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的教育體制還要延續多久

中國的教育體制還要延續多久

發布時間:2023-01-15 02:26:59

⑴ 中國的義務教育是否應該延長

建議延長義務教育年限有其理由及背景,體現為應對教育內卷、解決勞動人口不足、提高民族素質等方面。同時,義務教育改革涉及民生問題和國家安全,政府決策尤須冷靜,要進行系統性的整體性思考,方可進入決策層面,依照法治思維推進決策、施策。

首先,有關意見建議表達系權利行使,有關意見建議採納需依法循序進行。實行九年義務教育的學校教育制度是法定,有關學制系統內具體事權屬中央事權,由國務院或者由國務院授權教育行政部門規定。學者、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意見、提案議案,均系依據憲法第二條第三款的不同主體身份具體權利之運用,對此如何接受亦需依據教育法等法律及相關程序進行。

無論是政協委員提議、人大代表建議、學者專家意見或是民眾呼籲,社會關切越是熱烈,決策越要冷靜。因為,只有「善於從政治上看教育,善於從民生上抓教育,胸懷國之大者」,全面系統認識教育本質,以法治思維科學決策施策,才能穩妥有效推進教育改革。

其次,對義務教育內涵理解,必須系統性思維、整體性治理和法治化推進。強制性、免費性和普及性一直系義務教育內涵的3個本質特徵,依次遞進。

⑵ 中國的應試教育何時才能改

其實中國的應試教育雖然有其不足之處,但並非一無是處,至少好的一面就是對於刻苦學習的學生能力上的肯定,去年的高考改革(不知在哪些地區實施了)加入了學生的德智體美勞未必就適合中國的現狀
所以中國的應試教育何時才能改不是短期內能實行的,首先是中國目前人們的思想觀念還不足以摒棄應試教育,再者就是中國傳統的教育系統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還沒有完全動搖,中國人目前多數還不能接受國外的教育體制,最後,中國的社會現狀還處於一個相對波動的階段,各地區發展不平衡,使得教育改革面臨的困難還有很多
所以中國的應試教育的改革還要相當長的時間,以及教育觀念完全與世界接軌時才能實行

⑶ 中國教育真正何時改革

一樓的,看來你很希望過上現在伊拉克或者阿富汗人的那種自由生活呀。把什麼問題都歸結到政治制度,看來政治還真是萬靈葯啊?

教育改革、醫療該給、房產改革失敗了?呵呵,你真幽默!改革都還沒結束就失敗了?——你還真是天人啊!

而你認為腐化的中國教育恰恰鍛造了可以生產原子彈的人才、可以造神州飛船的人才,可以在國際上和索羅斯玩基金股票的人才……

如果你適應不了現實,請靠邊站!

樓主,中國的這個教育制度從1949年建國一直延續至今,還是有歷史原因的並且,這個制度畢竟培養了中國自己至少3代的科研人員,讓我國在高科技領域、經濟領域等等都有了一批重要科學家,可以領導國家的發展。

但是改革也是必須的,畢竟改革開放30年,老的教育制度不再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但是中國有自己的特色,目前中國國家人口眾多,就業壓力巨大,如果貿然改變現在的教育制度很有可能造成不可預知的後果。所以我們必然一點一點進行試驗或者說「試點」,等到確認是可行的再向全國推廣。

所以,改革必然有個過程,樓主不要過於著急,相信,你在學校就讀期間,應該是——趕不上的。呵呵

⑷ 應試教育給我們帶來了什麼這種教育方式還會持續多久

教育這個話題一直受到全社會的關注,只要一談到教育,對於應試教育的討論就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針對應試教育的優劣也討論了很多年,但是至今也沒有一個比較權威的觀點,那麼,應試教育到底教會了我們什麼?它還會一直持續下去嗎?

最後,無論應試教育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只要你還在這個體制之下,就應該去好好研究應試教育,適應應試教育,如果連這種教育都適應不了,那麼創造力、想像力對於很多人來說就是災難。

