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Intel公司 發展史
一個立志當化學家的最終成就———創辦Intel
1929年1月3日,戈登·摩爾出生在距離舊金山以南的一個鄰海小鎮。家庭環境並沒有給他的成長帶來多少熏陶。十一二歲時,他忽然對化學產生興趣,立志要當名化學家。這項愛好成全了他日後的遠大夢想———成為一名科學家。中學畢業後,摩爾如願以償考入計算機重鎮———加州伯克利大學,學習他嚮往以久的化學專業。1950年,摩爾獲學士學位,繼續在加州工學院深造,1954年獲物理化學博士學位。作為家中的第一個大學生,這無疑是摩爾家族始料不及的榮譽。
過了兩年平靜的學院研究生活。摩爾准備放棄不著邊際的基礎研究。湊巧的是,晶體管發明人肖克利正在招兵買馬,他想在加州建一個半導體公司,正需要一個化學家。
1956年,摩爾加入肖克利設在瞭望山的實驗室,和集成電路的發明者羅伯特·諾伊斯一起工作。後來,諾伊斯和摩爾等8人集體辭職創辦了半導體工業史上有名的仙童半導體公司。摩爾開始是技術部經理,後執掌研發部,當時剛租賃的房屋還未最後竣工,甚至沒有通電。大夥只好像農民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1968年,摩爾和諾伊斯一起退出仙童公司,創辦了Intel,致力於開發當時計算機工業尚未開發的數據存儲領域。起初,摩爾擔任執行副總裁。1975年成為公司總裁兼CEO。1979年,更成為公司主席兼CEO。其中CEO的頭銜保持到1987年,主席一職保留到1997年。Intel致力於開發當時計算機工業尚未開發的數據存儲領域,公司生產的第一個重要產品Intel1103存儲晶元於70年代初上市。
英特爾發展史
Intel CPU的各種型號簡介 個人電腦使用的CPU以Intel品牌為主, PC機CPU發展的歷史就等於Intel公司的歷史,現在就Intel公司CPU的發展作一介紹。 Intel CPU型號發展: 4004: 1969年 (4bit) 8008: 1972年 (8bit) 8080: 1974年 (8bit) 8085: 1976年 (8bit) 8086: 1978年 (16bit) 8088 .1979年 (CPU內部16bit而外部8bit) 80186: 1980年 (16bit) 80188: 1981年 (16bit) 80286: 1982年 (16bit) 80386: 1985年 (32bit) 80486: 1988年 (32bit) Pentium:1993年 (32x2=64bit) Pentium Pro: 1995年(32x2=64bit) Pentium MMX:1997年 (32x2=64bit) Pentium II: 1997年(32x2=64bit), Pentium II為1998年主力產品。 Deschutes:Pentium II產品後續產品,採用0.25um工藝, 耗電量低, 1998年推出。 Katmai:Katmai Slot 2(K2SP)多媒體擴展格式MMX2產品用於伺服器和工作站,外頻採用100MHz,內頻目前有40O/450/500MHz幾個版本, L2 Cache 4MB, 1998年推出。 Willamette: P6與P7產品,代號為P68,速度比Pentium II快一倍。 Merced: 786 CPU,簡稱P7,為Intel/HP兩家合作開發,對多媒體指令速度的處理有革命性的改變, 1997年底亮相,於1998-1999年推出。
886系列: 886產品,處理性能比P7高一倍。 1286系列: Intel公司規劃2011年的指標產品。 CISC CPU和RISC CPU ◎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復雜指令集計算機)復雜指令集CPU內部為將較復雜的指令解碼,分成幾個微指令去執行,其優點是指令多,開發程序容易,但是由於指令復雜,執行工作效率較差,處理數據速度較慢,目前286/386/486/Pentium的結構都為CISC CPU。 ◎RISC(Re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精簡指令集計算機) RISC是精簡指令集CPU,去除復雜的指令,保留精簡的常用指令,再配合內部快速處理指令的電路,加快指令的解碼與數據的處理,不過,必須經過編譯程序的處理,才能發揮它的效率,Power PC為RISC CPU的結構。 ◎改進式的CISC CPU: 部分改進CISC的結構面向RISC的優點而開發,如Intel的Pentium-Pro(P6)、Pentium-II,Cyrix的M1、M2、AMD的K5、K6等。 CPU的工作時鍾每一個CPU都有一個叫CLOCK(時鍾)的接腳,筒稱CLK,也就是提供給CPU處理數據的工作時鍾,有時我們稱之為頻率,以MHz(Mega Hertz)為單位,提供給CPU頻率的高低涉及到CPU的倍頻或除頻。經過內部倍頻或除率,得到的內部頻率才是CPU執行指令的工作時鍾(或工作頻率),CPU頻率的高低和CPU內部的結構以及指令處理的方式都關系著CPU處理指令的快慢,如CPU內部採用超級標量流水線(Super Scalar Pipeline)指令的處理結構,內部高速緩存的容量、指令的解碼,程序的編譯、是復雜指令集(CISC)或是精簡指令集(RISC)的處理,這些都關系著CPU的處理速度。一般CPU的工作時鍾以它的型號來表示,如Pentium-l66中的166MHz、Pentium-200中的200MHz,在相同的結構下, CPU型號的數值越高者,其速度越快,當然價格也越高。時鍾發生器為CPU提供處理時種,也就是為CPU提供的工作頻率,它會隨著CPU型號規格的不同而不同。早期286/386的CPU由於其內部有除2的除頻電路,所以外部的頻率是286/386 CPU 工作頻率的一倍,經它的內部除2,即為CPU使用的工作頻率,如80286-20, 80386-20 , CPU外部的時鍾發生器會提供40MHz的頻率給CPU,經CPU內部除2,即為80286-20或80386-20的20MHz的工作時鍾。但是,從486DX2,486DX4和Pentium CPU開始,CPU的內部即以倍頻的形式出現,在CPU內部倍頻不影響外圍設備,CPU可以作l.5/2/3/3.5/4/4.5倍頻的提升,只要CPU的材質、溫度、頻率、工藝可以穩定發揮其功能即可量產,所以不同型號的CPU就有不同的頻率,主板為了配合不同號的CPU,一般的規格都可承受到(120~200)MHz范圍的頻率,更新CPU時,只要主板的晶元組符合CPU的功能即可更新速度更快的CPU。 Klamath CPU 什麼是Klamath, Klamath在地理上是美國境內的一條河名,在PC電腦上它有許多名稱,有人叫它P6C,有人叫它Pentium Pro MMX,也有人叫它為686多媒體指令集CPU,它的名字琳琅滿目,不過大部分的人都稱它為Pentium II,因為Pentium和Pentium Pro已經是586和686的代名詞。不管如何稱呼,它是當今Intel CPU中第六代最新的型號,它結合了Pentium Pro CPU與MMX(多媒體擴展指令)技術,是目前Intel公司最高性能的CPU,它有下列幾種不同的特點: ◎它是擴展插卡-盒式的設計, CPU與L2高速緩存一起封入盒內,插在名叫Slot 1的擴展槽上。 ◎Pentium II盒式CPU共包含CPU+一顆高速緩存控制晶元+四顆高速緩存晶元。 ◎高速的處理速度,目前提供6種型號,Pentium II-233、Pentium II-266、PentiumII-300、Pentium II-333,Pentium II-350和Pentium II-400。 ◎提供一般的整數運算、圖形影像多媒體運算、立體繪圖浮點運算,為新一代的可 視計算中心。 ◎應用於中小企業、電腦伺服器/工作站、機關學校和家庭,適用於電子商務、圖形影像、教育娛樂等數據的傳遞。 ◎採用創新的雙獨立匯流排(DIB,Dual Independent Bus)結構,加快了高速緩存與CPU之間的數據傳送。 ◎CPU內部的Ll高速緩存增加為64KB(32KB指令/32KB數據)。 ◎CPU外部卡盒內的L2高速緩存增加為256KB或512KB。 ◎Pentium II的Slot 1卡槽共有242支腳,卡上有很大的散熱片或風扇。 MMX MMX是英立Multi-media Extension的縮寫,中文為多媒體擴展指令集CPU。這些指令桌能夠加速處理有關圖形、影像、聲音等的應用,MMX Pentium CPU加強了Pentium CPU在多媒體處理功能的不足,它可以利用其內建的多媒體指令來模擬3D繪圖的處理、 MPEG的壓縮/解壓縮。立體聲的音效等,只要是軟體支持MMX CPU,即可以取代這些硬體的介面而達到多媒體的功效。 MMX Pentium CPU的接腳與Pentium CPU相同,但是其內部的結構和CPU使用的電壓不同,內部除了提供MMX多媒體的電路,其使用的電壓必須為2.8V與3.3V的兩組電壓,故主板的一些晶元組和BIOS,也必需配合支持MMX的功自,才能把電腦升級使之發揮MMX的功效。
