術資源等。

「內陸傳統能源城市仍然要結合自身稟賦實現轉型,比如西北地區可藉助鋰、硅等資源向上游,或藉助風光優勢向下游靠攏,與東部地區集中在中游製造形成差異化分工。」應習文補充道。

在李鐵看來,能源城市轉型必須審時度勢。

李鐵進一步分析,傳統能源城市之所以出現經濟的嚴重下滑,一個主要原因是長達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開采導致了資源枯竭。「因此,我們不是把這些城市地區叫做傳統能源地區,而是叫做資源枯竭城市地區。」

「盡管曾經在一段時間內,榆林等地區的發展曾經出現過嚴重的波動,經濟和財政收入大幅度下滑,主要原因在於我國當時處於能源結構調整和供給的短期過剩,而且也受國際減碳排放的要求和石油天然氣價格的影響。」李鐵稱,短期的能源需求下降改變不了這些地方的長期發展趨勢,畢竟地下的煤炭和天然氣資源將會是巨大的聚寶盆,這些地方相比於其他城市地區更具發展潛力。

在李鐵看來,雖然煤炭資源在未來低碳發展的過程中會受到政策的影響,但是由於國際和國內各方面的原因,煤炭在我國能源消耗中所佔的比較高的比重,長一段時間內不會下降。

「當國際形勢和國內經濟格局發生變化之後,有著豐富資源和能源儲備的城市地區,增長速度就會大大加快。」李鐵說道。

關於雙碳戰略下,能源城市如何轉型,李鐵進一步指出,在碳中和的問題上國際已經達成了共識,但是在具體落實碳中和的政策中,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首先是對於從化石能源向清潔能源轉變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這是長期目標,不是短期內就可以達到的。而且有些問題也不是完全取決於我們,而是取決於國際能源供給形勢的變化。」

寧德、宿遷的「後發優勢」具有可復制性

在GDP百強排單上,寧德市表現亮眼,而細看寧德各區的情況,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集群的蕉城區可圈可點。

福建日報報道,2021年蕉城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098.59億元,同比增長29.8%,成為寧德市首個千億縣域經濟體。蕉城區對寧德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7.5%,拉動全市經濟增長9.0個百分點,較上年提升5.3個百分點,中心城區地位凸顯。

寧德市蕉城區委書記何必良指出,蕉城區推進高質量發展,得益於新能源新材料和先進製造業的持續壯大、強勢帶動。

據悉,寧德以建設鋰電之都為目標,建造國內最具競爭優勢的現代汽車城和銅產業基地。創業板「龍頭」寧德時代、深耕新能源智能裝備賽道思客琦、上汽寧德基地總裝車間、中銅東南銅業等企業均落戶寧德。

除了寧德,江蘇宿遷與江西宜春也都在布局產業多元化的同時,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

據宿遷市政府網站,2021年,全市六大主導產業包括機電裝備、綠色食品、高端紡織、光伏新能源、綠色家居、新材料,實現產值2989.15億元,同比增長34.0%,佔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的80.0%,對全市增速貢獻率達到83.9%,拉動增速26.8個百分點。

據悉,宿遷政府鼓勵企業著力攻克高顯色LED、蓄熱式節能工業燃氣爐等關鍵裝備技術瓶頸並實現產業化,引導企業突破新一代光伏、大規模儲能、汽車動力電池集成控制等產業核心技術,大力發展具有國內乃至世界先進水平的光伏發電組件、智能電網集成設備、風電核電用關鍵零部件等裝備製造,形成產業化能力。

宜春則定位做大做強新能源(鋰電)、生物醫葯、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拓展醫療器械、節能環保、新材料等若干個引領未來發展的新動能產業。去年,宜春舉全市之力把新能源(鋰電)產業作為首位產業來抓,引入寧德時代、國軒高科、贛鋒鋰業、合肥力翔等一批鋰電頭部企業。

寧德、宿遷等市布局新能源產業鏈、多元發展,獲得了「後發優勢」,GDP實現了較大的飛躍,這樣的地級市「逆襲」,給其他城市什麼啟示?

應習文指出,寧德、宿遷作為發展新能源產業鏈而崛起的城市,具備一些獨特優勢,比如地理位置靠近東南沿海,具有充沛的勞動力資源,依託長三角、海西經濟帶強大的區位優勢等,這都給其他城市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李鐵進一步指出,寧德和宿遷發展新能源產業也是長期以來的結果。畢竟在新能源技術領域的創新將會帶動我國新能源產業以及工業製成品產業的技術革命。特別是電池技術的革命,包括電池使用時間,儲備的電量,還有充電時間等,影響到的新技術應用是全方位的。

「只要寧德和宿遷的企業繼續堅持研發,保持國際領先地位,直接會影響到這些城市地區的發展。更重要的是通過產業集群和互補性的產業聚集,帶動全地區經濟的增長,這也是大的趨勢。」李鐵表示,無論從國際還是國內形勢看,對能源的需求應該是長期的,甚至是永恆的。只是利用什麼樣的能源,產生什麼樣的新技術,還具有可變性。

