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服飾源頭是哪個時代

中國服飾源頭是哪個時代

發布時間:2023-03-27 14:39:20

A. 漢服起源於哪個歷史時期

從我國的考古發現來看,18000年前北京山頂洞人已懂得自製骨針,這便是縫制衣服的開端。並且考古也可確鑿地證明,我國在6000年前已開始紡紗織布。

《易•系辭下》載:「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學者們討論華夏衣冠的起源,往往引用這一說法。這一傳說可以在甘肅出土的彩陶文化的陶繪中,得到印證。這可以世凳說是我國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上衣下裳的服制悶返中,據《釋名•釋衣服》螞山載:「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避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
自黃帝而堯、舜,這也是個不短的歷史時期。另有一個傳說可補充「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說法,那就是螺祖養蠶的傳說。這樣我們可以基本確定:黃帝時期是「華夏衣冠」,也就是「漢服」的起源時期。

B. 中國服飾史的原始社會

(公元前21世紀之前) 關於衣服的發明,戰國時人撰寫的《呂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黃帝、胡曹或伯余創造了衣裳。若從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飾史的源頭,可上溯到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晚期。
舊石器時代,採集和漁獵是人們的衣食之源。1933年,在北京周拿敬並口店山頂洞人(距今1.9萬年左右)遺址中,發現1枚骨針和141件鑽孔的石、骨、貝、牙裝飾品(圖1)。骨針長約82mm,通體磨光,針孔窄小,針尖尖銳,證實當時已能利用獸皮一類自然材料縫制簡單的衣服。中華服飾文稿租化史可以看作由此發端。小石珠、穿孔獸牙等裝飾品上有長期佩帶的磨蝕痕跡。其中5件出土時呈半圓形排列,可能是成串的項飾。另有25件還用赤鐵礦粉塗染著色,聯系山頂洞下室埋葬的屍骨上也散布有赤鐵礦粉粒,或關系一種飾終儀式,還可能是在衣服上著色所用,反映出山頂洞人的某種審美感情。
為了捕獵野獸、對付戰爭,防避利爪、矢石的傷害,或出於偽裝與威懾,原始的獸頭帽、皮甲、射、脛衣之類的部件式衣著率先發明,並因此引導出一般衣服。
距今約1萬年,進入了新石器時代,紡織技術發明,服裝材料從此有了人工織造的布帛,因而服裝形式發生了變化,功能也得到改善。貫頭衣和披單服等披風式服裝已成為典型的衣著,飾物也日趨繁復,並對服飾制度的形成產生重大影響。
貫頭衣大致用整幅織物拼合,不加裁剪而縫成,胴身無袖,貫頭而著,衣長及膝,是一種概括性或籠統化的整體服裝。其具體形象,在內蒙古狼山地區岩畫、甘肅吳家川岩畫、山東辛店文化陶器,以及新疆西北邊境的岩畫上,均有反映,說明在紡織品出現之後,貫頭衣已發展為一種定型服式,在相當長時期、極廣闊的地域和較多的民族中普遍應用,基本上替代了舊石器時代部件衣著,成為人類服裝的祖型。
新石器時代除有籠統式服裝外,還從一些陶塑遺物發現有冠、靴、頭飾、佩飾,以及簪發椎髻用的骨、石、玉笄等。 原始社會的部落長和巫師、卜人,在某種情形下,為了象徵權威與特定身份,如同《易·系辭》所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衣服式樣必不同於普通人,或已寬博拖沓,不大合乎日常生活需要。此外在軍事性活動(包括圍獵)和祭祀性活動中,主持人及參加者服飾也與常不同。這些,為服飾制度的發生發展奠定了基礎消跡。

C. 遠古時代,中國古代,中國現代的服裝樣式是怎麼樣的

一、遠古時代服裝樣式

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已知縫衣,周口店山頂洞人的文化遺存中曾發掘出骨針。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在不同地區和族別的人們中間,服飾款式已各不相同。以發型為例,大地灣文化中有剪短的披發,馬家窯文化中有後垂的編發,大汶口文化中有用豬獠牙製成的發箍,龍山文化中則用骨笄束發,陝西龍山文化之神木石峁遺址出土的玉人頭像,頭頂有髻,可能就是用笄束發的反映。

二、中國古代服裝樣式

1、商朝服飾

商代服飾不論尊卑和男女都是採用上下兩段的形制,上著衣,下穿裳,後世稱服裝為「衣裳」,便是源自於此。其服飾的腰身和衣袖基本上設計為緊窄的樣式,長度齊膝,便於活動。

商代在服飾上也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商代高級權貴的服飾通常是上身穿短衣,交領右衽,衣長及臀,袖長及腕,袖口窄小,下身穿帶褶短裙,腰間束有寬頻,裹腿;腳上穿翹尖鞋。貴族婦女則上身穿長及足踝的大衣,交領,長袖,腰間束寬頻和蔽膝。蔽膝圍於衣服前面的大巾,用以蔽護膝蓋,蔽膝呈上窄下寬狀。腳上穿履,頭戴圓箍形冠卷。

