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對外投資結構持續多久

中國對外投資結構持續多久

發布時間:2023-01-23 09:56:41

① 我國對外投資的結構類型分析及其發展特點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經成為令世人矚目的國際貿易大國和引進外資大國,但是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則長期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甚至在很長時間里沒有可靠的官方統計數據公布.事實上,近年來伴隨中國「走出去」戰略的逐步實施,中國已成為受世界矚目的新興的對外直接投資來源地。2004年,商務部首次正式發布中國(大陸)2003年度非金融對外直接投資統計數據,可視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以及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未來,伴隨著中國整體國際競爭力的不斷增強,中國將不僅作為世界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而吸引來自世界各國的投資,也將作為對外投資的重要力量參與全球經濟競爭。

在此背景下,本文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現狀進行了系統分析,研究發現,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目前還處於初級階段,在國際直接投資市場上的地位較低,並滯後於國內經濟發展的整體水平。展望未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具有巨大的潛力。

② 我國民營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現狀 近兩年的 ~~急用 謝謝

一、民營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現狀

隨著我國民營企業規模的逐步壯大,對外直接投資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涉及的領域也在不斷增多,投資區域已達到160多個國家,投資方式也日趨增多。目前民營企業對外直接投資主要表現如下:

(一)對外直接投資規模偏小

我國民營企業中90%以上屬於中小型企業,加上我國的對外投資還處於剛起步階段,所以進行對外直接投資的民營企業數量偏少,規模也不大。我國走出去的民營企業中,注冊資本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比較少。比較有代表性的企業主要有北京聯想集團公司、浙江萬向集團、北大方正公司、四川新希望集團等。再以民營企業占很大比重的浙江省為例,浙江省境外平均規模僅為58.78萬美元,中方獨資的平均投資規模僅為9.67萬美元。這樣的投資規模大大低於發達國家跨國公司國外子公司約600萬美元的平均規模,也低於其他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國外子公司約260萬美元的規模,可見我國民營企業海外投資的資金實力有限、規模偏小。

(二)對外直接投資市場偏窄並集中

據統計,我國民營企業設立的海外企業已經遍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無論是歐美還是亞非均有分布,但具有高度的地域集中性,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國家、俄羅斯、東歐及少數西方發達國家。其中,生產加工類境外投資主要集中在東南亞等周邊國家;貿易型和研究開發型境外投資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和地區,如美國、日本和德國等。

(三)民營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領域以貿易型、服務型為主

目前,我國企業對外投資涉及的領域已從貿易、餐飲逐漸發展到漁業、能源、紡織服裝、商業零售等行業,但主要集中於貿易行業、服務性行業。從2005年中國FDI存量的行業分布情況看,商務服務業(主要為投資控股)165.5億美元,佔28.9%;批發和零售業114.2億美元,佔20%;采礦業86.5億美元,佔15.1%;交通運輸和倉儲業70.8億美元,佔12.4%:製造業57.7億美元,佔10%;房地產業15億美元,佔2.6%,電信和其他信息傳輸業2213.2億美元,佔2.3%;建築業12億美元,佔2.1%。其中民營企業對外投資多數分布於進出口貿易和加工貿易行業,主要以輕工、紡織、家用電器等機械電子類和服裝類為重點。

(四)對外直接投資模式以合資、收購為主

我國民營企業在對外直接投資的方式上存在著多元化特徵,包括設立新的公司,收購、兼並既成公司,與國外企業合資、合作等方式。由於我國民企缺乏核心競爭力、資本和資源有限、防禦風險的能力差、國外市場差異大等因素的客觀存在,為了規避風險大多數民營跨國公司選擇以合資、收購的方式來實現跨國經營。目前,只有少數具有人才優勢及國際管理經驗的企業可以在國外設立新公司,或收購、兼並既成的公司,採取「買殼上市」這種方式。如浙江萬向集團,目前已在美國、德國、加拿大等歐美7個國家設立、收購、參股了18家公司,並於2001年購買了美國一家上市公司,成立「萬向美國公司」,全面實行「本土化」經營,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如海信在南非投資3745萬元建立合資工廠,此外還在印尼投資100萬元合資建立電視機生產廠;康佳在印度投資900萬元組建合資企業。

