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太空探測中國和印度哪個強

太空探測中國和印度哪個強

發布時間:2023-03-07 20:58:30

㈠ 世界航天強國排名

1、美國

美國的經濟和科技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他們在冷戰時期就已經展開對外太空的探索,率先完成了載人登月計劃。美國在航天領域更是大有所為,太空探索公司的「龍」飛船成功將兩名宇航員送入太空,兩個月以後,兩人順利返回地球。

㈡ 中國與印度誰的航天技術更先進

中國航天技術基本上依靠自主發展,自然技術更先進的

㈢ 中國探月工程目前有沒有領先印度

中國和印度的技術水平對比

火箭:
印度此次發射月船一號使用的是極地衛星運載火箭PSLV。重量約為300噸,4.5級(芯級4級,助推級算半級。)運載能力,低軌道約3.25噸。
中國發射嫦娥一號使用的是長征3號甲。重量為240噸,3級,運載能力,GTO(同步轉移軌道),2.6噸。
評價:PSLV的技術水平相當於中國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

衛星:
印度的月船一號。重量有三種說法,1.5噸,1.3噸,523公斤。由於極地衛星運載火箭不具備將1.5噸的重量打到GTO的能力,更談不上奔月。因此1.5噸不可信。由於印度的衛星的實際GTO入軌重量往往明顯低於星箭分離重量,大概是星箭分離後利用星上發動機進一步加速進入GTO。例如它01年發射的通訊衛星,就有2.5噸和1.95噸兩個版本。因此對於月船一號,1.3噸可能是星箭分離重量,GTO入軌重量大約1100公斤,523公斤可能是抵達月球的重量,這個估計應該是比較合理的。它搭載的燃料非常多。實際上印度的衛星不是被火箭直接打到軌道上的,而是衛星自己還要飛一段。星上載有11台儀器,其中有6台來自五個國家,加上俄羅斯生產的發動機,這次發射實際上是7國合作的結晶。設計壽命為兩年。太陽能電池板功率為700瓦。
嫦娥一號的重量是2.3噸,由於火箭的推力還有富裕,因此直接被火箭打到了超GTO軌道上,根據東方紅三號平台的數據推算,到達月球的重量應該在1200公斤左右,但是實際上嫦娥號在到達月球時剩餘了大量的燃料(任務需要加上路上節省),實際重量可能高達1400公斤以上。星上裝載8套24台設備,全部為國產。設計壽命為一年。太陽能電池板功率為3000瓦,壽命末期功率1700瓦。
評價:以東方紅三號為基礎的嫦娥一號技術優勢明顯,國產化率也高得多。功率差了幾倍很能說明問題。有意思的是,兩者最核心的任務是一樣的:繪制月面圖。但是嫦娥號實際上用了7個月就已經完成任務,不知道設計壽命為兩年的月船一號要多久。

地面測控系統:
中國擁有遠洋測控船隊,海外測控基地,本土超大型射電天線列陣,天鏈星和北斗星。這些印度都沒有。
評價:不用比。測控能力的不足是印度的絕對軟肋,如果沒有美國和歐洲的地面站的直接幫助,探月對它來說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完全依賴他人幫助的後果是絕大部分數據都在別人手裡,別人想給你什麼就給你什麼。這與中國和歐洲的合作完全不同,中國自身有能力作全程測控,合作只是一種補充。如果鬧僵了,中國可以甩開歐洲,但是印度不可能甩開美國單干。

