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深瑪珥火山口在中國的哪個省

深瑪珥火山口在中國的哪個省

發布時間:2023-03-31 15:39:11

Ⅰ 瑪珥湖的地理位置

廣東省湛江湖光岩是中國研究瑪珥湖的起點,自1996年以來,湖光岩已列入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9772173]和國際「歐亞瑪珥湖」研究計劃等項目,並已取得衫盯重大納塌顫的科研成果。
全球分布有許多瑪珥湖,最著名的就是廣東省湛江市湖光岩的瑪珥湖和德國Manderscheid,Rheinland-Pfal地區的瑪珥湖。湖光岩的瑪珥湖比德國的大,是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瑪珥湖,且保存得非常自然,完整。它位於湛江市西南18公里,是一個面積只有2.3平方公里的湖泊。它的形成源於16萬年前這里的火山爆發,後來積水而形成湖泊。另外,海口市附近的「羅經盤」地形,經地質學家確認,是瑪珥火山形成的。 與火山作用有關的湖泊通常有兩類,一類是火山口湖,另一類是堰塞湖。火山口湖是火山口中積水形成的湖,其中有一種封閉式特殊類型火山口形成的火山湖叫瑪珥湖。這種湖泊多呈圓形,直徑一般200米—300米;周圍的火山口壁一般在幾米到幾十米高,頂部比較平緩;湖水清澈平靜,水深數10米 。湛江的湖光岩是最典型的瑪珥湖

在廣東湛江市西南18公里處,有一座頗負盛名的湖光岩,它就是中國洞敗唯一的「瑪爾湖 。據聯合國地質專家考證,該湖系距今14萬-16萬年間平地火山爆發後冷卻下沉形成的。

Ⅱ 世界上有兩個瑪珥湖,什麼是瑪珥湖

瑪珥的英文「Maar」來源於拉丁文「mare」,即沼澤或湖的意思,是居住在德國萊茵地區的人們對當地有水的湖泊、沼澤的稱呼。
19世紀早期,德國科學家Steininger最早從德國西部艾費爾高原(Eifel)第四紀火山區的小而圓形的火山口湖研究開始,初步把瑪珥(Maar)定義尺辯為一種火山類型。瑪珥火山是因纖扒水灌入火山口,導致局部水蒸汽過多排不出去進而產生爆炸形成的。近年來,Buchel對德國西部Eifel區的瑪珥進行了綜合研究,提出了瑪珥即是由環形牆、火山口沉積物、火山筒和饋漿通道組成的系統,並概括了瑪珥發生發展的不同演化階段
目前世界上僅有兩個瑪珥湖:廣東省湛江市湖光岩的瑪珥湖和德國Manderscheid,Rheinland-Pfal地區的瑪珥湖。湖光岩的瑪珥湖比德國的大,是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瑪珥湖,且保存得非常自然,完整。它位陵豎缺於湛江市西南18公里,是一個面積只有2.3平方公里的湖泊。它的形成源於16萬年前這里的火山爆發,後來積水而形成湖泊。另外,海口市附近的「羅經盤」地形,經地質學家確認,是瑪珥火山形成的。

Ⅲ 海南火山口的資料!急急急!!!

海口火山口國家地質公園 自2005年11月海口石山火山群與廣東湛江湖光岩整合一體,以雷瓊地質公園的名義申報世界級地質公園,於2006年9月18日正式通過評審成為世界地質公園。

要觸摸到那些2.7萬年前從火山口裡噴射出來數孫、已經凝固了多年的岩漿石非常容易,只要你走進火山口國家地質公園所在的石山鎮,鎮上人家的圍牆基石幾乎都是用較大塊的岩漿石堆砌而咸,公路兩邊散落的小塊岩漿石也到處可見。進火山口公園里主要就是去看看那個火山口,先是爬上一些石階,經過禪畢橡一叢很大很密的野菠蘿樹後,你就能站在火山口的邊沿上了.從邊上往下看,火山口就像是一個很大的綠色洞口,因為洞邊的石壁上滿披著綠色的各種植物,洞口上寬下窄,越往下光線就越暗.石壁邊造了兩條小石階供遊客走下火山口去, 不用多久就到洞底。那曾經噴發出灼熱熔岩的火山賀旁口已經隱身在陰霾與幽綠之中,細細的水流從洞里流出來,除了潮濕與森森的冷氣,無論怎樣使勁地發揮想像力,也很難把當前的情景與2.7萬年前火山爆發的情景聯系起來.雖然據說在這火山口的附近有大小72個隧洞縱橫交錯,但站在洞口你什麼也看不出來。看這火山口實在沒有什麼趣味,返回嶺上,可以看到海口市市容。

