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剪紙藝術的發源地是哪裡
中國是剪紙藝術的故鄉。從許多相關資料來看,其發源地在中原。阜陽歷史悠久,民風淳樸,文化氛圍濃郁,早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剪紙藝術,並以傳統多樣的題材,豐滿嚴謹的構圖,濃郁的鄉土氣息而享有盛譽。
剪紙的發展歷史
剪紙的發展歷遲行程 民間剪紙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深受國內外人士所喜愛。 剪紙的主要材料是紙。紙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過去一直公認造紙術是蔡倫於公元105年前後發明的。後來陝西省扶風縣出土了西漢時期的紙,專家們認為紙在我國出現的時間要提前到漢平帝之前,可能在宣帝時期(公元前73一前49年)。不管結論最後怎麼定,在紙發明之前,不會有真正的剪紙。但用其它薄片材料用於剪刻鏤花,卻在有紙之前。讓我們查看一下有關文物和史料爛旦橋記載:
戰國(公元前476一前221年) ① 1950一1952年在河南輝縣固圍村戰國遺址的發掘中,發現了用銀箔鏤空刻花的弧形裝飾物。 ② 湖南長沙黃泥壙出土的晉代金片裝飾物。 這些用銀箔鏤空而成的裝飾物,雖飢猛然不能說就是剪紙,但在刻制技術和藝術風格上,可以說是已經形成了剪紙藝術的前身。
北朝(公元386一534年) 用紙剪成美麗的圖案花紋,目前最早發現而且有據可查的是新疆吐魯番火焰山附近,先後出土了五幅團花剪紙。
南北朝對馬團花。南北朝對猴團花.南北朝金銀花團花。南北朝菊花團花。南北朝八用形團花。
唐代(公元618一907年)唐代已將剪紙圖案應用於其它工藝方面: ①1963年一1965年新疆吐魯番出土的「人勝」剪紙。 ②1973年西安出土的皮革帽子,圖案是鏤空花樣。 ③自漢至唐現了一種金銀鑲嵌技術工藝,是將刻鏤的金銀箔粘貼在漆器或銅鏡的背面,經填漆磨干,在漆地上顯出金光燦爛的花紋。河南省鄭州出土的唐代金銀平脫鏡(直徑36.2cm) ④現藏於日本正倉院唐代的「人勝」刻金箔。 ⑤1951年湖南省長沙出土的漢代金箔刻花圖樣。
宋代(公元960一1279年) 宋代關於剪紙的記載就很多了。有的將剪紙作為禮品的點綴,有的貼在窗上,有的裝飾燈彩,還有的剪成所謂「龍虎」之類。在南宋時期,已出現了以此為職業的藝人,有的善剪「諸家書字,有的專剪「諸色花樣」。這時,皮影盛行,雕鏤皮影的材料,除了動物的皮外,也有用厚紙製作的。 宋代剪紙用於工藝裝飾的一個重要創造,是吉州窯的瓷器,產品有茶盞和花瓶等,圖案題材很多,有鳳凰、梅花、枇杷和吉祥文字等,造型生動、活潑,它是作者在施釉過程中,貼上剪紙,入窯燒制而成的。 現代民間藍印花布,是用鏤花紙板刮漿後仿染而呈現花紋的,這種印染工藝宋代已很普遍,山西省出土的南宋印花布便是一例。
明代(公元1368一1644年)的夾紗燈是很有名的。它是將剪紙夾在紗中。用燭光映出花紋,這是剪紙在日常生活中的又一應用,現在人們叫它「走馬燈」。
清代(公元1644一1911年)剪紙流傳下來的入少,北京故宮博物院坤寧宮,室內頂棚和宮室兩旁過道壁間均用白紙襯托出黑色龍鳳雙喜的剪紙圖樣。
剪紙在有關史籍中的記載:
唐朝 崔道融所留傳的詩中,有這樣的詞句:「欲剪宜春字,春寒人剪刀」這里所講的「宜春帖子」,也就是現在人們所熟悉的「剪紙藝術作品」唐代詩人李商隱《人曰》詩:「鏤金作勝傳荊俗,剪綵為人起晉風」也是寫此。段成式《酉陽雜俎》說:「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紙為小蟠,或懸於佳人之首,或綴於花下,又剪為春蝶,春勝以戲之。
南宋 周密所著《志雅堂詩雜鈔》中寫有:「舊都天銜,有剪諸色花樣者,極精妙。又中原有餘承志者,每剪諸家書字,畢專門。其後有少年能於衣袖中剪字及花朵之類,極精工。」即是「開封」府,「剪花樣」指的自然是「剪紙」。
❷ 剪紙起源於什麼地方
剪紙藝術起源於中國陝西,剪紙是漢族民間古人祭祖祈神的活動。