下一步的展望
下一步是落月,印度計劃2011年,中國原計劃2014年,但是現在有消息說提前到2012年。

火箭:
印度目前最先進的火箭是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重402噸,3.5級,運載能力GTO,2.5噸。該火箭目前一共發射5次,成功3次,其中4次使用的是俄羅斯生產的液氫液氧發動機。
如果是2012年發射的話,長征5號就指望不上了。但是長征3號乙是足夠勝任落月的。長征3號乙重426噸,3.5級,運載能力,GTO,5.2噸。
評價:實際上都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充其量也就是能和長三甲比一下,而且在可靠性,成熟性,國產化率上相去甚遠。重量更是重了一多半。頗讓人意外的是,雖然印度的火箭發動機比沖比中國還高,日本的比沖甚至高得多。在某些人看來,這就是說明他們的技術水平比我們要先進。但是同樣重量的火箭,中國的運載能力比印度高一倍,比日本高15%。不知那些高喊中國火箭落後的人作何感想。
需要說明的一個問題是,印度人引以為傲並大肆吹噓的幾項「先進」技術都落後於中國15年以上。中國第一次使用液氫液氧低溫再點火發動機是1984年發射的長征三號。第一個四軸電穩定平台是1988年的長征4號甲。第一次使用固體火箭發動機是1970年的長征一號。
現在的長征五號雖然需要到2014年才能首飛,但是從目前的進度看,使用12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的3.35米和2.25米組件發展較為順利,並不排除將它們用於改進現有火箭的可能。舉例而言,只要把長三乙的助推器換成四個2.25米模塊或者兩個3.35米模塊,就可以輕松的獲得800噸的起飛推力。將火箭的運載能力提高到GTO,6.5噸以上。但是現有的推力已經足夠而且有效,可靠,很難說將會使用新火箭。印度由於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目前的成熟度和可靠性還很低,很難指望2011年能夠研製出更強大的火箭。

衛星:
印度目前最大的通信衛星GTO入軌重量約為2噸。考慮到火箭本身的能力,最多也就是2.5噸。也就是和現在的嫦娥一號差不多重。
中國下一步繞月計劃已經確定採用東方紅四號通信衛星平台。重量約為5.1噸,太陽能電池板功率10500瓦,有效載荷600~800公斤。

探月器:
中國的月球車已經正在研製。印度已經邀請俄羅斯製造著陸器。
評價:俄羅斯為什麼要給你打工?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地面站:
落月必須要有海外測控站,因為當地球轉到另一面時本土的會與登陸器完全失去聯系。還是那句話,中國有,印度沒有,除非和美國合作。但是美國人的午餐同樣不能白吃。

重要補充,今天認真研讀了印度太空署的網站。http://www.isro.gov.in/

印度太空署在不同的版面對月船號的重量和軌道描述有多個版本,差別較為明顯。經過比對,決定採用月船號入軌重量為1380公斤,考慮到它進入的初始軌道遠地點只有22800公里,遠未到達GTO,因此我前面的判斷是正確的,即火箭沒有能力將月船號直接打到GTO。從印度太空署的介紹估算,PSLV的GTO運載能力應該不超過1000公斤。不過意外的是,月船號到達月球居然還有675公斤的重量。我對印度是否有這樣的技術水平表示懷疑。

印度太空署在原有的計劃中採用的軌道和目前實際的軌道顯然是不一樣的。在他們原計劃的軌道中,月船號應該經過255*22860,300*37000,300*73000,300*387000,2000*384000,五條軌道,運行到月球附近,再相機變軌進入環月軌道。但是現實是,月船號已經經過了250*22800,300*37800,300*73000,348*164600,465*267000軌道。下一步將進入500*384000軌道。也就是說,實際飛行多了兩次變軌。變軌的後果是衛星在環月軌道上至少多停留了9天,在這九天之內,月球已經多運轉了三分之一圈。等到月船號到達月球軌道時,月球顯然已經不在原計劃的位置上了。
兩個計劃必然有一個不可能到達月球。也就是說,如果原有的飛行計劃正確,那麼現在的月船號已經嚴重偏離飛行計劃,幾乎沒有可能到達月球;如果現有的計劃正確,那麼在印度太空總署的網站上刊登的原有飛行方案就根本沒有嚴肅性可言。
有意思的是,月船號所選用的軌道揭示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印度的軌道計算能力很弱。無論是原有的飛行計劃還是現有的飛行計劃,特別是現有的飛行計劃,既不是最節省能量的軌道,也不是控制最精確的軌道,更不是最快捷的軌道,而是計算和控制最簡單的軌道。相比之下,嫦娥號選擇的是更精確,更節約能量,而且更快捷的軌道。而且,由於沒有384000公里停泊軌道,對嫦娥號的飛行計劃所涉及到的軌道計算要遠比印度的月船號復雜。
事實上,印度雖然號稱軟體大國,卻一直是一個軟體弱國,它的計算數學水平一直非常落後。

