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南陽有幾個中國銀行都在哪裡
機構名稱 所在省市 機構層級 法定地址(郵政編碼) 營業狀態
中國銀行西峽支行 河南省 支行 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白羽路27號 (474500) 正常
中國銀行內鄉支行 河南省 支行 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城北大街8號 (474350) 正常
中國銀行南召雲陽支行 河南省 支行 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雲陽鎮五一路口 (474676) 正常
中國銀行南召支行 河南省 支行 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城關鎮人民路中段 (474650) 正常
中國銀行新野支行 河南省 支行 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城關鎮朝陽路 (473500) 正常
中國銀行鄧州鄧襄路支行 河南省 支行 河南省南陽市鄧州市鄧襄路416號 (474150) 正常
中國銀行鄧州支行新華路分理處 河南省 分理處 河南省南陽市鄧州市新華中路121號 (474150) 正常
中國銀行鄧州支行 河南省 支行 河南省南陽市鄧州市新華路203號 (474150) 正常
中國銀行南陽工業北路分理處 河南省 分理處 河南省南陽市工業北路523號 (473000) 正常
中國銀行南陽中南支行 河南省 支行 河南省南陽市中州中路601號 (473000) 正常
中國銀行南陽工業路支行 河南省 支行 河南省南陽市工業北路326號 (473000) 正常
中國銀行河南油田支行泰山路分理處 河南省 分理處 河南省南陽市河南油田泰山路中段 (473132) 正常
中國銀行河南油田支行中山路分理處 河南省 分理處 河南省南陽市河南油田中山路 (473132) 正常
中國銀行河南油田支行廣南路分理處 河南省 分理處 河南省南陽市河南油田廣南路中段 (473132) 正常
中國銀行河南油田支行 河南省 支行 河南省南陽市河南油田嵩山路中段 (473132) 正常
中國銀行南陽建設路支行 河南省 支行 河南省南陽市建設中路絲織廠888號 (473000) 正常
中國銀行南陽天冠支行 河南省 支行 河南省南陽市建設東路18號南陽市第二人民醫院門口東 (473000) 正常
中國銀行南陽新華東路分理處 河南省 分理處 河南省南陽市新華東路三傑9號公寓樓下 (473000) 正常
中國銀行南陽人民北路分理處 河南省 分理處 河南省南陽市人民北路268號 (473000) 歇業
中國銀行南陽仲景北路支行 河南省 支行 河南省南陽市仲景北路張衡賓館樓下2號 (473000) 正常
中國銀行南陽中心醫院支行 河南省 支行 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院門口312號 (473000) 正常
中國銀行南陽高新區支行 河南省 支行 河南省南陽市人民北路268號電力大廈東配樓一樓 (473000) 正常
中國銀行南陽宛城支行 河南省 支行 河南省南陽市工農北路173號 (473000) 正常
中國銀行南陽文化路分理處 河南省 分理處 河南省南陽市文化路2號 (473000) 正常
中國銀行南陽伏牛路分理處 河南省 分理處 河南省南陽市伏牛路1號海關樓下 (473003) 正常
中國銀行南陽二機廠支行 河南省 支行 河南省南陽市中州西路129號 (473003) 正常
中國銀行南陽銀都支行 河南省 支行 河南省南陽市中州路439號供電局樓下 (473003) 正常
中國銀行南陽中州西路分理處 河南省 分理處 河南省南陽市中州西路省四建2號樓1層8號 (473003) 正常
中國銀行南陽百里奚路支行 河南省 支行 河南省南陽市百里溪路中段 (473003) 正常
中國銀行南陽中州東路分理處 河南省 分理處 河南省南陽市中州東路9號 (473003) 正常
中國銀行南陽中州路支行 河南省 支行 河南省南陽市中州路64號 (473003) 正常
中國銀行南陽卧龍支行 河南省 支行 河南省南陽市中心廣場鴻德街25號 (473003) 正常
中國銀行南陽分行 河南省 二級分行 河南省南陽市七一路129號 (473000) 正常
Ⅱ 濟源這個城市怎樣
濟源市位於河南省西北部,黃河北岸,與山西省為鄰。全市總面積1931平方千米,總人口66萬人;其中市區面積28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20.66平方千米,城區人口18萬人。
濟源因濟水發源地而得名,古時濟水與長江、黃河、淮河並稱「四瀆」。從最新考古發現證明,早在舊石器時代末期和新石器時代早期,即距今10000年前,人類就已在此繁衍、生息。這里曾是夏王朝的都城,戰國至兩漢時期「軹邑」以富庶聞名天下。隋開皇16年(公元596年)設縣,1988年撤縣建市,原屬新鄉地區,後劃歸焦作,1997年實行省直管體制(副地級城市),2003年,被列為河南省中原城市群9個城市之一;2005年,被列為河南省推進城鄉一體化5個試點城市之一。是河南省18個省轄市之一,屬於河南省直管市。為中原歷史文化名城。
郵編:454650 代碼:410881 區號:0391 拼音:Jiyuan Shi