2、周朝服飾

上衣下裳:那時的常服還是上衣下裳為主流,款式不變。只不過袖日趨發展變大,形成大袖,祛袂款式。衣裳也逐漸變寬。

3、春秋戰國服飾

這時漢服深衣和胡服開始推廣。深衣將過去上下不相連的衣裳連屬在一起,所以叫深衣。它的下擺不開衩口,而是將衣襟接長,向後擁掩,即所謂「續衽鉤邊」。

胡服主要指衣褲式的服裝,尤以著長褲為特點,是中國北方草原民族的服裝。為騎馬方便,他們多穿較窄的上衣、長褲和靴。這種服制據《史記·趙世家》說,是趙武靈王首先用來裝備趙國軍隊的。山西長治分水嶺所出銅武士像,上身穿矩領直襟上衣,下身著長褲,腰系絛帶,佩劍,正是採用胡服的趙國戰士的形象。

4、秦漢服飾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中大批陶俑的出土,為秦漢武士的服裝提供了較充分的例證。他們穿的半長衣所交掩之曲裾雖較淺, 但仍為深衣之屬, 其下身著長褲,腰系施鉤之革帶。這種裝束在西漢時仍廣泛流行,褲也逐漸向全社會普及。

冠制的確立是在漢代實現的。上古時,華夏族之冠主要從屬於禮制,男子成年時皆行冠禮。漢代的冠則主要從屬於服制,是身份、官職以至官階的表徵。身份低微的人,只能戴幘而不能戴冠。冠本為加於發髻上的一個發罩,並不覆蓋整個頭頂。

5、魏晉南北朝服飾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整體漢服服飾風格可以用「豐富多彩,南北交融」來進行概括。男子袒胸露臂,追求輕松、自然、隨意的感覺;女子則長裙曳地,大袖翩翩,飾帶層層疊疊,盡力展示優雅和飄逸的風姿。

6、隋唐服飾

隋唐時期出現了「法服」 與「常服」並行的局面。作為大禮服的法服仍是傳統的冠、冕、衣、裳,常服則是在鮮卑裝的基礎上改進而成。唐代男子上自皇帝下至廝役,在日常生活中都穿常服,包括圓領缺袍、襆頭、革帶及長靴。

唐朝還流行女子穿"胡服"。"胡服"就是西域人的服裝。腰帶形式也深受胡服影響。

唐裝襦裙線條柔長,十分優美自如,用料主要是絲織品,因此它的衣物以"軟"和"飄柔"著稱。

7、宋代服飾

宋代服裝大體沿襲唐制。這時的襆頭內襯木骨、外罩漆紗,宋人稱之為「襆頭帽子」,可隨意脫戴,與唐初必須臨時系裹的軟腳襆頭大不相同。這時,皇帝和高官戴的展腳襆頭,兩腳向兩側平直伸出,可達數尺。身份低的公差、僕役等,則多戴無腳襆頭。

宋代婦女也穿裙和衫,這時的衫子多為對襟,蓋在裙外。裙較窄,多施細摺,福州黃墓中除出羅裙外,還有開襠褲與合襠褲,可見宋代婦女在裙內著褲。

8、元代服飾

宮中服制長期延用宋式。直到l321年元英宗時期才參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上衣連下裳上緊下短,並在腰間加襞積,肩背掛大珠的"質孫服"制,漢人稱"一色衣"或"質孫服"。

元代男子的公服多隨漢族習俗,常服的外面,罩一件短袖衫子,婦女也有這種習俗(稱為襦裙半臂)。

元代女服分貴族和平民兩種樣式。貴族多為蒙人,以皮衣皮帽為民族裝,貂鼠和羊皮製衣較為廣泛,式樣多為寬大的袍式、袖口窄小、袖身寬肥,由於衣長曳地,貴夫人外出行樂時,必須有女奴牽拉。這種袍式在肩部做有一雲肩,即所謂"金綉雲肩翠玉纓",十分華美。

9、明代服飾

明初要求衣冠恢復唐制,其法服的式樣與唐代相近,只是將進賢冠改為梁冠,又增加了忠靖冠等冠式。明代的公服亦用襆頭和圓領袍,但這時的襆頭外塗黑漆,腳短而闊,名烏紗帽,無官職的平民不得服用。公服除依品級規定服色外,還在胸、背綴補子。文官補子中飾鳥,武官飾獸。為褒獎官員的功勛,另特賜蟒袍、飛魚服、鬥牛服等服飾。蟒是四爪之龍,飛魚為魚尾有鰭之蟒,鬥牛則在蟒頭上加彎曲的牛角。官至極品則用玉帶。所以「蟒袍玉帶」就成為這時大官僚之最顯赫的裝束。

10、清代服飾

滿族的旗裝,外輪廓呈長方形,馬鞍形領掩頰護面,衣服上下不取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以盤紐為飾,假袖二至三幅,馬蹄袖蓋手,鑲滾工藝裝飾,衣外加衣,增加坎肩或馬褂。時至今日,它對現代服裝也有一定的影響。

馬褂、旗袍是清代滿族男女的典型服飾。馬褂是一種穿於袍服外的短衣,衣長至臍,袖僅遮肘,主要是為了便於騎馬,故稱為「馬褂」。它區別於漢族在宋明時期的馬褂,滿清的馬褂不修邊幅。

三、中國現代服裝樣式

民國時期由孫中山先生設計的一款男裝為中山裝;到文化大革命時期前後中國不論男女普遍穿軍裝。

改革開放之初流行喇叭褲,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時裝的款式越來越多,流行周期越來越短,時裝的款式、面料不斷推陳出新。上衣有各種T恤衫、拼色夾克、花格襯衣、針織衫,而穿西裝扎領帶已開始成為鄭重場合的著裝,且為大多數「白領階層」所接受。下裝如直筒褲、彈力褲、蘿卜褲、裙褲、七分褲、褲裙、百褶裙、八片裙、西服裙、旗袍裙、太陽裙等,

