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陸軍有多少個軍
《中國國防白皮書》公布18個集團軍,當然這18個集團軍是真實存在的,而且只是陸軍的!呵呵集團軍現在的形勢減少師的存在,增加旅的數量,就是以前大家都愛說的簡編軍,其實就我個人而言也沒什麼簡編的,就是要增加機動性!順便也跟樓上的兩位切磋一下,愛我中華,強我軍威! 看來我還是要修改一下答案,樓下說中國無軍了,我們軍區的兩個集團軍還在啊,難道你把他么都變沒了嗎?
Ⅱ 中國最多時一共有多少個軍區
中國最多的時候有13個(目前中國只有五大戰區)
軍區是一個國家的根據戰略需要,而設立的一級軍事組織單位,中國之前也是設立有軍區的,而且在不同時期軍區的數量也存在著差異,那您知道中國有幾個軍區嗎?中國歷史上軍區最多的時候,共有13個,最少的時候有6個,下面為你具體的介紹。
中國最多軍區時候有13個
其實在新中國成立的時候,中國就參照前蘇聯的軍事體制,在全國設立軍區制度,至於中國有幾個軍區?不同時期會有所變化。新中國剛成立時,在全國設立了六大軍區,包括了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北、西南六個軍區,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這六個軍區主要是按照當時中國的地理行政區域進行劃分的,這一制度實行了5年。
1955年中國的領土疆域基本已經確定,於是就將原來的六個軍區撤銷,又重新將全國劃分為12大軍區,分別是沈陽軍區、北京軍區、濟南軍區、南京軍區、廣州軍區、武漢軍區、成都軍區、昆明軍區、蘭州軍區、新疆軍區、內蒙古軍區、西藏軍區,這12個軍區都採用城市命名的。1956年,因為炮轟金門島事件的升級,又設增加了一個福州軍區,這樣就在全國設立了13個軍區。
改革開放後,中國周邊軍事政治局勢趨於穩定,於是在1985年時,中國正式取消13大軍區設立7大軍區,軍區名稱分別以軍區司令部所在城市命名,分別為北京軍區、沈陽軍區、濟南軍區、南京軍區、成都軍區、蘭州軍區和廣州軍區。
2016年2月,中國正式宣布撤銷原有的七大軍區番號,取而代之的是東南西北中五個戰區,至此中國的軍區制度成為歷史,國家之所用戰區取代軍區,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中國軍隊的聯合作戰能力,以適應世界軍事現代化的需要。
Ⅲ 中國歷史上軍隊最多的是什麼時候,有多少
那肯定現在咯!退役軍人估計都幾千萬
Ⅳ 中國人民解放軍人數最多的時期是哪一時期
1945年9月11日—1949年9月30日 解放戰爭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兵力:1949年1月時為385萬
1949年10月1日至今兵力:總兵力由800萬精減成353萬。
Ⅳ 中國常規軍最多時有多少
1997年9月,中國宣布在此後三年內再裁減軍隊員額50萬。至1999年底,裁減員額的任務已圓滿完成,體制編制的調整改革也已基本結束。
壓縮規模,完成裁減軍隊員額任務。通過壓縮陸軍部隊規模、調整海空軍部隊編組、撤銷部分裝備老舊的部隊,改革後勤保障、裝備管理體制和院校、訓練機構體制編制,撤並軍以上機關內設機構等,裁減編制員額50萬。其中,陸軍精簡18. 6%,海軍精簡11. 4%,空軍精簡12. 6%,第二炮兵精簡2. 9%。目前,全軍編制人數保持在250萬以內。
Ⅵ 中國現代陸軍最巔峰期多少人
朝鮮戰爭時期,軍隊總數一共是627萬人,是我軍的巔峰時刻,陸軍的話,沒看到過具體的數據。
Ⅶ 解放軍陸軍歷史上最多有幾個軍
歷史上最多有70個軍,分別是:
1軍:原紅2軍團(由紅4、6軍組成,紅4軍又改為紅2軍,),八路軍358旅,晉綏軍區、陝甘寧野戰集團軍、西北野戰軍第一縱隊。1949.2.1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1952.6入朝,1958.10回國。
