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有多少人叫許春雪

中國有多少人叫許春雪

發布時間:2023-02-20 04:51:30

Ⅰ 摘抄農諺,包括物候知識的理解

【農諺內容概述】
農諺講的是農業生產。廣義的農業生產包括農、林、牧、副、漁五業,農之中還包括農作物、果蔬、蠶桑等,這些內容在農諺中都有。再說,農業生產離不開土壤、肥料、水分、溫度以至於季節、氣象、氣候條件,這些方面在農諺中佔有大量內容。農業生產又是由人在進行的,因此農諺中還有很多內容離不開人與人的關系,經營管理的經驗等。解放前費潔心所收集的《中國農諺》,是由時令、氣象、作物、飼養、箴言等五大部分組成的,雖然不很理想,但可以從這個分類中看出農諺內容的幾個特點。據筆者對該書5953條農諺的統計。[1] 屬於時令之部的為2961條,佔全部的40.45%;氣象之部1556條,佔26.22%,作物之部1020條,佔17.18%;飼養之部251條,佔4.23%;箴言之部707條,佔11.91%。從個分配的百分率可以看出兩點:其一,氣象與時令的農諺共佔2/3,反映了農業生產發展過程對自然條件的依賴性。不違農時,適時播種,是進行農業生產的先決條件,從原始的刀耕火種到現代化的機器耕種,農業技術起了多麼大的變化,只有適時播種是不能任意改變的。為了正確掌握農時,幾千年來勞動人民總結了豐富的經驗,經受了足夠的教訓,因而以時令為中心的農諺竟佔到40%左右。旱、澇、風、寒等自然災害在小農經濟的封建社會時期,更是無法克服的莫大威脅,因此企圖掌握自然災害規律的農諺也佔到1/4。
費潔心所收的農諺,限於他個人的條件,共只5953條。建國以後,農業出版社以呂平為主,進行了有計劃的全國農諺收集工作,共得10萬余條,經過歸並整理分類,共得31400餘條,分成《中國農諺》上下兩冊出版。上冊是農作物部分,包括大田作物、棉麻、果蔬、蠶桑、豆類、油料直至花卉為止,據筆者統計,共約16200餘條;下冊為總論及畜牧、漁業、林業等部分,總論包括土、肥、種、田間管理、水利及氣象等,共約15200餘條。又將該書上下兩冊按類分別統計結果,大體上同上述費潔心的統計結果類似。但所見的規律性更為明顯。即全部農諺中,以氣象農諺最佔多數,共得7903條,佔全部的25.16%。其次就是水稻,共4573條,佔全部的14.56%;第三是麥類,共3596條,佔全部的11.45%。其餘的分散到各種作物上,條數有多有少,都遠不及稻麥那樣多。稻麥及粟黍類農諺條數的比例,很像筆者對《古今圖書集成》草木典谷部文獻所作統計的結果,在《集成》中,也是以稻的文獻量占首位,各種麥合起來居次位,粟黍又次之,三者所佔比重超過其他任何的作物。[2] 文字記載量的比重同農民口頭諺語的比重如此一致,是客觀事物規律的如實反映。將果樹和蔬菜類供不應求也只得1571條,佔全部的5.00%。糧食方面,像玉米和甘薯是遲至明末才引進普及的。玉米很快積累起222條,當然比重不高,僅佔0.70%;甘薯積累起366條,佔1.16%。自古農桑衣食並舉,棉花較之蠶桑是後起的,但推廣極快,積累的農諺超過了蠶桑,棉花有1243條,佔3.95%;蠶桑只355條,佔1.13%,蠶桑的農諺不應這樣少,其原因待查。農作物和畜牧這糧畜兩條腿中,畜牧部分的農諺遠少於作物,只有1433條,佔全部的4.56%,這是中國農區食物結構的特點,農區人口增長的壓力使得農區拿不出更多的土地飼養家畜。在家畜的農諺中,以豬最多,豬在南方是舍飼雜食,不需草場牧地。家畜農諺一個突出之點,是對家畜的鑒別農諺較多,且很生動有據,很像漢代以來的《相馬經》、《相牛經》之類,只是句子短少而已。
【農諺內容的特點】
1、地域性和普遍性
農諺的地域性,實際上反映了農業生產的地域性。例如不同地區作物種類不同,播種、收獲季節不同等等。浙江農諺:「麥黃種麻,麻黃種麥」,陝西農諺則為「麥黃種糜,糜黃種麥」,這是作物因地域而不同。華北農諺「七金、八銀、九銅、十鐵」,「秋收不耕地,來年不能定主意」,這是反映北方冬季休閑、一年一熟耕作制的,在南方就不是這樣,浙江農諺「草子種三年,壞田變好田」,「爛冬油菜旱冬麥」,反映浙江地區冬季不是種綠肥,就是種大小麥、油菜以及蠶豆、豌豆等,很少休閑,更沒有七月八月就耕地准備過冬的。地域性差別最大的是播種期,華北種麥的適期是:「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浙江則是:「寒露早,立冬遲,霜降前後正當時」。種芝麻和小米,華北是:「小滿芝麻芒種谷」,浙江則是「頭伏芝麻二伏粟」。