至於如何復制寧德、宿遷的「後發優勢」,李鐵稱,只要有盈利和市場需求,參與的企業就會更多,地方在爭取這方面的投資力度會更強。「要尊重市場的選擇,在這種大環境下,地方並不比企業懂得的更多,而政府過度的參與反而會導致投資的失敗,這種經驗教訓也有很多。」

","force_purephv":"0","gnid":"92abbb6a92c0d7b35","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106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79e0903c15917470.jpg","width":"1700"}]}],"original":0,"pat":"pdc,mass_leader,art_src_3,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64819604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redirect":0,"rptid":"b420b91989d4ba7f","src":"時代財經","tag":[{"clk":"keconomy_1:gdp","k":"gdp","u":""},{"clk":"keconomy_1:煤炭","k":"煤炭","u":""},{"clk":"keconomy_1:新能源","k":"新能源","u":""}],"title":"能源帶飛經濟!昔日「鬼城」人均GDP21.9萬,全國第一國內人均GDP排行前十的城市?: 2009中國城市GDP排名 1、上海市 13698億元 增9.7% (滬) 2、北京市 10488億元 增長9% (京) 3、廣州市 8215億元 增12.3% (廣東1) 4、深圳市 7806億元 增12.1% (廣東2) 5、蘇州市 6701億元 增長13% (江蘇1) 6、天津市 6354億元 增16.5% (津) 7、重慶市 5096億元 增14.3% (渝) 8、杭州市 4781億元 增11% (浙江1) 9、青島市 4409億元 13.5%(山東1) 10、無錫市 4400億元 13%(江蘇2)

中國城市人均GDP 排名 - : 以及當地的購買力 全國各省各城市2007年人均GDP排名(常住人口) 2008年6月12日更新 注: 1、以下均為2007年統計初報數據; 2、人口以常住人口為標准; 3、未提供或未註明常住人口數據的...

中國各省市人均GDP排名 - : 1. 上海 66612. 北京44543. 天津3802 4. 浙江2881 5. 江蘇25246. 廣東23357. 福建20848. 山東20249. 遼寧197110. 黑龍江168011. 河北156912. 內蒙古137513. 吉林131814. 湖北127015. 新疆117216. 海南116817. 山西110318. 河南109719. 青海104520. 重慶102521. 湖南101322. 江西98623. 寧夏94724. 陝西94125. 安徽93425. 西藏93426. 四川90827. 廣西82128. 雲南81129. 甘肅72030. 貴州493隻有大陸的,其他地方標准不同

中國人均GDP城市排行前十是哪十個城市?: 序號 名稱 總GDP(億元)人口 人均 01 上海市 7359.2 1778 4139002 北京市 5513.2 1538 3584703 天津市 3094.1 1043 2966504 浙江省 10996.8 4898 2245205 江蘇省 15013.4 7475 2008506 廣東省 18153.6 9185 1849507 山東省 15804.7 9248 1709008 福建省 5009.8 3532 1418409 遼寧省 5841.0 4221 1383810 內蒙古 2979.5 2395 12441

2019年全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前十名的城市是哪幾個? - : 你好.據了解,2019年度「中國最佳表現城市」榜單分別根據各個城市的經濟表現以及對於增長衡量的重點分析,對中國264個一、二、三線城市進行排名.排名指數包括人均一年(2017—2018)和人均五年(2013—2018)的就業、工資和地區生產總值的增長,三年外商直接投資的增長(2015—2018),2018年度外國直接投資和地區生產總值的比率,以及2018年高附加產業就業的區位商.2019年中國最佳表現城市前十排名:1.成都、2.深圳、3.北京、4.蘭州市、5.鄭州市、6.西安7.貴陽、8.長春、.武漢、10.廈門

全國人均gdp排名 : 2018年,我國經濟在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同時,GDP總量也邁上了新台階,突破了90萬億.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為900309億元.分城市來看,2018年我國一共有...

全國各市的GDP及人均GDP排名 - : 2011年全國各城市GDP排名 排名 城市 生產總值 常住人口萬 全國人均GDP排名1、上海:16872.42 滬 1888 增長9.9% 2、北京:13777.94 京 1664 增長10.2% 3、廣州:10604.48廣東1 1011 增長13.0% 5、深圳:9510.91 廣東2 876 增長12.0%...

中國城市人均GDP 排名: 上海本地人口GDP已經要超9000美元了

中國各市人均GDP排名?:2011年中國各城市人均GDP收入排行榜 1.東莞----22882元; 粵 2.深圳----21494元; 粵 3.溫州----19805元; 浙 4.珠海----18908元; 粵 5.上海----18645元; 滬 6.台州----18313元; 浙 7.廣州----18287元; 粵 8.北京----17653元; 京 9.佛山----...

