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蝗蟲疫情在中國哪裡

蝗蟲疫情在中國哪裡

發布時間:2023-03-22 17:32:38

⑴ 蝗蟲肆虐印度:扒一扒中國歷史上的蝗災防治

在作物生長過程中,病蟲害會對其產量和質量造成極大的影響,降低經濟效益。掌握病蟲害的徵兆和發生特點,盡早發現並採取方法進行治理,在提高作物產量和質量,減少因病蟲害造成的經濟損失方面尤為重要。 當印度棉花收獲季遇上蝗蟲 我最近跟印度「 」杠上了」,沒錯,這期又是關於印度的內容! 印度最近出大事了,大批蝗蟲橫掃印度西北部,對當地的糧食、棉花、豆類、花生、蓖麻等作物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印度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高度緊張,啟動了多重緊急預案控制蟲害,並宣稱目前已經控制了蝗蟲的傳播。 (今天主角就是圖中這位) 但這很有可能只是為了穩定當地農民而做出的表態。事實上,這場蝗災並不是最近才剛剛出現的,它早在今年2月份就已經在紅海西岸的非洲出現,一路跨過山和大海,如今抵達了南亞次大陸,沿途國家都沒有能力完全控制住害蟲。 印度的蝗災9月開始主要出現在該國西北部的拉賈斯坦邦。這是一個邊境邦,其西部插入印巴邊境的塔爾沙漠,氣候炎熱乾旱,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業大邦。 (印度發生蝗災的主要區域) 但蝗蟲對所在地的食物種類並不算挑剔,即使是在沙漠環境中,它們依然能夠依靠啃食稀疏的沙漠植物維生,堅持到下一個目的地。而拉賈斯坦邦核心區的農業條件,對蝗蟲們來說已經非常滿意了。人能吃的糧食和蔬菜它們很喜歡,人不能吃的棉花莖稈它們也不拒絕。 而那時候正是印度棉花臨近收獲的季節,農民一年的血汗很輕松就被蝗蟲席捲一空了。 中國人為治理蝗災曾經跑斷腿 對於蝗蟲,相信中國人並不陌生。 在從春秋戰國至清末的兩千六百年間,中國歷代王朝共發生蝗災五百三十八次,等於平均每五年就有一次蝗災。在那個「 」以農為本」且科技落後里,這樣鋪天蓋地的破壞景象,就是國家百姓的錐心災難! 所以,但凡靠譜的中國古代王朝,對於這樁災難,也是從來不敢怠慢,兩千多年裡,無數仁人志士更是開動腦筋,代代研發治蝗辦法。下面幾個辦法,比較出名。 辦法1:人工撲打法 這種起源春秋戰國時期的方法,是歷史最為悠的滅蝗方法。以《捕蝗要法》的記載,這種方法,主要是由鄉民們用竹竿撐起八尺長的白布,以順風的方向三面圍追,把蝗蟲驅趕到一處後,再集中力量撲打。這種方法雖說耗費體力,卻工具簡單方法簡便,且適合大批鄉民集體作戰。因此兩千年來,在中國農村十分普及。 辦法2:篝火誘殺法 火燒蝗蟲,《詩經》里就有「 」秉被蟊賊,以付炎火」的吶喊。到了唐朝時,這種「 」火燒蝗蟲」的操作,也終於成熟起來。 以《捕蝗圖冊》和《治蝗全法》里記載,要想「 」火燒蝗蟲」,就要在天黑時點燃篝火,而且篝火之外,還要在蝗蟲密集的地區分路設燈,用密切配合的燈光,把大批蝗蟲吸引而來。