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歷和舊歷的區別
新歷和農歷有什麼差別? 新歷即是陽歷
公歷又貳作陽歷,夏歷又稱作陰歷(農歷)。
其記年:前者是地球圍繞太陽360度(一周)為計量的;後者是以月亮圍繞地球的12個圓缺為基準的。陽歷和陰歷每19年相差7個月(陰歷月)。
其實,我們的祖先早就掌握了陽歷和陰歷的基本規律。24節氣就是陽歷的天文基準,如:每年的冬至就在12月22日。所以說我們早就有了陽歷的使用經驗。
那麼既然我們的祖先已經知道了公歷(陽歷)的規律,幹嘛還要使用陰歷呢?
1、我們的女性的生理周期是按照月亮的而運行的;
2、地球上的潮汐周期又是按照月亮的軌跡而發生的:
3、19年加7個月剛好兩歷統一;
4、中國人的偉大節日――春節,就是陰歷的節日。
…
所以,我國的兩歷制度應該是過去有、現在有、將來永遠會有!
我們的天文文明應該是過去發達、現在發達、將來更加發達!好運!!1
新歷與農歷有什麼區別? 新歷也叫陽歷
陽歷也叫公歷,來源於西方。比如算星座時、就是按照陽歷(公歷)計算的。
陰歷也叫農歷,來源於我們中國。
比如我們俗稱的八月十五中秋節、清明節、七夕、春節、就是按照農歷來計算的。而元旦、和西方的情人節(2.14)和聖誕節、國慶節、建軍節、黨的生日、都是按照公歷來計算的。
他們的主要區別就在於陽歷是國際通用的,而農歷是我們中國特有的。
陽歷以地球繞太陽轉一圈的時間定為一年。共365天5小時48分46妙。平年只計365天這個整數,不計尾數。陽歷每年分12個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2月只有28天。又規定7月以前,單月為大月,雙月為小月;8月以後,雙月為大月,而單月為小月。每年所余的5小時48分46秒,只至四年約滿一天,這一天就加在第四年的2月里,這一年叫閏年,所以閏年的2月有29天。
陰歷以月亮圓缺一次的時間為一個月,共29天半。為了算起來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月中,大小月大體上交替排列。陰歷一年有365天左右,也沒有平年閏年的差別。陰歷不考慮地球繞太陽的運行,因而使得四季的變化在陰歷上就沒有固定的時間,它不能反映季節,這是一個很大的缺點。為了克服這個缺點,後來人們定了一個新歷法,就是所謂陰陽台歷。現在我國還在使用的夏歷(也叫農歷或陰歷)就是這種陰陽合歷。它跟陰歷一樣,以月亮圓缺一次的時間定做一個月,也就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閏月的辦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數跟陽歷全年的天數相接近,來調整四季。陰歷約每過二三年多有一個閏月。
公歷和農歷有什麼區別? 我國歷法可分為陽歷、陰歷、陰陽歷三種。陽歷是以太陽周年視運動周期(即回歸年,等於365.2422日)為一年,一年劃分成12個月,它與月亮運動毫無關系。根據嚴厲日期,可知寒來暑往的四季變化,但它不能顯示月亮的圓缺,這對那些需要根據月相了解潮汐變化的人來說是不便的。
陰歷則以月亮的圓缺周期(即朔望月,等於29.5306日)為一個月,積12個月為一年。它完全不考慮太陽的周年視運動規律,因而陰歷的日期不能顯示四季冷暖。這種歷法實用價值太小,現在除 *** 教外,已棄置不用了。
陰陽歷,即我國的農歷,它揚陽歷之長避陰歷之短,取陰歷的月為月,陽歷的年為年,即以朔望月為月,以回歸年作為一年的平均長度。所以農歷是加入陰歷成分的陽歷,帶有陽歷因素的陰歷。根據農歷日期,既可知道潮汐漲落,又可基本掌握四季更替。農歷是我國獨創,它閃耀著我們祖先的智慧之光。
公歷、陽歷、陰歷、農歷如何區分,什麼跟農歷是一樣的 陰歷:全稱「太陰歷」。歷法的一種。我國在辛亥革命以前所用的「陰歷」,其實是陰陽合歷。陰歷的特徵是:歷月的長短依據天象而定,平均值大致等於朔望月,大月30日,小月29日。歷年的長短只是歷月的整倍數,和回歸年無關,歷月和四季寒暑無關。
