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的龍在什麼地方出現過
在距離今天30年前的山東曹縣出現過一次,一男子以及他們村子的人都看到了一條白色的龍。我親耳聽他的訴說,經求證確實屬實。
② 龍 有在中國出現過嗎 請給出證據
【考古發現】
● 1970年代在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過"C"型玉龍,後經考古勘查確認該玉龍屬於距今約5000多年的紅山文化遺物。
● 1987年河南濮陽西水坡早慶遺址45號墓發現了蚌塑龍虎,考古和碳-14測定墓葬的年代在距今6500年前左右。據學者李學勤、馮時等考證,45號墓發現的蚌塑龍虎與中國傳統天文學中的四象有密切的聯系。
● 遼寧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遺址出土紅褐色石塊堆砌的「龍形堆塑」。該遺址屬「前紅山文化」遺存,距今約8000年。「龍形堆塑」位於這個原始村落遺址的中心廣場內,全長近20米,寬近兩米,揚首張口,彎腰弓背,尾部若隱若現。這條石龍,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的龍。
(有文章稱陸衫握,山西省吉縣柿子灘石崖上有一幅距今達一萬年的魚尾鹿龍岩畫,當是龍的最早的雛形。這幅岩畫未見發表,其面目如何,還不得而知。)
【史書記載】
伏羲氏時,有龍呈瑞,因而以龍紀事,創立文字。
《左傳�6�1昭十七年》:「太皡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
《竹書紀年》記載 伏羲氏各氏族中有飛龍氏、潛龍氏、居龍氏、降龍氏、土龍氏、水龍氏、青龍氏、赤龍氏、白龍氏、黑龍氏、黃龍氏。
《左傳�6�1昭二十九年》: 「公賜公衍羔裘,使獻龍輔於齊侯」的記載;《拾遺記》也說:舜時,「南潯之國獻毛龍,一雌一雄,放置豢龍之塌租宮,至夏代,豢龍不絕,因以命族」。說明夏朝盛行著飼養龍的習俗和以龍作氏族集團的族名。 某些古書中記載:為夏朝統治者養龍的人姓劉,未可考!
《易.坤》: 「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左傳�6�1昭十九年》: 「鄭大水,龍斗於時門之外洧淵」
《禮�6�1禮運》:「鱗鳳魚龍,謂之四靈」
《莊子�6�1列禦寇》:「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驪龍頷下。」
③ 中國有關於龍的傳說,最早在哪個朝代外國人對龍的印象是怎樣的
在中國文化中,龍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從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對原始龍的圖騰崇拜,到今天人們仍然多以帶有「龍」字的成語或典故來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上下數千年,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淀。龍成了中國的象徵、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文化的象徵。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說,龍的形象是一種符號、一種意緒、一種血肉相聯的情感!。「龍的子孫」、「龍的傳人」這些稱謂,常令我們激動、奮發、自豪。龍的文化除了在中華大地上傳播承繼外,還被遠渡海外的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國的華人居住區或中國城內,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飾物仍然是龍。因而,「龍的傳人」、「龍的國度」也獲得了世界的認同。
作為龍的傳人,不能對中國的龍文化一無所知。不了解龍文化,就無法了解古老的中華文明。龍的原形是什麼?龍的概念是怎樣形成的?它的形象與文化含意又是如何發展變化的?龍在中國文化中有何影響?這些問題在遠古時代就不斷地以不同方式困擾人們,至今也未全部解決,還給人一種撲朔迷離的感覺。這里,我們將追尋龍的蹤跡,進入遠古的歷史和龍的世界,去了解、探索龍的奧秘……
龍的起源——身世之謎(一):
兩千三百年前,一位詩人同時又是哲人的士大夫在洞庭湖畔徘徊。他時而低首思索,時而仰天詠嘆。在珠走玉盤級的詩句中,他把積郁在心頭的那種疑惑一瀉而出:
那遠古的初態,是誰傳告下來?
天地還未成形,憑什麼來考證?
日夜水分,一片黑暗。
有誰能分辨極限?