火山口國家地質公園的園林設計也是頗費了心機的,兩邊是沿坡而上的石階.中間則零散地堆著一些原本就裸露在地面的火山石,在黑石與黃土之間點綴著紅綠的花草,倒也顯得十分別致。公園最得意之處恐怕就是它那個蜂窩形的亭子了,它就像是一個露天的舞場,亭子下鋪著大理石片,旁邊可以坐人。亭子兩邊還各有一間蜂窩形的建築物,一邊作了賣火山工藝品的店,一邊則是展示火山。地震、颶風,龍卷風等各種自然現 象的形成及特點等,圖文並茂之外還有VCD播放,另外還陳列了一些礦石,如水晶之類的。這公園實在是一個挺好的地質館.可惜許多人都錯過了。

火山口國家地質公園 目前公園內已完成了火山展覽館、民俗風情演藝廣場、園林景觀等多處景點和生態園區景觀建設。此外,海口石山火山群還將與湛江湖光岩、廣西北海潿洲島整合一起,以雷瓊地質公園的名義正式被批為世界級地質公園。

Ⅳ 我國現存的三座火山湖

我國現存的火山湖遠遠不止三個,比較有名的火山湖包括:
1 火山口湖:長白山天池、廣東南海者鍵西樵山火山口湖、台灣大屯火山口湖;
2 瑪珥湖: 廣東湛江湖光首褲巧岩
3 火山堰塞湖: 黑龍江五大連池、純此鏡泊湖

Ⅳ 火山口地質公園有什麼景點

火山口地質公園景點有:雙池嶺、羅京盤、仙人洞、馬鞍嶺、嶺火山口景區等。火山口地質公園是國家4A級景區、世界地質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其具有極高的科考、科研、科普和旅遊觀賞價值,代表景點有玄武岩古村落及地質景觀等。

一、雙池嶺

雙池嶺是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區馬鞍嶺-雷虎嶺火山群胡姿族中最小的瑪珥火山,但由兩座瑪珥火山組成。是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區馬鞍嶺-雷虎嶺火山群中最小的瑪珥火山,冊散但由兩座瑪珥火山組成。位於石山馬鞍嶺西北約3km處,高程105m(西嶺)和93m(東嶺),內徑130-300m,深度15m,四周的火山岩垣由層凝灰岩組成,具明顯的層理,其外坡產狀平緩,向外傾角約10°,內坡較陡,傾角50°-65°。雙池嶺與湛江的湖光岩屬同一時期褲弊的火山噴發形成。孿生雙火口比較罕見具有開發價值。

雙池嶺位於馬鞍嶺火山口景區西部3公里,它由兩個火山口相鄰,原是存有水的瑪珥湖,故而得名。西嶺高105米,東嶺高93米,是罕見的連體瑪珥火山。這種火山的形成不同於單一岩漿噴發的火山,它是由岩漿上升到上部的含水層,當熱的岩漿(約1000度左右)上升過程中與冷的地下水相接觸發生蒸汽岩漿爆發而形成。原來這兩個瑪珥湖原來有水,從未乾枯過,相傳深不見底。但因近年來整個地下水位下降以及人為因素,留下目前的干湖。

二、羅京盤

羅京盤位於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區永興以南約6km,高程93m,但在玄武岩台地上的低平火口,內徑900-1000m,深度35m,狀如一個巨型運動場。火口底部平坦,中心位置凸起一個熔岩丘,高7-8m。熔岩丘的中部有一個直徑7-11m,深3-4m的火口,積水成塘。底部田塊呈輻射狀,邊坡為梯田,呈環狀,故形態酷似運動場,也尤如一座小盆地。羅京盤不僅形態相當優美,而且田園景色也十分怡人,具有較高的旅遊開發價值。

三、仙人洞

仙人洞距馬鞍嶺火山口4公里,洞口玄武岩上有石室仙蹤石刻引人注目,該洞中又有洞,人們在50年代清理洞中泥沙時,發現類似斧鑿的磨光石器,可能曾經是人類祖先穴居的遺址。卧龍洞距仙人洞不到1公里,洞長3公里,高7米,寬10米,可容萬人。

Ⅵ 閱讀實例 內蒙古錫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

一、區域火山岩概況

錫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位於錫林郭勒盟中部錫林浩特市和阿巴嘎旗境內,火山群面積約9300km2(圖3-3),其中晚第四紀火山約300座,是中國東部第四紀玄武岩分布面積最廣、火山數量最多的火山群之一。

