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有多少個黃大成

中國有多少個黃大成

發布時間:2023-03-26 23:09:32

⑴ 中國自從科舉考試以來總共出了多少狀元

中國科舉史上,曾經涌現了數以百萬計的舉人和十多萬名進 士,而作為這個龐大知識分子群體之巔峰的「狀元」郎,則是屈指可數。據考證,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舉狀元孫伏伽開始,到清光緒三十年 (1904年)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止,在這1283年間,可考的榜數為745榜,共產生了592名狀元(一說504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權選考的狀元以及 各代的武狀元,中國歷史上總計可考的文武狀元為777人。

中國古代社會,從庶民百姓到 達官顯貴,無一不堅定地認為:「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的直接功利目的就是入仕。自孔老夫子起,「學而優則仕」成了亘古 不變的知識分子的奮斗之路。因而,苦讀寒窗數十年,為的就 是金榜題名,為的就是以文入仕,為的就是躋身宦臣,光宗耀祖。狀元及第,不但是天下讀書人的畢生追求,而且在百姓尺漏豎心目中也具有「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 仰頭看」的巨大殊榮。一旦殿試第一,馬上就由吏部考試任其官位,或翰林院修撰,或著作郎、秘書郎,或掌修國史,或做天子侍講,從此也就步入了凶險難卜的仕搜段 途,開始了宦海沉浮榮辱的漫漫人生。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老其一生,終於登上了顯赫的高位。如唐代,姓名可考的狀元147人,事跡可考者29人,其中就 有5位宰相、8位尚書一級的官員(含次官)。而清代,114名狀元中,官位累至一品尚書層次的達20人之多。可以說,在官場努力升職,成為狀元這一群體實 現人生價值的至上追求。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殿試大金(長19.26米,高0.825米,滿、漢文合壁,年月日及騎縫年押"皇帝之寶"印)
一介書生,考取狀元實在不易。全國無數讀書人,經過鄉 試、省試,最後到殿試奪魁,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宋代大文豪蘇洵就曾發過「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的感慨。特別到了清代,考到白發滿頭仍然是個「童生」 的不乏其人。四五十歲中進士,人們並不覺得他年齡有多大,「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就是這一歷史文化現象的生動寫照。如宋代共產生了118個 狀元,據《中國狀元全傳》載,其中生卒年可考者51人,其中20歲—30歲中狀元者37人,佔72.5百分號,最小的18歲,50歲以上中狀元者2人。清代共 有狀元114人,生卒年可考者54人,其中20歲—30歲中狀元者19人,佔35百分號,最小的21歲。50歲以上中狀元者5人,最大的62歲。狀元之路絕不 易於巴蜀之道。
唐代,進士科考試主要是三場,其後各代基本沿用下來。 一場是貼經,用現代的話說就是填空。主考官從諸子經書中選取一行,然後把其中的三個字貼蓋住,讓考生讀出被貼的字是哪幾個,其用意不過是考考生的背功,測 試一下考生對經書的熟練程度。第二場考詩賦,每個考生作詩一首、賦一首,這一場極為重要。如唐開元二年(714年)賦試的試題叫《旗賦》,且規定必須以 「風日雲野,軍國清肅」八字為韻。當朝狀元李昂寫了一篇27句327個字的賦,全文洋洋灑灑,文辭雄勁,用韻准確,在錄取的27名進士中,名列第一。第三 場考試策,就時務出個題目,讓考生回答自己的見解,目的是想看看考生對治國方略的獨到見解,以為國家選擇治國平天下的英才。這三場考試都實行淘汰制,每場 皆定去留。只要一場考不好,狀元夢隨之破滅。宋仁宗後,又對科考進行了修改,按策、賦、貼經、墨義的次序,讓參試者並試四場,綜合平衡後再定奪。考生考完 後,由「讀卷大臣」排出前十名,呈送皇上,最終由皇上根據個人評判圈定誰為「第一甲第一名」。所以說,能中狀元者大多都是當朝才子。他們天資聰慧,勤奮好 學,或有良好的文化氛圍,或有獨特的天賦異質,往往具有眾人稱頌的絕代才華。如明代狀元楊慎,「幼警敏,十一歲能詩,十二歲擬作《古戰場文》、《過秦 論》」,十三歲詩名滿京華,被詩壇領袖李東陽收為高足,十九歲中舉人,二十四歲中狀元,成為明代四川唯一的狀元郎。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殿試大金榜局部
在這七百多位狀元郎中,也不乏平庸之輩。為數不少的人 高中狀元後,一事無成。他們性格怪僻,飲酒成癖,窮困潦倒,暮年凄慘。唐代昭宗光化二年(899年)狀元盧文煥,窮苦之極,連頓酒也喝不起,可謂夠可憐的 了。還有許多狀元,為官一任,了無政績,終生平平。更有甚者,投降陵大叛軍,誣陷諂媚,被史書稱為「姦邪小人」。如投降金兵、助紂為虐的北宋狀元莫儔。此等狀 元,無以入史,難留清名,可稱狀元中的不肖敗類。
在狀元科考中,有時也並非全憑真才實學,有的人就是靠 走關系或是偶然原因高中狀元的。唐代就有「許願狀元」牛錫庶、「自薦狀元」尹樞、「相撲狀元」王嗣宗等,從其綽號即可見其為人。狀元裴思謙則更為惡劣,唐 文宗開成二年(837年),禮部侍郎高鍇知貢舉,主持科舉考試。他標榜公正,宣言杜絕請托。裴思謙憑與赫赫有名的大宦官左神策軍中尉仇士良的關系,要求高 鍇讓他當狀元。當時,文宗皇帝是個傀儡,仇士良權傾朝野,裴思謙懷揣仇士良的信,公然對高鍇說:「裴秀才非狀元不放。」高鍇沉思良久,自知無力相抗,不然 馬上就會大禍臨頭,只好無可奈何地把裴思謙錄為狀元。天下動亂,皇權旁落之時,貌似公正的科考常常難脫權宦重臣的掣肘,成為宮廷政治的玩偶,這不能不說是 科考狀元的悲哀。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殿試小金榜局部(長1.05米,高0.34米,滿、漢文合壁,不押印)
歷代狀元中,大多出身名門望族。他們從小就處在優裕的 家庭環境,既有重臣之後,又有名士之家。有的甚至是父子狀元、祖孫狀元、宰相子、尚書婿。父輩的榮耀和輝煌的地位為他們登上科考的頂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許多人就是靠名臣的舉薦和培養,順利圓了狀元夢。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狀元出身寒門。他們全憑自己的才智成為一國學子之冠。特別是宋太祖,為了革除唐代權 貴操縱科舉、營私舞弊的沉痾,在科舉中加強對權貴子弟的監督限制,有意選拔了一批平民子弟科舉及第。如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年)的狀元呂蒙正,幼小 時就被父親趕出家門,隨母流落龍門山,棲居山間石窟中。元代雜劇名家關漢卿的《呂蒙正風雪破窯記》,便是以呂蒙正的貧寒生活為素材創作的戲劇。孤貧寒酸的 呂蒙正,依靠自己的天賦才智和刻苦學習,31歲大魁天下,42歲位居宰相。成為兩朝輔弼,萬眾景仰。各朝歷代,都有像呂蒙正這樣的狀元郎。他們成為庶民百 姓通過科舉之路出人頭地的幸運驕子。
科舉考試是封建統治者為國家選拔官吏的一條重要途徑。 當年,唐太宗李世民看見新科進士從考場中魚貫而出時,高興地說:「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一千多年來,科舉制度選拔了一大批優秀的有真才實學的治國安邦 人才,構成了統治集團從中央到地方官僚隊伍的中堅支柱。但隨之而來的則是一種歷史奇觀:狀元們以文得名,而在文學藝術上有較高成就者了無幾人,很少有人步 入大家之列。他們身為狀元,詩賦詞文,無所不通,往往都有詩書傳世,有的甚至著作等身。然而,其中的絕大多數人自高中之後,從此潛心仕途,無意文字,熱衷 於官場得意,專注於富貴得失,已經無心無力對文學藝術加以執著探索。700多位狀元中,除楊慎、柳公權等幾位獲得較高的成就外,大多數人都文績平平,難傳 千秋。狀元難入大家之列,而大家又很難高中狀元。唐宋兩代265名狀元中,蘇軾等八大家,李白、杜甫等大詩人,無一人摘取狀元掛冠。這一極為獨特的歷史文 化現象,至今仍是困惑人們的古代文化之謎。

中國科舉時代究竟有多少狀元(不含武狀元和女狀元)呢?據史籍記載,唐代,共有狀元139人;五代十國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沿唐制,有狀元11人;宋代有狀元118人,元代的蒙、漢狀元共32人;明朝有狀元90人;清代至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科舉制時,其間有狀元114人,總計由唐初到清末,共有狀元504人。

遼代的狀元為18人;金代的狀元為15人,張獻忠的大西政權有狀元1人;太平天國的狀元有14人,若上述狀元可與唐、五代、宋、元、明、清狀元同列,則中國歷代狀元共計552人。

一千多年間連中三元的共有17人,如明洪武年間的許觀、正統年間的的商軺。
附歷代狀元情況: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狀元,是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壬午科狀元孫伏伽。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狀元,是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 甲辰科狀元劉春霖。他狀元及第次年,即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 ,慈禧太後即下詔停止科舉,他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的末科狀元。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狀元,是太平天國癸好三年(清咸豐三年癸丑,1853年) 女科狀元傅善祥。

★歷代狀元中,最為後世欽敬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寶四年(1256年)丙辰科狀元文天祥。他以崇高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氣節,被譽為「狀元中的狀元」。

★歷代狀元中,對中國政治局勢起過重大影響和作用的,是清咸豐六年(1856年) 丙辰科狀元翁同龠禾。他一生兩為帝師,在晚清帝、後兩黨之爭中為帝黨首領。甲午中日戰爭後,積極支持康有為變法主張,並密薦之於光緒皇帝,最終促成「戊戌變法」,使當時政局發生重大變化。

★歷代狀元中,唯一由狀元而成為皇帝的,是西夏天慶十年(1203年)癸亥科狀元李遵頊。他是夏宗室齊王李彥宗之子,於天慶十年(1203年)參加西夏科舉考試,廷試得中第一,成為狀元。襲封齊王,又擢升大都督府主。後於西夏皇建二年(1211年) 發動宮廷政變,廢夏襄宗自立,成為皇帝,是為夏神宗。

★歷代狀元中,有據可考最早在科舉考試中連中「三元」的狀元,是唐建中二年(781年) 辛酉科狀元崔元翰。他先後考中京兆府解頭(解元) 、進士狀頭(狀元) 、博學宏詞科敕頭、制科三等敕頭。

★歷代狀元中,唯一由武狀元而位至宰相者,是唐代開元初年武舉高等(狀元) 郭子儀。他一生歷仕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曾兩度擔任宰相。同時,他也是歷代武狀元中軍功最為顯著者。

★歷代科舉考試中,考中「三元」人數最多的是北宋,共有孫何、王曾、宋廣羊、楊真宀、馮京、王岩叟等6人。

★歷代狀元中,官至宰相(含相當宰相的官職,如內閣首輔、大學士等) 人數最多的是明朝,共有胡廣、商輅等17人。

★歷代狀元中,詩、畫成就最高的,是唐開元十九年(731年)辛未科狀元王維。他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傑出代表之一,其詩歌藝術被認為「自李(白)杜(甫)而下,當為第一」。其繪畫被推為「南宗繪畫之祖」,古代文人畫亦自他而始。

★歷代狀元中,詞作成就最高的,是南宋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甲戌科狀元張孝祥。其詞追蹤蘇軾,氣概凌雲,具有深厚的愛國主義色彩,與張元干並稱南宋初期詞壇雙璧,是偉大的愛國詞人辛棄疾的先行者。

★歷代狀元中,書法成就最高的,是唐元和三年(808年)戊子科狀元柳公權。他精於楷書,也擅長行草書,和唐代另一大書法家顏真卿並稱「顏柳」;歷史上還把他和唐代歐陽詢、顏真卿、元代趙孟兆頁合稱為我國「楷書四大家」。

★歷代狀元中,史學成就最高的,是五代時後漢乾二年(949年)己酉科狀元王溥。他在唐代蘇冕始創會要體的基礎上,據蘇冕所編唐九朝《會要》及楊紹復等續修之書,重加整理,撰成《唐會要》一百卷。後又據五代歷朝實錄撰成《五代會要》三十卷。不僅史料豐富翔實,而且正式建立了會要體分類編纂的體例方法,為後世所仿效。這一貢獻被《四庫提要》稱為「厥功甚偉」。

★歷代狀元中,著述最豐的,是明代正德六年(1511年) 辛未科狀元楊慎。他不僅工詩,而且能文、詞和曲,並重視民間文學,是頗有成就的文學家和著名學者。其平生著述達四百餘種,雖多散佚,仍留存一百多種;現存詩作二千三百首左右,著述之豐,明時推為第一。

★歷代狀元中,植物學成就最高的,是清代嘉慶二十年(1817年)丁丑科狀元吳其睿。他一生歷任多省巡撫,所至注意各地豐瘠與民生的關系,依據耳聞目見,繪圖列說,並輯錄古籍中有關植物文獻,成《植物名實圖考長編》二十二卷、《植物名實圖考》三十八卷,?是我國19 世紀一部重要的植物學專著。

★歷代狀元中,最著名的思想家是南宋紹熙四年(1193年)癸丑科狀元陳亮。他提倡注重事業功利有補國計民生的「事功之學」。提出「盈宇宙者無非物,日用之間無非事」的命題,和朱熹多次進行過義利、王霸關系的辯論。其學說獨具體系,為永康學派的創始人。同時又是著名的文學家。