天氣運動,克盈無形。
如何可以識得天地?
禹用應龍。
如何溝通江海?
應龍怎樣以尾劃地?
江河流向海洋,有何經歷?
日光無處不到,
燭龍如何再照?
太陽尚未升起,
神樹為何閃耀光華?
這位士大夫就是春秋時期的著名詩人屈原。
上面的詩句來自他的《天問》。在詩中,屈原一口氣提出了百餘個問題,從自然到社會,從歷史到傳說,他都大膽地提出了懷疑,自然,「龍」這個神物也沒逃脫他那敏銳的目光。因為傳說當年大禹治水時,曾有應龍(一種有翼的龍)以尾劃地,為禹指出疏導洪水的路線,於是才有後世江河的浩盪。
龍的起源——身世之謎(二):
在屈原的時代,對龍敢於疑問的人畢竟是少數,因為龍具有神的意象。但屈原提出的這類問題,卻一直在歷史的山谷中激起回響。當我們倘佯於九龍壁前,漫步於紫禁城中,或仁立在太和殿內時,威武神奇、神態各異的龍的形象,使人有一種栩栩如生的感覺,真像它們就要噴雲吐霧、騰空而去。但科學與理性告訴我們,龍是一種虛構的神物,它的形象是吸收了許多動物形象中最神奇的部分組合而成。漢代學者王充就曾指出過,龍的角像鹿,頭如駝,眼睛如兔,頸如蛇,腹似蜃,鱗如鯉,爪似鷹,掌如虎,耳朵像牛。龍的這種形象是如何形成演變和發展的?要回答這類問題,需要我們把目光移向遙遠的史前時代。
我們的先民從猿轉化為人類時,面對的是十分艱苦的自然環境。由於生產能力的低下和知識的落後,原始人類一方面要竭盡全力,從自然界中獲取賴以生存的食物和其它資源,一方面又對強大而神秘的自然界產生崇拜與敬畏,這樣便逐漸產生了原始的宗教和巫術。原始宗教認為自然萬物都是有靈的,而且冥冥之中,還有主宰自然界的「神」。這個(或多個)神掌握著宇宙間的一切權力,可以福佑人類,也可以懲罰人類。但人們可以通過巫與神相通,求得神的庇護和幫助。
在原始宗教中,對動物的崇拜是其重要的內容之一。人類最初的經濟活動是狩獵,因而動物是人類在自然界中最感興趣的對象。原始人要靠捕捉到動物果腹,還要躲避那些對自己生命構成威脅的兇猛動物的襲擊。在這個過程中,原始人對某些動物的體態,如鱷、鯢、蛇、鳥及某些昆蟲等,以及這些動物奇異的能力,如可以翱翔於天空、潛游於水底,可以無足而行,可以蟄伏而屆等,產生了崇拜和幻想。
龍的起源——身世之謎(三):
對動物的崇拜和對自然現象的崇拜,成為巫術活動中的極重要的內容。原始人類往往把狩獵的成功與失敗、是否遭到猛獸的危害與主宰自然界的神聯系起來,看作是神意志的表達,而這些動物就成了神意志的體現。由此產生了原始人的獻祭活動,即在狩獵歸來後,先要以獵獲動物的一部分祭神,對神的賜予表示感謝,然後才食用。在這種活動中,獻祭的動物就成為人與神聯系的中介,在這些動物身上表達著原始人對神的祈望和崇拜之情。當原始人類由狩獵經濟向農業與畜牧業經濟過渡後,雖然獵獲動物作為食物來源的重要性逐漸減弱,但在獻祭中以動物為祭物這一點並沒有變化,動物依然作為人神溝通的工具。
由此,獻祭的動物也逐漸神聖化。
這種獻祭活動最初可能是簡單的,但逐漸演化成一種庄嚴的儀式,並且廣泛地應用於各種需要向神祈求的事項,如部族成員疾病、死亡,部族之間的沖突,狩獵、耕種採集、遷徒等等。儀式上除了以動物作為祭物外,還要使用大量的祭器和禮器。在這些祭器和禮器上,原始人類以極為虔誠的心情,繪出或刻出他們所崇敬的各種自然形象,如日、月、山、川、雲、動植物等。這些彩繪或雕刻雖然是一種摹擬,但不少摹擬,特別是對動物的摹擬進行了誇張,在誇張中體現了創造者的宗教觀念。因此,這些由摹擬而形成的圖案、飾紋或雕刻不僅與原型動物有了某種差別,而且具有了神聖的宗教含義。正是在這種具有宗教性的動物形象中,出現了最初的帶有龍特徵的動物紋飾,專家們把這種紋飾稱為原龍紋。
