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糧食的主要進口國是哪些國家
太多了。小麥主要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玉米也是美國、阿根廷。稻穀是泰國、緬甸、越南等南亞國家,大豆主要是美國、阿根廷、荷蘭
『貳』 我們中國的糧食主要從哪來的
糧食主產區包括遼寧、河北、山東、吉林、內蒙古、江西、湖南省、四川、河南、湖北省、江蘇、安徽、黑龍江等十三個省份。
中國商品糧基地大致分為全國性和地區性兩類。在中國,前者如黑龍江和吉林中部的松嫩平原及黑龍江的三江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湖北江漢平原,四川成都平原,廣東珠江三角洲,蘇浙太湖平原,蘇皖江淮地區,江西鄱陽湖平原等。
現階段中國已經實現了糧食基本自給,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糧食基本自給,客觀上具備諸多有利因素。根據中國農業自然資源、生產條件、技術水平和其他發展條件,糧食增產潛力很大。
(2)中國糧食從哪裡進入擴展閱讀
第一類,是南方原有高產商品糧基地,包括長江三角洲、江漢平原、鄱陽湖平原、洞庭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5片。
1、這類基地人多田少,地處亞熱帶,自然條件優越,農作物生長季節長,可一年多熟;又有悠久耕作歷史,勞動力充裕,有精耕細作傳統,農田基本建設有一定基礎,水利、肥料等生產條件較好,
2、糧食單產一般每公頃可達6000千克~8250千克,比全國糧食平均單產約高一倍;糧食商品率為29%,每年提供的商品糧佔全國13片基地商品糧的60%以上,因此是我國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素有中國「米倉」之稱。
3、今後要進一步加強建設,逐步提高農業的現代化水平,做到以糧為主,多種經營,互相促進,增產商品糧仍有較大潛力。
第二類,新發展的淮河平原商品糧基地,包括蘇北和皖北兩片,它們處於黃淮海平原南部。
1、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地下水條件較好,又處在暖溫帶向北亞熱帶的過渡地區,降水量、熱量和無霜期低於長江以南而高於黃河以北,是我國重要的水旱輪作糧食產區。
2、新中國成立以來,由於水土條件改善,擴大了基本農田,糧食單產每公頃已達4065千克,糧食商品率19.6%。今後應進一步加強以治水為中心的農田基本建設,繼續改善土、肥條件,提高精耕細作水平,仍將有相當可觀的糧食增產潛力。
第三類,水平尚低、發展潛力最大的東北商品糧基地,包括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吉林中部平原及遼寧中部平原三片。
1、東北地區人少地多,緯度較高,熱量條件不如南方,只能一年一熟,生產條件和原有基礎均不如前二類地區,農業經營粗放,糧食單產水平尚低,一般每公頃僅為1875千克~1950千克,但國營農場多,糧食總產量高,糧食商品率為35.2%,
2、其中國營農場商品率高達40%~60%。每年向國家提供的商品糧,數量佔13片商品糧基地的1/5以上。這里還有大量宜農荒地,開墾擴耕有較大餘地。
3、今後應大力加強農田基本建設,改善水利、肥料等狀況,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改進耕作技術,把提高糧食單產和開荒擴耕結合起來,逐步實現糧食的穩產高產。這里增產商品糧的潛力,在各類商品糧基地中將是首屈一指的。
『叄』 中國糧食的發展歷史
不同時期南北食作物都是互動的
我國是重要的糧食大國,從新石器時代人們就開始大規模種植糧食。但受到自然地理環境與生產技術的影響,每種糧食的生產期卻不同。有的作物生命力旺盛,適應能力強,就可以在更廣闊的地理區域內生長,如小麥、水稻、粟、黍等。而有的作物只能在特定的環境里繁衍,如一些熱帶作物等,這種作物就具有較強的地域性特點。
在我國不同的歷史時期,南北糧食作物都是互動的,除此之外,還有部分外來作物,比如我們今天吃的馬鈴薯、花生、甘薯等,就是洋貨。
一、史前至秦漢中國糧食結構的形成與改變
歷史時期的糧食作物多是在史前農業的基礎上繼承的。目前通過對各種文化的考古發現可以了解到,中國南北作物的分布各有差異,北方的作物多以粟與黍為主,南方的作物多以水稻為主。
「五穀」的定義不斷發生著變化
在北方目前已知的龍山文化、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都出現了粟。在黃河流域以外的地區,如西藏的卡若文化、東北的昂昂溪文化也都有粟的發現。
到了仰韶文化中期,粟已經在中原地區大面積種植,這不僅滿足了人們對於穩定糧食的需求,同時也為文明的發展以及人類更大聚落的形成提供了基礎。
而在史前社會的南方,稻是主要的糧食作物,例如在長江流域的大溪文化、良渚文化、屈家嶺文化中都有大量稻的出現。黃河流域雖然也有稻的出現,但地域分布十分有限,僅僅在渭河與伊洛盆地發現稻的痕跡。而到了商周時期,原產於西亞的小麥,開始傳入中國。
大量先秦酒器的出現,反映了中國古代糧食產量的提高