城市名片
● 愚公故鄉
● 濟水之源
● 籃球之鄉
● 河南省18個省轄市之一
● 中原城市群之一
● 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所在地
★ 國家衛生城市
★ 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 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
★ 全國衛生先進城市
★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
★ 全國文化模範市
★ 全國體育先進市
★ 全國籃球城市
★ 全國市容市貌管理先進市
★ 全國水土保持示範城市
★ 省級文明城市
★ 河南省園林城市
★ 河南省雙擁模範城市
★ 河南省人居環境獎
歷史沿革
隋開皇十六年( 公元5 9 6 年) ,析軹縣北置濟源縣,屬河內郡。 1942年7月,濟源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1943年春,王屋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1946年,抗戰勝利後,抗日民主政府更名為濟源縣民主政府;1947 年7月,撤銷王屋縣,將王屋縣的一、三區劃歸濟源。 1958 年,濟源的蟒河治理工程受到國務院表彰。 1965年秋,「引沁濟蟒" 工程開工建設;1966年7月,總乾渠通水。繼而孟縣民工參加施工。共投工1000多萬個,劈掉300多個山頭,建成長100餘公里的總乾渠和160餘公里的29條乾渠,設計灌溉面積40萬畝。《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人民畫報》等媒體均有報道。 1975年5月,中共河南省委批准設立濟源工區辦事處,工區下轄虎嶺區( 縣級) 、濟源縣。 1977 年5 月,中共河南省委決定撤銷濟源工區辦事處,濟源縣重歸新鄉地區領導。 1986年3月,新鄉地區撤銷,濟源劃歸焦作市領導。 1988年6月,濟源撤縣建市,實行計劃單列,歸焦作代管。 1991年,亞洲最大的火力發電廠——沁北電廠在濟源開始籌建;2002 年正式開工建設。1994年,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開工建設。該工程在濟源境內的工程量占工程總量的80%。1996年7月,國家重點工程焦枝鐵路濟( 源) 襄( 樊) 段電氣化復線工程開通。 1996年12月,經河南省委批准,濟源從1997年元 月1日起實行省直管體制。 1997年1月,國家重點工程——侯月鐵路復線與焦 枝復線在濟源境內交匯工程——疏解區復線自動閉塞工程竣工。
社會經濟
濟源市市域面積1931平方公里,轄8鎮4鄉4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66萬人,城市規劃區面積50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35平方公里,道路、綠地、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通訊、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完善,籃球城、文化城、新行政區、世紀廣場等城市重點工程現代氣派、設施一流。
濟源現已發展成為中西部地區重要的能源基地、鉛鋅基地和煤化工基地。濟源市國家重點工程建設眾多,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沁北電廠一期、濟焦和濟洛高速公路等已經竣工,西霞院水庫、濟晉和濟運高速公路等正在建設中,河口村水庫、沁北電廠二期可望年內開工,這些項目累計投資數百億元,對推動濟源經濟快速發展、提高發展的層次和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2005年,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四項經濟指標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在18個省轄(管)市中,人均GDP排第2位。
近年來,濟源的城市建設始終者以「科學規劃、加快建設、強化管理、爭創一流」為指導思想,堅持不懈地開展「五創建」活動(創衛生城市、優秀旅遊城市、園林城市、雙擁模範城市、文明城市),強力推進城市化進程,1990年以來連續7次榮獲河南省城市「三優杯」競賽優勝獎,先後榮獲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獲全國衛生先進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河南省園林城市、省級文明城市等榮譽。
城市建設
本著「建設山川秀美新濟源」和城市品位在全省創一流的指導思想,以及「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原則,我市對城市進行了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水平管理,使城市面貌日新月異。