『貳』 英特爾成立時間
1984年
『叄』 Intel處理器的研發人是誰,他又是哪個國家和城市的
英特爾公司簡介 英特爾公司(Intel Corporation)(NASDAQ:INTC,港交所:4335),總部位於美國加利弗尼亞州聖克拉拉。由羅伯特·諾宜斯、高登·摩爾、安迪·葛洛夫,以集成電路之名(integrated electronics)共同創辦Intel公司。現任經營高層是董事長克雷格·貝瑞特及總裁兼執行長保羅·歐特里尼。英特爾公司在隨著個人電腦普及,英特爾公司成為世界上最大設計和生產半導體的科技巨擎。英特爾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晶元製造商,它成立於1968年,具有40年產品創新和市場領導的歷史。1971年,英特爾推出了全球第一個微處理器。這一舉措不僅改變了公司的未來,而且對整個工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微處理器所帶來的計算機和互聯網革命,改變了整個世界。 英特爾位列《財富》2008年度高盈利科技企業排行榜第5位,《財富》全球500強第188位。英特爾中國大事記1. 1968年,由羅伯特�6�1諾伊斯、戈登�6�1摩爾、安迪�6�1格魯夫共同創立的英特爾公司在矽谷奠基。經過近40年的發展,英特爾公司在晶元創新、技術開發、產品與平台領域奠定了全球領先地位,並始終引領著相關行業的技術產品創新及產業與市場發展。 2. 1965年,英特爾公司的創始人之一戈登�6�1摩爾提出「摩爾定律」。他在應邀撰寫的文章「讓集成電路填滿更多元件」中,對未來半導體元件工業的發展趨勢做出了預測——單塊硅晶元上所集成的晶體管數目大約每年增加一倍。 3. 1971年,英特爾工程師泰德�6�1霍夫發明了一種由處理器和存儲器組成的新型器件,英特爾將其命名為微處理器,這就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枚通用晶元4004。4004晶元在微小面積上集成了2300個晶體管,性能卻超過了像一間房子那麼大的第一台商用電子計算機ENIAC。 4. 1978年:英特爾推出8088,它是 IBM 新成立的個人電腦部門所推出的熱門產品 -- IBM PC 的大腦。8088 的成功,使英特爾成為財富500強企業。 5. 1985年,英特爾在北京設立了第一個代表處,英特爾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6. 1995年,英特爾和聯想攜手,策劃推出萬元奔騰電腦。 7. 1998年起,英特爾投資部在中國創立風險投資計劃。 8. 1996年,英特爾決定在上海浦東投資5.39億美元建設晶元測試和封裝工廠。 9. 1998年11月,英特爾創建了中國研究中心(ICRC),這是英特爾在亞太地區的第一個研究實驗室。 10. 2001年,英特爾向全球發布第一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11. 2002年,格魯夫的《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在中國出版。 12. 2003年,英特爾宣布在四川成都高新區建立一座晶元封裝測試廠,總投資3.75億美元。 13. 2005年 4月19日,英特爾在美國發布了第一款雙內核處理器。 14. 2006年,為響應中國政府建設新農村的號召,英特爾宣布推出「世界齊步走,建設新農村」計劃。 15. 2007年9月,為了配合中國政府「振興東北」戰略,英特爾大連晶元工廠奠基,投資總額達到25億美元。 16. 2007年11月,「英特爾未來教育」教師培訓項目培訓中小學教師達到100萬名,該項目是英特爾全球「未來教育計劃」的一部分,與中國教育部合作的方式,致力於共同推動中國教育信息化。
『肆』 Intel什麼時候進入中國市場
2006年9月2日,英特爾投資20億美元建12英寸晶圓廠已經選址大連,標志著英特爾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伍』 intel公司的歷史,誰有