中國人均GDP最高十大城市?: 北京 香港 台北 上海 廣州 天津 沈陽 南京 重慶 武漢

❷ 「新能源汽車之都」花落誰家

「新能源汽車之都」頭銜最終會花落誰家?如今,安徽省會合肥市正強勢亮相這一爭奪者行列。

10月22日,合肥市政府召開第72次常務會議,審議了多個議題。市長凌雲在主持會議時強調,合肥市要深入實施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國家戰略,加快建設全國新能源汽車之都,並以更大力度推動新能源汽車合肥造、合肥產、合肥用。

消息介紹,合肥市是全國首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試點城市。近年來,合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及推廣應用,將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重點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出台了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一系列政策措施,產業發展不斷加快。

❸ 全國各省市新能源汽車產量

高歌猛進的新能源汽車,已成為拉動汽車市場的重要引擎。
自2015年以來,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已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 。公安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全國新注冊登記機動車1657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214萬輛,下降11.43%;不過,新能源汽車表現依然堅挺, 上半年新注冊登記220.9萬輛,比去年同期增加110.6萬輛,增長100.26% ,創歷史新高。
截至今年6月底, 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06億輛,其中新能源汽車1001萬輛 ,正式突破「千萬大關」。在外界看來,新能源汽車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

圖片來源:公安部網站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將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那麼,哪些城市撐起了日益龐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背景下,又將攪動怎樣的格局變化?

城市版圖據公安部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06億輛,其中汽車3.10億輛,新能源汽車1001萬輛,占汽車總量3.23%。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810.4萬輛,佔新能源汽車總量80.93%。
從增勢來看,上半年新注冊登記機動車1657萬輛,與去年同期下降11.43%。根據分析,主要原因出在受疫情影響的4月和5月,新注冊登記量明顯低於去年同期。不過,新能源汽車不降反增,並創下歷史新高——上半年新注冊登記220.9萬輛,同比增加110.6萬輛,增幅高達100.26%。
進一步看,汽車保有量城市版圖也在變遷之中。
截至6月底,全國有81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超過100萬輛,37個城市超過200萬輛,20個城市超過300萬輛。
其中,北京汽車保有量達到622.4萬輛,排名首位;成都、重慶汽車保有量分別為589.6、563.6萬輛,分列第2位和第3位;蘇州、上海、鄭州、西安、武漢汽車保有量均超過400萬輛。相比2021年底,武漢變化較為明顯,從300萬量級成功躍升至400萬量級。
這20個汽車保有量超300萬的城市,保有量總和達到8090.1萬輛,佔全國汽車保有量比重超過四分之一,是妥妥的「汽車大戶」。

若對比公安部此前公布的2020年數據,可以發現,2020年底至今一年半時間里,這20個城市中,汽車保有量增長最多的前五位依次是杭州(78.4萬輛)、重慶(59.2萬輛)、西安(48.3萬輛)、成都(43.9萬輛)及天津(42.9萬輛)。
汽車保有量增長最少的則是北京,一年半時間汽車保有量增長19.2萬輛。這可能與北京嚴格的限購政策有關。目前,全國仍有8地保留汽車限購政策,包括北京、上海、廣州、石家莊、天津、杭州、深圳及海南。其中,北京是汽車限購最為嚴格的城市,採用燃油車搖號與新能源排號的限購方式。
不過,自疫情發生以來,不少地方都通過松綁限購、增加指標或給予補貼等方式,鼓勵市民購車。僅今年內,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及天津就已相繼增加投放購車指標。

進一步看20座城市的人均汽車保有量,最高的是蘇州,每百人擁有37.6輛汽車;其次是東莞和鄭州,每百人分別擁有35.5、34.9輛汽車。最低的是人口基數最大的重慶,每百人僅擁有17.5輛汽車,廣州、上海每百人也僅擁有17.6、19.1輛汽車,排名靠後。

❹ 全國新能源汽車示範運營城市有哪些

全國主要城市電動汽車推廣情況一覽
上海:擬制定近三年的電動汽車示範運行專項計劃。同時,試行整車分期付款、電池融資租賃、里程消費結算等商業模式。

深圳:計劃在未來四年內,從比亞迪購買2000輛純電動計程車。目前已有40輛電動計程車運營(其中新上30輛比亞迪E6),主要是由深圳巴士集團旗下鵬程計程車公司運營。

杭州:2007年起,進行純電動公交車試運營。目前,杭州正在運營369輛電動汽車(主要是公交車和計程車),另有25輛眾泰租賃電動汽車。採用一環(環西湖)、兩區(西湖景區、蕭山開發區)、多點(眾多旅遊景點)的運營線路。今年6月組建純電動汽車運營公司,開展民用車租賃,初步計劃提供200輛。

合肥:已投放30輛純電動汽車示範運營,開通全國首條純電動公交線路。

北京:加快在公交、環衛等領域的示範應用,探索純電動汽車商業化運行模式,逐步建立純電動汽車服務體系。採用區域定時、定點班車和園區觀光兩種經營模式。2008年奧運會期間,有60多輛新能源的純電動汽車示範運行。今年年底前力爭能夠進行500輛純電動計程車的示範運行,帶動電動汽車的產業鏈。北京市環境保護局2010年下發《關於電動汽車等零排放車輛辦理環保手續有關事項的通知》(京環發〔2010〕3號),生產廠家備案不必提交檢測報告,購買者辦理新車環保手續時,也無需進行排放檢測。