⑸ 現在的制度能否長久延續下去

中國民主之路
這條通往民主的路到底還有多長?能否真正實現?
民主,從孫文先生埋下種子開始,至今仍未發芽;魯迅的吶喊也未能喊醒睡意朦朧的中國人。是什麼造就了我們對社會的漠然?是什麼讓我們的價值觀變得畸形扭曲?是什麼在影響中國的民主進程?
我們總是感嘆自己命不好,感嘆我們國家的體制不好,感嘆我們的教育制度不好,感嘆社會上的人多麼的冷漠,我們有想過自己嗎?我們有換位思考過嗎?當大部分的人處在同樣的位置會做出同樣的事情時,有想過為什麼嗎?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你身居政府要職時,你是否會像現在的官員一樣腐敗?答案肯定是:會。有多少人思考過這背後的問題?
儒家思想大家都不會陌生,很多人不願相信我們現在的社會問題是儒家思想造成的,甚至還會有很多人為它辯護。
我們把問題追溯到兩千多年前孔子儒家思想的誕生。儒教教化人要崇官、敬官和做官,實行人治而非法治,就是說官是來馴化民眾和治理社會的,形成了整個社會以「官」為本,把「官」作為奮斗目標和崇拜對象,形成「官本位」的價值導向(比如:「學而優則仕」、「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官本位」思想至今仍存在於大多少國人心中。
「官本位」不僅體現在為官者一切以官為本,更體現在局外人——平民百姓也以官為本,把「官」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和崇拜對象。公務員考試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在公務員職位嚴重溢出的情況下,還有那麼多人去搶幾個職位,我們的價值觀已經嚴重扭曲,我們只是想獲得能把別人踩在腳下的權利。
目前,錢和權的價值觀主導著中國,在錢和權面前,絕大部分中國人折服了,成為了金錢的奴隸,認為有錢就可以傲視一切,認為有權就可以高人一等,把民主和人權踩在腳下。錢只是我們生存的一個工具,權不是天生的,是眾多公民賦予的,我們要認識到錢和權的本質。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利,人類才在他們之間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當權力,是經被統治者的同意而產生的。
世襲制,就是讓直系或旁系親屬不需要太多的付出就可以獲取大量的財富和權力,也是不平等的製造者之一。世襲阻礙了創新,世襲阻礙了進步,世襲磨滅了奮斗的激情,世襲讓我們願意得過且過!
我們自以為破除了世襲制,我們自以為解放了思想。回頭想一想,我們現在所做的跟以前所做的有多大區別?我們的價值觀依然在一個家庭圈子裡面,我們絕大部分人所做的也僅僅是為自己的家庭罷了!我們不願意做為己之外的事情,而價值恰恰就是體現在做為己之外的事情上。
跪,一個多麼熟悉的字眼,下跪,一個多麼常見的動作!人為什麼要跪著說話?因為跪著,別人聽著才舒服,才能聽進去;因為跪著,才「足以」表達真情,社會已不相信言語;因為跪著,才能使人寬恕,滿足別人的心理;因為跪著才能獲取信任,可當做信用。這是中國文化中畸形的部分,是中國歷史上對外奴顏婢膝,對內驕橫跋扈的文化心理基因。
我們知道什麼是民族責任感嗎?這種責任感早已被遺忘,在中國這種責任感也只能在要亡國時才能被喚醒。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早已不知民族責任感為何物, 或者說,民族只是強加在我們頭上的一個詞語,而我們內心深處根本不存在什麼民族。
信仰,沒有;夢想,沒有;凝聚力,沒有!我們有什麼?我們有相互攀比的內心;我們有愛慕虛榮的心理;我們有強烈的控制欲;我們會因佔一點小便宜沾沾自喜,也會為了佔一點小便宜而大打出手;我們有仇恨,而且世代相傳!我們做任何產業認為應該是賺錢的,賠錢就是不合理這樣的畸形心態。對未知領域我們不敢涉足,害怕失敗,害怕嘲笑!
我們迷茫了,出現了今朝有酒今朝醉這種末世心態,我們不再考慮自己死後社會會如何,我們不再考慮環境的破壞對未來會怎樣,我們不再關心周圍的事只是去做好自己,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只是為了索取!當我們來到古稀之年時,回頭想想我們的生活,我們做過什麼?我們還有什麼沒做?我們也只是過了安逸或者糜爛的生活以及傳宗接代罷了!想想我們當年的激情,也不過是燃之即逝,我們沒能把激情繼續,我們沒能把夢想付出行動。那個時候再懊悔,有用嗎?「有的人活著,其實他已經死了」,這句話不僅在過去,現在也是這樣!我們要一直做這種「活死人」嗎?
我們到底缺少什麼?這是我一直在尋找的:我們缺少勇氣,我們缺少思想的洗禮!仔細觀察歷史及現在的中國,不難看出,中國的禮儀只是:權高對權低,長輩對晚輩,年長對年輕,富有對貧賤者們的一種特權而已!其實我們內心深處只想別人對自己先行禮,或者只想別人對自己行禮,當然沒有多少人會承認這個事實,但它畢竟存在。社會的封閉導致我們的思想只是:人原始的本性加雜著畸形的禮儀。
思想,就是存在我們腦海中的意識,左右著我們的行為、言語。思想決定著我們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思想決定著我們的選擇!
我們被「人之初,性本善」虛偽的面紗蒙蓋著,掩蓋人天生為己的本性,不願意相信「人性本惡」的本質。
我們寄希望於英雄的出現,英雄不會出現!我們寄希望別人去做,自己去圍觀,別人也是孤掌難鳴!我們寄希望於自然的改變,社會自然的改變猶如兩千年的封建史那麼漫長!我們在索取的時候不想想為什麼索取;我們在憤怒的時候不想想為什麼憤怒;我們在被壓迫的時候不想想為什麼被壓迫;我們在被殖民的時候不想想為什麼被殖民;我們被鄙視的時候不想想為什麼被鄙視!我們迷失了思考的方向,迷失了生存的意義,我們還樂在其中!
我們因為懦弱、虛榮、渴望得到肯定而需要誇獎和贊美;因為自卑、思想落後、缺乏自信而不願意聽到指責和批評。缺乏自我檢討的勇氣,缺乏積極面對的心態,逃避自身的缺點!面對別人的指責,不但打死都不承認,而且內心充滿了憎恨!
思想被禁錮後,我們只會墨守成規,我們只會去模仿,我們甚至不願意接受先進的思想,認為先進的思想會侵蝕我們,會毒害我們,為我們的落後找借口;思想自由,則能使我們的視野更加開闊,想像力和創造力更加豐富,人的價值更容易得到體現,人與人之間將不再冷漠,人生的追求將更加精彩.而思想一旦被禁錮,就很難打開,因為那是在兒時植入的記憶。
如果你認為自己會敗,那麼你已經敗了。如果你認為自己不敢,那麼你已經退縮了。如果你想贏,卻又沒有把握,幾乎可以斷定你沒有勝算。如果你認為自己會輸,那麼你已經輸了。成功開始於人的堅強意志,一切都是由心境所造。社會在變化,你身在社會中就會產生作用力,向前或向後由你決定!
不要被眼前的安逸迷失方向,不要讓得過且過的思想占據我們的靈魂!改變從我做起,從我們自己開始!民主就在前方!