但在許多農諺里,盡管地區不同,條件不同,卻都有類似的說法。如大豆的「乾花濕莢,畝收石八」,南北各地都這樣說;浙江農諺「割麥如救火」和華北農諺「麥收如救火」一樣;「寸麥不怕盡水,尺麥但怕寸水」在浙江、蘇北等地都有同樣農諺:「六月不熱,五穀不結」,「有錢難買大肚黃」……等等都是普遍性的農諺。其所以這樣,是因為它們反映了作物的生物學特性。作物的生物學特性是它本身遺傳性的表現,其所要求的環境條件、栽培原理往往是具有共同性的,還有一些基本原理相同的栽培環節如深耕、增施肥料、中耕培土等,反映在農諺上也大體一樣。如華北、陝西農諺「種田不上糞,等於瞎糊混」;蘇北農諺「不施糞,瞎胡混」,浙江農諺「種田無師叔,只要肥料足」;以及華北農諺「鋤頭有三分水」和浙江農諺「旱來鋤頭會生水」等等,意思都一樣。
不論地域性和普遍性,就其表達形式的類似來看,說明當初某條農諺可能發源於某一地區,隨著傳播開去,各地就按照自己地區的特點(如作物的、耕作制的、季節的、口語習慣等)予以變通,最明顯的如播種期,幾乎「××早,××遲,××××正當時」成為各地農諺的共同表達公式了。
·2、概括性和科學性
概括性和科學性是農諺的最重要特點,由於農諺是口頭相傳的,必須簡短流暢,便於記誦。但它的內容又很豐富,所以必須精練深刻,發人深思。許多農諺看來似屬簡單淺顯,其實包含著深刻的科學原理,需要我們予以分析說明。例如種植綠肥的農諺:「若要草子好,經常三分燥。」一般地說,草子是喜歡濕潤土壤的,但歡喜濕潤並不等於不需要空氣,農民特別指出「經常三分燥」。據科學研究證明,草子田土壤的濕度以70%左右最好,由於地下水位降低,增加了氧化層的厚度,縮短了還原層的厚度,可使根系及根瘤發展良好,這就是農諺的概括性和科學性所在。其他如「麥澆芽,菜澆花」6個字就概括了兩種冬作的施肥關鍵;「山園直插,盪園斜插」,指出甘薯要根據不同水分條件,採取不同的扦插方式。「牛糞冷,馬糞熱」,在牛馬糞中還分冷熱,似乎沒有道理,實際上由於牛、馬的飲料不同,糞中微生物的活動也不同,發酵發熱的能力是大有差別的。有些栽培措施不但影響產量而且影響品質。如農諺指出:「九耘谷無毛,三削麥無糟」,是很有道理的,應該如何解釋透徹,還值得深入考慮。有些農諺必須通過科學研究才能揭發其理論意義,例如「種稻難種三黃稻」,「有錢難買大肚黃」。農民水稻專家陳永康提出的三黃三黑問題,幾年來通過中國農業科學院江蘇分院和陳永康同志一起搞科學實驗,初步明確了「黃是代表晚稻個體發育過程中在轉折點上的一種生理狀態,每次落黃後,植株即轉向另一新的階段」。這才算初步闡釋了三黃問題,但是,目前還存在不同意見的爭論。農諺中像這種概括性強,富有深刻科學原理的,還有很多需要我們用現代科學知識或通過具體試驗研究,予以分析提高。
·3、群眾性和通俗性
農諺極大部分作者是廣大的勞動群眾,這就決定了農諺的思想、感情以至於表達形式必然是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的,富有生活氣息、泥土氣息的,並且便於記誦,相互傳播。其中最常用的是把生產技術措施與人的關系聯系起來說明,最易為群眾所接受。如說明拔秧以前要略施起身肥,以利發根,但又不必太多,農諺就說:「秧苗起身,還要點心」,以「點心」來比喻起身肥的作用和分量,恰到好處。冬季種麥子沒有灰肥是很大的問題,農諺用「無灰不種麥,無酒不請客」來強調說明灰肥的重要性。稻缺氮肥,葉片發黃,亟需增施肥料,農諺用「稻子黃懨懨,主人欠它豆餅錢」來諷喻。玉米打頂後可以促使植株生長有力,結棒子粗壯,農諺就用「玉米去了頭,力氣大如牛」來比喻,其他如「番薯不怕羞,一直栽到秋」,「種田草子河泥,小孩糖梗荸薺」,「秀稻黃,吃塊糖;秀稻黑,沒得吃」等都是生動活潑而又含意深刻的好農諺。在我們繼承農諺遺產、總結農諺的特點時,必須把握農諺的群眾性和通俗性這一特色。

