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攝影圈在黃河源哪裡

中國攝影圈在黃河源哪裡

發布時間:2023-01-13 05:36:26

① 關於黃河源的資料400字

黃河源地理位置
黃河源位於青海的腹地。河源一為扎曲,二為約古宗
列曲,三是卡日曲。扎曲一年之中大部分時間乾涸,而卡日曲最長是以五個泉眼開始的,流域面積也最大,在旱季也不幹涸,其那扎朧查河是黃河的正源。約古宗列曲,僅有一個泉眼,是一個東西長40公里,南北寬約60公里的橢圓形盆地,內有100多個小水泊,似繁星點點,又似粒粒晶瑩的珍珠。星宿海,歷史上曾被用來表示整個黃河源頭地區,實際上可以說是黃河出山東行後第一個加油站。這個「海」是一個盆形濕地,東西長約30公里左右,南北的距離較短,僅幾公里至十幾公里之間。說是「海」並非到處有水,而是在盆地中相對更低窪的地方聚集有水,擁有眾多的大大小小水坑和水塘,多到用滿天星斗來比擬也不顯得過分。灌木有的長到一米高,魚類繁多,水鳥成群,湖邊的草灘上還有黃羊、野驢不時出現。 約古宗列曲,僅有一個泉眼。這是黃河的源頭地區,旅遊者在這里根本無法想像黃河之宗竟不是滔滔洪水,而是一股股細微的清泉和一片有許多砂礫野草的溫林荒灘。 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2,443 平方公里,是中國境內僅次於長江的河流,它發源於青海省巴顏喀拉山,成「幾」字形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九個省。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沿河流域的人類文明帶來很大的影響,是中華民族最主要的發祥地之一,所以中國人一般稱其為「母親河」。黃河是中國第二長河,世界第五長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被譽為中國的「母親河」。
編輯本段斷流危機
歷史斷流記錄
據黃河1919年以來水文觀測資料統計,黃河下游在1972年以前,除1938年在花園口扒口改道和1960年6月由於花園口樞紐大壩截流及1960年12月由於三門峽樞紐
景觀(20張)關閘蓄水造成黃河下游斷流外,沒有出現過斷流現象.黃河自然斷流始於1972年,斷流主要發生在黃河下游的山東河段.在1972—1996年的25年間,有19年出現河干斷流,平均4年3斷流.尤其是80年代中期後(1987年後),幾乎連年出現斷流,其斷流時間不斷提前,斷流范圍不斷擴大,斷流頻次、歷時不斷增加.1995年,地處河口段的利津水文站,斷流歷時長達122d,斷流河長上延至河南開封市以下的陳橋村附近,長度達683km,占黃河下游(花園口以下)河道長度的80%以上.1996年,地處濟南市郊的濼口水文站於2月14日就開始斷流,比歷史上斷流最早的1995年又提前了85 d;利津水文站該年先後斷流7次,歷時達132d,比歷史上斷流歷時最長的1995年又增加了10d,1996年是有史以來黃河斷流時間最早、歷時最長的年份
黃河源星宿海巨變
2010年3月31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阿里巴巴發布廳,北京大學戰略研究所、北京大學MBA校友會舉行了一次特別的發布會,發布的內容是兩張照片:這兩張照片分別拍攝於2009和2010年。圖片拍攝的內容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和黃河的正源:星宿海和姜根迪如冰川。圖片的拍攝者是中央電視台著名主持人曲向東和他「2度計劃」考察隊的隊友新加坡RH能源公司董事長王海榮先生。他們帶著七十年代著名攝影家茹遂初先生拍攝的兩地的照片,分別於2009年2010年兩上高原,進入三江源地區考察,尋找茹遂初先生拍攝的地點。終於2010年3月15日成功抵達長江正源的姜根迪如冰川,完成了考察拍攝目的。 從他們現場發布的圖片來看,三十多年滄桑變化,黃河正源的星宿海已經名不符實,過去星羅棋布的美麗的湖泊風景,現在已經變成乾涸的湖底、荒蕪的戈壁;而在長江正源的姜根迪如冰川,則明顯可以看到大片的冰川退縮融化。 看了這兩張圖片,也不禁讓人聯想起正在發生的西南地區乾旱。這一切到底因為什麼?全球氣候變暖是否導致這些現象的直接原因?人類的生活生產是否是真正的罪魁禍首?與會的學者、專家與「2度計劃三江源考察隊」的曲向東、王海榮從這些話題引發了更加深入的探討,甚至不乏激烈的爭論。