民營企業雖然在對外直接投資上還存在上述情況,但是不管從規模上、市場區域上、投資領域上和投資方式上都在不斷擴大和提高。

二、民營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理論依據

民營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理論主要有威爾斯的小規模技術理論、勞爾的技術地方化理論、小島清的邊際產業擴張理論。

小規模技術理論認為發展中國家的跨國公司具備來自於生產低成本的對外投資競爭優勢,這種低生產成本是與母國的市場特徵緊密聯系的。威爾斯認為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主要有3個方面的比較優勢:一是擁有為小市場需要服務的小規模生產技術的優勢。低收入國家製成品市場的需求量有限,大規模生產技術無法從這種小市場中獲取規模收益,而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正好可以利用這種市場空檔,獲得競爭優勢。二是就地取材和同種族的優勢,發展中國家在民族產品的海外生產上更具優勢。發展中國家對外投資很多都是頗具其文化特色的民族產品,可以利用母國的當地資源在生產成本上佔有優勢。三是接近市場優勢和低價產品營銷戰略。物美價廉是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佔領市場的秘密武器。此外,小規模技術理論認為,由於世界市場的多元性和多層次性。即使那些技術不夠先進、經營和生產規模不夠大的中小企業,參與國際競爭也有很強的經濟動力。該理論對於指導發展中國家進行「走出去」的實踐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勞爾的技術地方化理論認為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能產生特有的技術地方化優勢,「特異優勢」的產生是基於以下幾方面原因:第一,在發展中國家中,技術知識當地化是在不同於發達國家的環境下進行的。這種新的環境往往與一國的要素價格及其質量相聯系。第二,發展中國家生產的產品適合於他們自身的經濟條件和需求。換言之,只要這些企業對進口的技術和產品進行一定改造,使他們的產品能夠更好地滿足當地或鄰國市場需要的話,這種創新活動就會產生競爭優勢。第三,發展中國家企業競爭優勢不僅來自於其生產過程和產品與當地的供給和需求條件的緊密結合,而且來自於在新的創新活動中所產生的技術在小規模生產條件下具有更高的經濟效益。第四,在產品特徵上,發展中國家企業仍然能夠開發出與名牌產品不同的消費品,特別是當國內市場較大,消費者的品位與購買能力有很大差別時,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產品仍然有一定的競爭能力。勞爾的技術地方化理論揭示了落後國家以比較優勢參與國際直接投資的可能性,不僅分析了發展中國家企業競爭的國際優勢,而且更強調競爭優勢所特有的企業創新活動。

日本小島清的「邊際產業擴張理論」認為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產業選擇問題應是一國應從已經或即將處於比較劣勢的產業開始對外直接投資。小島清將一國產業分為「比較優勢產業」和「比較劣勢產業」。前者指那些本國在經營資源與勞動比率以及相對利潤率上均高於外國的產業,後者指那些無論在經營資源與勞動比率以及相對利潤率上均不及外國的產業。關於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目標區域選擇問題,小島清認為,一國產業應選擇與本國技術差距較小的國家進行投資。並且,本國與東道國的技術差距較小,直接投資所導致的技術轉移就較容易移植、普及與生根,因而可以挖掘出東道國尚未發揮出來的潛在優勢,擴大兩國間的比較優勢差距,並通過投資而創造出更多的貿易機會。該理論指出,企業比較優勢的變化在對外直接投資方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並非擁有壟斷優勢的企業才能進行跨國經營,如果採取恰當的戰略和對策,對外直接投資與出口貿易可以做到相互補充和共同發展。這對我國民營企業進行對外直接投資帶來了很大的啟發作用。

三、民營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風險分析

民營企業進行對外直接投資必然會面臨著投資風險的問題,這些風險既有來自企業外部的,也有來自企業內部的。主要的風險有:

(一)經營風險

即由於企業經營市場環境的變化以及企業自身機制體制存在的問題,給企業經濟活動造成損失的可能。經營風險可分為市場環境變化方面的風險和企業自身機制體制方面的風險。市場環境變化方面的風險(又稱為商業風險)包括市場需求風險、資金鏈條風險、以及匯率風險等等。市場需求風險是指對外直接投資過程中由於市場需求出現變化而導致投資收益下降的可能。資金鏈條風險是指對外直接投資過程中可能面臨的資金斷裂所承擔的風險。這需要企業做好現金管理工作,選擇恰當的融資方式。匯率風險是指外匯匯率的變動對國際企業跨國經營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很多,如國際收支狀況、GDP增長、相對通貨膨脹率、利率、外匯儲備等。企業自身機制體制方面的風險是指企業自身治理結構、機制體制不完善所產生的風險。

