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分別起源於哪個公司
一,中國移動,最初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於2000年4月20日成立。
二,中國聯通,最初中國聯合網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於2000年12月20日成立,前身鐵道通信信息有限責任公司。
三,中國電信,最初中國電信集團公司,2001年, 中國電信被再次重組,進行了南北分拆。產生了北網通,南電信。2002年5月,重新正式掛牌成立。
2009年1月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為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發放3張第三代移動通信(3G)牌照,其中中國電信獲CDMA2000牌照。
工業和信息化部同樣對這三家公司的實力做了一個平衡。
『貳』 通訊的發展史
一、中國古代通訊的發展
(一)從烽火台談起
在我國古代社會里,人們很早就使用通訊的方法來互相聯系了。根據古書記載和發掘出來的古代文物來推斷,我們的祖先在沒有發明文字和使用交通工具之前,就已經能夠互相通訊了。當時人們通訊,很可能是採取以物示意的通訊方法。我國雲南省境內,有些少數民族中的個別部落,在解放前還停滯在原始公社階段。他們沒有文字,也沒有交通工具,可是卻有原始的通訊方法:例如景頗族有些部落,人們把辣椒送給朋友,表示自己遇到了很大的困難;載瓦族的青年人把一片叫做「得郎」的樹葉送給他的女朋友,表示請她去赴約會;在佤〔wǎ〕族中,如果送的是火葯或鉛彈,是表示要打仗了,如果送的是一塊結晶的方鹽,中間鑽個小孔,那就是困難問題已經解決了的意思。從這幾個例子里,我們不難想像古代人們是怎樣用以物示意的方法來互相通訊的。
以物示意的通訊方法,是一種很原始的方法。後來,人們的來往越來越多,范圍也越來越廣,就開始出現了有組織的通訊方法。
根據古史記載,在二千七百多年前的周朝幽王時期就有了利用烽火傳遞信息的方法。據說在邊疆及通達邊疆的道路上,每隔一定的距離,就築起一座烽火台,接連不斷。烽火台里裝滿柴草,遇到敵人入侵時,便一個接一個地點起烽火報警。各路諸侯見到烽火,就會派兵前來援助,共同抵抗敵人。
相傳有這樣一個故事。周幽王有個寵愛的妃子褒姒〔bāo-sì〕
長得很美,可是總不愛笑。有一天,周幽王為了逗她發笑,就無緣無故地下令點起烽火。各路諸侯看到警號,都紛紛帶兵趕到。結果自然是白跑一趟,上了大當,什麼動靜也沒有。這么一來,果然把褒姒逗笑了。可是後來到了真有敵兵入侵的時候,各路諸侯看到烽火,都不再相信了,因而誰也不派兵來救。周幽王因為得不到各路諸侯的援助,抵抗不了敵人的進攻,不但自己被殺,西周王朝也因此滅亡。這個故事表明了有組織的通訊方法在中國很早就出現了。
中國歷代王朝,利用這種烽棚仔兆火報警的方法來傳遞軍事情報,相沿很久。從後來發掘出來的「漢簡」①可以知道:在兩漢時代,從河西四郡(今甘肅武威、張掖、酒泉、敦煌),一直到鹽澤(今新疆東部羅布泊),都有烽火台設置,而且規模很大,據說是「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寨」。這些烽火台由各地地方官吏管轄。在地方最高長官太守以下,還設有不同等級的管理烽火台的官吏,如都尉、鄣尉、候官、候長、燧長等②;各台還按照遠近大小,分別配置若干兵卒。舉放烽火的方法,晝夜不同,白天舉煙,夜晚放火。此外,還採用各種不同的暗號來表示進犯敵人的多少,例如敵人在五百以下的放一道烽火,五百以上的放兩道烽火,等等。這種有組織的通訊方法,對防守邊疆、抵禦敵人,曾起過一定的作用。這種通訊方法,直到明、清時代,許多地方還在使用。例如山東省的煙台市,就是因為明朝在那裡設置狼煙台,防止倭寇入侵而得名的。