根據印度太空署網站的介紹,本次探月的地面測控使用了印度的一台32米天線,一台18米天線,一系列的10~12米天線。一台俄羅斯的64米天線,俄羅斯提供了全方位的技術支持。美國和歐洲航天局也提供了美洲,大洋洲,夏威夷的大型測控天線參與。實際上主要的測控工作都是由外國人完成的。
讓我打個比方來進行類比。中國的嫦娥工程發射過程中,使用了中國的一台50米天線,一台40米天線,25米天線數台和18米天線數十台。動用了在南美的巴西和非洲的納米比亞的中國所屬海外測控站,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上的4艘遠望號。
可見,如果刨去外國支援,中印兩國的地面測控實力相差近十倍。如果沒有外國的支持,印度要想完成測控任務是不可想像的。

㈣ 中國與印度誰的航天技術更先進

印度並不是我們想的那麼落後,世界排名前十的富豪居然有4個印度人,實在讓人吃驚。
就現在而言中國航天領先印度,主要是在載人航天方面。按航天技術發展水平,可將世界航天國家分為三個方陣,美國、俄羅斯為第一方陣,歐洲空間局、中國、日本、印度為第二方陣,加拿大、巴西、韓國等為第三方陣。 中國上載人航天飛行取得圓滿成功,成為繼俄羅斯、美國之後世界載人航天俱樂部的第三個成員。因此,中國目前雖然處於航天第二方陣,但與第二方陣其他成員相比又要領先一些。
1963年,印度在頓巴建成了自己的第一個火箭發射台,並發射了一枚探空火箭。1975年4月19日,印度從蘇聯的火箭發射場發射了印度第一顆自製衛星。1980年7月18日,印度首次從本國的發射場,用自製的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衛星,從而成為世界上第六個具有衛星發射能力的國家。

目前,印度衛星的研發和應用技術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已發射各類衛星30多顆。這些衛星在印度教育、衛生、減災、自然資源利用、國防等方面均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

與此同時,印度的運載火箭技術也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2001年4月,印度用「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成功地將一顆重達2.54噸的通訊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軌道,這標志著印度跨入了世界航天大國行列。目前,印度已擁有4種類型國產運載火箭:「衛星運載火箭3(SLV-3)」、「加大推力運載火箭(ASLV)」、「極地衛星運載火箭(PSLV)」和「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GSLV)」。

2001年10月22日,印度成功地用「極地衛星運載火箭」把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2002年2月9日,印度航天科學家對印度自行開發的火箭超低溫發動機進行了一次試驗,並取得成功。運載火箭使用這種發動機可以將衛星送入地球上空3.6萬公里的軌道。2004年9月,第二代「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將一顆重達1.95噸的教育衛星送入地球上空3.6萬公里的軌道。而在此之前,世界上只有中國、美國、俄羅斯、法國和日本5個國傢具備使用超低溫發動機發射對地同步衛星的能力。

印度已建立了完備的航天組織機構,僅航天計劃的主要實施機構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就擁有1.68萬人。今天的印度已經掌握了製造和發射運載火箭、人造衛星、地面控制與回收等技術,並建成了一套完整的空間研發體系,在火箭和衛星的製造,衛星發射、跟蹤、制導及控制等方面具備了相當強的實力。

據悉,印度內閣已批准一項預計耗資1億美元的無人月球探測計劃。作為計劃的第一階段,印度將於2008年前發射一顆小型環繞月球的無人探測器,並以此為基礎,准備在2015年之前實現宇航員登月。

而印度的整個「登月」計劃將分三個階段進行,首先是向月球發射探測裝置,然後發射登月機器人,對月球進行多項科學研究,最終幫助印度宇航員登月。

在第一階段中,無人月球探測器將攜帶配有紅外線和X射線頻率的高精度遙感裝置。這一裝置與探測器一起將在距離月球100公里高度的環月球軌道運行兩年,這期間,它將勘察月球表面,繪制完整的月球成分地圖和三維地理圖。

