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有多少個節日

中國有多少個節日

發布時間:2022-02-21 02:25:38

❶ 中國有哪些節日傳統節日

春節:農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歷,公歷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歷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元宵節:中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因此又稱「上元節」,即農歷正月十五日。在古書中,這一天稱為「上元」,其夜稱「元夜」、「元夕」或「元宵」。而元宵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社日節:南方為「社日」,北方為「龍抬頭」節社日分為春社和秋社,春社按立春後第五個戊日推算,一般在二月初二前後,秋社按立秋後第五個戊日,約新谷登場的八月。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寒食節:清明節前一天舊俗中的一個節日,在清明節前一天(一種說法是清明前兩天)(現大多和清明寒食一起過的習俗)。春秋時已出亡多年的晉國公子重耳回國即位[即晉文公],封賞隨其逃亡的臣子,唯獨漏掉了介子推。介子推於是攜老母隱居綿山[今山西省介休市東南]。晉文公得知後欲加封賞,尋至綿山,找不到他,便想燒山逼他出來。但介子推不願當官,堅持不出,結果母子二人俱被燒死。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將綿山改為「介山」,立祠祭祀介子推,並把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全國禁動煙火,只吃冷食。後來便形成了在這天寒食、掃墓的風俗。
清明節:公歷(陽歷)四月五日前後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最適合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日為「端午節」,是中國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因為人們認為「五月」是惡月,「初五」是惡日,因而避諱「五」,改為「端午」。端午節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記載,並非為紀念屈原而設立的節日,但是端午節之後的一些習俗受到屈原的影響。
七夕節:陰歷七月七日的晚上稱「七夕」。中國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此夜在天河鵲橋相會。所謂乞巧,即在月光對著織女星用綵線穿針,如能穿過七枚大小不同的針眼,就算很「巧」了。農諺上說「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鐮割好稻。」這又是磨鐮刀准備收割早稻的時候。
中秋節:陰歷八月十五日,這一天正當秋季的正中,故稱「中秋」。到了晚上,月圓桂香,舊俗人們把它看作大團圓的象徵,要備上各種瓜果和熟食品,是賞月的佳節。中秋節還要吃月餅。據傳說,元朝末年,廣大人民為了推翻殘暴的元朝統治,把發起暴動的日期寫在紙條上,放在月餅餡子里,以便互相秘密傳遞,號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義。終於在這一天爆發了全國規模的農民大起義,推翻了腐朽透頂的元朝統治。此後,中秋吃月餅的風俗就更加廣泛地流傳開來。
重陽節: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又稱「踏秋」與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插茱萸、賞菊花。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最多的幾個傳統節日之一。

❷ 中國一年中有幾個節日

節 日 時 間 節 日 時 間
元旦 1月1日 香水節 1月12 日
中國臘八節 農歷臘月初八 寵物節 2月1日
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 情人節 2月14日
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 國際婦女節 3月8日
植樹節 3月12日 愚人節 4月1日
清明節 4月5日 讀者節 4月25日
秘書節 4月26日 國際勞動節 5月1日
中國青年節 5月4日 護士節 5月12日
母親節 五月第二個星期日 國際兒童節 6月1日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 健身節 5月25日
父親節 六月第三個星期日 中國共產黨成立紀念日 7月1日
香港回歸節 7月1日 廚師節 7月16日
彝族火把節 7月25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8月1日
友誼節 8月2日 姊妹節 8月8日
七夕情人節 農歷七月初七 教師節 9月10日
中國鬼節 農歷七月十五 祖父祖母日 9月12日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 花周 9月19日
秋季第一天 9月23日 國慶節 10月1日
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 老闆節 10月16日
心肝寶貝節 10月16日 婆婆節 10月24日
世界足球日 10月26日 西方萬聖節 10月31日
美國萬聖節 10月31日 美國選舉日 11月2日
西方感恩節 11月23日 加拿大回憶日 11月11日
美國感恩節 11月23日 澳門回歸節 12月19日
光明節 12月22日 聖誕節 12月25日
新年前一天 12月31日

很多,傳統的是:春節,國慶,元旦,中秋,其它的五一,六一,三八等等節日。

❸ 中國一年中,共有多少個傳統節日

一:春節

春節(Spring Festival),即中國農歷新年,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口頭上又稱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歲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十:冬至節

冬至,又稱日南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祭祖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十一:灶王節

祭灶是一項在漢族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傳統習俗[1]。民間祭灶,源於古人拜火習俗。