現存最早的剪紙作品則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發羨滾現,為六世紀時期作品。剪紙藝術於唐代及宋代盛行,後於十六世紀傳入土耳其,並在十八及十九世紀傳入西亞。
有人認為剪紙的前身可追溯到漢唐婦女使用金銀箔剪成方勝貼在鬢角為飾的風俗。
早期的剪紙多見於喪葬、祭祀等儀式中,大約跟道家的靈媒神務有關,例如杜甫的《彭衙行》中就有「暖湯濯我足,剪紙招我魂」的明確記載。
(2)剪紙屬於中國哪裡擴展閱讀:
剪紙藝術逐漸遺失:
民間藝術向來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例如刺綉,它的圖案先用紙畫好裁出,俗稱紙樣,然後才粘貼到面料上起綉;又如皮影毀喚人物的刻繪,也和剪紙的造型一脈相連。
可惜的是,由於開風日盛,年輕人多數謀生在市,目下擅長剪紙的多是邊村遠城中的老年婦女,隨著她們的逝世,剪紙藝術日漸瀕臨消亡。相關人士正在努力挽救。
一面收集各地的創作以充庫存,另兄余余議為剪紙藝術創造一個商品化的環境,使它能夠直接產生經濟效益,以望推陳出新,發揚光大。
❸ 剪紙是哪個地方的傳統
剪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全國各地都有剪紙藝術。
如今城裡只有在美術館或美術工藝品商店才能欣賞到剪紙藝術,但在廣大農村,剪紙仍是最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每逢過年,人們都喜歡買些窗花,貼在窗戶上。過去玻璃很金貴,普通老百姓家的窗戶都是用高麗紙糊上。雪白的窗紙,貼上鮮紅精緻的窗花,頓時滿室生輝,洋溢出節日的歡快氣氛。這窗花,便是一種剪紙作品。還有一種習見的剪紙作品,叫"門簽"或"吊簽"。門簽用紅紙或其它彩紙剪出,貼在門楣上,為節日增色。有的地方,不僅過年貼門簽,端午節也貼。
丹麥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一邊寫童話,一邊搞剪紙。從十八世紀起,剪紙一直在歐洲風行,大詩人歌德曾熱情地贊美過它。德國洛特·賴尼格爾更是從中國、印度的剪紙和皮影中得到啟發,創造了近代電影動畫片。美國不僅出版介紹中國剪紙的讀物,還將歐洲的剪紙專著譯成英文在美國再版。這一切都說明剪紙已在當今世界更大的范圍里受到重視,有著蓬勃的藝術生命力。
❹ 剪紙是哪個地方的傳統文化
很多地方都有,剪紙是傳統文化剪紙,也稱為紙片、窗欞或繪畫剪刀。區別在於創作,有些用剪刀和刀。工具不同,但創作的藝術品幾乎相同。人們稱之為剪紙。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在視覺上給人空虛感和藝術享受。其載體可以是紙、金銀箔、樹皮、樹葉、布、皮革等片狀材料。他們由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藝術家和民間藝人創作,風格各異,題材廣泛,有戲曲人物、花鳥蟲獸、農村睜帶現實生活的描寫,反映了人們對勞動生活的熱愛和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嚮往。
折疊剪紙:折疊剪紙是民間最常見的製作銷叢方法之一。折疊剪紙是指用不同的方式折疊和裁剪而成的剪紙。最早的花是用折疊方法剪得,如「麻袋」和「猴子」。折疊剪紙的折疊方法簡潔,製作方便,節省時間,形狀一般化,有一定的變形,特別適合對稱的形狀和對稱的圖案,展開後非常對稱,可以改變各種合適的形狀。兩邊連續,四邊連續,多邊悉斗蘆連續。
❺ 中國剪紙藝術在哪個地區
剪紙2006年已被國務院列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剪紙藝術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但是其中最有名的當屬陝西剪紙了,因陝西西安為千年古都,歷史文化積淀非常深厚,剪紙藝術在此地源遠流長,傳承歷史極其悠久,許許多多外國人亦慕名前來對陝西的剪紙愛不釋手,流連忘返,被這種極具中國元素的民間手工藝品剪紙所深深吸引,如果想了解和欣賞原生態的中國剪紙藝術作品,就一定少不了要到陝西省西安去走一走看一看,在西安有一家好像叫做三秦瑰寶的剪紙較為有名。
