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人從何而來
何為人類分子學?中國人從何而來?
一、首先得從人類的血液密碼的科學認識開始。
人類最早發現了「滴血認親」原理,而後現代科學發現了血型及其遺傳與融合原理。
二、上世紀五十年代人類發現了DNA遺傳基因。
自從DNA遺傳基因分子結構被發現,人類開始正式以解析DNA分子結構的方式來破解地球物種的生物密碼。從此,開啟了人類分子學這一生物科學學科。
三、Y染色體亞當理論的發現
Y染色體是一個特別的染色體,其特點是只傳子、不傳女,而且代代相傳。Y染色體可以分成很多區,如果兩人某一區的基因字元完全相同,那麼他們就一定有相同的父系。於是科學家發現了人類DNA存在「Y染色體非重組區」,尤其是發現了其中之一神秘的「ZFY」基因區。在1997年10月31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志上(《Science》 31 October, 1997: Page 804-805),刊登了題為「Y染色體顯示亞當是一位非洲人」(Y Chromosome Shows That Adam Was an African)的論文。「Y染色體亞當」,這位現代人類共同的「始祖」,被正式命名為「亞當」。我們每一個男人的DNA位於Y染色體短臂Yp11. 3點上ZFY基因區內的729個基因字元,也就成了全球男人所攜帶的,獨一無二的「亞當標記」。全世界所有的男人都有著這個特殊的「標記」。
四、對Y染色體亞當標記的全球人類基因溯源,由此開啟了科學認識人類起源史的里程碑。
現代全球的男人體內,218個非重組區當中,共有167個「突變」標記。對這些「突變」標記進行分類與地域、人種演變分析,最終獲得了完整的「人類父系譜系圖」、人類DNA類型的地理分布圖、及人類由非洲走出的時間路線圖。
五、中國人的遺傳標記及中國人的誕生與中國古人群遷移路線圖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在武漢人的群體基因中,檢出了M7,M9,M89,M117,M175,M121,M122等基因標記。分子生物學家通過對世界各地人類Y染色體的研究比較,在巴基斯坦的原住民的Y染色體中,找到了標記「M9」,但他們卻沒有找到「M175」和「M122」;而在柬埔寨/泰國原住民人群中,找到了「M9」和「M175」,卻沒有找到「M122」。相反,在中國武漢地區漢族的人群DNA里,科學家們不僅找到了「M9」和「M175」,更找到「M122」。這個有趣的發現,給我們什麼啟示呢?毋庸置疑,從年代來講,M9無疑是一個古老的基因「父本」,其次是M175,而M122(漢族人基因)則是最「年輕」的。這樣,從繼承順序來看:M122就是M175的後裔,而M175則是M9的後裔。而一個非常肯定的且清晰的中國古人類遷移路線圖,也就呼之欲出了:中國人的祖先,首先由中亞的巴基斯坦地區(「M9」),一路來到南亞的柬埔寨(「M9」+「M175」),最後進入到黃河流域(「M9」+「M175」+「M122」)。
六、結論
中國人是怎麼來的?