四、農諺結構的分析
為了更好地總結農諺,有必要對千百年流傳下來的農諺,就其句法結構和表達方法作些剖視,以便從中學習一些對發展新農諺、創造新農諺有益的經驗。
(一)農諺的句法 農諺的句子比較精煉樸素,但是把大量的農諺加以排以分析,就可以發現農諺的句子也相當錯綜復雜。先就每句的字數看,據筆者就全國農諺15823條(約36萬字)的分類統計,[3] 最少的是3字一條,最多的是196字一條。如將字數不同的各條稱為一個「句類」,則從3字一條順次到58字一條,共有56種不同句類:從60字到196字,共有34句類,總計從3字條到196字條共有90句類。值得注意的是,這90種句類中各類所擁有的句子數是不平衡的,絕大部分集中於10、8、14、12、7、6、13、5、16、20、9和11等12種句類中,共有14524條,占總數的91.79%;而這12句類中,又以10、8、14、12、7、6等6句類為最多,共11857條,占總數的74.93%。另就浙江農諺農作物部分的統計來看,也存在同樣的分配情況(表17)。
從下表可以看出很重要的幾點:
1、農諺是人們口頭流傳的諺語,除個別情況外(如九九歌之類),一般每句類字數不宜太多,否則不便於口頭傳誦。盡管有些農諺可達100多字,而實際上占絕大多數的不超過20字,更多的是不超過14字。又因為農諺的內容很豐富,太短了就無法表達較多的內容,所以6字以下的5字、4字、3字句也不太多,在全部15823句農諺中,5字句只出現468句,佔2.95%;4字句只出現150句,佔0.94%;3字句更少,僅出現6句(因限於篇幅,這里沒有將各句類所佔分配情況一一列表)。
全國農諺及浙江農諺句類的分配
句類|全國農諺90句類出現次數|占總數%|浙江農諺24句類出現次數|占總數%
10字句|3899|26.64|324|30.00
8字句|2185|13.80|151|13.96
14字句|2149|13.58|113|10.45
12字句|1335|8.43|12|10.36
7字句|1182|7.47|111|10.26
6字句|1107|6.99|92|8.51
以上6句類共計|11857|74.93|903|83.54
13、15、16、20、9、11句類共計|2667|16.86|127|11.74
以上12句類共計|14524|91.79|1030|95.28
其餘句類共計|1299|8.21|51|4.72
總 計|15823|100.00|1081|100.00
附註:全國農諺包括農作物、果蔬、畜牧、氣象、時令等各方面,浙江農諺僅為農作物栽培方面。
2由20字構成或由28字構成的句類(類似舊詩中的五絕、七絕)在農諺中不佔優勢(20字句共出現373句,28字句共出現132句),反之,卻以20字和28字的半數即10字句和14字句占絕對優勢,也是很值得注意的現象。
3在占總數四分之三以上的6、7、8、10、12、14字等6個句類中,偶數句佔5種,奇數句僅7字一種,這也符合於我國人民口語或書寫中常以成雙表達的習慣。
在字數相同的每一句類中,其表達的方式還有好幾種,例如同屬10字句類,表達方式可以是5字加5字的(以5+5代表之,下同),也可以是3+7的,4+6的,6+4的等等。茲就常見的8字、9字、10字、11字、12字等5種句類的句式舉例說明如下(表18)。
農諺各句類所包含的句式示例
8字句
句式|例句
4+4|清水下種,混水插秧
3+5|立了秋,在小一齊揪
2+2+2+2|旱插,早活;快長,快大