晚更新世早期主要形成瑪珥式火山,火山具有特徵的雙輪山地貌景觀,錐體直徑一般為3~4 km,大者約6.5 km,火口直徑多為2~4 km,火口深一般20~50 m。如車勒烏拉火山,直接坐落在上新世寶格達組紅色砂泥岩之上。下面形態近圓形,外輪山為瑪珥火山錐,直徑約5.5 km,錐高約80 m,由基浪堆積火山碎屑物構成。

火山碎屑物堆積厚度較大,韻律層理、大型低角度交錯層理、平行層理以及層理下陷構造發育。在錐體東南側,見有發育良好的增生火山礫,火山礫呈圓球形,直徑一般為5~10 mm。基浪堆積物上部夾有較多降落堆積的火山渣,反映爆發過程中「水」逐漸減少,並向岩漿爆發轉變。

內輪山由降落-濺落堆積物構成,形成降落-濺落錐,錐體下部為降落火山渣,上部為濺落堆積的熔結集塊岩。內、外環之間的凹槽是殘留的瑪珥火山,直徑約4 km。內輪山中心為岩漿噴發的復式火山口,其中發育兩個噴火口(圖3-4)。濺落噴發後有少量鹼性橄欖玄武岩溢出,注入瑪珥火口內,形成火口熔岩湖。火山噴發過程早期為強烈的射氣-岩漿爆發,晚期均轉變為弱岩漿爆發,最後為玄武質熔岩流的溢出,噴發方式的轉變,反映了岩漿與水相互作用以及岩漿上升速度和溢出率的變化過程。瑪珥式火山在諾敏河和阿爾山-柴河火山群內均很發育,但錫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內規模最大。

圖3-3 內蒙古錫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地質簡圖

(據白志達等,2012,有修改)

錫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處於內蒙古華力西褶皺帶。基底岩性主要為溫都爾廟群變質岩和華力西侵入岩,局部為二疊紀火山-沉積岩建造,這些岩石含水性差。新生代蓋層主要為厚約30 m的上新世寶格達烏位組紅色砂泥岩。寶格達烏位組砂泥岩和基底岩石之間淺層地下水較豐富。另外,瑪珥火山分布區晚更新世早期仍是殘留湖盆,這是淺層地下水的重要來源。當熾熱岩漿上升與淺層地下水相遇時,岩漿與水相遇作用,發生劇烈爆炸。由於爆炸的深度淺,又有足夠的水供給,爆發的強度大,持續時間長,故形成的瑪珥火山規模巨大。

晚更新世晚期火山主要分布在阿巴嘎旗以北的一、二級玄武岩台地和錫林浩特以南的熔岩台地上。火山類型主要為斯通博利式,次為夏威夷式,形態總體保存尚好。夏威夷式代表性火山有溫都爾楚魯圖、愛榮朵花、塔扎音花等。如溫都爾楚魯圖火山,由山盾形熔岩錐和扇狀熔岩流組成,熔岩錐低緩,直徑約1.5 km,錐體上有少量熔岩噴泉式噴發的濺落堆積物,火口較圓,直徑約0.5 km,總體呈淺盆狀。熔岩流早期主要向東漫流,晚期主要向南、北流淌,不同期次熔岩流單元相互疊置構成約40 km的盾狀熔岩台地。斯通博利式代表性火山有阿巴嘎旗東部的巴達爾烏拉、布爾罕特等火山。

火山錐大多為復合錐,由早期降落渣錐和晚期噴發的濺落錐疊置而成,直徑一般在600~1500 m之間。火口多呈碗狀,直徑約200~500 m。部分錐體在熔岩流溢出過程中被裂解破壞,形成馬蹄形。個別火口由熔岩充填,形成火口熔岩湖。熔岩流分布面積一般為20~50 km2 ,大者如巴達爾烏拉火山約100 km2 ,厚度約5~15 m。

圖3-4 阿巴嘎火山群地質圖

(據白志達等,2012,有修改)

1—風積沙土;2—全新統湖沼積淤泥;3—上更新統濺落堆積;4—晚更新世玄武岩;

5—上更新統火山碎屑流;6—濺落堆積物;7—玄武岩;8—基浪堆積物;9—噴火口;