目前,有關探測任務的設計和試驗工作已經開始。

㈤ 印度成功發射了火星探測器,以前也發射過月球探測器,中國到現在也沒有,是中國的航天科技不如印度嗎

中國探測火星受制於測控,而不是火箭。印度在月球探測時使用的都是俄羅斯的地面站(英文好的請搜索印度太空署網站)。但中國沒有這種國際合作的條件,只能依靠自己,而中國的深空探測網按計劃需要2016年才建成,所以火星探測計劃定到了2018年。
美國發射的機遇號,勇氣號火星探測器都是用德爾塔2-7000型火箭進行發射的,而德爾塔2-7000型運載火箭的GTO運載能力僅2200公斤。中國的長征3號甲的GTO是2600公斤,而且是1994年就首飛了。
印度運載能力最強的GSLV火箭,GTO能力也僅2200公斤,而且到現在還不可用。此次發射探測器的火箭是PSLV。但PSLV的GTO能力僅1000公斤,不到德爾塔2的一半,長征3號甲的40%。中國的長征3號GTO達到了1500公斤,是1984年首飛的。
也就是說,中國大約在20年前就有能力發射比勇氣號這種重量的火星探測器,30年前就能有能力發射比印度重一半以上的火星探測器。
實際上探測器也是現成的。中國今年底要發射嫦娥3號月球探測器,使用的火箭是長征3號乙,能夠將5500公斤重的衛星送入GTO軌道,相當於印度PSLV的5倍,GLSV的2.5倍。能夠將3500公斤的衛星送入環太陽軌道,能夠將2000公斤的探測器送入火星軌道。也就是說,直接用嫦娥2號稍微改一改就能直接打到火星上去,當火星探測器用。

㈥ 印度載人飛船也要發射,和我國相比,印度的航天實力究竟如何

印度的載人航天計劃起始於2007年,由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承擔。

從2007年開始,印度空間研究組織進行了600公斤太空艙回收實驗(SRE),並且使用極地運載火箭(PSLV) 將太空艙發射升空,在近地軌道運行12天後返回地球。

在之後印度還進行了乘員艙大氣再入實驗,以及2018 年的中止試驗,這讓印度基本上掌握了太空飛行所需的耐熱材料、技術和程序

我國的載人航天是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來的,其中經歷了太多的艱難,但依靠航天領域的科學家們,在歐美人的質疑眼光中,完成了一系列的載人航天壯舉,現在還完成了「天宮」空間站的初步建設,在航天領域,我國絕對處於頭部集團

印度在航天領域也取得了一些進步,但是10多年過去了,才在俄羅斯的幫助下,研製出袖珍版的「加甘楊」載人飛船,這個只比神舟系列飛船的返回艙要重一點。說白了,也就是讓宇航員到太空裡面去體驗一把,什麼科學實驗根本就不可能進行,拍上幾張照片就得立即返回,至於艙外太空行走就更加不可能了。

總體上而言,印度目前的載人航天水平,差不多相當於我國在上世紀末的水平,想要真正成為航天強國,印度還有不少的路要走。

㈦ 為什麼印度一箭可發幾十顆衛星,是不是說明印度火箭技術比中國強

嚴格來說,在印度發射之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航天機構發射過如此多的衛星。印度在2016年6月成功發射了一箭20星,自此開啟了它驚艷世界的征程,中國用長征六號火箭也創造過一箭20星的紀錄,俄羅斯最高紀錄為一箭37星。

更多人認為,印度能把104顆衛星同時發射到太空,那麼它的火箭技術也應該十分先進。此次承擔發射的是印度極軌衛星運載火箭PSLV-C37。印度極軌衛星運載火箭PSLV-C37屬於四節火箭,有固態及液態燃料系統交互使用,第一節為固態推進火箭有138頓重的燃料,直徑為2.8米,其首級火箭推進器是世界最大的推進器之一,它還擁有6枚助推火箭,其中4支在地面就點燃,其他2支則在空中點燃,每支固態輔助推進火箭都有9頓重。

其實,對於航天發射來講,發射衛星的數量多少並代表核心問題。印度這次發射都是將衛星投放到同一個軌道上,航天業內的專業人士都懂得其難度不大。因此航天技術的高低不是只表現在某一個點上,它代表的是一整套復雜的科學體系。

㈧ 印度火星探索領先中國

中國和印度都沒上去過,有什麼好比的?

