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宇航學會的主要職責
基本任務是在空間研究和航天工程技術領域內組織國內、國際學術交流和技術合作,普及科技知識,開展咨詢活動,編輯出版刊物。
學術交流
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舉辦各種學術會議、講座、展覽,促進民間國際科技交流,開展青少年航天科技教育活動,普及航天科學技術知識,傳播推廣先進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 主辦「宇航學報」和「太空探索」雜志,組織編輯、出版和發行航天科技書、報、刊、會議文集以及科技文獻等。
學會每年舉辦數十次綜合或專題的學術交流會議,並根據航天科技發展的實際需要組織重點學術課題進行討論,開展不同學術觀點的討論。據不完全統計,從1979年到2006年期間,學會組織召開各類大型國內外學術交流會議百餘次出席會議有幾萬人。參加這些學術活動的有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工廠、軍隊、政府部門的科技人員和領導人。活動內容涉及國家航天的科技決策、長遠規劃、研製任務、專業預研、科技管理和航天行業標准等。與會專家學者本著「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地進行了學術探討。這些學術活動深受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熱烈歡迎,並得到國家主管部門、各級領導和社會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根據行業需求及發展,策劃新項目。如2005年12月6日在廣西北海舉辦了中國宇航學會首屆學術年會。年會本著大航天的理念,通過業內知名專家和重要領導做大會主題報告、分組學術交流及座談、論文評優、聯誼等形式,吸引、匯集了航天系統內外的領導、專家、學家和科技人員約300人與會,成功在全國搭建起第一個航天綜合性學術交流的平台,受到了多方好評。學會將繼續努力把年會辦成航天學術交流的系列會議和具有權威性的航天綜合性學術交流平台。
學會經過多年運行,建立了具有一定影響和品牌的定期或不定期學術交流活動,如學會與中國航太學會(台北)和美華航太工程師協會多次合作組織召開「海內外華人航天科技研討會」,至今已召開了五屆。研討會弘揚了民族精神,加強了海內外華人航天技術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成為聯系華人航天科技者的橋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學會積極與國外有關社團聯合舉辦形式多樣的研討會,如2006年在柏林航展期間,與德國航空航天工業聯合會共同主辦了「中德航天企業研討會」。
學會每年均組織代表團參加被世界航天關注的「國際宇航聯大會」和「國際月球探測會議」,為中國從事和關心航天的領導、專家、學者和科技人員提供了國際交流的平台,擴大中國航天的影響,提高我國在國際宇航界的聲譽。
學會不定期與兄弟學會聯合辦會,擴大交流范圍,促進學科交叉滲透,如今年宇航學會與中國造船工程學會、中國航空學會、中國兵工學會、中國核學會聯合主辦了「中國國防科技工業系統工程與項目管理論壇」,來自國防科技工業十一大集團公司各單位的360餘名代表匯聚一堂,迎來了被譽為「開創國防科技工業領域集成新紀元」的一次盛大學術交流活動。
積極介入國際組織,提高中國航天在國際組織中的地位與影響。學會一直把向國際宇航聯推薦優秀的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到其技術委員會中任職和向國際宇航科學院推薦院士作為一項工作重點。到目前為止,已向宇航聯推薦了10餘位任職人員和約30位院士及通訊院士。成的學術代表團參加大會,進行有關交流活動。
科技咨詢
開展科技咨詢、科技服務和科技轉讓。創辦以咨詢服務為主體的科技實體。接受委託對航天科技發展戰略、政策和經濟建設中的重大決策進行論證、評估和咨詢,組織科技成果鑒定、技術職務資格評定。 推薦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候選人。
開展對會員和科技人員的知識更新和繼續教育;反映會員的建議和呼聲,維護航天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權益。
科學普及
中國宇航學會承擔著在廣大公眾和青少年中普及航天科學技術知識、傳播先進生產技術和科學管理經驗的任務。學會通過報告會、展覽會、知識競賽、報刊雜志、聲像製品以及舉辦青少年航天科技夏令營等方式開展了多種形式和內容的航天科普活動。