❻ 剪紙是哪裡的民間藝術
剪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全國各地都有剪紙藝術。
剪紙起源地:
瑞昌民間剪紙源遠流長,據有關學者從多方面考證,一致的認為是起源於我國的漢代,當「紙」還沒有出現的時候,「剪」的藝術早已存在,只不過是表現為剪帛、剪錦、剪金屬、箔等裝飾物罷了,當紙在瑞昌一出現的時候,瑞昌的民間剪紙也就應運而生侍數山了,距今應該有畢轎1900年的漫長歷史了。
剪紙最早時期:
剪紙的主要材料是紙。紙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過去一直公認造紙術是蔡倫於公元105年前後發明的。後來陝西省扶風縣出土了西漢時期的紙,專家們認為紙在我國出現的時間要提前到兩漢平帝之前,可能在宣帝時期(公元前73一前49年)。不管結論最後怎麼定,在紙發明之前,不會有真正的剪紙。
剪紙藝術是最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之一,作為一種鏤空藝術,它能給人以視覺上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剪紙用剪刀將紙剪成各種各樣的圖案,如窗花、門箋、牆花、頂棚花、燈花等。每逢過節或新婚喜慶,人們便將美麗鮮艷的剪紙貼在家中窗戶、牆壁、門和燈籠上,節日的氣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熱烈。在農村,剪紙通常是由婦女、姑娘們來做。在過去,剪紙幾乎可以說是每個女孩所必須掌握的手工藝術,並且還被人們來品評新娘的一個標准。在中國南北方老中的剪紙藝術,通過一把剪刀,一張紙,就可以表達生活中的各種喜怒哀樂。
❼ 剪紙是哪個地方的
問題一:剪紙是哪裡特產 剪紙作為民間藝術,無法界定特產在那裡,南方派代表性的有湖北沔陽剪紙、廣東佛山剪紙和福建民間剪紙。
北方派代表性的有山西剪紙、蔚縣剪紙、陝西民間剪紙、磁性剪紙和山東民間剪紙。
他們都具有很強的地域特點:陝西窗花風格粗朴豪放;河北和山西剪紙秀美艷麗;宜興剪紙華麗工整;南通剪紙秀麗玲瓏等
問題二:中國剪紙藝術在哪個地區 一、陝西民間剪紙
二、廣東佛山的民間剪紙
三、山東民間剪紙
四、雲南民間剪紙:
五、吉林民間剪紙
六、山西民間剪紙:
七、安徽民間剪紙:
八、湖南民間剪紙:
九、湖北民間剪紙:
十、貴州民間剪紙:
問題三:剪紙是哪個地方的傳統? 剪紙藝術是中華文化發展演變歷程中的一種傳統藝術,它的起源,應該是與漢代「紙」的發明有密切的關系,由於紙在發明初期的「珍貴」,剪紙藝術最早開始流傳於宮廷及士大夫宅邸,成為仕女們的「最愛」。傳至唐、宋之際,已大為盛行於民間的各種節慶場合;至元代,相繼流傳至中東及歐洲;以至明、清,其藝術作品已與人們日常生活節慶相結合。近世紀以來,古老的中國,內憂外患,歷經戰禍,剪紙藝術瀕臨衰退絕續,一般人們在生活多變中,多已無暇從事剪紙藝術的研究。
問題四:中國最有名的剪紙是哪個地方的阿 1993年中國文化部授予山西浮山縣源豎嫌、福建漳浦縣、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中國民間藝術剪紙之鄉」的稱號;
2003年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和林格爾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
2006年1月26日河北省蔚縣榮升「中國民間剪紙之鄉」。