城鎮化躍上新水平。累計建設各類城市項目1289個,完成投資135億元,是「九五」的6.2倍;城市建成區面積從「九五」末的20.98平方公里增加到「十五」末的30平方公里,城鎮化率從「九五」末的29%提高到「十五」末的40%。「十五」期間,完成了環城公路、世紀廣場、新行政區、污水處理廠、籃球城、湨河治理、新濟源一中等一批城市重點工程,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品位顯著提升,輻射帶動能力明顯增強,促進了城鎮化快速發展。2005年,實施城市建設項目141個,年度投資12.5億元。完成了愚公路、濟源大道、湯帝南路、太行中路、濟瀆西路、馬寨橋「五路一橋」建設和文昌路、工業大道、新濟路、湨河西段「三路一河」綜合改造。新增供水主管網15.89公里、供熱主管網8.15公里、供氣主管網13.52公里,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建成投用,新建城市公廁33座、垃圾中轉站33座,新增園林綠地50公頃,綠化覆蓋率達到37.6%,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工作取得重要進展,獲得「全國市容市貌管理先進市」稱號。啟動了舊城改造和城中村開發工作。完成小城鎮建設項目60多個,部分小城鎮基礎設施明顯改善。
城市公用設施逐步完善。建成了2個自來水廠,日供水能力達到8萬噸,供水普及率80%以上;投資2億多元建成了城市煤氣工程,形成年產機焦35萬噸、日產煤氣18萬立方米的生產規模;日供生產、生活用氣8萬立方米的城市集中供熱工程已開始向城區部分單位和居民供熱,供熱管網正向市中心延伸;日處理污水5萬噸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已開工建設;先後建成了28座垃圾中轉站、40座水沖式公廁和一座日處理200噸的垃圾糞便無害化處理場,垃圾處理率達70%,城區中心地段基本消除了垃圾二次落地現象。
城市園林綠化成效顯著。集防洪、治污、綠化為一體的城市河道綜合治理工程,治理市區南北漭河總長達10餘公里,沿河建設6座橡膠壩、蓄水造景,兩岸建成4個濱河公園和8個游園,開工建設了面積達300餘畝的世紀廣場,並見縫插綠、騰地造綠,建成了30餘處街頭綠地,綠化街道110公里,建成公共綠地近120公頃,城市綠化覆蓋率從建市前的11%提高到33.21%,綠地率27.1%,人均公共綠地6.49m2。城市園林綠化成效顯著。集防洪、治污、綠化為一體的城市河道綜合治理工程,治理市區南北漭河總長達10餘公里, 沿河建設6座橡膠壩、蓄水造景,兩岸建成4個濱河公園和8個游園,開工建設了面積達300餘畝的世紀廣場,並見縫插綠、騰地造綠,建成了30餘處街頭綠地,綠化街道110公里,建成公共綠地近120公頃,城市綠化覆蓋率從建市前的11%提高到33.21%,綠地率27.1%,人均公共綠地6.49m2。
現在,濟源市將抓住被列入中原城市群的機遇,進一步加快城市化進程,力爭到2020年實現城市化率達到60%以上,市區人口達到50萬以上,市區建成區面積達到50平方公里以上的目標。
交通通信
濟源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焦枝鐵路橫貫南北,電氣化復線已建成營運,侯月鐵路在濟源境內與焦枝鐵路接軌,使濟源成為南北、東西兩大鐵路干線的「丁」字通道。公路運輸四通八達。 207 國道北抵山西晉城,南接鄭洛高速公路及 310 國道。新濟公路東起新鄉連結 107 國道,西達山西垣曲。形成了以市區為中心,以干線公路為骨架,以鄉村道路為基礎,以工業區、旅遊區、沁北電廠、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道路為重點的四面輻射、縱橫交錯的公路網。規劃到 2010 年,高速公路完成與省會鄭州及周邊地市聯通,濟洛、濟焦、晉濟高速公路全面貫通;國、省干線公路全部達到二級標准,主要進出口及旅遊路高標准綠化、美化;重要市道達到二級公路標准,所有行政村全部通油路。按照鐵路運輸專業化分工的要求,加快鐵路發展,實現客貨分流,優化路網結構。完成濟鋼、豫光、豫港三條鐵路專用線建設。
旅遊概況
濟源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近些年,濟源市依託眾多的名山勝水和文物古跡,本著「大辦旅遊、辦大旅遊」的指導思想,突出「一山一水一廟一猴」,投資數億元強力開發旅遊資源,建成了王屋山、五龍口、小浪底三大景區,並與濟瀆廟一起,形成了我市旅遊業的四大品牌。
王屋山景區。 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王屋山,是我國古代九大名山之一,道教十大洞天之首,號稱「天下第一洞天」。有奇峰秀嶺三十八,神洞名泉二十六,碧波飛瀑八大景,洞天福地五奇觀。主峰天壇峰,海拔1715米,因軒轅黃帝在此設壇祭天而得名,是華夏子孫尋根問祖之地。天生麗質的九里溝,奇峰絕壁,懸泉飛瀑,植被蔥郁,被譽為「夏天裡的童話世界」。保持著原始自然山水風貌的小溝背還是一塊充滿神秘色彩亟待開發的處女地。2003年,王屋山以第一名的佳績入選第三批國家地質公園。
