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航天的歷史有多久

中國航天的歷史有多久

發布時間:2023-02-15 08:27:50

Ⅰ 中國航天歷史是什麼

中國航天史是從1956年二月開始的,當時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1956年四月,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航空工業委員會,統一領導中國的航空和火箭事業。聶榮臻任主任,黃克誠、趙爾陸任副主任,航空工業委員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的航天事業創業的開始。

1970年4月24日,一顆耀眼的『星」劃破天際——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誕生了!這是提前為國慶獻上的厚禮,也標志著我國衛星史正式拉開了序幕。

在此之後,我國航天事業一次次快速躍升: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試驗飛船起飛;中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二號無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神舟」三號成功升入太空;神舟四號無人飛船在零下20多攝氏度的嚴寒中成功發射,並在飛行7天後平安返回。

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太空,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想;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乘坐神舟六號飛船再次飛上太空。

中國載人航天實現了2人5天、航天員直接參與空間科學實驗活動的新跨越,中國成為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從1999年到2005年,六年時間,六艘飛船,六次飛躍,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速度和效率,令世界稱奇,使億萬中國人民備受鼓舞、倍感自豪。



中國航天創造的輝煌成績:

六年時間,六艘飛船,六次突破,我們以智慧與努力,彌補了物質技術基礎的不足,創造了中國載人航天的一次次飛躍!此後,中國航天事業進入到了「白熱化」的狀態:神七出艙,「天宮一號」發射成功, 「神八」與「天宮一號」成功對接。神九與天宮一號自動對接……這些都讓人心潮澎湃,激動萬分。

但是,我國航天事業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近幾年,美國宇航局每年的預算在170億-180億美元,超過我國載人航天工程20年的總投入。

在人造衛星領域,我國剛剛達到國際航天界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的技術水平;在飛船研製技術領域,我國與美國和俄羅斯相比也還有一定的差距;在航天重要領域,我國與世界航天水平的差距保守分析為10年到15年。

迄今為止,長征系列火箭已成功把多種試驗衛星、科學衛星、地球觀測衛星、氣象衛星和通訊衛星等送入太空,為巴基斯坦、瑞典、菲律賓、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提供商業發射服務。世界上最大的商業衛星供應商美國休斯公司已與中國長城工業總公司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

我們是國家的棟梁,祖國的希望。梁啟超說「少年強則國強」,作為祖國的希望,我們惟有好好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才能讓祖國的航天事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我們要繼承中國航天人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為了自己的夢想,不懈努力,為了我們的祖國,甘於奉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航天史



Ⅱ 中國的載人航天發展史是什麼

中國載人航天研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初。在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上天之後,當時的國防部五院院長錢學森就提出,中國要搞載人航天。國家當時將這個項目命名為「714工程」(即於1971年4月提出),並將飛船命名為「曙光一號」。然而,中國在開展了一段時間的工作之後,認為無論是在研製隊伍、經驗方面,還是在綜合國力、工業基礎方面搞載人航天都存在一定的困難,這個項目就擱到了一邊。 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上天之後,開始了東方紅二號、東方紅二號甲、東方紅三號等多顆通信衛星的研製工作。 進入80年代後,中國的空間技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具備了返回式衛星、氣象衛星、資源衛星、通信衛星等各種應用衛星的研製和發射能力。特別是1975年,中國成功地發射並回收了第一顆返回式衛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繼美國和前蘇聯之後第三個掌握了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這為中國開展載人航天技術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92年1月,中國政府批准載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馬,並命名為「921工程」。在「921工程」的七大系統中,核心是載人飛船,載人飛船則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為主來進行研製。「921工程」正式上馬時中央就提出了「爭8保9」的奮斗目標,即1998年要在技術上有一個大的突破,1999年要爭取飛船上天。中國唐家嶺航天城,為中國的載人航天工程完成載人航天的任務做了物質條件的保證。 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飛船在酒泉起飛,21小時後在內蒙古中部回收場成功著陸,圓滿完成「處女之行」。這次飛行成功為中國載人飛船上天打下非常堅實的基礎。2001年1月10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神舟」二號飛船。2002年3月25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神舟」三號飛船。2002年12月30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神舟」四號無人飛船。 2003年10月15日9時整,我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9時9分50秒,「神舟」五號准確進入預定軌道。這是中國首次進行載人航天飛行。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執行任務的航天員是38歲的楊利偉。他是我國自己培養的第一代航天員。在太空中圍繞地球飛行14圈,經過21小時23分、60萬公里的安全飛行後,他於16日6時23分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返回。 2005年10月12至17日,我國成功進行了第二次載人航天飛行,也是第一次將我國出艙活動兩名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同時送上太空。 2008年9月25日,我國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順利升空。27日,翟志剛身著我國研製的「飛天」艙外航天服,在身著俄羅斯「海鷹」艙外航天服的劉伯明的輔助下,進行了19分35秒的出艙活動。中國隨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空間出艙活動技術的國家。2008年9月28日傍晚時分,神舟七號飛船在順利完成空間出艙活動和一系列空間科學試驗任務後,成功降落在內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上。 2012年6月16日,我國第四艘載人飛船於18點37分24秒神舟九號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景海鵬、劉洋、劉旺順利升空,展開對接天宮一號的工作。

