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瑤族婚禮習俗與漢族不同的婚禮習慣有哪些
瑤族,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語言分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瑤語支、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瞎激頌、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瑤族是古代東方「九黎」中的一支,是中國華南地區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是中國最長壽的民族之一,傳說瑤族為盤瓠和帝嚳之女三公主的後裔 。
② 介紹我國的一個民族,主要有聚居地區、風土人情和民俗習慣。
傣族,在民族識別以前又被稱作擺夷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與百濮及百越中的滇越有關,與緬甸的撣族、寮國的主體民族佬族和泰國的主體民族泰族有歷史和文化淵源,語言和習俗也與上述民族接近。
主要分布
傣族,是中國的較少民族之一。傣族人民主要聚居在雲南省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hù)族佤族自治縣、景谷傣族佤族自治縣、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此外,在景東、普洱、思茅、騰沖、龍陵、雙江、西盟、元陽、河口等30多個縣市境內,也有傣族小塊聚居或零散分部。散居於雲南的大部分地方。傣族通常喜歡聚居在大河流域、壩區和熱帶地區。大多是在怒江、瀾滄江、金沙江、紅河流域的河谷壩地區傍水而居。西雙版納境內有景洪壩、勐海壩、勐遮壩、勐籠壩、勐罕壩等,德宏境內有勐煥壩(芒市)、勐那壩(盈江)、勐卯壩(瑞麗)、勐底壩(梁河)民族節日
傣族的重大節日是傣歷新年——潑水節、入夏安居節(關門節)、出夏安居節(開門節)。
潑水節
「潑水節」是傣族人民送舊迎新的傳統節日,時間在公歷四月肢瞎鬧中旬。節日期間的主要活動是祭祀拜祖先、堆沙、潑水、丟沙包、賽龍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歡等節目。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現在,因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慶活動的主要內容,這一活動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關門節
「關門節」傣語叫「進窪」,意為佛祖入寺。雲南傣族傳統宗教節日,每年傣歷9月15日(農歷7月中旬)開始舉行,歷時3個月。 相傳,每年傣歷9月,佛到西天去與其母講經,3個月才能重返人間。有一次,正當佛到西天講經期內,佛徒數千人到鄉下去傳教,踏壞了百姓的莊稼,耽誤他們的生產,百姓怨聲載道,對佛徒十分不滿。佛得知此事後,內心感到不安。從此以後,每遇佛到西天講經時,便把佛徒都集中起來,規定在這3個月內不許到任何地方去,只能懺悔,以贖前罪。歷罩故人們稱之為「關門節」。
開門節
「開門節」,亦稱「出窪」,傣語為「豪瓦薩」,我國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的傳統節日。流行於雲南地區,源於古代佛教雨季安居的習慣,類似於中原佛教的解復。時間在傣歷十二月十五日(約在農歷九月中)。 開門節,象徵著三個月以來的雨季已經結束,表示解除「關門節」以來男女間的婚忌,即日起,男女青年可以開始自由戀愛或舉行婚禮。節日這天,男女青年身著盛裝去佛寺拜佛,以食物、鮮花、臘條、錢幣敬 獻。祭把完畢,舉行盛大的文娛集會,慶祝從關門節以來的安居齋戒結束。主要內容有燃放火花和高升、點孔明燈、唱歌跳舞。青年們還將舞著各種鳥、獸、魚、蟲等形狀的燈籠環游村寨。這時神裂,正逢稻穀收割完畢,故也是慶祝豐收的節日。
編輯本段民族禁忌
忌諱外人騎馬、趕牛、挑擔和蓬亂著頭發進寨子;進入傣家竹樓,要把鞋脫在門外,而且在屋內走路要輕;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過火塘,不能進入主人內室,不能坐門檻;不能移動火塘上的三腳架,也不能用腳踏火;忌諱在家裡吹口哨、剪指甲;不準用衣服當枕頭或坐枕頭;曬衣服時,上衣要曬在高處,褲子和裙子要曬在低處;進佛寺要脫鞋,忌諱摸小和尚的頭、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聖物。不能隨便大聲喧嘩。
編輯本段民族飲食
日常食俗