然後被火燒到的蝗蟲,就會失去飛行能力。大批百姓趁機捕殺。 辦法3:據蟲除卵法 在農業科技井噴的宋代,防災意識也深入人心:與其在大災時累死累活滅蝗,不如提前斬草除根。趁著冬天的機會,把蝗蟲的蟲卵滋生地端掉。因此,就有了「 」據蟲除卵法」。 以《宋史》的記載,宋代的農民們,就常在冬天尋找蝗蟲滋生地。《治蝗全法》也總結了宋代以來「 」據蟲除卵」的經驗:凡是蝗蟲蟲卵滋生的地方,地上都常有無數像蜂巢一樣的小孔,必須果斷挖土鏟除。明清年間,人們更開發出了原始「 」農葯」,比如「 」百步草濃汁」和「 」陳醋混合液」,專用滅殺蟲卵。 但這種找蟲卵的辦法,以北宋沈括等名臣的叫苦說,簡直就是累斷腿。有時累死累活刨蟲卵,第二年蝗災還是洶涌而來。 治個蝗蟲跑斷腿,這還行!? 相對印度的「 」穩定人心治蝗法」和中國古人的「 」跑斷腿治蝗法」。在現代社會,各種科技手段成為治理預防蝗災等病蟲害的主要方法。 近年來,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高光譜遙感技術在農業中獲得廣泛使用,因其實時、准確等優點成為病蟲害早期預警和病情控制的有效方法,逐漸成為農業遙感應用的主要前沿技術手段之一。 (珈和制圖:農業災害遙感監測) 高光譜遙感,通常其光譜具有低於10 nm的波譜寬度,其掃描系統可以同時獲取幾百乃至上千的光譜波段,所獲取的數據能夠形成一條完整而連續的光譜曲線,在極具成本效益的情況下取得很高的解析度,以准確獲取農作物病蟲害信息,在尚未對作物造成嚴重危害前,為生產決策者採取預防措施提供數據支撐,同時也為農業政策實施提供科學支持。 使用高光譜遙感技術能夠得到三維的數據信息,即空間信息、輻射信息和光譜維信息。相比於常規遙感技術,光譜維信息能夠將常規遙感技術中的相應光譜波段再次細分,以探測作物葉片的生化組分(如葉綠素、氮含量、水含量等)信息和物理參數(如葉面積指數、生物量、冠層結構等)信息,為其精確反演提供可能。與正常作物高光譜曲線相比,感染了病蟲害作物的高光譜曲線會發生改變,尤其是在可見光波段和近紅外波段之間。 以光譜維為例,紅邊是綠色植被區別於其他地物最明顯的光譜特徵,其參數包括:紅邊位置、紅邊面積、紅邊反射率等,藍邊、黃邊的情況類似。當作物感染病蟲害發生生物量降低、色素量減少等生理化參數變化時,紅邊會向短波方向移動,稱為「 」藍移」,反之,紅邊「 」紅移」。 (珈和制圖:農業災害監測) 較之傳統病蟲害的監測技術而言,高光譜遙感不僅實時、准確,還具有多重優勢: (1) 高光譜遙感技術應用中,對敏感波段的選擇這一特性可以為監測所使用特定感測器的進一步研究提供輔助信息和理論保障。 (2) 遙感技術的使用可以擴大所需數據的來源,極大地提高獲取數據的速度和質量。 (3) 遙感、GIS和GPS等技術組合,可以在對作物本身狀況進行分析的同時為管理者提供及時、准確的決策信息。 在作物生長過程中,病蟲害會對其產量和質量造成極大的影響,降低經濟效益。掌握病蟲害的徵兆和發生特點,盡早發現並採取方法進行治理,在提高作物產量和質量,減少因病蟲害造成的經濟損失方面尤為重要。對於蝗災這類大面積爆發的病蟲害,准確率高、及時性強且成本低廉的病蟲害監測方法尤為重要。

