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羽毛球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一、在20世紀初傳到中國的。
二、羽毛球運動從斯堪的納維亞到英聯邦各國,20世紀初流傳到亞洲,美洲,大洋洲,最後傳到非洲。
『貳』 中國羽毛球歷史
1992年,羽毛球在年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設立男、女單打和雙打及混合打5項比賽。
『叄』 中國羽毛球歷史
一、五十年代起步新中國成立前,在沿海少數城市雖有羽毛球活動和小型比賽,但范圍很小,水平也很低。新中國成立後,1956年在天津舉行了第1次全國羽毛球比賽,參加的單位有11個城市的男運動員49人,女運動員29人。以王文教、陳福壽為代表的一批華僑羽毛球好手的歸國,給我國的羽毛球運動帶來了當時世界上的先進技術和戰術,使我國的羽毛球運動水平得到了長足的進步。第1屆全國運動會羽毛球即列入正式比賽項目,共有21個省、市和自治區參加了比賽。二、六十年代世界羽壇的 「無冕之王」第一屆全運會後,湯仙虎、侯加昌、陳玉娘等一批優秀羽毛球青年選手又相繼回國。我國羽毛球教練員、運動員刻苦訓練,認真鑽研,敢於創新,在技術打法上提倡百花齊放。初步形成了幾種先進打法,使我國的羽毛球運動水平在以快為主、以攻為主的方向上邁出了一大步。在競技能力上出現了一個劃時代的飛躍。1963年連獲兩屆世界男子團體冠軍的印尼羽毛球隊來訪中國,我國家隊、青年隊和一些省隊都在對抗賽上獲勝。1964年印尼隊在蟬聯三屆「湯姆斯」杯冠軍後再次訪問我國,又鎩羽而歸。1964年在北京召開了全國第一次羽毛球訓練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了我國羽毛球運動「快、狠、准、活」的技術風格和「以我為主、以快為主、以攻為主」的發展方向。1965年中國羽毛球球隊出訪歐洲羽毛球王國丹麥和另一羽毛球強國瑞典,中國羽毛球運動員以其先進的技術風格、快速的打法和靈活多變的戰術取得34場比賽全勝的輝煌戰績。此時,因為國際羽聯長期錯誤地接受台灣羽毛球組織為一個國家組織,使中國羽毛球隊沒有參加「湯姆斯」杯等世界羽毛球比賽,但是,亞洲和歐洲的世界冠軍都敗在中國羽毛球運動員的拍下。在此情況下,歐洲報紙輿論評論中國羽毛球隊是世界羽壇的「無冕之王」。三、世紀之迷——「天皇巨星」與「無冕之王」誰更強印尼羽毛球運動員梁海量從1968—1976年共8次獲得全英羽毛球錦標賽男子單打冠軍(在沒有舉辦世界羽毛球錦標賽時,全英羽毛球錦標賽的冠軍被視為世界羽毛球冠軍)。在所參加的羽毛球比賽中幾乎無敗績,被譽為世界羽毛球的「天皇巨星」。而中國的湯仙虎、侯加昌兩人,因不參加全英羽毛球錦標賽,而從未與梁海量交手,但是在湯、侯成名後與所有其他外國運動員的比賽中從未輸過一場,甚至於從未丟過一局。因此,世人極想看到「無冕之王」的代表人物湯仙虎、侯加昌與羽球王國的世界「天皇巨星」梁海量比賽一場,分個高低。1973年12月,香港羽總舉辦了一次規模盛大的羽毛球國際邀請賽,印尼沒來參加。為使中國羽毛球運動員有機會與世界冠軍印尼隊交手,泰國在1974年舉辦了曼谷國際羽毛球邀請表演賽,印尼雖派運動員參加,但梁海量沒出現在賽場。而在1974年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的第7屆亞運會羽毛球比賽,梁海量在又獲當年的全英羽毛球男子單打冠軍的狀態下卻再次迴避。失去了這樣幾次難得的機會後,湯仙虎與侯家昌這兩位耀眼的世界羽球明星,終於未能了卻與梁海量切磋球技的夙願。