⑹ 什麼時候宣告延續兩千多年的傳統教育體制基本結束

1903年。傳統教育體制是指實行進京趕考科舉考試,學習四書五經的考試制度,其在1903年我國處於清末新政時期,實行的癸卯學制,初步建立近代教育制度,標志著我國國民教育制度的開始,宣告延續兩千多年的傳統教育體制基本結束。

⑺ 我國的教育體制是怎樣的怎麼客觀地評價

說起來與教育相關的問題,其實無論作為家長學校還是作為國家,每一方都是非常重視的。但是在教育的過程當中,也不得不承認,教育的過程並不是能夠適用於每個人的過程,同樣也並不是一個非常完善的過程,但是我國的教育進程是一直不斷在進步著的。也正是在這種進步當中彌補了其中的缺憾和不足。

但是在如今的教育體制當中,其優點必然是遠遠大於缺點的,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能夠保證絕大多數人在學習以及教育當中屬於正常的發展狀態。可能會有一些人認為,如今的這種教育方式應該受到一些改革,但是對於我國人口以及學生基數較為龐大的國家來說,這樣的一種教育方式,才能夠一直延續下去。

⑻ 中國現行教育制度還能維持多久真的無可變更嗎

學子不先改變,教育就變不成功.
首先你有個誤區:「或者根本不需要把考試看成評估學習成果的唯一手段」.考試,是世界各國選拔人才的唯一手段...可能有些外國電影會拍男主角一些特別的遭遇讓他免於考試而進大學..但那些是電影...
成績,就是把一個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數據化.你說你記憶力超強但背書從來不過,這有點說不通吧?當然也會存在這樣的事,就是他厭惡背這書.不喜歡就別考了唄,逼你考的也只你的父母而已,家事自己處理.
我們的教育制度就是引進西方國家的,我們自己的考試那叫科舉,已經淘汰,換上了西方國家的教育制度.
制度其實都差不多,但差異這么大,為什麼?因為受教育的人不一樣.
我這可以許到更多的知識,但沒有文憑,讀完出去並不會更保障你的就業.你讀不讀?你來讀我怕你爸弔死你...
讀書不為知識不為科研的,不能叫學子,只能叫上班族.到點了上學,定期交業績.沒有科研的心,談什麼教育?做什麼教育?好吧,等你有科研的心了,你父母未必有.他們認為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上什麼大學?
父母豐富的社會閱歷,讓他們明白自己的孩子出來後必須會面對各種坎坷.讓他們接受教育,目的不是讓他們學什麼什麼知識,而是讓他們日後少一點坎坷.
擁有製造坦克的知識卻在私企打工,和沒有掌握製造坦克的知識卻在軍工廠上班,父母會選哪個?你們可以把類似的問題,拿來問問自己的父母,看看他們的選擇.
父母的觀念和學子的態度將維持多久,那麼我們現行的教育就得維持多久.