9字句
句式|例句
4+5|不怕天旱,只怕鋤頭斷
5+4|七十天蕎麥,八十天雨
3+3+3|六月到,賣棉被,買灰料
10字句
句式|例句
5+5|會插不會插,瞅你兩只腳
4+6|買種百斤,不如留種一斤
3+7|七月秋,里里外外施到抽
3+3+4|一季草,兩季稻,草好稻好
4+3+3|夏至後壓,一擔苗,一擔薯
11字句
句式|例句
5+6|會種種一丘,不會種種千丘
6+5|花草田種白稻,丘丘有谷挑
4+7|千處糞田,不如一處來糞秧
7+4|立秋前早一天種,早一天收
3+3+5|破糞缸,不用甩,壅田多餐飯
5+3+3|種田不施肥,你騙它,它騙你
12字句
句式|例句
6+6|蕎不見霜不老,麥不吃風不黃
5+7|要想多打糧,包穀綠豆種兩樣
7+5|種種甘薯種種稻,產量年年高
4+4+4|頭麻見秧,二麻見糠,三麻見霜
3+3+3+3|春插時,夏插刻,春爭日,夏爭時
根據上表舉例,筆者曾試將浙江農諺農作物之部1081條24句類排比分類,結果共得64種句式。如果就全國農諺來分類,句式當然還要多些。需要指出的是,常見的句式基本上都集中在常見的句類中,其餘是比較次要的。而且由於口頭傳誦或文字記錄上的差誤,只要有一字、一音的出入,即會引起句式的改變。例如上表11字句類中4+7式「千處糞田,不如一處來糞秧」中,如果去掉「來」字,便屬於10字句的4+6式了。因此,從繼承遺產創造新農諺的角度看,值得注意的不是問到底農諺有多少句類句式,倒是要注意這許多句類句式中那些最為常用、易記易誦。例如9字句的「扒根的稻子培根的谷」,「打春的蘿卜立秋的瓜」,10字句的「立了秋,不論大小一齊揪」,「立了冬,只有梳頭吃飯工」,13字句的「立了秋,雨水收,有塘有壩趕快修」,「打了春,立了夏,先種黍子後種麻」,14字句的「頭鋤皮,二鋤泥,三鋤四鋤花花離離」等都是以短長相配取勝,容易朗誦上口的好句式,值得我們繼承學習。
(二)農諺的修辭方法 農諺除了句法結構的錯綜復雜變化以外,就其表達內容的修辭方法來看,也是豐富多彩的。農民群眾知道通過各式各樣的修辭方法來表達其生產技術經驗,茲試舉例說明如次:
比喻:農諺善用比喻,因而容易使人理解、接受。農諺中的比喻有兩種,一種是明喻,一種是暗喻。以明喻較多,如「人無力,桂圓荔枝;地無力,河泥草子」,「熟土加生土,好比病人吃豬肚」,「冬雪是麥被,越壓會越長」,「蠶豆蓋層泥,好比三九蓋棉衣」。暗喻如:「秧草起身,還要點心」,以點心隱指起身肥。不論明喻暗喻都是常用人的生活來相比,顯得更加親切易曉。
借代:農諺中常多借代手法,以局部代表全體,以具體代表抽象,這樣就更其生動。例如「沒有泥腿,餓死油嘴」,這里以「泥腿」代表勞動人民,以「油嘴」代表剝削者。又如「隔重山,多一擔,隔條河,多一籮」,這是指異地換種可以增產,換種的距離、原則很難具體說明,農諺就用「一座山」、「一條河」來代表。
婉曲:這是農諺中應用得相當多的手法。農民喜歡用婉曲含蓄的話把本意烘托出來,例如「削斷麥根,牽斷磨心」,是說麥子需要勤中耕,中耕後可以增產,但他不用增產等明字眼,而說麥子加工,磨大量的麥粉時可能會把磨心都牽斷了,這樣烘托來說,以鼓勵人們作好田間中耕工作。其他如「麥田舞龍燈,小麥同樣生」是指小麥苗期鎮壓作用的;「小暑不見底,有谷沒有米」是指不烤田會引起倒伏及秕谷的;「芝麻田三日晴,回家洗油瓶」是指天旱有利於芝麻豐收的;「立冬種豆一筷長,兩粒豆子換一雙」是警告不要失時播種的;「田頭地角出黃金」是鼓勵人們充分利用隙地種植各種作物的;「傷心割菜子,灑淚收芝麻」是指芝麻和油菜兩種作物成熟時極易脫粒,遺失很多的。
鋪張:這也是農諺中常見的手法,往往用於強調某種措施或某一環節的重要性。例如強調油菜臘肥的重要說:「千澆萬澆,不及臘糞一澆」;強調處暑前後稻子灌水的重要,就用「千車萬車,不及處暑一車」;強調秧田施肥的重要,說:「會施施一丘,不會施施千丘,施千丘不如施一丘。」遇到這種鋪張的農諺,就不可照字面直解,要認識它是文字誇張的手法。
比擬:大抵是將物比擬作人,富有感染力。例如:「大豆耳聾,越鋤越通」;實際是指大豆需要中耕,根系及根瘤才能生長良好。「麥子屁股癢,越圧越肯長」是指鎮壓促進了分櫱的。
疊字:是農諺中屢見的表達手法。例如:「多摜摜,割稻飯;多抖抖,割稻酒」;「頭耘堆堆平,二耘挖挖根,三耘捧捧圓」,「稻子黃懨懨,主人欠它豆餅錢」;「種種甘薯種種稻,一年兩頭好」;「玉米結婚,子子孫孫」;「麥嶺狹窄窄,一畝還無半畝麥,麥甽寬盪盪,一畝抵當半畝用」;「立夏播種,摘來棉花胖朵朵,小滿播種,摘來棉花癟塌塌」;「白露白迷迷,秋分稻頭齊」……等等都是。
省略:為便於口頭背誦,省略是農諺的重要手法之一。以省去作主詞用的名詞為最多。例如:「千籮萬籮,不如根頭一籮」,這是指草子施灰肥的,省去草子和草木灰兩個名詞。「早瘟遲凍,不瘟不凍,霜降立冬」,是指油菜播種和毒素病、凍害的關系的,省去油菜播種四字。「天花不嫁自家婆」省玉米兩字。也有省去動詞的,如「冬至中,暖烘烘,冬至頭,凍死牛」,是指冬至逢月中或逢月初之意。
對比:有的把兩種作物的不同生物學特性放在一起對比。例如「麥粟燥,稻要泡;麥怕浸,稻怕曬」,「紅粟田三日落,回家好換鍋;芝麻田三日晴,回家洗油瓶」,「稻倒一半麥倒無」,「爛冬油菜旱冬麥」等;有的把同一種作物的不同技術要求加以對比,例如「早稻搭一搭,晚稻插到塥」,「早稻水上飄,晚稻插齊腰」等;有的把不同操作技術要求加以對比,如「清水下種,渾水插秧」,「冬至前犁金,冬至後犁鐵」等。