作為中國航天對外交流的一個窗口,中國宇航學會本著「促進民間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加強對外聯系,開展科技學術交流與技術合作,宣傳和展示中國航天界的最新科技成就」的宗旨,於2005年7月19日--8月3日進行「美國航天員中國之旅」活動。三位航天員先後在北京、重慶、南京、上海四地舉行了5場以「航天探夢-聽美國航天員講述太空故事」為主題的航天科普報告會,近3000名大、中、小學生聆聽了美國航天員精彩的科普演講。舉辦「飛向未來—太空探索創新競賽」活動。中國宇航學會、美國海因萊因基金會2005年在中國聯合成功舉辦了「飛向未來----太空探索創新競賽」活動。此項活動是在大學生、研究生、工程師和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展開,徵集在探索太空及和平利用空間資源領域有發展前途和實現後能夠帶來顯著經濟效益的創新研究作品,目的是發現和挖掘大學生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商業空間活動中與眾不同的設想,實現和平開發空間、造福人類的目的,激發他們熱愛科學、熱愛航天、敢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熱情和精神。組織具有品牌效應的赴美國太空營航天科技夏令營活動。赴美航天科技夏令營活動受到廣大中小學生的歡迎,他們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訓練中來。豐富了知識,鍛煉了體能,熱愛科學、熱愛航天,為航天培養後備人才。
組織工作
發揮常務理事會的集體領導作用、推動學會工作的規范化、法制化進程。學會第五屆常務理事會第二次會議審議並通過了關於《中國宇航學會分支機構管理條例》、《中國宇航學會分支機構掛靠單位管理辦法》和《中國宇航學會常務理事會會議職權和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了《中國宇航學會會員管理辦法》、《中國宇航學會學術活動管理辦法》和《中國宇航學會科普工作管理辦法》等,有些條例尚在不斷補充、修改當中。這些條例使學會的各項工作有章可循,保證了民主辦會的原則。
中國宇航學會組織專家及其會員對國家航天的重大決策、技術政策、科技發展規劃、重大技術措施和航天科技管理等方面,開展研究討論,發揮參謀和咨詢作用,對國民經濟建設中與航天有關的科技管理等方面,開展研究討論,發揮參謀和咨詢作用,對國民經濟建設中與航天科技有關的問題,如軍用技術向民用領域轉移等問題,開展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對於會員提出的有價值的建議,學會採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反映到國家有關部門和決策機構。
Ⅱ 中國宇航學會的組織刊物
中國宇航學會出版的刊物有《宇航學報》和《太空探索》,前者是全國性的一級學術期刊(雙月刊),報道我國航天高科技領域所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和相關專業學術研究的階段成果,具有科學性、創新性、實用性和前瞻性,為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培養高新技術人才,為我國科學技術和國民經濟建設的發展服務。本刊在國內外公開發行並被多家重要資料庫檢索,享有較高的聲譽;後者是一份科普刊物(月刊),在國內外公開發行,它以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圖文並茂的方式,宣傳中國航天、探索宇宙奧秘。刊物設有中國航天、太空新航線、宇航博士、載人航天、軍事航天、宇宙之謎、探索時空、太空博覽、探索俱樂部等欄目。《太空探索》雜志追求知識性和可讀性、科學性和趣味性相統一,它是青少年和廣大宇航愛好者了解宇宙的窗口,學習航天知識的園地,漫遊太空世界的摯友,啟迪科學思維的良師。
Ⅲ 中國國家航天局的機構設置
綜合計劃司:負責組織研究航天發展規劃,編制航天年度計劃。
系統工程司:負責組織重大航天科研項目的論證;負責管理、協調和監督重大航天科研型號的研製、生產與試驗。
科技與質量司:負責組織開展航天預先研究;制定航天科技標准;建立航天質量控制體系。
外事司:負責組織、協調航天領域政府及國際組織間的交流與合作。 主要職責
研究提出國家航天局國際合作工作規劃和年度計劃的建議;討論政府間航天國際合作方面的重大條約、協定;討論需向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報告的重大事項;研究提出航天國際合作方面的政策、對策及相關建議和意見;協調各成員單位以國家航天局名義開展的外事活動。
秘書局:
國際合作協調委員會下設秘書局,具體負責落實有關工作。其主要職責如下:
(一)承辦國家航天局國際合作工作規劃和年度計劃的編寫;
(二)承辦國家航天局國際合作政策的研究;
(三)承辦雙邊、多邊航天合作條約、公約、協定和備忘錄的前期准備工作;
(四)承辦國家航天局年度工作報告的起草和工作簡報編制工作;
(五)承辦協調委員會的宣傳工作;
(六)徵集協調委員會成員單位以國家航天局名義開展工作的需求;
(七)協助辦理協調委員會成員單位以國家航天局名義開展活動的報批、對外聯絡及協調等工作;
(八)協助辦理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和宇航產品出口相關工作;
(九)協助辦理國家航天局駐俄羅斯代表處的業務聯絡工作;
(十)承辦協調委員會交辦的其他工作。 探月工程中心
負責組織探月工程的總體論證工作,編制探月工程各期的方案和研製總要求;負責研究制訂探月工程有關的研製程序和管理辦法,負責編報工程經費預算並監督檢查經費執行情況;負責組織探月工程項目的實施,包括編制研製計劃,分解工程總體技術指標,與各系統簽訂研製合同,對各系統進行協調、監督、檢查,實施工程式控制制與考核等;負責與探月工程有關的技術改造項目的管理;負責提出探月工程各系統總指揮、總師領導人選建議;負責與探月工程有關的新聞宣傳、市場開發、成果管理,承辦與探月工程有關的國際合作事務;負責探月工程文件、資料、檔案的歸檔和整理工作;承擔繞月探測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工作。