問題五:剪紙是起源於哪裡 中國的民間剪紙手工藝術有它自身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國剪紙的發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漢時代(公元前3世紀),當時人們運用薄片材料,通過鏤空雕刻的技法製成工藝品,卻早在未出現紙時就已流行,即以雕、鏤、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絹帛,甚至在樹葉上剪刻紋樣。
關於剪紙手工藝術的歷史,即真正意義上的剪紙,應該從紙的出現開始。漢代紙的發明促使了剪紙的出現、發展與普及。
至南北朝時期已相當精熟,然而真正繁盛卻是在清朝中期以後。古老的剪紙多在鄉間,以剪刀鉸出為主,趣味渾朴天然,都是出自農家婦女之手;剪紙進入城市後,不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參入剪紙藝術,而千家萬戶擁擠在一起,相郊成習,需要頗巨;剪紙藝人為了省工,一刀多張便改為刻刀雕刻為主,風格轉向精巧,藝人也就不止於婦女了。然而,時代更迭生活改變和審美轉化,傳統民間藝術漸漸不能適應現實需要,所以現代新興剪紙藝術孕育而生。
問題六:剪紙是什麼地方的習俗 河南
潮州
山西
陝西
問題七:什麼地方剪紙最出名 河北蔚縣剪紙,相傳已有兩百年歷史。據史書記載,蔚縣剪紙始於清朝道光年間,迄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蔚縣剪紙廠年生產能力達30萬套,年出口量最多達14萬多套
問題八:中國剪紙發源地在哪? 中國是剪紙藝術的故鄉。從許多相關資料來看,其發源地在中原。阜陽歷史悠久,民風淳樸,文化氛圍濃郁,早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剪紙藝術,並以傳統多樣的題材,豐滿嚴謹的構圖,濃郁的鄉土氣息而享有盛譽。
剪紙的發展歷史
剪紙的發展歷程 民間剪紙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深受國內外人士所喜愛。 剪紙的主要材料是紙。紙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過去一直公認造紙術是蔡倫於纖李公元105年雹手前後發明的。後來陝西省扶風縣出土了西漢時期的紙,專家們認為紙在我國出現的時間要提前到漢平帝之前,可能在宣帝時期(公元前73一前49年)。不管結論最後怎麼定,在紙發明之前,不會有真正的剪紙。但用其它薄片材料用於剪刻鏤花,卻在有紙之前。讓我們查看一下有關文物和史料記載:
戰國(公元前476一前221年) ① 1950一1952年在河南輝縣固圍村戰國遺址的發掘中,發現了用銀箔鏤空刻花的弧形裝飾物。 ② 湖南長沙黃泥壙出土的晉代金片裝飾物。 這些用銀箔鏤空而成的裝飾物,雖然不能說就是剪紙,但在刻制技術和藝術風格上,可以說是已經形成了剪紙藝術的前身。
北朝(公元386一534年) 用紙剪成美麗的圖案花紋,目前最早發現而且有據可查的是新疆吐魯番火焰山附近,先後出土了五幅團花剪紙。
南北朝對馬團花。南北朝對猴團花.南北朝金銀花團花。南北朝菊花團花。南北朝八用形團花。
唐代(公元618一907年)唐代已將剪紙圖案應用於其它工藝方面: ①1963年一1965年新疆吐魯番出土的「人勝」剪紙。 ②1973年西安出土的皮革帽子,圖案是鏤空花樣。 ③自漢至唐現了一種金銀鑲嵌技術工藝,是將刻鏤的金銀箔粘貼在漆器或銅鏡的背面,經填漆磨干,在漆地上顯出金光燦爛的花紋。河南省鄭州出土的唐代金銀平脫鏡(直徑36.2cm) ④現藏於日本正倉院唐代的「人勝」刻金箔。 ⑤1951年湖南省長沙出土的漢代金箔刻花圖樣。
宋代(公元960一1279年) 宋代關於剪紙的記載就很多了。有的將剪紙作為禮品的點綴,有的貼在窗上,有的裝飾燈彩,還有的剪成所謂「龍虎」之類。在南宋時期,已出現了以此為職業的藝人,有的善剪「諸家書字,有的專剪「諸色花樣」。這時,皮影盛行,雕鏤皮影的材料,除了動物的皮外,也有用厚紙製作的。 宋代剪紙用於工藝裝飾的一個重要創造,是吉州窯的瓷器,產品有茶盞和花瓶等,圖案題材很多,有鳳凰、梅花、枇杷和吉祥文字等,造型生動、活潑,它是作者在施釉過程中,貼上剪紙,入窯燒制而成的。 現代民間藍印花布,是用鏤花紙板刮漿後仿染而呈現花紋的,這種印染工藝宋代已很普遍,山西省出土的南宋印花布便是一例。