(3)中國服飾源頭是哪個時代擴展閱讀:

中國服飾的歷史源遠流長,從原始社會、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遼夏金元、明、清,到近現代,都以鮮明特色為世界所矚目,主要以漢服為主,另外還有胡服、旗裝等。

戰國時人撰寫的《呂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黃帝、胡曹或伯余創造了衣裳。從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飾史的源頭,可上溯到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晚期。

D. 我國的旗袍最早出自哪個朝代


北京。旗袍,又稱_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旗吵笑缺袍在中華民國20世紀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升辯,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古典升敬旗裝大多採用平直的線條,衣身寬松,兩邊開叉,胸腰圍度與衣裙的尺寸比例較為接近。旗袍的外觀特徵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徵:右衽大襟的開襟或半開襟形式,立領盤紐、擺側開衩,單片衣料、衣身連袖的平面裁剪等。


E. 中國服飾的起源,特點,影響

原始社會服飾
(公元前21世紀之前) 關於衣服的發明,戰國時人撰寫的《呂氏春秋》、 中國服飾史
《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黃帝、胡曹或伯余創造了衣裳。若從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飾史的源頭,可上溯到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晚期。 舊石器時代,採集和漁獵是人們的衣食之源。為了捕獵野獸、對付戰爭,防避利爪、矢石的傷害,或出於偽裝與威懾,原始的獸頭帽、皮甲、射、脛衣之類的部件式衣著率先發明,並因此引導出一般衣服。 距今約1萬年,進入了新石器時代,紡織技術發明,服裝材料從此有了人工織信緩造的布帛,因而服裝形式發生了變化,功能也得到改善。貫頭衣和披單服等披風式服裝已成為典型的衣著,飾物也日趨繁復,老猛並對服飾制度的形成產生重大影響。
商周服飾
(約公元前17世紀~前771年) 由商代到西周,是中國奴隸社會的興盛滑含模時期,也是區分等級的上衣下裳形制和冠服制度以及服章制度逐步確立的時期。

F. 中國服裝發展史

中國服裝發展史

導語:服裝發展受到經濟社會的影響,表現出文明進步的傾向。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中國服裝發展史,歡迎參考!

1、 先秦時期的服飾

中國的衣冠服飾制度,大約是在夏商時期初見端倪,到了周銀信逗代漸趨完善,並被納入「禮治」范圍。當時的服飾依據穿著者的身份、地位各有分別。天子後妃、公卿百官的衣冠服制、等級制度日益嚴格。

商周時期,服飾形式主要採用上衣下裳制,衣用正色,即青、赤、黃、白、黑等五種原色;裳用間色,即以正色相調配而成的混合色。服裝以小袖為多,衣長通常在膝蓋部位。衣服的領、袖及邊緣都有不同形狀的花紋圖案,腰間則用條帶系束。春秋戰國之期,出現一種名為「深衣」的新型服飾,它是一種連體服飾。深衣的出現,改變了過去單一的服飾樣式,故此深受人們的喜愛,不僅用作常福、禮服,且被用作祭服。

在戰國時期,胡服的誕生打破了服飾的舊樣式。胡服的 短衣、長褲和革靴設計,善於騎射,便於活動,在軍隊里廣為盛行。

先秦時期的鞋履,主要有履、舄、鞋、靴等形制。諸履之中,以舄為貴。周代君王之舄有白、黑、赤三種顏色,分別在不同場合穿著。鞋是一種高幫的便履,以皮革製成;靴則是來自西域,胡人騎馬射箭時穿著,後來漢族人也逐漸接納。

2、 秦漢時期的服飾

秦朝統治中國的十五年間里,秦始皇兼收六國的車旗服御,創立了衣冠服飾制度。秦朝的服飾仍然是連體式,寬袖、大袍,服飾制度嚴禁。

漢代服飾的職別等級,主要是通過冠帽及佩綬來體現的。不同的官職有不同的冠帽。因此,漢代的服飾中的冠制特別復雜,有十六種之多。漢代的鞋履也有嚴格的制度:凡祭服穿舄、朝服穿率、出門穿屐。婦女出嫁,應穿木屐,還需在屐上畫上彩畫,繫上五彩的帶子。

3、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大體上仍承襲秦漢舊制。南北朝各少數民族初建政權時,仍然按照本族的習俗穿著,後受到漢族文化的影響,也開始穿著漢族的服飾。

中原人民的服飾,特別是便服、常服,在原有的基礎上吸收不少北方民族的服飾特點,衣服的形式適體。六朝的服飾,男子穿袍衫而低敞衣襟,女子則穿褂襦,雜裾雙裙,甚是美觀。這個時期的服飾,可以參鑒《洛神賦》、《列女傳》等圖卷。