對地觀測工程中心
成立於2010年,負責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科技專項工程(以下簡稱「高分」)實施和組織管理,承擔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工作;負責高分專項技術與工程總體任務,組織制定工程總體方案;負責工程大總體和系統間協調;負責相關科研和建設項目的立項組織、考核監督及驗收評價;承擔對地觀測數據服務、產業化推廣、技術咨詢及國際合作。
航天遙感論證中心
成立於2004年1月13日。論證中心由國家航天局直接業務指導,接受國家航天局、中國科學院共同管理,以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為依託。其任務是根據我國民用航天發展的思路,面向國民經濟發展需要和國際航天有關科學與技術發展方向,針對我國遙感系列衛星及其應用,開展一些基礎性、前瞻性、戰略性研究工作,為國防科工局在民用航天領域的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和建議,並完成國防科工局交辦的其他工作。
新聞宣傳中心
是經中編辦批准設立的全額撥款的正局級事業單位。主要承擔組織開展航天重大新聞發布、重大專項和日常新聞宣傳工作;承擔國家航天局網站的建設、管理、運行、維護等工作;承擔音像資料的攝錄編輯、影視宣傳品的製作等工作;受託統籌管理、組織承辦相關展覽工作等。
中國宇航學會
成立於1979年10月。其宗旨是團結和組織廣大航天科技工作者,促進航天科學技術的創新和發展,推動航天科學技術的普及與推廣,不斷提高航天科技人才的素質,加速他們的發展和成長,從而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中國宇航學會的主要任務是: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舉辦各種國內和國際學術會議、講座、展覽,促進民間國際科技交流,積極開展青少年航天科技教育活動,普及航天科學技術知識,傳播推廣先進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
中國空間法學會
成立於1997年12月,是由國家有關部門和空間法學研究機構、空間科學技術研究和應用機構及空間法學領域專家學者組成的全國性學術社團組織。從2000年至今,中國空間法學會共承接了5項重大課題研究,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航天法立法研究」、「航天活動管理條例立法研究」和「世界主要國家空間法比較研究」等課題的研究報告成為支持我國航天立法前期工作的重要研究成果。 局長 :許達哲
副局長:胡亞楓
秘書長:田玉龍
中國航空航天月桂獎是由中航傳媒集團發起並主辦的全行業大獎,在軍方、政府、行業集團和企業的支持下,在嫦娥基金和月桂基金的支撐下,在央視、新浪等多家媒體的聯合傳播下,目前已成為行業中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至高獎項。
2001年至2005年,中國分別與阿根廷、巴西、加拿大、法國、馬來西亞、巴基斯坦、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以及歐洲空間局、歐盟委員會簽署了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合作協定、空間項目合作協議,其中與巴西、法國、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建立了航天合作分委會或聯委會合作機制;與印度、英國等國家的空間機構簽署了空間合作諒解備忘錄;與阿爾及利亞、智利、德國、義大利、日本、秘魯和美國等國家的空間機構進行了交流。
中國繼續與巴西開展地球資源衛星合作。繼2003年10月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2星成功發射後,中巴兩國政府又簽署了聯合研製地球資源衛星02B星、03星、04星和數據應用系統合作等補充議定書,繼續保持中巴地球資源衛星數據的連續性並擴大該衛星數據在區域和全球范圍的應用。
中國與法國在空間領域開展了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在中法航天聯委會合作機制下,雙方在空間科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衛星應用和衛星測控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與俄羅斯在空間領域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在兩國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航天合作分委會框架下,確定了長期合作計劃。此外,開展了航天員培訓等載人航天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中國與烏克蘭在空間領域進行了交流與合作,在中烏航天聯委會合作機制下,雙方確定了合作計劃。