濟南:已配置純電動公交車6輛。擬在全運會期間,以奧體中心為核心,開辟4條公交電動汽車示範運營線路。規劃2009年—2012年,將推廣電動汽車1610輛(公交車370輛、計程車400輛、公務、環衛、郵政、旅遊觀光車約840輛);2013年—2015年,推廣電動汽車10000輛以上。

武漢:2005年提出,以武漢市電動汽車示範運營有限公司為依託,抓好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

觀光汽車的示範運營。曾採用「一環兩區多點」的試點運營格局。
昆明:2輛純電動客車預計在6月試運營。雲南電網公司和在昆單位也將示範使用一批約100輛純電動汽車。

南昌:江西省《進一步支持工業企業開拓市場搞活營銷擴大銷售意見》的通知(贛府廳發
[2009]91號):「南昌市作為新能源汽車的試點城市,在同等性價比條件下,應優先選用省產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產品。」
天津:在汽車中心、集團內部或政府公務用車中,通過以里程計費的方式租賃使用。
鄭州:《河南省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提出,力爭盡快列入國家電動汽車示範試點城市並先後啟動電動汽車示範工程。河南省實施《10項行動計劃》中:在鄭州市區新開辟2條混合電動汽車公交示範線路;以鄭州為中心,推出中原城市群城際公交電動汽車示範線路,今明兩年先開通2條試運行,投入電動客車20台
唐山:規劃到2012年底,公共服務系統推廣純電動汽車2000輛,帶動社會電動汽車保有量達到8000輛。
成都:到2012年,共投入電動公交車250輛(首期50輛在國慶前投入運營)、電動計程車1300輛、電動專用車(旅遊觀光、綠化、市政、環衛、城市管理)350輛。
洛陽:《河南省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提出,力爭盡快列入國家電動汽車示範試點城市並
先後啟動電動汽車示範工程。
新鄉:《河南省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提出,力爭盡快列入國家電動汽車示範試點城市並
先後啟動電動汽車示範工程。河南省實施《10項行動計劃》提出在新鄉市推出城市公交、計程車和民用電動汽車示範運營;
株洲:8.3公里長的試點線路沿市東西向主幹道,純電動小汽車投放到8萬人的組團式社區運營。
南京:首批3輛電動公交汽車在南京公交遊1線正式上路示範運營。
威海:公交公司啟動線路運營,以沿海岸線作為綠色環保對外展示線路。