北朝的服飾,以合身的褲褶裝、短袍衫,各式的靴子為特點,服裝窄短,裙腰略微高提。婦女的服裝多以簪花、珠翠及各種花冠為點綴,進而導致宋代的鳳冠定製。

4、 隋唐五代時期的服飾

隋初的服飾,比較樸素。袍衫和胡服是當時的主要服飾。自隋煬帝起,社會風氣發生變化,服飾因此日趨華麗。這種華麗的風格一直延續至唐代。

唐代初期,車服制度皆承襲隋制。到公元621年,才正式頒布車服之令,冠服制度開始確立。唐代 是中國歷代經濟、文化的鼎盛時期,唐代的繪畫、雕刻、音樂、舞蹈等方面都吸收了外來的技巧和風格,對外來的服飾,採取兼容並蓄的態度。這使得該時期的服飾大放異彩,更富有時代的特色。由於中西文化的交流,在唐代許多新鋒賣穎的服飾紛紛出現,胡服在此時的影響巨大,尤其是對褲褶服飾的產生,將秦漢時期的交領、寬衣大衫、曳地長裙的服飾逐漸淘汰,轉為盤領、緊身窄袖、合身的短衫、瘦長裙所替代。服飾逐漸的開放,強調體態的美感,配掛披或胡帽;鞋子除雲頭高履外還出現了小蠻靴。在加上織品的發展,許多輕薄細柔的布料被開發出來,因此透明的、多層次的穿著開始引領風騷。此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服裝特色有:袒胸、高腰、披巾、明衣、男裝、胡服和所謂的「時世裝」等。

唐代仕女下裝多穿裙子,腰束的極高,甚至高過胸部。裙色以紅、紫、黃、綠最多,其中以紅色最為流行。衣身袒胸短襦、肩披寬長的肩巾、下穿高頭雲履。婦女服飾展現性感魅力,其中著名的是明衣的使用。明衣原屬禮服的中單,是用透明的薄紗製成。在以往只當作內衣穿著,但是在盛唐時期,明衣被拿來當作外衣,並成為盛裝。

女扮男裝也是唐代的服飾特點之一。身著窄袖圓領長袍、配腰帶、穿長褲,另外可坦襲以穿胡服、戴胡帽,女扮男裝的模樣;這些服裝有寬袖、窄袖,有圓領、翻領,以及烏皮六合靴,是當時很有特色的服飾。

5、 宋代服飾

宋代建朝初期,衣冠服飾均沿襲晚唐的服飾制度。新制頒發後,才逐漸將其服飾分為祭服、朝服、公服(宋人又稱為常服)、時服(按季節頒賜文武朝臣的服飾)、戎服以及喪服。宋代婦女的穿著與漢代婦女相似,都是瘦長、窄袖、交領,下穿各式的長裙,顏色淡雅;通常在衣服的外邊再穿長袖對襟褙子,褙子的領口及前襟繪綉花邊,時稱「領抹」。宋代的服飾主要的特點是清新、朴實、自然、雅緻。

宋代婦女以裙裝穿著為主,但也有長褲。其褲子的形式特別,除了貼身長褲外,還外加多層套褲。宋代婦女有纏足的習俗,因此裙長多不及地,以便露足。婦女的彎頭短靴形狀小巧玲瓏。

宋代織品非常的發達,泥金、印金、貼金、彩繪、刺綉在服裝上廣泛使用。織品的質地輕薄、飄逸,給人秀麗之感。

6、 遼金元時期的服飾

五代十國以後,中國社會先後出現了遼、西夏、金、元等少數民族為主體的政權。這些民族的服飾雖然保存了一部分漢制,但更多的體現了少數民族的特點。

遼代服飾衣冠服制並不統一。金代服飾初始也不甚完備,直到元代,服飾才日趨成熟,日漸華麗。元代服飾統稱長袍,男女差異不大。用華麗的織金布料及貴重的毛皮製成;但是由於民族性質,分為蒙制和漢制兩種。典型的蒙制冠服是以「姑姑冠」為主的袍夫,交領、左衽、長及膝,下著長裙,足著軟皮靴,是元代皇後貴妃所穿著的服飾。漢制的婦女服飾一般沿用宋代的樣式,以交領、右衽的大袖衫或窄袖衫為主,也常穿窄袖的長褙子,下穿百褶裙,內穿長褲,足穿淺底履,這類服飾是當時服飾的特點表現。

7、 明朝時期的服飾

明代對於整頓和恢復傳統的漢族禮儀十分重視。首先,廢棄了元朝的服飾制度,隨後根據漢族的傳統習俗,上采周漢,下取唐宋,對服飾制度作了新的規定。

明代的男子服裝恢復了唐宋的傳統特色,以袍衫為主。朝服仍然免冠;文武官員祭祀時戴梁冠,穿赤羅衣裳;冠上的梁數及所佩戴的綬分別等級;職官公服穿袍,盤領、右衽、袖寬三尺,用絲或紗等製成。袍服的顏色有所定製:一至四品用緋,五至七品用青,八至九品用綠,並按照級別綉織各種紋飾。常服比較的簡便,一般由烏紗帽、團領衫及革帶等組成。

明代的婦女主要穿著衫、襖、霞披、裙子等等。衣服的樣式大多仿自唐宋,恢復了漢族的習俗。普通的明代婦女的'禮服規定只能為紫色粗布,不許有金綉。袍衫只能用紫、綠等淺色,不許用大紅及黃色。明代的仕女服飾有禮服和便服之分,禮服為寬大的上衣、大袖衫,便服則合身、窄瘦、修長,以長襖和長裙為主。這一時期,雲肩、比甲(長背心)的使用最有特色。明代仕女穿著崇尚窄瘦合身,一般是對襟的窄袖羅衫與貼身的百褶裙;明代婦女喜歡將比甲當作外出服穿著,並配以瘦長褲或大口褲。