公平的比較中國和印度在火星探測上都缺乏基本能力,但中做的工作更扎實一點。

運載火箭方面。
美國發射的機遇號,勇氣號火星探測器都是用德爾塔2-7000型火箭進行發射的,而德爾塔2-7000型運載火箭的GTO運載能力僅2200公斤。
印度目前擁有的最大型火箭GSLV運載火箭的GTO能力恰好就是2200公斤左右,但GSLV的可靠性太低,7次發射僅成功2次,而且從俄羅斯進口的7台上面級發動機已經用掉了了6台。因此如果明年發射火星探測器的話GSLV基本用不上。
印度目前擁有的比較可靠的大型運載火箭是PSLV,他們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就是用PSLV發射的,按照新聞所講,計劃用於發射火星探測器的火箭也是PSLV。但PSLV的GTO能力僅1000公斤,不到德爾塔2的一半。
中國的運載火箭GTO能力超過德爾塔2的至少有4種,發射嫦娥一號的長征3號甲的運載能力就達到了2600公斤。長征3號乙更是達到了5500公斤,相當於德爾塔2的2.5倍。
我們再做一個對比,美國近幾年發射的火星探測器的起飛重量大約都在750公斤左右。簡單估計一下,我們可以認為中國現在就擁有將1800公斤以上的探測器打到火星的能力,其有效科學載荷大約150公斤。而印度只有將350公斤左右的探測器發射到火星的能力,考慮到印度方面說有效科學載荷25公斤,我認為基本靠譜。

探測器方面。
印度的月船號上11台儀器有6台是其他國家製造的。考慮到火星探測器只有不到月船號的一半大小,而且火星探測的要求比月球要高得多,因此印度火星探測器搭載的設備會比月船號少得多,而且基本上應該全部或絕大部分為外國製造。換句話說,印度的火星探測器肯定是「廣泛的國際合作」的產物。
而中國的火星運載能力已經接近嫦娥2號的重量,在深空測控可以保證的情況下,把嫦娥2號改進一下直接送上去都可以的。

深空測控方面。
印度的月球探測計劃時深空測控就完全依賴國外,火星探測的要求比月球高得多,因此毫無懸念的也得依靠「國際合作」。
而中國的月球探測時雖然與歐空局有合作,但主要限於填補盲區,基本上還是靠自己。要達到對火星進行探測還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近年來中國一直在興建大型的射電天文望遠鏡,包括雲南,上海,喀什,佳木斯以及南美洲等。在今年(2012年)將完成第一期工程,為2013年嫦娥3號的落月做准備。整體計劃將於2016年完成。屆時中國的深空測控能力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探測火星就是綽綽有餘的了。

總的來說,印度通過與航天發達國家的國際合作,在明年之內將一個比較小的火星探測器送上火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中國本身的能力遠遠超過印度是毫無疑問的,但目前主要是深空測控能力拖後腿,以現在的進度,整個深空測控網的建設還需要幾年的時間。但其實現在建設的這個測控網的全部能力是遠遠超過探測火星的,如果抓緊時間,明年發射應該也是夠用的。如果硬要爭這個面子的話,和俄羅斯或歐空局合作一下,今年底也能上去。
當然,我們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必要趕這個時間就是了。還是把手頭的工作按部就班的一步步做好比較實在。
中國航天目前有很多實際的工作在做,深空測控網目前全面開工,2016年前完工沒有什麼懸念。海南文昌發射基地2013年完工也沒什麼問題。2013年嫦娥3號將降落月球,探測器技術將進一步成熟。長征5號計劃2014年首飛,目前主力發動機YF-100已經定型,YF-77已經完成超過一萬秒的試車。就算YF-77不能按時完成,以YF-100為基礎的長征7號也足夠用了。五年以後,到2017年,中國有火箭,有測控網,有發射基地,有探測器。探測火星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而印度五年之後有什麼?
測控網沒戲。探測器方面月船2號仍然是和俄羅斯合作。計劃用於GSLV Mark III運載火箭的,由
兩台Vikas發動機並聯而成的L110發動機在2010年3月5日的首次全程試車中失敗,從此沒有下文。因此,計劃達到長征3號乙水平的GSLV Mark III的進度實際還不如長征5號,幾年之內基本沒戲。GSLV Mark I運載火箭7次發射僅成功2次,上面級發動機至今依賴進口,五年之內能把它搞好就算不錯。五年之後的印度航天,和現在幾乎沒有區別。
到那時候還有什麼好爭的?