★歷代狀元中,最嗜飲茶並對我國茶道研究作出貢獻的是唐代元和九年(814 年) 甲午科狀元張又新。他所撰《煎茶水記》一卷,評論各種泉水煎茶之優劣,是繼陸羽《茶經》之後我國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

★歷代狀元中,唯一出使過東歐國家的外交使臣,是清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狀元洪鈞。他於光緒十三年(1887年) 奉命出使俄、德、荷、奧諸國,任外交使臣三年。他利用西方資料撰著的《元史譯文證補》,開創了利用西方著作、資料研究元史的新紀元。

★歷代狀元中,有據可考唯一被皇帝招為駙馬的,是唐會昌二年(842年)壬戌科狀元鄭顥。他狀元及第後七年,即大中三年(849年) ,被宰相白敏中作為駙馬人選推薦給唐宣宗,尚宣宗之女萬壽公主。

★歷代狀元中,唯一在剛剛及第後即被皇帝下令處死的,是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丁丑科南榜(或稱春榜) 狀元陳安阝。因該科殿試錄取的都是南方士人,遭到北方士人不滿。明太祖朱元璋疑錄取有私,大為震怒,竟下令將主考官及陳安阝等人一並處死。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少數民族文字參加科舉考試得中狀元的,是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 年) 癸巳女真進士科(又稱策論進士) 狀元徒單鎰,為女真族人。他參加科舉考試是用女真文字。

★歷代狀元人數最多的是唐朝。自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壬午科,至哀帝(907年)丁卯科,285 年間,科舉考試幾乎每年一次,約產生狀元270人。在《登科記考》、《玉芝堂談薈》等古籍中有名可考者,有139餘人。

★中國歷史上,一朝之中產生狀元人數最多的省,是清代的江蘇省。從順治四年(1647 年) 丁亥科武進籍狀元呂宮,到光緒二十年(1894年) 甲午科南通籍狀元張謇,247 年間,共產生狀元49 人。

★中國歷史上,一朝之中產生狀元人數最多的府,是清代的蘇州府,共有狀元24人。

★中國歷史上,一朝之中在較短時間內產生狀元人數最多的縣,是南宋時期的永福縣(今福建永泰)。自乾道二年(1166年)丙戌科,至乾道八年(1172年)辰科,七年之間,連續產生蕭國梁、鄭僑、黃定3名狀元。

★歷史上產生兄弟狀元人數最多的朝代是唐朝,共有張式(兄) 、張正甫(弟) 等兄弟狀元19人。

★歷史上產生父子狀元人數最多的朝代是北宋,共有張去華(父) 、張師德(子) 等父子狀元6人。

★歷代兄弟狀元中,其及第時間相距最短的,是唐咸通十四年(873年)癸巳科狀元孔糹熏(兄)和唐乾符三年(876年) 丙申科狀元(弟)孔緘。兄弟二人狀元及第的時間僅相隔三年。

★歷代父子狀元中,其及第時間相距最短的,是北宋開寶二年(969年)已巳科狀元安德裕(父)和北宋開寶五年(972年)壬申科狀元安守亮(子) 。父子二個狀元及第的時間僅相隔三年。

★歷代狀元中,最早開始從事實業活動並取得巨大成就的,是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科狀元張謇。他於及第後次年(1895年)即從事實業活動,先後辦起數十個企業及大批社會事業,影響遍及全國,被譽為「中國之大教育家、大實業家」。

★歷代武狀元中,唯一參加過兩科考試,先中探花後又考中狀元的,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庚辰武科狀元馬全。馬全初名為馬王泉,於乾隆十七年(1752年) 曾參加一次武科進士考試,並在殿試中得中一甲三名(探花) 。後因在任職期間與同僚發生矛盾,被削奪官職。為洗刷恥辱,他更名為全,決意再次奪取功名,終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在武科進士殿試中得中狀元。

⑵ 姓黃,在中國哪裡最多

廣東省。
當代,黃姓人口近270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2.2%,排在第7位。廣東為黃姓人口第一大省,約占返旅全國黃姓總人口的19.5%。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廣東、四川、湖南三省,大約占黃姓漏備凳總人口的42%;其次分布於廣西、江西、湖北滾陵、福建、江蘇,這五省又集中了28%。全國形成了以長江為分水嶺,以北少黃姓、以南多黃姓的分布局面。

⑶ 歷史上姓黃的名人有哪些

1、黃景仁

黃景仁(1749年—1783年),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常州府武進縣人,宋朝詩人黃庭堅後裔,清代詩人。黃景仁詞句句滲透著感人的力量,也答旦寬滲透著無法掩飾的濃厚的悲劇意蘊。

黃景仁性格上的「狂」,使其詞風以豪曠為主導,他的豪詞,有的清朗疏宕,平淡高逸;有的奔放舒捲,氣度開張;有的大開大闔,豪放悲壯;有的蒼涼悲凄,也有的恬淡閑適,但「豪曠」是其詞作的主要風格。

2、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穀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黃庭堅的詩以唐詩的集大成者杜甫為學習對象,構建並提出了「點鐵成金」和「奪胎換骨」等詩學理論,成為江西詩派作詩的理論綱領和創作原則,對後世的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為宋代大詩人之一,黃庭堅對宋詩的影響甚至超過了一代大文豪蘇軾。

3、黃炎培

黃炎培(1878年10月1日-1965年12月21日),號楚南,字任之,筆名抱一。出生於川沙鎮內史第,江蘇川沙縣(今屬上海市)人。1901年入南洋公學,選讀外文科,受知於中文總教習蔡元培。1905年參加同盟會遲梁。

晚年的黃炎培雖為國家領導人,仍念念不忘家鄉。1963年他視察川沙毛巾工業後,寫信給當時的紡織部副部長榮毅仁,紡織部很快撥出了一批自動織機裝備川沙各廠,使川沙的毛巾工業設備從木機、鐵機時代跨越到自動織機時代。毛巾的品種、質量和產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和發展。

4、黃忠

黃忠,字漢升,南陽郡南陽人。東漢末年名將。本為劉表部下中郎將,後歸劉備,並助劉備攻破益州劉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定軍山之戰中,黃忠陣斬曹操部下名將夏侯淵,拜征西將軍。劉備稱漢中王後,加封後將軍,賜關內侯。次年,黃忠病逝。景耀三年(260年),追謚剛侯。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率軍與夏侯淵交戰。夏侯淵所率兵馬都是曹軍精銳,黃忠推鋒必進,勸率士卒,金鼓振天,歡聲動谷,將夏侯淵斬殺於定軍山。同年清亮,劉備稱漢中王,任命黃忠為後將軍,賜爵關內侯。

5、黃歇

黃歇(前314年-前238年),黃國楚國江夏人,楚國大臣,曾任楚相。黃歇游學博聞,善辯。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以黃歇為相,賜其淮河以北十二縣,封為春申君。與魏國信陵君魏無忌、趙國平原君趙勝、齊國孟嘗君田文並稱為「戰國四公子」。

公元前242年,各諸侯國擔憂秦國吞並中原的勢頭不能遏制,於是互相訂立盟約,聯合起來討伐秦國,並讓楚考烈王擔任六國盟約的首腦,讓春申君當權主事。六國組成合縱聯軍,由黃歇任命龐暖為聯軍主帥,六國聯軍曾一度攻到函谷關,秦國傾全國之兵出關應戰,六國聯軍戰敗而逃。

⑷ 中國最大姓氏最新排名是怎樣的哪個姓氏人口最多

就全國范圍內,李、王、張、劉、陳、模碧行楊、趙、黃、周、吳是前十姓氏。

第一名:李姓

人口數量:約8480萬人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張姓主要源自黃旦嘩帝的姬姓慧擾,張揮為該姓始祖。在三皇五帝時期,張揮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矢的發明者。張姓氏族最早活動於「尹城青陽」,古地在今河南濮陽和河北清河一帶。

⑸ 我國歷史上的建國皇帝100個以及建國時間和重大時間

1.秦始皇(贏政)——中國的第一個皇帝
2.漢惠帝(劉盈)——來去匆匆,過眼雲煙
3.漢景帝(劉啟)——政績並不代表著其成功
4.漢武帝(劉徹)——開天闢地的帝王
5.漢宣帝(劉詢)——中興之主
6.漢哀帝(劉欣)——「同志」皇帝
7.漢新帝(王莽)——奪權容易,守權難
8.漢光武帝(劉秀)——東漢王朝的開國皇帝
9.漢明帝(劉庄)——東漢時期小有作為的慎悉皇帝
10.漢章帝(劉炬)——「章草」皇帝
11.漢桓帝(劉志)——碌碌無為的皇帝
12.漢獻帝(劉協)——東漢最後一個皇帝
13.三國魏武帝(曹操)——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
14.三國魏文帝(曹丕)——政壇、文壇雙峰並峙的皇帝
15.三國蜀漢昭烈帝(劉備)——智慧與魅力並存的皇帝
16.三國吳大帝(孫權)——智勇兼備的英雄
17.西晉武帝(司馬炎)——西晉開國皇帝
18.西晉惠帝(司馬衷)——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亡國之君
19.東晉元帝(司馬睿)——東晉的第一代皇帝
20.東晉孝武帝(司馬曜)——中國歷史上死得最窩囊的皇帝
21.十六國漢光文帝(劉淵)——東晉十六國時期肆埋漢國開國皇帝
22.十六國昭武帝(劉聰)——匈奴漢國第二代國君
23.十六國前趙皇帝(劉曜)——神射手
24.十六國後趙高祖(石勒)——受漢文化影響較深的少數民族皇帝
25.十六國後趙國太祖(石虎)——殘暴、偏激、猜疑
26.十六國前秦宣昭帝(苻堅)——古代三位最傑出的皇帝之一
27.南北朝宋武帝(劉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
28.南北朝宋文帝(劉義隆)——有著雄圖大略的皇帝
29.南北朝南齊高帝(蕭道成)——「魚鱗子」
30.南北朝齊廢帝(蕭寶卷)——歷史上最為昏庸、荒淫的皇帝
31.南北朝梁武帝(蕭衍)——南朝皇帝中在位最久的皇帝
32.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鮮卑驕子
33.南北朝北齊文宣帝(高洋)——歷史上最癲狂寬雹乎的皇帝
34.隋文帝(楊堅)——歷史上有名的「懼內」皇帝
35.隋煬帝(楊廣)——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差的皇帝
36.唐高祖(李淵)——大唐帝國的奠基人
37.唐太宗(李世民)一一明君的典範
38.唐高宗(李治)——懦弱的皇帝
39.唐中宗(李顯)——被3個女人左右的皇帝
40.唐睿宗(李旦)——兩次即位繼承大統的皇帝
41.武周聖神皇帝(武則天)——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42.唐玄宗(李隆基)——音樂皇帝
43.唐肅宗(李亨)——兩耳不聞窗外事
44.唐代宗(李豫)——唐朝歷史上第一個以長子身份即位的皇帝
45.唐德宗(李適)——飽嘗戰火的洗禮和考驗
46.唐順宗(李誦)——進入太上皇角色最快的皇帝
47.唐憲宗(李純)——中興之主
48.唐穆宗(李恆)——縱情享樂終其一生
49.五代十國後梁太祖(朱晃)——五代時期的第一個皇帝
50.五代十國後唐庄宗(李存勖)——喜歡唱戲的皇帝
51.五代十國後晉高祖(石敬瑭)——五代時後晉王朝的建立者
52.五代十國後晉出帝(石重貴)——善始未能善終
53.五代十國後漢高祖(劉禺)——後漢王朝的開國皇帝
54.五代十國後周太祖(郭威)——五代時期後周的建立者
55.五代十國後周世宗(柴榮)——五代十國時期最有作為的帝王
56.五代十國吳武帝(楊行密)——五代十國時期吳國的建立者
57.五代十國南唐烈祖(李界)——後廢吳主自立,建立南唐
58.五代十國南唐後主(李煜)——亡國之後成詞宗
59.五代十國吳越武肅王(錢鎦)——「海龍王」
60.五代十國前蜀高祖(王建)——前蜀國的建立者
61.宋太祖(趙匡胤)——北宋王朝的建立者
62.宋真宗(趙恆)——信小人、遠賢臣
63.宋仁宗(趙禎)——兩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64.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契丹民族的英雄
65.遼太宗(耶律德光)——使契丹走向強盛的人
66.遼穆宗(耶律琛)——「睡王」皇帝
67.遼景宗(耶律賢)——遼朝皇帝中比較有作為的皇帝
68.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女真族的民族英雄
69.西夏景宗(李元吳)——中國西夏第一位皇帝
70.元太祖(鐵木真)——一代天驕
71.元太宗(窩闊台)——蒙古帝國第二任可汗
72.元世祖(忽必烈)——大元帝國的締造者
73.元成宗(鐵穆耳)——守成之君
74.明太祖(朱元璋)——布衣天子
75.明惠帝(朱允墳)——帝王之旅四年告終
76.明成祖(朱棣)——馬上天子
77.明仁宗(朱高熾)——一個平庸老實人
78.明宣宗(朱瞻基)——蟋蟀天子
79.明英宗(朱祁鎮)——玩童皇帝
80.明代宗(朱祁鈺)——「代替他人當皇帝」
81.明憲宗(朱見深)——糊塗皇帝
82.明武宗(朱厚照)——頑童皇帝
83.明世宗(朱厚熄)——近支即位,承大統
84.明穆宗(朱載重)——平平淡淡才是真
85.明神宗(朱翊鈞)——一代英主卻背負千古罵名
86.明光宗(朱常洛)——賦予傳奇色彩的皇帝
87.明熹宗(朱由校)——木匠皇帝
88.明思宗(朱由檢)——歷史劇中的悲劇人物
89.清太祖(努爾哈赤)——開疆擴土、驍勇善戰的英雄
90.清太宗(皇太極)——血腥人生
91.清世祖(順治)——清人關後的第一位皇帝
92.清聖祖(康熙)——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93.清世宗(雍正)——一位撲朔迷離的皇帝
94.清高宗(乾隆)——歷史上有名的風流天子
95.清仁宗(嘉慶)——勵精圖治卻未能扭轉歷史
96.清宣宗(道光)——滿清唯一的以嫡長子身份即位的帝王
97.清文宗(咸豐)——有重整江山之心,卻無回天之力
98.清穆宗(同治)——傀儡皇帝
99.清德宗(光緒)——清朝第一位非皇子人選而繼承大統的皇帝
100.末代皇帝(宣統)——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
黃帝