陽歷:全稱「太陽歷」。歷法的一種。它的特徵是:年的長短依據天象,平均長度約等於回歸年,月的長短則是人為規定,和月相盈虧無關。一年中分為若干個月也是人為規定。
農歷:即我國舊歷(陰陽歷)。二十四節氣起源於我國舊歷,而節氣對農業生產有重要意義,因而常把舊歷叫做「農歷」。節氣的確表示四季寒暑變化的時間,但它們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而決定的,應該屬於陰陽歷中的陽歷部分。 所以說農歷是陰陽歷;至於公歷倒就是陽歷~
公歷和農歷怎樣區別? 陰歷全稱「太陰歷」或「純陰歷」。陰歷根據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即朔望月制定的,因古人稱月亮為「太陰」,所以稱為「太陰歷」,簡稱「陰歷」。陰歷產生的確切日期已難確定,但根據甲骨文中的一頁甲骨歷來判斷,陰歷大約在殷代已相當普及。
陰歷的主要特點是:歷月的長短依據天象即月相來確定,大月30日,小月29日,歷月的平均值大致與朔望月平均長度29。5306日相等。年的長短則只是歷月的整數倍,而與回歸年無關。因此,陰歷的月份也與四季寒暑無關。陰歷的日期表示著一定的月相,即初一是朔,即新月;十五、十六或十七是滿月,即望;初七、初八是上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是下弦月等,這對古人憑借月相判斷日期是很方便的。而月相的變化又是人們最容易看見的天象,因此,各國的歷法大都先有陰歷後有陽歷。但是,由於陰歷與回歸年無關,因此,就與農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不協調,後來便逐漸被淘汰。現今除了幾個 *** 教國家,因宗教上的原因仍然使用一種稱為「回歷」的陰歷以外,其他國家已經廢棄不用。
此外,1912年我國採用「公歷」安排月日後,人們就把公歷稱為「陽歷」,而把同時並存於民間的傳統的「夏歷」通俗地稱之為「陰歷」。
陽歷,亦稱公歷、太陽歷、新歷、西歷,也稱格里高利歷。它是1582年,由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實行的歷法。從這一年後,陽歷代替了公元前42年由羅馬皇帝朱里・愷撒所實行的「儒略歷」(舊歷)。陽歷是以地球環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算作一年。它的長度為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由於它不是整數,為了把長短拉平,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六天,稱為「閏年」;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五天,稱為「平年」。這種歷法在每一萬年中約錯三天,比舊的「儒略歷」每四百年就錯三天。
由於這種歷法是根據地球與太陽距離的位置而定,所以它的「二十四節氣」是固定的:上半年的節氣多在每月的6日、21日,下半年多在每月的8日、23日,即使相差也不過一兩天。
西洋歷法是明朝萬曆八年(1580年),由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傳進中國的。利瑪竇的「泰西歷法」當屬「儒略歷」。太平天國實行的「天歷」,對中國的陰歷起了革命,它採用了陽歷,但對它也有所改訂。「天歷」中有中國原有的「干支」,也有陽歷的「禮拜」(星期),可謂陰陽合歷。「天歷」在中國歷法上說來,是一個具有革命精神的特殊歷法。辛亥革命後,從1912年元旦起,採用中華民國紀年和陽歷。1949年9月27日,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公元」。從此,我國也採用了公元紀年的歷法