用烽火傳遞軍情,固然很快,但它不能把詳細的敵情從邊境傳達上來,更不能把上面的命令傳達下去。所以,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政治、軍事的需要,還形成了傳送官府文書的更嚴密的郵驛〔yì〕制度,和烽火配合使用。
(二)兩千多年的郵驛通訊
周朝時期,諸侯都自成一個國家。他們為政治、軍事上的需要,都在大道上經常設有驛馬和郵車,往返傳送官府文書。春秋時代的孔戚和子就曾說過:「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意思是說,他所提倡的道德學說,會比郵驛傳送命令傳播得更快。可見那時郵驛通訊不僅已相當完備,而且速度也相當高了。
古書《左傳》上有這樣一個故事:秦國(在今陝西一帶)和晉國(在今山西南部一帶)圖謀聯鏈租合進攻鄭國(在今河南鄭州一帶)。鄭國是一個小國,處於秦晉兩個大國的勢力威脅之下,處境危急,為瓦解敵軍進犯,鄭國便派使者到秦軍營建議:「秦鄭之間隔著一個晉國,滅亡鄭國,只有利於晉,而不利於秦。不如秦鄭結盟,將來秦國使者到東邊來,鄭國還可以做秦國的東道主。」秦國認為有理,即罷兵,並派杞〔qǐ〕子、逢孫、楊孫三人駐守鄭國。鄭國為了表示和好,將鄭國國都北門的鑰匙交給三個使者管理。那知杞子等卻向秦密報說,他們已掌握了鄭國北門,請派兵偷襲鄭國。可是當秦國派往偷襲鄭國的軍隊走到滑國(在今河南洛陽東面)地方的時候,便被鄭國商人弦高發覺。弦高感到祖國危在旦夕,便一面假裝成鄭國特派使者,用他販運的十二隻牛,去犒〔kào〕勞秦兵,暗示鄭國早已得到消息,有了准備;一面急忙利用通往鄭國的郵驛,星夜給國內報信。鄭國得到這個消息,立即嚴密戒備。秦兵發現鄭國已經作好應戰准備,只得停止前進,順便滅掉滑國而回。可見當時的郵驛制度是有很大作用的。
郵驛通訊隨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逐漸完備起來。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全國修築馳道,「車同軌」,「書同文」①,更促進了郵驛通訊的發展。到了唐朝,這種制度更是盛極一時。唐朝的郵驛,分陸驛、水驛和水陸兼辦三種,共有一千六百多處,其中水驛二百六十多處,水陸兼辦的也有八十多處。郵驛的行程也有明文規定,如陸驛規定馬每天走七十里,驢五十里,車三十里。各級官吏使用車馬多少,也有一定限制。不按規定辦事的要受到處分。遇有緊急事情,驛馬一天能跑三百里以上。詩人岑〔cén〕參在《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詩中,描繪郵驛速度道:「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平明發咸陽,暮及隴〔lǒng〕山頭。」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在范陽(今北京一帶)起兵反對唐朝,當時唐明皇(即唐玄宗),正在華清宮(今陝西臨潼縣境),離范陽有好幾千里路,可是很快就接到了這個消息。可見唐朝郵驛通訊的組織和速度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
元朝時期,由於軍事活動范圍的擴大,通訊事業就更加發展了。那時僅在中國境內,就設有驛站一千四百九十六處。元朝將驛館音譯為「站赤」,所以後來通稱郵驛為驛站。
有一個在元朝做官的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在他所著《馬可•波羅行紀》這部書里,曾提到元朝每二十五里必設一處驛站。每個驛站都有宏大華麗的房屋,內備床鋪,被褥皆以綢緞製成,住宿時所需物品,無不俱全,專為欽使來往休息之用。他
說,即使國王來住,也必定覺得非常舒適。他還說,這樣大的驛站,足有一萬多處,驛馬共有三十萬匹。馬可•波羅的描寫,可能有些誇大,但元朝驛站規模之大,可以想見。