1987年,考古學家在河南濮陽西水坡的一處距今6500年左右的古墓中,發現了墓主身旁有一具用白色蚌殼擺塑的「龍」的圖案。在甘肅也出土過繪有鯢紋的彩陶,在東北的遼河流域發現過距今5000年的玉「龍」,山西出土過帶有「蟠龍紋」的彩陶。當然,這種「龍」與今天我們見到的龍形象還有很大的差距。
龍的發展——氣象萬千(一):
龍的圖騰形象自商代形成後,隨著悠悠歲月的流轉,其形象也在變化和發展,政治的興衰、朝代的更替、人世的滄桑,歷史的一流一脈都在龍的形象塑造上刻下了或深或淺的痕跡,產生過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在商代,龍被作為一種形態怪異的神獸。它那令人可怖的、幻想的形象給人強烈的神密感和一種獰厲的美,顯示出龍有超越世間的神的權威。商代的龍主要鑄造刻飾在青銅禮器上,線條錯落凸突,深沉雄健,再加上青銅禮器那厚重沉穩的造型,使龍有一種巨大的威懾力,折射出一種無以言表的宗教理念。
商王朝在公元前11世紀被周王朝取代。周人的原始宗教中,人文的色彩較為濃烈,這是因為周伐商並推翻商王朝的理由是商王朝無德害民,周人是代表天來對商進行懲罰。因周人有「德」,得以配天,奪取了天下。周人打敗商人後,不但奪取了體現商人通天權力(實際上是統治權力)的鼎器,而且在新鑄的禮器中,突出了自己的宗教觀念。據說周人伐商之時,曾有一巨大的赤色的鳳,口銜玉硅(也有記載說是口銜丹書)落在周的社廟,代表上天降瑞應給周,所以在周代的禮器上,鳳的形象更為突出,龍的形象趨於弱化,甚至在一些圖案中,將鳳的冠狀物安到了龍的頭上,龍的體態少了那種張揚和獰厲,失去了商代龍的攝人氣勢,變得比較平和,更趨於藝術化與圖案化。
龍的發展——龍生九子:
在明代,龍還被人們附會出了一個繁盛的家庭。龍在其形象形成史中,曾是由多面一,即匯集了多種怪異的獸形象而演化為龍。然而並非所有的怪異獸像都百川歸海,納入了龍像之中,在與龍形象形成、發展的同時,一些怪異獸象也在發展,並且在某一方面糅合了龍的某一種形象特徵。因而有人又把二者聯系起來。在民間,很久就流傳著龍生九子的說法,但是九子為何物,並沒有確切的記載,然而這一公案卻由於「真龍天子」的好奇而有了結果。據說一次早朝,明孝宗朱佑樘突然心血來潮,問以飽學著稱的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朕聞龍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東陽倉卒間不能回答,退朝後左思右想,又向幾名同僚詢問,糅合民間傳說,七拼八湊,才拉出了一張清單,向皇帝交了差。按李東陽的清單,龍的九子是:
(蟲+八)(蟲+夏):性喜水,被雕成橋柱上的獸形;
嘲風:喜好冒險,因而人鑄其像,置於殿角;
睚眥:平生好殺,喜血腥之氣,其形為刀柄上所刻之獸像;
贔屓:力大,其背亦負以重物,即今刻在石碑下的石龜;
椒圖:形狀似螺蚌,性好閉,鋪首銜環是其形象;
螭吻:平生好吞,即殿脊的獸頭之形;
蒲牢:平生好鳴,它的頭像被用作大鍾的鍾紐;
狻猊:喜歡蹲坐,佛像座下的獅子是其造型;