明代的纏足之風盛行,並以此為美。服飾多以團花為飾,喜歡紫、綠、桃紅及各種淺淡色,至於大紅、鴉青、黃色等只有皇家貴族才能使用。

8、 清朝時期的服飾

皇太後、皇後、皇貴妃、貴妃、妃和嬪的冬朝裙,用片金加海龍緣、紅織金壽字緞和石青行龍庄緞

清代的服飾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清代仕女服飾內容主要以旗裝為主,包括:旗袍、大衫、大褂、寬口褲、寬褶裙,等等。這類服飾多為合領、右衽,領、襟、袖使用寬大的襕邊作為修飾,袖子短而口寬,長及手;袍在身側開高衩,下穿寬口大褲,足穿花盆鞋。部分清代的服飾沿襲明代的風格,以大褂和大衫為外衣,合領右衽,短袖而寬;下穿寬大的百褶裙,裙長及足,內穿寬口大褲,不穿綉花鞋。

清代的服飾融合漢滿兩族的風格,大襟長褂,以滿族的高領、大襟緣邊、寬口袖、衣長至膝的長褂配合漢人的發型、長裙、綉花鞋,有時外套長褙子,有明代的遺風。有些外套坎肩,形式為高領右任、無袖的夾衣,領、襟、衣緣同樣飾有寬大的緣邊,下穿寬口長褲,足穿尖頭綉花鞋。這些都是清代典型的穿著造型。

9、近代服飾 (西風東漸話變革) --辛亥革命後的服飾

自乾隆之後,西洋商品日漸輸入我國,制裝的外來原材料大大吸引著國內的婦女們,於是在衣著傢具上明顯地出現了變化,形成崇尚「新式」、「西式」的風氣。

辛亥革命後,服制形式大變,清代的官吏衣著和頂戴都被淘汰。最突出的就是剪辮,當時「剪」與「留」,已經成為革新和保守的分水嶺。剪辮的先行者是城市中的官吏和知識分子,偏遠鄉村仍不輕易接受。當時旗人盛裝雖然消失了,但是旗袍仍然存在,女學生中的「藍布大褂」是領銜的式樣,而後日漸流行起來。

由於電影的出現,電影明星成為逐漸顯赫的人物,上海成為中國女裝的大本營,粵裝、港裝成為上海裝的一個支派。民國初年女子的生活起了變化,居住在大都市的摩登女子,受外來思潮影響,紛紛走出閨房,奔向社會,投身電影業、商業、手工藝業、做教員、舞女以至做官吏等,由於此類職業的要求,改裝換容就成為必然之事。

由於城市與外界交往頻繁,因此服裝的款式、材料變化快,而邊遠山區和農村,相比之下幾乎相差 一百五十年。比如當上海女子已經開始整燙頭發,足著高跟鞋時,河北的三河縣婦女頭上還戴著三、四百年前的冠子,足下還纏著一雙「三寸金蓮」;當北平的貴族婦女已經著貼身旗袍之時,在甘肅還有三十年前上海時興過的大鑲滾袖衣。民國元年政府規定了男女禮服的形制,男子有大禮服和常禮服。大禮服分晝禮服和晚禮服兩種,均採用黑色衣褲和領結。常禮服有西式和中式兩種,中式即長袍馬褂,女子禮服是身長齊膝,有領,對襟式,裙的前後有鏡面,兩側做襇,兩端有帶結的式樣。都市女子結婚採用頭披白紗,身著絲織禮服,手持白色花束,舉行"文明"結婚,農家女子仍然穿紅襖戴珠冠,乘坐紅轎,保持著舊式風俗。民國初年,福建一些地區甚至還在延用著明代的婚裝,女子頭戴瓦楞帽或方巾,身披霞帔戴珠冠,男人頭戴大禮帽,上綴紅緞辮或紅絲線,這男女二者的裝束實不相稱,與都市的距離也更大。

北伐以後,政府規定新服制,男子採用中山裝和西裝。這兩種服式均為外來式樣,在官職人員和知識界比較多用,夏季選用白色,其他季節選用黑色或深色。長袍馬褂仍然是常服的一種。立領、三袋七個扣子的學生裝主要是高等學府的制服。長袍外加坎肩、馬甲使用也很普遍。此外上衫下褲或外罩一條紵裙(圍系式的或長或短的小裙),是鄉間男女的普遍裝束。女裝在這個時期變化較大,有保留清式偏襟衣褲的;有上衣下裙仿效西式的;學堂中女學生多著偏大襟上衣底襟圓擺,齊肘中袖短衫,黑色綢裙。社會婦女的常裝仍以旗袍為主,民國廿年以後這種裝束又普遍流行起來。新裝的總趨勢分兩種類型,一種是各種素色或者印花面料的曲線長旗袍,特點是在衣邊加鑲條、補花或衣外加套小馬甲和絲質圍巾,另一種是上衣下裙分開的衣裙式。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由於外來商品的進入,西方生活習俗的滲透,國內大城市女子頻繁地出入交際場所,使得社會風氣為之一變,合體著裝最為突出,洋式衣裙還要配上眼鏡和手錶,遮陽傘握在手中,更顯新潮和浪漫。甌洲和東洋摩登時裝,從短裙、內衣以及色彩等方面影響著國內的女子,仿效的人越來越多。甚至還出現模仿美國的簡便裝束,愛好運動的女士們多穿紅色鑲銀鈴的百褶裙,並以胸罩代替舊時的肚兜〈我國自古流傳至今的一種用紅布綉花,並加金銀鏈,掛在頸部的護身衣)。此外連衣裙〈五十年代蘇聯稱"布拉吉"〉也較為普遍,追其根源,我國古代傳統服式就是上衣下裳的連衣形式,只不過由西方再度傳入則更加簡化和便於活動罷了。在民國以後的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裘衣仍盛行於富人之家,反毛大衣外用是自古至今的貴重衣物。清代的「端罩」也是一種反毛對襟式外衣,其區別在於不是翻領。「斗篷」是一種外出常用的服式,著此裝瀟灑自如,風度翩翩,當時這種斗篷在上層人士的男子和老年女子中比較流行。以上服式雖然只有幾種類型,但是由於我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地區差異較大,所以眾多地區的服式可從幾種類型的服式中利用色彩、裝飾、原料的不同,選擇,變異出更多的服式品種來。