中國與歐洲空間局實施了中歐合作的「地球空間雙星探測計劃」。中國有關部門與歐洲空間局實施了對地觀測領域「龍計劃」合作,在農業、林業、水利、氣象、海洋、災害等領域開展了16個遙感應用項目合作。 2005年10月,中國、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伊朗、蒙古、巴基斯坦、秘魯、泰國等八個國家的政府代表在北京簽署了《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公約》,2006年6月土耳其的政府代表也簽署該公約。該組織總部將設在北京,這標志著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向正式成立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中國繼續推動「亞太多邊合作多任務小衛星」項目。中國與孟加拉國、伊朗、韓國、蒙古、巴基斯坦、泰國等國家聯合開展多任務小衛星的研製和應用,計劃於2007年發射。
中國積極參加了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簡稱聯合國外空委)及其下屬的科技小組委員會和法律小組委員會各項活動,加入了聯合國制定的《外空條約》、《營救協定》、《責任公約》和《登記公約》,嚴格履行有關責任和義務。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外空委為落實聯合國第三次外空會議的各項建議所開展的有關活動,特別是與加拿大和法國一起作為共同主席國,推動了由40個聯合國外空委成員國和15個國際組織參加的「利用天基系統進行減災和災害管理行動組(第七行動組)」的工作,並積極參與了聯合國外空委「研究建立減災和災害管理協調機制可行性特設專家組」的工作。
中國已加入由多個國家空間機構組成的《在重大自然或技術災害中協調利用空間設施的合作憲章》減災機制。中國與聯合國合作,在中國舉辦了「聯合國/歐空局/中國基礎空間科學講習班」和「聯合國/中國亞太地區發展遠程醫療講習班」,多次與亞太空間多邊合作秘書處和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簡稱聯合國亞太經社會)等合作,在中國舉辦了有關空間技術應用的培訓班和研討會,為這些活動提供了資金支持。中國參與了聯合國亞太經社會組織實施的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空間應用與可持續發展計劃。
中國積極參與機構間空間碎片協調委員會的各項活動,啟動中國「空間碎片行動計劃」,加強空間碎片研究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參與了國際對地觀測衛星委員會的相關活動,並作為東道國於2004年11月在北京舉行了「國際對地觀測衛星委員會十八屆全會及二十周年慶典」。2005年5月中國正式成為國際對地觀測組織成員,並進入執行委員會。2006年7月在中國北京舉辦了「第三十六屆世界空間科學大會」和「第八屆國際月球探測與利用大會」。中國還參與了國際電信聯盟、世界氣象組織、國際宇航聯合會、國際空間研究委員會等空間組織的有關活動。
中歐簽署航天領域協議
2006年11月2日~7日,世界氣象衛星協調工作組(CGMS)第34屆會議在上海召開。會上宣布中國國家航天局成為CGMS的正式成員,中國國家航天局承諾為CGMS成員免費提供海洋一號衛星數據。
在該次會議上,國家航天局外事司張偉司長表示:中國航天發展始終堅持以需求為牽引,服務於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未來五年,中國的應用衛星和衛星應用將初步實現試驗應用型向業務服務型轉變,建立長期穩定運行的衛星對地觀測體系,努力實現對陸地、大氣、海洋的立體觀測和動態監測。中國國家航天局將會充分利用CGMS這個平台與各航天組織和衛星用戶組織共同探討空間對地觀測領域的重大技術和政策問題。積極參與WMO天基系統計劃,為CGMS成員提供更多對地觀測數據。
國家航天局成為世界氣象衛星協調工作組(CGMS)正式成員
2007年5月24日,中國――歐洲空間局航天合作指導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位於法國巴黎的歐空局總部舉行。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委員會中方主席孫來燕和歐空局局長、歐方主席道達爾共同主持了會議。雙方簽署了《中歐航天合作現狀和合作計劃議定書》,該議定書明確了2007至2008年雙方合作的領域和方向,並成立了空間科學和探測、微重力、教育、對地觀測等四個工作組。雙方還就嫦娥一號衛星的地面支持協議達成了一致。雙方一致同意通過優勢互補,促成更加廣泛深入的中歐航天合作。
Ⅳ 中國宇航學會的理事成員
第一屆
理事長:任新民
副理事長:馬 捷 孫家棟 嚴東生 紀 波 陳芳允 楊南生 周曉華 梁守盤 黃緯祿 曹鶴蓀 謝光選
秘書長:耿 青
第二屆
名譽理事長:錢學森
理事長:任新民
副理事長:鮑克明 馬 捷 顧以健 孫家棟
常務理事:
馬 捷、王 獻、王永志、葉定友、任新民、朱育理、孫家棟、李曉航、陳啟智