囚牛:性喜音樂,其形為胡琴琴桿上端的刻像;
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往往以九來表示極多,而且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九是個虛數,又是個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
龍的發展——飛龍在天(一):
自遠古以來,廣袤無際的天空一直是人們幻想馳騁的場所。
星河的浩瀚,明月的皎潔,朝陽的燦爛,雲霞的瑰麗,都引發人們無限的遐想,把天上視為人間無法比擬的美境;而斗轉星移的天象演化,冬去春來的四時變遷,電閃雷鳴、雨雪霜凍、洪水颶風乃至地震山崩、潮汐海嘯等自然現象與自然災害,又引起人們巨大的驚懼,認為上天存在著無限的權能,既可對人佑護,又可對人懲罰的神抵.這些神居住在美妙無比的仙境之中,注視著地上芸芸眾生的一舉一動,以威力來表達他們的喜怒。於是先民們產生了最初的仙及仙境的概念。按古代典籍《淮南子》、《穆天子傳》的記述,天分為三,昆侖之上有涼風之水,稱為下天,人登上可以長壽不死;再向上是中天,稱為懸圃,是無風無雨的靈界;再向上是上天,是大帝為首的諸神的居住之所。這里有春山之澤,有清水之泉,溫和無風,飛鳥翔而百獸戲。
古人對仙境的設想並不是一個模式。除了西北高聳的昆侖外,東方浩瀚的大海也同樣激發起人們的想像力。《列子》中這樣描繪:在渤海東下知幾萬億里的地方,有一條大山谷,實際上是個無底的溝壑,稱為舊墟。天地間的江河之水,全都流到這里,但壑中之水既不增,也不少。其中有5座仙山,分別是岱輿、員嶠、方壺、瀛洲、蓬萊,每山高下周圍約3萬里,山頂平坦之處9000里。山與山相距7000里。山上有金石之台,禽獸個個通體潔白如雪,又有叢生的珠玉之樹,上結甘美異常的果實,吃了不老不死。仙山上所居之人非神即聖,不可勝數。一日之內即能飛翔往來。
龍的發展——龍施雨沛(一):
中國龍文化中,龍的另一項功能是司水布雨。南宋詩人陸游所作的《龍湫歌》勾畫了湫龍行雲施雨的壯觀場面:
環湫巨木老不花,淵沉千尺龍所家。
爪痕入木欲數寸,歡者心掉不敢嘩。
去年大旱綿千里,禾不立苗麥垂死。
林神社鬼無奈何,老龍欠伸徐一起。
隆隆之雷浩浩風,倒卷江水傾虛空。
鱗間出火作飛電,金蛇夜掣層雲中。
明朝父老來賽雨,大巫吹簫小巫舞。
詞門人散月娟娟,龍歸抱珠湫底眠。
龍何以被當作司雲布雨的神靈?這與龍的摹寫原型有密切的聯系,也與遠古的農業經濟息息相關。我們知道,龍雖然是由多種動物的形體結合,並經過藝術的誇張和變異而成,但這些動物大都是與水有關,如魚、鱷、鯢、蛇等,某些與龍的起源有關的自然現象,如雲、虹、閃電等,也與水或雨有密切的聯系。這樣,龍很容易被遠古的先民想像為一種下可潛於淵、上可騰於天、行有從雲雷電、可影響川澤雲雨的神獸。《易經》中就認為雲從龍,鳳從虎。東漢的學者王充說:「龍聽到雷聲而起。龍起必有雲相伴隨,夏季則多有雷雨,龍多登雲,乘雲雨而行走。」
龍有司水布雨的功能,又是神的助手,因此在上古傳說中,龍也成為神與神之間斗爭的工具。《山海經》中記載了一則黃帝與蚩尤作戰的故事,故事中說蚩尤率軍隊進攻黃帝,黃帝命令應龍在冀州之野抵抗蚩尤的進攻。應龍受命後用它司水的本領將水蓄積起來,造成缺水,以圖阻止敵人。但蚩尤請來風伯和雨神,縱風下雨。黃帝又從上天派下一名稱作魃的女神協助應龍,止住了風雨,最後將蚩尤擊敗。但應龍與魃也無法回到天上,於是地上大旱。