皮鞋、提包和傘,都是日本"東洋女"帶進來的。光緒末年在廣州就已出現過這種裝束,被人們稱為"自由女"裝束,這表示了她們開放的思想和行為。民國初期開始有一些人行「文明結婚」、做「文明事業」、成立「小家庭」等,他們所穿的摩登服裝叫"文明裝"。西方服裝對我國的影響,主要在二戰後的時期。我國女留學生有不少去甌美名城尋求配偶,於是將東方的裝飾藝術帶向西方,同時又將甌洲的服裝、飾物和化妝品等帶回我國,這些女性自然而然成為外國商品的推銷者和消費者。

時裝的興起,也促進了童裝的發展,迫使不利於兒童身體發育的緊窄小旗袍和短褂改變成適合身體發育的新式童裝。

中國服裝受女性意識的影響

一、近代女性服裝的特點和變遷

民國時期的女性服裝由過去的平直開始轉向體現女性身體曲線特徵,面料更加簡潔輕薄,旗袍的色彩和樣式更加豐富,同時色彩和圖案也更加有表現力。這時期女性上衣多為短小款,由直線型轉向曲線型,開始出現圓下擺、弧形袖等一系列特點,到腰身部分開始慢慢收窄,具有很強的審美價值,展現了女性的身體特徵。民國之前的女裝都沒有肩部,衣服的肩部與袖部連成一體,無法突出肩膀的立體感,民國之後的衣服,開始注重肩縫的縫制。這時還出現了翻領、袖口等西方服飾中的元素。

女性下裝的變化也比較明顯。在民國之前裙裝的樣式比較少而且裙擺較長,而民國之後,下裝不僅有各式各樣的裙,還有各種褲裝。裙裝也由原來的圍系裙慢慢變成套裝裙,喇叭裙、斜裙等新式裙也開始出現並迅速流行起來。裙子的長度也有所改變,打破了過去不能露腳踝的習俗,甚至一些裙子可以露出曲線優美的小腿。民國時期的褲裝不再臃腫肥大,甚至出現了西式機制花邊,裁剪的結構更加簡單,面料也更加順滑,摒棄了以前包裹嚴實的著裝風格。服飾的改變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中國人革故鼎新、破除陳規、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風貌。

二、思想觀念對服飾變化的影響

從辛亥革命開始,就有大量的新思潮不斷湧入中國,新型知識分子開始宣揚自由、平等的思想理念,以梁啟超、康有為等人為代表,都在抨擊舊的社會習俗,例如禁止纏足、興辦女學。除了民間對於新思想新思潮的傳播擴散,政府在其中也充當了很重要的角色。在辛亥革命之後,中國女性開始努力掙脫封建思想束縛,追求自由平等的意識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強烈。

思想指導行動,女性崇尚自由的思想也體現在服裝的改良和選擇上,她們更偏向於選擇能夠表現人體曲線的服裝,風格和樣式也開始多種多樣,能夠充分展現女士的活力。女性可以自主選擇穿西裝、旗袍或是學生服,也可以像男性一樣穿西服,旗袍的花色和款式更加多樣。

三、生活習俗對服裝變化的影響

觀念的變化也引起了日常行為生活習俗的變化,從日常的衣食住行到家庭婚姻等方面都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對於女性服裝的改變影響很大。在婚姻制度方面有很大的變革,新時代女性提倡自由戀愛和新式婚姻,主張一夫一妻制,追求在婚姻關系中的自由平等,女性在選擇自己的婚姻時有了更多的自主權,有更大許可權去爭取幸福的權利。即使婚姻不幸福,也可以提出離婚。這些現象無一不體現出女性擁有了追求自由平等的權利。女士追求自我、個性反饋到服裝上表現為凸顯自己的女性魅力,不再束縛在無形無樣的長裙里,服裝的多樣化給了女性更多的選擇。

這時期的女性進入職場,開始實現經濟獨立,這意味著在購買衣服時有了更多的自主權。消費決定市場,女性服裝的消費需求多樣化則決定了市場的多樣化。封建專制的瓦解,給女性提供了參政的機會,女性也積極勇敢地表達自己對國家治理和社會的美好期望。這個時期出現了很多女子參政團、同盟會。女性政治觀念的初步形成,促進了整個社會的思想解放。