農諺中還有一種突出的表現手法,是借主語和賓語的互調位置或定語的互調位置體現完全不同的意思。例如「田不等秧,秧不等田」,「麥不離豆,豆不離麥」,「麥黃種麻,麻黃種麥」,「苗多欺草,草多欺苗」等等,都是通過主語與賓語互調位置收到效果的。又有「寸麥不怕尺水,尺麥但怕寸水」,「九成黃老十成收,十成黃老九成收」等則是借定語互調收到效果的。

從以上對農諺的句法和修辭方法的初步分析來看,可以體會到農諺不但內容豐富,切於實用,就是在表達內容的句法和修辭方法方面也有同樣豐富的創造。這對我們以後如何總結農諺,分析農諺,創造新農諺無疑有很多啟發。
五、怎樣正確理解農諺
前面談到農諺的特點之一是群眾性和通俗性,似乎農諺的易曉易懂是不成問題的,事實並不盡然。由於農諺的地域性、概括性加上歷史因素,有些情況已經時過境遷,有時要完全正確理解一句農諺倒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例如筆者在某次油菜豐產座談會上,聽到平湖縣一位農民說到一句農諺:「冬至月中,香菜打一盅」,他表示不明確是什麼意思要求大家解釋。另一次,聽到一位河南農民介紹孬地小麥克風農諺「參不落,只管種」,也是不明其意。對於農業科學工作者來說,具有現代的農業科學知識,理解農諺應該不成問題,可是也不盡然。如果不充分熟悉農諺的各種特點,很容易「以今套古」,理解得過了頭。例如「小暑不見底,白露枉費心」,原是指單季晚稻排水烤田的,有的同志聯繫到水稻的群體結構,以為小暑不見底,指此時應該封行了,小暑不封行,到白露就太遲,葉面積系數太小,沒有充分利用光能……這是過頭之例。「千澆萬澆,不及臘糞一澆」,原是強調臘肥重要的意思,可是有的同志偏偏理解這句農諺只主張施一次臘肥就夠了,顯然是沒有從農諺的特點出發,理解過死了。我們在整理過程中,也曾發生自作聰明,把原來對的改成錯的例子。如「三月清明你莫慌,二月清明早下秧」,在整理中把「三」「二」對調了一下,變成「二月清明你莫慌,三月清明早下秧」卻反而弄錯了。怎樣正確理解農諺,據我們初步的體會,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注意天文、氣象、歷法、節氣方面的常識 在農諺內容分類一節中已經指出,農諺中三分之二是屬於氣象、時令的東西,因此,要正確理解農諺,必須具備這方面的一些知識,包括常見的星宿,計算年月日時辰的天乾地支以及「九九」、「三伏」、春社、秋社之類。這些東西與我們現在的日常生活關系愈來愈疏遠了,如果不具備這些常識,遇到這一類農諺就不容易理解。例如「參不落,只管種」,參是古代二十八宿中西方七宿之一,這是以參星不落為標准,來定小麥播種期的農諺。「箕與風,畢與雨」,「月麗於箕,風揚沙」等,箕和畢也都是星座的名稱。「分了社,滿天熟,社了分,沒得啃」,這是指春社和春分之前或在春分之後與糧食豐歉的關系的,「分後社,晚稻無上下;社後分,晚稻大株根」,這里的社是指秋社,分指秋分,這種說法本身是無稽的,可是不了解分與社的所指,就無從取捨抉擇。這類農諺還是不少的。[4]