2軍:原紅6軍團。1937.8紅6軍團與紅32軍改編為八路軍359旅。1946.11與呂梁軍區之一部、獨立第4旅組成晉綏軍區第二縱隊。1949.2.1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1953.3,番號撤消。
3軍:1945.8.11由晉綏軍區4個旅組成晉綏野戰軍轄358旅、獨立第1、2、3旅,1946.11.10以晉綏野戰軍司令部之一部及晉綏野戰軍獨立第2、3、5旅組成晉綏軍區軍區第3縱隊.1949.2.1編為第3軍.1952.6撤消。
4軍:原八路軍陝甘寧晉綏聯防軍,西北野戰軍第4縱隊。1952.9撤消。
5軍:新疆民族軍,11950.1於伊寧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軍.1954.10撤消番號,現為伊犁軍分區。
6軍:西北野戰軍第6縱隊,現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7軍:原八路軍陝甘寧晉綏聯防軍,現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8軍:原八路軍陝甘寧晉綏聯防軍,1949.5.29與綏蒙軍區合並這綏遠軍區。
9軍:原國民黨整編第42師,起義後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9軍。現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10軍:原八路軍129師部隊,晉冀魯豫軍區冀南縱隊。
11軍:原八路軍129師部隊,晉冀魯豫軍區太行縱隊。10軍。1952撤消。
12軍:太行軍區部隊。1951.3入朝。1954.4回國。
13軍:紅四方面軍31軍。八路軍129師386旅。1949.2與豫西軍區三、六分區一部組成13軍。調一部入朝,1954.5隨第15軍回國。
14軍:太岳軍區。部隊與淮海戰役黃維兵團中起義的廖運周110師合編組成第14軍。
15軍:太岳軍區部隊前方指揮所。1951.3入朝。1953.1於元山擔任海岸防禦任務。1954.5回國。 16軍:中央紅軍紅5團,紅12團。-冀魯豫軍區。1949.2月,縱隊與豫皖蘇軍區一部合編組成第16軍。1951調一部入朝。
17軍:原八路軍129師部隊。晉冀魯豫軍區冀魯豫軍區部隊編成。1949.2與冀魯豫部隊一部合編組成第17軍。1952撤消。
18軍:晉冀魯豫軍區所屬豫皖蘇軍區機關及其獨立旅和各軍分區基幹團、中野1縱第20旅組建成第18軍。1950入藏。
19軍:陝南軍區第12、第17師改編為第19軍。1952改編為陝西軍區。軍、師、團番號撤消。
20軍:新四軍第一縱隊。1951.11入朝。楊根思連在此。
21軍:一部分是新四軍第2、第4師部分部隊發展而來。它的前身有一部分是紅28軍。1952.3入朝。1958.8回國。
22軍:縱隊由山東軍區所屬魯南軍區和濱海軍區部分部隊發展而來。鐵道游擊隊編於此。
23軍:閩浙紅軍一部。新四軍蘇浙軍區第3縱隊。新四軍華中野戰軍第8縱隊。新四軍華中野戰軍第1師。華野4縱。PLA第23軍。1952.9入朝。1958.3回國。
24軍:新四軍蘇浙軍區第1縱隊。新四軍華中野戰軍第6縱隊。1946.5與蘇中軍區獨立旅合編組成華中野戰軍第6師。PLA24軍。1952.9入朝1955.10回國。
25軍:紅軍一部。原華野7縱。新四軍第7師。山東野戰軍第7師。PLA第25軍。1952撤消。
26軍:原華野8縱。該縱隊是由八路軍山東軍區所屬魯中軍區部分部隊發展而來。1950年11月入朝,1952年6月回國。
27軍:1937.12原昆嵛山紅軍游擊隊和天福山抗日武裝組成「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3軍」,1938與掖縣抗日游擊第3支隊合編為山東人民抗日游擊第5支隊,1939年秋黃縣、掖縣地方武裝納編入。解放戰爭為華野許世友、聶鳳智縱隊,1949.2改為PLA第27軍,1950.10入朝,1952.10回國。