龍的發展——真龍天子(一):
北宋元豐二年(1079年),大詩人蘇軾被貶調湖州。貶調的原因是他不贊成王安石的新法。在奉調時,蘇軾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謝。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黨的御史們作了手腳,因此心中的不平之氣便按捺不住,不由得在表中寫出了略帶牢騷的「知其生不逢時,難以追陪新進;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養小民」一句。表上後,新黨官員們馬上從中嗅出了蘇軾的不滿情緒,他們決定找一個借口,再給蘇軾一點顏色。
借口很快找到,這就是蘇軾的詩。
詩人的天性是吟頌,無論是歡樂還是憤怒,都可入詩。蘇軾的弟弟蘇轍知道乃兄的毛病,所以特意告誡他:「北客南來休問訊,西湖雖好莫吟詩。」但蘇軾還是借詩抒發胸臆,宣洩胸中的塊壘,於是被人抓到把柄。到任三個月後,即被押回烏台(即御史府,宋代糾彈百官的機構)。
令蘇拭倒霉的詩句是歌詠檜樹的兩句:「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蜇龍知。」這兩句詩被人指稱為隱刺皇帝:「皇帝如飛龍在天,蘇軾卻要向九泉之下尋蜇龍,不臣莫過於此!」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烏台詩案」,這不過是封建社會千百起文字獄中的一起,但原因較為特別,即因「龍」而起,文字中對「龍」的態度有了問題。因為龍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又是皇帝的代稱,皇帝是「真龍天子」。
龍文化——龍的傳說:
作為中國文化的象徵,龍不是被帝王們全部霸佔。在民間,龍仍然以各種方式出現。中國的各個民族幾乎都有以龍為主題的傳說和故事,人們以賽龍舟、舞龍燈來歡慶節日,以祭祀龍來祈求風調雨順,下面介紹一些龍的傳說:
天龍
烏龍
舞龍
百葉龍
龍與虎
龍的起源
九龍公道杯
龍珠
龍舟
龍王爺
雪山龍
曲阜龍圖
二郎逐蹇龍
④ 飛龍是什麼動物
飛龍是指生活於中國東北的花尾榛雞,在滿語中被叫做「斐耶楞古」,意思是「樹上的扒嫌雞」,後來取其諧音,稱為「飛龍」。
花尾榛雞的肉味芳香、鮮美,是東北地區主要的狩獵鳥類,從清朝乾隆年間開始還把它作為歲貢鳥,進貢給握此瞎皇帝作美段空味佳餚。
花尾榛雞的特點
花尾榛雞體結實,喙短,呈圓錐形,適合啄食植物種子;翼短圓,不善飛;腳強健,具銳爪,善長行走和掘地尋食;鼻孔和腳都有被羽,以適應嚴寒。上體大都棕灰,具栗褐色橫斑;頦和喉黑,下體暗棕褐而雜以白色;外側尾羽呈花斑狀,而具一條寬闊的黑褐色次端斑。
⑤ 蕪湖叢林飛龍等多長時間一個人
您好,蕪湖叢林飛龍是一種鳥類,也稱為叢林飛龍或紅腹錦雞。它們分布在中國南方和東南亞地區的熱帶雨林中,通常生活在樹冠層和中層。
關於蕪湖叢林飛龍的繁殖行為謹掘,研究表明它們通常是單配偶制,每年繁殖一次,繁殖季節運昌為3月至8月。雌鳥在樹洞中產下2-3個卵,孵化期為17-18天,雛鳥離巢時間為25-30天。