⑼ 中國教育制度現狀

目前我國的教育體制正處在不斷改革,創新的階段,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時代的到來,還有學校的教學質量的提高,生源不斷擴大。尤其是自從國家實施大眾化教育和實高考擴招以來,我國高校學生數量急劇增大。學校管理就成了一個現實問題擺在了人們面前。其實學校如同企業,如果沒有好的管理哪來競爭力?

隨著高科技的飛躍發展,人們工作習慣的改變,特別是電腦的大量普及。人們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怎樣提高工作效率是人們首先考慮的問題。校園學生管理是一個非常繁瑣與復雜的一項工作,一個原因就是工作信息量大,不好管理。對於一個學校而言,更應該合理運用一些本地資源,提高管理的力度,對學生負責,對自己的重任負責。

那麼學校應該如何有效的管理教務信息,合理分配資源,提高校園的管理效率?

現如今網路技術的深入應用,人類的思維方式和生活工作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創造性思維,創新學習和工作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在新的環境下,教育工作的創新發展已經成為人們的共同期待。互聯網與校園建設工作實現深度融合,促使教育領域改革的不斷深入,校園信息化建設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在這種背景下,國內智慧校園建設工作受到普遍重視,並得以蓬勃發展。

「智慧校園」,說起來大家應該並不陌生了。2010年,在信息化「十二五」規劃中浙江大學首次提出了「智慧校園」這一概念,為人們描繪了這樣一幅藍圖:無處不在的網路學習、融合創新的網路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務治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園生活。因此智慧校園的建設,是現代教育發展的一種趨勢,不僅可以實現教務信息的集中管理、分散操作、信息共享,使傳統的教務管理朝數字化、無紙化、智能化、綜合化的方向發展,還為進一步建設完善的校園智慧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台「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⑽ 中國的應試教育什麼時候才能退出歷史舞台

在現階段「應試教育」還不會退出歷史舞台

「應試教育」之所以屢禁不止、長盛不衰是有其必然原因的。眾所周知,無論是從中國幾千年來的封建科舉制度,還是從國外資本主義發達國家選拔人才的機制來看,考試作為一種公平、公正、公開的選拔人才、確定資格的形式,是無法用其它方法取代的。中國歷史上通過考試制度脫穎而出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等就不用一一列舉了,就是現今在美、英等國家要進入名牌大學,競爭也是十分激烈的。日本則有「考試地獄」之稱。作為一種對舊教育制度的改革,「文革」時期我們國家實行了「工農兵上大學」的推薦制度,其後果從對國家的影響來說,造成走後門成風,「讀書無用論」的泛濫,人才斷層,嚴重滯約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對廣大人民群眾而言,這種所謂「推薦」的暗箱操作,還不如現在「在分數面前人人平等」的高考制度,至少平民百姓家的孩子還可以通過高考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它比那種憑權勢、地位、出身、關系、金錢等來選拔人才的體制,不知要公平、透明了多少倍。可以這樣說:考試制度是人類文明發展到目前為止最客觀、最公正、最有效的評價手段,目前高考制度的有無是教育領域里「法治」或「人治」的分界線。只要在現階段無法完全取消高考制度,就一定會存在「應試教育」滋生繁榮的土壤,現在就想讓「應試教育」退出歷史舞台,是脫離實際的一廂情願,註定是行不通的。

素質教育的評價體系有待完善

毋庸贅言,任何一種形式的教育制度,其結果都必須進行評價,否則就無法知其優劣,社會也不能對它的產品進行選用。素質教育的評價體系究竟該是怎麼樣的呢?如果採用一種公平的客觀標准來進行評價,那麼可能又回到了考試這條老路上,似乎與「應試教育」殊途同歸了。如果採用一種主觀標准來進行評價,那麼「文革」山西教育2003年第21期27期間的「推薦」制度就是前車之鑒。但是權衡利弊,與其採用那種隨意性很強的主觀標准,還不如採用考試這種客觀標准來得更公正、科學一些。換言之,推行素質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擺脫不了「應試教育」的影響。況且素質是指一個人的整體內涵,它是需要長期的潛移默化的培養和熏陶才能養成,對它的評估不易量化,要復雜得多。素質教育評價體系的建立與完善,是當前教育體制改革的關鍵與難點。純素質教育推行的難度為什麼如此之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相結合是唯一正確的道路