❺ 中國新能源企業30強的上榜企業

中國新能源企業30強名單: 公司名稱 入選理由 無錫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 尚德是中國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商,也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商之一。作為全球及中國光伏產業的領軍企業之一,在光伏自主技術創新以及國際市場開拓方面取得了公認的成就。尚德是第一家在紐交所上市的光伏企業,推動了行業的發展。 比亞迪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比亞迪是全球最大汽車動力電池供應商之一,是中國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領跑者。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領軍企業,比亞迪在鋰電池及電動汽車研發領域引領國際先進水平,並且率先生產出雙模純電動和純電動汽車,在電動汽車行業處於領先地位。該公司獲得了投資大師巴菲特的青睞。 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華銳是中國最大的風電整機生產企業,中國風電產業的領軍企業之一,在大功率風電機組及海上風電方面具備國際領先水平,為我國風電機組製造的國產化作出了很大貢獻。華銳也是全球最大的風電設備供應商之一。 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風科技是中國風電行業的先行者,堅持自主研發,具備3MW風機的自主研發技術,為推動中國風電產業發展做出很大貢獻。金風是行業內第一家上市的風電企業,推動了行業的發展。金風還是全球最大的風電設備供應商之一。 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英利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縱向整合企業之一,中國光伏產業的領軍企業之一,以垂直整合產業鏈取得了行業領先優勢。英利積極投身參與公共事業,累計向邊遠地區捐助1500萬元,很好地履行了企業的社會責任。 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 賽維LDK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矽片生產商。在光伏晶硅原料和矽片領域具備國內領先的規模和技術水平,通過產業鏈縱向延伸進一步確立了行業競爭優勢。該公司在2009年成功投產萬噸級高純硅項目,打破了國外在此項技術上的壟斷。賽維LDK是較早在海外上市的新能源企業之一,推動了行業的發展。 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 皇明是中國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商之一,國內光熱產品行業的龍頭企業,近年來在光伏及節能建築領域不斷創新開拓,成為國內新能源產業的領軍企業之一。 中航惠騰風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中航惠騰是中國最大的風機葉片生產商,全球知名的葉片生產商之一。其大型風機葉片已經打入國際市場。該公司在開發新產品的過程中,從產品設計、工藝到模具研製、試驗檢測等各個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關於風電葉片的科研成果,同時也擁有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使企業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具備了絕對優勢。 廣東明陽風電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明陽風電是中國排名靠前的知名風電企業,中國民營風電企業中領軍者之一。該公司研發的超緊湊型風機技術為今後大功率風電機組的研發提供了技術基礎。明陽風電獲得多家國際著名VC投資,即將登陸資本市場。 蘇州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 阿特斯是中國光伏產業著名企業,是行業內較早在海外上市的新能源企業之一,近年發展速度很快,其產能在行業中排名靠前。該公司研發的UNG硅組件系列已正式下線,新產品正式投放市場,填補了光伏市場的空白,有利於光伏電池的成本下降。 江蘇太陽雨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太陽雨是中國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供應商之一。產品已銷往全球100多個國家。2008年,憑借 「保熱牆」技術,太陽雨為行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哈丁博士也因此榮獲世界太陽能行業最高獎「霍特爾獎」。 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陽光是中國最大的逆變器生產商,技術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擁有逆變器行業國內唯一的自主創新技術,為解決光伏和風電並網提供了關鍵性解決方案。 晶澳太陽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晶澳是較早海外上市的光伏企業之一,國內光伏產業領軍企業之一。晶澳在單晶硅電池領域具備國際一流的技術水平和綜合競爭力。該公司堅持自主研發,單晶硅電池轉換效率達到了18.7%,在全球大規模光伏電池生產商中處於領先水平。 湘電集團有限公司 湘電集團是國內電力和新能源裝備領域的領先企業,開創中國機電產品的多項第一,在風電直流電機等技術領域位居國內前列。該公司是我國機電一體化裝備製造的骨幹企業,在我國大功率風電機組研發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 中廣核是國內核電運營的重點企業之一,同時也大規模投資建設風電、並網光伏電站,是國內領先的清潔能源綜合服務集團。 新奧集團 新奧是中國最早致力於清潔能源的民營企業之一,國內領先的新能源綜合技術研發服務企業,在生物質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利用領域具備國內一流的技術水平。新奧還是國內最大的城市燃氣運營商之一。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天合光能是國內晶硅電池領域領先的企業之一,是光伏建築一體化領域的領先者。天合光能積極開拓下游應用市場開發,由其研發的原材料回收及廢料專有加工技術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率,符合低碳經濟理念。是行業的推動者之一。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中核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核能企業之一。擁有完整的核科技工業體系,是中國核科技工業的主體,同時也是我國核工業發展的核心保障力量。該公司是我國核電行業的領軍企業,目前已完全具備了四代核電技術的研發能力。今年該公司第四代核能技術獲重大突破,實驗快堆首次臨界。 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龍源電力是中國最早從事新能源開發的電力企業之一,目前是國內最大的風電運營商。在我國風電並網發電突破和生物質能開發方面,建立了從發電到服務的整合化核心競爭力。到2009年底,該公司的風機裝機總量達到亞洲第一,世界第五。 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保利協鑫是中國領先、亞洲第一、世界知名的多晶硅生產商。是中國光伏產業的領軍企業之一。 勝利油田勝利動力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勝動集團是我國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燃氣發電機組生產企業,該企業具有強大技術研發團隊,成功研發了適用於低濃度煤層氣、沼氣、秸稈燃氣等系列燃氣發電機組。 南京高精齒輪集團有限公司 南京高齒是中國最大的風電齒輪箱供應商之一。國內生產風力發電主傳動及偏航變槳傳動設備主要廠商,在大功率風機齒輪技術方面取得國內領先水平。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 大唐集團是我國最大的電力企業之一,擔負著可再生能源發電配額的重任。作為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大唐集團近年來在清潔煤利用、生物質能、光伏和風力發電、碳交易等新能源相關領域表現突出,致力於成為中國領先的清潔能源集團 浙江正泰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 正泰太陽能是國內非晶硅薄膜電池行業的領先企業之一,通過吸收國際先進技術突破技術瓶頸,在薄膜光伏領域取得領先水平。 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 杉杉科技是中國第一、世界最大的鋰電池正負極材料供應商之一,是汽車動力電池重要的材料供應商。杉杉科技從鋰電池負極材料起步,相繼建立起鋰電池正極材料、電解液等完整鋰離子電池材料生產線。致力於成為動力電池領域全球領先的企業之一。 中通客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中通客車是中國新能源客車的領跑者。是我國唯一一家純電動及混合動力大型客車的生產企業。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中電投集團是五大發電集團之一,清潔能源已佔集團總發電量30%,居五大發電集團首位。中電投還是電力裝備行業的重點龍頭企業,為我國智能電網建設的裝備升級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華能是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除在火電清潔煤利用領域取得新的突破之外,同時在新能源領域積極拓展。近年大規模投資風能和太陽能電站,致力於成為中國領先的清潔能源集團之一。 常州億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億晶光電是全球排名前列的具備垂直一體化的光伏企業,其電池片產量已躋身全國前十位,是全球最大的單晶垂直一體化光伏企業。2009年,億晶光電榮獲福布斯「2009中國潛力企業榜」。該公司自行研製的低成本高效率太陽能電池銀漿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了國際壟斷。該公司在國內主板上市。 江蘇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 林洋新能源是國內光伏產業著名企業,是一家集硅棒、矽片、太陽能電池片、電池組件、BIPV的研發、系統集成於一體的國內領先企業之一。公司於2006年12月21日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公司產品質量均達到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市場佔有率和知名度居行業前列。