(二)政治法律風險

即因突發性政治事件的發生或者法律制度的不確定性,直接引起東道國投資環境的變化,影響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現金流量、利潤和其他目標實現的可能性。對外直接投資過程中的政治法律風險本質上是「與東道國政治法律有關的、人為的、投資者無法控制的風險」。政治風險主要有以下幾種:戰爭和內亂風險、國家主權風險、徵收風險、政策變動風險、法律制度風險。戰爭和內亂風險主要是指東道國參與的任何戰爭或者在東道國內發生的革命、暴亂和恐怖活動等,使外國企業的投資、生產經營遭到嚴重影響。國家主權風險是指國際經濟往來活動中與參與國國家主權行為密切相關的特殊風險。徵收風險指的是東道國政府對外資企業實行徵用、沒收或國有化的風險。政策變動風險是指由於東道國有意或無意變更政策而可能給外國投資者造成的經濟損失。此外,東道國市場的開放程度以及在投資區域和行業等方面實行的限制或鼓勵政策也會影響投資者的收益。東道國法律制度風險主要是指中國企業在對外直接投資過程中,由於東道國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給企業造成損失的可能性。法律制度不健全的問題主要發生在一些發展中國家以及轉型國家。

(三)社會風險

即與東道國的語言、風俗習慣、價值觀與態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異給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帶來的不確定性。這種文化差異不單指企業文化,還包括民族文化以及東道國企業的管理風格、行為差異以及思維差異等。一些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過程中,由於缺乏跨國經營經驗,對當地的法規、風俗和文化了解不深,在國外經營中就很容易與當地社區發生沖突,給企業帶來風險。另外,社會風險還包括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風險。企業社會責任指的是企業追求有利於社會長遠目標的一種義務,這種義務超越了法律和經濟的要求。中國企業在對外直接投資過程中面臨企業社會責任缺失風險時,由於經驗不足等原因,處理不及時、不到位,使得外國一些媒體在政治動機的追求下刻意誇大中資企業的不道德行為,使企業在投資經營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四、民營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控制風險的對策

如何才能合理地規避風險,提高對外投資的效益,增強企業的競爭力,這對當前處於金融危機下的民營企業來說顯得非常重要。根據前文關於直接投資理論,我們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一)加強企業自身體制、機制、經營管理方面的風險防範

首先,民營企業在對外投資過程中要按照企業的發展規劃找准市場定位。企業的發展戰略指導著企業現在和未來的重大投資決策,也制約著對外直接投資的決策。由於對外直接投資風險較大,民營企業在進行對外直接投資之前,應當考慮這項對外直接投資是否符合企業的發展戰略和規劃,企業目前是否有國際化的需求,或者說當前進行國際化是否時機恰當。如果對外直接投資符合企業的發展戰略,還要進行可行性研究,即准確的市場定位和成本效益分析。其次,民營企業要健全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企業完善的治理結構可以保證境內投資主體和境外企業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境內投資主體作為境外企業的出資人,還應當建立和完善對境外企業的控制管理制度,嚴格監管境外企業的重大投資決策並控制決策風險。相關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把握好對境外子公司的投融資決策的授權問題。二是明確權責,建立相關決策機制。境內投資主體和境外企業的管理人員應該有明確的分工和相應的權責,建立相關的決策機制,決定重要投資項目和處理突發事件。三是實行與企業績效掛鉤的約束和激勵機制。根據企業效益獎勵和懲罰管理人員,可以調動境外企業經營者的積極性,並約束其背叛出資人的行為。再次,民營企業要加強財務風險防範。對外直接投資往往涉及到大規模資金的流動,隨之給企業帶來較大的財務風險。這些財務風險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對境外企業資金管理上的漏洞。二是在對外直接投資特別是跨國並購過程中,企業資金周轉方面的風險。三是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這3個方面的風險可以通過建立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選擇恰當的融資方式和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來規避和防範。