❹ 中國一共有多少個節日,節氣

中國節日有:

中國傳統節日
▪ 春節 ( 農歷正月初一 )
▪ 元宵節 ( 農歷正月十五 )
▪ 頭牙 ( 農歷二月初二 )
▪ 寒食節 ( 清明節前一天 )
▪ 清明節 ( 節氣清明 )
▪ 端午節 ( 農歷五月初五 )
▪ 七夕 ( 農歷七月初七 )
▪ 中元節 ( 農歷七月十五 )
▪ 中秋節 ( 農歷八月十五 )
▪ 重陽節 ( 農歷九月九 )
▪ 冬至 ( 節氣冬至 )
▪ 臘八節 ( 農歷臘月初八 )
▪ 尾牙 ( 農歷臘月十六 )
▪ 祭灶 ( 農歷臘月廿四 )
▪ 除夕 ( 農歷十二月卅日 )

• 元旦(1月1日)
• 婦女節(3月8日)
▪ 植樹節(3月12日)
• 勞動節(5月1日)
• 青年節(5月4日)
• 護士節(5月12日)
• 兒童節(6月1日)
• 建軍節(8月1日)
• 教師節(9月10日)
• 國慶節(10月1日)

中國有24個節氣,分別是: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❺ 中國一共有多少個全國節日

答:中國一共有7個全國節日。
1.元旦節。
2.春節。
3.清明節。
4.勞動節。
5.端午節。
6.中秋節。
7.國慶節。

❻ 中國一共有多少個節日

7月份 7月1日:中國共產黨誕生日(1921) 7月1日:香港回歸紀念日(1997) 7月1日:國際建築日(1985) 7月1日:亞洲30億人口日(1988) 7月2日:國際體育記者日 7月第一個星期六:國際合作節(國際合作社日)(1995) 7月7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1937) 7月11日:世界人口日(1987) 7月11日:中國航海節 7月14日:銀色情人節 7月16日~30日 中國啤酒的故鄉——哈爾濱啤酒節 7月26日:世界語(言)創立日 7月31日:非洲婦女日(1962) 8月份 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1927) 8月1日~5日 大不列顛啤酒節 8月5日:恩格斯逝世紀念日(1895) 8月6日:國際電影節(1932) 8月8日:中國男子節(爸爸節)(1988) 8月9日:世界土著居民國際日(1994) 8月12日:國際青年日 8月13日:國際左撇子日(1976) 8月14日:綠色情人節 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日(1945) 8月22日:鄧小平誕辰紀念日(1904) 8月23日:販賣黑奴及其廢除的國際紀念日 8月26日:全國律師咨詢日(1993) 8月12日~27日 青島啤酒節 9月份 9月1日:全國中小學開學日 9月3日: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1945) 9月8日:國際新聞工作者日(1958) 9月8日:世界掃盲日(1966) 9月9日:毛澤東逝世紀念日(1976) 9月10日:中國教師節(1985) 9月14日:世界清潔地球日 9月14日:音樂情人節與相片情人節 9月16日:國際臭氧層保護日(1994) 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紀念日(中國國恥日)(1931) 9月20日:全國愛牙日(1989) 9月21日:國際和平日(1981) 9月第三個星期六:全民國防教育日(2001) 9月21日:世界老年性痴呆宣傳日 9月27日:世界旅遊日(1980) 9月第四個星期日:國際聾人節(1958) 9月最後一個星期日:世界心臟日(2000) 9月最後一個星期日:世界海事日 9月16日~10月1日 慕尼黑啤酒節 9月28日~30日,10月5日~7日 斯德哥爾摩啤酒節 10月份 10月1日:國慶節(1949) 10月1日:國際音樂日(1980) 10月1日:國際老年人日(國際老人節)(1990) 10月4日:世界動物日 10月5日:世界教師日(1944) 10月第一個星期一:國際住房日(世界人居日)(1986) 10月第二個星期四:世界視覺日 10月9日: 世界郵政日(萬國郵聯日)(1969) 10月10日:辛亥革命紀念日(1911) 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世界心理健康日)(1992) 10月第二個星期三:減少自然災害國際日(1990) 10月11日:聲援南非政治犯日 10月11日:世界鎮痛日(2004) 10月12日:世界60億人口日(1999) 10月13日:中國少年先鋒隊誕辰日(1949) 10月14日:世界標准日(1969) 10月14日:葡萄酒情人節 10月15日:國際盲人節(白手杖節) 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 10月17日:世界消除貧困日(消滅貧窮國際日) 10月22日:世界傳統醫葯日 10月24日:聯合國日 10月24日:世界發展宣傳日(世界發展信息日) 10月25日:抗美援朝紀念日(1950) 10月28日:關注男性生殖健康日 10月31日:世界勤儉日 11月份 11月1日:植樹造林日 11月6日:防止戰爭和武裝沖突糟蹋環境國際日(2001) 11月7日:蘇聯十月革命紀念日(1917) 11月8日:中國記者節 11月9日:中國消防宣傳日(消防節) 11月10日:世界青年節(日) 11月12日:劉少奇逝世紀念日(1969) 11月12日:孫中山誕辰紀念日(1866) 