❻ 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高地,北上廣深等十大城各有痛點

從引進新能源 汽車 項目到打造新能源 汽車 產業鏈,從爭奪「小米 汽車 」到「特斯拉中國第二工廠」,在新能源 汽車 產業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國的各個地方政府都將新能源 汽車 視作全新的發展機遇,展現出打造中國「新能源 汽車 之都」的強烈願望。

從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到武漢、重慶等傳統 汽車 產業重鎮,再到合肥等新興 汽車 產業基地,廣袤遼闊的中國城市版圖上, 汽車 產業的變革與升級正在加速向前推進,中國新能源 汽車 的產業高地正在形成。

究竟哪些城市的新能源 汽車 產業發展走在前面?各個城市的新能源 汽車 發展的優勢何在?又面臨哪些發展痛點和難點?

以城市為坐標,今年8月以來,21世紀經濟報道持續推出了重磅系列報道——《 汽車 新商業地理 | 尋找中國新能源 汽車 產業高地》,分析解讀了國內多個城市新能源 汽車 產業。

11月17日,在由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的2021中國 汽車 新創峰會上,21世紀新 汽車 研究院正式發布了《2021中國新能源 汽車 城市發展報告》(下稱《報告》),進一步全面深入地闡述了我國新能源 汽車 城市的發展現狀、未來趨勢和面臨的發展難題,為推動我國新能源 汽車 產業集群的形成給出建設性意見。

《報告》選取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杭州、重慶、南京、合肥、武漢十個國內新能源 汽車 產業發展靠前的城市,從規模實力、產業密度、創新能力、營商環境、推廣應用等5個維度、10個指標,對各城市的新能源 汽車 產業發展競爭力進行了分析解讀。

《報告》指出,隨著新能源 汽車 進入市場化階段,我國新能源 汽車 產業價值鏈將逐步形成,產業發展重心將發生轉移,出現「以主要城市或者城市群為發展中心,形成優質產業鏈,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全新局面。

截至2020年底,國內新能源 汽車 總產能達2669萬輛,而當年新能源 汽車 累計銷量為136.7萬輛,產能利用率只有5.1%。

21世紀新 汽車 研究院通過查詢公開資料統計發現,目前國內新能源 汽車 項目產能建設規劃建設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別是廣東省、江蘇省、陝西省、浙江省、江西省,新能源 汽車 規劃產能均已超過150萬輛。

這五個省份中,只有廣東省是傳統的 汽車 強省,其餘四省並不是傳統的主要 汽車 生產基地,不過,毗鄰上海的江蘇、浙江兩省 汽車 零部件供應鏈體系較為完善,具有一定產業基礎,而陝西省和江西省此前的整車製造項目極少。

整體來看,新能源 汽車 產業投資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南等地,招商引資的熱情和實際落地效果也明顯優於我國傳統的 汽車 工業重鎮東北地區。

目前,國內的新能源 汽車 產業仍以具有一定產業基礎、相關條件較為成熟的城市為主。近年來,部分二三線城市雖然有部分產業布局的舉措,也引進了相關企業,但以實力薄弱的企業為主,當地產業鏈布局不善,這些企業的發展往往也會受到一定製約,有可能會造成新能源 汽車 產能過剩的問題。

自2014年以來,國內出現了近百家新造車公司,部分地方政府提供了土地、資金、政策、資源等各方面的支持,一些企業花費大量資金,建成了生產基地,但是遲遲造不出來車,處於被淘汰的邊緣,更有一批企業已經倒閉,留下了不少「爛尾」項目。

從國家的層面來看,其實現在的新能源 汽車 的產能已經遠超規劃和實際需求。再者,某些地方政府的投資失敗後,存在難以歸責以及文過飾非等問題。

整體來看,目前國內布局新能源 汽車 產業的熱度較高的城市,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第一類城市,產業基礎雄厚、並培育出具有代表性的新能源車企,供應鏈體系較為完善。目前,北上廣深在產業基礎、政策支持、人才儲備、市場配套、營商環境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優勢。

第二類是傳統的 汽車 基地,但新能源 汽車 產業的發展仍然依靠原有的傳統車企,暫未培育出具有一定競爭實力的新型互聯網造車公司。以武漢、重慶為代表的傳統 汽車 生產基地,面臨著轉型的難題。

第三類城市,在傳統 汽車 擁有一定基礎,但缺少具有競爭力的當地企業,試圖抓住新能源 汽車 的機會,對於引進新造車項目的態度更為積極。以合肥、南京等城市為代表,引進了一批新造車公司,從而打造當地新能源 汽車 產業鏈。