⑵ 在中國哪個地區發生了蝗災!急急!!

先秦古籍如《詩經》等多稱蝗為螽(螽是蝗類的總名,還包括螽斯)或蝝,蝝是蝗的若蟲(不完全變態的昆蟲幼蟲稱若蟲)。戰國後多稱蝗。蝗和蝝都為害莊稼。古籍上最早記載蝗災的是《春秋》記魯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初稅畝,冬,蝝生。"最早記載蝗蟲的是《呂氏春秋·孟夏紀第四》:"行春令……則蟲蝗為敗。"及同書《審時篇》:"……得時之麻……如此者,不蝗。"《禮記·月令》也有"蟲蝗為災"的記載,不俱引。約在宋以後,蝝改稱"蝻",合稱蝗蝻,沿用至今。明朝徐光啟的《農政全書·除蝗疏》統計了春秋時期(公元前770~476年)蝗災的次數,指出春秋294年中共發生蝝災111次,按月分布如下:
月份(農歷)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發生次數 2 3 19 20 31 20 12 1 0 0 3
以上的數字分布,非常合乎統計學上的常態分布規律。表明蝗蟲是在4至9月(農歷)間最猖獗,徐光啟說:"最盛於夏秋之間,與百穀長養成熟之時,正相值也,故為害最廣。"
徐光啟的這個統計與1920年江蘇省及浙江省昆蟲局研究全國各地蝗蟲的發生季節非常吻合,就飛蝗而言,各地以5~8月(陽歷)為蝗患最緊要時期。夏蝗以5月中至7月上旬最盛,秋蝗以8月上中旬為最盛。6、7兩月是夏秋蝗災並發的時期。
筆者對周堯《中國昆蟲學史》附錄歷代蝗蟲災害登記表的重新統計結果,從公元前707年(魯桓公十三年)至公元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止的2614年中,共發生蝗災508次(該書印刷有誤,統計為2618年,538次)。
《除蝗疏》對於蝗蟲的發生與環境氣候條件的關系有很科學的見解:聞之老農言,蝗初生如粟米,數日旋大如蠅。能跳躍群行,是名為蝻。又數日,即群飛,是名為蝗。所止之處,喙不停嚙……又數日,孕子於地矣。地下之子,十八日復為蝻,蝻復為蝗,如是傳生,禍之所以廣也……蝗之所生,必於大澤之涯……必也驟涸之處……故涸澤者,蝗之原本也,欲除蝗,圖之此其地矣。
唐宋以後,紙張及印刷條件改善,蝗災的記載便較詳細,下面略舉數例,以見一斑:
"(唐)貞元元年(785年),夏蝗,東自海,西盡河隴,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遺,餓殍枕道。秋,關輔大蝗,田稼食盡,百姓飢,捕蝗為食。"
"(宋)淳化三年(992年),六月甲申,飛蝗自東北來,蔽天,經西南而去。是夕大雨,蝗盡死。秋七月,許、汝、袞、單、滄、蔡、齊、貝八州蝗。""有蝗起東北,趨至西南,蔽空如雲翳日……"
"(元)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東、河東、河南、關中等處,蝗飛蔽天,人馬不能行,所落溝塹盡平。""(蝗)食禾稼草木俱盡。所至蔽日,礙人馬不能行。填坑塹皆盈。飢民捕蝗以為食,或曝干而積之……"
"(明)成化二十一年,大旱,飛蝗兼至,人皆相食。流亡者大半,時飢民嘯聚山林。太平縣蝗蟲飛,飛蔽天,禾穗樹葉食之殆盡,民悉轉壑。是年垣曲民流亡大半,聚嘯山林。三月,平陽蝗。四月,河南蝗。七月順天蝗。"
"(清)咸豐七年(1857年),春,昌平、唐山、望都、樂亭、平鄉蝗,平谷蝻生,春無麥。青縣蝻子生,撫寧、曲陽、元氏、清苑、無極大旱,蝗……武昌飛蝗蔽天。房縣、枝江、松滋旱蝗,宜都有蝗長三寸余。秋,黃安、蘄水、黃岡、隨州蝗;應山蝗,落地厚尺許,鍾祥飛蝗蔽天,亘數十里……"