中國人是由一個來自遠古非洲的一個叫「亞當」的男人與同樣的一個叫「夏娃」的女人生育後產生的後裔群體,經長時間遷徙與繁衍,從非洲到西亞,再到中亞,再到南亞,最後,分兩條路徑,一條(O單倍群(M175,其主要分支M122,即華夏族):主要分布在南方長江流域及黃河流域,N單倍群(M231):主要分布在北方)經青藏高原南亞缺口(古稱「三危之地」)進入中國腹地,首先到達西藏、青海、四川,然後一直至陝西、山西、河南、湖北、雲南、貴州、甘肅、新疆等長江黃河流域;一條(C單倍群(M130))經東南亞,沿海岸線到達中國東南沿海,一直至長江口江蘇、浙江、安徽及山東、遼寧、內蒙、河北,到俄羅斯西伯利亞、西歐芬蘭、愛沙尼亞,一部分在Q之後(估計殷商時期)到達北美(「殷人東渡」,美洲奧爾梅克人)。另外,還有一條路徑(Q單倍群),是從中亞向南西伯利亞遷移,最早進入中國北方,然後到達中原後(M120,極大可能是黃帝一族)向全國范圍擴散,一部分在冰川時期就跨過白令海峽最早到達美洲大陸(土著印第安人)。
由於全世界現代人類的血脈是如此的"純正",均遺傳自「亞當」,所以,可以推之,數萬年前,全球一定發生過巨大的災難,導致很多地方,包括中國境內土生的古人類(化石考古發現,如北京猿人、藍田人等)的後代均無一例外地滅絕消失了。最後,導致現在的人類是由非洲遷徙到全世界發展而來的。如果「Y染色體亞當理論」成立,則可以推論,我們中國人、全世界人的祖先,來自非洲。
後記
三皇五帝不是神話,具有現實意義。
中國「三皇五帝」,伏羲、神農氏、黃帝,此三皇代表了中國遠古三大古部落族群的始祖:以伏羲為代表的O單倍群,以神農氏為代表的C單倍群,以黃帝為代表的Q單倍群。伏羲一族最早,後世人數也最多,黃帝一族則較少。黃帝時期,蚩尤的九黎部落是伏羲後族。炎帝的東夷部落是神農氏後族。黃帝在弱小中崛起,聯合弱小部落組成正義部落聯盟,在失敗中不斷強大,最終依靠軍事科技創新和團結統一戰線,以弱勝強,打敗蚩尤問鼎中原。
伏羲一族青銅器技術最好,軍事最強。神農氏一族水稻農業技術最好,經濟最強。而黃帝一族順民心,執正義,政治最強,最具創新精神,最具進取心,團結一致,最終政治取得最後的勝利!政治才是國家勝利的決定性因素。新中國同樣也是。
⑵ 中國人的祖先 到底是誰
黃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
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史載黃帝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
據大量的歷史記載和文物佐證,黃帝統一天下,奠定中華,肇造文明,惜物愛民,被後人尊為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降於軒轅之丘,定都於有熊,漢代在新鄭北關軒轅丘前建有軒轅故里祠。
黃帝誕辰相傳是農歷三月初三,黃帝即位據說是在公元前2698年,即位時20歲,據此推算黃帝出生於公元前2717年。相傳黃帝一生下來,就顯得異常的神靈。生下沒多久,便能說話。
到了15歲,已經無所不通了。公元前2697年,20歲的黃帝繼承了有熊國君的王位。在黃帝成為氏族首領之後,有熊氏的勢力得到迅速發展,並形成一個獨立的黃帝部落。
黃帝部落在從姬水向東發展的過程中,繼承了神農以來的農業生產經驗,將原始農業發展到高度繁榮階段,使本部落迅速發展壯大。因他發明了軒冕,故稱之為軒轅。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又號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別號朱襄(尚有爭議,也有說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領尊號炎帝)。
傳說姜姓部落的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稱為炎帝。從神農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農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傳位五百三十年。
炎帝跟黃帝同時代,且均帶有傳說色彩。從古到今,被視為中華民族始祖象徵的炎帝就是與黃帝齊名的炎帝神農氏,據傳生於陝西寶雞姜水(現寶雞市清姜河流域)。
(2)真正的中國人從哪裡來擴展閱讀:
華夏族是中華民族最早最受各界認同的民族稱號,華夏也稱「夏」、「諸夏」。華夏又稱中夏。華與夏曾相互通用,「中夏」又稱「中華」。