(二)是要注意注意農諺的省略手法 農諺由於口語的限制,常常需要簡略,而且所略的往往是最重要的主詞。這在特定地區特定條件下是不成問題的,可是對於收集、整理、注釋者來說,數量一多,常常鬧不清楚,或者張冠李戴,這就要我們要有較廣泛的生物學的、農業的知識。
6.農諺示例
春不種,秋無收。
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掛起。
五月端午晴,爛稻刮田膛。
寒露無青稻,霜降一齊老。
有水才有谷,無水守著哭。
水庫是個寶,防旱又防澇。
稻田水多是糖漿,麥田水多是砒霜。
人靠飯養,稻靠肥長。
肥田長稻,瘦田長草。
土肥長谷,豬肥長肉。
萬物土裡生,全靠兩手勤。
只要功夫深,土裡出黃金。
好種長好稻,壞種長稗草。
三年不選種,增產要落空。
好兒要好娘,種田要好秧。
作物不好胡搭配,亂點鴛鴦要吃虧。
氣象農諺
麥秀寒,凍煞看牛囝。
清明斷雪,穀雨斷霜。
桃花落在塵土裡,打麥打在泥漿里;桃花落在泥漿里,打麥打在塵土裡。
臘雪不烊,種田人飯糧;春雪不烊,斷脫人肚腸。
日出胭脂紅,無雨也有風。
日落西北滿天紅,不是雨來就是風。
日出貓迷眼,有雨不到晚。
東方日出白,就要有風發。
月著蓑衣,天要下雨。
半夜無星,大雨快臨。
要知明天熱不熱,就看夜星密不密。
烏雲接日頭,半夜雨稠稠。
日落烏雲洞,明朝曬得背皮痛。
天上起了鯉魚斑,明天曬谷不用翻。
天上鉤鉤雲,地上雨淋淋。
棉花雲,雨快淋,缸爿雲,曬死人。
東南風,干鬆鬆;東北風,雨祖宗。
東風急溜溜,半夜雨稠稠。
西風剎南腳,泥頭曬勿白。
立夏東南百草風,幾日幾夜好天公。
小暑起燥風,日日夜夜好天公。
五月南風落大雨,六月南風海要枯。
虹高日頭低,明朝著蓑衣;虹低日頭高,明日曬得背皮焦。
東虹日頭西虹雨。
雷打立春節,驚蟄雨不歇;雷打驚蟄後,低地好種豆。
南天霍西(閃電)火門開,北天霍西有雨來。
東霍霍(閃電),西霍霍,明朝仍舊干卜卜。
小暑一聲雷,黃梅倒轉來。
早霧一散見晴天,早霧不散是雨天。
霧里日頭,曬破石頭。
六月里迷露,要雨到白露。
三朝霧露發西風,若無西風雨不空。
早晨落雨飯後停,飯後下雨不得晴。
雨前麻花(小雨)落勿大,雨後麻花落勿停。
一落(下雨)一個泡,落過就好跑;一落一個釘,落煞落勿停。
蛇過道,大雨到;蛇上樹,有大雨。
雞啁風,鴨啁雨,螞蟻攔路要落雨。
蜻蜓成群繞天空,不過三日雨蒙蒙。
河底泛青苔,必有陣雨來;煙囪不出煙,一定陰雨天。
正月八,二月八,小貓小狗全凍煞。(寒潮來臨)
八月南風二日半,九月南風當日轉,十月南風轉一輪。
清明有雨正黃梅,清明無雨少黃梅。
端午落雨還好熬,初六落雨爛脫瓦。
夏至三朝霧,出門要摸路。(多雨)
正月二十不見星,瀝瀝拉拉到清明。
雨打黃梅頭,四十五天無日頭,雨打黃梅腳,車水車斷黃牛腳。
未秋先秋,踏斷蠻牛。(乾旱需戽水)
「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農諺就包含了豐富的物候知識」。
例如:
△雨中聞蟬叫,預告晴天到。
△早蚯聞蟬叫,晚蚯迎雨場。
△麻雀囤食要落雪。
△螞蟻壘窩要落雨。
△魚跳水,有雨來。
△燕子低飛要落雨。
△癩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穩。
△龜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亂如麻。
△泥鰍靜,天氣晴。
△豬銜草,寒潮到。
雞遲宿,鴨歡叫,風雨不久到。

Ⅱ 許春雪老公是誰

許春雪的老公是邢述法,望採納

Ⅲ 請教一下:1.雪的作用是什麼2.誰有「鳥的天堂」的資料

雪的作用

雪花是一種美麗的結晶體,它在飄落過程中成團攀聯在一起,就形成雪片。單個雪花的大小通常在0.05——4.6毫米之間。雪花很輕,單個重量只有0.2——0.5克。無論雪花怎樣輕小,怎樣奇妙萬千,它的結晶體都是有規律的六角形,所以古人有「草木之花多五齣,度雪花六齣」的說法。雪花多麼美麗而輕盈呀!我越來越喜歡雪花了,如果能夠再次目睹大地白雪皚皚,綠樹披銀裝,真是一件賞心悅目的趣事。
「瑞雪兆豐年」是我國廣為流傳的農諺。在北方,一層厚厚而疏鬆的積雪,像給小麥蓋了一床禦寒的棉被。雪中所寒的氮素,易被農作物吸收利用。雪水溫度低,能凍死地表層越冬的害蟲,也給農業生產帶來好處。所以又有一句農諺「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雪的作用很廣,但雪對人類有很大的好處。首先是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發育。因雪的導熱本領很差,土壤表面蓋上一層雪被,可以減少土壤熱量的外傳,阻擋雪面上寒氣的侵入,所以,受雪保護的莊稼可安全越冬。積雪還能為農作物儲蓄水分。此外,雪還能增強土壤肥力。據測定,每1升雪水裡,約含氮化物7.5克。雪水滲入土壤,就等於施了一次氮肥。用雪水喂養家畜家禽、灌溉莊稼都可收到明顯的效益。
雪對人有利也有害處,在三四月份的仲春季節,如突然因寒潮侵襲而下了大雪。就會造成凍寒。所以農諺說:「臘雪是寶,春雪不好。」

雪對人體健康的作用

《醫葯養生保健報》 冬季,大雪紛飛,蒼茫無際。人們在觀賞玉樹瓊花之時,往往忽視了雪的作用。雪對人體健康有很多好處。《本草綱目》早有記載,雪水能解毒,治瘟疫。民間有用雪水治療火燙傷、凍傷的單方。
經常用雪水洗澡,不僅能增強皮膚與身體的抵抗力,減小疾病,而且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體質。如果長期飲用潔凈的雪水,可益壽延年。這是那些深山老林中長壽老人長壽的」秘訣」之一。
雪為什麼有如此奇特的功能呢?因為雪水中所含的重水比普通水中重水的數量要少1/4。重水能嚴重地抑制生物的生命過程。有人作過試驗,魚類在含重水30-50%的水中很快就會死亡。雨雪形成最基本的條件是大氣中要有「凝結核」存在,而大氣中的塵埃、煤粒、礦物質等固體雜質則是最理想的凝結核。如果空氣中水汽、溫度等氣象要素達到一定條件時,水汽就會在這些凝結核周圍凝結成雪花。所以,雪花能大量清洗空氣中的污染物質。故每當一次大雪過後空氣就顯得格外清新。
據測定,一般新雪的密度每立方厘米為0.05-0.10克。所以,地面積雪對音波的反射率極低,能吸收大量音波,能為減少噪音作出貢獻。