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1995) 11月14日:橙色情人節與電影情人節 11月16日:國際容忍日(國際寬容日) 11月17日:國際大學生節(國際學生日) 11月20日:非洲工業化日(1989) 11月20日:國際兒童日 11月21日:世界電視日 11月21日:世界問候日(1973) 11月24日:劉少奇誕辰紀念日(1898) 11月25日:消除對婦女的暴力行為國際日(1999) 11月28日:恩格斯誕辰紀念日(1820) 11月29日:聲援巴勒斯坦人民國際日(1977) 11月第四個星期四:美國感恩節 12月份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12月2日:廢除奴隸制國際日(廢除一切形式奴役世界日) 12月3日:世界殘疾人日 12月4日:中國法制宣傳日 12月5日: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自願人員國際日 12月5日:世界強化免疫日 12月5日:世界弱能人士日 12月7日:國際民航日 12月9日:「一二·九」運動紀念日 12月9日:國際反腐敗日 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1950) 12月第二個星期日:國際兒童電視廣播日 12月11日:世界防治哮喘日 12月12日:西安事變紀念日 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 12月14日:擁抱情人節 12月18日:國際移徙者日 12月20日:澳門回歸紀念日 12月21日:國際籃球日 12月25日:西方聖誕節 12月26日:毛澤東誕辰紀念日 12月29日:生物多樣性國際日(1994) 農歷節日: 正月初一::春節 正月十五::元宵節 正月十六至二十::侗族蘆笙節 正月二十五::填倉節 正月二十九::送窮日 二月初一::瑤族忌鳥節 二月初二::春龍節(龍抬頭) 畲族會親節 二月初八::僳僳族刀桿節 三月十五::佤族播種節 三月十五至二十五::白族三月街 四月初八::牛王誕 四月中旬:(傣歷六月二十四到二十六日)傣族潑水節 四月十八::錫伯族西遷節 五月初五::端午節 五月十三::阿昌族潑水節 五月二十二:鄂溫克族米闊魯節 五月二十九::瑤族達努節 六月初六::曬衣服 壯族祭田節 瑤族嘗新節 六月二十四::火把節 七月初七::女兒節 七夕情人節 七月十三::侗族吃新節 七月十五:中元節 :盂蘭盆會 普米族轉山會 八月十五::中秋節 九月初九:重陽節 十月初一::祭祖節 十月十六::瑤族盤王節 十一月二十:黎族年、 臘月初八:臘八節 臘月二十三:小年 臘月最後一天:除夕

❼ 中國共有多少個節日

農歷節日
農歷正月初一春節(the Spring Festival)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Lantern Festival)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the Dragon-Boat Festival)
農歷七月初七乞巧節(中國情人節)(Double-Seventh Day)
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the Mid-Autumn Festival)
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農歷臘月初八臘八節(the laba Rice Porridge Festival)
農歷臘月二十四傳統掃房日

中國法定節日有:新年(1月1日),全國放假一天;春節(農歷新年),全國放假三天;國際勞動婦女節(3月8日);植樹節(3月12日);國際勞動節(5月1日),全國放假三天;中國青年節(5月4日);護士國際節(5月12日);兒童節(6月1日);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念日(7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8月1日);教師節(9月10日);國慶節(10月1日),全國放假三天;記者節(11月8日)。 人大代表提出將傳統節日納入法定假日

春節
春節,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傳統節日。100多年前,民間藝人「百本張」曾在他的曲本中這樣寫道:「正月里家家賀新年,元宵佳節把燈觀,月正圓,花盒子處處瞅,炮竹陣陣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這是歷史上關於歲首春節的生動寫照。
相傳堯舜時期,我國就有了這個節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辭中,亦有關於春節的記載,有慶祝歲首春節的風俗。但當時的歷法,是靠「觀象授時」,是否准確,尚難確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我國人民創造了「太初歷」,明確規定以農歷正月為歲首。從這時起,農歷新年的習俗就流傳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國成立,改用公元以後,這個節日就改為春節。