在甲骨文中,「華」這個字的地位非常崇高聖潔,顯赫尊貴。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
華夏族是黃河流域的最早居民,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黃河流域的大地灣文明和裴李崗文明,其文明順序是:大地灣文明和裴李崗文明——仰韶文明——大汶口文明——龍山文明——二里頭文明。
東漢以後華夏族開始接受「漢人」的稱呼,但是華夏這個稱謂並沒有因此消失,而是延續至今。
⑶ 中國人的起源
中國的原始社會,起自大約170萬年前的元謀人,止於公元前21世紀夏王朝的建立。原始社會經歷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兩個時期。氏族公社又經歷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兩個階段。[12]
元謀人是已知的中國境內最早的人類。北京人是原始人群時期的典型。山頂洞人已經過著氏族公社的生活。長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和黃河流域的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時期。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的情況。
(3)真正的中國人從哪裡來擴展閱讀:
部分內地的民眾一般將生活在世界各地的華人理解為中國人,因為其祖先源自中國,及其本身有漢族血統。少數港澳同樣習慣稱具華裔血統或內地移民者為中國人。
一般來說,在東南亞以及世界各地具有華人血統或血緣的人,通常稱為「華人」。「華人」另一定義則包含內地及港澳人士、台灣人及海外華人。例如新加坡華人、馬來西亞華人及印尼華人,美籍華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人
⑷ 中國人從那裡來
中國人來源於非洲 田利平 北京消息由我國復旦大學教授金力主持的一項研究表明,中國人是從非洲來的。這意味著山頂洞人、北京人並不是我們的祖先。這是我國學者在檢測1萬人的DNA後得出的結論。這篇論文用分子遺傳學的研究方法有力地支持了此前就存在的現代人「出自非洲假說」。昨天出版的《美國科學院院報》全文刊登了此論文。 上海復旦大學人類群體遺傳學及多基因疾病課題組的一位研究人員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他們去年提出中國人起源於非洲的觀點後引起人類學家的反駁。現在他們對中國北方、南方共1萬人的血樣進行DNA分析發現,沒有1個人DNA結果表明他的遺傳體系與世界其他現代人不同。他們認為,現代人從非洲先到地中海沿岸再到東南亞,然後從東南亞進入中國。 至於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為什麼沒有留下後代,研究小組認為他們在冰川期不知什麼原因被滅絕了。後來現代人來到中國取代了他們。 關於現代人是否起源於非洲的爭論由來已久。1987年,美國科學家華萊士和威爾遜分別帶領兩個實驗室通過檢測細胞線粒體內的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發現,現代人可以追溯的祖先是15萬年前住在非洲的一個女人
⑸ 中國人究竟起源於哪裡
其實這個問題不光存在於中國,全世界都在探究這個問題,目前來說,世界主流的觀點都認為,現代人起源於非洲,包括中國人。
科學家們不斷通過世界不同區域人群的Y染色體及線粒體DNA的同異性探尋人類起源,他們驚奇地發現,現代人類都有共同的父系及母系起源,分子鍾測算顯示,
人類的起源時間大約是20到5萬年前,以15萬年前和7萬年前的可能性最大,人數約為兩千人。
非洲單源說在中國同樣適用,復旦大學遺傳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通過對我國各省、市、自治區近萬名男性Y染色體的檢測,發現了非洲特有的遺傳痕跡,M168G,這個突變點在7.9萬年前產生於非洲,是部分非洲人特有的遺傳標記。
此後,經過和歐美等國的多位科學家合作,對比遍布各大洲的88個人群樣本,再次印證了亞洲人類起源於非洲,並且認為亞洲東南部是人類走出非洲後的主要聚集點,部分非洲人從這里北遷前往中國,成為現代中國人的祖先。
而本土起源說,則是我國老一代科學家們支持較多。
就目前來看,非洲單源說可能性最大,但是並不能完全證明人類確實出自非洲。澳大利亞學者在澳大利亞發現了迄今為止最為古老的現代人DNA化石,其來源顯示是來自中國地區的古人類。