顓頊

帝嚳





夏(約前22世紀末至約前21世紀初——約前17世紀初)





太康

仲康



少康









不降





孔甲







商(約前17世紀初——約前11世紀)



外丙

仲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已

太戊

仲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陽甲

盤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廩辛

康丁

武乙

太丁

帝乙



周(約前11世紀——前256)[西周、東周]

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

武王(姬發)

成王(姬誦)

康王(姬釗)

昭王(姬瑕)

穆王(姬滿)

共王(姬翳扈)

懿王(姬韉)

孝王(姬辟方)

夷王(姬燮)

厲王(姬胡)

共和

宣王(姬靜)

幽王(姬宮星)

東周(前770——前256)

平王(姬宜臼)

桓王(姬林)

庄王(姬佗)

禧王(姬胡齊)

惠王(姬閬)

襄王(姬鄭)

頃王(姬壬臣)

匡王(姬班)

定王(姬瑜)

簡王(姬夷)

靈王(姬泄心)

景王(姬貴)

悼王(姬猛)

敬王(姬丐)

元王(姬仁)

貞定王(姬介)

哀王(姬去疾)

思王(姬叔)

考王(姬嵬)

威烈王(姬午)

安王(姬驕)

烈王(姬喜)

顯王(姬扁)

慎靚王(姬定)

赧王(姬延)

秦[秦帝國(前221——前206)]

周赧王59年乙巳(前256),秦滅周。自次年(秦昭襄王52年丙午,前255)起至秦王政25年己卯(前222),史家以秦王紀年。秦王政26年庚辰(前221)完成統一,稱始皇帝。

昭襄王(嬴則,又名稷)

孝文王(嬴柱)

庄襄王(嬴子楚)

始皇帝(嬴政)

二世皇帝(嬴胡亥)

漢(前206——公元220)[西漢、東漢]

西漢(前206——公元25)

包括王莽(公元9——23)和更始帝(23——25)。

高帝(劉邦)

惠帝(劉盈)

高後(呂雉)

文帝(劉恆)——後元

景帝(劉啟)——中元、後元

武帝(劉徹)——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征和、後元

昭帝(劉弗陵)——始元、元鳳、元平

宣帝(劉詢)——本始、地節、元康、神爵、五鳳、甘露、黃龍

元帝(劉示)——初元、永光、建昭、竟寧

成帝(劉驁)——建始、河平、陽朔、鴻嘉、永始、元延、綏和

哀帝(劉欣)——建平、元壽

平帝(劉侃)——元始

孺子嬰(王莽攝政)——居攝、初始

[新]王莽——始建國、天鳳、地皇

更始帝(劉玄)——更始

東漢(25——220)

光武帝(劉秀)——建武、建武中元

明帝(劉庄)——永平

章帝(劉怛)——建初、元和、章和

和帝(劉肇)——永元、元興

殤帝(劉隆)——延平

安帝(劉祜)——永初、元初、永寧、建光、延光

順帝(劉保)——永建、陽嘉、永和、漢安、建康

沖帝(劉炳)——永嘉

質帝(劉纘)——本初

桓帝(劉志)——建和、和平、元嘉、永興、永壽、延熹、永康

靈帝(劉宏)——建寧、熹平、光和、中平

獻帝(劉協)——初平、興平、建安、延康

三國(220——280)[魏、蜀漢、吳]

魏(220——265)

文帝(曹丕)——黃初

明帝(曹壑)——太和、青龍、景初

齊王(曹芳)——正始、嘉平

高貴鄉公(曹髦)——正元、甘露

勃帝[曹奐(陳留王)]——景元、咸熙

蜀漢(221——263)

昭烈帝(劉備)——章武

後主(劉禪)——建興、延熙、景耀、炎興

吳(222——280)

大帝(孫權)——黃武、黃龍、嘉禾、赤烏、太元、神鳳

會稽王(孫亮)——建興、五鳳、太平、

景帝(孫休)——永安

烏程侯(孫皓)——元興、甘露、寶鼎、建衡、鳳凰、天冊、天璽、天紀

晉(265——420)[東晉、西晉]

西晉(265-317)

武帝(司馬炎)——泰始、咸寧、太康、太熙

惠帝(司馬衷)——永熙、永平、元康、永康、永寧、太安、永安、建武、永安、永興、光熙

懷帝(司馬熾)——永嘉

愍帝(司馬鄴)——建興

東晉(317——420)

元帝(司馬睿)——建武、大興、永昌

明帝(司馬紹)——永昌、太寧

成帝(司馬衍)——太寧、咸和、咸康

康帝(司馬岳)——建元

穆帝(司馬聃)——永和、昇平

哀帝(司馬丕)——隆和、興寧

海西公(司馬奕)——太和

簡文帝(司馬昱)——咸安

孝武帝(司馬曜)——寧康、太元

安帝(司馬德宗)——隆安、元興、義熙

恭帝(司馬德文)——元熙

南北朝(420——589)

南朝(宋、齊、梁、陳)

宋(420——479)

武帝(劉裕)——永初

少帝(劉義符)——景平

文帝(劉義隆)——元嘉

孝武帝(劉駿)——孝建、大明

前廢帝(劉子業)——永光、景和

明帝(劉彧)——泰始、泰豫

後廢帝[劉昱(蒼梧王)]——元徽

順帝(劉淮)——升明

齊(479——502)

高帝(蕭道成)——建元

武帝(蕭賾)——永明

鬱林王(蕭昭業)——隆昌

海陵王(蕭昭文)——延興

明帝(蕭鸞)——建武、永泰

東昏侯(蕭寶卷)——永元

和帝(蕭寶融)——中興

梁(502——557)

武帝(蕭衍)——天監、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

簡文帝(蕭綱)——大寶

元帝(蕭繹)——承聖

敬帝(蕭方智)——紹泰、太平

陳(557——589)

武帝(陳霸先)——永定

文帝(陳倩)——天嘉、天康

廢帝[陳伯宗(臨海王)]——光大

宣帝(陳頊)——太建

後主(陳叔寶)——至德、禎明

北朝(北魏、東魏、北齊、西魏、北周)

北魏[拓跋氏,後改元氏](386——534)

北魏建國於丙戌(386年)正月,初稱代國,至同年四月始改國號為魏,439年滅北涼,統一北方。

道武帝(拓跋圭)——登國、皇始、天興、天賜

明元帝(拓跋嗣)——永興、神瑞、泰常

太武帝(拓跋燾)——始光、神珈、延和、太延、太平真君、正平

南安王(拓跋余)——永(承)平

文成帝(拓跋睿)——興安、興光、太安、和平

獻文帝(拓跋弘)——天安、皇興

孝文帝(元宏)——延興、承明、太和

宣武帝(元恪)——景明、正始、永平、延昌

孝明帝(元詡)——熙平、神龜、正光、孝昌、武泰

孝庄帝(元子攸)——建義、永安

長廣王(元曄)——建明

節閔帝(元恭)——普泰

安定王(元朗)——中興

孝武帝(元攸)——太昌、永興、永熙

東魏(534——550)

孝靜帝(元善見)——天平、元象、興和、武定

北齊(550——577)

文宣帝(高洋)——天保

廢帝(高殷)——乾明

孝昭帝(高演)——皇建

武成帝(高湛)——太寧、河清

後主(高緯)——天統、武平、隆化

幼主(高恆)——承光

西魏(536——556)

文帝(元寶炬)——大統

廢帝(元欽)

恭帝(元廓)

北周(557——581)

孝閔帝(宇文覺)

明帝(宇文毓)——武成

武帝(宇文邕)——保定、建德、宣政

宣帝(宇文贇)——大成

靜帝(宇文闡)——大象、大定

隋(581——618)

隋建國於581年,589年滅陳,完成統一。

文帝(楊堅)——開皇、仁壽

煬帝(楊廣)——大業

恭帝(楊侑)——義寧

唐(618——907)

高祖(李淵)——武德

太宗(李世民)——貞觀

高宗(李治)——永徽、顯慶、龍朔、麟德、乾封、總章、咸亨、上元、儀鳳、調露、永隆、開耀、永淳、弘道

中宗(李顯,又名哲)——嗣聖

睿宗(李旦)——文明

武後(武曌)——光宅、垂拱、永昌、載初

武後稱帝,改國號為周——天授、如意、長壽、延載、證聖、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神功、聖歷、久視、大足、長安

中宗(李顯,又名哲),復唐國號——神龍、景龍

睿宗(李旦)——景雲、太極、延和

玄宗(李隆基)——先天、開元、天寶

肅宗(李亨)——至德、乾元、上元

代宗(李豫)——寶應、廣德、永泰、大歷

德宗(李適)——建中、興元、貞元

順宗(李誦)——永貞

憲宗(李純)——元和

穆宗(李恆)——長慶

敬宗(李湛)——寶歷

文宗(李昂)——寶歷、大(太)和、開成

武宗(李炎)——會昌

宣宗(李忱)——大中

懿宗(李崔)——大中、咸通

僖宗(李儇)——咸通、乾符、廣明、中和、光啟、文德

昭宗(李曄)——龍紀、大順、景福、乾寧、光化、天復、天佑

哀帝(李柷)——天佑

五代(907——960)[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後梁(907——923)

太祖(朱晃,又名溫、全忠)——開平、乾化

末帝(朱真)——乾化、貞明、龍德

後唐(923——936)

庄宗(李存勖)——同光

明宗(李亶)——天成、長興

閔帝(李從厚)——應順

末帝(李從珂)——清泰

後晉(936——947)

高祖(石敬瑭)——天福

出帝(石重貴)——天福、開運

後漢(947——950)

高祖(劉皓,本名知遠)——天福、乾佑

隱帝(劉承佑)——乾佑

後周(951——960)

太祖(郭威)——廣順、顯德

世宗(柴榮)——顯德

恭帝(柴宗訓)——顯德

宋(960——1279)[北宋、南宋]

北宋(960——1127)

太祖(趙匡胤)——建隆、乾德、開寶

太宗(趙炅,本名匡義,又名光義)——太平興國、雍熙、端拱、淳化、至道

真宗(趙恆)——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興

仁宗(趙禎)——天聖、明道、景佑、寶元、康定、慶歷、皇佑、至和、嘉佑

英宗(趙曙)——治平

神宗(趙頊)——熙寧、元豐

哲宗(趙煦)——元佑、紹聖、元符

徽宗(趙佶)——建中靖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

欽宗(趙桓)——靖康

南宋(1127——1279)

高宗(趙構)——建炎、紹興

孝宗(趙慎)——隆興、乾道、淳熙

光宗(趙敦)——紹熙

寧宗(趙擴)——慶元、嘉泰、開禧、嘉定

理宗(趙昀)——寶慶、紹定、端平、嘉熙、淳佑、寶佑、開慶、景定

度宗(趙祺)——咸淳

恭宗(趙顯)——德佑

端宗(趙是)——景炎

帝丙(趙丙)——祥興

遼[耶律氏](907——1125)

遼建國於907年,國號契丹,916年始建年號,938年(一說947年)改國號為遼,983年復稱契丹,1066年仍稱遼。

太祖(耶律阿保機)——神冊、天贊、天顯

太宗(耶律德光)——天顯、會同、大同

世宗(耶律阮)——天祿

穆宗(耶律璟)——應歷

景宗(耶律賢)——保寧、乾亨

聖宗(耶律隆緒)——乾亨、統和、開泰、太平

興宗(耶律宗真)——景福、重熙

道宗(耶律洪基)——清寧、咸雍、大(太)康、大安、壽昌(隆)

天祚帝(耶律延禧)——乾統、天慶、保大

金[完顏氏](1115——1234)

太祖(完顏文,本名阿骨打)——收國、天輔

太宗(完顏晟)——天會

熙宗(完顏亶)——天會、天眷、皇統

海陵王(完顏亮)——天德、貞元、正隆

世宗(完顏雍)——大定

章宗(完顏璟)——明昌、承安、泰和

衛紹王(完顏永濟)——大安、崇慶、至寧

宣宗(完顏珣)——貞佑、興定、元光

哀宗(完顏守緒)——正大、開興、天興

元[孛兒只斤氏](1206——1368)

蒙古孛兒只斤鐵木真於1206年建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9年滅南宋。

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成吉思汗]

拖雷(監國)

太宗(孛兒只斤窩闊台)

乃馬真後(稱制)

定宗(孛兒只斤貴由)

海迷失後(稱制)

憲宗(孛兒只斤蒙哥)