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聚、其樂融融。
元宵節起源於漢朝,據說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後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後死後,平除呂後勢力,擁立劉恆為漢文帝。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後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並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在「太初歷」中就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龍抬頭節
民間傳說,每逢農歷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 我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
每當春龍節到來,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天早晨家家戶戶打著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回到家裡便點燈、燒香、上供。舊時,人們把這種儀式叫做「引田龍」。這一天,家家戶戶還要吃面條、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為「挑龍頭」、「吃龍膽」、「金豆開花,龍王升天,興雲布雨,五穀豐登」,以示吉慶。

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國較為古老的傳統節日。每逢陰歷五月初五這天,人們都要在江河湖海上舉行賽龍舟,還要吃粽子、戴香袋、踏青采艾蒿等,這些活動已成為千古不變的習俗,從古至今一直在沿續著。
若說到端午節的來歷,人們首先就會想到愛國詩人屈原。相傳戰國時,楚襄王寵信奸佞,屈原因仗義直言遭革職放逐。秦國趁機進攻楚國,楚地千里疆域毀於一旦。眼見國破家亡,百姓流離失所,屈原是有心報國而無力回天,憤然之下,屈原抱巨石投汩羅江而去。當地百姓聞聽屈原投江,紛紛前來救助,他們順流而下,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未尋見屈原的屍體,湖面上舟船往來穿梭百舸爭游的場景蔚為壯觀。這一日正是陰歷五月初五日。後來,每逢這一天,人們就在江河上賽龍舟,意在懷念屈原。人們還把粽子投入水裡,只為了喂飽魚龍蝦蟹,保全屈原的屍身不被吞食。

七夕情人節
七夕節又稱為「乞巧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節日。相傳,每年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

鬼節
每年農歷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也稱「中元節」有些地方又州俗稱「鬼節」,「施孤」。本是印度一種佛教儀式,佛教徒為了追薦祖先舉行「盂蘭盆會」。佛經中《盂蘭盆經》以修孝順勵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國追先悼遠的俗信,於是益加普及。民間普遍流傳目蓮解救母厄的故事:
「有目蓮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為烈焰,飢苦太甚。目蓮無法解救母厄,於是求教於佛,為說盂蘭盆經,教於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於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因為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指農歷),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為中秋節。又因此夜浩月當空,民間多於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據史書記載:「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葯服之,遂奔月為月精。」嫦娥此舉所付出的代價是罰作苦役,並終生不能返回人間。李白為此頗為傷感,寫有詩句:「白兔搗葯秋復春,女亘娥孤棲與誰鄰?」嫦娥自已雖覺月宮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圓夜清之時,返回到人間與夫君團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須回到月宮。後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與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許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時,祈求「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年復一年,人們把這一天作為節日來慶祝。

重陽節
重陽節又名重九節,九月九,榮萸節,菊花節等。重九日是古代即有的慶祝風俗。唐代把重陽正式定為節日。在唐代,重陽節人們有登高、插茱萸的習俗。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戰國時代。屈原在《遠游》中曾寫道:「集重陽人帝宮兮」。到了漢代,重陽之俗逐漸在民間流行。據說,漢高祖劉邦的愛妃威夫人被呂後慘害後,侍候戚夫人的宮女賈也被逐出宮,嫁與貧民為妻。賈傳出: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都要佩茱萸、食蓮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於是,重陽之俗便從宮中傳到了民間,並逐漸盛行。

臘八節
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稱為「佛成道節」。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

❽ 中國有多少個節日啊

中國法定節日有:新年(1月1日);春節(農歷新年);國際勞動婦女節(3月8日);植樹節(3月12日);國際勞動節(5月1日);中國青年節(5月4日);護士國際節(5月12日);兒童節(6月1日);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念日(7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8月1日);教師節(9月10日);國慶節(10月1日);記者節(11月8日)。

中國的元旦,據傳說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南北朝時,南朝蕭子雲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

中國重大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此外,各少數民族也都保留著自己的傳統節日,諸如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瑤族的達努節、白族的三月街、壯族的歌圩、藏族的藏歷年和望果節、苗族的跳花節等等。