《報告》指出,目前,盡管主流新能源 汽車 城市產業布局已有一定基礎,但不同城市面臨著不同的產業發展難題亟需解決。

北京面臨著產業轉型升級的問題,低端製造業正在往外遷,亟需引進 「高端製造業+新能源」的造車項目,補齊北京在智能 汽車 和新能源 汽車 領域的短板,推動北京製造業的可持續發展,帶動相關供應鏈體系的完善,形成新能源 汽車 「研發+量產」的產業協同效應。

上海的劣勢在於,一是對企業端的資金支持有限。相比較而言,上海在政策層面主要以優化行政流程為主,輔以為數不多的補貼,資金方面的支持較少,某造車新勢力原本計劃在上海嘉定區建廠生產,但受制於資金鏈,轉而投靠能給它投資入股的另一城市;二是運營成本偏高。盡管上海擁有廣闊的市場和源源不斷的人才,但租金高,人力成本也高,更適合發展相對成熟的企業,而不太適合處於發展初期的、規模偏小的、資金相對緊的企業;三是集成電路、互聯網等新興領域相對較弱。

廣州則缺乏新能源龍頭車企,盡管廣汽埃安、小鵬 汽車 今年銷量捷報頻傳,但體量仍然相對較小。其次,傳統車企的體制機制模式有待激活,要加大自主創新提高研發能力,在核心零部件方面實現突破,提高話語權,解決「卡脖子」的問題。此外,廣州市智能網聯 汽車 產業基礎相對薄弱,傳統 汽車 產業轉型升級需要迫切。

深圳市一方面土地空間緊缺,需要打破行政屬地概念,優化深圳各個區域間的新能源 汽車 產業布局,在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聯動中實現優勢互補;另一方面,盡管深圳近年來在高等教育和基礎研究方面投入巨大人力、物力,但相比於北京、上海等高校林立,深圳在人才方面的表現仍有差距。

對武漢和重慶市而言,一方面,當地的傳統車企面臨著轉型壓力。另一方面,在新造車的投資浪潮下,都沒有引入具有一定競爭力的新鮮血液,產業活力有待激活。

新能源 汽車 產業的發展正在提速,將重新塑造產業的格局,新機遇下優勝劣汰的出現,如果轉型不順利,將影響整個產業鏈的安全,影響當地多家公司,形成連鎖反應。

因此,車企轉型必須提速,同時,當地的產業鏈公司需要同步升級進步,並引入在新能源 汽車 及智能網聯 汽車 領域優質的供應商企業,從而將體系化的競爭優勢延續。

對於合肥、南京、杭州等新能源 汽車 產業規模正在崛起的城市而言,需要根據各自的特點與優勢,揚長去短,以新思路搭建完善的產業鏈體系。

這些城市的新能源 汽車 產業發展還處於成長狀態,總量規模偏小,龍頭企業優勢不足,現有產業規模不足以支撐產業的發展。因此,要以優質整車為代表梳理當地新能源 汽車 產業,通過一系列舉措進一步協助明星企業做大做強,通過規模化增長的實現,促進當地產業鏈體系的全面進步,形成良性循環。

隨著第一批頭部互聯造車新勢力,與不同的地方政府形成深度的合作,各個地方政府下一個階段要引入更多優質的產業鏈企業,從而促進產業逐步走向成熟。需要繼續加大鼓勵企業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車企通過市場競爭活下去,才能體現出企業的生命力。

更多內容請下載21 財經 APP

❼ 北方隱秘新能源汽車大城崛起!青島建成千億級產業基地

近年來,全球掀起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狂熱浪潮。許多國家都將目光聚集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這塊巨大的蛋糕上,想要從中分得一杯羹。

那麼,在如此多布局的地區中,誰會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呢?

答案是: 中國青島 。 

說起青島,多數人第一印象會想起大海。

而提起青島的工業,很多人也會想起 海信、海爾、青島啤酒 等知名品牌,總之,幾乎不會有人將青島與新能源汽車聯系在一起。

但實際上,除了這些多年積淀下來的明星品牌之外,青島近年來還在著力打造一項新的支柱型產業: 新能源汽車製造 。

與不少城市的大手筆規劃不同,青島的新能源汽車製造產業在宣傳上略顯低調。近年來青島的該產業已經吸引了超過一千億的投資,目標直指 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 

01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2018年對於汽車行業來說是一個寒冬,中國高速增長了幾十年的汽車工業面臨產銷同比下滑的尷尬局面。

而青島,卻在這一年找到了城市汽車工業的突破點。

2018年,青島地區汽車產業產值1071.9億元,同比增長14%,主營業務收入1107元, 歷史上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 。

而這種逆襲局面,與青島近年來一直布局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息息相關。

近年來,青島緊跟國家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歷史機遇,重點引進了包括 北汽新能源、一汽解放、上汽通用五菱、一汽大眾 等新能源整車龍頭企業。