傣族大多有日食兩餐的習慣,以大米和糯米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雙版納的傣族則主食糯米。通常是現舂[chōng] 現吃,民間認為:粳米和糯米只有現吃現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澤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習慣用手捏飯吃。 外出勞動者常在野外用餐,用芭蕉葉或眾飯合盛一團糯米飯,隨帶鹽巴、辣子、酸肉、燒雞、喃咪(傣語,意為醬)、青苔松即可進食。所有佐餐菜餚及小吃均以酸味為主,如酸筍、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歡吃干酸菜,其製法是把青菜曬干,再用水煮,加入木瓜汁,使味變酸,然後曬干儲藏。吃時放少許煮菜或放在湯內。這種酸菜有地方的傣族幾乎每天都吃。據說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餚,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品有助於消化。 日常肉食有豬、牛、雞鴨,不食或少食羊肉,居住在內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雞、燒雞,極喜魚、蝦、蟹、螺螄、青苔等水產品。 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風味菜餚。傣族食用的青苔是選春季江水裡岩石上的苔蘚,以深綠色為佳,撈取後撕成薄片,曬干,用竹篾穿起來待用。做菜時,厚的用油煎,薄的用火烤,酥脆後揉碎入碗,再將滾油倒上,然後加鹽攪拌,用糯米團或臘肉蘸食,其味美無比。 烹魚,多做成酸魚或烤成香茅草魚,此外還做成魚剁糝(即用魚烤後捶成泥,與大芫荽等調料央而成)、魚凍、火燒魚、白汁黃鱔等。 吃螃蟹時,一般都將螃蟹連殼帶肉剁成蟹醬沾飯吃,傣族稱這種螃蟹醬為「螃蟹喃咪布」。 苦瓜是產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西雙版納還有一種苦筍,因此傣族風味中還有一種苦的風味,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餚是用牛膽汁等配料烹制的牛撒皮冷盤拼盤。
蟲類特產
傣族地區潮濕炎熱,昆蟲種類繁多,用昆蟲為原料製作各種風味菜餚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構成的一個重要部分。經常食用的昆蟲有蟬、竹蟲、大蜘蛛、田鱉、螞蟻蛋等。 捕蟬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蟬群落在草叢中時,蟬翼被露水浸濕,不能飛起,婦女們就趕快把蟬揀入竹籮里,回後後入鍋焙乾制醬。蟬醬有清熱解毒,去痛化腫的醫療作用。 傣族人普遍喜食螞蟻蛋,經常食用的是一種築巢於樹上的黃螞蟻,取螞蟻蛋時,先將螞蟻驅走,然後取蛋,螞蟻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綠豆,有的小如米粒,潔白晶亮,洗凈曬干,與雞蛋一起炒食,其味鮮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時制醬,熟食時用雞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筍、沖天椒,輔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風味純正,清潔衛生。
特色飲品
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數不高,是自家釀制的,味香甜。茶是當地特產,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葉茶。喝時只在火上略炒至焦,沖泡而飲略帶糊味。嚼食檳榔,拌以煙草、石灰,終日不斷。由於長期嚼食唇齒皆黑,口液如血,人以為美。燒陶業較發達,大部分飲餐用具多由婦女燒制。
禮儀食俗
宗教食俗 傣族普遍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潑水節期間,除酒、菜要豐盛外,各種傣族風味小吃也很多。 如有一種糍粑是用糯米飯舂成團,包蘇子糖餡做成的圓餅,用抹上臘油的芭蕉葉包好,食時可用火烘軟或炸後蘸蜂蜜吃。粑絲是用水把米粉攪成顆粒,蒸熟後舂成團,擀成薄而大的圓餅,冷後疊成疊,食時燙軟入碗,撒各種調料。潑水糍粑是用糯米粉和成團,包紅糖蒸熟,再裹上一層炒香的碗豆面,用芭蕉葉包好可作待客點心。 還有把糯米飯泥炸後做成的麻脆等。較重要的節日還有關門節(傣歷7月15日)、開門節(傣歷12月15日),均為南傳上座部佛教節日。新平、元江、景谷、金平等地傣族過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內容與活動大體與當地漢族一樣,較典型的食品有狗肉湯鍋、豬肉乾巴、腌蛋、干黃鱔等。 