顧以健、欒恩傑、梁守盤、黃文虎、章之儉、曾憲波、謝高覺、路史光、鮑克明
秘書長:
王 獻(1985-1986) 鄒澤清(1987-1991)劉景生(1989-1993,第一秘書長)
第三屆
名譽理事長:任新民、宋 健、丁衡高、梁守盤、屠守鍔、黃緯祿
理事長:劉紀原
副理事長:王禮恆、梁思禮、王統業、嚴義塤、張彥仲、劉景生
常務理事:
王禮恆、王金成、王統業、葉定友、劉紀原、劉景生、許建民、許祖凱、嚴義塤、楊士勤
沈士團、沈辛蓀、陳啟智、陳定昌、陳智教、林 泉、張彥仲、張貴田、郝 岩、崔國良
戚發軔、梁思禮、靖叔平
秘書長:
劉景生(1993-1997) 張保乾(1998.5-2004.3)
第四屆
名譽理事長:任新民、宋 健、丁衡高、屠守鍔、黃緯祿、梁守磐、孫家棟
名譽理事:
馬 捷、王永志、王金成、王統業、左鐵鏞、庄逢甘、樂嘉陵、許健民、陳芳允
陳啟智、張彥仲、張履謙、楊南生、楊嘉墀、閔桂榮、易 生、林 泉、陸元九
郝 岩、胡海昌、姜景山、崔爾傑、黃文虎、梁思禮、戚發軔、謝光選、靖叔平
理事長:劉紀原
副理事長:
王禮恆、嚴義塤、李紀南、花祿森、張保乾、胡鴻福、郭寶柱、婁勤儉、夏國洪、崔國良
常務理事:
尹 改、王從武、王兆耀、王國祥、王建民、厲建中、葉定友、劉祥林、李京文
伍貽兆、林 濤、沈士團、楊士勤、陳智教、張堯學、張貴田、張新俠、鄭立中
金壯龍、羅宇棟、屈見忠、陶家渠、徐福祥、董超華、溫熙森、霍 玲、戴冠中
秘書長:張保乾(兼)
副秘書長:李芙蓉 華崇志(兼) 巴蕉(兼)
第五屆
名譽理事長:
任新民 劉紀原 孫家棟 庄逢甘 張慶偉 李繼耐 欒恩傑 屠守鍔 梁守盤 黃緯祿
名譽理事(按姓氏筆劃排序): 王禮恆 王國祥 王建民 葉定友 李京文 伍眙兆 楊士勤 陳智教 張堯學 嚴義塤 張保乾 鄭立中 金壯龍 羅宇棟 屈見忠 陶家渠 胡鴻福 崔國良 戴冠中 霍 玲
理 事 長:馬興瑞
副理事長(按姓氏筆劃排序): 孫來燕 曹健林 張麗輝 李紀南 吳 卓 楊俊華 婁勤儉 殷興良 夏國洪
第六屆
(2011年4月—— )
理事長:馬興瑞
副理事長:曹建林、陰和俊、楊長風、王兆耀、王樹國、姜澄宇、胡海岩、雷凡培、高紅衛、袁家軍、李躍、吳燕生、曹建國、袁潔、謝良貴、楊俊華
秘書長:楊俊華(兼)
Ⅳ 中國航天之父是誰
錢學森(1911.12.11-2009.10.31),漢族,吳越王錢鏐第33世孫,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5)中國宇航學會會費多少錢擴展閱讀:
1934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教授。1955年,在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爭取下回到中國。
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擔任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力學系主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第七機械工業部副部長、國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七、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科學院數理化學部委員、中國宇航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高級顧問等重要職務;
他還兼任中國自動化學會第一、二屆理事長。1995年,經中宣部批准及錢學森本人同意,母校西安交通大學將圖書館命名為錢學森圖書館,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同志親筆題寫了館名。2009年10月31日北京時間上午8時6分,錢學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2011年12月8日,紀念錢學森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Ⅵ 火箭發射報價多少錢
在中國航天高峰論壇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開出了火箭發射報價,低軌道小型火箭發射服務,每千克發射價格有望降低至5000美元(約3萬元人民幣)。
他進一步指出,回收軸對稱重復使用的運載火箭的方式可採用傘降、垂直返回和帶翼水平飛回三種方式,但這些回收方式都要犧牲火箭的部分運載能力,因此發展可回收重復利用火箭有利有弊。
2017年世界空間周科普報告會由中國國家航天局主辦、中國宇航學會承辦,旨在利用世界空間周的契機向公眾普及科技知識,鼓勵公眾關注並支持中國航天事業發展。
Ⅶ 上海宇航學會是核心期刊么
截至2020年10月,是屬於EI收錄的,美國工程索引EiCompendex資料庫、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ISTIC)、Scopus資料庫 它是中國科協主管、中國宇航學會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現任主編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杜善義教授。 EI檢索就是工程索...