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中統、至元

成宗(孛兒只斤鐵穆耳)——元貞、大德

武宗(孛兒只斤海山)——至大

仁宗(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皇慶、延佑

英宗(孛兒只斤碩德八剌)——至治

泰定帝(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泰定、致和

天順帝(孛兒只斤阿速吉八)——天順

文宗(孛兒只斤圖帖睦爾)——天歷

明宗(孛兒只斤和世剌)——至順

寧宗(孛兒只斤懿璘質班)——至順

順帝(孛兒只斤妥歡帖睦爾)——至順、元統、至元、至正

明(1368——1644)

太祖(朱元璋)——洪武

惠帝(朱允文)——建文

成祖(朱棣)——永樂

仁宗(朱高熾)——洪熙

宣宗(朱瞻基)——宣德

英宗(朱祁鎮)——正統

代宗(朱祁鈺)[景帝]——景泰

英宗(朱祁鎮)——天順

憲宗(朱見深)——成化

孝宗(朱佑樘)——弘治

武宗(朱厚照)——正德

世宗(朱厚璁)——嘉靖

穆宗(朱載後)——隆慶

神宗(朱翊鈞)——萬曆

光宗(朱常洛)——泰昌

熹宗(朱由校)——天啟

思宗(朱由檢)——崇禎

清[愛新覺羅氏](1616——1911)

清建國於1616年,初稱後金,1636年始改國號為清,1644年入關。

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天命

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天聰、崇德

世祖(愛新覺羅福臨)——順治

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康熙

世宗(愛新覺羅胤禎)——雍正

高宗(愛新覺羅弘歷)——乾隆

仁宗(愛新覺羅顒琰)——嘉慶

宣宗(愛新覺羅旻寧)——道光

文宗(愛新覺羅奕詝)——咸豐

穆宗(愛新覺羅載淳)——同治

德宗(愛新覺羅載湉)——光緒

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宣統

⑹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個狀元

據史籍記載,唐代,共有狀元139人;五代十國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沿唐制,有狀元11人;宋代有狀元118人,元代的蒙、漢狀元共32人;明朝有狀元90人;清代至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科舉制時,其間有狀元114人,總計由唐初到清末,共有狀元504人。

遼代的狀元為18人;金代的狀元為15人,張獻忠的大西政權有狀元1人;太平天國的狀元有14人,若上述狀元可與唐、五代、宋、元、明、清狀元同列,則中國歷代狀元共計552人。

一千多年間連中三元的共有17人,如明洪武年間的許觀、正統年間的的商軺。

⑺ 誰知道全國黃氏的分布,還有黃氏的發展,甘肅的黃氏分布於來歷

黃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七位,屬於超級大姓系列,人口約三千八百十五萬三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2.38%左右。

1.原始祖先黃夷的流徙:

黃夷的發源地在今內蒙古東部、燕山之南的遼河西源——西拉木倫河流域。後來向東南部遷徙,經河北遷安縣西的黃山和束鹿縣的黃丘進入山東半島,加入東夷集團,成為九夷中的一支。再往後,在華夏與東夷的大融合之中,黃夷和其他許核納哪多少昊子孫氏族,跟隨顓頊從山東半島內遷到了中原地區。

2.黃國人的遷徙:

上古黃國之一的潢川黃國在今河南潢川縣的古中原境內。自從公元前648年潢川黃國被楚國滅亡後,黃氏族人有少數逃到河南中部,大批則被迫內遷到楚國腹地,定居在湖北黃岡、黃陂、黃安、黃梅、黃石等縣。今日的黃岡、黃陂、黃安、黃梅等地,據說就是因黃人遷此而得名。其中有一支內遷到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荊州),形成秦朝時期著名的江陵黃氏。還有一支內遷到江夏安陸(今湖北雲夢),後來發展成漢朝最著名的江夏黃氏。

亡國後,一部分黃國遺民仍留在潢川故地,堅守家園,頑強生活。

戰國時期,黃國貴族後代黃歇事楚頃襄王,於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任楚相,被封為春申君,最早的封地在今潢川縣,所以,直至清朝,潢川城都一直茄汪叫春申鎮。後來,黃歇改封於吳(今江蘇蘇州),他的十三個兒子有的就定居於江蘇。據史料《客家姓氏淵源》記載,黃歇曾因避難而遷居於距江夏縣城十五公里的黃鶴鄉仁義村,其子孫散之四方。從戰國晚期起,江夏郡(今湖北武漢)成為黃氏繁衍發展的中心,如漢丞相黃霸、太尉黃瓊都世居江夏,故其族人以「江夏」為郡號。

3.兩漢、兩晉時期:

漢朝以後,主要由於任官的原因,黃氏分別向大江南北遷徙,北遷至河南固始、南陽等地,南遷至江西、湖南、四川等地。

晉朝,由於「八王之亂」、「永嘉之亂」、「蘇峻、祖約為亂於江淮」這三次大的戰亂,中原人被迫空前大規模的持續南遷。黃氏也是從晉朝開始大批人居福建。據史籍《閩書》記載:「永嘉二年(公元308年),中原板盪,衣冠始入閩者八族,所謂林、黃、陳、鄭、詹、丘、何、胡是也。」據福建早期黃氏族譜記載,兩晉之際,江夏黃氏族人黃元方,為官晉安太守,後定居福建,成為福建歷史上最早的黃氏望族即晉安黃氏。

據說,後來的莆田黃氏、侯官黃氏等,都是黃元方晉安黃氏的後裔。

4.隋、唐、五代時期:

唐高宗時,陳政、陳元光開漳州,中原有五十八姓將官隨其入籍漳州,漳州黃氏即為其中之一。台灣《紫雲黃氏歷代世系表》亦有這方面的記載:有名黃守恭者,於唐高宗總章年間(公元668~669年)隨陳政、陳元光入閩,墾荒致富,其子孫蕃昌興旺,成為閩南大族。又有浯州牧馬監陳淵,也在唐朝初期率許、蔡、張、黃等十二姓人閩,定居浯州。今福建金門黃氏,多為這支隨陳淵入閩的黃氏後代。唐末,洛陽人黃子棱隨父入福建,事後梁太祖朱全忠義子,累官侍御史,後避亂居於建陽之東。

唐末五代時期,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朝、王審知兄弟入據八閩,中原黃氏特別是固始黃氏紛紛渡江南下入閩,前往投奔。如宋人黃椿,其祖先「光州固始人也,五季之亂,從王審知入閩為判官,因家焉。後析而為三:一居福清之嗒林,一寓閩邑之黃巷,一居長樂北鄉之黃壠。」再如黃振龍,「九世祖自光州固始從王氏入閩,因仕焉居,言路有直聲,後遷至中丞。」據宋朝學者何澹所撰《黃公(永存)墓誌銘》記載,福建邵武峭山派始祖黃改碼惟淡,也是唐末從光州固始人徙昭開的。河南光州固始,是黃氏人閩的一個重要「源頭」或途徑。

據《唐貞觀八年條舉氏族事體》記載,括州松陽郡四姓之首為黃氏,婺州東陽郡五姓有黃氏,濮州濮陽郡六姓有黃氏;據北宋《太平寰宇記》,鄂州江夏郡三大姓之首為黃氏,泉州南安郡五大姓之首為黃氏,處州縉雲郡三大姓之首也是黃氏。隋唐時期,黃氏由一而二,開始主宗分流,分為兩大支:金華黃氏和邵武黃氏。

還有一支與浙江金華和福建邵武兩派黃氏都有著淵源關系且也屬於江夏分支的著名黃氏宗族江西盱江黃氏。

盱江,位於今江西省南城縣東南部,是古代的一個小驛站。盱江黃氏興起於唐朝中期。盱江黃氏是江夏黃香曾孫黃琬的一支後裔,其始祖是黃孟僂。

盱江黃氏發展到第四代也即黃孟僻的曾孫輩黃省諭兄弟三人時,各有功名,家族大昌。這時,宗族也開始分枝。

黃翰長子黃省諭,字保仁,唐憲宗年間(公元806~820年)進士,官御史大夫。夫人吳氏,生五子:羽衣、黃裘、黃表、黃裹、黃衰、黃兄弟五人,支分數派。黃衰、黃裘兄弟二人,徙居茅山。黃表一支,家族最旺。他排行老二,居盱江。黃表的後裔,極為興旺,散布於江西全省各地。他成為後世官溪黃氏和撫州、金溪等派黃氏的共同始祖。黃表長子黃琬,後遷居福建邵武,成為福建邵武黃氏的一支。次子黃琰,徙居金溪(今江西金溪縣)楓林鄉大柘村。據《湖南黃氏世譜》記載,僅黃琰這一盱江分支,就裂變出今天的烏石、火源、常豐、桂田、新田、新莊、田步、東鄉、牛頭嶺、五里岡、五鳳、寶峰、貴溪、安仁、團山、峽山、岩背、路口、藍田、瑞州、饒山、砂源、沂陽等不同黃氏支派。

黃翰的次子黃省和,字保義,又字仁甫。生於公元796年。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官任秀州崇德縣令,後升節度使,封萬戶侯。生子黃榮。五代時期,為避戰亂,這支家族便從盱江遷居至浙江金華府(今浙江金華),構成金華黃氏的一支。

黃翰第三子黃省居,字保信。唐憲宗期間(公元806~819年)官任淮南轉運判官。生二子:寶、賈。長子黃寶,初任僕射之職,後官至銀青光祿大夫。他的後裔,又分居饒州府安仁縣(今江西余江縣),成為今日江西安仁黃氏始祖。次子黃賈,也官至銀青光祿大夫。黃賈生三子:老大黃實,與妻張氏攜三個兒子黃伯、黃住、黃任一起遷往福建邵武靈槎故城開基立業,是盱江黃氏入閩的又一個重要分支。老二黃陳,其後裔遷居河南陳州(今河南淮陽)。老三黃陵,徙江西廣信府(今江西上饒)。

5.宋、元時期:

黃氏迅速發展和空前繁榮的時期,據《黃氏淵源》記載,宋朝,江夏人黃震,官至煥章閣左司馬尚書,重修江夏家譜呈奏皇帝,得到了「黃氏忠孝兩全,江夏無雙,歷代簪纓」的御批。宋朝還有尚書左僕射黃潛善,他有九個兒子散處廣東各地,居梅州者為多,後發展成為廣東大姓。北宋末,金兵攻人開封,河南固始人黃建聯南徙杭州,後成為杭州著姓,支分漳浦、饒平、陸豐等地。而最為顯赫的是金華和邵武兩宗。

⑴.金華黃氏:

始祖是黃香裔孫黃苾。自江夏遷婺(金華府)之浦陽(今浙江金華浦江)。

黃苾是東晉時人,黃香的第十代孫。最初在兗州(今山東鄆城縣)做官,後來升為金陵(今江蘇南京市)按察,故族譜上稱他為按察公。當時,金陵鎮守長官吳英,很賞識黃苾的才幹,便招他為婿。後因金陵一帶戰亂頻仍,黃苾夫妻便隱居於浦陽。以後子孫繁衍興旺,成為東南部大族浦陽黃氏。

浦陽黃氏自黃苾開始,祖孫三代八人均為官入仕,並出了三個進士,從而奠定了黃氏家業。但從第四代起,各支大多開始衰落。傳至黃門侍郎(官名)黃汝知一代,浦陽黃氏又家業復興,聲威重振。

婺州(金華郡)浦陽黃氏主宗傳到第十七代,即江夏黃香的第二十六代黃洪、黃浩兄弟二人時,正值唐末五代之際。洪、浩兄弟二人,共生了八個兒子。其中黃洪生子三人:黃秘、黃瑕、黃琰;黃浩生子五人:黃琛、黃璞、黃圮、黃琬、黃珍。浦陽黃氏第十八代的這兄弟八人,後來分居各地:黃珌由浦陽遷郯縣(今浙江嵊縣)雙井,黃瑕一支遷江西豐城洗江,黃琰、黃璞同遷江西弋陽,黃琛一支徙居江西清江,黃圯遷居江西洪州分寧(今修水),黃琬一支徙居建寧浦城(今福建浦城),黃珍的兩個兒子黃蘭、黃苣則分別徙居江西崇仁和浙江湖州。

⑵.邵武黃氏:

這支黃氏,最初是由江夏北遷至中原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縣),然後再折而向東,於隋唐之時再遷居於福建邵武。

黃峭山,為海內外黃氏萬派共宗的邵武黃氏大顯祖。其名,其事,雖不見於經傳史志,但在黃氏族人中、在黃氏家乘中,他事跡獨特,名望尊顯,流傳久遠,幾乎無人不曉。黃峭山名黃峭,字峭山,又名岳,字實登,號十郎。唐末五代人,是邵武黃氏始祖黃惟淡之孫。黃惟淡原籍河南光州固始。據福建《麟峰黃氏家譜》,唐末昭宗景福二年(公元893年)九月,以王潮為福建觀察使,「潮始人閩」。黃惟淡也於此時帶領家族隨王朝、王審知兄弟自光州固薴遷徙至福建,初居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不久遷居邵武,薴籍邵武平灑鄉(今邵武市水北鄉舊縣村),成為後世聞名的邵武黃氏一派始祖。

黃峭山他娶了三位才德兼優的夫人:第一夫人上官氏(亦作官氏),誥封一品夫人;第二夫人吳氏,誥封一品夫人;第三夫人鄭氏。這三位夫人各生七子。這二十一個兒子,個個功名卓著,成就斐然,而且子孫興旺,後嗣蕃昌。