節慶食俗 在西雙版納傣族中,一家蓋房,全寨都要來幫助,新房落成要賀新房,先上樓的是小夥子,抬著牛頭,唱祝福歌,壯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婦女抱被褥,姑娘們端著飯菜依次而上,然後在火塘上支好三腳架,擺上眾桌,置酒備菜,唱賀新房歌,鄉親們還要給主人送一些象徵吉祥的禮物。 「趕擺黃燜雞」是西雙版納男女青年以食傳言的求戀方式,即姑娘把黃燜的雞拿到市場上出售,如果買者恰恰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會主動拿出凳子,讓其坐在自己身旁,通過交談,如雙方情投意合,兩人就端著雞,拎著凳子到樹林里互吐衷情;如買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會加倍要價;再如「吃小酒」,在男女訂婚時,男方挑著酒菜去女方家請客,當客人散去後,男方由三個男伴陪同和女方及女方的三個女伴,共擺一桌共飯。「吃小酒」講吃三道菜:第一道是熱的;第二道要鹽多;第三道要有甜食。表示火熱、深厚和甜蜜。 婚禮之日雙方家裡都要舉行婚禮,大都先在女家進行。婚宴時,席桌上要鋪上綠色的芭蕉葉,菜餚有象徵吉祥的血旺(白旺)、年糕及各式菜。宴前新郎、新娘要做拴線儀式,即由主婚人用一根白線繞過雙方的肩,又用兩白線分別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徵純潔,然後由高齡老人將糯米飯捏成三角形蘸上鹽,置於火塘上的三腳架的頂點上,任其火燒後自然脫落,象徵愛情像鐵一樣堅實。元江大平鄉新娘過門後要與新郎端坐在長凳上,吃四個雞蛋拌的糯米飯,並喝兩杯酒;元江江邊的傣族新娘過門,由男方分給每個送親者肉4片、排骨4根、丸子4個、酥肉4塊,然後方可吃正餐。 祭祀食俗 傣族還供奉自己村寨的社神,傣族稱「去拉曼」,也稱「披曼」,是保護神,每年要祭祀兩次,栽秧前為祈求豐收,秋收後為謝恩,要集體殺牛或豬一頭,各家備貢品送入供奉社神的房內,待念完祭詞後,大家共食。新加入社的成員,要用雞、酒和臘肉條供奉社神。 在勐海等地屠宰祭牲仍保留著剽牛和魚食牛皮的風俗。西雙版一次部落神,祭品有的須是黑牛、白豬。元江、新平等地的傣族、普遍崇拜龍樹、龍神,元江江邊傣族每年農歷三月祭龍樹時,全村要殺紅牛,殺前在紅牛身上用白灰畫成花紋,還要在牛身上披紅綠布。同月還要殺豬祭「天公地母」以求保佑牲畜平安。 在傣族民間,特別是在一些邊遠地區,在炊事上仍然有一些禁忌,如:燒柴要先從根部燒起;不得從火塘上跨過;不能隨便移動火塘上的三腳架等等。 典型食品 傣族風味涼、熱腌菜都有典型菜餚和小吃。如:椰子砂鍋雞、油炸麻酥、牛撒皮、酸肉、火燒魚、腌牛頭等。勐婉壩(隴川)等。 傣族全民信仰佛教,但原始宗教活動亦較普遍,如祭祀寨神、寨鬼、農業祭祀、狩獵祭祀、靈物崇拜等。
潑水節由來
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佳節,也是傣族最重要的節慶,每年陰歷四月(相當於傣歷五月)舉行,一般為期三至四天。第一天為「麥日」,類似於農歷除夕,傣語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舊。此時人們要收拾房屋,打掃衛生,准備年飯和節間的各種活動。第二天稱為「惱日」,「惱」意為「空」,按習慣這一日既不屬前一年,亦不屬後一年,故為「空日」;第三天叫「麥帕雅晚瑪」,據稱此乃帕雅晚的英靈帶著新歷返回人間之日,人們習慣將這一天視為日子之王來臨,是傣歷的元旦。 潑水節
潑水節源於印度,是古婆羅門教的一種儀式,後為佛教所吸收,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隨著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至今已數百年。在潑水節流傳的過程中,傣族人民逐漸將之與自己的民族神話傳說結合起來,賦予了潑水節更為神奇的意蘊和民族色彩。 至今,傣族人民中間還流傳著一個十分有趣的神話:遠古的時候,傣族地區有個惡魔,他作惡多端,濫施淫威,弄得莊稼無收,人心不寧,民不聊生。人們恨透了他,可是想了很多方法都對付不了。後來,惡魔霸佔了七個民女做妻子。姑娘們看到自己的同胞過著悲慘的生活,決心找到消滅惡魔的辦法。聰明的七姑娘從惡魔的話中發現了他的致命弱點,即惟有惡魔自己的頭發才可以置之於死地。一天夜裡,惡魔酩酊大醉後沉沉地睡去,姑娘們勇敢地從他的頭上拔下一根頭發,緊緊栓住他的脖子。果然,惡魔的頭顱立刻便掉了下來。可是頭一著地,地上就燃起大火。眼看將釀成災禍,姑娘們立即拾起頭顱,大火就熄滅了,惡魔也隨之消失。為了避免大火再燃,禍害百姓,姐妹們決定輪流抱住惡魔的頭,每年一換。在每年換人的時候,人們都給抱頭的姑娘沖水,以便沖去身上的血污和成年的疲憊。後來,傣族人民為紀念這七位機智勇敢的婦女,就在每年的這一天互相潑水,從此形成了傣族辭舊迎新的盛大節日——潑水節。 