四、八十年代獨領風騷1981年7月,在美國聖克拉拉舉行的第1屆世界運動會羽毛球比賽的五個項目中,中國運動員一舉奪得男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單打和女子雙打共4枚金牌,這是我國羽毛球運動員首次在世界性羽毛球比賽中亮相。繼此之後,在1982年首次參加湯姆斯杯賽,經過艱苦奮戰,最後以5比4反敗為勝,從印尼隊的手中奪得世界羽毛球男子團體冠軍。1984年中國女子羽毛球隊把世界女子羽毛球團體賽的獎杯「尤伯」杯又捧在懷中。1986年中國的男女羽毛球隊在印尼首都雅加達把「湯姆斯」杯和「尤伯」杯雙雙舉起。次年1987年,在中國北京舉行的第5屆世界羽毛球錦標賽的5個單項比賽中,中國羽毛球運動員囊括了全部冠軍。至此,中國羽毛球創造了一個國家同時獲得並保持了世界羽毛球比賽男女團體賽和5個單項個人賽的全部7項冠軍,這一國際羽壇史無前例的紀錄。五、九十年代再度輝煌正當羽毛球項目剛列為奧林匹克運動的正式比賽項目,而中國的羽毛球水平卻跌落到低谷,世界大獎賽的冠軍與中國運動員極少有緣,第25屆奧運會的羽毛球比賽,中國運動員一枚金牌都未得到。中國男子羽毛球隊1992年在湯姆斯杯半決賽時以2比3不敵馬來西亞,連決賽權都未能取得。直至1998年連續3屆也都未取得最後的決賽權。中國女子羽毛球隊也在1994年和1996年的尤伯杯賽中兩度被印尼隊奪走獎杯。這種狀況不是中國隊放鬆所致,而是對羽毛球運動員職業化趨勢帶動其他國家羽毛球運動迅速發展的勢頭估計不足。在採取了一系列相應的措施後,在90年代後期,局面開始有了轉機。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女子雙打葛菲、顧俊摘取了金牌,董炯也取得了男子單打銀牌的好成績。1998年中國女子羽毛球隊奪回「尤伯」杯,而在代表男女羽毛球整體實力的 「蘇迪曼」杯比賽中實現了1995年、1997年、1999年三連冠,2000年中國女子羽毛球隊蟬聯「尤伯」杯冠軍,男子隊也得了亞軍。只是要捧回「湯姆斯」杯,並在奧運會奪取更多的金牌,還有一段艱苦的路程。『肆』 羽毛球的歷史
發展歷史
起源
早在兩千多年前,一種類似羽毛球運動的游戲就在中國,印度等國出現。
中國叫打手毽,印度叫浦那,西歐等國則叫做毽子板球。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英國軍人將在印度學到的浦那游戲帶回國,作為茶餘飯後和休息時的消遣娛樂活動。
據傳,在14世紀末,日本出現了把櫻桃插上美麗的羽毛當球,兩人用木板來回對打的運動。
這就是羽毛球運動的原形。
現代羽毛球運動誕生在英國。
1873年,在英國格拉斯哥郡的伯明頓鎮有一位叫鮑弗特的伯爵,在他的領地開游園會,有幾個從印度回來的退役軍官就向大家介紹了一種隔網用拍子來回擊打毽球的游戲,人們對此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因這項活動極富趣味性,很快就在上層社會社交場上風行開來。
「伯明頓」(Badminton)即成為英文羽毛球的名字。
1893年,英國14個羽毛球俱樂部組成羽毛球協會。
18世紀時,印度的蒲那城,出現類似今日羽毛球活動的游戲,以絨線編織成球形,上插羽毛,人手持木拍,隔網將球在空中來回對擊,但這種游戲流行的時間不長。
羽毛球運動約於1920年傳入我國,解放後得到迅速發展。
20世紀70年代我國羽毛球隊已躋身於世界強隊之列。
70年代,國際羽毛球壇是印度尼西亞與我國平分秋色。
80年代,優勢已轉向我國,說明我國羽毛球運動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羽毛球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共設男女單打和男女雙打及混合打共5項比賽。