雪的保溫作用

積雪,好象一條奇妙的地毯,鋪蓋在大地上,使地面溫度不致因冬季的嚴寒而降得太低。積雪的這種保溫作用,是和它本身的特性分不開的。

我們都知道,冬天穿棉襖很暖和,穿棉襖為什麼暖和呢?這是因為棉花的孔隙度很高,棉花孔隙里充填著許多空氣,空氣的導熱性能很差,這層空氣阻止了人體的熱量向外擴散。覆蓋在地球胸膛上的積雪很象棉花,雪花之間的孔隙度很高,就是鑽進積雪孔隙里的這層空氣,保護了地面溫度不會降得很低。當然,積雪的保溫功能是隨著它的密度而隨時在變化著的。這很象穿著新棉襖特別暖和,舊棉襖就不太暖和的情況一樣。新雪的密度低,貯藏在裡面的空氣就多,保溫作用就顯得特別強。老雪呢,象舊棉襖似的,密度高,貯藏在裡面的空氣少,保溫作用就弱了。

為什麼物體里貯藏的空氣越多,保溫效果越強呢?

這是因為空氣是不良導體的緣故。我們知道,任何一個物體,它本身都能通過熱量,這種能夠通過熱量的性能,稱做物體的導熱性。在自然界常見的幾種物質中,空氣的導熱性最差。所以物體里容納的空氣越多,它的導熱性就越差。由於積雪裡所能容納的空氣量變化幅度較大,因此,積雪的導熱系數變化幅度也較大。一般剛下的新雪孔隙大,保溫效應最好,到春天融雪後期,積雪為水所浸漬,這時它的導熱系數就更接近於水了,積雪的保溫作用便趨於消失。

雪蝕作用

冰緣氣候條件下積雪場頻繁的消融和凍脹所產生的一種侵蝕作用。產生雪蝕作用的地區分布在沒有冰蓋的極地和亞極地以及雪線以下、樹線以上的高山帶。那裡年均氣溫為0℃左右,屬於永久凍土帶。雪場邊緣的交替凍融,一方面通過冰劈作用使地表物質破碎;一方面雪融水將粉碎的細粒物質帶走,故雪蝕作用包括剝蝕和搬運兩種作用。隨著雪場底部加深,周邊擴大,山坡上逐漸形成周邊坡度小的寬淺盆狀凹地,即雪融凹地。其形態、成因和空間分布均不同於冰斗,但兩者又有聯系。當氣候進一步變冷、雪線下降時,雪蝕凹地可發育成冰斗;反之,氣候轉暖、冰川消退時,冰斗可退化為雪融凹地。不同自然地理條件下的雪蝕作用方式和速度各不相同。在緯度較低、降水量大、年凍融日數多的地方,雪蝕作用速率較快,雪蝕凹地深、面積大。如中國東北小興安嶺地區,雪蝕凹地十分普遍。反之,在緯度高、降水量少、夏溫低的地方,雪蝕作用就弱。地面坡度的影響是:坡陡>40°,雪場不易存在;平地上雪蝕作用極慢;30°左右的坡地上,雪蝕作用最為活躍。