到過雲南的人都知道有名的傣家潑水節,可是潑水節由來的傳說卻有兩種。西雙版納、德宏的傳說都是由「七公主殺火魔」的故事得來,而位於麗江華坪地區的傣家潑水節的故事卻獨具特色。這里的傣族人是中國乃至亞洲緯度最北的傣族部落。他們的故事是這樣的:相傳在很久以前,金沙江邊一個聚居在密林深處的傣族村寨,因樹林起火,村民處在被大火吞沒的危難之中,一個名叫李良的傣家漢子,為保護村莊,不畏危險,沖出火網,從金沙江里挑來一桶桶江水,潑灑山火,經過一天一夜的勞累,山火終於被潑滅,村民得救,李良因為勞累流汗流幹了,渴倒在山頭上。村民打來清水給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後來,李良一頭撲到江中,變成一條巨龍,順江而去。有的人說,他變成了一棵大樹。傣族人民為了紀念李良,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這一天,每家房屋清掃一新,撒上青松葉,並在選定的江邊或井旁,用綠樹搭起長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滿厚厚的松針,兩旁放上盛滿水的水槽,午間太陽當頂時,眾人穿行於棚下相互用松枝蘸水灑身,表示對李良的懷念和對新年的祝福。這項活動延續至今,成為傣族人民辭舊迎新、祝福吉祥的節日——潑水節。 還有,傳說諸葛亮曾經來過這,並教會傣族人民洗澡、造高房、種植等,所以到了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這一天,大家會相互撲水表示祝福。
潑水節祝福
在「麥日」,一清早人們就要采來鮮花綠葉到佛寺供奉,擔來清水「浴佛」——為佛像洗塵。「浴佛」完畢,集體性的相互潑水就開始了。 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種各樣的容器盛水,湧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戲,逢人便潑。「水花放,傣家狂」,「潑濕一身、幸福終身」!象徵著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開,人們盡情地潑盡情地灑,笑聲朗朗,高興異常,全身濕透,興致彌高。
潑水節愛情
潑水節也是未婚青年男女們尋覓愛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時節。潑水節期間,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歡做「丟包」游戲。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製作的花包,是表示愛情的信物。 丟包那天,姑娘們極盡打扮之能事,然後打著花傘,提著小花包來到「包場」,與小夥子們分列兩邊,相距三四十步,開始向對方丟花包。小夥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丟來的花包,就得把事先准備好的鮮花插在姑娘的發頡上,姑娘若是接不著小夥子丟來的包,就得把鮮花插到小夥子的胸前就這樣漸漸地選中了對方,一段段浪漫的愛情故事就開始了……
潑水節活動
劃龍舟 劃龍舟是潑水節最精彩的項目之一,常常在潑水節的「麥帕雅晚瑪」(第三天)舉行。那日,穿著節日盛裝的群眾歡聚在瀾滄江畔、瑞麗江邊,觀看龍舟競渡。 江上停泊著披綠掛彩的龍船,船上坐著數十名精壯的水手,號令一響,整裝待發的龍船象箭一般往前飛去,頓時整條江上,鼓聲、鑼聲、號子聲、喝彩聲,此起彼伏、聲聲相應,節日的氣氛在這里達到了高潮。 「放高升」 「放高升」是潑水節的又一項保留節目。高升是傣族人民自製的一種煙火,將竹竿底部填以火葯和其它配料,置於竹子搭成的高升架上,接上引線,常在夜晚燃放。 放高升時,點燃引線使火葯燃燒便會產生強勁的推力,將竹子如火箭般推入高空。竹子吐著白煙,發出嗖嗖的尖嘯聲,同時在空中噴放出絢麗的煙火,猶如花團錦簇,光彩奪目,甚是美妙。地上則歡呼聲、喝彩聲此起彼伏,議論聲、贊美聲不絕於耳,好不熱鬧。
潑水節舞蹈
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潑水節自然少不了舞蹈。大規模的舞蹈主要安排在潑水節的第三天,如象腳舞和孔雀舞等。從七八歲的娃娃到七八十歲的老人,都穿上節日盛裝,聚集到村中廣場,參加集體舞蹈。 象腳舞熱情、穩健、瀟灑。舞者圍成圓圈,合著錳鑼、象腳鼓翩翩起舞,一邊跳舞一邊喝彩「吾、吾」或「水、水」!孔雀舞優美、雅緻、抒情,是傣族舞蹈的靈魂,舞蹈以孔雀的各種姿態為基礎,在趣與美的再創造中,集中凝聚著傣族兒女們的審美旨趣。還有不少舞者盡情揮灑自己的即興之作,有的邊唱邊跳,有的甚至邊跳邊喝酒,如痴如醉、狂放不拘,連續跳上幾天幾夜也不知疲憊。
編輯本段傣族家庭
家庭形態