10—濺落錐;11—瑪珥式火山口;12—產狀;13—凹坑/水體

全新世火山目前能確定的僅有鴿子山火山,位於火山群東南隅,是阿巴嘎-錫林浩特火山群中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座玄武質火山。火山由碎屑錐、熔岩流和火山碎屑席組成。錐體形態完整,雄偉壯觀,由早期的降落錐和晚期濺落錐復合而成。錐體平面上呈橢圓形,長軸呈NE向,直徑約1.5 km,短軸直徑約為1.2 km,高度約121 m;錐體中心為多次塌陷形成的破火口,火口內壁陡直,破火口深度約141 m。錐體西側及北東側出露兩個仍保留了原始形態的熔岩溢出口。熔岩流受地形控制,總體由北向南流淌,局部熔岩流覆蓋在全新世沼積物之上,分布面積約50 km2。熔岩流類型為結殼熔岩,表面光滑,繩狀和木排狀構造發育,局部地段發育較多保存完好的噴氣錐。早期岩流單元流動距離遠,長約18 km,寬度一般為3~4 km,厚度一般為8~12 m,前緣厚度較小,多為1~2 m。晚期熔岩流流動距離短,但岩流厚度較大。火山碎屑席主要分布在錐體的東側,厚度由錐體向外逐漸減薄。火山活動早期為爆破式噴發,形成火山渣錐和碎屑席,屬亞布里尼型噴發;晚期主要為溢流式噴發,形成濺落錐和大規模熔岩流。

二、鴿子山火山岩

鴿子山火山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浩特市東南,地處內蒙古高原中部,是錫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中一座保存完好的火山。鴿子山火山為中心式玄武質火山。火山由錐體、熔岩流和火山碎屑席組成(圖3-5)。

圖3-5 鴿子山火山地質簡圖

(據白志達等,2012,修改)

1—全新世鹼性玄武岩;2—北溢出口熔岩流(1~5岩流單元);3—西溢出口熔岩流;4—晚更新世末-全新世火山渣;5—全新世沼積物;6—晚更新世玄武岩;7—晚更新世火山渣;8—噴氣錐;9—噴火口;10—破火口;11—盾形熔岩錐;12—濺落錐;13—熔岩穹丘(錐);14—降落渣錐;15—寄生火山錐;16—熔岩流塌陷溝;17—火山碎屑席大致范圍(厚度>5 cm);18—岩流單元界線;19—噴氣錐分布范圍;20—地質界線;21—岩漿溢出口;22—岩流流向

火山錐體形態完整,雄偉壯觀,熔岩流受地形控制,總體由北向南流淌,火山碎屑席主要分布在錐體東側。火山產物主體疊置在晚更新世玄武岩台地之上,局部熔岩流覆蓋在全新世沼積物之上。火山岩分布面積約55 km2

1.火山錐體結構

鴿子山火山錐體保存完好,遭受風化剝蝕程度很低,基本保留了原始面貌。由降落堆積和濺落堆積物構成(圖3-6),濺落堆積的熔結碎屑岩疊置在降落火山渣之上。錐體平面上呈橢圓形,長軸呈北東向,直徑約為1.5 km,短軸直徑約為1.2 km,高度約121 m,體積約0.106 km3,錐體中心為多次塌陷形成的破火口(圖3-6,圖3-7),火口內壁陡直,破火口深度約141 m。

圖3-6 鴿子山火山錐體結構圖

(據白志達等,2012,有修改)

1—全新世玄武岩;2—全新世熔結集塊岩;3—晚更新世末-全新世降落火山渣;4—全新世崩落堆積;

5—崩落堆積;6—晚更新世玄武岩;7—降落錐;8—濺落錐;9—熔岩穹丘;10—破火口;

11—岩牆;12—岩漿溢出口;13—陷落坑;14—岩流流向

(1)降落堆積

是錐體的主體部分(圖3-6,圖3-7),由降落的火山渣、少量熔岩餅和火山彈等組成,構成早期的降落錐。錐體坡度約20°~25°,西南坡較陡,北東坡相對低緩(圖3-6)。鬆散火山渣為碧玄質,呈黑色或鋼灰色,垂向上粒度變化較大,平均在1~2 cm之間,大者可達5~10 cm,總體錐腳部位粒度最粗。火山渣多為浮岩狀渣塊,氣孔含量較高,多呈圓形,孔壁光滑新鮮。堆積物層理較發育,但層系的厚度變化較大,反映噴發強度的韻律性變化頻繁。少量熔岩餅多呈不規則狀或扁豆狀,長軸30~60 cm,大者約120 cm,塑變強烈。少量火山彈主要堆積在錐腳部位,多呈橢圓形,部分由於噴發過程中沿彈道軌跡運移旋轉而呈紡錘形或麻花狀,火山彈直徑一般在15~30 cm之間,大者可達85 cm。

圖3-7 鴿子山火山錐體剖面圖

(據白志達等,2012,有修改)

1—晚更新世末—全新世降落火山渣;2—全新世濺落熔結集塊岩;3—晚更新世黃土;