其餘羽毛球比賽也很多,像湯姆斯杯、尤伯杯以及世界羽毛球錦標賽等。
發展
1877年,英國的巴斯羽毛球俱樂部成立,並且第一本羽毛球比賽規則在英國出版。
1893年,在英國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羽毛球協會。
1899年,該協會舉辦了第一屆「全英羽毛球錦標賽」,每年舉辦一次,沿襲至今。
羽毛球運動從斯堪的納維亞到英聯邦各國,20世紀初流傳到亞洲,美洲,大洋洲,最後傳到非洲。
1934年,成立了國際羽毛球聯合會,總部設在倫敦。
1939年國際羽毛球聯合會通過了各會員國共同遵守的《羽毛球競賽規則》。
20世紀20到40年代歐美國家的羽毛球運動發展很快,其中英國、丹麥、美國、加拿大的水平相當高。
50年代亞洲羽毛球運動發展很快,馬來西亞取得兩屆湯姆斯杯賽冠軍。
同時印度尼西亞隊在技術和打法上有所創新很快取得了霸主地位。
六十年代以後羽毛球運動的發展逐漸移向亞洲。
1981年5月國際羽毛球聯合會重新恢復了中國在國際羽聯的合法席位,從此揭開了國際羽壇歷史上新的一頁,進入了中國羽毛球選手稱雄世界的輝煌時代。
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第二十四屆)上,羽毛球被列為表演項目,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第二十五屆)列為正式比賽項目,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第二十六屆)混雙列為比賽項目。
從此羽毛球運動進入新的發展時期。
2006年,羽毛球的新規則在試行了3個月後正式實施。
在該年湯尤杯賽中首先採用。
國內發展
1954年,先後一批報效祖國的赤子回國,並帶回了先進的羽毛球技術,同時組建了國家集訓隊。
繼而我國在東南沿海幾個主要大城市也成立了以歸國華僑青年為骨乾的羽毛球隊,在「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走自己的路」的思想的指導下,我國羽毛球運動員總結了國內外羽毛球運動的經驗教訓並整理了技術資料,結合自己的運動實踐進行了探索,不斷改進訓練方法。
其中,福建省運動隊主要在技術的手法上、廣東隊主要在步法上進行了改革和突破。
同時借鑒我國乒乓球運動的成功經驗,並通過對多年訓練和比賽實踐經驗的總結,提出了「以我為主、以快為主、以攻為主」的積極打法。
後來,又經過不斷地總結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中國羽毛球運動所持有的「快、狠、准、活」技術風格。
我國運動員懷著一顆勇攀世界羽壇技術高峰、為國爭光的雄心大志,吸取了國外的一些先進的運動訓練方法,勤學苦練,自覺地貫徹了「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進行大運動量訓練」的「三從一大」訓練方針,運動技術水平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但由於政治上的原因,當時我國未加入國際羽聯,故未參加世界性錦標賽。
但是在國際相互的交往中,多次與當時的世界強隊進行過較量,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被許多國外電報譽為「無冕之王」、「冠軍之冠軍」等。
直到1981年5月,國際羽聯重新恢復我國在國際羽聯的合法席位,實現了我國運動員多年的夙願——逐鹿世界羽壇,爭奪世界桂冠,為國爭光。