㈨ 印度發射的探月衛星和中國常娥比,哪個更前衛些

前衛?

印度衛星有一個很大的噱頭,那就是撞月。所謂把國旗插在月球上....
但是,大白話說,這個技術含量很低。我們說探月三部曲是「繞落回」,其實其中還漏了一步,那就是撞月。撞月其實是美國和蘇聯探月的第一步,最簡單的一步。只不過中國跳過了這一步而已。

印度衛星的太陽能電池板的功率只有700瓦,中國和日本的探測器至少都在5000瓦以上。你可以想像一下,700瓦能幹什麼?還有,嫦娥號重2.35噸,帶24件儀器。印度的月船號523公斤,帶11件儀器。中國的火箭和衛星全部是國產的,印度的11件儀器有6件是別人的。順便說一下,中國這次使用的火箭是240噸級的長征3號甲,印度使用的是300噸級的極地衛星運載火箭。中國的火箭要輕但是打到月球上的重量卻重幾倍。

補充兩點。

嫦娥工程總投資14億人民幣。月船號造價8300萬美元。
請注意,一個是工程總投資,另一個是造價,僅僅是衛星的造價。

㈩ 印度發射過多少火箭成功了幾次其航天實力在世界算什麼水平

其實印度已經發生過很多火箭,但是並沒有成功過幾次。總體上來講,印度的航天實力在全世界當中算是中等國家的水平。

隨著人類社會科技不斷的進步,人類已經將目光轉向了太空當中。不僅僅局限於地球的內部,所以目前各個國家正在積極發展屬於自己國家的航天技術。但是不同於深海探測,要想發展航天技術,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以及力量。最主要的是一個國家必須擁有充足的航天技術作為儲備,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國家能夠真正做到獨立自主發射太空探測器。

印度發射過多少火箭?

想必大家想到太空強國,首先想到的是中國美國以及俄羅斯。事實上也的確如此,中美俄是現如今世界上太空領域最為先進的三個國家。在全世界所有航天國家當中,中美俄三個國家的技術最為先進,而且都有獨立自主研製太空探測器的能力。相比之下,印度雖然也在航天技術方面有所發展,但是發展的進度是非常緩慢的。截至目前為止,印度發射過將近十幾次的火箭,可是十幾次火箭的發射並沒有成功過幾次。

閱讀全文

與太空探測中國和印度哪個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三月八日是什麼節日 瀏覽:219
中國多久能拿世界盃 瀏覽:44
中國礦大宿舍有多少人 瀏覽:565
義大利有一個地區為什麼是零感染 瀏覽:852
中國有哪些買車免稅區 瀏覽:961
義大利面的配料怎麼做好吃 瀏覽:401
洞口哪裡有賣義大利面的 瀏覽:331
為什麼伊朗還在用美金 瀏覽:189
伊朗主要進口什麼產品 瀏覽:953
印度的功法都有什麼 瀏覽:648
伊朗男人喜歡什麼樣子 瀏覽:744
越南國家一年有多少人口 瀏覽:233
英國警車什麼牌子的 瀏覽:761
義大利數據中心在哪裡 瀏覽:689
境內怎麼收義大利付款 瀏覽:909
英國傘為什麼是黑色 瀏覽:276
如何讓英國留學ps更好 瀏覽:299
英國的歷史怎麼寫 瀏覽:710
義大利在美國哪個州 瀏覽:373
英國有什麼實力扣壓伊朗油輪 瀏覽: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