新歷和農歷怎麼區分 農歷並不是陰歷. 簡單來說,農歷雖然也是根據月亮的朔望來制訂的,但還需要考慮太陽的運行、四季的變化,是一種陰陽合歷,而不是陰歷. 具體來說,陰歷是相對陽歷而言的,是根據月亮的朔望(月相圓缺變化的周期)來制定的.陰歷把月亮圓缺循環一次的時間算做一個月,12個月算做一年。然而月亮圓缺循環一次--一個朔望月,是29天12時44分3秒,比29天多,又比30天少。為方便,陰歷把月份分成大月和小月兩種,逢單月是大月30天,逢雙月是小月29天,一年共是354天。 實際上,一個朔望月並不正好等於一個大月和一個小月的平均數--29天半,而是比29天半多44分2.8秒。所以12個朔望月實際上要比354天多8小時48分34秒,30年就要多出11天。因此,陰歷30年中就要安插11年閏年,每逢閏年就在12個月多加一天。陰歷的閏年是355天。這樣,陰歷每30年中有19年354天,11年355天,平均一年的長度是354天8小時48分。它的一年比回歸年差不多短了11天。3年就短一個多月,17年就要短6個多月了。所以使用這種歷時,新年不一定在冬天過,它可以在春天過,也可以在夏天或秋天過。它的唯一好處就是陰歷上的每一個日期都可以推知月亮的形狀。 而農歷,是把朔望月的時間作為歷月的平均時間。這一點上和純粹的陰歷相同,但農歷運用了設置閏月的辦法和二十四節氣的辦法,使歷年的平均長度等於回歸年,這樣它就又具有了陽歷的成分,所以它比純粹的陰歷好。 現在所有的農歷,據說我們的祖先遠在夏代(公元前17世紀以前)就開始使用了。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夏歷。農歷的歷月是以朔望月為依據的。朔望月的時間是29日12小時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農歷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純粹的陰歷並不完全一樣,因為純粹的陰歷是大小月交替編排的,而農歷年大小月是經過推算決定的。 農歷每一個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陽地球中間,且以黑著的半面對著地球的時候)。有時可能出現兩個大月,也可以連續出現兩個小月。由於朔望月稍大於29天半,所以在農歷的每100個歷月里約有53個大月和47個小月。 農歷是基本上以12個月作為一年的,但12個朔望月的時間是354.3667日,和回歸年比起來要相差11天左右。這樣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個多月。 為了要把多餘的日數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一個月,這就是農歷的閏月。有閏月的一年也叫閏年。所以農歷的閏年就有13個月了。至於閏哪個月是由節氣情況決定的。
公歷農歷新歷陽歷區別 公歷、陽歷和新歷是一個概念,都是指以地球環繞太陽公轉1周為1個周期的歷法。即地球繞太陽公轉1周為1年。
農歷、陰歷或舊歷則是以綜合考慮地球繞太陽公轉周期和月球繞地球公轉周期的歷法。
即是以月球繞地球公轉1周為1個月,然後由12或13個月為1年,其一年的周期和地球繞太陽公轉1周的周期有差別。
農歷,陽歷有什麼區別? 說明白點的呢
就是陽歷是按季節來分的也就是說桃花是3月開花,每年都是
陰歷呢就是每個月到月園都是15 也就是說月圓一次就是一個月
懂了嗎
農歷和公歷有什麼不一樣? 農歷:
1.中國的一種歷法,是陰陽歷的一種,一般就叫陰歷。平年十二個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弗月小,年年不同)。由於平均每年的天數比太陽年約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裡設置七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據太陽的位置,把一個太陽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便於農事。紀年用天乾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這種歷法相傳創始於夏代,所以又稱為夏歷。也叫舊歷。