傣族家庭的基本形態,是一夫一妻制的母權制小家庭。由於各地在社會發展上有所不同,因而在家庭婚姻形態上也有差異。 在西雙版納,解放前還保留著較多對偶婚的殘余,表現為家庭和婚姻關系不是很穩定,結婚、離婚比較自由。但由於家族和村社形式的存在,青年的婚姻直接關系他們對家族和村社所應享受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因此需要家族長和村社頭人的同意。 男女雙方戀愛成熟,男方即請自己的舅父、姨母前去女方提親。這時,女方父母一般照例不發言,由家族長和本村社頭人答話,詢問「上門」年限和如何宴請親友等,經族長頭人認可即可結婚。婚後男方必須如約到女家勞動數年才能把妻子接回。另立家庭時,由村社分給「份地」。假若雙方意見不合,徵得頭人同意,互遞一對蠟條就算辦了離婚手續;如果男方離家數月沒有音信,女方可以另找配偶;一方死去,不管年紀多大,也要辦離婚手續,即以蠟條一對放在死者棺上,將館材送至樓口,即表示與死者離異。 耿馬、孟連傣族家庭婚姻形態與西雙版納大同小異,不過對偶婚的殘余更為淡薄,主要表現為不能輕易離婚。
家庭婚姻
德宏和內地傣族地區的家庭婚姻具有更為鮮明的封建色彩,婚姻完全建立在買賣和包辦的基礎上。一般彩禮合三百元,還有其他名目繁多的費用,如要負擔「開門錢」、「關門錢」、「拜堂錢」、「佛爺費」、「認親費」、「媒人費」等,達十幾種。這實質上成了婦女的身價。 不少家庭貧困的青年男子,由於無法負擔這一筆費用,便採取了偷親、撿婚的形式,即男女雙方感情成熟後,確定「搶婚」日期。男青年倍其夥伴,身帶砍刀、銅錢,到預定地點埋伏,待姑娘走來,「搶」著就跑。姑娘假意呼喊通知家人,男方將銅錢撤下逃去。既成事實便托媒人到女方家提親,雙方邀請頭人、親友會商解決,聘禮定後,才正式過門成親。 此外,在這些地區,入贅的現象也較普遍,但在性質上和西雙版納已完全不同,它不是原始習俗的遺留,而是封建婚姻的產物。入贅的人社會地位極低,他們的子女沒有財產繼承權。 傣族是男嫁女。
傣族婚禮
傣族的婚禮,民間稱為「金欠」,含結婚宴請之意。婚期只能定在每年的「開門節」至「關門節」(傣歷十二月十五日以後,至次年九月十五日以前)這段時間,婚禮以為新郎、新娘祝福、拴線為主要內容。 成婚儀式在新娘家舉行,屆時要殺豬、殺雞(有的人家還宰牛),備辦豐盛的酒席宴請親朋好友和本寨父老鄉親。舉行婚禮之日,在新娘家堂屋內設置「茂歡」(直譯為魂桌),擺上一至三張蔑桌,用芭蕉葉鋪面,上擺煮熟的雌雄子雞一對,和用芭蕉葉盛裝的糯米飯以及米酒、舂鹽棒、食鹽、芭蕉、紅布、白布、白線等物。雌雄子雞需用傣語稱為「索累東」的芭蕉葉做成的葉帽罩蓋。作好舉行婚禮的准備後,新娘的女友,要陪伴新娘梳洗打扮,等待新郎登門。新郎亦在家中梳洗更衣,在親朋好友陪同下,到新娘的竹樓上舉行結婚儀式。 儀式開始時,主婚人端坐在「茂歡」後的正中位置,長者圍桌而坐,一對新人按男右女左的位置面對主婚人而跪,親友圍於兩旁。坐在「茂歡」跟前的人伸出右手搭在桌上,靜聽主婚人念誦祝詞。主婚人揭去蓋在食物上的葉帽,先為新郎、新娘祝福:「今天是個美好、吉祥的日子,現在是一天中最好的時辰,你倆恩恩愛愛結成夫妻,金鳳與銅鳳結成一對,日子會幸福美好,願生子會得子,盼生女會得女,祝福你們幸福美滿,永不離分。」。 主婚人念完祝詞以後,新郎、新娘各在桌上揪下一團糯米飯,蘸點米酒、食鹽、舂鹽捧、芭蕉後擺在桌前。主婚人拿起一條長長的白線,從左至右纏在新娘、新郎的肩背,將白線兩端搭在「茂歡」之上,表示將一對新人的心拴在一起。然後再拿兩縷白線,分別纏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祝願新婚夫婦百年好合,無災無難。在座的長者也各拿兩縷白線,分別拴在新郎、新娘手上,邊拴線,邊念些祝願詞。拴完線後,婚儀基本結束,婚宴開始,新郎新娘向賓客敬酒致意。
③ 仡佬族的婚姻習俗是怎樣的
仡佬族是散居在我國貴州、雲南、廣西及越南等地的少數民族。在仡佬族中,男女青年結婚時,男方須請媒人攜帶雞、酒等物送給女家,如禮物被女方接收,就表示婚姻已經締結。
居住在道真等地的仡佬族,在娶親嫁女或宴請賓客時還要辦"三么模空巧台"酒宴進行款待,即按特點順序共分三台:
第一台稱茶席,喝清茶輔以各種糖果點心和香香,即核桃、板栗、花生、白果、葵花籽等。
第二台稱酒席,渴白酒,拌以各種冷盤及酸、咸、辣腌菜和鹽蛋等。
第三台稱正席,上飯菜,菜中有扣肉吃"大菜",招待客人時,客人不放筷,主人必須陪到底。
吃"雞卦酒"一般是在姑娘家舉行的,未來的女婿上未婚妻家認岳父母,向岳父母敬獻"雞卦酒",第一碗酒必先敬獻給岳母,岳父在吃第二碗酒時也要恭維虧銷老伴一番,說"娃娃是她養大的,要由他娘作主。"
在仡佬族還有"把門枋旦鍵"、"追姑娘"和"打濕親"習俗,這些婚俗也很有特色。
"把門枋"是新娘離家出嫁時,要雙手緊緊地拉著門枋表示不肯離去。這時候,媒人就要過來強行拉開新娘的雙手,牽著新娘離開娘家。
"追姑娘"是姑娘出嫁前要放聲號哭,唱"哭嫁歌"。出嫁前還要乘人"不備"而"逃跑",讓嫁家嬸娘嫂子等女親戚把她找回來。離娘家出嫁前要拜別娘家祖宗,姑娘的父親要解開她衣領邊的扣袢,表示出嫁了的閨女已不是本家氏族的成員而加入夫家氏族中去了。