4—晚更新世玄武岩;5—全新世玄武岩;6—基底岩石;7—輝綠岩牆;8—崩落堆積

(2)濺落堆積

疊置在降落火山渣之上(圖3-6),構成晚期的濺落錐,直徑約800 m,地貌上相對陡峻,坡度25 °~30 ° ,由黑色或褐紅色熔結集塊岩構成。火山彈、熔岩餅和塑性熔岩團塊濺落在火口沿上,相互焊接形成特徵的熔結結構。熔結集塊岩局部具清晰的流動特徵,上部還發育有較大的空洞,洞壁上見有熔岩鍾乳,表明濺落碎屑物堆砌的速度較快,堆積後溫度仍然很高。局部熔結集塊岩中見有硫黃礦化,反映火山噴發晚期有噴氣(H2S)作用發生。

錐體西側和北東側形成兩個岩漿溢出口,西側溢出口已塌陷,使錐體西垣堆積物整體陷落,形成直徑約50 m,深約30 m的漏斗狀深坑。北東溢出口在岩漿溢出過程中裂解破壞了錐體,使錐體呈缺口狀(圖3 -7a),裂解後的錐體堆積物被熔岩流拖曳到1 km以外。

火山錐體東南發育一系列波狀或不規則狀分布的火山碎屑堆積物(主要為火山渣、少量火山彈),是崩落堆積的產物。崩落堆積物呈扇狀展布,扇軸長約500 m。崩落堆積物是由於晚期火山噴發時,使早期火山錐體橫向爆崩的結果。

(3)破火山口

鴿子山火山由於火山噴發強度較大、噴發歷史較長、活動的階段性明顯、岩漿溢出率較高、深部岩漿房被多次抽空,使火口發生了多次塌陷作用,形成了破火口(圖3 -6,圖3-7);破火口內壁陡直,直徑約為450 m。破火口內堆積物主要為濺落及降落碎屑物,局部發育厚度很小的熔岩流,熔岩流由韻律性岩流單元組成,岩流單元單層厚度小,僅3~5 cm,有些疊置呈孤立的熔岩小穹丘,反映火山活動晚期岩漿的噴溢頻率較高,但溢出率極低,黏度較大。此外還見有火山活動末期侵出的小熔岩穹丘,這些穹丘的發育,標志著鴿子山火山活動的結束。破火口內環狀斷裂發育(圖3-7),不同斷裂差異運動使火口呈階梯狀,沿斷裂有碧玄岩岩牆侵入於熔結集塊岩中,岩牆寬約2 ~5 m,緻密堅硬,產狀近直立,發育水平柱狀節理。

2.熔岩流

濺落堆積之後,由於火山通道打開,岩漿溢出率增大,火山活動方式轉入大規模岩漿溢流階段。熔岩流由西側和北東側兩個溢出口溢出,受地形影響,總體向南流淌,充填於溝谷和低窪地帶,覆蓋面積約48 km2 ,體積約0.62 km3。西側溢出口溢出的熔岩較少,熔岩流先向北流動,然後轉向南流淌,流動距離短。北東側溢出口岩漿溢出率較高,溢出的熔岩流繞過鴿子山火山錐體先向北東流動,後轉為向南流淌,並覆蓋在西側溢出口溢出的熔岩流之上。北東側溢出口溢出的熔岩形成五個岩流單元,早期岩流單元流動距離遠,長約18 km,寬一般3~4 km;前緣由於受高地阻擋,又分向東、西兩側流淌,東側岩流直接覆蓋在全新世沼積物之上。熔岩流厚度在近緣及中部較大,一般為8~12 m,前緣厚度較小,多為1~2m。晚期熔岩流規模明顯減小,流動距離短,但岩流前緣厚度較大,第5岩流單元僅分布在近火口地帶,反映從早到晚岩漿的溢出率逐漸減小,黏度在增大。