蝗災的地理分布

上引公元前707年(魯桓公五年)至公元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止的2614年中,共發生蝗災508次,按其發生次數的地理分布,為:
黃河流域:436次,佔85.82%;長江流域:69次,佔13.57%;華南西南:3次,佔0.58%。這個分布情況與陳正祥研究的"蝗神廟之分布"基本一致。地理學者陳正祥查閱國內外收藏的中國方誌3000餘種,找出其中記載有蝗神廟地點的,即在地圖上標明,最後製成中國"蝗神廟之分布"的歷史地理圖(蝗神是總稱,包括叭蠟、蟲王、劉猛將軍等)。利用蝗神廟分布繪成的蝗災分布地圖,有一種超過文字記載的優點,因為凡是有蝗神廟的地方,反映當地的蝗災必有反復發作的歷史,故農民不得不立廟祭祀。
陳正祥歸納蝗神廟分布圖的特點有四:(1)蝗災的分布以黃河下游為最多,尤其是河北、山東、河南三省。(2)華中以南,蝗災漸少,到了東南沿海,幾乎沒有。(3)蝗神廟分布的南限,大致同春季及年平均80%的相對濕度等值線符合。(4)雲南高原中部和太湖流域相似,故蝗災也較普遍。這圖的不足之處是未能反映蝗災偶然發作的地點,因為蝗災偶發地區,往往沒有建立蝗神廟,便無法在地圖上反映出來。
歷史上的蝗蟲是沒有分類的,郭郛等研究現代中國蝗蟲的生物學分類,指出有三大類,即東亞飛蝗、亞洲飛蝗和西藏飛蝗。郭郛等也將中國蝗災的分布繪製成"中國飛蝗三亞種的分布"圖。從圖中可以看出,黃河和長江流域的蝗蟲主要都是東亞飛蝗,亞洲飛蝗主要分布在西北及內蒙古一帶,西藏飛蝗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一帶。其中東亞飛蝗的分布情況,同陳正祥的"蝗神廟之分布"圖非常一致,並且彌補了"蝗神廟之分布"中因不是多發性地區故沒有蝗神廟的缺點,以及西北內蒙古和西藏地區因缺乏方誌記載故蝗神廟極為稀少的缺點。將兩圖合起來看,可以對中國蝗災的歷史發展和現狀分布有一個較為完整的概念和理解 就你的提問直接網路了壹下。。。。

⑶ 蝗災來襲!帶你看懂2020的蝗蟲

自2019年冬開始,非洲蝗災開始醞釀,隨後不斷擴展,席捲東非高原,並擴展至南亞次大陸的巴基斯坦、印度等地,嚴重威脅肯亞、衣索比亞和索馬里等國家的糧食供給。對這些國家的糧食安全和民眾生計構成了嚴重威脅。在肯亞,數以億計的蝗蟲破壞了農作物,索馬里政府已經宣布因蝗蟲入侵進入緊急狀態。

中國方面,據農業農村部消息,6月底以來,黃脊竹蝗大量持續從寮國豐沙里省遷移至我國雲南江城、勐臘等邊境地區,波及范圍13.5萬畝。其中,農田3.2萬畝,林地10.3萬畝。

我們很容易將這兩次蝗災聯系在一起,誤以為兩者同源,我國的蝗災是由東非沙漠蝗蟲遷移引發的。實際上,這兩次蝗災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兩者起因不同,發源不同,主體蝗蟲種群也不同,不能混為一談。

東非-南亞蝗災起源於2019年夏秋的大規模降水及其引發的洪澇災害,充沛的水分條件為蝗蟲提供了良好的繁殖條件,另外由於太陽直射點北移,氣溫回升,印度洋地區產生低壓,印度洋北部吹偏南風。蝗蟲隨風向移動,一路從索馬里地區來到印度。再加上索馬里局勢動盪,政府無暇顧及對蝗蟲的消殺,沙漠蝗一路乘風破浪,席捲西北印度洋國家。

當地的蝗蟲類型主要為沙漠蝗,沙漠蝗是蝗總科中的一種較特殊的種群,它們的流動性很強,一周內可以遷徙1000千米;破壞性較強,一平方公里內的4000萬蝗蟲每天可以吃掉35000人一天的口糧。相比之下,此次肆虐寮國及我國雲南省的黃脊竹蝗可算小巫見大巫了。