1968年7月18日,鮑勃-諾斯和戈登-摩爾的新公司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美麗的聖弗朗西斯科灣畔芒延維尤城的梅多費大街365號開張了。並在成立不久斥資15000美元從一家叫INTELCO的公司手中買下了INTEL名稱的使用權。由此INTEL這位半導體巨人開始了他在IT行業傳奇般的歷史。
1971年11月15日,這一天被當作全球IT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日子而被寫入許多計算機專業教科書。INTEL公司的工程師霍夫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微處理器—4004,這款4位微處理器雖然只有45條指令,而且每秒只能執行5萬條指令。甚至比不上1946年世界第一台計算機ENIAC。但它的集成度卻要高很多,一塊4004的重量還不到一盅司。
80年代初,INTEL牢牢抓住了一根由創始於1896年的IBM伸向他的橄欖枝。1981年是INTEL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INTEL銷售工程師維斯頓維INTEL的8088處理器找到了一位重要的客戶—藍色巨人IBM,在隨後IBM製造的個人電腦中開始使用INTEL的8088微處理器作為其核心處理器。INTEL從此名聲大振。《財富》雜志也把INTEL列為在商業上取得最為巨大成功的17個企業之一。
隨著INTEL的發展,其研發實力也不斷的增強,早期80X86系列微處理器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要求了。而INTEL在忙於研發下一代處理器時發現,他最終不可能取得用數字注冊商標,於是決定使用一個好聽而且更容易被注冊的名字來命名它的下一代微處理器,這個名字就是Pentium。
1993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INTEL Pentium處理器正式發布,宣布個人電腦開始進入多媒體時代。
2003年3月,INTEL有史以來首次發布一種完整的計算解決方案—迅馳移動計算技術,此次發布可以看作是INTEL全面進軍移動攜帶型電腦的先兆。
微處理器的發展一直在遵循著摩爾定律,始終沒有違背,但正式按照定律和目前的研發速度,專家們推斷目前的微處理器生產技術即將面臨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INTEL似乎看到了處理器發照舉步艱難。因此再次敞開了廣博的胸襟,把臂膀伸向自己盡可能觸及的晶元製造領域中,迅馳移動技術也成了INTEL叩開未來之門的敲門磚。
INTEL和AMD是冤家?
有人說,INTEL和AMD積怨已久,此言差矣。1969年,先後有8人從當時知名的半導體製造企業仙童公司辭職,其中諾斯、摩爾、葛魯夫三人創辦了INTEL公司,還有一個人創建了AMD,他就是傑里-桑德斯。這兩家公司總部都建在矽谷。但在286、386時代,AMD根本沒有能力獨立設計微處理器,它那時製造的CPU都是由INTEL提供設計圖紙,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K5的出現。AMD收購NEXGEN公司後,在1997年4月推出K6處理器,此後它的競爭能力日益擴大,並推出了更多令INTEL感到競爭壓力的微處理器。時至今日,處理器市場形成了INTEL與AMD雙雄爭霸的局面。
何謂「摩爾定律」?
1965年,戈登-摩爾在准備一個演講時發現了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現象。當他開始製作圖表來表示內存晶元性能增長數據時,發現了一個驚人的增長趨勢,晶元容量每18—24個月增長一倍。據此推理,如果按照這一趨勢發展下去,在較短的時間內計算能力將呈現規律增長。
INTEL經典晶元及主板回顧:
1、 Intel 430FX晶元組
Intel 430FX晶元組是Intel公司生產的第一款晶元組,當時Intel公司就憑它在晶元組領域一炮打紅,從此Intel CPU配Intel晶元組主板性能極佳的說法被人們廣為流傳。Triton First晶元組,其是當時最早提供對EDO DRAM支持的奔騰級晶元組,它所構建的以高速EDO DRAM與第一代原始Pentium處理器相配和的方案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追求高性能用戶的理想選擇。此款晶元組的CACHE類型為管線突發式,最大容量為512KB,緩存容量為64MB。在內存方面,他最大支持128MB的內存容量,EDO DRAM讀取時間為7-2-2-2 FPM DRAM讀取時間為7-3-3-3,數據帶寬為64BIT,這在當時是很難想像的。