2.農業上使用的歷書。
ke./view/15163
公歷是現在國際通用的歷法,又稱格列歷,通稱陽歷。「陽歷」又名「太陽歷」,系以地球繞行太陽一周為一年,為西方各國所通用,故又名「西歷」。我國從辛亥革命後即自民國元年採用陽歷,故又名曰「國歷」。為與我國舊有之歷相對稱,故又名曰「新歷」。1949年正式規定公元紀年。
ke./view/23568
陰歷和陽歷的區別 通俗的講:陽歷就是日歷中講的幾月幾日。也就是上學上班等所按照的日歷。
陰歷就是平常講的幾月初幾,或者是算節氣或者傳統節日時所按照的日歷。
若要知道陽歷與陰歷的科學解釋,下面附上網路網址:
陽歷:ke./view/284
陰歷:ke./view/23598
2. 農歷與公歷的區別
公歷、陽歷、陰歷、農歷如何區分,什麼跟農歷是一樣的 陰歷:全稱「太陰歷」。歷法的一種。我國在辛亥革命以前所用的「陰歷」,其實是陰陽合歷。陰歷的特徵是:歷月的長短依據天象而定,平均值大致等於朔望月,大月30日,小月29日。歷年的長短只是歷月的整倍數,和回歸年無關,歷月和四季寒暑無關。
陽歷:全稱「太陽歷」。歷法的一種。它的特徵是:年的長短依據天象,平均長度約等於回歸年,月的長短則是人為規定,和月相盈虧無關。一年中分為若干個月也是人為規定。
農歷:即我國舊歷(陰陽歷)。二十四節氣起源於我國舊歷,而節氣對農業生產有重要意義,因而常把舊歷叫做「農歷」。節氣的確表示四季寒暑變化的時間,但它們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而決定的,應該屬於陰陽歷中的陽歷部分。 所以說農歷是陰陽歷;至於公歷倒就是陽歷~
新歷與農歷有什麼區別? 新歷也叫陽歷
陽歷也叫公歷,來源於西方。比如算星座時、就是按照陽歷(公歷)計算的。
陰歷也叫農歷,來源於我們中國。
比如我們俗稱的八月十五中秋節、清明節、七夕、春節、就是按照農歷來計算的。而元旦、和西方的情人節(2.14)和聖誕節、國慶節、建軍節、黨的生日、都是按照公歷來計算的。
他們的主要區別就在於陽歷是國際通用的,而農歷是我們中國特有的。
陽歷以地球繞太陽轉一圈的時間定為一年。共365天5小時48分46妙。平年只計365天這個整數,不計尾數。陽歷每年分12個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2月只有28天。又規定7月以前,單月為大月,雙月為小月;8月以後,雙月為大月,而單月為小月。每年所余的5小時48分46秒,只至四年約滿一天,這一天就加在第四年的2月里,這一年叫閏年,所以閏年的2月有29天。
陰歷以月亮圓缺一次的時間為一個月,共29天半。為了算起來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月中,大小月大體上交替排列。陰歷一年有365天左右,也沒有平年閏年的差別。陰歷不考慮地球繞太陽的運行,因而使得四季的變化在陰歷上就沒有固定的時間,它不能反映季節,這是一個很大的缺點。為了克服這個缺點,後來人們定了一個新歷法,就是所謂陰陽台歷。現在我國還在使用的夏歷(也叫農歷或陰歷)就是這種陰陽合歷。它跟陰歷一樣,以月亮圓缺一次的時間定做一個月,也就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閏月的辦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數跟陽歷全年的天數相接近,來調整四季。陰歷約每過二三年多有一個閏月。
農歷、陰歷、陽歷、公歷是啥意思怎麼區分的? ①農歷就是陰歷,陽歷即使指公歷;②以太陽視運動為依據設置的歷法,叫「太陽歷」,簡稱「陽歷」,現在國際上通用的就是這種,由於它來源於西方,是辛亥革命時期才傳到我國的,所以也稱為新歷;今天公歷是4月15日③以月亮的視運動規律為依據設置的歷法,稱為「太陰歷」,簡稱「盯歷」,這是東亞國家沿傳的,今天陰歷是三月十三。