Ⅲ 中國航天的歷史

1956年10月8日,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製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
1964年7月19日,中國第一枚內載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廣德發射成功,中國空間科學探測邁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中國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成立。
1970年4月24日,隨著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在酒泉發射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衛星的國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顆返回式衛星發射成功,3天後順利返回,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
1988年9月7日,長征4號運載火箭在太原成功發射了風雲1號A氣象衛星。
1990年4月7日,「長征3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美國研製的「亞洲1號」衛星,中國在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市場中佔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長征」2號捆綁式火箭首次在西昌發射成功,為發射載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礎。
1992年,中國載人飛船正式列入國家計劃進行研製,這項工程後來被定名為「神舟」號飛船載人航天工程。
2001年1月10日,中國成功發射「神舟」2號試驗飛船
2002年3月25日,中國成功發射「神舟」3號試驗飛船,環繞地球飛行了108圈後,於4月1日准確降落在內蒙古中部地區。
2003年10月15日,航天英雄楊利偉乘坐神舟5號飛船勝利完成了我國首次載人飛行,實現了中華民族「飛天」的千年夢想。
2005年10月12~17日,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圓滿完成神舟六號飛行任務,中國載人航天實現了2人5天、航天員直接參與空間科學實驗活動的新跨越。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隨著嫦娥一號成功奔月,嫦娥工程順利完成了一期工程。
2008年09月25日神舟七號首次承載三名宇航員進入太空,成功進行出艙活動。
2011年11月01日神舟八號由改進型「長征二號」F遙八火箭順利發射升空。2011年11月3日凌晨,與組合天宮一號成功實施首次交會對接任務
2012年6月16日下午神舟九號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6月24日,航天員劉旺操作飛船順利完成於天宮一號的手控交會對接。標志著中國完全掌握了載人交會對接技術。
2010年10月1日18時59分57秒,嫦娥一號衛星的姐妹星嫦娥二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並獲得了圓滿成功。
2016年9月15日22時04分09秒,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2017年4月,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准備發射升空。

Ⅳ 中國航天發展史歷程

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成功升空。成為中國航天發展史上第二個里程碑。2003 年10月15 日,中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表明中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成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史上的第三個里程碑。

深空探測-嫦娥奔月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隨著嫦娥一號成功奔月,嫦娥工程順利完成了一期工程。此後,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相繼發射,並成功對接。2016年9月15日22時04分09秒,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中國的航天事業起步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

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發射成功。這是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

1975年11月26日,中國發射了一顆返回式人造衛星。

1980年5月18日,中國向太平洋預定海域成功地發射了遠程運載火箭。

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飛船在酒泉起飛,21小時後在內蒙古中部回收場成功著陸,圓滿完成「處女之行」。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完成首次載人飛行,承載的宇航員是楊利偉,成功圍繞地球十四圈。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這是我國首顆繞月人造衛星。

Ⅳ 中國航天歷史是什麼

中國航天史是從1956年二月開始的,當時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1956年四月,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航空工業委員會,統一領導了中國的航空和火箭事業。

1970 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 號」成功升空!成為了中國航天發展史上第二個里程碑。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隨著嫦娥一號成功奔月,嫦娥工程順利完成了一期工程。此後,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相繼發射,並成功對接。

2016年9月15日22時04分09秒,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2016年,中國航天對「星空奧秘」的探索捷報頻傳:

