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人口什麼時候上億的
大約1704年,人口突破1億大關。到了1760年,中國人口突破了2億。到1800年,人口達到3億。大約1834年,中國人口突破4億。1851年後,由於鴉片戰爭、英法聯軍入侵、捻軍起義和太平天國運動,人口大量減少,1860年曾減少到2.7億,直到1894年才恢復到4億。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大陸人口約為5.4億。
② 中國人口從干萬發展到億是什麼時期
第一次確定人口過億是在乾隆時期
我國現存的最古人口統計數字是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夏王朝創建人夏禹時的人口記錄。
根據《帝王世紀》,當時的人口為13553923人。
這一數字以後為歷代史書所採用,成為世界各國最古人口數字之一。
公元前十一世紀,西周人口為13714923人。在奴隸社會時期,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又加戰亂頻繁,全國人口始終停滯在一千萬左右。
進入封建社會時期,人口發展較快。
西漢平帝元始2年(公元2年)全國在籍人口為59594978人(《漢書》地理志)。
東漢桓帝永壽3年(公元157年)為56486856人(《晉書》地理志)。以後經歷三國分立、南北朝時期戰亂不已,人口頗有減少。
在公元六世紀末,隋朝建立以後,全國重歸統一,煬帝大業5年(公元609年)全國在籍人口恢復到46,019,956人(《隋書》卷29,《通考》戶口1)。
唐代統治達250年,政局安定。玄宗天寶14年(公元755年)人口數字最高達52,919,309人(《通典》食貨7),同西漢最高數字相比。僅少600多萬。
九世紀中期以後,進入五代十國時期,戰亂將引近百年。人口又一度減少。
公元976年宋朝統一全國。真宗景德3年(公元1006年)全國在籍人口恢復到16,280,254人(《宋會要輯稿》食貨12)。
徽宗大觀4年(公元111O年)達到46,734,784人(《宋史》地理志)。北宋全期,人口沒有超過唐代最高數字。
十一世紀初期,金人入侵統治黃河流域,南宋遷都臨安(今杭州),全國政局又陷於南北對峙。
在公元1193—1195年之間,宋金兩朝在籍人口合計曾達76,335,486人(《據《通考》戶口2所載南宋口數,《金史》食貸志所載金口數合計)。
元代統治中國近90年(公元1279—1368年)。
世祖至元28年(公元1291年)全國在籍人口為59,848,964人(《元史》卷16世祖本紀13)。
明朝統治全國近三百年,留有詳細的人口記錄。
太祖洪武14年(公元1381年)全國戶數為10,654,362戶,口數為59,873,305人,每戶平均口數5.62人(《明太祖實錄》卷140)。
成祖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全國戶數為11,415,829戶,口數為66,598,337人(《明成祖實錄》卷26)。
整個明代歷年在籍人口數字介於5,000—6,700萬之間。
清朝時期人口增殖最快。順治、康熙、雍正三代只有人丁數,沒有人口數。一般所稱口數包括男女老小在內,指的是全部人口總數。丁數是把每戶所出壯丁人數,只指成年男子可任軍役和勞役的數字;每戶丁數平均只有一至二人,而人口總數每戶平均都在5人左右。
順治、康熙、雍正三代,人丁數歷年都在兩千萬左右,估計人口總數均在六千萬至一億人左右。到乾隆年間,丁賦(人頭稅)並入地稅,以後滋生人丁不再課稅,人口隱瞞少了,人口增加甚快。
乾隆6年(公元1741年)在籍人口總數為143,411,559人(《清實錄·高宗實錄》卷157),這在中國歷史上全國總人口數第一次達到一億以上。
到乾隆28年(公元1763年),人口總數為204,209,828人(《清實錄·高家實錄》卷701)。
乾隆59年(公元1794年)人口總數為313,281,795人(《清實錄·高宗實錄》卷1467)。從乾隆6年到乾隆59年,經歷53年,人口由1.43億增加到3.13億。乾隆是清朝極盛時期,五十年內人口翻一番是完全可能的。道光14年(公元1834年)人口總數為401,008,574人(《清實錄·宣宗實錄》卷261),全國人口第一次增加到4億以上
。清朝處於封建社會末期,資本主義開始萌芽,生產力在增長中,全國人口從1億迅速增長到4億。
③ 中國人口每增長1億所需的時間分別是多少
從1970年的8億到1982年的10億,增加2億,用了12年,從10億到12億,用了13年,既1995年12億人口。截至2000年11月1日全國總人口為129533萬人。其中:大陸31個省、區、直轄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共126583萬人,香港特別行政區人口為678萬人;澳門特別行政區人口為44萬人,台灣省和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人口為2228萬人。 國家統計局測算數據表明,2005年1月6日,中國人口總數達到13億(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約佔世界總人口的21%。由於實行計劃生育,中國13億人口日的到來推遲了4年。 龐大的人口數量一直是中國國情最顯著的特點之一。雖然中國已經進入了低生育率國家行列,但由於人口增長的慣性作用,當前和今後十幾年,中國人口仍將以年均800-1000萬的速度增長。 按照目前總和生育率1.8預測,2010年和2020年,中國人口總量將分別達到13.7億和14.6億;人口總量高峰將出現在2033年前後,達15億左右。