另外元朝還沿襲宋朝的辦法,在各州縣廣泛設置「急遞鋪」。這種急遞鋪是專門傳遞官府的緊急公文的,有點象現在的軍郵,全國估計約有兩萬處。每鋪有幾個鋪丁,日夜不停地遞送文件。這些鋪丁腰裡掛著鈴鐺,手裡拿著槍,夜間還要拿著火把。他們走到路狹地方,就用力振鈴,叫路上車馬行人讓路。在快到下一個急遞鋪時,也在很遠地方振鈴,下鋪一聞鈴聲,即作好准備,接遞文書,繼續前進。這樣,一鋪接一鋪不停地傳遞,一晝夜規定要走四百里。
明朝驛站,基本上沿襲舊制。清朝中葉以後,近代郵政逐漸發展起來,代替了古老的驛站制度。
兩千多年來的郵驛通訊,雖然在邊防和經濟、文化的交流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對廣大人民卻是個沉重的負擔。例如,唐明皇為了讓他的寵妃楊貴妃吃到新鮮荔〔lì〕枝,就為她從長安(今西安)到四川涪陵專設了一路郵驛,晝夜飛馳,運輸新鮮荔枝。唐朝詩人杜牧所寫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兩句有名的詩句,就是對這件事的諷刺。又如清朝康熙年間,貴州巡撫①佟〔tóng〕鳳彩就曾上書皇帝,訴說貴州地區驛站的痛苦情況。他說,天下最苦最累的莫過於驛站,而驛站最險最遠的又莫甚於貴州。夫抬一站,勢必足破肩穿,馬走一站,也必蹄瘸〔qué〕脊爛。甚至苗民被逼得不能種地織布,死的死,逃的逃,流離失所的一天比一天多。其實,歷史上各個朝代的郵驛通訊都普遍有這種現象,這不過是兩個典型例子而已。
(三)民信局和僑批局
驛站是官府的通訊組織,只許傳送官府文書,除了宋朝還准許高官顯宦附寄家信之外,一般都不準附寄私人信件。既然這樣,私人如遇有緊急事情,需要通訊,地主、富商還可以派家丁或雇腳夫遠道傳書;一般老百姓只有託人捎帶,不但輾轉傳遞,緩不濟急,而且往往延誤或遺失。我國古書中記載了許多「鴻雁傳書」一類的故事,古代人民通訊的困難,可以想見。後來,由於生產的發展和生活的需要,人們的往來頻繁,出外經商的、做工的,以及在戰亂年代被迫出征的戰士和遠離家鄉逃荒避難的人們,都需要和家鄉親友通訊。特別是各地商人,為了互相交流商情、商談貿易、寄遞帳單等,更迫切需要通訊。於是民間傳遞信件的業務就應時而起。大約在唐朝的時候,長安、洛陽之間,就有了主要為民間商人服務的「驛驢」。當時還有一種叫做「飛錢」的辦法,就是各地商人把在長安販賣貨物所得的錢,存入各地方官府駐長安的機構,再憑收據到各地方的官府如數取錢。這實際上就是匯兌業務的萌芽。當時還發行了一種叫做「邸〔dǐ〕報」的手抄或木刻報紙,通過郵驛傳到各地,好象現在的報刊發行一樣。到了明朝,就出現了專為民間傳遞信件的民信局。西南各省的民信局有的叫作「麻鄉約」,相傳起源是這樣的:湖北麻城縣孝感鄉被遷往四川開墾的農民,由於想念家鄉,相約每年推同鄉回鄉幾次,來往帶送土產和信件,後來就形成專業的民信局。
民信局開始出現於沿海沿江通商方便的城市,以後逐漸發展到內地,直到東北和西北各省。清朝道光、咸豐、同治年間(公元1821至1874年)是民信局發展最盛的時期,當時全國大小信局總共有幾千家。自從清朝政府與英國簽訂喪權辱國的五口通商條約以後,上海商業和交通畸〔jī〕形發展,各民信局便紛紛擴大組織,在上海設立總號,在各地商埠設立分號、聯號或代理店。規模小的民信局,就聯合起來營業。這樣,在全國各商埠和交通較方便的大市鎮聯成了一個稀疏的民間通訊網。
民信局是一種商業組織,由東家(俗稱老闆)出資,僱用店員經營。因為它是以謀利為主要目的的,所以凡是能夠獲利較多的地方,各民信局就爭設機構和路班,無利可圖的偏僻地區就無人注意。民信局的服務對象也主要是商人。為了招攬業務,各民信局還給他們的主顧以種種便利。例如:在晚間商店結帳後,派人到各商店,登門收攬郵件和匯款。長年主顧還可以記帳總付信資,甚至還可以打折扣。