——首顆微重力科學實驗衛星實踐十號利用太空中微重力等特殊環境完成19項科學實驗並成功返回;

——暗物質衛星「悟空」在軌一年多,探測到黑洞爆發等多項發現,未來還會帶來更多驚喜;

——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開啟人類在空間尺度上的量子科學實驗,為未來在外太空開展廣義相對論、量子引力等物理學基本原理的檢驗做好了堅實的技術准備;

——中秋之夜,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順利升空。此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並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空間冷原子鍾、探索空間微重力和強輻射條件下生物生長規律等一批體現國際科學前沿的空間科學與應用任務圓滿完成。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航天史

Ⅵ 中國航天發展史簡述是什麼

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史如下:

1956年10月8日,錢學森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與導彈研究機構成立。

1970年,「東方紅一號」送入太空。

1975年,中國發射了一顆返回式人造衛星,第一次實現人造衛星「收放自如」。

1981年,中國獨立掌握「一箭多星」發射技術的國家。

1999年,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成功發射。

2003年,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

2007年,「嫦娥一號」用相機掀開了月球表面神秘的面紗。

2008年,「神州七號」完成空間出艙活動。

2010年,「嫦娥二號」探測月球環境。

2012年,「神州九號」與「天宮一號」實現載人「太空之吻」。

2013年,「嫦娥三號」成為中國第一個月球軟著陸的無人登月探測器。

2018年,「嫦娥四號」帶著「玉兔二號」來到了月球背面,開啟月球探測新旅程。

2019年,「長征十一號」首次完成海上發射。

2020年11月,「長征五號」成功將「嫦娥五號」送入地月轉移軌道,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之旅。

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長征二號送入太空。

自1956年開始,65年的不懈努力,中國航天技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從零開始到實現「太空旅行」,從技術封鎖到自主研發,展現了中華人民的智慧和團結。我們因生活在中國而自豪,因國家強大而驕傲。

Ⅶ 中國航天發展史簡介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繼美國、蘇聯、法國和日本之後,我國成為第五個能製造和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1987年8月,中國返回式衛星為法國搭載試驗裝置,這是我國打入世界航天市場的首次嘗試;

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天實驗飛船神舟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完成空間飛行試驗之後,在內蒙古中部地區成功著陸,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次飛行實驗成功;

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並安全返回,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2007年10月24日,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順利升空;

2011年11月3日,「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飛船成功完成我國首次空間飛行器自動交會對接任務;

2012年6月18日,「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飛船成功進行首次載人交會對接;

2013年4月26日,中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的首發星——「高分一號「衛星發射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開啟了中國對地觀測的新時代;

2015年12月17日,「悟空號」發射升空,是目前世界上觀測能段范圍最寬、能量解析度最優的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2019年7月25日,由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的雙曲線一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實現了中國民營運載火箭零的突破;

12月27日20時45分,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約2220秒後,將實踐二十號衛星准確送入近地點192千米、遠地點6.8萬千米的預定軌道,發射飛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2020年5月5日,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等載荷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宣布,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階段任務首戰告捷;

2020年6月23日,第55顆北斗導航衛星成功發射。7月31日,我國向全世界宣告,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

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這是我國首次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是中國邁向深空的重要一步;

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閱讀全文

與中國航天的歷史有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森淼培訓班哪個好 瀏覽:534
中國綠卡是什麼 瀏覽:519
義大利國際英文單詞怎麼寫 瀏覽:138
伊朗每年進口多少大蒜 瀏覽:808
現在的越南軍隊如何 瀏覽:508
98印尼為什麼不派兵 瀏覽:914
義大利鋼鐵工業分布在哪裡 瀏覽:698
中國哪些城市屬於特區 瀏覽:188
在越南如何去曼谷 瀏覽:875
印度甩餅怎麼畫 瀏覽:645
印度尼西亞和印尼印度有什麼區別 瀏覽:637
天津哪個婚介能有越南媳婦 瀏覽:812
義大利和美國哪個城市大 瀏覽:973
義大利愛吃的美食有哪些 瀏覽:447
英國脫歐程序什麼時候開始 瀏覽:690
義大利舊綠卡長什麼樣 瀏覽:356
原油寶事件中國損失多少 瀏覽:587
中國錄音師協會如何加入 瀏覽:526
伊朗用什麼交易石油 瀏覽:990
中國平安為疫情捐款多少 瀏覽: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