(二)規避政治法律風險的對策

首先,民營企業在進行對外直接投資時要對投資區域進行慎重選擇,特別是要避開戰爭、政局動盪或恐怖主義盛行的國家和地區。其次,要詳細了解東道國的政治體制、法律體系。民營企業對外進行直接投資,有可能面臨戰爭、匯兌限制、政府違約等風險。企業投資後,如果東道國發生戰爭,可能會使工廠停產;如果東道國實行外匯管制,限制境外企業的收益匯回境內;或者東道國違背政策上的承諾;或將企業國有化,這些都會導致對外直接投資的企業遭受重大損失。另外,對於東道國設立的審批來自境外投資的委員會和本身的法律體系都要進行充分了解。可利用的渠道包括我國駐東道國的使館、領事館等機構,對東道國的法律體系的咨詢,可藉助專業性的中介機構。當然,民營企業自身也要作相關的調查分析。調查分析的內容不僅包括東道國政治環境的穩定性、政策的一致性、政府違約的可能性,還要包括與對外直接投資相關的體制和法律體系,涉及的利益團體及其對投資可能做出的反應。再次,民營企業對外投資時還應當尋求我國政府來規避和降低風險,所以企業要加強與我國政府的溝通,注意向我國政府匯報對外直接投資中的有關問題和事項,依靠我國政府規避風險。向我國政府匯報溝通包括兩個方面:向國內有關政府部門反映情況,通過政府部門的經濟外交規避風險;向政府駐境外辦事機構尋求領事保護。另外,民營企業在投資過程中還要加強對公眾的管理和中介機構(投資銀行、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的利用,中介機構還可以在並購投資中提供法律、財務和背景方面的盡職調查,幫助企業規避外部風險。

(三)企業應對社會風險的對策

首先,民營企業在對外直接投資中,由於各國的價值觀、文化、風俗習慣存在巨大的差異,所以要對各國在安全生產、環境治理標准、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進行詳細分析,避免因社會環境在這些方面的差異,給企業的對外直接投資造成重大損失。鑒於文化差異的存在,民營企業的對外直接投資不能照搬國內投資的經驗,而應該實行本土化經營。應該堅持「入鄉隨俗」的原則,在境外嚴格執行本土化經營和管理。其次,民營企業還要履行東道國的社會責任。企業要遵循坦誠相待、互相尊重的原則,樹立企業在公眾心目中的良好形象,這是促進企業的對外直接投資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良好的企業形象給企業創造一個和諧的發展環境。

五、結束語

在國際化過程中會遇到企業的經營風險、東道國的政治法律風險和社會責任風險,民營企業只有合理地利用對外投資規避風險的策略,民營企業的國際化經營是企業發展的需要,盡可能地避免各種損失以求得利潤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小島清.對外貿易論[M].南開大學出版社,1987.
2、李東陽.國際直接投資與經濟發展[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
3、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國家外匯管理局.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Z].2003-2006.
4、熊小奇.海外直接投資風險防範[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

閱讀全文

與中國對外投資結構持續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一妻制是什麼意思 瀏覽:830
越南清關需要什麼資料 瀏覽:574
中國的修女有多少 瀏覽:872
摩拉哥對伊朗哪個隊厲害 瀏覽:410
伊朗最少消滅了多少美軍 瀏覽:765
印度為什麼叫勝利 瀏覽:508
義大利英語怎麼造句 瀏覽:317
cae軸承在中國哪裡 瀏覽:675
01人民幣等於多少越南盾 瀏覽:227
中國銀行的徵信報告在哪裡看 瀏覽:715
義大利對我們中國怎麼樣 瀏覽:575
在越南投資什麼比較賺錢 瀏覽:302
印度奶茶哪裡有賣的 瀏覽:362
伊朗為什麼一直增加是 瀏覽:323
在越南修車多少錢 瀏覽:927
二戰中的英國為什麼發生內戰 瀏覽:834
義大利是哪個國家建交的 瀏覽:606
印度人怎麼看待海螺 瀏覽:175
中國土地開發整理重大工程有哪些 瀏覽:688
為什麼阮姓是越南第一大姓 瀏覽: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