小浪底景區。黃河小浪底風景名勝區位於濟源市西南25公里黃河中下游交界處,舉世矚目的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在此建成。水庫蓄水後在大壩上游形成272平方公里的浩瀚水域,呈現出高峽平湖、港灣交錯、山水交融的壯麗畫面。景區內有萬里黃河上惟一有人居住的河心綠洲——西灘,有不是江南、勝似江南的張嶺半島,有自然風光與民間傳說交相輝映的黃河三峽。現在已經開工建設與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配套的西霞院水庫建成後,將為該景區再添新景。
五龍口景區。五龍口省級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28平方公里,共有自然和人文景觀68處,是一個以自然景觀為主,以獼猴和溫泉為特色的山嶽型風景名勝區,也是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境內盤谷寺(又稱盤古寺),是傳說中人類起源的地方。近年來,景區投資4000餘萬元相繼建成了載入世界吉尼斯紀錄的「華夏第一梯」、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荊浩展館以及五龍大型群雕、中華獼猴園、大聖宮、觀光纜車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精品景點,是河南省的「十佳風景名勝區」和「十佳旅遊景區」,2002年8月16日又榮膺「國家AAAA級旅遊區」稱號。
濟瀆廟景區。濟瀆廟坐落於濟水發源地,隋朝為祭祀濟瀆神而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享有我國北方「古建築博物館」的美譽。現有宋、元、明、清歷代建築22座,唐、宋、元、明、清碑碣石刻四十餘通,為河南省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之一。廟內現有我省規模最大、價值很高的明代木牌樓建築「清源洞府門」,有我省現存年代最早的木結構建築宋代「濟瀆寢宮」,有我國惟一倖存的宋代「石勾欄」以及堪稱國內孤例的隋「復道迴廊」遺址,保留著具有隋唐遺風、神似紫禁城太和殿的「淵德大殿」遺址等。
行政區劃
濟源市轄4個街道、8個鎮、4個鄉:雙橋街道、濟水街道、北海街道、天壇街道、克井鎮、五龍口鎮、軹城鎮、承留鎮、邵原鎮、坡頭鎮、梨林鎮、大峪鎮、亞橋鄉、思禮鎮、王屋鎮、下冶鎮。
雙橋街道 面積:13.6平方千米 人口:4.8萬人 代碼:410881001
2006年,轄2個社區、12個居委會:西馬蓬河西居委會、西馬蓬河東居委會、東馬蓬居委會、西留村居委會、東留村居委會、屯軍頭居委會、南夫人頭居委會、東夫人頭居委會、御駕庄居委會、河合居委會、沁源社區、世紀苑社區、馬庄居委會、小韓村居委會。
濟水街道 面積:5.2平方千米 人口:6萬餘人 代碼: 410881002
地處濟源市老市區中心地帶,是全市的經濟、文化、貿易、金融中心。原轄15個居委會。2006年,轄4個社區、8個居委會:西關居委會、西街居委會、南街居委會、北街居委會、東街居委會、東庄居委會、東園居委會、狄庄居委會、周園社區、源園社區、玉仙社區、濱河社區。
北海街道 面積:6.9平方千米 居住人口:5萬人 代碼:410881003
位於濟源市區北部。2006年,轄3個社區、11個居委會:李庄居委會、小劉庄居委會、三庄居委會、廟街居委會、下街居委會、紙坊居委會、馬寨居委會、東關居委會、東高庄居委會、段庄居委會、南堰頭居委會、新漭園社區、清趣園社區、望春園社區。
天壇街道 面積:10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5萬餘人 代碼:410881004 郵編:454650
辦事處成立於1992年11月25日,位於濟源市區西部。2006年,轄1個社區、11個居委會:西石露頭居委會、柴庄居委會、東石露頭居委會、北潘村居委會、南潘村居委會、西高庄居委會、泥河頭居委會、伯王莊居委會、南白澗居委會、南賈庄居委會、宋庄居委會、商業城居委會、鑫源社區。辦事處駐濟水大街西段158號。
克井鎮
面積:220平方千米 人口:6.6萬人 代碼:410881100
位於濟源市北部,北依太行與山西接壤,南與市區相連。2006年,轄51個村委會:克井村、原昌村、苗庄村、任庄村、白澗村、王才庄村、北社村、棗廟村、閻和村、閻營村、茶店村、勛掌雙峰村、勛掌後溝河村、勛掌金水村、勛掌古泉村、勛掌新村、南樊村、中樊村、北樊村、酒務村、塘石村、小郭富村、大郭富村、賈庄村、靈山村、小庄村、青多村、新莊村、佃頭村、柿檳村、水運村、西許村、大東許村、石河村、磨庄村、交地村、圪針庄村、北喬庄村、康村、郭庄村、南庄村、中社村、大社村、河口村、沁西村、河東村、圪了灘村、東灘村、渠首村、虎尾河村、逢南村。(110個自然村)
五龍口鎮
面積:127平方千米 人口:4.87萬人 代碼:410881101
位於濟源市東北部。古稱枋口,因秦代在此開山鑿渠,以枋木為閘;後又相繼開挖了利豐、廣惠、廣利、永利、永興等五渠,成「五龍分水」之勢,五龍口因此得名。2006年,轄31個村委會:辛庄村、里河村、山口村、白龍廟村、省庄村、賀坡村、西窯頭村、尚庄前村、尚庄後村、留村、化村、逯村、馬村、東逯寨村、西逯寨村、任寨村、五龍頭村、河頭村、和庄村、王寨村、西正村、董庄村、北官莊村、休昌村、 裴村、 蓮東村、閻庄村、谷堆頭村、古楊樹庄村、西坡村、西坡新村。
軹城鎮
面積:147.6平方千米 人口:8萬餘人 代碼:410881102