編輯本段斷流的危害
黃河下游的頻繁斷流已直接影響到依靠黃河供水的城鄉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用水,特別是勝利油田用水,並使水環境容量減小,加重了黃河水污染和水環境的惡
風景(15張)化。特別是造成下遊河床淤高,不僅「小水大災」,更時時存在著決口改道的危患,嚴重威脅著下遊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加重河口地區土地鹽鹼化,河口濕地生態系統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使美麗富饒的黃河三角洲日漸貧瘠。這對黃河流域當前乃至下一世紀的經濟發展將產生深刻的影響。更為嚴重的是斷流加劇所引起的水荒和下游決口的威脅交加,將動搖社會穩定,其後患無窮。
一、給工農業生產和生活帶來嚴重危害
黃河下游1972~1996年因斷流和供水不足造成工農業經濟損失累計約268億元,年均損失逾11億元。90年代,由於斷流日趨嚴重,年均損失已達36億元。農田受旱面積累計470萬公頃,減產糧食986億公斤。勝利油田因減少注水,減產原油數十萬噸。黃河水每年給山東帶來的經濟效益達100億元,由於斷流而影響了山東經濟發展,1997年那次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斷流,給山東省造成上百億元的直接經濟損失。濱州地區,僅1992~1998年的7年間,由斷流和污染造成工農業損失158億元,其中農業損失4億元,全區還投入抗旱資金35億元。黃河斷流使三角洲面臨嚴重水資源危機,將直接影響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黃河斷流,也打亂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山東東營、濱州、德州等城市經常由於供水不足,採取限時限量供水。
二、對河口三角洲地區生態環境產生重大影響
對沿河特別是河口三角洲地區生態環境產生重大影響這種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海岸侵蝕後退。由於入海泥沙減少,使黃河三角洲海岸線變為以凈蝕退為主,造成海岸後退。 2.地下水環境惡化。由於地表淡水補給減少和地下淡水用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鹹水入侵,水質惡化。在黃河入海口,由於近年來黃河入海水量大減,引起海水倒灌。山東省東營市的領導同志說,黃河是東營180萬人的生命河,黃河一旦斷流,這里將是一片毫無生機的鹽鹼灘。 3.地表水環境容量減少,污染加重。由於污水排放量與日俱增,地表水減少,使主要河流的污染物濃度不但超過了漁業用水水質標准,而且在一些支流的中下遊河段已達到或超過魚類致死濃度,許多河段魚類基本絕跡。 4.河口地區土地鹽鹼化、沙化,使濕地生態系統退化。黃河三角洲地表植被十分脆弱、極易演替。植被以草地為主,現有各類草地218萬平方公里,其中天然草場185萬平方公里,由於斷流,不僅土壤鹽鹼化,使草地向鹽生植被退化,而且還影響人工草地生長。 5.河口地區及近海生物多樣性減少,生物種群和遺傳多樣性喪失。斷流使三角洲濕地水環境失衡,嚴重威脅濕地保護區數千種水生生物、上百種野生植物、180多種鳥類的生存和繁衍,造成生物種群數量減少,結構趨向簡單。斷流使渤海水域失去重要的餌料來源,影響海洋生物繁衍,十多種魚類不能洄遊等。
三、黃河斷流導致主河槽的淤積、萎縮。
黃河斷流,改變了河道沖刷模式泥沙淤積使河道萎縮,河床抬高,黃河下游成為地上懸河,降低了行洪能力,增加了決口和改道的風險,威脅著下遊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目前,黃河下游主河槽呈現出「淺碟子狀」,平灘流量由過去每秒6000立方米降為不足3000立方米,汛期一旦來大水,洪水就會輕而易舉地越出河槽,在橫比降遠大於縱比降的「二級懸河」形勢下,洪水甚至是中小洪水在灘區極易形成「橫河」、「斜河」、「滾河」,使黃河下游兩岸大堤防不勝防。
四、黃河斷流加劇水荒和下游決口的風險
更為嚴重的是斷流加劇所引起的水荒和下游決口的威脅交加,一旦遇上天災民生將難以為繼,所導致的後果讓人難以想像。