公歷和農歷有什麼區別? 我國歷法可分為陽歷、陰歷、陰陽歷三種。陽歷是以太陽周年視運動周期(即回歸年,等於365.2422日)為一年,一年劃分成12個月,它與月亮運動毫無關系。根據嚴厲日期,可知寒來暑往的四季變化,但它不能顯示月亮的圓缺,這對那些需要根據月相了解潮汐變化的人來說是不便的。
陰歷則以月亮的圓缺周期(即朔望月,等於29.5306日)為一個月,積12個月為一年。它完全不考慮太陽的周年視運動規律,因而陰歷的日期不能顯示四季冷暖。這種歷法實用價值太小,現在除 *** 教外,已棄置不用了。
陰陽歷,即我國的農歷,它揚陽歷之長避陰歷之短,取陰歷的月為月,陽歷的年為年,即以朔望月為月,以回歸年作為一年的平均長度。所以農歷是加入陰歷成分的陽歷,帶有陽歷因素的陰歷。根據農歷日期,既可知道潮汐漲落,又可基本掌握四季更替。農歷是我國獨創,它閃耀著我們祖先的智慧之光。
陰歷和陽歷的區別 通俗的講:陽歷就是日歷中講的幾月幾日。也就是上學上班等所按照的日歷。
陰歷就是平常講的幾月初幾,或者是算節氣或者傳統節日時所按照的日歷。
若要知道陽歷與陰歷的科學解釋,下面附上網路網址:
陽歷:ke./view/284
陰歷:ke./view/23598
關於日歷表公歷和農歷的區分 公歷是陽歷,農歷是陰歷 日歷一般都安陽歷,因為陽歷國際化,全世界都用,陰歷是中國的傳統紀年法 具有中國特色啊 中國人在用
農歷 陽歷 陰歷有什麼區別? 我國歷法可分為陽歷、陰歷、陰陽歷三種。陽歷是以太陽周年視運動周期(即回歸年,等於365.2422日)為一年,一年劃分成12個月,它與月亮運動毫無關系。根據嚴厲日期,可知寒來暑往的四季變化,但它不能顯示月亮的圓缺,這對那些需要根據月相了解潮汐變化的人來說是不便的。
陰歷則以月亮的圓缺周期(即朔望月,等於29.5306日)為一個月,積12個月為一年。它完全不考慮太陽的周年視運動規律,因而陰歷的日期不能顯示四季冷暖。這種歷法實用價值太小,現在除 *** 教外,已棄置不用了。
陰陽歷,即我國的農歷,它揚陽歷之長避陰歷之短,取陰歷的月為月,陽歷的年為年,即以朔望月為月,以回歸年作為一年的平均長度。所以農歷是加入陰歷成分的陽歷,帶有陽歷因素的陰歷。根據農歷日期,既可知道潮汐漲落,又可基本掌握四季更替。農歷是我國獨創,它閃耀著我們祖先的智慧之光。
陽歷和陰歷有什麼區別呢! 陽歷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通用的歷法,它是按地球公轉一周為一年來計算的歷法,也稱公歷。
陰歷是中國和與中國有歷史淵源的國家使用的歷法,它是按月亮的一圓缺為一個月來計算的歷法,也稱農歷。
農歷和公歷有什麼不一樣? 農歷:
1.中國的一種歷法,是陰陽歷的一種,一般就叫陰歷。平年十二個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弗月小,年年不同)。由於平均每年的天數比太陽年約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裡設置七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據太陽的位置,把一個太陽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便於農事。紀年用天乾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這種歷法相傳創始於夏代,所以又稱為夏歷。也叫舊歷。
2.農業上使用的歷書。
ke./view/15163
公歷是現在國際通用的歷法,又稱格列歷,通稱陽歷。「陽歷」又名「太陽歷」,系以地球繞行太陽一周為一年,為西方各國所通用,故又名「西歷」。我國從辛亥革命後即自民國元年採用陽歷,故又名曰「國歷」。為與我國舊有之歷相對稱,故又名曰「新歷」。1949年正式規定公元紀年。
ke./view/23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