"打濕親"則是在新娘娶進夫家之時,一跨進屋,就要用夫家准備好的清水灑向接親的人。傳說這樣可讓清水淋去邪魔求個吉利。
仡佬族往往是新娘出嫁時,要撐著傘由迎親和送親的人伴送步行到婆家。到夫家後也不興拜堂,直接就被引入洞房。嫁妝也不是在出嫁的喜日里帶到婆家的,而是在生下頭胎小孩滿月後,才由娘家把嫁妝送到夫家。
④ 國內有哪些少數地區或民族是女主外男主內女娶男嫁的
雲南,西雙版納的傣族是女娶男嫁,
⑤ 女尊男卑的是哪個民族
哈薩克族
⑥ 我國哪個少數民族使用走婚制
"走婚"即走訪婚,摩梭語"色色"(或"替色色","的色色"等),是摩梭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外界較多宣傳和關注的;走婚的形式"男不娶女不嫁",男女終身都住在自己的母系家庭里, 是由男子走婚來維持男女雙方性關系而實現種族延續的一種特殊形式,男方晚上到女方偶次晨歸回自己家中,雙方都不是對方家庭的成員,有走婚關系的男女被俗稱為"阿肖"或稱"肖波","阿肖",就是有性關系的親密情侶,由於摩梭無文字,只能用漢字的"阿肖"稱謂,但也不能確切表達"色色"的意思;有的書上稱為"阿注",是不確切的,那隻用於一般朋友之間的稱呼;走婚並非雜亂無章,更不是亂婚,群婚制,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有親戚血緣關系的嚴禁走婚;不能同時結交多個阿肖;男女雙方有好感就可走婚;感情破裂標志走婚關系的結束
;若女方有小孩走婚關系就穩定下來。無論哪一種婚姻,它們的核心一樣:基於男女自願,感情為基礎,是一種男女在性選擇上平等的反映。傳統摩梭在長輩姐妹兄弟前,火塘邊有關性的一切話題都是害羞的;走婚純屬個人私事,有走婚關系的男女只在夜間相聚,白天裝作不知此事。
特別要說明的是由於一些誤導使外界認為摩梭人只有走婚,其實在摩梭地區走婚制和結婚制是並存的,但走婚占絕大部分,摩梭人可以自由選擇走婚或結婚,可以在不同時期選擇不同形式,但選擇結婚就不能再走婚;結婚的有幾種情況:以前的土司階層實行結婚制;經調查統計,在永寧的摩梭人與摩梭人之間都是走婚的,與外族通婚或在外工作的摩梭人才結婚,還有文化大革命時政府強迫實行一夫一妻制,造成的結婚;永寧壩子及瀘沽湖畔的摩梭人盛行走婚,至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摩梭男女仍然實行走婚,僅有不到百分之十的男女或因走婚情侶雙方需要同居, 或因家中有男無女, 視女"根"的摩梭人,只好娶一個媳婦,以續香火, 其他男子仍然走婚, 有的母系家庭兩種形式並存; 現在政策鼓勵摩梭人的走婚風俗, 大多數摩梭人願意走婚不願結婚, "走婚"佔70%,"同居結婚"只佔30%;無論哪一種婚姻,這里從未產生
過情殺,情斗及社會,家庭的婚姻紛爭,雖然形式不同,但它們的核心是一樣的:基於男女自願,感情為基礎,不受其他因素的制約,不論是走婚還是結婚的每一個摩梭人,在他們的心,只有母親家才是自己真正和永遠的家,母親的家門對兒女永遠是敞開
母系家庭是摩梭母系社會的基本社會單位,許多不同的母系家庭構成了摩梭母系社會,正因為有了母系家庭,才使摩梭人一直保留著獨特而神奇的婚俗-走訪婚(簡稱為走婚),摩梭人母系家庭的歷史,也就是摩梭人走訪婚的歷史,什麼是摩梭母系家庭呢?
整個摩梭社會的文化結構,就是母系家庭文化,母系家庭("衣杜")是摩梭最基本的社會單位, 指同一母系親族成員組成的家庭及其居住的房屋,包含"母系家庭"和"房屋"雙重概念; 摩梭人認為母為尊,女為貴,母親是摩梭人生活中的軸心和靠山,摩梭人離不開母親,離不開以母親為主的家屋,女性在母系家屋中享有尊貴的地位;母系家庭中的成員,少則十幾人,多則幾十人,均系一個或幾個外祖母的後裔組成,在母系家庭中,男不婚女不嫁,夜間,女子在家中花樓接待來自另一家庭的男子,而男子則外出與另一家庭的女子偶居,所生子女皆屬女方,血緣按母系計,財產按母系繼承,男子只負責撫養自己姐妹的孩子;摩梭人以生女孩為榮, 在每個母系家庭中由一個最能幹、 公正而且有威望的婦女安排生產、生活,保管財產, 稱"依杜達布"或"達布", 她是母系家庭的一家之長,負責一切內外事務,"達布"往往是自然產生的,不須經過任何選舉或儀式,家庭成員都絕對服從達布的安排,母系家庭中的成年男性一般以舅舅的身份和名義進行活動,他們盡力協助"達",參加全家的一切活動,撫養姐妹的子女,共同維系母系大家庭,當他們年老的時候,就由他們姐妹的子女照顧,由於共同的生活和勞作,們與姐妹的子女之間的關系比其生父的關系更為密切和特殊。在摩梭母系家庭中,只有"同一根根"(同一母系血緣)母系成員是的親人,包括母親,女兒,兒子,舅舅等,"父親","妻子"等都是外人。
摩梭母系家庭與外界社會的家庭含義不同,首先摩梭母系家庭的結構模式不一定是一夫一妻制,傳統摩梭母系家庭內沒有父親,丈夫,妻,女婿或媳婦的角色,也沒有父子,夫妻,妯娌,翁婿或姑嫂關系,人人都與外祖母,外祖母的姐妹兄弟,母親,母親的姐妹兄弟同住,男不婚女不嫁,過著走婚的生活,家庭內每一個成員都來自同一根根(母系血緣),母系家庭以母系血緣為本,以走訪婚為主體;其次摩梭母系姐妹兄弟不分彼此, 一個家庭內的摩梭個人基本沒有私有財產的概念, 一切財產由家庭成員共分,其生活的原則是"分享"不是"佔有",生活的主導意識"我們"不是"我";摩梭母系家庭中摩梭女人享受著高度的自主空間, 男人也輕松無壓力, 摩梭母系家庭文化體現了"重女不輕男"的母系文化思維。