四、制度更迭對服裝變化產生的影響

從20世紀初開始,中國經歷了政權的多次更替,這也對服飾制度造成了極大的沖擊。比如隨著中華民國的建立,掀起了剪辮運動和放足運動,並引發了服飾上的改革。長袍短褂已經不再適合剪去辮子的發型,而小巧玲瓏的鞋子也已經不再適合放足的女性,新潮的衣服和服飾因勢而生。封建制度統治崩潰,象徵著等級的服飾也逐漸消退,封建社會上層人士的服飾有不同的顏色、不同的配飾和花紋,以區別官員等級。上層社會人士的衣服做工精細,而平民只能穿色彩灰暗單調樣式的服裝。辛亥革命取得勝利之後,封建王朝的統治被推翻,這種不公平的服飾制度也隨之被取消,徹底否定了傳統的衣冠等級制度,社會上出現了一番前所未有的平等景象。

五、文化交融對服裝變化的影響

20世紀初已經有大批學生去國外留學,很多留學生帶回來非常新潮的西方文化與習俗,迅速被國內人所接受並傳播開來。西方文化的傳入開闊了中國人的視野,同時也改變了社會的審美觀和價值觀。例如中山裝就是西方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交融的產物,中山裝既吸收了西方文化的優點,也保留了傳統文化的特色,後期服飾的改良都有借鑒中山裝的製作理念。吸收西方文化精華,同時繼承中華傳統文化,這是一條適合當時的中國走的特色服飾道路。中山裝的發明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也為中國近代服裝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隨後便出現了改良後的旗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中國近代服裝改良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六、結語

過去我國傳統服裝以直線型為主,20世紀後隨著新思想的傳播,政治制度的更迭,以及西方文化的入侵,社會習俗的改變,我國女性服裝開始追求視覺化,追求展現女性形體美。新文化運動之後,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不斷深入,西方服飾理念的傳播也比較廣泛,中西混雜的著裝局面,是20世紀初的主要服裝風格。民國時期的女性服飾變遷不僅使我們看到了女性解放的特殊歷程,同時也展現了我國近代史的變化歷程。分析中國近代女性服裝的變化,對中國近代思想文化的變革研究也有重大意義。

;

G. 中國傳統服飾的歷代演變

1、隋唐時期服裝的轉變時期

隋唐時期由於政治經濟的穩定發展,這個時期的服飾變遷為歷史過渡時期。其上承歷史服飾之源頭,下啟後世服飾制度之經道。男子的常服為襆頭、袍衫、穿長靿靴。但此時的袍衫與前朝略有不同,式樣為圓領、右衽、窄袖、領袖裾無緣邊。

2、宋代的服裝趨於保守

宋代的服飾,大體沿襲前唐,但在服裝式樣和名稱上還略有差異。宋代的缺胯袍衫式樣有廣袖大身和窄袖緊身兩種。穿褙子和半臂的習慣極為普遍,但都不能作為禮服穿用。

3、遼金元時期服飾

遼、金、元時期的服飾既有漢人的禮服制度又有本民族特色。遼金男子的服飾多為圓領、袖的缺胯袍,著長統靴或尖頭靴,下穿褲,腰間束帶。元代男子的服飾有漢族的圓領、交領袍,也有本民族的質孫服,其形制與深衣類似,衣袖窄瘦,下裳較短,衣長至膝下,在腰間有無數褶襇,形如現今的百褶裙,在腰部還加有橫襕。

4、明清時期服飾變化

明朝的服飾在唐朝服飾的基礎上結合宋元服裝形式中的某些元素,而生成了自己朝代服飾風格。因為明朝的政治思想達到了中國歷代前所未有的保守,明朝服飾風格也變得束縛閉塞。

5、民國時期至近現代

直到鴉片戰爭後,世界強行打開中國大門,清末西洋服裝傳入後,中國人的服飾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清末時期在中國境內隨處可見西洋服裝和長袍馬褂並存現象。自辛亥革命後,中山裝和旗袍的出現,是中西結合的最有力的時代產物。

(7)中國服飾源頭是哪個時代擴展閱讀:

漢服文化:

傳統服裝漢服有兩種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連屬制。上衣下裳制,相傳起於傳說中的黃帝時代,《易·系辭下》載:「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這一傳說可以在甘肅出土的彩陶文化的陶繪中,得到印證。

這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上衣下裳的服制,據《釋名·釋衣服》載:「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避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上衣的形狀多為交領右衽,下裳類似圍裙的形狀,腰系帶,下系芾。這種服制對後世影響很大。