圖3-8 鴿子山熔岩流中的噴氣錐

熔岩流類型主體為結殼熔岩,熔岩流表面光滑,局部繩狀、木排狀構造清晰。岩流的面積與厚度比很大,反映岩漿黏度較小。晚期局部發育渣狀熔岩。在阿敦楚魯一帶以及阿爾都貴烏拉晚更新世火山的西北側熔岩流中發育較多保存完好的噴氣錐、噴氣碟或噴氣塔(圖3-8)。噴氣錐高度一般在40~90 cm之間,最大的可達170 cm,直徑大多在3~4 m之間,小者約1 m,大者可達7 ~8 m。噴氣碟高度很低,一般為40 ~60 cm,直徑2 ~3 m,形如碟子,故稱噴氣碟。少量呈塔狀,中心噴氣口幾乎封閉,僅有很小的噴氣孔,可稱噴氣塔。噴氣錐由瓦片狀熔岩構成,不同薄熔岩片呈疊瓦狀堆砌,單層厚度變化不大,一般為1~2 cm,反映發生噴氣作用的能量每次大小相近。大多數噴氣錐由20 ~30個岩片堆砌構成,錐體內壁多發育熔岩刺或熔岩鍾乳,部分噴氣錐中心堆積有類似濺落堆積的塑性熔岩渣塊。噴氣錐的形成與熔岩流的流速、厚度、體積、黏度以及熔岩流流經的地理條件等因素有關(靳晉瑜等,2006;趙勇偉等,2008)。野外考察表明,鴿子山噴氣錐主要分布在地形相對平緩、熔岩流厚度不大的區域,且熔岩流堆積在沼積物之上,反映熔岩流曾流經沼澤窪地。當高溫熔岩流流經沼澤等富水濕地時,熔岩流下部的水體將被氣化,水蒸氣局部富集,壓力不斷增大,此時如果熔岩流流動速度足夠緩慢,甚至停滯時,當壓力達到一定限度,就會沖破上覆熔岩流表面而形成噴氣孔;周期性的噴氣作用,將沖破的熔漿碎片噴到岩流表面,堆砌形成噴氣錐。由於厚度一定的熔岩流,所需沖破熔岩流的底部壓力大致相似,故每次噴出的熔漿碎片的厚度和大小也相似。當岩流底部水體耗盡或熔漿的黏度增大時,就會抑制噴氣造錐作用的進行。噴氣錐這種特殊的熔岩流表面構造反映了熔岩流的流速、黏度、溫度及堆積定位環境。在岩流的中遠端,還常發育有翻花石構造,表明結殼熔岩的表殼形成後,後續岩流的推擠或拖曳作用仍很強。

3.火山碎屑席

鴿子山火山早期爆發強度較大,在火口之上已形成了以浮力為主要上升營力的噴發柱(Matthew Patrick,2007)。粒徑較粗的火山碎屑物受重力的影響降落在火口周圍形成降落錐。相對細粒火山碎屑物被噴發柱攜帶到高空,並在定向風力的影響下(白志達等,2006),飄散降落在錐體東側,形成向東南撒開的扇狀火山碎屑席。火山碎屑席主要由火山渣和火山灰組成,呈黑色或灰黑色,尖角狀或不規則狀。覆蓋在晚更新世黃土或玄武岩之上,其上為全新世深褐色含火山渣的腐殖土。由火山錐向外厚度逐漸減薄,碎屑物粒度逐漸減小,部分地段由於受雨水沖刷和風蝕作用的影響,厚度變化較大,甚至斷續分布。在距錐體約5.5 km處火山渣厚約20 cm,中值粒度為5 mm左右。火山碎屑物與黃土接觸面附近還發育厚約1 cm的烘烤層,反映離錐體較近的火山渣降落後仍有較高的溫度。

4.火山噴發物特徵

鴿子山是一座亞布里尼式玄武質火山。火山噴發物主要為熔岩流、熔結火山碎屑岩和鬆散的火山碎屑物。火山噴發末期有碧玄質岩牆侵入。熔岩流以結殼熔岩為主,少量為渣狀熔岩,岩性主體為碧玄岩,火山活動末期在火口內出露少量橄欖拉斑玄武岩。碧玄岩呈灰黑色,氣孔或塊狀構造;氣孔含量變化較大,5% ~30% 不等;斑狀結構,基質為間隱間粒和隱晶質結構;熔岩流表面以玻璃質結構為主。斑晶主要為橄欖石和單斜輝石:橄欖石斑晶新鮮,粒狀,大小約為0.1~0.3 mm,含量約10%;單斜輝石呈短柱狀,偶見穿插雙晶,為含鈦的普通輝石,粒徑平均在0.5~0.8 mm之間,含量約5%。基質主要由微晶斜長石、鈦鐵氧化物、少量輝石和鹼性長石及火山玻璃組成。橄欖拉斑玄武岩僅出露在火口內,是火山活動末期的產物;岩石呈深灰色,氣孔狀構造,氣孔含量較高,氣孔間連通性好,呈薄層狀;斑狀結構,基質為間隱或玻璃質結構。斑晶主要為單斜輝石和斜長石,粒徑約1 mm,含量約15%;橄欖石斑晶少量,約為0.1~0.4 mm;基質主要由微晶斜長石、少量輝石和鈦鐵氧化物及火山玻璃組成。鬆散火山渣呈黑色或褐紅色,氣孔十分發育,氣孔多不規則,內壁新鮮,很少有附著物;密度小,形狀復雜,大小不一,幾乎全由玻璃質組成,為浮岩渣。熔結集塊岩僅分布在濺落錐上,呈磚紅色,由塑性、半塑性的火山彈、熔岩餅和漿屑組成;碎屑物大小不一,大者可達1.5 m,一般5~30 cm;塑變強烈,彼此平行排列,緊密焊接,形成特徵的熔結結構和假流紋構造,是濺落碎屑物快速堆積的產物。部分濺落碎屑物堆積在錐體上仍保持高溫狀態,碎屑之間相互焊接彌合成為整體,在重力的作用下,又可發生流動,形成碎成熔岩流。西南側火口沿上發育熔結程度低的黏結集塊岩。碧玄岩和錐體火山渣中含有較多輝石、歪長石巨晶和二輝橄欖岩包體。空間上巨晶和包體主要分布在錐體及其附近,僅在遠離錐體的熔岩中偶見。輝石巨晶長一般在3~5 cm之間,大者可達7~8 cm,色澤黑亮;邊緣多發育淺色角閃石和鐵質的反應邊,局部含量可以達到5% ~10%,反映玄武質岩漿在深部岩漿房曾發生過分異作用。沿環狀斷裂侵入的碧玄質岩牆呈灰黑色,緻密塊狀,由長條狀斜長石和他形輝石及鈦磁鐵礦組成;結晶較好,為間粒結構,局部具輝綠結構特徵。