④ 從公元2年開始,我國人口數量第一次翻一番大約用了多長時間到19實際中期,人口數量增長一倍又用了多少時
你問的應該是暑假生活上的生物題吧,簡略的答案是這樣子的:
公元2年(西漢平帝元始二年)全國有人口近6000萬,到13世紀初,包含宋、金、西夏和其他少數民族政權在內,全國人口超過了1.2億,也就是說中國的人口從公元2年起數量第一次翻番經過1200年的時間。
還有一些資料,不知道你用不用得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中國人口的歷史發展,源遠流長。盡管古往今來棲息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但作為整體的中國人口本身,卻往往因為資料的殘缺或失真,而難以被准確地描述。值得欣慰的是,近幾年來,相關研究已碩果累累。依據這些研究成果,我們可以大致描繪出中國人口歷史發展的基本概貌。
人口總量的增長是中國人口發展史中最明顯的特徵。
縱觀數千年來中國人口的發展,我們不難發現,人口總量的增長是中國人口發展中最明顯的特徵。如果形象地來說明的話,新中國建立之時,中國人口已經爬過了四個坡。
第一個坡,從夏至西漢末年(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初),大約2000多年時間,人口沿著一條緩升的總量線波動,直至接近6000萬。
第二個坡,從東漢至明末(公元初到17世紀初)大約1600多年時間,人口圍繞著一條水平的總量線(6000萬至7000萬)上下波動。對於宋時期和明時期的人口總量,有學者認為已經達到或突破了1億。
第三個坡,從明末至清後期(17世紀初到1850年),大約200年時間,人口沿著一條向上傾斜的總量線波動,歷經1億、2億、3億,最終達到4億3千萬左右。
第四個坡,從清後期至新中國建立(1850年到1949年),大約100年時間,人口總量在動盪中繼續增長。到新中國建立之初,人口已超過5億4千萬。
我國人口的波浪型變化,在整體上,形成了中國人口歷史發展的軌跡。
雖然我們用爬坡來描述中國歷史人口總量的變化軌跡,但實際上人口總量的變化並不是直線型持續增長,而是表現為一種波浪型增長。也就是說,中國人口在某個時期增長很快,在另個時期卻增長很慢,甚至減少。一般來說,社會安定和經濟發展時期,人口總量就會大幅度增長。人口平均年增長率可以達到0.5%至0.7%,有時達到1%甚至更高。如西漢前期、盛唐時期、清時期等。而在社會動盪時期,人口總量就會減少,乃至出現人口負增長。如兩漢之交、三國時期、明末清初等。這種波浪型的變化,在整體上,形成了中國人口歷史發展的波浪型軌跡,谷連著峰,峰接著谷;在局部上,則形成了大部分朝代期間人口發展的「單駝峰」或「雙駝峰」型軌跡。
從長時段的角度看,中國歷史人口自然增長緩慢。從公元2年的近6000萬到1850年的4.3億,人口平均年增長率僅為0.10%。如果算到1949年,人口平均年增長率也不過0.11%。但是從短時段的角度看,中國歷史人口呈現出加速增長的態勢。這可以通過兩個指標來證明。一是突破人口億關的時間。中國人口達到1億用了幾千年,達到2億用了幾百年或近百年,達到3億用了大約40年,達到4億用了30年左右。二是人口年平均增長率有加快的趨勢。清時期人口年平均增長率大約為1.2%,比唐時期高出0.6個百分點,比宋時期高出0.3個百分點等。
如果用一句話來描述中國歷史人口總量變化的特徵,我們可以說,中國人口呈現出波浪式加速增長的態勢。
當然,中國人口的歷史發展並不僅僅表現在總量上,還表現在空間上,即人口分布格局的變化。
遠古時期,人們抗禦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聚群而居,傍水為生。所以黃河流域孕育了大小部落,也孕育了最早的國家夏商周。其後的諸多國家政權,無不將黃河流域作為發展經濟和政治的重要地區。
三國時期(公元3世紀)起,政局不穩,戰爭紛起,中原地區民不聊生,促使北方人口向南遷徙。兩晉時期(4世紀),北方少數民族政權輪番入主中原,民族矛盾激化,再次推動北人南移。進入隋唐時期(7、8世紀)以後,南方仍然是北人遷移的首選目標。歷經這樣多次自北而南的人口大遷徙,公元754年安史之亂後,南重北輕的人口分布格局最終形成。北宋初年(公元980—989年),南北戶口之比大約為6比4。明朝初年(公元14世紀後期),南北戶口之比大約為7比3。
與南重北輕人口分布格局同時形成的還有東南密西北疏的人口格局。雖然19世紀以後,曾出現北人回歸北方和中原人口向周邊省份遷移的浪潮,但南重北輕和東南密西北疏的人口分布格局始終未有根本性的變化。