摩梭人的日常稱謂非常簡單,用得最多的就是母親("唉咪")和舅舅("唉烏");在同一摩梭母系家庭中與母親同輩的女性全部被稱作母親("唉咪"),男性全部被稱作舅舅("唉烏"),這種獨特的母系文化使摩梭小孩子擁有多位母親和舅舅,在體貼關愛與自由的氛圍下成長,以至於有很多在母系大家庭長大的成年摩梭人,一直都分不清眾多母親中究竟誰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 舅舅要承擔起教育和 撫養自己姐妹的孩子的責任,這些與漢族家庭截然不同,這種特殊的母親和舅舅的思想也一直擴展到了所有的摩梭家庭,不論是走婚的,還是結婚的;正是由於摩梭母系體制,摩梭人很少分家,因為沒必要通過增加人口來增加勞動力,而且姐妹的子女都是自己的子女,一個家庭中只要有一個同輩姐妹生下女嬰,根根便可延續,其他姐妹就不一定要走婚,不一定要生小孩,摩梭人口增長速度極為緩慢,數百年來摩梭人口增長速度
之慢是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中之最,實是天然的計劃生育。
摩梭母系家庭與走婚,二者相輔相成;由於這種"同一根根"的母系家庭格局,生成了走婚這種特殊的婚姻形式, 因為走婚保持了一個家庭中 的成員只會是一個母親的後代,保持了母系家庭的母系純潔性,維護了"同一根根"的延續;摩梭人的走婚,是世界種種婚俗中,絕無僅有一朵奇葩, 這種至今保留著唯一的、 亘古獨存、淳樸獨特的奇俗,由21世紀外界社會看來,簡直不可思議,著實讓人感到撲朔迷離,充滿了神秘的誘惑。
參考資料:http://www.nn-tourism.gov.cn/ReadArt.asp?Art_ID=8154
文明或原始?再看走婚制
南方周末 2004-07-15 15:02:16
文明或原始?再看走婚制
———也是世界遺產的省思
□藍懷恩
中央電視台曾報道雲南瀘沽湖生態環境遭受嚴重污染,聞名全世界的母系社會走婚制,也變相淪為「陪浴」的色情行當,前者不外乎因商業行徑和管理疏失交互影響所致,但可列為人類文明遺產的走婚制如果任令外界獵奇和糟蹋,那麼我們損失的豈止是一個觀光景點而已?
針對人們的種種議論,專門研究性別問題的前香港大學教授周華山,決定投入摩梭族人中生活長達一年多,甚至學習摩梭語,終於2001年出版了《無父無夫的國度?》一書。
他指出,摩梭人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害羞文化,也就是血源親屬間不能言說任何性話題,除表示尊重個人隱私外,也為了嚴防亂倫,這和外界揣測的性混亂大有出入;同時,他們「知父、認父但不親父」,所有姐妹生的孩子,都由其兄弟亦即母系的舅輩撫養教育,「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換言之,摩梭男女走婚,全然沒有現代感情婚姻的諸多「後遺症」,例如現實關繫上的未婚懷孕後是拿掉,或奉子之命結婚還是女方選擇當未婚媽媽?若決定結婚,那麼夫妻之間錯綜復雜的利害關系於焉展開,如家庭收支、財產分配、子女教養與監護、情感忠誠度、性生活品質、雙方親族和諧否,就算小到生活細節都可以動輒鬧離婚收場。
摩梭人則在兩情相悅走婚後,即橋歸橋、路歸路,所有糾葛均不存在,重女不輕男的母系文化主導家庭倫常、角色分工和財產共有,因此有謂之摩梭文化的核心價值不在走婚而是家庭和諧,這究竟是文明先進還是原始落後呢?
尤有甚者,女性主義者強調的女性自覺意識,不過就是情感獨立、情慾自主,摩梭女人可以不受「處女」、「吃虧」、「寡婦」、「未婚媽媽」等污名化的詞語所困擾,也沒有性壓抑或性侵害的事發生,較之我們的都會和鄉鎮女性的處境,可說更具有人權尊嚴和身心安全。
然而,一個在物質生活與自然共舞,能為人類保留些許凈土的少數族群,即便在精神文明上如母系走婚制明顯有更優越於現代體制的事實,但我們卻高高在上地跑去消費、獵奇,並且把猥瑣習氣一並傳入,而不思尊重、謙虛對待這一方水所培養之一方人的生活文化。
特別是當我們看到瀘沽湖水遭污染的同時,是否也懂得心痛和反思這個被國際社會所珍視的母系走婚制,該如何將此一人類文明遺產好好地保留下來?顯然我們太缺乏針對前瞻兩性文化的高能見度公共論述,讓大家有機會思考和討論。例如在電視這個大眾媒體上,竟然看不到什麼借鏡西方性別文化和性教育發展經驗,同時溶入我們向由男性解放女性進而造就極為特殊的兩性史環境的深度對話節目。
甚至能夠從人性角度解讀性文化和性心理的節目內容亦付之闕如,讓觀眾學習理解異性的性行為需求與模式都知曉無門,於是有大學女生因無知懷孕被退學,而遭剝奪受教育權;經常發生的強奸案和性侵害,也讓女性常無端陷入恐懼中;越來越普遍的無性婚姻,究竟帶給成人多大的壓力,投射到社會成本又是多少?更不知道!