從很早的時候起,廣東、福建等省沿海地區的貧苦人民,到海外謀生的很多。還有一些人,是被帝國主義強盜騙到外國去作苦工的。這些旅居國外的僑胞,和他們的家屬通訊,或者把千辛萬苦掙得的一些零星銀錢寄回家裡,起先都是託人捎帶,很不方便。後來,廣東和福建有些民信局就向海外發展業務,組織了「僑批局」,專門辦理旅外僑胞的通訊和匯兌業務。因為福建方言把「信」叫做「批」,把華僑匯款附寄的信叫做「僑批」,所以把這種寄遞華僑信件和匯款的機構叫做「僑批局」。僑批局除在國內出國華僑較多的城鎮開設外,還在國外設立分號。據1930年統計,全國登記的僑批局共有一百八十家,所屬國內外分號共七百多家。到1948年全國解放前夕,還有僑批局一百多家,國內外分號共一千多家。它們對便利海外華僑寄信匯款和與祖國聯系起了積極作用,受到了海外廣大僑胞的歡迎;本身也獲得豐厚的利潤。
自從外國資本主義侵入中國以後,封建統治階級並沒有設法對中國官辦的驛站和民辦的民信局以及僑批局加以改革,而是一任侵略者侵奪我國的郵權。民信局和僑批局雖然遭到侵略勢力的打擊和摧殘,但是由於它們有著悠久的歷史並受到人民群眾的信賴,還維持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沒有被扼殺。後來,由清政府海關總稅務司英人赫德創辦海關郵政,利用其亦官亦洋的特殊權利,對民信局採取登記辦法,強令民信局接受海關郵政領導,限制民信局向輪船交運郵件,提高民信局交寄郵件總包費用,遭到民信局聯合罷業反抗。赫德乃改用另一套辦法,將海關郵政國內平信資費由四分降為一分,本埠平信由四分降為半分。以資本主義競爭手段,將民信局打擊得一敗塗地。甚至在辛亥革命後,官辦郵政還仿照民信局信件隨到隨投的優點,強迫官郵信差,實行每日由四次改為八次、十次、十二次的投遞制度,即使引起信差大罷工,也在所不惜。直到1935年,在國民黨反動政府勒令限期結束的高壓政策之下,民信局才被迫停辦。
--------------------------------------------------------------------------------
① 在造紙技術還沒有發明以前,古人用竹片或木片作為書寫材料。這種竹片稱簡,木片稱札或牘,通稱為簡。古書《詩經》記述殷末周初文王西征的詩中已有「簡書」名稱。漢代的竹筒就叫漢簡。
② 漢時河西四郡,把守邊境重要關口的武將稱為都尉;把守一處小城的武官稱為鄣尉;管理邊境偵察敵情的武官稱為候官;管理一個烽墩即一個偵察中心點的稱為候長;最基層的偵察哨長稱為燧長。燧長通常管有三至三十個戍卒。
① 「軌」就是兩輪之間相距的度數。戰國時,車軌的寬狹不一,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規定車軌一律六尺寬。同時秦始皇又廢除了原來的文字,改用一套叫做「小篆」的新文字,把全國的文字統一起來。
① 巡撫,職官名。明初設置,清朝時為一省行政長官,兼管軍事。
『叄』 現在主要的通訊方式是電話,中國最早的通訊方式是什麼
中國最早的通訊方式是飛鴿傳書。
飛鴿傳書與「鴻雁傳書」是一個意思,是古人之間聯系的一種方法,將信件系在鴿子的腳上,然後傳遞給要傳遞的人。古代通信不方便,所以聰明的人利用鴿子會飛,而且飛得比較快、會辨認方向等多方面優點,馴化了鴿子,用以提高送信的速度,通常來講,鳥類本身會認識回家的路,就像倦鳥歸巢一樣。
中國古代通信方式:
一、烽火傳軍情
「烽火」是我國古代用以傳遞邊疆軍事情報的一種通信方法,始於商周,延至明清,相習幾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漢代的烽火組織規模為大。在邊防軍事要塞或交通要沖的高處,每隔一定距離建築一高台,俗稱烽火台,亦稱烽燧、墩堠、煙墩等。高台上有駐軍守候,發現敵人入侵,白天燃燒柴草以「燔煙」報警,夜間燃燒薪柴以「舉烽」(火光)報警。一台燃起烽煙,鄰台見之也相繼舉火,逐台傳遞,須臾千里,以達到報告敵情、調兵遣將、求得援兵、克敵制勝的目的。
二、鴻雁傳書