1981年7月,在第1屆世界運動會上(美國洛杉磯),我國運動員陳昌傑、孫志安、姚喜明、劉霞和張愛玲奪取了男女單、雙打的四項冠軍。
1982年,我國第一次參加了全英羽毛球比賽,張愛玲奪得女子單打冠軍,徐蓉,吳健秋奪得女子雙打冠軍,孿勁勇奪男子單打冠軍。
同年,中國隊第一次參加「湯姆斯杯」賽,在第一天1:3非常不利的情況下,奮力拚搏,最終以5:4擊敗羽壇勁旅印尼隊,奪得冠軍。
1984年,在馬來西亞的吉隆坡,我國羽毛球女隊又奪得了第10屆「尤伯杯」。
緊隨其後,我國又涌現出了楊陽、趙劍華、熊國寶、李永波、田秉毅和林瑛、吳迪茜、李玲蔚、韓愛萍等一批世界羽壇頂尖高手,從而進一步奠定了我國羽毛球技術水平處於世界羽壇領先地位的基礎,在一系列世界大賽中為祖國奪得了眾多的金牌,創造了中國羽毛球歷史上的輝煌時期。
進入90年代,隨著楊陽、趙劍華、李玲蔚等一批優秀運動員的相繼退役,我國暫時出現了一段青黃不接的時期,而印尼經過了多年的勵精圖治,涌現了一批以阿迪、王蓮香為代表的新秀。
此外,歐洲也重新崛起,韓國、馬來西亞有時有新人涌現,世界羽壇進入了群雄抗衡的時代。
在巴塞羅那奧運會上,我國羽毛球項目竟與金牌無緣。
直到1995年才逐漸步出低谷,首次奪得「蘇迪曼杯」。
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葛菲,顧俊勇奪女雙冠軍,實現了我國羽毛球項目在奧運會上零的突破。
1997年,我國運動員再次奪得「蘇迪曼杯」,同時在世界錦標賽上獲得了女單、女雙和混雙三塊金牌,開始步入再鑄輝煌的歷程。
『伍』 中國羽毛球歷史
中國羽毛球隊,包括中國女子羽毛球隊和中國男子羽毛球隊,是中國體育軍團的王牌之師。中國羽毛球隊在世界大賽上多次奪得尤伯杯、湯姆斯杯、蘇迪曼杯和奧運會冠軍。團隊綜合水平處於世界領先。
1987年北京世錦賽、2010年巴黎世錦賽、2011倫敦世錦賽和2012年倫敦奧運會中包攬了全部5個項目的冠軍。
2015年5月17日,在第十四屆蘇迪曼杯羽毛球決賽中,中國隊成功衛冕,實現蘇迪曼杯六連冠。
北京時間8月20日消息,里約奧運會進入第14個比賽日爭奪,羽毛球男雙決賽中傅海峰/張楠苦戰三局,以16-21/21-11/逆轉戰勝馬來西亞組合吳蔚升/陳蔚強,奪得中國代表團第21枚金牌,同時也摘下國羽本屆奧運會首金。
『陸』 羽毛球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1. 羽毛球的歷史,有很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是起源於日本,也有另一種說法是起源於印度。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現代羽毛球運動誕生於英國,大約在1800年左右,由網球變化而來。如果留心你會發現現在的羽毛球場地和網球場地非常相似。1870 年,出現了用羽毛、軟木做的球和穿弦的球拍。從1873年起,羽毛球運動便逐漸開展起來,那時的活動場地是葫蘆形,兩頭寬中間窄,窄處掛網,直至1901 年才改作長方形。
2. 羽毛球運動的起源眾說紛紜,主要的說法有以下幾種∶
一、起源於日本
相傳羽毛球最早出現於14-15世紀時的日本,球拍是木製的,球用櫻桃核插上羽毛製成。這種球由於球托是櫻桃核,太重,球飛行速度太快,使得球的羽毛極易損壞,加之球的造價太高,所以是該項運動時興了一陣子就慢慢消失了。
二、出現在印度
大約至18世紀時,印度的普那出現了一種與早年日本的羽毛球極相似的游戲,球用直徑約6厘米的圓形硬紙板,中間插羽毛球製成(類似我國的毽子),板是木質的,玩法是兩人相對站著,手執木板來回擊球。
三、誕生在英國