28軍:原華野10縱,由八路軍山東軍區所屬渤海軍區部分部隊發展而來。
29軍:原華野11縱,新四軍蘇中軍區第1、2軍分區部分部隊發展而來。1950.11.18軍部改編為軍委鐵道公安司令部。
30軍:原華野12縱。新四軍蘇中軍區第5軍分區部分部隊發展而來。1950.10.16軍部調歸海軍。
31軍:1947.8華東軍區所屬膠東軍區前線指揮部及所屬部隊第5.6.7師改編為華野13縱(第5.6.7師依次改為第37.38.39師)。1949.2改為PLAT第31軍。1952年5月歸福建軍區領導。
32軍:1949.2華東軍區所屬膠東軍區前線指揮部及所屬部隊5、6師改編為PLA第32軍。1950.11番號撤消。
33軍:1949.2渤海縱隊和起義的國民黨第59合編而成PLA第33軍。1950.11,第33軍改編為華東公安部隊兼淞滬警備司令部。第97.98.99.100師依次改編為公安第14.15.16.17師,軍番號撤消。
34軍:1949.2華東軍區所屬江淮軍區第34、獨立旅與淮海起義的國民黨77軍132師合編為PLA 第34軍。1950.11軍部與3野教導第6師改編為華東公安第13師。
35軍:1949.2,魯中南縱隊與濟南起義的國民黨軍第96軍合編為PLA第35軍。1950.1,35軍番號撤消,軍部及所屬炮兵團調歸華東海軍。
36軍:原綏遠守軍起義部隊111軍編成。1951.9入朝修建機場和警戒後方。12月回國。1952、2軍部撤消。
37軍:原綏遠守軍起義部隊新編獨立第7師等部編為PLA第37軍。1951.9入朝修建機場和警戒後方。12月回國。1952、2軍番號撤消。
38軍:原紅1軍團第4師第10師和紅15軍團第75師223團、濱海軍區獨立第3團、東北挺進縱隊等部。1948.11,東野1縱1.2.3師、遼北軍區獨立第10師改編為PLA第38軍。1950.10入朝,1953.7回國。
39軍:紅15軍團部分部隊發展而來。1948.1.1東野2縱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9軍,東北獨立第7師調歸該軍改為152師。1950.10入朝。1952.12.18回國。
40軍:原東野3縱,1950.10入朝,1953.7回國。
41軍:1945.10山東解放軍第6師、第5師一部分及部分獨立團編為東北人民自治軍第2、3縱隊,1946.2又合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4縱隊,1948.1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屬東北野戰軍領導。1948.11,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1軍。1950.1,所屬第154師調歸廣西軍區建制。
42軍:原東野5縱。遼東軍區獨立第1、2、3師。全軍唯一在解放戰爭中稱為第五縱隊的部隊。1950.10 入朝,1952.11回國。
43軍:原葉挺獨立團發展的部隊與渤海軍區主力部隊合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6縱隊。1948.11為PLA第43軍。
44軍:原東野7縱。1952.10軍番號撤消,軍機關並入中南軍區海軍機關。
45軍:冀熱遼軍區前方指揮所及冀熱遼軍區獨立第13.16.27旅。1952.10與44軍合編為54軍。
46軍:冀東軍區。東野9縱。1952.9入朝。1955.10回國。
47軍:原紅6軍團17師(八路軍359旅)。八路軍359旅南下第2支隊與長春公安總隊及東滿獨立第1師合編東野10縱。1951.2入朝,羅盛教同志為該部隊。1954.9.16回國。
48軍:冀察熱遼軍區獨立第1、2、3師,東野11縱,董存瑞同志於解放隆化戰斗中犧牲。1952.3.15,第48軍軍部改為第21兵團兵團部,軍番號撤消。