以此為依託,以 國軒電池、特銳德電氣、力神電池 為代表的一眾核心零部件製造企業也紛紛前來落戶青島,在短時間建立起了相對完整的汽車產業鏈。

據統計,截至目前,新落戶的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已經超過400家,包括北汽新能源項目、一汽解放商用車基地、比亞迪純電動客車等在內的新能源汽車項目130餘個, 涉及總投資已經超過1000億元 。

歷經幾年發展,青島地區已經在全市范圍內規劃了 四大重點園區 ,分別是即墨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聚區、萊西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西海岸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聚區、城陽特種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聚區。

青島新能源汽車崛起的路徑十分具有代表性 ,即在政策的引導下,吸引整車龍頭企業入駐,在此基礎上,青島又在上下游產業鏈配套企業上下功夫,零部件配套穩步跟進,最終推動產業集群的不斷壯大。

這一發展思路與 深圳電子信息產業的崛起路徑頗有些相似 。對標城市的成功經驗也為青島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帶來了足夠的底氣。

而最近,有消息稱,青島地區也正在與 恆大集團 對接新能源汽車項目,近期有望再度引進行業龍頭企業。 

02

氫能正在發力 

當然,在新能源汽車製造領域,氫燃料電池汽車也是未來相當被看好的方向。

青島在氫能領域的布局十分給力,短短一個月內先後與 美錦能源、氫能知名企業德國FCP公司合作項目 ,總投資達140億元。

6月28日,青島工信局、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會與美錦能源簽署了《青島美錦氫能小鎮合作框架協議》,協議主要內容為在青島市西海岸新區投資建設青島美錦氫能小鎮,總投資100億元(具體投入需根據後續達成的正式協議確定)。

據預計,此次青島地區與美錦能源的合作, 也將以二者所擅長的氫燃料電池整車研發製造為主。

公告中表示,氫能小鎮還將涉及膜電極、燃料電池電堆和系統、燃料電池分布式能源以及相配套的產學研科創中心、燃料電池檢測中心等項目。

引入美錦能源的氫能小鎮,對青島來說是一次擴展城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的重要舉措。

在與美錦能源「親密接觸」後不久,青島就迎來了氫能發展的第二個大動作。

7月26日, 總投資達40億的FCP中德氫能源產業園項目在青島開工奠基 。

德國FCP公司擁有國際領先的氫燃料研發及生產設備和技術。此次打造的氫能產業園總投資達40億元,將重點放在 氫能源產品生產及建設全球氫能源技術中國本地化研究中心上 ,推動青島地區甚至全國氫能經濟的發展。

據了解,該項目將於明年年底竣工,2021年實現量產。預計中德氫動力公司一期項目 產值將達165億元 ,可創利稅10多億元。

FCP中德氫能源產業園不止服務於本地氫能產業的發展,還將 為央企提供核心部件配套 ,預計產值高達260多億元。

無論是美錦氫能小鎮還是FCP中德氫能源產業園,青島的目光都始終聚焦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上,足以看出這座城市打造未來新支柱產業的決心和魄力。

當然,作為一個新興行業,青島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許多不足。

與江蘇、浙江、廣東等地區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相比,青島在 智能型裝備製造、核心研發、高端人才引進 三方面還存在差距。

以三地經驗為參照,青島地區還需要 設立新能源汽車重大科技研發專題,建設產業創新平台,同時引進、培育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先進人才, 才能保證新能源汽車產業更加長遠、持續地發展。

當然,作為國內知名的海濱城市,青島還應因地制宜, 發揮港口優勢, 從貨車、船舶等領域入手,推動新能源汽車尤其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創造來自青島的「新世界名牌」。 

閱讀全文

與中國哪個城市新能源產業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戰爭優撫津貼可以領取多少年 瀏覽:964
緬甸到越南的dhl的費用怎麼算 瀏覽:199
中國行業有哪些職位 瀏覽:388
印尼為什麼叫中國 瀏覽:379
疫情期間的印尼華人怎麼辦 瀏覽:703
想去越南工作老婆不同意怎麼辦 瀏覽:124
英國的錢幣怎麼說 瀏覽:713
越南廚師什麼梗 瀏覽:660
北京義大利中心在哪裡 瀏覽:799
手機版越南版吃雞怎麼下載 瀏覽:876
越南住酒店需要多少人民幣 瀏覽:945
二戰義大利打的哪個國家 瀏覽:486
伊朗是怎麼看待中國 瀏覽:219
165萬人民幣在印度值多少 瀏覽:314
出口伊朗後無法收款怎麼辦 瀏覽:769
伊朗有什麼手機品牌嗎 瀏覽:405
美國為什麼關閉中國駐美國休斯頓領事館 瀏覽:182
印度為什麼沒有崛起成大國 瀏覽:848
和平精英國際服怎麼才能切換人稱 瀏覽:42
中國有多少家鋼鐵公司投資印尼鎳礦 瀏覽: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