五代後周廣順元年(公元951年)1月2日,年已80歲高齡的邵武和平黃氏大族祖峭山公,將二十一房子孫召集齊全,然後當眾宣布了一個重大決定:將黃家自春申君以後數千年所積累的祖產銅錢八十萬貫,金銀八百餘稱,一並均分為二十一份,合令三妻位下共二十一房子孫,各領祖傳家產一份,隨即離開家鄉,另立基業,各自自謀發展。由於當時三位夫人啼泣請求,峭山公便對原來的決定稍作改動,重新宣布:除官、吳、鄭三位夫人名下各留長子一房奉養老母以盡溫情之義以外,其餘十八房子孫,不許戀此一方故土,須各自信步天下,擇木而棲,相地而居。接著,峭山公卜占離家吉日,並於這一天將新修的《黃氏家譜》二十一套分授二十一子,各領一套,囑令他們隨身攜帶,妥善珍藏,不忘所出。

邵武黃氏的這次大分析,以及隨之而來的遷徙流布,相當多的黃氏譜牒都有詳細記載。父子兄弟作別時,峭山公曾規定,以二十一子所徙居之地的名稱,來代替二十一子之名。

⑶.客家黃氏(屬邵武分支):

寧化客家黃氏是峭山公的支裔,其開基始祖是峭山公的第九子黃化。

黃化,字惟枋,號從章。又名黃寧,或黃朝化,都是因遷居地「寧化」而得名。他生於五代後梁癸酉年(公元913年)1月11日,原籍邵武禾坪。公元951年邵武黃氏大分析時,黃化即領家室自禾坪再向西南部徙居汀州府寧化縣,落籍寧化石壁村,開拓新的基業。黃化在宋初中第十九名進士,官任左御史、廣州刺史等職。黃化的後裔,在閩粵為官任職的不少,子孫極為興盛,遍布閩、粵兩省各地。黃化被尊為閩粵客家黃氏的始祖,為許多黃氏家譜所尊稱的著名的「寧化公」。

⑷.嘉應客家黃氏(寧化客家黃氏分支):

嘉應客家黃氏的開基始祖名叫黃僚。據寶安坪山譜和鸛藪譜,黃僚,亦作黃遼,字海虎,號良臣,南宋(一說元朝),是峭山公第八子黃化的裔孫。是南宋時期進士,初任大理寺丞,宋隆興三年(公元1165年)升瓊州太守,為官海南。任職期滿後告老還鄉,途經嘉應時,愛此地水秀山清,便卜居於嘉應州城西廂五馬坊水巷口。黃僚移居嘉應後,家族興旺,成為當地望族。其子孫廣布於粵、閩、贛三省各地。在嘉應州城的黃氏宗祠里,至今供奉黃僚為始祖神。

福建邵武黃氏許多支中除了最著名的一支峭山派,另外黃膺派也很著名。

黃膺,據多種文獻資料所述,他是唐中葉人。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後徙居福建邵武,成為邵武黃氏一派始祖。

黃膺的後裔非常顯貴,北宋時出了著名的尚書右丞黃履和大書法家黃伯思,因此家族名揚天下。

6.明、清時期:

⑴.遷往台灣的黃氏:

明末清初,閩粵一帶的黃氏,有一部分遷往台灣,人丁興旺,與陳姓、林姓、鄭姓,成為台灣的四大姓,素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的美稱。後來,黃氏又播遷到了海外。

早在明朝以前就開始東渡海峽,遷徙人台。爾後,他們世世代代生息繁衍於此,開拓寶島,艱苦創業。台灣的發展歷史進程,將深深地銘記下他們不朽的功績。

明朝天啟末年(公元1625~1627年)福建大旱,鄭芝龍便舟載飢民數萬人人台,其中有大批黃氏成員。但見於史籍記載的最早遷台黃氏,是明末南安人黃正束,他在明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移居今台灣馬公,後支分澎湖湖西。這以後,黃氏之人台者,便淵源不斷,到了清朝的前期和中葉,便形成丁高潮。他們大多來自福建的泉州、漳州、汀州和廣東的嘉應、潮州、惠州等地,散居於台灣各地。他們往往成為後世台灣黃氏各支派的人遷始祖。

據《閩台關系族譜資料選編》節選《桃源蓬萊黃氏族譜》記載,福建永春縣桃源蓬萊黃氏家族第十四世的黃毓盼,第十五世的黃宗選、黃宗琅、黃宗瑤,第十六世的黃文令、黃紹養、黃紹禁,第十七世的黃克涼、黃克甚、黃克讀、黃克爐,第十八世的黃鴻釵、黃鴻胖、黃開倉等大批族人,都先後渡海徙居台灣。

晉江《安海金墩黃氏族譜》即記載,該族第十一代有黃貽鼐,第十二代有黃微熔、黃素官、黃光輝,均居台灣。

據清光緒年間的《臨海黃氏家譜》記載,福建泉州臨海黃氏,在清乾隆年間便有人開始遷往台灣。此後,該族子孫多有徙居台灣淡水、基隆等地者。如第六代有儒生黃王藝,於雍正時游學台灣邦寮浪橋,後來就落籍台灣;第八代有黃佳和遷往基隆、黃昕移居淡水;第九代有黃豆附徙台灣、黃牒居淡水、黃情遷鹿港;第十代有黃公體、黃蜂、黃熙等遷居台灣。

台灣黃氏,遍布全省各地,尤以澎湖列島和台灣西海岸的基隆、淡水、桃園、新竹、苗栗、鹿港、南投、虎尾、台南、屏東沿線地區為多。

⑵.移居海外的黃氏:

東南部亞印支半島、南洋、歐美澳等世界各地,到處都有他們在拓荒,在建設,在創造奇跡。

越南黃氏移居越南,很可能早在黃國滅亡後不久就開始了。當時有大批黃氏遺民被楚國強迫遷徙到江南越人居住地區,加入了越人隊伍。隨著越人的不斷南遷,黃氏也隨之遷入越南。不斷南遷的黃氏中,有秦漢山越黃氏,有六朝唐宋的黃洞蠻,有明清嶺南壯、瑤等族黃氏。越南人中的黃氏,絕大部分是上述移民的後裔。這些越人黃氏後裔,又從越南繼續擴展,至今已廣布於印支半島各國。

在歷史上,還有一些黃氏中國人,由於政治避難、經商等原因遷居越南。明亡後,許多黃氏遺民不甘事清,紛紛外逃避難。公元1679年,中國龍門副將黃進與總兵楊某等,率三千餘眾、戰船五十餘艘逃往越南。阮氏王朝迫使他們進入東浦(當時屬柬埔寨)地區。從此,這批人及其後代便在東浦定居下來。當今,黃氏已繁衍成為越南十大姓之一,在越南全國的二百餘個姓氏中,黃氏是人口數排在第八位的大姓。

泰國是中國黃氏移民較早、人數很多的國家之一。據有關資料統計,泰國黃氏現有三十餘萬人,在泰國華人社會中有很大的影響。泰國黃氏華僑、華人,不僅建立有自己的宗族組織「泰國黃氏宗親會」,還積極參加當地華僑華人的社會活動與社團組織。

南洋大約是在元朝末年,黃氏移居南洋。當時一位名叫黃森屏的官員奉命出使婆羅國(今汶萊)。他到達婆羅後,便在婆羅國留居下來。之後,他以傑出的才幹被推為汶萊華人的領袖。後來,成了整個婆羅國的統治者蘇丹(國王)。他去世後,葬在汶萊,子孫世代留居於此,且極為顯赫。黃森屏生有一女,於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嫁給渤泥(即汶萊)第二蘇丹阿合曼。阿合曼逝世後,黃森屏的女兒便繼位為汶萊國王。自此以後,汶萊國王按女性血緣世系傳遞。第一位渤泥女王黃氏去世後,王位傳給了她與阿合曼蘇丹所生之女。至本世紀,汶萊國王已傳二十餘代,他們都是黃森屏的女性直系後裔。歷史上汶萊王室便奉黃森屏為始祖。

明朝開始,遷徙南洋的黃氏大增。公元十九世紀,由於中國封閉的國門被西方殖民列強的大炮轟開,因而出現了沿海居民移居南洋的高潮。黃氏也是如此,移居南洋的人數迅速增長,僅據菲律賓殖民政府公元1893~1894年的統計資料表明,在當時移居菲律賓的近十萬華人中,來自福建晉江、同安、南安、龍溪等地的黃氏華僑就有數千人之多,在當時旅菲華人七大姓中名列第二,僅次於陳姓。至今,菲律賓黃氏人口已發展到了五萬餘人。

此外,在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也有大量的黃氏華人華僑。近代以後,南洋黃氏華僑華人為了聯絡同宗,都紛紛建立了各種宗族組織。在菲律賓,建有黃江夏堂;在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建有江夏公所。此外,南洋黃氏華僑還在新加坡建立了統一的「南洋黃氏總會」。

移居歐美澳黃氏移居美洲的歷史,始於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在早期的美洲華僑各姓中,黃氏人數最多,主要來自廣東,其次是福建。廣東華僑,又主要來自興寧、新會、開平、恩平四地,故稱「四邑人」。在公元1850年成立的美國華僑社團「四邑會館」中,黃氏人數最多;公元1854年由廣東興寧華僑創建於三藩市(即聖弗朗西斯科,一稱舊金山)的寧陽會館中,黃氏人數在二十六姓中排名第一;在公元1876年由開平、恩平兩地僑民在舊金山成立的合和會館中,黃氏在七大姓中名列第二。至今,在全美華裔各姓宗親中,黃氏宗親人數仍然是最多的。

7.莆田黃氏:

莆田或稱莆陽,位於福建省東部海濱,舊為興化軍莆田縣。在唐宋元明的歷史舞台上,莆田黃氏人文蔚起,英才輩出,家聲赫赫,成為這一時期黃氏族姓中最興旺、最優秀的一支。中華黃氏歷史上第一名武狀元黃仁澤、文狀元黃仁穎均出在莆陽黃氏家族。

莆田黃氏唐桂州剌史黃岸為始祖,其實,莆田黃氏的可知歷史仍可上溯入閩始祖黃元方。考稽文獻,莆田黃氏也來自河南光州固始,如《莆陽黃氏大成宗譜》即列黃滔為黃香第四子黃瓚的後裔。黃瓚之後世系依次是:孚禮、連、威、矣、椿、丕誠、伯興,秉哲、廉、蘼章、聰、正叔、璞、滔,黃滔為黃香第十六代孫。但譜中說黃滔是黃璞之子,而《黃御史集》明言璞是滔的從兄,可見族譜有誤。有的文獻記載,莆陽黃氏出自晉安黃氏,為晉安郡(今福建省福州市)太守黃元方的後裔,後遷莆田縣東涵江,成為涵江黃氏。黃滔與從兄黃璞,世代居住在涵江黃巷,先世即以文學儒業著聞閩省。黃滔的父親名叫黃綢(見於《御史集》附錄),當年黃巢起義,遇儒士之家必焚之。兵過涵江黃巷,黃滔之家也被火焚。於是,黃滔乃從涵江黃巷徙居莆陽東里,後裔即形成名聞天下的莆陽東里黃氏。

東里黃氏始祖黃滔,字文江,唐末乾寧二年(公元895年)進士,唐光化中(公元898~900年)任國子四門博土,後升任監察御史。當時正值唐室衰敗,兵亂頻起,軍閥割據專權。公元九世紀末,河南光州固始人王審知以威武軍節度使身份占居福建,割據八閩。而黃滔以文學儒士人王審知幕府,成為王審知政權的坐上佳賓。黃滔自幼聰穎勤學,中年即以詞賦聞名,當王氏割據八閩時,黃滔更成為東南儒士的首領,中原許多著名的文人如李絢、韓屋、王滌等人,都前來投附黃滔,一時之間,黃滔名聲大振。當時閩人碑銘墓碣,大都出於黃滔的手筆。著名的《泉州開元佛殿碑記》,今天仍存刻於泉州開元寺內。人們從這一名作中,可一睹其文章風采。黃滔的詩文見於《唐文·藝文志》著錄,今天有《莆陽黃御史集》傳世。

黃滔的子孫,據記載有子黃駒。黃向生數子,見於記載的有黃上猶、黃仁余,黃峻,其中,黃仁余官任文林郎、延州延長縣主簿。黃滔的後裔,除留居莆田東里外,又支分邵武、漢西南城、臨川、金溪及福建各地。

據《宋莆旭黃知稼翁集》中「行狀」、「墓誌」記載,黃公度的祖先可追溯到黃滔的第五代孫黃陟。黃陟極可能是黃上猶之孫,文獻上說他晦德不仕,本人無功名,只是一介平民,後以子孫貴,贈大理評事。黃陟生子黃邈,以子貴贈朝請郎。黃邈生子名叫黃靜,就是黃滔的第七代孫,也就是黃公度的生父。史稱黃靜年輕時就頗有文名,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進士及第,官任秘書省正字、校書郎等職,出任澧州通判,後升為朝奉郎提舉京畿西路鹽事,去世後以子貴被贈中奉大夫。黃靜生三子:黃庭、黃公度、黃庚。莆田黃氏傳到第八代,宗族大盛。如黃公度之弟黃庚,以文藝知名當時。宋紹興西丑年(公元1157年)中進士,官任福州連江縣尉;公度之兄黃庭,以父蔭補官,任高州電白尉。另黃公度有個從兄名叫黃泳,字宗永,又字永平,宋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應童子科,宋徽宗召見,頗為喜愛,曾令遍見妃嬪,妃嬪們爭相饋贈金錢食物,第二年賜五經及第,又有從弟黃童,字士季,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進士,知永春、福清二縣,後主管台州崇道觀,卒贈中大夫。而莆田黃氏第八代最著名的人物當推狀元黃公度。