2、 Intel 430VX晶元組
430VX晶元
Intel在推出了兩款最成功的CPU之後突然覺得還缺點什麼,原因是原始的FX晶元不能滿Pentium MMX CPU的需要,而HX晶元組性能好,但它昂貴的價格並不能被一般用戶所接受。所以Intel急需推出一款新的晶元組來補充FX晶元組與HX晶元組之間的真空地帶。就是在這種情況下Intel 430VX晶元組誕生了,人們習慣的稱它為Triton Three。但人們發現這款Triton Three在性能上並不比Triton 2強,只是他低廉的價格被經濟不富裕得人津津樂道。
3、 Intel 440LX晶元組
隨著CPU製造工藝的高速發展,一款功能強大的Pentium II處理器終於橫空出世了。為了推廣這款CPU,1997年5月,Intel特意為它定做了一套新衣服——440LX晶元組。首次支持AGP、SDRAM和Ultra/33功能,而且它支持兩個處理器,是當時最強勁的晶元組。
4、 Intel 440BX晶元組
440BX晶元
Intel 440BX晶元組是壽命最長的一款晶元組,也可以說是Intel公司最成功的晶元組產品了,直到今天它還是被很多人津津樂道。這款440BX配合Intel的Celeron CPU能發揮出極好的超頻效果,而且它的價格也不昂貴,所以它在長達兩年的時間里一直被廣大DIY愛好者所喜愛。
5 、Intel 810晶元組
Intel 810晶元組
繼成功推出Intel BX之後,Intel便下了大賭注全部投在下一代晶元組產品上,這就是I810。I810不僅僅是Intel首款整合型晶元組產品,同時也是Intel嘗試的新式「固件控制中心」架構式設計,一改以往的南北橋設計,這種新式的設計獨道之處在於,將各部分性能分解成為獨立的晶元,重新設計了晶元間通道的傳輸方式和速度,因而在性能上得以提高。不過,這款產品的市場反映並不是很好,使Intel有些黯淡。
6、 Intel 820晶元組
Intel 820晶元組
有了RAMBUS的助陣,加之I820的許多新設計,Intel便在夢想著收復所有失去的晶元組領地,但是事實又給了Intel重重的一擊。因為RAMBUS內存的授權權益金相當高昂,加之RAMBUS內存的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對於普通的用戶來說簡直是無法想像的。I820的上市,可以說是讓Intel用鈔票買來了一個教訓,因為Intel在I820身上損失慘重。
7、 Intel 815晶元組
Intel 815晶元組
時近千禧年末,Intel傳來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簡潔版的I815晶元組I815EP全面上市,除了增加了對ATA100的支持以外,還去掉了內置的昂貴I752顯示模塊。這下,性價比大幅提升,是I815EP主板在PIII市場呼風喚雨。
8、 Intel 850晶元組
Intel 850晶元組
2000年11月21日,Intel發布了新一代的奔騰處理器—奔騰四,採用Willamette核心,Sock423介面,配套的晶元組產品是I845和I850,I845支持PC-133 SD內存,而I850則使用Rambus內存,這是820晶元組回收時間後,Intel再次推出支持Rambus內存的晶元組。
9、 Intel 845D主板
Intel 845D主板
I845D的發布,也意味著P4晶元組正式跨入了Socket 478時代,開始提供對DDR內存的支持。
10、 Intel 845PE主板
Intel 845PE主板
支持400/533MHZ前端匯流排設計的處理器,提供對單通道DDR333 內存的支持。支持超線程技術。提供對AGP4X匯流排規范的支持。
11、 Intel 845E主板
Intel 845E主板
提供對400/533MHZ前端匯流排設計,採用SOCKET 478介面處理器的支持。支持單通道DDR333內存。
12 、Intel 845G主板
Intel 845G主板
整合EXTREME GRAPHICS顯示核心。提供對400/533MHZ前端匯流排處理器的支持。支持單通道DDR333內存。
13、 Intel 848P主板