由於蕪湖叢林飛龍生活在熱帶雨林中,環境復雜多變,因此它們的壽命和成熟年齡並沒有確定的數據。然而,根據一些研究,蕪湖叢林飛龍的壽命大約在10年左右。
因此,可以得出結論,蕪湖叢林飛龍等多長時間一個人這祥悄核個問題並不適用於該物種。由於它們是禽類,不具備無所不知的能力,因此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⑥ 想知道: 中國鄭州伏羲山飛龍峽在哪
中國鄭州伏羲山飛龍銷唯扒峽在哪?中國鄭州伏羲山飛龍峽在:伏羲山飛龍峽景區位於鄭州市西南30公里的新密尖山鍾溝伏羲山山區,北接滎陽,西鄰鞏義,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伏羲山飛龍峽景區總規劃面積5.3平方公里,融山水與人文於一體,整條路線以「龍」為主線,以伏羲文化和峽谷體驗為特色,景色秀美,文化深厚。
飛龍峽大峽谷,蜿蜒曲折,怪石嶙峋,全長5公里,谷深200-300米,終年流水不斷,飛瀑、跌水、深潭、溪流,姿態萬千,聲如弦樂;谷底巨大的紅色砂岩,平坦如鏡,潔凈光滑,遊客皆可躺在上面,盡享獨特的「岩石浴」;峽谷兩岸,岩石兀立,挺拔陡峭,天然石梯鑲嵌其中;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黃龍潭」、「黃龍瀑」「立龍鍋潭」、「飛龍瀑」、「青龍瀑」、「九龍瀑」、「逍遙瀑」,龍潭瀑影,縱橫其間,猶如眾仙聚會,群龍戲水。
峽谷之上,以伏羲文化為主題的「文化走廊」,全面展示了八千年前,原始社會人類的生產、生活場景,具體講述了「人文始祖」伏羲氏,開啟人類文明曙光的「智慧」發明;有「活植物化石」之虧昌稱的「萬年栗」,歷經滄桑,仍枝繁葉茂,鬱郁蔥蔥,獨木成林,堪稱「一絕」。其它景點包括:卧龍台、望鄉台、卦台、女媧補天處、釣魚島、神龜探海、五彩石、蛟龍潭、清心島、烏龜拜壽、眾仙駕雲、回心石、龍鳳島、馬蹄溝、沐雲梯等。
伏羲山獨特的山地氣候,孕育了這里的四季美景。陽春三月,桃紅柳綠、槐花飄香、冰瀑、霧松,怡人心脾;清涼夏日,雲霧繚繞,日出勝火、綠樹成海;金色秋天,紅石、青山陸松、紅葉競相媲美;冬日,白雪皚皚,山川靜寂,真是「一山有四季,四季游不同」。
門票:30元
開放時間:早上7:00
⑦ 長白山特產飛龍是什麼
被譽為長白山「飛龍」的花尾榛雞 孫悅華、方昀攝影 在東北林區,大多數人都知道「飛龍」這個響當當的名字,在中國傳統的菜餚膳譜中也常常見到它,因為它是著名的美味珍禽。由於「飛龍」的肉鮮嫩可口,自古以來就是飛禽中的珍品。清朝皇族對榛雞的美味了如指掌,年年命令東北林區的地方官員向朝廷進貢,並特賜名為「歲貢鳥」。「飛龍」的學名叫花尾榛雞(Bonasa bonasia),是歐亞大陸北部的典型森林鳥類,在我國主要分布於東北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及新疆東北部,為國家II級重點保護動物。花尾榛雞在國際上也是著名的狩獵鳥,它的名字來源可能與其善於飛翔有關。 花尾榛雞的成鳥體重一般在380-430克,上體大都棕灰色,頭上有短羽冠;雌雄鳥的主要區別是雄鳥的喉部為深黑色,體羽也更為鮮艷,特別是在春季的求偶期,雄鳥眼答蘆讓睛上部有鮮紅的眼瞼,煞是好看。 