此外興化郡興化縣黃氏也不遜色,其狀元黃定、宰相黃祖舜、贈侍中謚文正黃中庸、贈太尉謚清惠黃府,其後孫曾鵲起四代聯登八進士。

⑻ 中國5000年共有幾位皇帝(君王)

中國歷代紀元表
五帝(約前26世紀初—約前22世紀末至約前21世紀初)
黃帝 堯
顓頊 舜
帝嚳
夏(約前22世紀末至約前21世紀初—約前17世紀初)



啟 不降
太康 扃
仲康 廑
相 孔甲
少康 皋
杼 發
槐 桀(履癸)

商(約前17世紀初—約前11世紀)

祖丁

外丙 南庚
仲壬 陽甲
太甲 盤庚
沃丁 小辛
太庚 小乙
小甲 武丁
雍已 祖庚
太戊 祖甲
仲丁 廩辛
外壬 康丁
河亶甲 武乙
祖乙 太丁(文丁)
祖辛 帝乙
沃甲 紂(辛)
周(約前11世紀—前256)
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

武王(姬發)
孝王(姬辟方)

成王(姬誦) 夷王(姬燮)
康王(姬釗) 厲王(姬胡)

昭王(姬瑕) 〖共和〗 (14) 庚申
前841
穆王(姬滿) 宣王(姬靜) (46) 甲戌 前827
共王(姬繄邑) 幽王(姬宮湦) (11) 庚申 前781
懿王(姬囏)
周(約前11世紀—前256)
東周(前770—前256)

平王(姬宜臼)
(51) 辛未 前770
悼王(姬猛) (1)
辛巳
前520
桓王(姬林) (23) 壬戌 前719 敬王(姬匄) (44) 壬午 前519
庄王(姬佗) (15) 乙酉 前696 元王(姬仁) (7) 丙寅 前475
釐王(姬胡齊) (5) 庚子 前681 貞定王(姬介) (28) 癸酉 前468
惠王(姬閬) (25) 乙巳 前676 哀王(姬去疾) (1) 庚子 前441
襄王(姬鄭) (33) 庚午 前651 思王(姬叔) (1) 庚子 前441
頃王(姬壬臣) (6) 癸卯 前618 考王(姬嵬) (15) 辛丑
前440
匡王(姬班) (6) 己酉 前612 威烈王(姬午) (24) 丙辰 前425
定王(姬瑜) (21) 乙卯 前606 安王(姬驕) (26) 庚辰 前401
簡王(姬夷) (14) 丙子 前585 烈王(姬喜) (7) 丙午 前375
靈王(姬泄心) (27)
庚寅 前571 顯王(姬扁) (48) 癸丑 前368
景王(姬貴) (25) 丁巳 前554 慎靚王(姬定) (6) 辛丑 前320
赧王(姬延) (59) 丁未 前314
秦 [秦帝國(前221—前206)]

周赧王59年乙巳(前256),秦滅周。自次年(秦昭襄王52年丙午,前255)起至秦王政25年乙卯(前222),史家以秦王紀年。秦王政26年庚辰(前221)完成統一,稱始皇帝。

昭襄王(嬴則,又名稷)
(56)
乙卯
前306
始皇帝(嬴政) (37) 乙卯 前246
孝文王(嬴柱) (1) 辛亥 前250 二世皇帝(嬴胡亥) (3) 壬辰 前209
庄襄王(嬴子楚) (3) 壬子 前249
漢(前206—公元220)
西漢(前206—公元25)
包括王莽(公元9—23)和更始帝(23—25)

高帝(劉邦)
(12) 乙未 前206
神爵(4) 庚申
前61
惠帝(劉盈) (7) 丁未 前194 五鳳(4) 甲子 前57
高後(呂雉) (8) 甲寅 前187 甘露(4) 戊辰 前53
文帝(劉恆) (16) 壬戌 前179 黃龍(1) 壬申 前49
(後元)(7) 戊寅 前163 元帝(劉奭) 初元(5) 癸酉 前48
景帝(劉啟) (7) 乙酉 前156 永光(5) 戊寅 前43
(中元)(6) 壬辰 前149 建昭(5) 癸未 前38
(後元)(3) 戊戌 前143 竟寧(1) 戊子 前33
武帝(劉徹) 建元(6) 辛丑 前140 成帝(劉驁) 建始(4) 己丑 前32
元光(6) 丁未 前134 河平(4) 癸巳 前28
元朔(6) 癸丑 前128 陽朔(4) 丁酉 前24
元狩(6) 己未 前122 鴻嘉(4) 辛丑 前20
元鼎(6) 乙丑 前116 永始(4) 乙巳 前16
元封(6) 辛未 前110 元延(4) 乙酉 前12
太初(4) 丁丑 前104 綏和(2) 癸丑 前8
天漢(4) 辛巳 前100 哀帝(劉欣) 建平(4) 乙卯 前6
太始(4) 乙酉 前96 元壽(2) 己未 前2
征和(4) 己丑 前92 平帝(劉衎) 元始(5) 辛酉 公元1
後元(2) 癸巳 前88 孺子嬰(王莽攝政) 居攝(3) 丙寅 6
昭帝(劉弗陵)
始元(7) 乙未 前86 初始(1)
戊辰
8
元鳳(6) 辛丑 前80 [新]王莽
始建國(5) 己巳 9
元平(1) 丁未 前74 天鳳(6) 甲戌 14
宣帝(劉詢) 本始(4) 戊申 前73 地皇(4) 庚辰 20
地節(4) 壬子 前69 更始帝(劉玄)
更始(3) 癸未 23
元康(5) 丙辰 前65
東漢(25—220)
光武帝(劉秀)
建武(23)
乙酉
26
沖帝(劉炳) 永憙(嘉)(1)
乙酉 145
建武中元(2) 丙辰 56 質帝(劉纘) 本初(1) 丙戌 146
明帝(劉庄) 永平(18) 戊午 58 桓帝(劉志) 建和(3) 丁亥 147
章帝(劉炟) 建初(9) 丙子 76 和平(1) 庚寅 150
元和(4) 甲申 84 元嘉(3) 辛卯 151
章和(2) 丁亥 87 永興(2) 癸巳 153
和帝(劉肇) 永元(17) 己丑 89 永壽(4) 乙未 155
元興(1) 乙巳 105 延憙(10) 戊戌 158
殤帝(劉隆) 延平(1) 丙午 106 永康(1) 丁未 167
安帝(劉祜) 永初(7) 丁未 107 靈帝(劉宏) 建寧(5) 戊申 168
元初(7) 甲寅 114 憙平(7) 壬子 172
永寧(2) 庚申 120 光和(7) 戊午 178
建光(2) 辛酉 121 中平(6) 甲子 184
延光(4) 壬戌 122 獻帝(劉協) 初平(4) 庚午 190
順帝(劉保) 永建(7) 丙寅 126 興平(2) 甲戌 194
陽嘉(4) 壬申 132 建安(25) 丙子 196
永和(6) 丙子 136 延康(1) 庚子 220
漢安(3) 壬午 142
建康(1) 甲申 144
三國(220—280)
魏(220—265)

文帝(曹丕)
黃初(7)
庚子
220
嘉平(6) 己巳 249
明帝(曹叡) 太和(7) 丁未 227 高貴鄉公(曹髦) 正元(3) 甲戌 254
青龍(5) 癸丑 233 甘露(5) 丙子 256
景初(3) 丁巳 237 元帝(曹奐)(陳留王) 景元(5) 庚辰 260
齊王(曹芳) 正始(10) 庚申 240 咸熙(2) 甲申 264
蜀漢(221—263)
昭烈帝(劉備)
章武(3)
辛丑
221
後主(劉禪) 景耀(6)
戊寅
258
後主(劉禪) 建興(15) 癸卯 223 炎興(1) 癸未 263
延熙(20) 戊午 238
吳(222-280)
大帝(孫權) 黃武(8)
壬寅 222
景帝(孫休) 永安(7)
戊寅 258
黃龍(3) 己酉 229 烏程侯(孫皓) 元興(2) 甲申 264
嘉禾(7) 壬子 232 甘露(2) 乙酉 265
赤烏(14) 戊午 238 寶鼎(4) 丙戌 266
太元(2) 辛未 251 建衡(3) 己丑 269
神鳳(1) 壬申 252 鳳凰(3) 壬辰 272
會稽王(孫亮) 建興(2) 壬申 252 天冊(2) 乙未 275
五鳳(3) 甲戌 254 天璽(1) 丙申 276
太平(3) 丙子 256 天紀(4) 丁酉 277
晉(265—420)
西晉(265-317)

武帝(司馬炎)
泰始(10) 乙酉 265 惠帝(司馬衷) 太安(2) 壬戌 302
咸寧(6) 乙未 275 永安(1) 甲子 304
太康(10) 庚子 280 建武(1) 甲子 304
太熙(1) 庚戌 290 永安(1) 甲子 304
惠帝(司馬衷) 永熙(1) 庚戌 290 永興(3) 甲子 304
永平(1) 辛亥 291 光熙(1) 丙寅 306
元康(9) 辛亥 291 懷帝(司馬熾) 永嘉(7) 丁卯 307
永康(2) 庚申 300 愍帝(司馬鄴) 建興(5) 癸酉 313
永寧(2) 辛酉 301
東晉(317—420)
元帝(司馬睿)
建武(2)
丁丑
317
哀帝(司馬丕) 隆和(2) 壬戌
362
大興(4) 戊寅 318 興寧(3) 癸亥 363
永昌(2) 壬午 322 海西公(司馬奕) 太和(6) 丙寅 366
明帝(司馬紹) 永昌 壬午 322 簡文帝(司馬昱) 咸安(2) 辛未 371
太寧(4) 癸未 323 孝武帝(司馬曜) 寧康(3) 癸酉 373
成帝(司馬衍) 太寧 乙酉 325 太元(21) 丙子 376
咸和(9) 丙戌 326 安帝(司馬德宗) 隆安(5) 丁酉 397
咸康(8) 乙未 335 元興(3) 壬寅 402
康帝(司馬岳) 建元(2) 癸卯 343 義熙(14) 乙巳 405
穆帝(司馬聃) 永和(12) 乙巳 345 恭帝(司馬德文) 元熙(2) 己未 419
昇平(5) 丁巳 357
南北朝(420—589)
南朝 宋(420—479)

武帝(劉裕)
永初(3) 庚申 420 景和(1) 乙巳 465
少帝(劉義符) 景平(2) 癸亥 423 明帝(劉彧) 泰始(7) 乙巳 465
文帝(劉義隆) 元嘉(30) 甲子 424 泰豫(1) 壬子 472
孝武帝(劉駿) 孝建(3) 甲午 454 後廢帝(劉昱)(蒼梧王) 元徽(5) 癸丑 473
大明(8) 丁酉 457 順帝(劉凖) 升明(3) 丁巳 477
前廢帝(劉子業) 永光(1) 乙巳 465
齊(479—502)
高帝(蕭道成)
建元(4) 己未 479 明帝(蕭鸞)
建武(5) 甲戌 494
武帝(蕭賾) 永明(11) 癸亥 483 永泰(1) 戊寅 498
鬰帝(蕭昭業) 隆昌(1) 甲戌 494 東昏侯(蕭寶卷) 永元(3) 己卯 499
海陵王(蕭昭文) 延興(1) 甲戌 494
和帝(蕭寶融) 中興(2) 辛巳 501
梁(502—557)
武帝(蕭衍) 天監(18) 壬午 太清(3)
丁卯

普通(8) 庚子 簡文帝(蕭綱) 大寶(2) 庚午
大通(3) 丁未 承聖(4) 壬申
中大通(6) 己酉 紹泰(2) 乙亥
大同(12) 乙卯 元帝(蕭繹) 太平(2) 丙子
中大同(2) 丙寅 敬帝(蕭方智)
* 有的地區用至6年。
* *有的地區用至3年。
陳(557—589)

武帝(陳霸先)
永定(3)
丁丑
557
宣帝(陳頊) 太建(14) 乙丑 569
文帝(陳蒨) 天嘉(7) 庚辰 560 後主(陳叔寶) 至德(4) 癸卯 583
天康(1) 丙戌 566 禎明(3) 丁未 587
廢帝(陳伯宗)(臨海王) 光大(2) 丁亥 567
北朝 北魏[拓跋氏,後改元氏](386—534)
北魏建國於丙戌(386年)正月,初稱代國,至同年四月始改國號為魏,439年滅北涼,統一北方。

道武帝(拓跋珪) 登國(11)
丙戌
386
孝文帝(元宏)
延興(6) 辛亥 471
皇始(3) 丙申 396 承明(1) 丙辰 476
天興(7) 戊戌 398 太和(23) 丁巳 477
天賜(6) 甲辰 404 宣武帝(元恪) 景明(4) 庚辰 500

明元帝(拓跋嗣)
永興(5) 己酉 409 正始(5) 甲申 504
神瑞(3) 甲寅 414 永平(5) 戊子 508
泰常(8) 丙辰 416 延昌(4) 壬辰 512

太武帝(拓跋燾)
始光(5) 甲子 424 孝明帝(元詡) 熙平(3) 丙申 516
神麚(4) 戊辰 428 神龜(3) 戊戌 518
延和(3) 壬申 432 正光(6) 庚子 520
太延(6) 乙亥 435 孝昌(3) 乙巳 525
太平真君(12) 庚辰 440 武泰(1) 戊申 528
正平(2) 辛卯 451 孝庄帝(元子攸) 建義(1) 戊申 528
南安王(拓跋余) 永(承)平(1) 壬辰 452 永安(3) 戊申 528
文成帝(拓跋濬) 興安(3) 壬辰 452 長廣王(元曄) 建明(2) 庚戌 530
興光(2) 甲午 454 節閔帝(元恭) 普泰(2) 辛亥 531
太安(5) 乙未 455 安定王(元朗) 中興(2) 辛亥 531
和平(6) 庚子 460 孝武帝(元脩) 太昌(1) 壬子 532