中國歷史上有「五穀」的說法,雖然五穀的定義在不斷變化,但最初的五穀就是指黍、稻、麥與麻等五種商周時期人們常吃的糧食。黍在商周時期佔有重要的地位,因為商周時飲酒風氣盛行,而黍正是重要的釀酒材料,所以當時的統治者非常重視黍的種植。
秦漢時期,隨著大一統局面的形成與農業技術的發展,糧食的產量也大大提高。尤其是鐵制農具的普及,使各種糧食的推廣成為了可能。到了西漢,由於大型水利設施的營建,關中地區成為「天下陸海」,此時水稻也開始在北方大范圍地種植。
收割水稻
三國時期,冬小麥得到了極大的推廣,冬小麥在當時也叫「宿麥」,春小麥叫作「旋麥」。總之,從戰國至三國時期,黃河流域粟的種植面積還在不斷擴大,但小麥已經發展到了僅次於粟的地位,同時水稻也因為水利灌溉系統的發展,種植面積不斷增多。秦漢時期,在北方旱地作物中,除了粟的面積有所擴大外,豆類作物也開始出現在文獻中,如漢代的《四時月令》中就有關於豆類的介紹。
二、魏晉至兩宋時期原生糧食的擴大與外來作物的傳入
從魏晉到兩宋之間,中國先後經歷了大分裂到統一再到分裂的局面,各民族之間頻繁的交流與融合推動著物資的交流與新的糧食作物的傳入。
首先在傳統糧食方面,小麥的種植面積在不斷擴大,三國時期,在兗州與徐州就有大范圍小麥種植的記錄。到了唐代,河北道、河南道、淮南道(今安徽中北部與蘇北地區)、河東道(今山西)都有小麥的種植。唐代宗時期甚至出現了麥稅的徵收,這說明小麥已經成為中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了。
秦漢以後小麥就是中國人的食量
同時水稻的種植面積也不斷擴大,從魏晉開始,在渭河、汾河等黃河流域就出現大量種植水稻的情況,種植水稻的范圍最北已經延伸到了今北京一線。到了北宋年間,隨著宋遼《澶淵之盟》的簽訂,在宋遼邊界的白水溝就出現大面積種植水稻的情況。
而在這個時期外來作物也開始傳入中國各地,比如占城稻。占城稻是因原產於越南南部的占城而得名。占城稻最早出現於北宋,因其具有高產且環境適應能力強的特點,在引進之初就被很大范圍推廣種植,特別是在水資源豐富的江南地區,占城稻的生長速度更快。
從傳播路線上看,占城稻最初是從今越南傳入福建等地,後來在北宋末年在兩浙路進行推廣。占城稻在作物學上屬於旱稻的一種,環境適應能力較強。其實,在占城稻引進之前,中國就有了旱稻種植的記錄,但因地理條件的限制導致其無法推廣,而占城稻的出現不但使旱稻得以推廣,更使得中國種稻區面積發生了較大改變。
占城稻的傳入路線
文史君說
中國農作物經歷了上千年的發展與衍變,從史前時代一直延續至明清時期,隨著人類生產技術的發展與農具的革新,糧食作物的種植也在發生著改變。而中國的糧食發展大體遵循著兩種路徑,一是原生糧食的種植與擴大,例如商周時期的五穀;另外一種就是外來作物的傳入,例如西亞的小麥與越南的占城稻等。這兩種模式在歷史的發展中互動,最終奠定了今天中國人的糧食格局。
參考文獻
鄒逸麟:《中國歷史地理概述》,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韓茂莉:《中國歷史地理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安志敏:《中國的史前農業》,《考古學報》1988年第4期。
(作者:浩然文史·禹貢行者)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肆』 中國最早大米是從哪裡引進來的
大米原產於中國與印度
我國食用大米已有七千多年的歷史,七千多年前長江流域就有種植水稻並食用大米。稻的栽培歷史可追溯到約公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中國湖南。
在1993年,中美聯合考古隊在道縣玉蟾岩發現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12320±1200—14810±230年。水稻在中國廣為栽種後,逐漸向西傳播到印度,中世紀引入歐洲南部。
(4)中國糧食從哪裡進入擴展閱讀:
東漢時,南方的人口逐漸增加,東漢末年,由於連年的戰爭,使黃河流域的社會經濟遭受到很大的破壞,中原人民大量逃入長江流域。
西晉覆滅後,北方相當長時期內局面混亂,以後又有更多的中原人民向南遷移。這些南來的移民,不但增加了南方的人力,同時帶來了北方各地區較高的生產技術,這對於長江中下游經濟文化的發展是一個很有利的條件。
但是南方的自然環境及其相應的作物栽培方法和北方有許多區別。稻對生長條件和栽培技術的要求較高。首先,水稻需要田面有適量的水,南方雖然雨量比較多,還是需要講求水利,以便灌溉。
『伍』 糧食水果蔬菜的起源地是那裡。何時從哪裡引進我國的。
中國早在一萬年前就有水稻種植的歷史,是世界上目前發現最早種植水稻的地區,水果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自己土生土長的水果,蔬菜也是,所以不存在引進中國一說,只是有部分水果是後面傳過來的,比如西瓜,葡萄是漢時從西域傳過來的,玉米,辣椒明朝時期從墨西哥那一代逐漸傳入中國的,
『陸』 現在我國糧食儲備來源
我國的糧食儲備來源大約是在河南糧倉或者湖北等糧食大產地。進行糧食儲備來進行國家戰略安全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