1992年開始,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支持下,我們開始在吉林省長白山自然保護區對花尾榛雞的種群生態學開展無線電遙測研究。無線電遙測技術是國際上研究野生動物生態學的先進手段,它是在野生動物身體上佩戴無線電發射器,然後通過接收發射器的信號,追蹤動物的生活。一套無線電遙測設備可以同時追蹤上百隻動物,應用這種方法,不僅使我們可以標記不同的動物個體,而且能夠確定動物的位置,並接近動物,探究其行為的秘密。 在長白山,有我們中國科學院於1979年建立的森林生態系統研究定位站,那裡擁有良好的研究和生活條件。 開展野生動物無線電遙測研究的前提是需要捕捉到未受傷害的動物。在長白山,花尾榛雞生活在海拔700-1600米的針葉林、針闊混交林及次生林中。由於花尾榛雞善於飛翔,且研究地區的花尾榛雞受到偷獵的威脅,非常怕人,因而捕捉難度相當大。記得1991年我第一次見到飛龍時是一隻雄鳥,它正在一棵白樺樹上取食樹芽,有10米高,等我稍想接近時,它一下子就飛出了五六十米。這似乎也預示了我們捕捉飛龍不會是一帆風順的。 兩輛舊自行車成為我們開始飛龍研究最初的交通工具。保護區的張興錄老師在長白山的林子里工作了幾十年了,很有經驗。說起抓飛龍,他曾做過嘗試,可從來還沒有成功過。不過張老師告訴我們,在春季的繁殖期,飛龍會發出一種「ji,ji,ji——」尖銳叫聲,當地打獵的老百姓用幾片小鐵皮做成哨子,可以模仿飛龍的叫聲,引誘飛龍,並告訴了我們製作哨子的方法。 為了抓住飛龍,我們專門在北京的鳥市上買了好多張鳥網。1992年春季,我們在定位站附近飛龍活動的樹林中將幾張鳥網一字排開,豎起了一道長達近200米的「天羅地網」。知道飛龍善於飛翔,我們把鳥網立了有近3米高。把飛龍吸引上網不是件容易的事,由於離人的居住區較近,這里的飛龍都特別精,不輕易上當,不過我們仍然有幾次機會。可惜,由於網的力量不夠,或是下得過緊,撞網的飛龍不是沖破鳥網,就是被彈了回去,結果一隻也沒有抓住。 為了抓飛龍,我們每天起早貪黑地在林子里鑽。定位站規定下午5點半供應晚飯,可我們在外面工作,很少能夠准時回來。定位站食堂的袁師傅是一位年近半百的大媽,她每次總是把飯菜熱著,一直等到我們回來。 飛龍夜晚一般在針葉樹上過夜,夜捕飛龍說不定會成功。這天,我們在一根長棍的頂端裝上一個網兜,並塗成黑色,做成一個抄網,期待著夜晚的行動。天快黑時,我們盯准了一隻飛龍飛向了它的夜棲樹。 天越來越黑了,我們悄悄潛到了飛龍夜棲的樹下,這是一棵大約12米高的松樹,借著月光,我看見一隻那隻飛龍靜靜地卧在大約5米高的側枝上。我們決定再多等一會兒,讓飛龍睡熟。時間慢慢地過去,這嘩肢只飛龍在樹上一動不動,我心裡不禁在問:「飛龍睡著了嗎?」已經等了一個多小時了,我們決定行動。 網兜向這只飛龍緩緩伸去,它還沒有動,可惜棍太短了,我們的網兜差一點兒夠不著它,怎麼辦?我蹲下身,讓助手踩著我清局的背去抓,可是,當網兜繼續向上的時候,可能是颳了哪個枝子,這只飛龍就察覺了,只見它向上猛地一飛,就消失在夜幕中。原來飛龍在睡覺時也十分警覺。 後來,我們又嘗試了使用拉網,也做了籠子,但都沒有成功。可以說,整個1992年我們是在失敗中積累經驗的一年。就連袁師傅都開玩笑地說,「唉,整天『抓雞』,可到現在連個雞毛都沒抓到,可惜我給你們做的好吃的了。」是啊,想做出番事業,沒想到費了一年最終連『雞』都沒抓著,更甭提開展無線電遙測了,實際工作確實難啊!