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猶太人在中國有多少姓氏的
猶太人在中國7個姓氏(不是17個)分別是:趙、艾、李、張、石、金、高。
早在北宋時期,一批來自波斯的猶太人通過絲綢之路來到首都東京,即今天的開封。據史料記載,他們曾向北宋進貢西洋布,深得皇帝歡心,於是詔其「歸我中夏,遵守祖風,留遺汴梁」,也就是說,皇帝允許猶太人在中國自由居住、遷徙、就業、就學、參加科舉考試、參與土地買賣,既可以保持原來的宗教信仰,也可以與漢族通婚。
不僅如此,皇帝還賜予他們十七個漢人姓氏,其中主要有七個大姓:趙、艾、李、張、石、金、高,另包括源出張姓的章姓,總共八大家族。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姓氏與他們原來的猶太姓氏也有語音上的相似,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他們的個體身份,比如,「李」來自「列維(Levy)」,「石」來自「示巴(Sheba)」,「艾」來自「亞當(Adam)」,其中趙姓,則是中國宋代皇帝的賜姓。不要小看這些中文姓氏,它們極大地幫助這些猶太人融入中國社會。
河南地區4000猶太人:
在我國河南省的開封地區,就生活著4000多擁有猶太血統的人,這些猶太人如今已定居中國1000餘年了。
明代以後,經過長期的融合,開封猶太人最終放棄了不與外人通婚這一族規,此後猶太人的面貌發生變化,和中國人已經越來越難區分。
除了相貌外,生活習俗經過幾百年融合,也已經大大改變。可以說,這時的開封猶太人已經完全被同化,到清朝後期,開封猶太人甚至連猶太教,希伯來語也完全放棄了。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4000猶太人定居中國千年,如今後裔想認祖歸宗,為何以色列不要?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北宋皇帝為何賜開封猶太人姓趙?
❷ 目前有多少猶太人居住和生活在中國
《猶太人在中國》一書介紹的比較清楚。1940年時,估計在中國的猶太人口共有36,000人 。21世紀:今天有15個中國城市建起了猶太會堂,供猶太僑民和本地猶太人禮拜。目前上海有猶太定居者約1萬人,開封約200人。
❸ 猶太人的現狀如何在中國大約有多少猶太人分布在什麼城市
猶太人在中國》是一本內容豐富的圖史,由中國傑出的猶太研究權威潘光教授編著。全書逐次介紹了有近千年歷史、如今僅存幾個被同化的後裔的開封猶太社團,自19世紀中葉定居香港和上海的幾百名來自巴格達的猶太商人,來自沙皇俄國和蘇聯的眾多猶太移民(其人數在20世紀初一度達數萬),以及20世紀三四十年代為逃避納粹大屠殺而來到當時唯一避難地上海的幾萬猶太難民。
存在時間最長、但最早消失的是僅存幾名後裔的開封猶太社團。它最終被同化,除了其他諸多原因外,主要是因為中國傳統中從未出現過反猶主義。後來,在一般中國人的心目中也從未把猶太人與其他外國人區別對待。定居中國的猶太人中,大多數不享有治外法權或其他對中國人不友好的殖民特權,因而被視為不佔統治地位的外國人。想獲利的人不會去討好他們,愛國的革命者也無需去打倒他們。
不過,那時猶太人的生活圈子距一般中國人還是比較遠的。他們生活在租界的小天地中,又自成一個群體。除了商業和音樂以外,他們與中國人的接觸不多。中國的音樂界對阿龍·阿夫夏洛莫夫留有美好的印象。他生於俄國,定居中國,積極宣揚並在自已的作品中運用中國傳統音樂和民歌,還努力敦促中國現代作曲家也要注意傳統音樂。除他之外,還有其他許多從希特勒魔爪下避難來滬的猶太指揮家、音樂教授和演奏家,也在上海的音樂教育中留下了他們的影響。
上個世紀在中國形成的歐洲猶太人社團沒有一個能永遠存在下去。這些歐洲猶太人大多作為難民來華,在他們眼裡,自已僅僅是「坐在行李箱上」的過客,但實際上許多人在中國度過了一兩代人的時光。他們與中國人之間形成了一種美好的友情,許多人都把中國當作第二故鄉。如今,他們中有這么多人從定居的西方國家和以色列來到新中國探訪尋根,正是這種中國情結的反映。
由於上述「臨時」意識,在中國猶太社團中出生成長的人當中從事中國研究的人不多,而其他地方的猶太學者在漢學領域卻相當活躍。在20世紀30年代,中國文化界卻對猶太文化表現出了更多的興趣,魯迅等人翻譯了(經常是從俄語和英語)意第緒作家沙拉姆·阿雷徹姆和佩雷斯等人的作品。而把中國作品譯成猶太語言則是在幾十年後:在以色列被譯成希伯來文。
從世界主義的觀點來看。馬克思可說是對現代中國影響最大的猶太人,其次是作為科學楷模與象徵的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曾在20世紀20年代到過中國,在上海作過短暫停留。馬克思則從未到過中國,但也相當重視中國的發展。他在《紐約論壇》報上發表過一系列富有洞察力的文章,評論19世紀中葉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表示對中國在世界未來發展中的地位充滿信心。
本書內容廣泛,但也有不足之處,如有關猶太政治的圖片讓人覺得錫安主義一直是主導性的思潮,而其中修正派又佔主導地位。事實上,在戰前的中國猶太人中,還存在著許多思潮,對此可在再版時加以充實。
本書的一個重要主題是介紹在中國革命和抗日戰爭中及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積極地與中國人民並肩戰斗的猶太人。這些與中國人民和中國革命並肩作戰的男女們,不僅是猶太人,而且還是堅定的民主主義者、社會主義者、共產主義者或反法西斯主義者。具有歷史意義的是,這場斗爭吸引了許多在希特勒主義猖獗之時遭受反動逆流迫害而又堅決與這股逆流作斗爭的猶太人。