明代(公元1368一1644年)的夾紗燈是很有名的。它是將剪紙夾在紗中。用燭光映出花紋,這是剪紙在日常生活中的又一應用,現在人們叫它「走馬燈」。
清代(公元1644一1911年)剪紙流傳下來的入少,北京故宮博物院坤寧宮,室內頂棚和宮室兩旁過道壁間均用白紙襯托出黑色龍鳳雙喜的剪紙圖樣。
剪紙在有關史籍中的記載:
唐朝 崔道融所留傳的詩中,有這樣的詞句:「欲剪宜春字,春寒人剪刀」這里所講的「宜春帖子」,也就是現在人們所熟悉的「剪紙藝術作品」唐代詩人李商隱《人曰》詩:「鏤金作勝傳荊俗,剪綵為人起晉風」也是寫此。段成式《酉陽雜俎》說:「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紙為小蟠,或懸於佳人之首,或綴於花下,又剪為春蝶,春勝以戲之。
南宋 周密所著《志雅堂詩雜鈔》中寫有:「舊都天銜,有剪諸色花樣者,極精妙。又中原有餘承志者,每剪諸家書字,畢專門。其後有少年能於衣袖中剪字及花朵之類......>>
❽ 剪紙最早出現在什麼地方對於剪紙的起源於發展你了解多少
中國剪紙是一種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刻下圖案的民間藝術,用於裝飾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動。在中國,剪紙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與各族人民的社會生活融為一體,是各種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剪紙民間人士善於組合各種意象,產衡沒生理想美好的效果。無論一個或多個意象如何組合,都是由「象意」和「意構」來塑造的,而不是按照客觀自然形態來塑造的。同時,他們善於通過比興的方式創造各種吉祥物,並結合約定好的形象來表達自己的心理。追求吉祥隱喻成為意象組合的最終目的之一。
❾ 剪紙是什麼地方的
剪紙藝術起源於中國陝西,剪紙是漢族民間古人祭祖祈神的活動。
現存最早的剪紙作品則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發現,為六世紀時期作品。剪紙藝術於唐代及宋代盛行,後於十六世紀傳入土耳其,並在十八及十九世紀傳入西亞。
其傳承賡續的視覺形象和造型格式,蘊涵了豐富的文化歷史信息,表達了廣大民眾的社會認知、道德觀念、實踐經驗、生活理想和審美情趣,具有認知、教化、表意、抒情、娛樂、交往等多重社會價值。
從具體用途看大致可分四類:
一、張貼用,即直接張貼於門窗、牆壁、燈彩、彩扎之上以為裝飾。如窗花、牆花、頂棚花、煙格子、燈籠花、紙扎花、門箋;
二、擺襯用,即用於點綴禮品、嫁妝、祭品、供品。如喜花、供花、禮花、燭台花、斗香花、重陽旗;
三、刺綉底樣,用於衣飾、鞋帽、枕頭。如鞋花、枕頭花、帽花、圍涎花、衣袖花、背帶花;
四、印染用,即作為藍印花布的印版,用於衣料,被面、門簾、包袱、圍兜、頭巾等。
❿ 剪紙是中國哪個地區的活動
我們陝西的,具體是陝北的! 算是比較著名的吧,當然不排除外省。
看一段論據吧∶
今日安塞,所謂的「剪紙之鄉」早已聲名遠揚,
據韓傑浩介紹:安塞剪紙是陝北勞動婦女創造美的一個典範。最初用來裝飾美化生活的「窯洞剪紙」,被一代又一代的勞動婦女傳承下來,形成古樸生動、 強烈自由的風格,反映出陝北勞動婦女淳樸的思想感情和對生活的熱愛。安塞剪紙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花鳥魚蟲 瓜果蔬菜,家畜走獸,人物樹木,大自然中的一切美無所不包。
安塞縣前任文化館館長陳山橋對謹拿當地的剪紙曾作過廣泛的調查與深入的研究,他在一篇《安塞人與剪紙藝術》的文章中寫道:
「安塞的剪紙歷史很少有文字可供考證,但問一問健在的老婆婆:你們小時候剪花跟誰學來的?她們都會同樣回答:媽媽教的。安塞人現在還稱傳統花樣為「古時花」,從現在整理出來的剪紙作品來看,可以尋覓到安塞歷史文化的蹤跡。64歲的常振芳剪的《龍與鳳》,使人聯想起五千年前人類經歷的那個龍飛鳳舞的時代,想到鴻蒙初開,伏羲女媧剛剛創造出的那個混沌世界。龍鳳造型特別古樸,與濮陽西水坡仰韶墓內擺塑的龍有某種相似之處。67歲的白鳳蘭剪的《年耕圖》和《猴吃煙》中的樹,樹乾和樹枝組成了鹿頭紋樣的變形,專家們認為,它是我國古代作為「物候歷法」和生命象徵的鹿圖騰崇拜在安塞的遺存。高如蘭剪的《抓髻娃娃》,在一些專家看來,它是別處早已失傳了的商代民俗文化,把頭上兩個抓髻剪成了兩個雞,和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商代青玉女佩完全一樣。《抓髻娃娃》一手舉鳥(陽);一手托兔(陰),陰陽結合孕育了生命,是生殖崇拜的形象遺存。安塞的古時花樣,可以說是地上的文物,它是研究我國北方民族文化與民俗的重要史料。從藝術風格上看,它淳樸、莊重、簡煉、概括,有一種內在的力量,保留了漢代藝術深沉雄大的藝術特點。」
中國文化研究所的研究員方李莉,對此曾做過更加深入的調查與分析,她十分注重這種叫做「古時花」的歷史淵源與文化傳承。在一篇叫做《黃土地的記憶》的文章中,她的筆觸追根尋源,直指遠古:
「……一些表現古老傳說的剪紙,如白風仙剪的"二郎擔山追太陽"。民間傳說,過去,天上突然出來九個太陽,曬得人們不能在田間勞作,飛鳥曬死,樹木枯萎,二郎擔山追日,壓去了八個太陽,救了人類檔晌戚,救了萬物。這和中原『後羿射日』有同工異曲之源,還有,白鳳蘭剪的『王祥卧冰』是二十四孝故事內容之一。表現王祥為孝敬老母,卧冰取魚的故事。
「已經去世的曹佃祥老人所剪的『鷹踏兔』也是如此,鷹是鳥中的英雄,鳥在這一帶有很深的寓意。在安塞曾發現不少新石器時期屬於廟底溝型的彩陶,廟底溝型彩陶的一大特點就是鳥紋很多,就像半坡型的彩陶是以魚紋為主一樣。由於鳥紋的廣泛應用,其上面的鳥應該是當時一個原始部落的圖騰,而在原始神話中稱太陽為『三足烏』,因而崇拜鳥的原始部落實際上是崇拜太陽,因此鳥是太陽的象徵,在當地民間也稱太陽為『鴉』。所以鳥在民間是象徵陽性的,鷹是鳥中的英雄,自然是陽性的了。而兔是代表月亮,月是陰性,兔自然也代表陰性了。『鷹踏兔』是喜花,是結婚時所剪的花,其寓意的是男女情愛,反映的是生殖崇拜的主題。
「剪紙能手白鳳蘭的父親雖不識字,卻能繪聲繪色地講出好多上古時期的故事,《女媧造人》、《二郎擔壓山》、《毛野人》等等。每到陰雨天或冬月天,她家晚上總是坐滿了莊稼漢,津津有味地聽著『朝古』,白鳳蘭總是坐在父親懷里,聽得很認真。母親剪得一手好花,受到全村人的敬慕,同時也影響了白鳳蘭。她經常學母親的樣,剪個石榴著牡丹,剪個魚兒戲蓮花。她家貧窮,買不起紙,她便撿好多梨樹葉放在家中,以樹葉代替紙來剪。在母親的指點下,學會了好多傳統花樣的剪法。在父親的 『朝古』影響下,她剪了不少以上古傳說和民間故事為題材的剪紙,除前面所提到的『二郎擔山追太陽』、『王祥卧冰』之外,還有『毛野人』、『鞭打蘆花』、『牛郎織女』等。她剪的花古樸醇厚,粗獷有力,她剪的『牛耕圖』、『猴吃仙桃』、『牛』等都與陝北出土的漢代畫像石刻藝術很接近,特別是『牛耕圖』、『猴吃仙桃』中樹的造型,被認為是龍行陵山文化時期的圖騰紋樣,為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和陝北文化的傳承提供了依據。 其實這些樹的形象,和戰國時期的"宴樂漁獵攻佔紋"銅壺上的桑樹的表現手法也很相似。說明這些紋飾都是具有一定傳承性的。
「這里的民間文化和民間藝術風格的傳承,以原始、上古時期和秦漢時期的特徵最為濃厚,究其原因,這一帶曾是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的中心地之一。其次是宋代。元明清以後,這里的文化處於相對封閉和獨立發展的狀態,受中原文化及其它外來文化影響較小,深厚的文化傳統和民間習俗,從古到今,源遠流長。原始文化中的生殖崇拜、祖先崇拜、圖騰崇拜,都可以從這里的民間文化和民間藝術中尋到蹤跡。」
樓下的,那不是你們山東的,無論是哪的都是我們中國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