黃脊竹蝗,俗稱「竹蝗」,與飛蝗和沙漠蝗不同,不屬於遠距離遷飛性害蟲,我國雲南、廣西、廣東、湖南、四川等省均有分布,通常喜食竹葉,也可取食水稻、玉米、甘蔗等作物。

據了解,今年寮國豐沙里省黃脊竹蝗產卵面積、蟲源基數、發生面積顯著高於往年,屬暴發危害年份,致使大量黃脊竹蝗跨越邊境線,遷入我國雲南邊境江城縣、勐臘縣、寧洱縣等地。

我國對「竹蝗」的防治經驗豐富,手段多樣,目前,雲南省已調集各地植保無人機組共鏈搭25組,投入信好噴霧器2574台,出動35萬人次,累計實施防治13.5萬畝次。其中,農田實施防治3.53萬畝次。全力應對本次蝗災。

今年早些時候,沙漠蝗蟲飛抵巴基斯坦,我國在國內疫情基本穩定的情況下派出一系列團隊及設備援助巴基斯坦防控蝗災的工作,其中除了常規葯物噴灑設備外,還有近10萬只浙江麻鴨滑喚鉛一並出征,在並用現代科技與生物技術下,防控蝗災取得了顯著成果。

山高路遠,總有真相難以到達,從年初的搶購大米潮,再到最近「非洲蝗災傳入中國,周邊國家已限制糧食出口」等可笑的輿情中,我們發現,危害社會正常秩序的謠言總能先人一步。

實際上,就算沒有青藏高原這個巨大的地理屏障對沙漠蝗的阻擋,它們也難以適應中國的獨特氣候,中國的原生蝗蟲種群被稱作飛蝗,近年來較少出現,網上所謂對國家糧食安全擔心的聲音完全是無中生有。

這個世界上最毒的毒葯,不是疾疫不是蝗災而是謠言。因為造謠傳謠者的一兩個句段,會造成社會本不該有的混亂。

業內有句話: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謠言不僅危害大,傳播還異常迅速。希望大家都能有一個自我思考的過程,理性求真的態度,即不憑空捏造,隨意聯系造謠,也不人雲亦雲,跟風生事傳謠。牢牢堅守自己該有的底線。

真相也許會遲到,但一定不會缺席。我相信如果每一個人都能秉持一顆理性客觀,獨立求真的心靈,謠言就無處遁逃,真理將照進每一個人的心中。我們的太陽將更加閃耀。

⑷ 起源非洲的蝗災已經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會不會蔓延到我國

2020開年,先有澳洲大火,後有中國疫情,天災人禍開啟了這個魔幻元年。而且,當另一場災難還未停止之時,從南亞土地穿山越嶺而來的蝗蟲,正在悄悄逼近中國邊境。據這幾日媒體報道,4000億只蝗蟲已經進入了中國的鄰國印度、巴基斯坦,它們以極快的速度啃食著這些國家的糧食和植被,目前,巴基斯坦糧食減產已經達到了30~50%,糧食安全和生物安全的恐懼,籠罩在這個國家的上方。眾所周知,印度和巴基斯坦距離中國僅有一步之遙,那麼,這場蝗災會不會蔓延到我國?中國又有什麼解決蝗災的好辦法呢?

飛機噴灑農葯

我國山東、河北、新疆這三大黃災頻發地區,設立了治蝗專用機場,採用無人機噴灑農葯的方式治理蝗蟲。在採用葯械蝗蟲的同時,中國還有一群默默無聞的科學家,根據蝗蟲的生長習性,打響了一場解決中國蝗蟲災害的漫長之旅,通過建造水利工程式控制制洪水泛濫,通過植樹造林改造蝗區等方式,進入21世紀後,為禍幾千年的蝗災,終於在中國達到了可防可控的狀態。這些有目共睹的治蝗成績,也讓國人不必擔心蝗災會在中國造成巨大危害。

⑸ 4000億只蝗蟲在印度意外被滅,你的孜然和辣椒都白准備了

正值同胞們努力抗擊新冠肺炎的時候,又有消息傳來,4000億只蝗蟲一路過關斬將,飛快地遷徙移動,已經到達巴基斯坦和印度,逼近中國。

這意味著,可能有1900萬人,即將面臨被餓死的處境。


01


招式一:路線分析監測大法

蝗蟲的行動路線一直在被嚴密謹慎的監測著

不僅喜馬拉雅山脈難以逾越,連氣候也不適合沙漠蝗蟲「居住」,可是即便如此,小夥伴們還是很擔心。

那麼便有了第二招,請往下看:


02


招式二:戰斗雞大法


如果蝗蟲真的能夠越過喜馬拉雅進入中國,我們已經准備好了對抗蝗蟲的生物戰士!