② 黃河源頭在哪裡

黃河發源於青海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約古宗列盆地,關於黃河源,是在青海省腹地,河源一為扎曲,二為約古宗。但是看真正的源頭,可能會讓你失望的,黃河源頭的泉水很小

③ 黃河的源頭在哪

我無語
黃河源位於青海的腹地。河源一為扎曲,二為約古宗
列曲,三是卡日曲。扎曲一年之中大部分時間乾涸,而卡日曲最長是以五個泉眼開始的,流域面積也最大,在旱季也不幹涸,其那扎朧查河是黃河的正源。約古宗列曲,僅有一個泉眼,是一個東西長40公里,南北寬約60公里的橢圓形盆地,內有100多個小水泊,似繁星點點,又似粒粒晶瑩的珍珠。星宿海,歷史上曾被用來表示整個黃河源頭地區,實際上可以說是黃河出山東行後第一個加油站。這個「海」是一個盆形濕地,東西長約30公里左右,南北的距離較短,僅幾公里至十幾公里之間。說是「海」並非到處有水,而是在盆地中相對更低窪的地方聚集有水,擁有眾多的大大小小水坑和水塘,多到用滿天星斗來比擬也不顯得過分。灌木有的長到一米高,魚類繁多,水鳥成群,湖邊的草灘上還有黃羊、野驢不時出現。 約古宗列曲,僅有一個泉眼。這是黃河的源頭地區,旅遊者在這里根本無法想像黃河之宗竟不是滔滔洪水,而是一股股細微的清泉和一片有許多砂礫野草的溫林荒灘。 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2,443 平方公里,是中國境內僅次於長江的河流,它發源於青海省巴顏喀拉山,成「幾」字形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九個省。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沿河流域的人類文明帶來很大的影響,是中華民族最主要的發祥地之一,所以中國人一般稱其為「母親河」。黃河是中國第二長河,世界第五長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被譽為中國的「母親河」。
編輯本段斷流危機
歷史斷流記錄
據黃河1919年以來水文觀測資料統計,黃河下游在1972年以前,除1938年在花園口扒口改道和1960年6月由於花園口樞紐大壩截流及1960年12月由於三門峽樞紐
景觀(20張)關閘蓄水造成黃河下游斷流外,沒有出現過斷流現象.黃河自然斷流始於1972年,斷流主要發生在黃河下游的山東河段.在1972—1996年的25年間,有19年出現河干斷流,平均4年3斷流.尤其是80年代中期後(1987年後),幾乎連年出現斷流,其斷流時間不斷提前,斷流范圍不斷擴大,斷流頻次、歷時不斷增加.1995年,地處河口段的利津水文站,斷流歷時長達122d,斷流河長上延至河南開封市以下的陳橋村附近,長度達683km,占黃河下游(花園口以下)河道長度的80%以上.1996年,地處濟南市郊的濼口水文站於2月14日就開始斷流,比歷史上斷流最早的1995年又提前了85 d;利津水文站該年先後斷流7次,歷時達132d,比歷史上斷流歷時最長的1995年又增加了10d,1996年是有史以來黃河斷流時間最早、歷時最長的年份
黃河源星宿海巨變
2010年3月31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阿里巴巴發布廳,北京大學戰略研究所、北京大學MBA校友會舉行了一次特別的發布會,發布的內容是兩張照片:這兩張照片分別拍攝於2009和2010年。圖片拍攝的內容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和黃河的正源:星宿海和姜根迪如冰川。圖片的拍攝者是中央電視台著名主持人曲向東和他「2度計劃」考察隊的隊友新加坡RH能源公司董事長王海榮先生。他們帶著七十年代著名攝影家茹遂初先生拍攝的兩地的照片,分別於2009年2010年兩上高原,進入三江源地區考察,尋找茹遂初先生拍攝的地點。終於2010年3月15日成功抵達長江正源的姜根迪如冰川,完成了考察拍攝目的。 從他們現場發布的圖片來看,三十多年滄桑變化,黃河正源的星宿海已經名不符實,過去星羅棋布的美麗的湖泊風景,現在已經變成乾涸的湖底、荒蕪的戈壁;而在長江正源的姜根迪如冰川,則明顯可以看到大片的冰川退縮融化。 看了這兩張圖片,也不禁讓人聯想起正在發生的西南地區乾旱。這一切到底因為什麼?全球氣候變暖是否導致這些現象的直接原因?人類的生活生產是否是真正的罪魁禍首?與會的學者、專家與「2度計劃三江源考察隊」的曲向東、王海榮從這些話題引發了更加深入的探討,甚至不乏激烈的爭論。
編輯本段斷流的危害
黃河下游的頻繁斷流已直接影響到依靠黃河供水的城鄉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用水,特別是勝利油田用水,並使水環境容量減小,加重了黃河水污染和水環境的惡
風景(15張)化。特別是造成下遊河床淤高,不僅「小水大災」,更時時存在著決口改道的危患,嚴重威脅著下遊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加重河口地區土地鹽鹼化,河口濕地生態系統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使美麗富饒的黃河三角洲日漸貧瘠。這對黃河流域當前乃至下一世紀的經濟發展將產生深刻的影響。更為嚴重的是斷流加劇所引起的水荒和下游決口的威脅交加,將動搖社會穩定,其後患無窮。
一、給工農業生產和生活帶來嚴重危害
黃河下游1972~1996年因斷流和供水不足造成工農業經濟損失累計約268億元,年均損失逾11億元。90年代,由於斷流日趨嚴重,年均損失已達36億元。農田受旱面積累計470萬公頃,減產糧食986億公斤。勝利油田因減少注水,減產原油數十萬噸。黃河水每年給山東帶來的經濟效益達100億元,由於斷流而影響了山東經濟發展,1997年那次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斷流,給山東省造成上百億元的直接經濟損失。濱州地區,僅1992~1998年的7年間,由斷流和污染造成工農業損失158億元,其中農業損失4億元,全區還投入抗旱資金35億元。黃河斷流使三角洲面臨嚴重水資源危機,將直接影響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黃河斷流,也打亂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山東東營、濱州、德州等城市經常由於供水不足,採取限時限量供水。