書中提到但沒單列成章介紹的有漢斯·希伯(生於波蘭),他是德國共產黨員、記者,在華北敵後隨一支八路軍部隊行進時,遭日寇突襲而犧牲,死時還緊握著槍;還有奧地利猶太難民羅生特醫生,他成了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中的一位將軍。另一位來自奧地利的醫生兼作家弗里茲·傑森沒有被提到。1955年國民黨特務炸毀了前往參加萬隆會議的中國代表及記者搭乘的飛機,同在機上的傑森犧牲,他的名字被刻在北京革命烈士墓地的紀念碑上。
還有一些書中沒有提及的人我也想說一下。一批曾參加1936—1939年西班牙內戰的反法西斯國際縱隊中的醫生後來也來到了中國,投入了反抗日本侵略的斗爭。他們總共約20多人,都來自中歐和東歐,其中一半以上是猶太人,包括領隊斯坦尼斯拉夫·弗萊托醫生(來自波蘭,後成為波蘭駐新中國的外交官),副領隊簡托·凱奈第醫生(保加利亞的塞法迪猶太人,現仍居保加利亞)。其他值得一提的人有:漢斯·希伯的遺孀格圖德·羅森伯格,她是宋慶齡的朋友和同事;曼亞·雷斯,美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在新華社工作時備受尊敬。
在今日的中國全國政協委員中,有11位外國出生的中國公民,其中有五位猶太人,兩人來自奧地利,一人來自德國,一人來自波蘭,一人來自美國。還需提一下已去世的政協委員,來自德國的漢斯·米勒醫生,他曾在華北解放區醫療戰線工作多年,後又在新中國的醫療戰線辛勤服務。本書對此也已提及。
顯然,本書並非最後一版,由於中猶友誼的故事一直會繼續下去,將來我們還會有更多的東西值得記錄和書寫。
愛潑斯坦
2001年5月31日
(愛潑斯坦,猶太裔中國公民,全國政協常委,著名的作家、翻譯家和記者。)
❹ 中國的猶太人在哪
60多年前,當納粹瘋狂迫害屠殺猶太人之時,不少國家都對急需救助的猶太難民關上了大門,而上海成了全球唯一向猶太人敞開大門的城市。
1840年後,就在黃河岸邊的開封猶太人最終被同化之時,新的猶太移民又來到了中國。此後一個世紀里來華的猶太人形成一股持續不斷的潮流。到1940年前後,據筆者的不完全統計,在中國境內的猶太人約有4-5萬。
到20世紀三十年代末,上海猶太社團已成為中國境內各猶太社團和聚居地中最大、最活躍且最具代表性的一個。這不僅因為它由塞法迪猶太人、俄國猶太人和歐洲猶太難民三部分組成,而且還因為它開展了廣泛而十分成功的經濟、政治、文化活動,而且與世界各地的猶太社團保持著十分密切的聯系。當時在上海的猶太人總數超過三萬,形成了遠東地區最大的猶太社團。人丁興旺的社團有著自己的辦事處、會堂、學校、醫院、俱樂部、公墓、商會、50多種刊物、活躍的政治團體(從空想社會主義到錫安主義修正派)和一支小小的部隊——上海萬國商團猶太分隊——這恐怕是當時世界上唯一的一支合法的猶太部隊。
因此,通過對上海猶太社團的典型剖析,我們可以找到近代以來中國境內猶太人的諸多共性因素。如:善於經商辦實業,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在沒有反猶主義的寬松氛圍中開展活躍的政治活動;具有很高的文化素質,積極辦報出刊,熱心文化教育事業;與中國老百姓,中國行政當局和中國民族民主力量均能維系友好關系;與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和猶太組織保持著密切聯系。這些特色也就構成了我們現在所談論的猶太民族離散史上的「上海模式」。
「上海模式」成為一個熱點,還因為上海救助了數萬猶太難民。60多年前,當納粹瘋狂迫害屠殺猶太人之時,不少國家都對急需救助的猶太難民關上了大門,而上海因種種復雜原因成了全球唯一向猶太人敞開大門的城市。從1933年到1941年,上海先後接納了3萬多名來自歐洲的猶太難民。除數千人經上海去了第三國外,到1941年12月珍珠港事變發生時,仍有大約2.5萬猶太難民在上海棲身。上海一個城市所接納的猶太難民比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和印度所接納的猶太難民的總和還要多。
❺ 中國有多少猶太民族
中國猶太人是指生活在中國並且基本上漢化的猶太人。猶太人可能在更早的漢朝就已經來到了中國。從唐宋年間一直到清朝,猶太人都一直生活在一個相對隔離的社群中,大部分都居住在開封。
1940年時,估計在中國的猶太人口共有36,000人 。
❻ 中國還有猶太人嗎
當然有.尤其在一些當年的殖民城市裡,上海有,廣州有,青島有.哈爾濱也有不少,大部分都是俄裔猶太人.哈爾濱還有幾個猶太教堂和猶太墳區呢.但是這些猶太人基本都是年近古稀的老人了.
❼ 中國有多少猶太人
目前數量已經不多了,二戰時期很多,主要集中在東北,尤為哈爾濱最多
❽ 歷史上究竟有多少猶太人在中國
7.上海猶太人僅上海一地,從1933年到1941年,先後接納了3萬多名來自歐洲的猶太難民。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發生時,仍有2.5萬猶太人在上海避難。檔案顯示,「當時中國接納的猶太難民比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和印度所接納的猶太難民的總和還要多」。生過三次集中流入期。到1935年,在天津的猶太人已達3502人。 查看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