東與孟州市搭界,西與承留鎮接壤,南與黃河小浪底樞紐工程相望,北與濟源市區相連,鎮區距市政府2千米。2006年,轄72個村委會:東軹城村、西軹城村、桐花溝村、東添漿村、周樓村、河岔村、南冢村、西添漿村、中王村、趙村、綺里村、南郭庄村、南河口村、西留養村、東留養村、大驛村、石板溝村、王虎村、小王莊村、柏林村、南李庄村、庚章村、宋溝村、源溝村、嶺頭村、背坡村、張金村、彭庄村、紅土溝村、衛溝村、黃龍廟村、翟庄村、泗澗村、雁門村、丁斗村、柿花溝村、南王莊村、澤南村、澤北村、棗樹嶺村、聶庄村、泥溝河村、柏樹庄村、橋凹村、趙禮庄村、王禮庄村、邱禮庄村、中禮庄村、大郭庄村、牛家莊村、南孫村、北孫村、宗庄村、曹凹村、齊庄村、戰天洞村、洪溝村、趙庄村、許峰村、曹廟村、槐灘村、長泉新村、張嶺新村、交兌新村、良安新村、新峽村、新安村、金河村、柏平村、毛田新村、富源村、宏泉村。
軹城春秋時期為軹國,戰國時期先為韓都,後為魏之重鎮。秦置軹縣,西漢至南北朝曾四度封為候國。
承留鎮
面積:196.8平方千米 人口:6.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8萬人) 代碼:410881103
位於濟源市西南8千米處,西靠王屋山,南望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2006年,轄49個村委會:承留村、周庄村、棗林村、衛庄村、花石村、栲栳村、安腰村、孔庄村、小南姚村、三皇村、東張村、栗子村、當庄村、小寨村、南姚河西村、南姚河東村、南溝村、南杜村、北杜村、甘河村、韓村、西官橋村、東官橋村、玉陽村、谷沱村、北石村、南石村、北勛村、南勛村、張庄村、曲陽村、鄭窯村、李八庄村、衛河村、上觀村、下觀村、虎嶺村、玉皇廟村、山坪村、張河村、孤樹村、衛佛安村、倉房庄村、大溝河村、南嶺村、趙老莊村、大峪新村、王拐新村、高溝村。(282個村民組)
邵原鎮
面積:337平方千米 人口:4萬人 代碼:410881104
位於濟源市西部山區,距市區60餘千米,東與王屋山毗鄰,西與山西省垣曲縣接壤,北依太行與山西陽城山脈相連,南臨黃河同新安縣隔水相望。全鎮東西寬25千米,南北長50餘千米,平均海拔500—700米之間。2006年,轄50個村委會:邵原村、北寨村、崔家莊村、白坡崖村、衛凹村、洪村、張凹村、李凹村、劉寨村、牛庄村、葛山村、王嶺村、碌碡村、田穀沱村、墳凹村、柴家莊村、劉溝村、長院村、陽安村、 山院村、趙圪塔村、金溝村、南山村、唐山村、南窯村、紅院村、花園村、小溝背村、黃背角村、二里腰村、黃楝樹村、郝坡村、神溝村、東陽村、杏樹凹村、雙房村、院科村、河西村、段凹村、後王莊村、茶房村、劉下溝村、北李凹村、前王莊村、姜圪塔村、史家腰村、七溝河村、稱彎村、李家莊村、劉腰村。
坡頭鎮
面積:137平方千米 人口:2.6萬人 代碼:410881105
位於濟源市南部山區,鎮政府所在地距市區18千米。2006年,轄24個村委會:坡頭村、西灘村、店留村、柳峪溝村、狄溝村、栗樹溝村、石槽溝村、 白道河村、郝山村、留庄村、左山村、佛澗村、毛嶺村、馬住村、清澗村、連地村、大庄村、馬場村、蔣庄村、蓼塢村、泰山村、校庄村、雙堂村、葦園村。(248個居民組)
梨林鎮
面積:67.2平方千米 人口:4.2萬人 代碼:410881106
位於濟源市東部,距市區12千米。西邊與濟源市亞橋鄉相鄰,北邊與五龍口鎮相連,南與孟州市毗鄰。2006年,轄45個村委會:梨林村、沙東村、沙後村、沙西村、良庄村、小官莊村、小南庄村、屈東村、屈西村、沁市村、 南程村、程村、朱村、大許村、東許村、安村、西湖村、北榮村、冢上村、薛庄村、水東村、橋頭村、水運庄村、牛社村、裴城村、南官莊村、後榮村、前榮村、蕭庄村、桃園村、東蔣村、西蔣村、趙家莊村、永太村、閻家莊村、南瑞村、 北瑞村、范庄村、大交新村、關陽新村、東坡新村、五里溝新村、東逢薛新村、西逢薛新村、熬坪新村。
大峪鎮
陸域面積:260平方千米 水域面積48平方千米 人口:2.9萬人 代碼:410881107
位於濟源市西南部。2000年9月撤鄉建鎮。2006年,轄30個村委會:橋溝村、亂石村、三岔河村、硯瓦河村、 陡溝村、召庄村、槐姻村、仙口村、薛寨村、栗園村、東溝村、寺郎腰村、陡岩溝村、林仙村、曾庄村、方山村、反頭嶺村、偏看村、王坑村、鹿嶺村、朝村、董嶺村、大奎嶺村、草溝村、上寨村、冢崮堆村、王拐村、小橫嶺村、堂嶺村、桐樹嶺村。(364個居民組)
亞橋鄉
面積:31.6平方千米 人口:3萬餘人 代碼:410881200
位於濟源市區東郊,緊依市區。2006年,轄23個村委會: 亞橋村、葯園村、鐵岸村、碑子村、北堰頭村、廟後村、西水屯村、北水屯村、南水屯村、罡頭村、西馬頭村、中馬頭村、東馬頭村、苗店村、舊河庄村、東郭路村、西郭路村、王莊村、石牛新村、白溝新村、劉庄新村、陸家嶺新村、竹峪新村。
思禮鎮
面積:69.7平方千米 人口:2.6萬人 代碼:410881201
位於濟源西郊,東與天壇街道接壤,西北與山西省陽城縣桑林搭界,北與克井鎮相連,南與承留鎮毗鄰,鄉政府所在地距市區中心7千米。2006年,轄27個村委會:思禮村、北官橋村、三河寨村、三河村、荊王村、石牛村、北姚村、范寺村、澗南庄村、張村、澗北村、慶華村、西柴庄村、高庄村、三教堂村、立城村、城岸村、竹園溝村、史寨村、西宋庄村、姬溝村、鄭坪村、水洪池村、牛灣村、洛峪村、黃庄村、夏神村。
王屋鎮
面積:240平方千米 人口:2.8萬人 代碼:410881202