現代羽毛球運動誕生於英國,大約在1800年左右,由網球派生而來。我們可以注意到現今的羽毛球場地和網球場地仍非常相似。1870年,出現了用羽毛、軟木做的球和穿弦的球拍。1873年,英國公爵鮑弗特在格拉斯哥郡伯明頓鎮的庄園里進行了一次羽毛球游戲表演。從此,羽毛球運動便逐漸開展起來,「伯明頓」即成了羽毛球的名字,英文的寫法是「Badminton」。那時的活動場地是葫蘆形,兩頭寬中間窄,窄處掛網,直至1901年才改作長方形。
1875年,世界上第一部羽毛球比賽規則出現於印度的普那。三年後,英國又指定了更趨完善和統一的規則,當時規則的不少內容至今仍無太大的改變。
1893年,世界上最早的羽毛球協會---英國羽毛球協會成立,並於1899年舉辦了全英羽毛球錦標賽。
1934年,由加拿大、丹麥、英國、法國、愛爾蘭、荷蘭、紐西蘭、蘇格蘭和威爾士等國發起了國際羽毛球聯合會,總部設在倫敦。從此,羽毛球國際比賽日漸增多。
3. 羽球的發源有多種的傳說:
一.中國古代的游戲
中國古代有一種游戲,用木板拍擊一個裝飾的球,玩這種球的方式,很像今日的羽球運動。現在中國貴州的苗人,仍以木板拍擊雞毛的毽為游戲。
二.日本的「追羽根」
日本貞享二年(1685 A.D.)的時候,日本女子在新年正月里,常一面歌唱式的數數,一面用羽子板作一種「追羽根」的游戲,這種游戲與今日的羽球類似。
三.印度人的鄉土游戲
印度人時常作一種名叫 Poona 的游戲,這種游戲的起源據說是 1820 A.D.在印度孟買城的一條名叫Poona 街道的居民,作一種類似今日羽球運動的游戲,以後逐漸普及全印度及全世界,因此今日的羽球運動,又被稱為印度人的游戲(Indian game)。
四.英國拜明頓村的故事
1870 A.D. 英國格羅特郡(Glouestershire)拜明頓(Badminton)村的波福特公爵,在自己的庄園中,接待由印度返英度假的英國軍官,這些軍官們在天氣太壞,不能出外活動時,即在大廳中作游戲,這種游戲即是今日羽球運動的前身。它在開始時沒有名稱,而被稱作拜明頓的游戲(The game at Badminton)。當時的羽球是一個毽子。而網球拍則當作毽子板,以後毽子板與毽子逐漸改良,乃成為今日的羽球運動。人們為紀念羽球發源於拜明頓村,遂以Badminton 村名,作為羽球正式名稱。
中國人早就開始踢毽子,這是一種用腳來進行的運動,這就是最早的羽毛球。現在還不清楚是不是它帶動了五個世紀之後在中國、日本、印度和希臘流行開的球拍羽毛球運動。到了1600年球拍羽毛球成為孩子們最喜愛的娛樂活動,不久又成為許多歐洲國家上流社會一項顯示身份地位的運動。
19世紀中葉在印度出現了一種與現代羽毛球非常相似的運動「撲那」,駐扎在印度的英國軍官學會了這項運動並把它介紹到了國內的貴族社會。四年後第一家羽毛球俱樂部成立,現在的比賽規則沿用的就是那時制定的規則。
直到上個世紀末,這項運動才從貴族社會普及到平民當中。英國、愛爾蘭、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法國成立了羽毛球協會,比賽也更加激烈。國際羽毛球聯合會於1934年成立,最初有9個成員國,很快又有了荷蘭、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亞和美國的加入。
亞洲人在加入這項運動之後決心奪回它的統治地位。1934年以來,中國和印度尼西亞奪得了國際羽聯70%的冠軍頭銜,盡管這個聯合會有131個成員。
在經過了這么多年的發展之後,羽毛球運動與18世紀中葉時期相比並無太大差別,只有球速加快了很多。有記錄的最高速扣殺球是英國人西蒙-阿切爾創造的,球速達到了每小時26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