我們不僅有雞,還有「戰斗雞」,據說這種「戰斗雞」「戰斗鴨」們出征討伐蝗蟲時,十分有秩序,不僅能夠排隊發起進攻,還能有組織有紀律的撤退「回營」。

厲害了我的雞!

雄赳赳、氣昂昂的「戰斗雞」

這一招聽起來是不是靠譜多了呢?

甚至有網友想到了對付蝗蟲的大殺器

這位網友怎麼覺得你的建議有點兒怪怪的?

怒晴雞大戰六翅蜈蚣,小夥伴你是認真的嗎?


原諒我好像看到了異形大戰鐵血戰士的既視感……


03


招式三:事必躬親大法

有部分人略感恐慌的同時,居然已經有人開始討論起了螞蚱的各種吃法

一時間畫風突變



有人總結了吃螞蚱的6大好處:補充蛋白質、減肥、給身體提供各種營養、增強記憶力、健脾消食、止咳平喘

還有人因此產生「焦慮」


更多的人則是默默的思考起了「去哪裡多弄一些自然和辣椒這個問題」……

然而……

據最新消息顯示,小夥伴們的孜然和辣椒可能要白准備了,小夥伴們間接想吃的雙黃蛋的願望可能也要泡湯了

2月17日,新華社報道,沙漠蝗蟲近來肆虐非洲和亞洲部分地區,印度一些地方受災嚴重,導致大面積農作物減產或絕收。但當前印度蝗災已基本結束,目前僅西部拉賈斯坦邦部分地區仍有少數蝗蟲聚集。

我夢中的雙黃蛋啊……

連A股「飛蝗騰達」的夢想都窒息了



蝗災題材戲劇性的告吹後,17日大漲的農業農葯板塊自然難免回落。化肥農葯指數也跟著下跌,不過有17日的集體漲停作為基礎,5月及年初漲跌幅仍然處於正收益狀態。

雖然小夥伴們的孜然和辣椒可能白准備了,吃雙黃蛋的夢想暫時也不太容易實現了,不過這對於國內大部分人來說,顯然是個好消息。

中國新冠病毒,澳洲大火、洪災,南極冰融危機,美國零下52度反常氣候,英格蘭妖風、巴西神秘病毒、奈及利亞疫情……新一輪甲子,2020魔幻開局,若這些還得不到人類的重視的話,人類最終可能會毀滅在自己手上,重啟地球的不是2012,可能是2021……

閱讀全文

與蝗蟲疫情在中國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與中國的領土糾紛有哪些 瀏覽:956
印尼哪裡可以買連花清瘟膠囊 瀏覽:931
長期在印尼辦什麼手機卡 瀏覽:991
中國怎麼買到美國葯房 瀏覽:666
林書豪祖籍中國哪裡 瀏覽:454
一戰英國動員多少兵力 瀏覽:192
阜南縣在中國縣排名多少位 瀏覽:727
8月份印尼溫度是多少 瀏覽:921
為什麼說伊朗是流氓國家 瀏覽:642
義大利面和牛丸的英語怎麼說 瀏覽:396
中國共有多少支新冠疫苗 瀏覽:376
印尼龜為什麼不怕蛇 瀏覽:590
越南路考有多少個 瀏覽:861
在印度文化中顏色有什麼意義 瀏覽:884
伊朗的國家區號是什麼 瀏覽:436
古印度的發源地跟什麼有關 瀏覽:159
中國網民人口多少 瀏覽:304
法系車如何退出中國市場 瀏覽:129
越南的木薯粉可以做什麼吃 瀏覽:573
如果美國打伊朗會怎麼樣 瀏覽: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