位於濟源市西部山區,西與邵原鎮接壤,南與下冶鄉毗鄰,北與山西陽城山水相連,東與大峪鎮、承留鎮搭界,距市區37千米,平均海拔450米。2006年,轄44個村委會:王屋村、楊溝村、新林村、庭芳村、大店村、譚庄村、石匣村、羅庄村、封門村、清虛宮村、愚公村、迎門村、湯窪村、林山村、西坪村、東西山村、和平村、鐵山村、麻院村、太凹村、燕庄村、麻庄村、前劉溝村、毛凹村、原庄村、上二里橋村、桃花洞村、柳溝村、商庄村、寨嶺村、五里橋村、和溝村、茶坊村、柏木凹村、棗園村、韓旺村、喬庄村、風門腰村、大路村、竹泉村、橋後溝村、西門村、上關村、桶溝村。
下冶鎮
面積:166平方千米 人口:3.3萬人 代碼:410881203
於濟源市西南部,北與王屋鄉搭界,南臨小浪底庫區,與新安縣相望;西和邵原鎮毗鄰,東與大峪鎮接壤,距市區60千米。2006年,轄38個村委會:下冶村、原頭村、曹腰村、上冶村、中吳村、馬嶺村、北吳村、樓溝村、南吳村、探馬庄村、官洗溝村、圪台村、鄭山村、上河村、逢北村、大嶺村、韓彥村、朱庄村、東河村、竹園村、三教村、磚陽河村、下韓旺村、圪老圈村、下石板村、北桐村、吳村、南桐村、上石板村、陶山村、前凹村、石槽村、南崖頭村、坡池村、官窯村、逢掌村、王樹溝村、楊木凹村。(5個管理區)
Ⅲ 湖南省岳陽市岳陽縣毛田鎮下轄村委會有哪些
湖南省岳陽市岳陽縣毛田鎮下轄村委會包括八斗居民委員會、南沖村、芭蕉村、英橋村、孟城村、毛田村、道仁村、小港村、相思村、盧_村、李_村、珠港村、中興村、白若村、雲山村、西台村、鳴山村、黃道村、雲山林場生活區。
Ⅳ 篷溪縣屬哪個市
遂寧蓬溪縣地處四川盆地中部偏東,周邊與遂寧、射洪、大英、武勝、南充、西充以及重慶市的潼南、合川等八縣市毗鄰接壤。幅員面積1251km2,全縣轄15個鄉、16個鎮,全縣總人口74.7萬人。蓬溪屬亞熱濕潤季風氣候區,具有氣候溫和,冬暖春早、無霜期長、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偏少等特點。
蓬溪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早在東晉永和11年(公元355年)就建巴興縣,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定名蓬溪縣。勤勞智慧的蓬溪人民創造了燦爛的歷史文化,寶梵寺壁畫,鷲峰寺及白塔、四川抗金要塞蓬溪砦(寨)等榮載史冊。1929年曠繼勛率部於蓬溪大石鎮牛角溝起義,次日建立了四川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蓬溪蘇維埃政府,榮載《中共黨史》、《解放軍將領傳》。蓬溪享有「五《史》之鄉」的美譽。2000年蓬溪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特色藝術(書法)之鄉」,「川中大樂」名揚全國,2004年,省作家協會在蓬溪建創作基地,並積極爭取寶梵寺壁畫和白塔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為深厚文化底蘊的進一步傳承注入新的活力。
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縣委、縣政府制定了「增速超十三、人均達三千、財力翻三番」的發展戰略。2003年,全縣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1.69億元,固定資產投資5.7億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498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96萬元。
蓬溪是一個以種養殖業為主的農業大縣,耕地面積39647公頃,農產品優質率達80%以上,商品農業生產基地建設面積達56萬畝。2002年蓬溪縣被國家列為無規定動物疫病示範區建設縣,成為了全省最大的PIC外五元生豬制種基地,畜牧業產業化得到實質性推進,四川美寧食品公司、四川齊全有限責任公司已投資發展建設肉牛、PIC外五元生豬養殖基地和生產企業。大石西瓜、何家壩柚子以及沙梨、黃桃、柑橘等時令水果遠近聞名。
蓬溪工業形成了以絲綢、紡織、食品、電力、輕工、建材、機械等為主,門類較為齊全的工業體系。蓬山特曲酒獲部省雙優,絲綢、絲掛毯、分割肉、豬鬃、桐油紛紛進入國際市場。
蓬溪能源、交通、通訊、城市基礎設施條件優越,發展後勁增強。全縣供電能力達5萬千瓦,可保證全縣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用電增長的需要。形成了以達成鐵路、成南高速公路、國道318線、省道鄰遂路、縣道蓬射路、金蓬路及鄉級水泥路為一體的交通網路。開通了全球數字光纜傳輸固定電話、全球通行動電話、聯通行動電話、國內國際電報、傳真、寬頻網路、互聯網,電話裝機容量達10651門。堅持經營城市意識,以山水園林城市為目標,凸現文化特色,擴大城市規模,完善城市功能。縣城建成區面積8平方公里,城區人口8萬;縣城規劃區面積1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5萬。
蓬溪縣教育、衛生、廣播電視等社會事業健康發展。省級示範重點中學—蓬溪中學正在建設新的校區。全縣各級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獲得專業技術任職資格的9402人,實施各類科技計劃45項,取得國家、省、市、縣科技成果26項。