二、對河口三角洲地區生態環境產生重大影響
對沿河特別是河口三角洲地區生態環境產生重大影響這種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海岸侵蝕後退。由於入海泥沙減少,使黃河三角洲海岸線變為以凈蝕退為主,造成海岸後退。 2.地下水環境惡化。由於地表淡水補給減少和地下淡水用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鹹水入侵,水質惡化。在黃河入海口,由於近年來黃河入海水量大減,引起海水倒灌。山東省東營市的領導同志說,黃河是東營180萬人的生命河,黃河一旦斷流,這里將是一片毫無生機的鹽鹼灘。 3.地表水環境容量減少,污染加重。由於污水排放量與日俱增,地表水減少,使主要河流的污染物濃度不但超過了漁業用水水質標准,而且在一些支流的中下遊河段已達到或超過魚類致死濃度,許多河段魚類基本絕跡。 4.河口地區土地鹽鹼化、沙化,使濕地生態系統退化。黃河三角洲地表植被十分脆弱、極易演替。植被以草地為主,現有各類草地218萬平方公里,其中天然草場185萬平方公里,由於斷流,不僅土壤鹽鹼化,使草地向鹽生植被退化,而且還影響人工草地生長。 5.河口地區及近海生物多樣性減少,生物種群和遺傳多樣性喪失。斷流使三角洲濕地水環境失衡,嚴重威脅濕地保護區數千種水生生物、上百種野生植物、180多種鳥類的生存和繁衍,造成生物種群數量減少,結構趨向簡單。斷流使渤海水域失去重要的餌料來源,影響海洋生物繁衍,十多種魚類不能洄遊等。
三、黃河斷流導致主河槽的淤積、萎縮。
黃河斷流,改變了河道沖刷模式泥沙淤積使河道萎縮,河床抬高,黃河下游成為地上懸河,降低了行洪能力,增加了決口和改道的風險,威脅著下遊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目前,黃河下游主河槽呈現出「淺碟子狀」,平灘流量由過去每秒6000立方米降為不足3000立方米,汛期一旦來大水,洪水就會輕而易舉地越出河槽,在橫比降遠大於縱比降的「二級懸河」形勢下,洪水甚至是中小洪水在灘區極易形成「橫河」、「斜河」、「滾河」,使黃河下游兩岸大堤防不勝防。
四、黃河斷流加劇水荒和下游決口的風險
更為嚴重的是斷流加劇所引起的水荒和下游決口的威脅交加,一旦遇上天災民生將難以為繼,所導致的後果讓人難以想像。
編輯本段音樂專輯
專輯中文名: 黃河源
專輯英文名: Yellow River The Story 藝術家: 純音樂 音樂類型: 民樂 發行時間: 2007年 地區: 大陸,香港 唱片公司:百利唱片有限公司 唱片編號:BCDS06004 唱片品質:鑒聽級發燒名盤 專輯介紹: 《黃河源》是百利唱片公司最新推出的一張以SACD形式發行的一張音樂專輯。當中的音樂都是採集於黃河流域的中原民眾與邊疆少數民族,在日常生活與勞動中產生的優美的民歌、民謠,而專輯收錄了包括四川、雲南、陝西、青海四省的民歌、民謠共12首樂曲,當中有大家熟悉的《在那遙遠的地方》、《下四川》、《花兒與少年》、《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走西口》等歌曲,特別的是這些歌曲都經過特別的改編,真樂器和MIDI融合在一起,羅晶、杜聰、錢軍、徐巍、韓雷等四十多位中樂高手聯手演出,加入電子鼓及深沉低頻音效,達至完美發燒境界,使到這些歌曲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更能讓大家領略到中華民族豐富的藝術個性和獨特的人文文華。 專輯曲目: 01. 在那遙遠的地方(青海民歌) A PLACE FAR,FAR AWAY (QINGHAI FOLK SONG) 02. 牧羊姑娘(青海民歌) SHEEP-TENDING GIRLS(QINGHAI FOLK SONG) 03. 下四川(又名:《夜夜的晚夕夢里兒》 青海民歌) GOING DOWN TO SICHUAN(QINGHAI FOLK SONG) 04. 蘭玉蓮(青海民歌) LAN YOLIAN (QINGHAI FOLK SONG) 05. 花兒與少年(青海民歌) FLOWERS AND YOUNGSTERS(QINGHAI FOLK SONG) 06. 三峽情(原曲:馬俊英) MISSING THE THREE GORGES OF THE FANGTZE RIVER 07. 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雲南民歌) PLEASE STAY! GUEST FROM AFAR (YUNNAN FOLK SONG) 08. 婚誓(電影《蘆笙戀歌》插曲) WEDDING OATH (THIS SONG IS SELECTED FROM THE FILM LUSHENG LOVE SONG) 09. 白蓮花(青海民歌) A WHITE LOTUS (QINGHAI FOLK SONG) 10. 走西口(陝西民歌) ROAMING TO XIKOU(SHANXI FOLK SONG) 11. 上去高山望平川(青海民歌) ASCENDING A HILL TO LOOK AT THE PLAIN(QINGHAI FOLK SONG) 12. 槐花機時開(四川民歌) WHEN WILL THE PAGODA TREE BLOSSOM(SICHUAN FOLK SONG) 13. 在那遙遠的地方(青海民歌) A PLACE FAR,FAR AWAY(QINGHAI FOLK SONG)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景觀(20張)
風景(15張)