H. 中國完整的服裝服飾制度是在什麼時期建立的

中國完整的服裝服飾制度在漢朝確立的。漢代染織工藝、剌綉工藝和金屬工藝發展較快,推動了服裝裝飾的變化。漢朝尚火德,所以主紅色和黑色。西漢建立時基本上沿用秦朝的服制。東漢時期穿黑色衣服必配紫色絲織的裝飾物。漢朝的統治者為了鞏固皇權的地位,建立了一套等級森嚴的官吏佩綬制度。佩綬又稱印綬,所謂「綬」就是官印上的絲帶。漢朝制度規定:皇帝、太皇太後、太後、皇後的佩綬是赤黃色,侯王的佩綬是深紅色,諸國貴人、相國的佩綬是綠色,公、侯、將軍的佩綬是紫色,紫色以下的佩綬分別是青色、黑色、黃色。在漢朝官場里印綬及其色彩是官階的重要標志。普通老百姓的服飾色彩只能用復色,如茶褐色、黃棕色、棕色、灰色、銀灰色和粉綠色。漢代朝服的服色有具體規定,一年四季按五時著服,即春季用青色;夏季用紅色;季夏用黃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皇悔野後的祭祀服是:上衣用紺色,下裳用皂色。皇後的蠶服,上衣用青色,下裳用縹色(淺黃色)。
完整的服飾制度則在漢朝得到了確立。漢取代秦朝(公元前206年)之後,對秦朝的各項制度多所承襲。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進步,漢初出現了繁榮昌盛的局面。地主階級統治地位業已鞏固,追求奢靡生活的慾望日益強烈;加上與鄰國在經濟上和文化上交流的增強(如以絲綢為主的貿易商隊曾兩次出使西域),以及國內各民族間來往的加多,漢代的服飾也更為豐富多彩起來。到了東漢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揉合秦制與三代古制,重新制定了祭祀服制與朝服制度,冕冠、衣裳、鞋履、佩綬等各有嚴格的等級差別,從此漢代服製得到了確立。

在漢代初年,基本上沿用秦朝的舊有服制,即用「袀玄,長冠」。漢書《王莽傳》中記載「時莽紺袀服,紫璽綬」。意思是說,王莽時著黑色衣服必配紫色絲織裝印的裝飾物。當時的長冠是指漢高祖採用楚制之冠,名為劉氏冠或長冠,後漢書《輿服志》中說『此冠高祖所造,故以為祭服」,定為祭祀大典上通用的冠服。一般官員還要穿禪衣,又名「祗服」。在西漢時期二百年之中,服飾實行「深衣制」。其特點是蟬冠、朱衣、方心、田領、玉照、朱履。所服總稱「禪衣」。禪衣是單層的外衣,漢書《匯充傳》中說「充衣紗觳禪衣」。朝服用黑色,做為祭服,限用紅色鑲邊。從形式上官民服用無差別,但從原料和顏色上,卻可明顯顯示等級的不同。以衣襟分類,可以劃褲前帆分兩種:一為曲裾禪衣,即開襟是從領曲斜至腋下;一為直裾禪衣,是開襟從領向下垂直,此種禪衣又稱「襜褕」。這種服式由於既長且寬男子服用較為普遍。漢文帝當政時,比較儉朴,自穿「弋綈(黑色絲織衣)革履」。百官在朝會時均著黑色禪衣。

一般朝服的服色均有具體規定,一年四季按五時色朝服,即春季用青色;夏季用硃色;季夏用黃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皇後的祭祀服,上衣用紺色,下裳用皂色。皇後蠶服,上衣用青色,下裳用縹色(淺黃色)。

深衣形制是上衣下裳相連接的形式,當時男女服用極為普遍。禪衣內有中衣、深衣,其形無大區別,只是袖形有變化,都屬於單層布帛衣裳。區別在於內穿和外用。

漢代的男子的服裝樣式,大致分為曲裾、直裾兩種。曲裾,即為戰國時期流行的深衣。漢代仍然沿用,但多見於西漢早期。到東漢,男子穿深衣者已經少見,一般多為直裾之衣,但並不能作為正式禮服。而漢代婦女的禮服,以深衣為主。只是這時的深衣已與戰國流行的款式有所不同。顯著的特點是,衣襟繞轉層數加多,衣服的下擺增大。

總體來看,漢代著衣有以下一些特點:著外衣時,由於領大且彎曲,有人稱這種交垂的領型為「古者文領」;著衣時必需暴露中衣的領型;著衣必用白色面料做里;袖寬為一尺二寸;衫無袖;著裘毛朝外;腰帶極為考究等。我們從一些出土文物中,常見到漢代陶俑,有女奴僕,也有男掃地夫和牧羊人。以胡雹長衣覆地不露足為多,服裝寬大,袖子端立或雙手攤開或作握物姿勢,也有的微露雙足。女人一般在頭後挽髻,形象端莊持重,敦厚朴實。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漢代織綉技術相當高明,華美的紡織物成為西域諸國的最愛。刺綉在漢代是民間婦女普遍掌握的手工藝術,在服飾文化中不僅是裝飾美化的手段,更是婦女們表達愛心和情感的最佳方式之一,在生活用品如香囊、手套,甚至靴底、襪子上都能夠發現。

閱讀全文

與中國服飾源頭是哪個時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援助伊朗怎麼樣了 瀏覽:732
5年越南探親簽證申請怎麼辦 瀏覽:734
胡志明執政越南為什麼不用漢字 瀏覽:878
義大利是什麼鞋碼 瀏覽:866
45萬印尼盾多少人民幣 瀏覽:894
印尼的木雕有什麼說法 瀏覽:699
印尼人怎麼過春節 瀏覽:870
越南工作證在哪裡辦 瀏覽:773
印度為什麼會腹瀉 瀏覽:462
義大利語窗戶怎麼說 瀏覽:905
義大利必去的景點有哪些 瀏覽:29
英國和德國葯品和保健品怎麼樣 瀏覽:302
浙江英國留學怎麼申請 瀏覽:22
英國消費水平多少錢 瀏覽:78
什麼是印度棉牛仔面料 瀏覽:300
怎麼鑒賞中國畫 瀏覽:481
印尼vivo在哪裡製造 瀏覽:454
孟晚舟賣什麼給伊朗 瀏覽:314
戰後越南如何 瀏覽:255
中國為什麼那麼多貪官 瀏覽: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