鳥的天堂
教材分析:
小學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冊第五組課文第18課《鳥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全文按游覽順序可以分為四個大段:第一段寫作者和朋友們劃船出去遊玩,第二段寫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情景,第三段寫第二天又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情景,第四段寫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留戀和贊美。
文章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表現了大榕樹的龐大、茂盛,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的名不虛傳,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中這種生命現象的熱愛和贊美。
文章表達上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與動態的描寫;第二,借景物描寫表達感情與直接表達感情相結合。
選教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使學生感受大自然在人類保護下充滿生機活力的美,增強環保意識;二是使學生領悟作者描寫景物和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提高閱讀能力和作文能力。
教材重點:
本文重點是寫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沒有看到鳥,重點寫了大榕樹的碩大無比和充滿生機的美麗。作者按由遠及近的觀察順序,先寫它佔地面積大,並通過爭論榕樹的多少,說明這株榕樹是孤木成林,表現榕樹之大;接著寫近看榕樹,通過對枝乾和綠葉的描寫,展示了大榕樹的勃勃生機。在飽含情感的描寫之後,作者發出由衷的贊嘆:「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作者著重寫了眾鳥活動的熱鬧場面。從作者的描寫中,我們不僅知道了這兒鳥的數量多、種類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們生活的自由、快樂。
www.cn910.net
教材難點:
一、「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二、文中四處提到「鳥的天堂」,為什麼有的地方加引號,有的地方沒有加引號。
www.cn910.net
教學對象情況分析:
「鳥的天堂」指的是一株約500年樹齡的大榕樹,位於新會市的一座小島上。榕樹的樹冠大得出奇,濃陰覆蓋著整個小島,獨木成林,乘小艇從遠處,就成了浮在水面上的綠洲,景色奇特迷人;近看,枯藤交錯,猶如原始森林。大樹上棲息著成千上萬只各種各樣的鳥,它們每天早晚一進一出,盤旋飛舞,交互更替,很有規律,場面頗為壯觀。生活在廣州市的學生,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去觀賞,看到這難得的奇景。巴金爺爺筆下的小鳥天堂的確是非常迷人,字里行間無處不流露出那種贊嘆、驚訝、喜悅的感情。所以在學生學習課文,理解課文語句,體會作者感情,並通過朗讀把感情表達出來這些方面上存在一定的難度。
www.cn910.net
教學程序設計:
一、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18課《鳥的天堂》是六年級(十一冊)課本第六組課文,該組課文的訓練要求是在理解課文思想內容的同時,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的,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鳥的天堂》這篇課文,在表達上就很有特色。作者寫了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情形。第一次沒有見到鳥,著重描寫了大榕樹靜態的奇特的美;第二次見到了大榕樹上群鳥紛飛的壯觀景象,寫出了鳥的天堂的動態美。文章的語言生動、准確,如「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點縫隙」。一個「簇」字,一個「堆」字,我們讀了就很容易想像出榕樹枝葉茂盛的景象。再如「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短短三四十個字,就寫出了清晨鳥的天堂的熱鬧景象。本文的重點與難點也體現在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因此根據本班學生情況,我選了作者第一次看到的大榕樹的情景來進行教學設計。
①課堂上借學生的質疑:「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新的生命在顫動」指的是什麼?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積極地各抒己見。讓學生聯繫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和平時的感受,看看自己有什麼見解。學生通過朗讀,大膽想像是風吹、鳥動、新發的嫩芽、陽光的照耀、綠葉本身蘊育的無限生機……
②巴金爺爺用詞用句優美、准確,筆下描繪的大榕樹更是栩栩如生,充滿勃勃生機,作者雖然看不到鳥,但通過描寫榕樹的「大」、「茂盛」早已悄悄地把無限生機,暗藏著成千上萬的鳥都滲透在文字的描寫中去。我讓學生在自讀課文的時候,體會榕樹的美,邊體會邊畫句子,把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在旁邊作上記號。通過學生的這一朗讀、勾畫、體會,引導學生自讀、感受、質疑,從而理解語句的含義、作者的感情。學生在匯報的過程中解決了幾個知識點:什麼是氣根?榕樹有哪些特點?體現在哪裡?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句子,我利用CAI現代教學設備,向學生展示大榕樹的遠景和近景,樹葉的樣子、顏色等等。學生在觀察、朗讀、體會後很快地理解「簇」「堆」的用法,感受到大榕樹的「茂盛」,「那是一株大樹,樹的枝幹不可計數。」可以感受到樹的「大」。
二、學習寫作方法。
本課的寫作方法運用了描寫中動態描寫和靜態描寫。我在教學大榕樹部分時,指導學生體會句子意思後,總結作者在描寫大榕樹時是①按怎樣的順序來觀察榕樹的?②作者抓住了哪幾方面寫榕樹?其中哪一部分寫得最詳細?指出作者按從遠到近、從整體到部分,抓住榕樹的枝、根、葉三方面進行具體描寫,突出榕樹大而茂盛的特點,這種描寫方法叫靜態描寫。使學生首先認識靜態描寫的定義,然後在學詞學句的過程中感悟句子和寫作方法,體會這種寫作方法好在哪裡。最後在教學過程的尾聲,我設計讓學生仿照巴金爺爺的寫作方法,運用靜態的描寫手法去寫自己喜歡的一種植物,要注意抓住植物的特點去寫。
三、朗讀和背誦的指導。
該篇文章用詞優美,語句精闢、簡練,引導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例如:關於「真是一株大樹」一句,學生讀時習慣強調句中的「大」字,實際上作者強調的是「一」株大樹,所以要啟發學生朗讀時讀出「一」株大樹。讀好這句話,讀出榕樹的大,鼓勵學生相互交流朗讀的感受,說說為什麼這樣或那樣讀。在學生置入文章的情境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最佳時機,我要求學生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背誦下來,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本資源來自中華教育資源網

閱讀全文

與中國有多少人叫許春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間諜是什麼 瀏覽:240
印尼哪裡的房子最好 瀏覽:992
英國手機多少錢一部 瀏覽:774
越南幣一百萬塊相當於人民幣多少 瀏覽:795
義大利紅燴味薯片怎麼樣 瀏覽:176
要怎麼登錄和平精英國際服 瀏覽:593
印度堅果怎麼做 瀏覽:164
中國人什麼話 瀏覽:386
中國餐飲人均浪費多少 瀏覽:497
伊朗研發出多少款直升機 瀏覽:695
印度奶昔多少錢一斤 瀏覽:81
英國治癒率怎麼那麼少 瀏覽:923
導航到印度尼西亞怎麼去 瀏覽:168
現在英國戰機多少架 瀏覽:517
英國租車要多少錢 瀏覽:535
德國空運中國飛多久 瀏覽:516
1000越南幣元值多少元 瀏覽:217
在某些地圖上英國為什麼叫美國 瀏覽:545
韓國為什麼好多中國姓氏 瀏覽:516
越南血壓正常范圍是多少 瀏覽: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