獻文帝(拓跋弘)
天安(2) 丙午 466 永興(1) 壬子 532
皇興(5) 丁未 467 永熙(3)
壬子 532
東魏(534—550)
孝靜帝(元善見) 天平(4)
甲寅
534
興和(4)
己未 539
元象(2) 戊午 538 武定(8) 癸亥 543
北齊(550—577)
文宣帝(高洋) 天保(10)
庚午 550 後主(高緯) 天統(5) 乙酉 565
廢帝(高殷) 乾明(1) 庚辰 560 武平(7) 庚寅 570
孝昭帝(高演) 皇建(2) 庚辰 560 隆化(1) 丙申 576
武成帝(高湛) 太寧(2) 辛巳 561 幼主(高恆) 承光(1) 丁酉 577
河清(4) 壬午 562
西魏(535—556)
文帝(元寶炬)
大統(17)
乙卯
535
恭帝(元廓) —(3) 甲戌 554
廢帝(元欽) —(3) 壬申 552
北周(557—581)
孝閔帝(宇文覺) —(1)
丁丑
227
建德(7) 壬辰 572
明帝(宇文毓) —(3) 丁丑 557 宣政(1) 戊戌 578
武成(2) 己卯 559 宣帝(宇文贇) 大成(1) 己亥 579
武帝(宇文邕) 保定(5) 辛巳 561 靜帝(宇文闡) 大象(3) 己亥 579
天和(7) 丙戌 566 大定(1) 辛丑 581
隋(581—618)
文帝(楊堅) 開皇(20)
辛丑
581
煬帝(楊廣)
大業(14) 乙丑 605
仁壽(4) 辛酉 601 恭帝(楊侑) 義寧(2) 丁丑 617
唐(618—907)
高祖(李淵) 武德(9)
戊寅
618
玄宗(李隆基) 先天(2)
壬子 712
太宗(李世民) 貞觀(23) 丁亥 627 開元(29) 癸丑 713
高宗(李治) 永徽(6) 庚戌 650 天寶(15) 壬午 742
顯慶(6) 丙辰 656 肅宗(李亨) 至德(3) 丙申 756
龍朔(3) 辛酉 661 乾元(3) 戊戌 758
麒德(2) 甲子 664 上元(2) 庚子 760
乾封(3) 丙寅 666 —(1) 辛丑 761
總章(3) 戊辰 668 代宗(李豫) 寶應(2) 壬寅 762
咸亨(5) 庚午 670 廣德(2) 癸卯 763
上元(3) 甲戌 674 永泰(2) 乙巳 765
儀鳳(4) 丙子 676 大歷(14) 丙午 766
調露(2) 己卯 679 德宗(李適) 建中(4) 庚申 780
永隆(2) 庚辰 680 興元(1) 甲子 784
開耀(2) 辛巳 681 貞元(21) 乙丑 785
永淳(2) 壬午 682 順宗(李誦) 永貞(1) 乙酉 805
弘道(1) 癸未 683 憲宗(李純) 元和(15) 丙戌 806
中宗(李顯又名哲) 嗣聖(1) 甲申 684 穆宗(李恆) 長慶(4) 辛丑 821
睿宗(李旦) 文明(1) 甲申 684 敬宗(李湛) 寶歷(3) 乙巳 825
武後(武瞾) 光宅(1) 甲申 684 文宗(李昂) 寶歷 丙午 826
垂拱(4) 乙酉 685 大(太)和(9) 丁未 827
永昌(1) 己丑 689 開成(5) 丙辰 836
載初(1) 庚寅 690 武宗(李炎) 會昌(6) 辛酉 841
武後稱帝,改國號為周 天授(3) 庚寅 690 宣宗(李忱) 大中(14) 丁卯 847
如意(1) 壬辰 692 懿宗(李漼) 大中 己卯 859
長壽(3) 壬辰 692 咸通(15) 庚辰 860
延載(1) 甲午 694 僖宗(李儇) 咸通 癸巳 873
證聖(1) 乙未 695 乾符(6) 甲午 874
天冊萬歲(2)
乙未
695
廣明(2) 庚子 880
萬歲登封(1) 丙申 696 中和(5) 辛丑 881
萬歲通天(2) 丙申 696 光啟(4) 乙巳 885
神功(1) 丁酉 697 文德(1) 戊申 888
聖歷(3) 戊戌 698 昭宗(李曄) 龍紀(1) 己酉 889
久視(1) 庚子 700 大順(2) 庚戌 890
大足(1) 辛丑 701 景福(2) 壬子 892
長安(4) 辛丑 701 乾寧(5) 甲寅 894
中宗(李顯又名哲)復唐國號
神龍(3) 乙巳 705 光化(4) 戊午 898
景龍(4) 丁未 707 天復(4) 辛酉 901
睿宗(李旦) 景雲(2) 庚戌 710 天祐(4) 甲子 904
太極(1) 壬子 712 哀帝(李拀) 天祐 甲子 904
延和(1) 壬子 712
* 辛酉三月申朔改元,一作辛酉二月乙未晦改元。
**始用周正,改永昌元年十一月為載初元年正月,以十二月為臘月,夏正月為一月。久視元年十月復用夏正,以正月為十一月,臘月為十二月,一月為正月。本表在這段期間內干支後面所注的改元月份都是周歷,各年號的使用年數也是按照周歷的計算方法。
***此年九月以後去年號,但稱元年。
****哀帝即位未改元。
五代(907—960)
後梁(907—923)

太祖(朱晃,又名溫、全忠) 開平(5) 丁卯 907 末帝(朱填) 乾化
癸酉 913
乾化(5) 辛未 911 貞明(7) 乙亥 915
龍德(3) 辛巳 921
後唐(921—936)
庄宗(李存勖)
同光(4) 癸未 923 閔帝(李從厚) 應順(1) 甲午 934
明宗(李亶) 天成(5) 丙戌 926 末帝(李從珂) 清泰(3) 甲午 934
長興(4) 庚寅 930
後晉(936—947)
高祖(石敬塘) 天福(9) 丙申 936 出帝(石重貴) 天福* 壬寅 942
開運(4) 甲辰 944
* 出帝即位未改元。
後漢(947—950)

高祖(劉暠,本名知遠) 天福*
丁未
947
隱帝(劉承祐) 乾祐 戊申 948
乾祐(3) 戊申 948
* 後漢高祖即位,仍用後晉高祖年號,稱天福十二年。
** 隱帝即位未改元。
後周(951—960)

太祖(郭威) 廣順(3)
辛亥
951
世宗(柴榮)
顯德*
甲寅
954
顯德(7) 甲寅 954 恭帝(柴宗訓) 顯德 己未 959
* 世宗、恭帝都未改元。
宋(960—1279)
北宋(960—1127)
太祖(趙匡胤) 建隆(4)
庚申
960
仁宗(趙禎) 慶歷(8) 辛巳 1041
乾德(6) 癸亥 963 皇祐(6) 己丑 1049
開寶(9) 戊辰 968 至和(3) 甲午 1054
太宗(趙炅,本名匡義,又名光義) 太平興國(9) 丙子 976 嘉祐(8) 丙申 1056
雍熙(4) 甲申 984 英宗(趙曙) 治平(4) 甲辰 1064
端拱(2) 戊子 988 神宗(趙頊) 熙寧(10) 戊申 1068
淳化(5) 庚寅 990 元豐(8) 戊午 1078
至道(3) 乙未 995 哲宗(趙煦) 元祐(9) 丙寅 1086

真宗(趙恆) 咸平(6) 戊戌 998 紹聖(5) 甲戌 1094
景德(4) 甲辰 1004 元符(3) 戊寅 1098
大中祥符(9) 戊申 1008 徽宗(趙佶) 建中靖國(1) 辛巳 1101
天禧(5) 丁巳 1017 崇寧(5) 壬午 1102
乾興(1) 壬戌 1022 大觀(4) 丁亥 1107
仁宗(趙禎) 天聖(10) 癸亥 1023 政和(8) 辛卯 1111
明道(2) 壬申 1032 重和(2) 戊戌 1118
景祐(5) 甲戌 1034 宣和(7) 己亥 1119
寶元(3) 戊寅 1038 欽宗(趙桓) 靖康(2) 丙午 1126
康定(2) 庚辰 1040
南宋(1127—1279)
高宗(趙構) 建炎(4) 丁未 1127 理宗(趙昀) 寶慶(3) 乙酉 1225
紹興(32) 辛亥 1131 紹定(6) 戊子 1228
孝宗(趙昚) 隆興(2) 癸未 1163 端平(3) 甲午 1234
乾道(9) 乙酉 1165 嘉熙(4) 丁酉 1237
淳熙(16) 甲午 1174 淳祐(12) 辛丑 1241
光宗(趙惇) 紹熙(5) 庚戌 1190 寶祐(6) 癸丑 1253
寧宗(趙擴) 慶元(6) 乙卯 1195 開慶(1) 己未 1259
嘉泰(4) 辛酉 1201 景定(5) 庚申 1260
開禧(3) 乙丑 1205 度宗(趙禥) 咸淳(10) 乙丑 1265
嘉定(17) 戊辰 1208 恭帝(趙韅) 德祐(2) 乙亥 1275
端宗(趙昰) 景炎(3) 丙子 1276
帝昺(趙昺) 祥興(2) 戊寅 1278
遼[耶律氏](907—1125)
遼建國於907年,國號契丹,916年始建年號,938年(一說947年)改國號為遼,983年復稱契丹,1066年仍稱遼。

太祖(耶律阿保機)
—(10)
丁卯
907
開泰(10) 壬子 1012
神冊(7) 丙子 916 太平(11) 辛酉 1021
天贊(5) 壬午 922 興宗(耶律宗真) 景福(2) 辛未 1031
天顯(13) 丙戌 926 重熙(24) 壬申 1032

太宗(耶律德光)
天顯* 丁亥 927 道宗(耶律洪基) 清寧(10) 乙未 1055
會同(10) 戊戌 938 咸雍(10) 乙巳 1065
大同(1) 丁未 947 大(太)康(10) 乙卯 1075
世宗(耶律阮) 天祿(5)
丁未
947
大安(10)
乙丑 1085
穆宗(耶律璟) 應歷(19) 辛亥 951 壽昌(隆)(7) 乙亥 1095
景宗(耶律賢) 保寧(11) 己巳 969 天祚帝(耶律延禧) 乾統(10) 辛巳 1101
(5) 己卯 979 天慶(10) 辛卯 1111
聖宗(耶律隆緒) 乾亨 壬午 982 保大(5) 辛丑 1121
統和(30) 癸未 983
遼[完顏氏](1115—1234)
太祖(完顏旻,本名阿骨打) 收國(2)
乙未
1115
章宗(完顏璟)
承安(5)
丙辰 1196
天輔(7) 丁酉 1117 泰和(8) 辛酉 1201
太宗(完顏晟) 天會(15) 癸卯 1123 衛紹王(完顏永濟) 大安(3) 己巳 1209
熙宗(完顏亶) 天會* 乙卯 1135 崇慶(2) 壬申 1212
天眷(3) 戊午 1138 至寧(1) 癸酉 1213
皇統(9) 辛酉 1141 宣宗(完顏珣) 貞祐(5) 癸酉 1213
海陵王(完顏亮) 天德(5) 己巳 1149 興定(6) 丁丑 1217
貞元(4) 癸酉 1153 元光(2) 壬午 1222
正隆(6) 丙子 1156 哀宗(完顏守緒) 正大(9) 甲申 1224
世宗(完顏雍) 大定(29) 辛巳 1161 開興(1) 壬辰 1232
章宗(完顏璟) 明昌(7) 庚戌 1190 天興(3) 壬辰 1232
* 熙宗即位未改元。
元[孛兒只斤氏](1206—1368)
蒙古孛兒只斤鐵木真於1206年建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9年滅南宋。

太祖(~鐵木真)(成吉思汗) —(22)
丙寅
1206
英宗(~碩德八剌) 至治(3) 辛酉 1321
拖雷(監國) —(1) 戊子 1228 泰定帝(~也孫鐵木兒) 泰定(5) 甲子 1324
太宗(~窩闊台) —(13) 己丑 1229 致和(1) 戊辰 1328
乃馬真後(稱制) —(5) 壬寅 1242 天順帝(~阿速吉八) 天順(1) 戊辰 1328
定宗(~貴由) —(3) 丙午 1246 文宗(~圖帖睦爾) 天歷(3) 戊辰 1328
海迷失後(稱制) —(3) 己酉 1249 明宗(~和世喇)* 己巳 1329
憲宗(~蒙哥) —(9) 辛亥 1251 至順(4) 庚午 1330
世祖(~忽必烈) 中統(5) 庚申 1260 寧宗(~懿璘質班) 至順 壬申 1332
至元(31) 甲子 1264 順帝(~妥懽帖睦爾) 至順 癸酉 1333
成宗(~鐵穆耳) 元貞(3) 乙未 1295 元統(3) 癸酉 1333
大德(11) 丁酉 1297 (後)至元(6) 乙亥 1335
武宗(~海山) 至大(4) 戊申 1308 至正(28) 辛巳 1341
仁宗(~愛力育黎拔力八達) 皇慶(2) 壬子 1312
延祐(7) 甲寅 1314
* 明宗於己巳(1329)正月即位,以文宗為皇太子。八月明宗暴死,文宗復位。
明(1368—1644)