「鴻雁傳書」的典故,出自《漢書·蘇武傳》中「蘇武牧羊」的故事。據載,漢武帝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漢朝使臣中郎將蘇武出使凶奴被鞮侯單於扣留,他英勇不屈,單於便將他流放到北海(今貝加爾湖)無人區牧羊。19年後,漢昭帝繼位,漢凶和好,結為姻親。漢朝使節來凶,要求放蘇武回去,但單於不肯,卻又說不出口,便謊稱蘇武已經死去。後來,漢昭帝又派使節到凶奴,和蘇武一起出使凶奴並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過禁卒的幫助,在一天晚上秘密會見了漢使,把蘇武的情況告訴了漢使,並想出一計,讓漢使對單於講:「漢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獵時,射到一隻大雁,足上系著一封寫在帛上的信,上面寫著蘇武沒死,而是在一個大澤中。」漢使聽後非常高興,就按照常惠的話來責備單於。單於聽後大為驚奇,卻又無法抵賴,只好把蘇武放回。
三、魚傳尺素
在我國古詩文中,魚被看作傳遞書信的使者,並用「魚素」、「魚書」、「鯉魚」、「雙鯉」等作為書信的代稱。唐代李商隱在《寄令狐郎中》一詩中寫道:「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古時候,人們常用絹帛書寫書信,到了唐代,進一步流行用織成界兆頌道的絹帛來寫信,由於唐人常用一尺長的絹帛寫信,故書信又被稱為「尺素」(「素」指白色的生絹)。因捎帶書信時,人們常將尺素結成雙鯉之形,所以就有了李商隱「雙鯉迢迢一紙書」的說法。顯然,這里的「雙鯉」並非真正的兩條鯉魚,而只是結成雙鯉之形的尺素罷了。
四、青鳥傳書
據我國上古奇書《山海經》記載,青鳥共有三隻,名曰詔蘭、紫燕(還有一隻青鳥的名字筆彎枯者沒有查閱到),是西王母的隨從與使者,它們能夠飛越千山萬水傳遞信息,將吉祥、幸福、快樂的佳音傳遞給人間。據說,西王母曾經給漢武帝寫過書信,西王母派青鳥前去傳書,而青鳥則一直把西王母的信送到了漢宮承華殿前。在以後的神話中,青鳥又逐漸演變成為百鳥之王——鳳凰。
五、黃耳傳書
信鴿傳書,大家都比較熟悉,因為現在還有信鴿協會,並常常舉辦長距離的信鴿飛行比賽。信鴿在長途飛行中不會迷路,源於它所特有的一種功能,即可以通過感受磁力與緯度來辨別。
信鴿傳書確切的開始時間,現在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但早在唐代,信鴿傳書就已經很普遍了。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一書中有「傳書鴿」的記載:「張九齡少年時,家養群鴿。每與親知書信往來,只以書系鴿足上,依所教之處,飛往投之。九齡目為飛奴,時人無不愛訝。」張九齡是唐朝政治家和詩人,他不但用信鴿來傳遞書信,還給信鴿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飛奴」。此後的宋、元、明、清諸朝,信鴿傳書一直在人們的通信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六、風箏通信
我們今天娛樂用的風箏,在古時候曾作為一種應急的通信工具,發揮過重要的作用。 傳說早在春秋末期,魯國巧匠公輸盤(即魯班)就曾仿照鳥的造型「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這種以竹木為材製成的會飛的「木鵲」,就是風箏的前身。到了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人們又用竹篾做架,再用紙糊之,便成了「紙鳶」。五代時人們在埋猜洞做紙鳶時,在上面拴上了一個竹哨,風吹竹哨,聲如箏鳴,「風箏」這個詞便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