49軍:N4A第2、3師和山東軍區調往東北的一部分部隊,進入東北與當地抗日聯軍、縣大隊、保安隊發展而來。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2、4、5師。東野12縱。1950.4軍部與廣西軍區領導機關合並,所屬三個師歸廣西軍區領導,軍部撤消(162師於1949.8調歸湖南軍區)。1951.7.15以第154師師直為基礎又擴編為第49軍軍部,轄第145.146.147師。1952.8,第49軍番號又撤消,軍部改編為空軍第3軍軍部,第145師編入第21兵團,146師調歸廣西軍區,147師改編為公安第12師。
50軍:原國民黨軍長春起義第60軍及營口起義的東北保安暫編第58師。1950年2月全軍達5.8萬餘人。5月又編入川東挺進軍士兵2000餘人,將成都起義的國民黨第20兵團三個軍殘部縮編為第167師。9月下旬開往東北待命,撤消第167師。1950.10.25入朝,1951.3.15回國整補,7月再次入朝,1955.4回國。
51軍:原渡江戰役時起義的國民黨第19兵團編成,1950.9.24軍部改編為中南軍區空軍領導機關,所屬部隊與湖北軍區合並。
52軍:原長沙起義部隊一部,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第一兵團第一軍。1949.11改編為第21兵團下轄的第52軍。1951.9.2軍部撤消。
53軍:原長沙起義部隊一部,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第一兵團第二軍、第三軍。1949.11改編為第21兵團下轄的第53軍。1951.9軍部撤消。
54軍:1952.10,44軍部隊和45軍合並而來。1953.1.21,由廣東惠陽北上,2月上旬開始陸續入朝。1958.5-7,分批回國。
55軍:48軍、49軍、第21兵團第215.第219師合並而來。
58軍:原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0縱隊改編的桐柏軍區集中所屬三個旅組成。1949.3上旬河南軍區成立,桐柏軍區撤消。5月,各師分別調歸湖北軍區、河南軍區。1949.9軍部機關與河南軍區機關合並,軍的番號撤消。
60軍:原晉冀魯豫野戰軍第8縱隊,1948.5改為華北軍區第8縱隊,第23旅為「光榮的臨汾旅」;1949.2改你為PLA第60軍。1951年3月參加抗美援朝,編入181師。
61軍:原華北軍區第13縱隊。1951.3,181師調歸60軍,該軍番號撤消。
62軍:原華北軍區第15縱隊。PLA第62軍。1952.7第62軍軍部改編為西康軍區,第62軍番號撤消。
63軍:1945.9由冀中軍區第7、8、9軍分區各三個團,第6、10軍分區各一個團組成冀中縱隊。1946.3改名為晉察冀野戰軍第3縱隊。1951.2.15,63軍入朝。
64軍:華北軍區4縱。1951.2入朝,1953.8回國。
65軍:華北軍區8縱。1951.2.25入朝,193.10回國。
66軍:華北軍區1縱。1950.10入朝,1951.3.15回國。1952.6-11,所屬三個師屬炮兵團,三個戰防炮營,三個高炮營相續入朝,1953.11回國。
67軍:華北軍區2縱。1951.6入朝。1954.9回國。
68軍:華北軍區6縱。1951.6入朝。1955.3回國。「奇襲白虎團」的戰斗英雄楊育才。
69軍:華北軍區7縱。
70軍:華北軍區14縱。1949.11,第70軍番號撤消。
Ⅷ 中國人民解放軍最多的時候多少人
400多萬
Ⅸ 中國部隊最多的時候有多少
最多的時候應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因為那時候中國人口有四億左右,之前歷史上人口沒有達到過這個數字.1949年到1980年是中國部隊人數和種類最多的時期.之後大裁軍裁掉了鐵道軍公安軍工程軍防空軍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