說來也難怪,對我這么一個從小在北京城裡讀書長大的孩子來說,到山裡抓『雞』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 時間轉眼到了1993年,抓『雞』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任務,3月,當長白山還是一片冰天雪地的時候,我們又一次踏上了這片神奇的土地。 總結上一年失敗的教訓,我們感覺在下網方法上存在許多缺陷,比如說網不能固定在林中的一個地方,應根據『雞』的位置而變化;而且,網也不能下得過高,否則無法將撞網的『雞』裹住。經過對下網方法的改進以及不懈的努力,在1993年春季我們終於抓住了兩只雄鳥。公鳥雖然抓到了,但母鳥不追哨,怎麼抓呢?我們決定依靠群眾的力量。 我們在當地鎮上貼出告示,告訴老百姓,如果在野外發現飛龍的巢,千萬不要破壞,做好標記告訴我們,可以得到一定的獎勵。這種方法果然奏效,在1993年5月,有3個巢是當地百姓發現的,並專程到定位站告訴我們。知道了飛龍的巢,按理說抓到母鳥應該是探囊取物的事,可沒想到抓窩里的鳥也頗讓我們費了番周折。 第一個飛龍窩離我們定位站有20公里,這個窩在一棵不到10厘米粗的小樺樹的根部,邊上還有些低矮的灌叢,十分隱蔽。由於灌叢的阻礙,我們帶的抄網無法奏效,怎麼辦呢?聽說花尾榛雞很戀巢,人距離很近也不跑,我們決定直接用雨衣撲。我與母鳥的距離只剩兩米了,我已經可以清楚地看到母雞的眼睛,是否可以向上撲了?可別壓著她!這只母雞也正在盯著我,眼裡一派迷惑,肯定也在做著強烈的思想斗爭。我又向前輕輕地邁了一小步,忽然,母雞一下子從窩里跳出來,向樹後的密林深處快速飛去。 第二次,我們下了大功夫,先在上次母雞逃跑的路上下了兩道網,然後我再次嘗試用撲網去抓,並讓兩人堵住另外兩個方向,確保雞飛向我們的預定路線。這次,離母雞還有2米,撲網還沒有封住巢口,她已從巢邊的灌叢中鑽出,向我們預計的方向飛去,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只聰明的母鳥居然飛出一條漂亮的「S」形曲線,饒過兩道網,仍然飛入樺樹後的密林中。直到現在我仍然懷疑這只母雞是否在巢中已知道我們下了網,並已經把網的位置觀察得清清楚楚。 騎了近兩個小時山路,又布置了半天,結果又未能成功,真夠讓人灰心的,望著「雞去樓空」的巢,望著巢里12個蛋,我心裡知道雞肯定還會回來孵蛋的,不由得心生一計,用「吊門法」,把雞關在巢中,來個「瓮中捉鱉」。設計很簡單,我們在雞巢邊的灌叢中多插了些樹枝,確保她不能從兩邊鑽出去,然後又用樹枝編了一個三角形的門,並用一條細細的長線把門吊在雞巢口的上面,再插上兩根樹枝用來卡住門。這樣,只要母雞在窩里,我們繞到窩後,將細線一剪,吊門落下就把雞關在窩里。 第三次我們成功了,並在母雞身上安裝了無線電發射器,首次在中國用無線電遙測研究了母鳥養育幼鳥的活動和行為。 通過查閱文獻,我們知道在遙遠的歐洲有人和我們做著同樣的工作,他就是瑞典的喬恩·斯溫森博士。在1993年9月在義大利召開的「第六屆國際松雞科研討會」上,我們匯報了我們的研究成果,也見到了斯溫森博士,雙方決定開展合作,比較中國和瑞典飛龍行為學和生態學的異同。花尾榛雞研究工作由此打開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