大量輝石、歪長石巨晶及二輝橄欖岩包體的出現和岩石化學、地球化學特徵表明,碧玄岩岩漿直接來源於深部地幔高壓岩漿房,基本為原生岩漿,但在深部岩漿房經歷了一定結晶分異作用。岩漿上升過程中未經過地殼岩漿房階段。橄欖拉斑玄武岩是火山噴發末期產物,僅分布在火口內,呈侵出小穹丘產出,岩石化學、地球化學與碧玄岩差異很大,與原始地幔特徵相似,可能是融出碧玄岩岩漿後的殘餘地幔再部分熔融的結果。

5.火山噴發過程

鴿子山火山噴發方式較為復雜,早期階段屬於亞布里尼式噴發,由於深部岩漿上升減壓,原來溶解在岩漿中的揮發分逐漸出溶,使得岩漿通道內的壓力增大,岩漿噴出地表時表現為強烈的爆破式噴發(白志達等,2008),碎屑化程度較高的岩漿碎屑物被拋向高空,並在火口之上形成了以浮力為主要上升營力的噴發柱。噴發柱中粗粒級碎屑物由於受自身重力及空氣阻力等的影響,直接降落在火口周圍,形成降落渣錐。由噴發柱攜帶到高空的細粒級火山碎屑物在定向風的影響下,飄散至錐體東南,形成面積較大的火山碎屑席。降落堆積後,火山活動暫時停息。晚期階段在早期降落錐東南側發生橫向爆崩作用,形成崩落堆積。隨後由於岩漿通道打開,處於相對開放環境,火山活動轉為熔岩噴泉式噴發,形成濺落堆積,碎屑化程度很低的高溫塑性熔漿團塊、熔岩餅和火山彈濺落在火口沿上,相互焊接形成濺落錐。濺落錐形成之後,岩漿中的揮發分急劇減少,岩漿上升速率加快,火山作用方式轉變為熔漿的溢流,熔漿首先從西溢出口溢出,然後從北東溢出口溢出。溢出的結殼熔岩是熔岩流主體,晚期形成少量渣狀熔岩,渣狀熔岩的出現暗示火山溢流活動已接近尾聲(白志達等,2008)。大量熔岩流溢出後,火口發生塌陷,形成了典型的破火口;由於塌陷,殘余岩漿沿環狀斷裂侵入,形成輝綠岩牆。火口塌陷後,火山活動進入調整期,復活活動期僅在破火口內形成小型熔岩穹丘,橄欖拉斑玄武岩侵出穹丘的出現最終堵塞了火山通道,標志著鴿子山火山活動結束。

6.火山噴發時代

以往多認為錫林浩特火山群火山活動時代主要是晚更新世,實際上大規模火山活動從上新世開始,貫穿了整個第四紀。晚更新世是活動的鼎盛時期,全新世已屬尾聲。鴿子山火山活動可分為早、晚兩個階段:早期為爆破式噴發,形成火山渣錐和碎屑席;晚期主要為溢流式噴發,形成濺落錐和大規模熔岩流。據火山形貌特徵、錐體風化降解程度、堆積物接觸關系,結合熱釋光測年,初步確定鴿子山火山活動時代為晚更新世末期到全新世。其主要依據是:

1)火山形貌與結構特徵:鴿子山火山地形地貌保存完整,火山錐、火山口和熔岩流基本未遭受風化剝蝕的改造。火山錐由降落錐與濺落錐疊置而成,雄偉陡峻,火口為一塌陷的破火口,火口緣窄小,破火口內側崎嶇陡直,錐體風化降解程度很低。錐腳處熔岩溢出口清晰,仍保留了原始形態。熔岩流的展布受近代地形控制,順勢流淌分布在溝谷和低窪地帶。熔岩流表面流動構造清晰完好,如繩狀和木排狀構造基本未遭受風化改造。部分地段熔岩流中的噴氣錐除個別被人為破壞外,均保存完好。熔岩流之上僅有少量風成砂,基本無風化土壤,植被很少。火山的形貌特徵表明鴿子山火山噴發的時代較新。

2)地層接觸關系:地層的疊覆關系是確定相對時代的直接依據。鴿子山熔岩流在阿爾都貴烏拉西側和第一岩流單元的東南緣覆蓋在全新世的沼澤淤泥之上(圖3-9),表明鴿子山火山的熔岩流無疑屬全新世。

圖3-9 鴿子山玄武岩接觸關系剖面

1—鴿子山玄武岩;2—全新世沼澤堆積物

3)同位素年齡:鴿子山東側約5.5 km處的一塌陷坑剖面良好,火山碎屑席覆蓋在晚更新世黃土之上,厚度約為20~30 cm,其上又被厚約30 cm的全新世含火山渣的深褐色腐殖土覆蓋。火山渣底部發育厚約1 ~2 cm磚紅色烘烤層,取烘烤層樣品進行熱釋光測年,測試結果為(22.41 ± 1.90)ka(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測試),距今約2萬年。鴿子山火山活動可分早、晚兩期,早期是較強的爆發,晚期主要是濺落堆積和大規模熔岩溢出,晚期噴火口明顯向西遷移,表明早、晚期噴發之間有一定間隔,熱釋光年齡可能代表鴿子山早期爆發的大致時限。

火山形貌特徵、錐體風化降解程度、完好的噴氣錐以及地層和堆積物的相互關系表明,鴿子山火山噴發大致時代為晚更新世末期到全新世,至少晚期噴發屬全新世。

7.結論

1)鴿子山火山是錫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內結構完整的一座中心式玄武質火山,由火山渣錐、碎屑席和熔岩流構成。火山遭受風化剝蝕作用弱,火山地貌清晰,結構完整。碧玄岩、熔結火山碎屑岩和鬆散火山渣是主要火山噴發物;碧玄岩中含較多輝石、歪長石巨晶和二輝橄欖岩包體。鴿子山火山以結構完整、活動時代新、爆發強度高、發育破火口以及含較多輝石巨晶區別於火山群內其他火山。

2)火山活動可分為兩個階段,早期階段爆發強度較大,在火口之上形成了以浮力為主要上升營力的噴發柱,屬亞布里尼式噴發;晚期噴發主要表現為濺落堆積和大規模熔漿溢出。整個火山的噴發時代為晚更新世末—全新世,其中晚期噴發屬全新世。

3)鴿子山是錫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內目前確定的唯一最新火山,這對該區深部構造岩漿活動和新構造以及火山災害預警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也是難得的火山遺跡資源,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合理開發利用,對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有積極意義。

閱讀全文

與深瑪珥火山口在中國的哪個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如何學習英語 瀏覽:604
和平精英國際服怎麼看敵人血量 瀏覽:144
英國做一次美甲多少錢 瀏覽:714
義大利面加奶油怎麼做 瀏覽:114
印尼長什麼樣子的 瀏覽:671
越共對越南統治如何 瀏覽:671
義大利和法國的商科哪個好 瀏覽:884
去印尼航班注意什麼 瀏覽:109
伊朗沙漠種什麼樹 瀏覽:824
印尼巴士怎麼接顧客 瀏覽:407
越南廚師工資一般多少 瀏覽:723
中國輸入病例一共多少例 瀏覽:78
越南黃花皇宮椅多少錢 瀏覽:820
印尼疫情人數有多少 瀏覽:507
印尼棺材怎麼樣 瀏覽:147
湖南和越南哪個發達 瀏覽:470
義大利人愛吃義大利面到什麼程度 瀏覽:301
越南涼山經度和緯度多少 瀏覽:691
印度麵皮怎麼做 瀏覽:650
中國開車到英國多久 瀏覽: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