④ 美麗的黃河源在哪裡

黃河源位於青海的腹地。河源一為扎曲,二為約古宗列曲,三為卡日曲。扎曲一年之中大部分時間乾涸,而卡日曲最長,是以五個泉眼開始的,流域面積也最大,在旱季也不幹涸,卡日曲最長支流那扎朧查河是黃河的正源。約古宗列曲,僅有一個泉眼,是一個東西長40公里,南北寬約60公里的橢圓形盆地,內有100多個小水泊,似繁星點點,又似粒粒晶瑩的珍珠。星宿海,歷史上曾被用來表示整個黃河源頭地區,實際上可以說是黃河出山東行後第一個加油站。這個「海」是一個盆形濕地,東西長約30公里左右,南北的距離較短,僅幾公里至十幾公里之間。說是「海」並非到處有水,而是在盆地中相對更低窪的地方聚集有水,擁有眾多的大大小小水坑和水塘,多到用滿天星斗來比擬也不顯得過分。灌木有的長到一米高,魚類繁多,水鳥成群,湖邊的草灘上還有黃羊、野驢不時的出現。
約古宗列曲,僅有一個泉眼。這是黃河的源頭地區,旅遊者在這里根本無法想像黃河之宗竟不是滔滔洪水,而是一股股細微的清泉和一片有許多砂礫野草的溫林荒灘。
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2,443 平方公里,是中國境內僅次於長江的河流,它發源於青海省巴顏喀拉山,成「幾」字形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九個省。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沿河流域的人類文明帶來很大的影響,是中華民族最主要的發祥地之一,所以中國人一般稱其為「母親河」。黃河是中國第二長河,世界第五長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被譽為中國的「母親河」。
詳情網路詞條黃河源。http://ke..com/link?url=_XukR5lsSSMDTSeIrsJqarZmlZNVYa