Intel 848P主板
支持400/533/800MHZ前端匯流排設計的處理器,支持單通道DDR400內存。支持AGP 8X匯流排規范。提供2個SATA介面。
14、 Intel 865PE主板
Intel 865PE主板
支持400/533/800MHZ前端匯流排設計的處理器。支持雙通道DDR400內存。提供2個SATA介面,搭配ICH5R南橋晶元,可是實現多種RAID模式。
15、 Intel865G主板
Intel865G主板
板載EXTREME GRAPHICS 2顯示核心。支持400/533/800MHZ前端匯流排設計的處理器。支持雙通道DDR400內存。提供2個SATA介面。
16、 Intel 875P主板
Intel 875P主板
與865PE晶元主板最大的區別在於支持PAT功能,另外提供對ECC內存的支持。
Intel915X系列晶元組不僅是LGA775介面處理器的最佳搭檔,還將眾多全新技術引入了實際應用。915X完全拋棄了AGP匯流排,改為使用更先進的PCI-E匯流排,可為圖形晶元和高速存儲設備以及網路設備帶來更高的數據傳輸帶寬,,是近年來電腦系統中最具革命性的匯流排升級。突破性的支持DDR2內存,此舉表明了未來晶元組的發展方向。搭配ICH6系列南橋晶元支持HD-AUDIO音頻規范,支持RAID功能的ICH6R還提供了全新的MATRIX STORAGE功能,兼顧了成本、性能和安全。
17、 Intel915P主板
Intel915P主板
提供對533/800MHZ前端匯流排設計,採用LGA775介面的處理器。支持雙通道DDR2/DDR內存。提供4個SATA介面。提供對全新PCI-E匯流排的支持。
18 、Intel915GL主板
Intel915GL主板
整合GMA900圖形核心,支持DX9.0特效。支持533/800MHZ前端匯流排設計,採用LGA775介面的處理器。內存方面僅提供對DDR內存的支持。提供4個SATA介面。
19、 Intel915PL主板
Intel915PL主板
支持533/800MHZ前端匯流排設計,採用LGA775介面的處理器。內存方面僅提供對雙通道DDR內存的支持,內存插擦也減少為2條。提供4個SATA介面。
20、 Intel915GV主板
Intel915GV主板
整合GMA900圖形核心,支持DX9.0特效。支持533/800MHZ前端匯流排設計,採用LGA775介面的處理器。內存方面僅提供對雙通道DDR內存的支持。不提供PCI-E X16顯卡插槽。提供4個SATA介面。
21、 Intel910GL主板
Intel910GL主板
主要針對OEM市場的產品。支持533MHZ前端匯流排設計,採用LGA775介面處理器的。提供4個SATA介面。
22 、Intel915G主板
Intel915G主板
板載GMA900圖新核心,支持DX9.0特效並提供PCI-E顯卡插槽。支持533/800MHZ前端匯流排設計,採用LGA775介面的處理器。提供4個SATA介面。
23、 Intel925X主板
Intel925X主板
支持533/800/1066前端匯流排設計,採用LGA775介面的處理器。支持EM64T技術。提供對DDR2內存規范的支持。搭配ICH6R南橋晶元支持MATRIX STORAGE功能。
945X/955X的出現來臨預示著個人電腦開始向雙核芯時代邁進,同時支持EM64T技術。配合ICH7/R南橋晶元,提供對SATA2 規格的支持。945G整合GMA950圖形核心,較GMA900核心頻率有所提高,3D MARK03測試成績接近5200獨立顯卡。
24、 Intel945G主板
Intel945G主板
整合高效的GMA950圖形核心,並提供PCI-E顯卡插槽。支持雙核心處理器。支持DDR2 533/667內存。提供對SATA2傳輸規范的支持。
25、 Intel945P主板
Intel945P主板
支持533/800/1066前端匯流排設計,採用LGA775介面的處理器。支持雙核心技術。提供4個SATA2介面。搭配ICH7R南橋晶元支持RAID功能。
26、 Intel955X主板
Intel955X主板
支持533/800/1066前端匯流排設計,採用LGA775介面的處理器。提供對雙核心處理器的支持。支持雙通道DDR2 533/667內存。支持ECC內存。最大支持8GB內存。
『陸』 intel這一路走來
很難想像: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了英特爾,那會變成什麼樣?