2020-10-16回答者:tangxiaoxiaomi1個回答
中國宇航學會的介紹
答:中國宇航學會1979年10月成立於北京,是中國宇航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群眾性學術團體,以「為中國航天事業服務,為會員提供優質服務,成為航天科技工作者之家」為宗旨,以「富有生機和活力的國際一流科技社團」為發展目標,在改革與發展中開拓進娶勇於探...
2016-05-30回答者:☆異鳴★76301個回答
任章的介紹
答:任章,男,1957年9月生於河南濮陽。著名導航、制導與控制專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責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自動化學院副院長,「精確制導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飛行器...
2016-06-03回答者:石榴妹pqRE0
宇航學報怎麼樣?
答:核心期刊,中國宇航學會主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主辦,國內統一刊號:11-2053/V,國際標准刊號:1000-1328
2021-01-06回答者:zyzg06072個回答1
國內哪本物理刊物比較好?
問:RT,主要為理論物理方面,我高一
答:主管單位:中國航天科工集團 主辦單位:中國宇航學會光電技術專業委員會 編輯單位:《紅外與激光工程》編輯部 主編:孫再龍 主任:趙雪艷 地址:天津市225信箱32分箱 郵政編碼:300192 電話:022-23666400 傳真:022-23666400 電子郵件:irla@vip...
2009-10-13回答者:qongqi4個回答19
航天二院203所是國企嗎
答:是的。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即北京無線電計量測試研究所),創建於一九五七年十二月五日。航天203是以計量測試技術為總體,以溯源性研究為主線,以發展計量校準技術、頻率控制技術、自動測試技術、綜合保障技術為支柱的國防技術基礎研究所...
2021-11-04回答者:jnwdcm4541個回答
航天一院15所是做什麼的?
問:效益如何?紀律很嚴吧?全稱是什麼?
答:航天一院第十五研究所是從事發射技術研究和特種發射平台研發的工程技術研究所,是中國宇航學會發射工程及地面設備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發射技術及地、艦面設備專業組組長單位 為國家武器、運載型號研製了一系列高質量、高...
2019-08-09回答者:Smile灬微光丶4個回答28
束鋒的學術論文
答:中國科學,系統工程與電子(英文),電子學報,高技術通訊,宇航學報, 通信學報以及電子信息學報等發表論文60餘篇 。 現為國際電子電氣工程師學會(IEEE), 中國宇航學會和中國兵工學會會員。IEEE Trans on Wireless ...
2016-06-04回答者:子喬70OY471個回答
中國航天包含哪些單位?
問:主要在東北3省,最好說全了 ,越詳細越好。謝謝
答:(一)總部機構 辦公廳、規劃計劃部、財務金融部、人力資源部、研究發展部、質量技術部、武裝部、宇航部、經營投資部、航天技術應用部、國際合作部、行政保衛部、企業文化部、監察與法律部、審計部、離退休幹部工作部。 [編輯本段](二)大型科...
2015-06-05回答者:知道網友3個回答8
據中國宇航學會《太空探索》雜志主編周武介紹,隨...
問:據中國宇航學會《太空探索》雜志主編周武介紹,隨著載人航天技術的發展...
答:A 試題分析:題中材料「隨著載人航天技術的發展和商業化的步伐加快,太空旅遊業的時代已經到來」體現了生產對消費的決定作用,故A項不合題意,可以入選;對於世界富翁而言,太空旅遊並非屬於超前消費,故B項不能入選;本題材料並未體現消費對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