今天能夠謂之為「遺產」者,應該都是取法乎上、值得我們努力維護的文明資產。放眼中國被「世界遺產委員會」認定的不過30處,與人口只有我們1/325(400萬)的愛爾蘭就有兩處比起來,他們笑說中國相對應該有600處才對,更何況絕大部分遺產都以自然山水為主,能夠像摩梭人獨一無二且影響深遠的人類生活體制,還真是稀世珍寶,凡有識者,無不看到他們與自然合而為一、兩性相互尊重、家庭和樂、社會安全的參照價值。
故而,當我們享用美食、穿戴名牌、居住華屋,再賣弄理論和專業而自以為文明的時候,天涯另一邊區區3萬人也許卻真正生活在烏托邦(理想國)里。當然,很難期待沒有馬桶便不知如何是好的都會人,會懂得粗蠻的消費力介入將帶來什麼後果,現在只有靠相關單位的公權力,先拿出整體規劃的合宜措施,並兼顧原居住民的正當權益,進而深入研究摩梭母系文化再予以定調。
誰文明先進?誰原始落後?不是意氣之爭,摩梭走婚制帶給我們更多的省思應該是順天(自然)而為(人性),不亦快哉!
⑦ 全社會都是「一夫一妻」。但是哪個少數民族還有「一夫多妻制」
在我國有一夫多妻制的少數民族有:藏族、珞巴族、門巴族和一些納西族裡面。
一夫多妻制的形成主要在於勞動力的集中,在過去西藏處於高原地區,生存環境惡劣,耕地面積極少,而女性主要掌控了家裡的牲畜,為了解決生存問題,才出現了一夫多妻制。
由於民族保護政策,到1981年,西藏自治區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變通條例》明確寫出:對執行變通條例之前已形成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關系的婚姻,只要不主動提出解除婚姻關系,法律都給予維持。因此,到現在,如果你去西藏的一些偏遠村寨中,仍能看到很多家族是一妻多夫。
一妻多夫的主要形式有:
1、有血緣關系的幾個兄弟共娶一妻,一般由長子出面迎娶,以後造成兄弟共妻的事實;
2、朋友共妻。這種婚俗主要流行於印度南部和中亞一帶,其形式多為依次同居,不是聯合同居,所生子女依次先後各歸其夫,或歸母親所指定的父親。
⑧ 走婚族是哪個民族
走婚並不是一個民族,而是少數民族摩梭族一種習俗。
走婚,是中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摩梭族獨特婚姻方式,指男不娶女不嫁,通過暮至朝離的走訪,來實現男女雙方的結合,男女雙方各自在所屬的母系大家戶中生產和消費,承擔養育後代的義務,走婚的雙方在性關系和經濟關繫上互不獨占。
走婚習俗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南地區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和雅江兩縣境內的扎巴人與川滇交界處瀘沽湖周圍的摩梭人,以及新幾內亞的特羅布里恩德人。
走婚歷史淵源
走婚習俗是人類歷史上,少數民族出現的一種較為普遍婚俗。在中原地區早在秦漢時期就退出了歷史舞台,而在少數民族中多有保留,尤其是民國時期瀘沽湖周邊的納西族社會中依然很流行。
明代移居俄亞的納西族婚俗,也以走婚為主。皮仔答在俄亞稱之為「安達」婚,習俗與永寧、鹽源一帶有所不同。俄亞納西族地區,已經處於一夫一妻制階段,但還保留有走婚習俗。
清代以來,走婚制開始走向一夫一妻制,直到民國後期戚指,但是一夫一妻制家庭所佔的比例不高。而在四川扎壩地區,燃慧計劃生育政策對走婚習俗的干預,淡化了走婚習俗,傳統走婚與對偶婚和嫁娶婚相融合,形成一種新式走婚制。
⑨ 土家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風俗習慣:
1、飲食習俗
元代以前,土族主要從事畜牧業,食物結構相對單一,以肉類、乳品為主,還食用青稞炒麵。元明以後,土族逐漸轉向農業經濟,飲食則以青稞、小麥、薯類為主。
2、服飾習俗
傳統的男子服裝,頭戴織錦鑲邊的氈帽,內塌岩穿綉花高領斜襟白短褂,胸前鑲一塊彩色刺綉圖案,外套黑、藍或紫色坎肩,或穿鑲著寬邊的長袍,腰系綉花帶,腳穿白布襪和雲紋綉花布鞋。
3、婚禮習俗
據民和土族民間傳說,古時候土族姑娘明數不出嫁,男子從妻居,以後演變為男娶女嫁。民和土族的道拉先娶兒來後嫁女,娶兒嫁女滿堂紅,就指的是這種情況,但這在其它土族地區沒有反映。
(9)中國哪個民族是男嫁女擴展閱讀:
土族節日:
1、春節
春節是土族人民最隆重的節日,節日前從臘月二十三送灶神就開始准備,打掃房屋、縫制新衣、殺豬宰羊、烙、炸蒸饃等。春節一般要過十多天,除夕那天,把院落房屋打掃一遍,貼上錢馬、春聯、年畫,激衫首然後吃年飯。
2、端午節
五月初五那天,人們喝雄黃酒{青稞酒中放雄黃},吃涼粉、涼面。男女老少都要穿節日盛裝,系「鎖兒」(用彩色絲線系在脖子、手腕和腳腕),兒童還佩帶香包。
3、中秋節
中秋節提前一兩天做大月餅,月餅表面上要用面做上各種圖案,月餅以大而美觀為佳,做的月餅一定要給親朋好友贈送。中秋節晚上要在院中間擺上方桌,獻上月餅和瓜果,點上青油燈,煨桑,迎接月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