再直觀一點,想像一下沒有CPU的世界將是什麼樣? 如果沒有CPU,可以說幾乎一切都無法正常運轉了。所以,除非沒有人用半導體,除非我們不用電腦和手機了,否則Intel不會消失。
Intel處理器進化史
Intel大事記
1968年,戈登·摩爾和羅伯特·諾伊斯在矽谷創辦了英特爾公司。
1969年,憑借首批106名員工,英特爾公司在加利福尼亞州山景城的米德菲爾德路365號開始運營。
1971年,英特爾開發出第一個商用處理器Intel 4004,片內集成了2250個晶體管,晶體管之間的距離是10微米,能夠處理4bit的數據,每秒運算6萬次,頻率為108KHZ,前端匯流排為0.74MHz(4bit)。微處理所帶來的計算機和互聯網革命,改變了整個世界。 Intel 第一個CPU.jpg Intel第一個CPU,已有40年歷史
1978年,英特爾生產出了著名的16位8086處理器,是所有IBM PC處理器的祖宗。
1981年,IBM生產的第一台電腦使用英特爾的8086晶元,因此,英特爾一舉成名。
1982年,英特爾推出和8086完全兼容的第二代PC處理器80286,用在IBM PC/AT上。
1985年,康柏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台IBM PC兼容機,兼容機廠商們像雨後春筍一樣涌現出來,但是為了和IBM PC兼容,處理器都是使用英特爾公司的。
1985年,英特爾繼摩托羅拉之後,第二個研製出32位的微處理器80386。英特爾靠80386完成了對IBM PC兼容機市場的一統江湖的地位。同年,英特爾進入中國。 80386是80x86系列中第一個32位微處理器
1987年,安迪格魯夫正式擔任CEO,英特爾開始了快速發展的10年,並且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
1989年,英特爾推出了從80386到奔騰處理器的過渡產品80486,其實就是80386加一個浮點處理器80387緩存。依靠80486,英特爾一舉超過所有日本半導體公司,坐上了半導體行業的頭把交椅。
20世紀80年代,英特爾果斷停掉傳統的內存業務,從此專心做處理器。
1993年,英特爾推出奔騰處理器Pentium,從此英特爾不再以數字命名處理器了。但是工業界和學術界,仍然習慣稱呼英特爾處理器為X86系列(比如Pentium就被稱為586)。 英特爾奔騰處理器採用了0.60微米工藝技術製造,核心由320萬個晶體管組成。支持計算機更輕松的集成「現實世界」數據,如語音、聲音、手寫體和圖片等。 Pentium是x86系列一大革新。其中晶體管數大幅提高、增強了浮點運算功能、並把十年未變的工作電壓降至3.3V。 奔騰處理器的誕生,讓英特爾公司甩掉了只會做低性能處理器的帽子,其運行速度達到工作站處理器的水平。隨後十年裡,英特爾推出了很多代的奔騰處理器。
1999年的時候英特爾公司市值最高突破了5000億美元,最高峰為5090億美元,
2000年,英特爾的手機處理器XScale問世。
2001年,英特爾的64位伺服器處理器Itanium問世,英特爾在伺服器市場徹底超越RISC處理器的代表太陽公司。
2005年,蘋果開始使用英特爾處理器,摩托羅拉徹底退出個人電腦處理器市場。 2006年,英特爾和AMD主要產品都採用65納米的半導體技術,但是英特爾在最新45納米技術上明顯領先於AMD,並且已經開始研發集成度更高的32納米的晶元。從那時起直到今天,英特爾對AMD一直保持絕對優勢。
2006年,雙核處理器問世。
2008年11月17日,英特爾發布四核core i7處理器。
2009年,四核處理器問世。英特爾繼續在伺服器處理器市場占優勢。
2012年,英特爾宣布重返移動終端市場,但是效果不佳。
2014年2月19日,英特爾推出處理器至強E7 v2系列採用了多達15個處理器核心,成為英特爾核心數最多的處理器。 2014年3月5日,Intel收購智能手錶Basis Health Tracker Watch的製造商Basis Science,這一收購交易顯然是英特爾進軍可穿戴設備市場努力的一部分。英特爾把Basis品牌整合進其NDG(新設備集團),目標是大踏步進軍新興的可穿戴設備市場,同時打壓高通。
2015年1月8日,英特爾發布世界上最小Windows電腦Compute Stick,大小僅如一枚U盤,可連接任何電視機或顯示器以組成一台完整PC。 2015年6月,英特爾收購了頭顯設備廠商Recon。 2015年12月斥資167億美元收購了Altera公司,這是英特爾有史以來金額最大的一次收購,意味著英特爾要考慮CPU之外的新技術應用,在PC市場不斷萎縮且移動市場遲遲難以打開的背景下,英特爾希望實現CPU和FPGA硬體規格深層次結合,布局物聯網市場。
2016年11月30日,據國外媒體報道,英特爾正在組建一個專門的事業部來從事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研發,它的名字就叫做Automated Driving Group(自動駕駛事業部,簡稱ADG)。
2017年3月,英特爾收購Mobileye,「演算法+晶元"整合成AI制勝關鍵。 2017年6月7日,2017年《財富》美國500強排行榜發布,英特爾公司排名第47位。