蓬溪風光秀麗,人文旅遊資源豐富。位於縣城城西2公里處的東方活湖,水面面積4000餘畝,自然風光得天獨厚,並以其原生態植被、動物、魚類、山水、田園以及「二十四孝」之「孟宗哭竹」、赤城寶屏山道家「洞經音樂」源起,佛教名勝白塔禪院為代表的儒、釋、道文化和以入載《中國建築史》的鷲峰寺天王殿,曠繼勛將軍紀念館為代表的歷史人文遺存為資源特色。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曾享有「川中明珠」、「蜀中西子」的美譽。位於城東10公里處的高峰山道觀,因其建設按先天八卦修建設計,被譽為「川北迷宮」,至今四季遊人如織,香火鼎盛,為四川省第三大道觀,也是保存完整的道觀園林,千年古柏眾多,道家很多神秘的傳說和仙界故事都誕生於此。高峰山不僅具有豐厚的道家人文資源,其自然生態資源也極為豐富,山上古木參天,鬱郁蔥蔥,山中「龍泉」、「油、鹽、米穴」、五里石板古道、道藏碑刻、高峰晨望、西門晚眺等景觀,自然樸素,靈秀宜人,極富道存韻致,又多田園情趣,2003年高峰山被評為國家AA級旅遊風景區。位於城南5公里處的寶梵壁畫,是全國保存較為完善的古壁畫,出自明成化2年,頗似唐著名畫家吳道子之筆意神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被收入《中國繪畫史》等多種典籍。
Ⅳ 洋泉鎮毛田村電站什麼時候開工
洋泉鎮毛田村電站預計今年四五月份開工。
毛田村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常寧市洋泉鎮,長途電話區號0734,郵編421524。
常寧市位於湖南省南部、湘江中游南岸,東隔舂陵水與耒陽市為界,南與郴州市桂陽縣相連,西與永州市祁陽縣接壤,北瀕湘江與祁東縣、衡南縣二縣相望。常寧下轄14個鎮、4個鄉、5個街道,地勢南高北低,大致呈兩級階梯形分布。
Ⅵ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的車牌號是什麼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的車牌號是:豫P,行政級別是:縣,人口約:約148.7萬人,人口密度為:845人/km,面積約:1759平方公里,郵政編碼是:466000
簡介:太康縣地處豫東平原,周口市北部,南與淮陽接壤,西與扶溝、西華毗鄰,東臨商丘市柘城、睢縣,北連開封市通許、杞縣。全縣轄23個鄉鎮,768個行政村,總面積175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71萬畝,總人口148.7萬,盛產小麥、棉花,素有"銀太康"之稱。^太康歷史悠久。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有五六千年。夏王太康曾遷都於此,史稱陽夏。秦王贏政二十三年(前224年)始置陽夏縣,隋文帝開皇七年(587年),改陽夏縣為太康縣,沿襲至今。^歷史名人輩出。有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吳廣、西漢丞相黃霸、東晉太傅謝安、西晉丞相何曾、東晉文學家袁宏、謝混,女詩人謝道韞、名將謝玄、南朝宋詩人謝靈運等。^文化古跡眾多。有文廟、太康墓、吳廣塔、壽聖寺塔等,境內有多處仰韶、二里頭和商、周、秦、漢時期的文化遺址。太康縣為中華謝氏、袁氏、符氏、何氏等姓氏的發源地。素有「天下第一團」美譽的太康道情,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康文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化旅遊開發前景廣闊。^區位優勢明顯。大廣、永登及周商3條高速公路穿越太康縣境,與全國高速公路網路相連。311、106兩條國道及省道太柘路、民太路在太康縣城交匯。許(昌)鄲(城)鐵路橫貫全境,全縣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太康電力資源充沛,丹江、葛洲壩電網高壓線路輸入境內,供電能力增強。信息通訊飛速發展,已形成了覆蓋全縣,聯絡全國,延伸海外的數字化通訊網路。^農業資源豐富。太康縣是傳統的農業大縣,主要農作物有小麥、棉花、玉米、大豆、紅薯、花生、瓜果等。糧食、棉花、肉類總產量「三位一體」躋身「全國百強縣」。2009年,全縣糧食總產達到105.6萬噸,其中夏糧單產突破千斤,總產、單產分別達到71.73萬噸和500.09公斤,連續6年持續增產,再創歷史新高,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連片種植西瓜面積達到40萬畝,集中發展辣椒面積5萬畝,扶持建設大中型蔬菜溫棚2800個。新發展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7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認證9個。扎實推進林業生產,順利通過全省林業生態縣驗收。大力發展規模標准化養殖,畜牧業增加值11.08億元,增長6.2%,被確定為全國肉品生產百強縣、全國生豬養殖調出大縣。實施農業綜合開發中低產田和高標准農田示範工程5萬畝、標准良田建設項目1.6萬畝。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246家。