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唯一現存的「母系社會」在什麼地方可以介紹下么
90後旅行,只為遇見:#帶你去旅行#中國唯一現存的「母系社會」,不僅有奇特的民俗,竟還是旅遊勝地
如果當你知道有一個地方現在還繼續維持著母系社會,生命的延續是通過一種叫做"走婚"的方式,你會是什麼反應?我的第一反應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啊!然後就是想到那裡去看看。
人生至少要有兩次沖動,一次奮不顧身的愛情,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女孩子們還不趕快背上行囊去往這美麗的東方女兒國,看看這由女人掌管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吧!
⑵ 中國哪裡是母系社會
一個,就是納西族中的摩梭族
如果有人告訴你,在地球的某一個隱秘的角落,留有一片女人統領的世界,至今,那裡鮮活地演繹著男不娶、女不嫁的母系家庭生活,你也許會覺得不可思議,但她的確真實地存在著,並已存在了幾千年,仍繼續著那個古老的夢,仍用自己的視角凝視著漸漸變得陌生的世界。她就是滇西北高原上被世人稱為「女兒國」的瀘沽湖,這里是摩梭人生命的搖籃。那裡的山叫女山,那裡的湖叫母湖,那裡的江叫摩梭江。這片土地,似乎成了一片外婆主宰的後花園,那裡的炊煙好似女性的旗幟,永遠在訴說一個個講不完的故事。
現代女兒國的婚姻形式——阿夏走婚
此地的摩梭人至今保留著以母系為中心的「阿夏」婚姻,人們稱這里為「神州大地女兒國」。
在戛姆山下,瀘沽湖畔,摩梭人堅守著他們獨特的風俗習慣——阿夏走婚。阿夏在摩梭語中是親密朋友的意思,阿夏婚即朋友婚,即男不娶,女不嫁,男女雙方各自在母系大家庭中生活勞動,所以結交阿夏關系的夫妻沒有實質上的經濟聯系,男子夜晚到女家過夜,白天回到母家,所生子女由母親撫養,父親不撫養孩子,他撫養的是自己的外甥,而他自己的孩子又由阿夏家的舅舅撫養。在農忙季節,女方家需要幫忙,男方可以前去幫助。男女之間的愛情是阿夏婚的基礎,雙方一旦產生了愛情,就可以結交為阿夏關系。這種關系不受任何章程的限制和干涉,完全是以雙方的感情來維持。一旦雙方感情不合,就可以自己解除,另外尋找更適合自己的阿夏。這就叫「阿夏走婚」。
在長期的阿夏婚姻生活中,根據阿夏雙方的感情和意願,他們會由分居走向同居,共同生活在一個母系家庭里,不論男到女家還是女到男家,都是母系大家庭中的成員。由於同居是雙方自願,一旦感情破裂,也可以自願離散,目前,這里的大多數人還在實行這一婚姻形式。
摩梭人的成年禮
成了禮,摩梭人把13歲作為人身的新起點,每年農歷大年初一早晨,要為家中年滿13歲的男女舉行庄嚴的「穿褲禮」或「穿裙禮」(成丁禮)的「儀式」,雙腳騎跨在門檻上,或靠在火塘邊的柱子上,男靠左柱,女靠右柱,雙腳分別踏在豬膘和糧袋上,象徵日後豐衣足食,成丁者向長輩叩頭,長輩回贈禮品,親朋好友都帶著禮物前來祝賀。從此,他(她)們就算是長大成人了,可以隨意去找「阿夏」。
現代社會的母系氏族
母系大家庭,由於阿夏婚的存在,孩子歸母親撫養,土地、房屋和財產由母親掌管,形成了以母親為中心的母系大家庭。母系大家庭一般在20人左右,多者達40餘人。血緣按母親計算,財產由母系繼承。母親成了一家之主。日常生產生活都由母親主管,統一安排。即使吃飯,也由母親統一分配,實行「分食」法,有關節慶大典,風俗禮儀則由舅舅主持。由於大家庭成員都屬於同一血緣,家庭關系和睦,形成助人為樂的風氣。誰家有難,共同幫助,很少發生吵嘴、打架、辱罵的事情。在摩梭人社會中,並不完全是母系大家庭,亦有母系父系並存的家庭,父系家庭,也有成家婚姻。
難解的阿夏走婚之謎
在世界眾多民族中不乏仍處於原始狀態的民族,但時至今日均無「走婚」這一特殊的風俗。對於「阿夏」走婚為什麼能夠歷經滄桑後,仍存在於滬沽湖摩梭人中間,至今是一道世界級的未解之謎。
為此,國內外學者作過大量調查研究,並運用各種人類學現有理論進行分析。然而得出的結論似乎尚不足以解開這道難題。最為詳細的調查是詹永緒先生等於1963年、1965年和1976年進行的調查研究。他認為有五個原因:一是摩梭人的母系社會尚未完全瓦解,而外界的影響又還軟弱;二是社會生產力落後,尚未形成個體私有制,而以家庭集體所有制為主;三是婦女仍然充當謀取生活資料的主力;四是血緣紐結關系使傳統的觀念很深蒂固;五是上層土司不反對阿夏婚姻。
這些說法雖有一些道理,但是。為什麼外界的影響對摩梭人母系社會的作用如此軟弱?為什麼不少比摩梭人生產力低下的民族已進入一夫一妻制而摩梭人仍然實行走婚?為什麼摩梭人大多願意選擇走婚而不願其他形式的婚姻?這許許多多疑問,仍然是摩梭婚姻的難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