2018年4月,英特爾宣布2019年大規模交付10nm晶元。 2018年7月13日,英特爾宣布收購晶元製造商eASIC,加速FPGA,降低對CPU的依賴。
『柒』 英特爾公司的歷史
英特爾公司是晶元創新、開發技術、產品與計劃的全球領先廠商,它成立於1968年,具有39年的技術產品創新和市場領導的歷史。1971年,英特爾推出了全球第一枚微處理器。這一舉措不僅改變了公司的未來,而且對整個工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微處理器所帶來的計算機和互聯網革命,改變了這個世界。
英特爾為全球日益發展的計算機工業提供建築模塊,包括微處理器、晶元組、板卡、系統及軟體等。這些產品為標准計算機架構的組成部分。業界利用這些產品為最終用戶設計製造出先進的計算機。
今天,數字經濟正引導信息產業朝著計算與通訊以及3C融合的方向迅速發展,作為全球信息產業的領導公司之一,英特爾將致力於整合公司的一切資源,推動基於英特爾產品的完全技術平台開發的策略。正如英特爾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保羅·歐德寧所指出的:「英特爾在充分准備人員和資源,以著重開發能夠滿足客戶需求、並為市場帶來創新和全新技術的平台。新組織結構將可以幫助公司更好地預測和把握市場需求,加速決策制定,確保世界一流的出色運營,進而充分抓住增長機遇。各運營部門可以自主合理地分配計算與通信資源,使英特爾的整個結構與我們的平台產品戰略保持一致。」
2005年,英特爾全球年收入為388億美元。2005年1月,在達沃斯召開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英特爾被評為「全球百佳最具持續性發展的企業」之一。
1985年英特爾在北京設立了第一個代表處,至今英特爾進入中國已經超過20年。從1985年至今,英特爾已承諾在中國的直接投資達13億美元,共有本地員工7000多人。用於建立大規模的研發設施、微處理器封裝與測試工廠、英特爾®教育創新計劃,並積極投資於具有創新精神的中國高科技公司,以支持推動中國IT產業的發展,構建起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行業生態環境,來支持推動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
2005年,在慶祝英特爾在華發展20周年之際,英特爾宣布了一系列新的投資計劃,以促進中國的科技創新、教育發展和支持社區服務,旨在進一步加強其20年來對中國發展作出的持續承諾。英特爾將以在中國20年的發展為基礎,進一步加強在華投資,通過設立2億美元的「英特爾投資中國技術基金」,推動和激勵中國科技創新的發展。英特爾公司還將加倍在教育方面的投入,為中國的教師和學生提供廣泛的科技培訓,提高他們的教學和學習水平。同時,進一步深入推廣英特爾社區服務計劃,其中包括為特殊奧運會提供支持。
「支持和推動中國IT產業的發展」是英特爾中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英特爾不僅是中國IT產業的積極參與者,而且通過與國內業者的全方位合作,成為中國IT產業的重要推動者。從技術研發、晶元測試與封裝到教育計劃,英特爾不斷把最新的產品、技術和理念帶到中國市場,在不斷加強自身本地化的同時,大力扶植本土企業,促進國內科研和製造水平的提升,營造了可持續發展的數字時代的產業生態環境,其影響遠遠超出IT產業本身。
例如,自1999年至今,英特爾已經連續八年在中國召開春秋兩季的「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Intel
Developer
Forum),與國內業界及時分享全球信息技術最新的發展趨勢,交流實踐經驗,深入了解最新技術和產品。在2006年的春季IDF上,英特爾宣布支持全國五所重點高校建立多核技術實驗室,其中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和浙江大學,推廣多核技術在大學教學與科研中的應用。
英特爾推動中國信息產業發展的另一重要舉措是對中國的新興技術和企業進行投資,以促進中國本土技術的開發,從而提高中國的國際競爭力,推動中國IT產業的發展,並進一步促進全球互聯網經濟的發展。迄今為止,英特爾已在中國投資超過50家企業。2005年6月,英特爾又宣布特別設立兩億美元的「英特爾投資中國技術基金」,進一步激勵中國科技創新。截至2006年11月,從「英特爾投資中國技術基金」中獲得投資的企業已經達到18家。
秉承良好企業公民的宗旨,英特爾在中國還開展了一系列教育和社區建設服務,為中國的教師和學生提供廣泛的科技培訓,為技術條件相對有限地區的年輕人創造更多上網途徑,鼓勵中國的年輕學生參與國際新發明和新技術的交流。同時,英特爾的員工以志願者的身份,深入社區,促進和諧社區的建設,並為將於2007年在上海舉行的特殊奧運會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