太祖(朱元璋)
洪武(31)
戊申
1368
孝宗(朱祐樘)
弘治(18) 戊申 1488
惠帝(朱允炆) 建文(4)* 己卯 1399 武宗(朱厚照) 正德(16) 丙寅 1506
成祖(朱棣) 永樂(22) 癸未 1403 世宗(朱厚熜) 嘉靖(45) 壬午 1522
仁宗(朱高熾) 洪熙(1) 乙巳 1425 穆宗(朱載垕) 隆慶(6) 丁卯 1567
宣宗(朱瞻基) 宣德(10) 丙午 1426 神宗(朱翊鈞) 萬曆(48) 癸酉 1573
英宗(朱祁鎮) 正統(14)
丙辰
1436
光宗(朱常洛) 泰昌(1) 庚申
1620
代宗(朱祁鈺)(景帝) 景泰(8) 庚午 1450 熹宗(朱由校) 天啟(7) 辛酉 1621
英宗(朱祁鎮) 天順(8) 丁丑 1457 思宗(朱由檢) 崇禎(17) 戊辰 1628
憲宗(朱見深) 成化(23) 乙酉 1465
*建文4年時成祖廢除建文年號,改為洪武35年。
清[愛新覺羅氏](1616—1911)
清建國於1616年,初稱後金,1636年始改國號為清,1644年入關。

太祖(~努爾哈赤)
天命(11)
丙辰
1916
仁宗(~顒琰) 嘉慶(25) 丙辰
1796
太宗(~皇太極) 天聰(10) 丁卯 1627 宣宗(~旻寧) 道光(30) 辛巳 1821
崇德(8) 丙子 1636 文宗(~奕薴) 咸豐(11) 辛亥 1851
世宗(~福臨) 順治(18) 甲申 1644 穆宗(~載淳) 同治(13) 壬戌 1862
聖宗(~玄燁) 康熙(61) 壬寅 1662 德宗(~載湉) 光緒(34) 乙亥 1875
世宗(~胤禛) 雍正(13) 癸卯 1723 ~溥儀 宣統(3) 己酉 1909
高宗(~弘歷) 乾隆(60) 丙辰 1736
中華民國(1912—1949)
中華民國(38) 壬子 1912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日成立
數吧!

⑼ 中國古代有多少個狀元,他們分別是誰

歷代狀元榜中國歷代狀元
隋代狀元(進士)榜 張損之 孫伏伽 侯君素 楊 纂 房玄齡 溫彥博 黃鳳麟

唐代狀元榜 孫伏伽 陳伯玉 杜 綰 李 琚 羊襲吉 常 袞 李 博 楊 凝 張正甫 陳 諷 班 肅 李顧行 韋 諶 裴 俅 李 余 李從實 狄慎思 莫宣卿 劉 蒙 趙 峻 許佑孫 歸 黯 羊紹素
崔 詹 崔 液 宋守節 姚仲豫 嚴 迪 賈 至 楊 護 盧 庚 王 漵 王 儲 牛錫庶 李 程 徐 晦 李固言 盧 儲 李 郃 陳 寬 崔 峴 顧 標 於 鑲 裴延魯 歸仁紹 鄭合敬 陸 扆 崔 膠 盧文煥 李 超 弓嗣初 常無名 李 嶷 崔 曙 楊 譽 洪 源 張 式 魏弘簡 盧 頊 鄭巨源 武翊黃 尹 極 白敏中 韋 籌 鄭 確 鄭 顥 盧 深 顏 標 薛 邁 李 筠 孔 緘 鄭貽矩 蘇 檢 裴 格 趙 蒙 鄭 益 李 昂 虞 咸 王 閱 李巨卿 楊棲梧 楊 憑 崔元翰 尹 樞 李 隨 王源中 張又新 鄭 冠 宋 刓 李 肱 盧 肇 於 珪 崔 鉶 孫龍光 鄭昌圖 孫 偓 李 瀚 趙觀文 歸 佾 楊仲昌 許 且 范崇凱 王正卿 劉 單 楊 儇 蕭 遘 丁 澤 薛 展 賈 稜 封孟紳 柳公權 鄭 澥 李 群 杜 陟 裴思謙 鄭 言 張溫琪 李 億 韓 袞 孔 纁 鄭 藹 楊贊禹 崔 諤 歸 系 吳師道 王 維 徐 征 趙 岳 楊 紘 齊 映 黎 逢 鄭全濟 苑 論 陳 權 韋 瓘 獨孤樟 柳 璟 李 珪 崔 囗 易 重 李 郜 孔 緯 鄭洪業 歸仁澤 、崔昭緯 崔昭矩 楊贊圖 裴 說
五代十國狀元榜 崔 邈 陳 逖 崔光表 王 徹 王歸璞 黃仁穎 郭 晙 王 朴 扈 載 簡文會 梁 嵩 王克貞 伍 喬 盧 華 寇 湘 王 溥 樂 史 邱 旭 張 確 費黃裳 王崇古 盧 郢 楊 遂 鄧 及

宋代狀元榜 楊 礪 張去華 馬 適 蘇德祥 李景陽 劉 察 李 肅 劉蒙叟 柴成務 安德裕 張 拱 劉 寅 安守亮 宋 准 王嗣宗 呂蒙正 胡 旦 蘇易簡 王世則 梁 顥 程 宿 陳堯叟 孫 何 孫 僅 孫 暨 陳堯咨 王 曾 李 迪 姚 曄 梁 固 張師德 徐 奭 張 觀 蔡 齊 王 整 宋 庠 王堯臣 王拱辰 張唐卿 呂 溱 楊 寊 賈 黯 馮 京 鄭 獬 章 衡 劉 輝 王俊民 許 將 彭汝礪 許安世 葉祖洽 余 中 徐 鐸 時 彥 黃 裳 焦 蹈 李常寧 馬 涓 畢 漸 何昌言 李 釜 霍端友 蔡 薿 賈安宅 莫 儔 何 * 王 昂 何 煥 沈 晦 李 易 張九成 汪應辰 黃公度 陳誠之 劉 章 王 佐 趙 逵 張孝祥 王十朋 梁克家 木待問 蕭國梁 鄭 僑 黃 定 詹 騤 姚 穎 黃 由 衛 涇 王 容 余 復 陳 亮 鄒從龍 曾從龍 傅行簡 毛自知 鄭性之 趙建夫 袁 甫 吳 潛 劉 渭 蔣重珍
王會龍 黃 朴 徐元傑 吳叔告 周 坦 徐儼夫 留夢炎 張淵微 方逢辰 姚 勉 文天祥 周震炎 方山京 阮登炳 陳文龍 張鎮孫
王龍澤遼代狀元榜 高 舉 高 正 鄭雲從 石用中 王熙載 呂德懋 王用極 張 儉 陳 鼎 楊又玄 初 錫 南承保
邢 祥 李可封 楊 佶 史克忠 劉二宜 高承顏 史 簡 鮮於茂昭 張用行 孫 傑 張克恭 張仲舉 張 漸 李 炯 張 昱 張 宥 張仁紀 劉 貞 劉師貞 馮 立 邢彭年 王 寔 王 棠 張孝傑 梁 援 王 鼎 張 臻 趙廷睦 劉 霄 劉 瓘 李君裕 張 轂 文 充 冠尊文 陳衡甫 康秉儉 馬恭回 李 石 劉 禎 韓 昉 王 翚 李寶信 李 球 邊貫道
金代狀元榜 劉 偽 許 必 胡 礪 趙 洞 石 琚 呂忠翰 楊建中 王彥潛 常大榮 鄭子聃 任忠傑 孟宗獻 徒單鎰 張行簡 王 澤 孫用康 楊雲翼 張 檝 納蘭胡魯剌 李俊民 李 演 張 本 李獻能 斡勒業德 富珠哩察罕 王 鄂 盧 亞 李 塘 趙承元 鄭時昌 武明甫 趙安時 趙安榮 劉 海 李 安 張繼祖 劉文龍 元 堪 劉仲淵
元代狀元榜 護都答兒 張起岩 忽都達兒 霍希賢 泰不華 宋 本 捌 剌 張 益 阿察赤 李 黼 篤列圖 王文燁 同 同 李 齊 拜 住 陳祖仁
普顏不花 張士堅 阿魯輝帖木兒 王宗哲 朶烈圖 文允中 薛朝晤 牛繼志 侻 征 王宗嗣 買 住 魏元禮 寶 寶 楊 輗 赫德溥化
張 棟
明代狀元榜 吳伯宗 林 震 李 旻 茅 瓚 翁正春 朱 善 曹 鼐 費 宏 沈 坤 朱之蕃 丁 顯 周 旋 錢 福 秦鳴雷 趙秉忠 任亨泰
施 盤 毛 澄 李春芳 張以誠 皇 觀 劉 儼 朱希周 唐汝楫 楊守勤 張 信 商 輅 倫文敘 陳 謹 黃士俊 陳 彭 時 康 海 諸大綬 韓 敬 韓克忠 柯 潛 顧鼎臣 丁士美 周延儒 胡 廣 孫 賢 呂 柟 申時行 錢士升 曾 棨 黎 淳 楊 慎 范應期 庄際昌
林 環 王一夔 唐 皋 羅萬化 文震孟 蕭時中 彭 教 舒 芬 張元忭 余 煌 馬 鐸 羅 倫 楊維聰 孫繼皋 劉若宰 陳 循 張 升 姚 淶 沈懋學 陳於泰 李 騏 吳 寬 龔用卿 張懋修 劉理順 增鶴齡 謝 遷 羅洪先 朱國祚 劉同升 邢 寬 曾 彥 林大欽 唐文獻 魏藻德 馬 愉 王 華 韓應龍 焦 竑 楊廷鑒

大西國狀元榜
龔濟民
清代狀元榜 傅以漸 王式丹 畢 沅 林召棠 章 鋆 呂 宮 王雲錦 王 傑 朱昌頤 孫如僅 劉子壯 趙熊詔 秦大成 李振鈞 翁同龢 麻勒吉 王世琛 張書勛 吳鍾駿 孫家鼐 鄒忠倚 王敬銘 陳初哲 汪鳴相 鍾駿聲 圖爾宸 徐陶璋 黃 軒 劉 繹 徐 郙 孫承恩 應 銓 金 榜 林鴻年 翁曾源 徐元文 鄧鍾岳 吳錫齡 鈕福保 崇 綺 馬世俊 於 振 戴衢亨 茹 棻 洪 鈞 嚴我斯 陳德華 汪如洋 史致光 梁耀樞 繆 彤 彭啟豐 李承霖 胡長齡 陸潤庠 蔡啟僔 周 澍 錢 棨 石韞玉 曹鴻勛 韓 菼 陳 倓 吳廷琛 潘世恩 王仁堪 彭定求 金德瑛 彭 浚 王以銜 黃思永 歸允肅 於敏中 吳信中 趙文楷 陳 冕 蔡升元 庄有恭 洪 瑩 姚文田 趙以炯 陸肯堂 金 甡 蔣立鏞 顧 臯 張建勛 沈廷文 錢維城 龍汝言 龍啟瑞 吳 魯
戴有祺 梁國治 吳其浚 陳毓溎 劉福姚 胡任與 吳 鴻 陳 沆 蕭錦忠 張 謇 李 蟠 秦大士 陳繼昌 張之萬 駱成驤 汪 繹 庄培因 蔡以台 陸增祥 夏同龢 戴蘭芬 劉春霖
太平天國狀元榜 武立勛 傅善祥 楊朝福 吳容寬 劉闥忠 朱世傑 喬彥才 葉春元 劉盛培 范朴園 沈掄元 吳鎮坤 汪順祥 陸培英 徐首長

⑽ 中國古代有哪些書法家

書法家是擅長書法的人,是具有漢字書寫能力,並能將其推至藝術高度的簡單來說就是以書法為主要創作的藝術家,歷代以來較為著名的有逗局蔡邕、張芝、王羲之、顏真卿等。

蔡邕、張芝均為漢代書法家,東漢是書法藝術的繁榮期,出現了專門的書法理論著作,最早的書法理論提出者是東西漢之交的揚雄。第一部書法理論專著是東漢時期崔瑗的《草書勢》。

顏真卿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又與柳公權並稱「顏柳」,被稱為「顏筋柳骨」。

閱讀全文

與中國有多少個黃大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援助伊朗怎麼樣了 瀏覽:730
5年越南探親簽證申請怎麼辦 瀏覽:732
胡志明執政越南為什麼不用漢字 瀏覽:876
義大利是什麼鞋碼 瀏覽:864
45萬印尼盾多少人民幣 瀏覽:892
印尼的木雕有什麼說法 瀏覽:697
印尼人怎麼過春節 瀏覽:868
越南工作證在哪裡辦 瀏覽:771
印度為什麼會腹瀉 瀏覽:460
義大利語窗戶怎麼說 瀏覽:903
義大利必去的景點有哪些 瀏覽:29
英國和德國葯品和保健品怎麼樣 瀏覽:300
浙江英國留學怎麼申請 瀏覽:20
英國消費水平多少錢 瀏覽:76
什麼是印度棉牛仔面料 瀏覽:298
怎麼鑒賞中國畫 瀏覽:479
印尼vivo在哪裡製造 瀏覽:452
孟晚舟賣什麼給伊朗 瀏覽:312
戰後越南如何 瀏覽:253
中國為什麼那麼多貪官 瀏覽: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