⑤ 黃河源頭在哪裡哪個省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古宗列盆地,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流域降水量小,以旱地農業為主,冬干春旱,降水集中在夏秋七八月份。

黃河中上游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為主。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下游的改道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每年都會攜帶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長年留在黃河下游,形成沖積平原,有利於種植。

(5)中國攝影圈在黃河源哪裡擴展閱讀:

黃河的經濟文化

黃河孕育了中華文明,早在石器時代,就形成了中國最早的新石器文明,比如藍田文明、半坡文明出現在黃河支流渭河;龍山文明出現在山東半島等等。

6000多年前,流域內已開始出現農事活動。據記載,大約在4000多年前,流域內形成了一些血緣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黃帝兩大部族最強大。後來,黃帝取得盟主地位,並融合其它部族,形成「華夏族」。

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都把黃河流域認作中華民族的搖籃,稱黃河為「母親河」,為「四瀆之宗」,視黃土地為自己的「根」。

從公元前21世紀夏朝開始,4000多年的歷史時期中,歷代王朝在黃河流域建都的時間延綿3000多年。中國歷史上的「七大古都」,在黃河流域和近鄰地區的有安陽、西安、洛陽、開封四座。殷都(當時屬黃河流域)遺存的大量甲骨文,開創了中國文字記載的先河。

西安(含咸陽),自西周、秦、漢至隋、唐,先後有13個朝代建都,歷史長達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東周遷都洛陽以後,東漢、魏、隋、唐、後梁、後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陽建都,歷時也有900多年,被譽為「九朝古都」。

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一直在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地區是全國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發展最早的地區。

公元前2000年左右,流域內已出現青銅器,到商代青銅冶煉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同時開始出現鐵器冶煉,標志著生產力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在洛陽出土的經過系列處理的鐵錛、鐵斧,表明中國開發鑄鐵柔化技術的時間要比歐洲各國早2000多年。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造紙、活字印刷、指南針、火葯,都產生在黃河流域。從詩經到唐詩、宋詞等大量文學經典,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也都產生在這里。

北宋以後,全國的經濟重心逐漸向南方轉移,但是在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進程中,黃河流域及黃河下游平原地區仍處於重要地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河

閱讀全文

與中國攝影圈在黃河源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東戰爭什麼時候打伊朗 瀏覽:791
越南軍區有多少人 瀏覽:301
印尼211商務簽證多少錢辦理 瀏覽:362
中國為什麼還在進口海鮮 瀏覽:1001
越南語到底有多少個輔音 瀏覽:203
伊朗為什麼和美國關系好 瀏覽:16
踢足球的英國人口多少 瀏覽:191
中國的直線距離是多少公里 瀏覽:924
義大利語學什麼書好 瀏覽:873
伊朗退出伊核協定意味著什麼 瀏覽:676
在越南做外賣多少錢一單 瀏覽:225
越南1月氣溫多少 瀏覽:547
5月27日有哪些中國明星生日 瀏覽:822
中國國旗設計原稿設計者是哪個 瀏覽:395
印尼拿督是什麼職位 瀏覽:394
義大利國家隊都穿什麼運動品牌 瀏覽:739
印度人如何在中國開個淘寶店 瀏覽:541
越南客戶清關需要哪些資料 瀏覽:252
印尼蘇門答臘地震什麼時候 瀏覽:392
金石頭在中國的哪裡 瀏覽: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