按照非洲單源說,現代人類是從20-15萬年前往世界各洲遷移,然而現代人類在澳大利亞的生活時間遠比非洲單源說早得多。
在加上,非洲人基因變異多,也許不是因為存在時間長,而是太陽輻射多導致的變異多,這個問題現在沒有合理的解釋。
⑹ 中國人的祖先是什麼
中國人的祖先是元謀人。
中國的原始社會,起自大約170萬年前的元謀人,止於公元前21世紀夏王朝的建立。原始社會經歷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兩個時期。氏族公社又經歷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兩個階段。
元謀人是已知的中國境內最早的人類。北京人是原始人群時期的典型。山頂洞人已經過著氏族公社的生活。長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和黃河流域的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時期。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的情況。
元謀人、北京人及山頂洞人的區別
1、出現的時間階段不同
元謀人,北京人以及山頂洞人,這三大古人種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出現的時間階段不同,元謀人最早,北京人其次,而山頂洞人則最晚。
元謀人距今的時間大約在170萬年以前,發現的地理位置在雲南的元謀縣,這個時候的元謀人已經學會了使用一些簡單的工具,比如說一些石頭或者樹枝做成的武器。在元謀人的遺跡當中,發現了燒焦的碳屑,說明元謀人應該初步接觸到火。
而北京人和元謀人不同的是,北京人出現的時間階段要晚很多,也就是20萬年以前吧,北京人最大的關鍵就在於,他們已經學會使用天然的火了,並且還會製造工具,這從人類進化的角度來看,幾乎是質的飛躍,另外北京人還能讓火種保存下來,而保存的主要方法就是用灰。
不過,北京人雖然距離現代已經不遠了,但他們仍然屬於晚期猿人,只不過從演化的角度上來看,他們要比元謀人要更進一步,但他們的大腦仍未進化成熟,還保持著一些猿人的特性。
2、進化程度不同
山頂洞人從進化的角度來看,他們屬於晚期智人,他們已經脫離猿人這個行列,進入人類的范疇了,並且他們的外貌以及大腦發育程度,和現代的人類幾乎沒有區別。
另外山頂洞人已經具備初步的社會行為了,他們以母系血統建立親屬關系,共同使用工具,共同分配食物等等,然後山頂洞人還會交換生活用品,學會縫制衣服等,這一切都標志著現代人類的開端和起源。
總得來說,元謀人屬於人類進化的初級階段,這個時候,人類剛剛脫離古猿這個范疇,開始朝猿人進行演化,那麼北京人則更進一步,但仍然沒有脫離猿人這個范圍之外,而山頂洞人的話,幾乎就是真真正正的原始人,也是現代人類的開端。
⑺ 在人類歷史上,我們中國人究竟起源於哪裡
眾所眾知我們人類是從遠古時期的古人猿進化而來,那麼,我們中國人到底從哪裡來的呢?據目前的古人類學研究表明,我們現代人不論白種人、黃種人、非洲人都是由同一種祖先進化而來。而我們中國人的起源之地更是在十萬八千里之外,其真相令人吃驚不已!
據目前的古人類研究表明,300萬年前的東非猿人很有可能是人類的直系祖先,當然包括我們中國人。這個結論的形成是基於人們通過古人類化石和基因科學的研究,而形成的一種在當今普遍認可的人類起源的觀點。
考古學家認為這種所謂的基因研究,與古人類化石相比,還是古人類化石更具有說服力。我國的研究者堅信我們中國人起源於我們本土,絕非是非洲智人,只是我們缺乏有效的古人類化石的證據。這就需要進一步的考古發現,讓古人類化石來做最好的證明。各位,你們說呢?
⑻ 中國人到底起源於哪裡,有怎樣的相關記載呢
日升日落,春去秋來,中華民族在華夏大地上紮根已經有數千年之久了。一代又一代的繁衍,造就了如今古老、復雜、龐大的中華民族。
而在某一片大地上呆得太久了,人類就總想去探究自己的起源,探究自己的民族究竟是這塊大陸本土起源繁衍的,還是從其他大陸起源之後傳過來的。對自己起源的探究,幾乎成為了全人類的執念與情懷,當然,中國人也不例外。畢竟中國人是最看重故鄉的,落葉歸根的觀念也最重。
關乎自身祖先起源,已經不是感不感興趣的事了,對於安土重遷,落葉歸根思想非常嚴重的中國人來說,找到自己的起源之地,這是一種情懷,是一種精神。
不論那些說法究竟誰對誰錯,這些科學家們能夠勇於猜測,能夠去付出實踐探索,能夠不忘本地去尋找自己的起源之地,就已經是對中國人不懈探索故土情懷的最好體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