轉移安置富餘勞動力就業34萬人,成為河南省第五批外派勞務基地縣。^工業發展較快。全縣已初步形成食品加工、棉花紡織、醫葯化工、畜產品加工、造紙、機械製造等主導產業。規劃產業集聚區面積12.5平方公里,融資1億元,用於道路、水電氣等配套服務設施建設,打造工業發展平台。成立縣綜合投資公司、潤豐投資擔保公司、聚源土地流轉有限公司,積極開展銀企對接,有效緩解企業融資難問題。工業名優產品逐漸增多,太康鍋爐品牌產品省內市場佔有率達40%,撐起河南鍋爐市場「半壁江山」;上海羅福太康葯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軟膠囊、硬膠囊、片劑等產品暢銷全國多個省市、自治區,並遠銷日本、東南亞等。馬頭肉聯廠生產的五香牛肉、縣肉聯廠生產的太康肘子、五香豬蹄等產品已打入「超市」,成為消費者心中的知名品牌。通過開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動,2009年新增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6個。江蘇大通鋼業鍋爐鋪機、金板箱掛車、山東恩信特種車輛製造等一批項目正在抓緊建設。上海羅福葯業搬遷擴建、香港和豐電子玩具及500檯布機、恆寶衛生用品等一批項目,正在有序推進。^城鎮協調發展。科學編制城區規劃,完成縣城重點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縣城建設邁入了規范發展的軌道。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已經省政府批復,確定中心城區規模為26平方公里。新區組裝步伐明顯加快,縣四個班子及財政、稅務、計生、衛生、質監、審計、交通、公路等部門先後入駐新區,姊妹工程人民廣場和休閑廣場成為廣大市民休閑健身的好去處。舊城改造力度加大,引資興建了德銀商貿城、德銀服裝城、家電一條街,新建了建業購物量販、億星、家家惠等大型超市,活躍了縣城商業中心。太康萬里大酒店、萬鶴賚·天寧購物公園等項目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區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相繼建成投入使用,城區水廠一、二工程竣工,結束了太康無「三廠」的歷史。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開展了城區環境綜合整治活動,城市環境衛生明顯好轉。縣域村鎮體系規劃完成初步方案。完成12個建制鎮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任務,城鎮承載力和輻射帶動能力明顯提升。毛庄鎮榮獲全國文明衛生先進鄉鎮,獨塘鄉軒庄村榮獲全國文明衛生先進村。^發展環境寬松。堅持把優化環境作為「一號工程」,把為企業服務作為己任,思發展之策,謀發展之舉,提升服務水平。繼續深化行政體制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政放權,減少審批環節,規范行政服務中心,切實解決「前店後廠、兩頭審批」問題。嚴肅查處「四亂」、「四難」案件,對企業反映強烈和情節惡劣的問題嚴查重處、快查快辦。建立制約損害發展環境行為問責制度,嚴格實行發展問責、執法問責、服務問責、落實問責,在全縣上下真正形成濃厚的發展氛圍,打造一流的投資環境。^加快發展是形勢的需要,富民強縣是人民的願望。縣委、縣政府正在周口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秉持心齊風正不折騰、心無旁騖抓發展的理念,謀發展之勢,鼓實干之勁,聚和諧之力,用勤勞和智慧、熱情與拼搏、實干加開拓,吹響追趕跨越的號角,譜寫和諧發展的新篇章,奮力實現太康「一年一變樣,三年大變樣」。^2021年3月,太康縣上榜2020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2021年1月,第四批河南省食品安全達標縣(市、區)名單出爐,太康縣上榜。^2020年12月,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認定太康縣為全國第五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2020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太康縣上榜。^2005年,太康縣位列2005年度全國肉類生產百強縣第90名。^2005年,太康縣位列2005年度全國棉花生產百強縣第17名。^2004年,太康縣位列2004年度全國棉花生產百強縣第50名。^2004年,太康縣位列2004年度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第57名。太康歷史悠久。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有五六千年。夏王太康曾遷都於此,史稱陽夏。秦王贏政二十三年(前224年)始置陽夏縣,隋文帝開皇七年(587年),改陽夏縣為太康縣,沿襲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