人口是社會的構成主體。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與人口狀況有密切聯系,同時也會對人口變化產生重要的直接的影響。一般來說,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越低,人口發展受到客觀環境的制約作用就越大;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越高,人口發展受到客觀環境的制約作用就越小。中國歷史人口的變化明顯地屬於前者。
影響中國歷史人口變化的因素可以歸納為自然環境、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三大類。
自然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包括地理、氣候、水文、土壤等諸多因素。只要有可能,人們總是趨於尋求氣候良好、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地方生存。而且這些地方往往能夠在付出同樣的勞動時獲得更多的收獲。中國歷史人口起源於兩河中下游地區,東南人口密度高於西北人口密度,實際上都反映了這種情況。好的自然條件能夠促進人口增殖,不好的自然條件則會造成人口的減少。研究表明,中國歷史上的幾次人口劇減和增長緩慢都與當時出現的氣溫異常、自然災害泛濫有著直接的聯系。
經濟環境主要指農業生產。在農業生產力水平沒有明顯提高的情況下,擴大耕地面積、增加作物品種和提高畝產量就是增加糧食的重要途徑。我們雖然不能將人口變遷完全歸因於糧食的多少和農業生產的興衰,但農業發展和糧食豐收肯定有利於人口增殖。每個朝代前期社會安定和農業經濟的發展往往伴隨著人口興盛。宋代人口的劇增,與南方農業開發、水稻品種增加不無關系。思考清代人口劇增之迷時,人們也注意到了傳統南稻北谷糧食作物結構向多元化作物結構的轉變。甘薯遍布長江流域。玉米成為北方人民的主食之一。甘薯、玉米等作物不僅產量高,易種植,而且適宜於在丘陵、山地種植,從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擴展了生活資料的范圍。
社會環境的內涵很豐富。這里主要指對人口變化影響較大的戰爭、政策和人口統計制度等三方面因素
中國歷史上經常發生戰爭。戰爭對人口的影響有三個方面。一是直接造成人口死亡和人口總量的減少。戰國時期的「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三國時期的「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南宋時期北方的「幾千里無復雞犬,井皆積屍,莫可飲」等都說明了戰爭的殘酷性以及對人口的摧殘。二是直接造成人口生存環境的破壞,貧困、飢餓、疾病,人口壽命縮短。翻開史書,每每大戰之後,都會留下諸如「滿目榛荒,人丁稀少」、「室廬焚毀,田畝無主,荒棄不耕」、「人相食啖」的記載。三是造成在籍人口的下降。戰爭使大量人口遷徙。中國古代社會中的幾次人口大遷徙無不與戰爭有關。遷徙人口脫離原籍,使國家在籍人口減少。
政策包括政治方面的政策、經濟方面的政策、文化方面的政策、人口方面的政策等。對廣大農民來說,土地政策和賦稅政策是最重要的。在中國「多子多孫」生育文化影響下,只要社會安定、輕徭薄賦,人口就會增殖,其中當然包括回歸戶籍的人口。一旦社會動盪、賦稅加重、人地分離,人們就會死的死、逃的逃,戶口總量就會迅速減少。前面講到的波浪型人口變化,實際上就反映了經濟政策的變化及其對人口興衰的影響。人口政策對人口變化也會有所影響,但不會產生獨立的作用。只有人口政策與經濟政策相結合,人口政策才可能發揮其應有的影響。
人口統計制度經歷了歷代的發展,不斷完善,也成為影響歷史人口變化的重要因素。
在傳統經濟社會中,人口數量常常成為衡量經濟興衰的標尺。統治者經常透過人口變化考慮政策問題。所以,中國很早就建立了人口登記和調查制度。這些制度隨著社會發展不斷變更和完善。據研究,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紀)已經有了經常性的人口調查,並建立了將人口分為不同類別和由不同部門負責登記的制度。戰國時期採取了由下級官員登記並向上級官員或中央匯報統計數字的上計制度。這個制度一直延續到秦漢時期。有學者認為,秦代還進行了中國第一次全國性人口調查。隋唐時期實行的是手實(戶口本)、計賬(州縣的戶口冊)、戶籍(上報中央的戶口匯總冊)三級登記統計制度。明清時期改為戶帖和黃冊制度。戶帖類似於今天的戶口本,記有住址、家庭人數、姓名、年齡、性別、田地畝數、房屋間數等。黃冊是戶口冊,每10年編制一次,也就是每10年進行一次全國性的戶口調查。康熙七年(1668年),黃冊改為丁口增減冊,三年編制一次,統計單位由戶變為丁。從分類登記制度到黃冊制度的變化,一方面反映了人口登記和人口統計制度的逐漸完善,一方面也反映出國家對人口變化的關注。「民數周,為國之本也」的觀點成為歷代統治者的重要人口思想。正是由於人口統計登記制度,我們今天才可能擁有一些珍貴的歷史人口資料,並對歷史人口的變遷進行認真地研究。盡管這些人口資料具有歷史的局限性,但它依然是燦爛的中華文化園中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