由此看來,雖然素質教育是教育發展的大方向,它確實包含了許多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但有一個到目前為止還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是難以評估,難以操作。「應試教育」雖然有很多弊病,但它卻是現階段無法超越的一種無奈的選擇。針對這一客觀現實,我們能否把在頭腦里已根深蒂固的「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是勢不兩立的對立面」這一觀念暫時拋開,而探討一下以素質教育為主導,同時兼顧兩者的可能性。即把素質教育的前瞻性、先進性、整體性與「應試教育」中的合理部分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兩者成為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或者採取另一種提法,即素質教育的范疇應該更大,它包含了「應試教育」,「應試教育」只是素質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應試能力只是學生綜合能力的一個方面,素質教育培養出來的優秀學生絕對是考場上的佼佼者。在這種結合中,關鍵的問題是要把握好一個「度」,即找到一個平衡點。正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必須掌握好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的比例一樣,如果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比例失調,事物的性質同樣會發生變化。這樣,既克服了只抓素質教育,而忽視了高考升學率這個現實問題的「左傾」冒進思想,又制約了只有把素質教育作為點綴,而陽奉陰違地推行純「應試教育」的右傾保守傾向。既考慮到長遠,又注意到眼前;既著眼於全局,又關注了局部。這是目前能把教育的長期目標和短期需求結合起來,使各方面都滿意的唯一可選之路。

增強素質教育的正面效應,減少「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

我們知道,考試制度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繼續存在,「應試教育」也必然形影相隨。但我們是否就只能束手無策,任憑素質教育推行受阻,「應試教育」大行其道?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為了最大限度地增強素質教育的正面效應,減少「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作為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下大力氣盡快完善素質教育的評價體系;二是要繼續深化高考制度改革。例如是否可以探討一下如何在高考中克服以分數為唯一錄取標準的片面性,建立起以分數為主的綜合評價方法;在高考命題方面能否加強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的聯系,注重對學生能力的考核;部分科目的考試由閉卷改為開卷,以考查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能否取消全國統一高考,由各高校自己出題,分批錄取;國家能否繼續增加對教育資源的投入,爭取在高校實行「寬進嚴出」的招生考試辦法;有特殊才能的學生是否可以破格錄取,等等。素質教育評價體系的逐步完善和高考制度的任何一項改革都將對基礎教育產生巨大的影響,純「應試教育」的市場將會越來越小。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我們是否可以提出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並非是相互割裂、對立的,而是可以相互協調和統一的觀點,兼顧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雙重目標,充分發揮素質教育的統帥、主導作用,將「應試教育」中的合理部分大膽地繼承過來,而把它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限度。就象當年毛澤東同志提出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必須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論斷一樣,素質教育這個先進的教育理念也必須與「應試教育」這個客觀實際相結合才有生命力。但是必須明確,無論我們提出什麼觀點,進行何種探索,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使我們的教育改革更加順利,更加符合客觀實際,少走彎路;使我們的教育事業能夠源源不斷地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輸送大批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

閱讀全文

與中國的教育體制還要延續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女探險失蹤多少人了 瀏覽:860
安貝諾縣怎麼脫離印尼 瀏覽:197
印度尼西亞雅馬哈155賣多少錢 瀏覽:594
昨晚伊朗對西班牙哪個贏了 瀏覽:16
中國民歌之鄉是哪個省 瀏覽:815
打擾了越南語怎麼說 瀏覽:95
印度罩袍是什麼教 瀏覽:735
伊朗首次發病時間是什麼時候 瀏覽:89
伊朗人民想什麼 瀏覽:902
伊朗在中國儲存了多少原油 瀏覽:380
手指印尼的畫怎麼換 瀏覽:488
義大利眾議長是什麼級別 瀏覽:17
印尼人抓小孩頭什麼意思 瀏覽:177
和平精英國際服新手鍵盤放在哪裡 瀏覽:577
印尼消費水平多少 瀏覽:978
英國扣押伊朗多少石油 瀏覽:447
英國晚餐多少英鎊 瀏覽:210
印度大蒜為什麼貴 瀏覽:138
英國駕駛員超速怎麼處罰 瀏覽:129
自駕穿行中國要多久 瀏覽: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