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中的第一個傳統佳節。過去,春節被稱為「新年」,因為按照中國歷史上一直沿用的農歷,這天是正月初一,為新一年的開頭。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初一。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採用公歷紀年,農歷新年便改稱「春節」(大約在公歷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間)。春節時,家家貼春聯、貼年畫、裝飾居室。春節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團聚的重要時刻,全家人歡聚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許多人通宵不眠,稱「守歲」。次日,大家便開始到親朋好友家裏「拜年」,相互問候,祝願在新的一年裏萬事如意。春節期間,傳統的文娛活動以獅子舞、龍燈舞、劃旱船、踩高蹺最為普遍。

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這是春節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並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司馬遷創建《太初歷》,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隋書·音樂志》日:「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亘八里,列戲為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過元宵節,有吃元宵和觀燈的習俗。元宵以糯米粉為皮,內裹果料糖餡,圓形,是「團圓」的象徵。元宵節觀燈始於公元一世紀,沿至當代仍在各地盛行。每到元宵節之夜,許多城市舉辦燈會,展出各種彩燈,造型新奇,千姿百態;在農村,則舉行文娛活動,如放焰火、踩高蹺、耍龍燈、扭秧歌、盪鞦韆等。

中和節在農歷二月二,俗稱龍抬頭。此時正值驚蟄前後,春歸大地,萬物復甦,蟄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蟲蛇獸將從冬眠中醒來,傳說中的龍也從沉睡中醒來,故名龍抬頭。古時龍是神聖的象徵,所以就借龍來驅逐害蟲。明代曾流行熏蟲兒,二月二這天人們要把元旦祭祀餘下的餅,用油煎,以此熏床和炕,叫熏蟲兒。在農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圍宅一圈,再入院內繞水缸一圈,中引龍回。有趣的是,這天的飲食也多以龍為名。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中吃龍鱗,吃面條叫吃龍須,現在的「龍須面」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小孩這天剃頭理發,叫「剃龍頭」。婦女在這天還不動針線,據說是為了避免傷龍眼。也還有以蠟燭照房子牆壁,有「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之語。不過這個節日現已被人們遺忘了,但吃春餅等習俗至今還有。

清明掃墓祭祖 4月5日前後為清明節。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00多年歷史。公歷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清明節原是祭祀祖先的節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這一天開展祭掃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動。清明時分,天氣轉暖,草木復萌,人們常常結伴到郊外踏青、放風箏、欣賞春光,所以清明節有時也被稱做"踏青節"。

端午悼念愛國先人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本名「端午」。《太平御覽》卷三十一引《風土記》有「仲夏端五,端,初也」之句。一般認為,它是為紀念中國古代詩人屈原而產生的。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戰國時期楚國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無法實現,又無力挽救楚國的滅亡,當秦國滅楚後,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羅江自沉;江邊群眾得知,便紛紛駕舟打撈屈原屍體。為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後人把這天定為端午節。每逢此節,民間有帶香袋、吃粽子、賽龍舟習俗。香袋錶示屈原的品德節操如馨謚藝,萬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魚把屈原的屍體吃了,後成為節日食品,劃龍船則表示去營救屈原。

農歷七月初七夜,稱「七夕」,是傳說中牛郎織女每年相會的日子。是夕,陳瓜果子於庭中,女孩子結綵縷,穿七孔針。據說先穿完者為巧。「乞巧節」,又由於多是女孩子參加,故稱「少女節」。

中元節在農歷的七月十五。是傳說中地官的生日,所以又稱「鬼節」。佛教徒這天要設「盂蘭盆」,施齋供僧,舉行誦經法會以及水陸道場、放河燈等宗教活動。中國大約是在梁武帝時(六世紀上半葉)始設「盂蘭盆齋」的。現在,設「盂蘭盆」的在民間少見,但放河燈的習俗卻仍在一些地區流傳下來。

中秋闔家團員 農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又稱「團圓節」。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節最早源於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禮制。魏、晉、唐、宋以來,逐漸演變成賞月的風俗。「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據傳這個中華民族重要節日的形成與「唐明皇夢游月宮」的故事有關。在古代,每逢中秋人們就用精製的糕餅祭奉月神;祭奉之後,全家人分吃,表示闔家團圓歡聚。這種風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重陽登高敬老 重陽節為農歷九月初九,是魏晉以後興起的節日。「重陽」、「重九」之名,肇於三國時代。主要有五種傳統習俗。一是登高,此時秋高氣爽、景色宜人,正是游歷的好季節,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於健康。二是插茱萸,可驅秋蚊滅蟲害。三是飲酒賞菊。農歷九月正是菊花盛開之時,觀賞千姿萬態的秋菊,喝幾盅菊花酒,也重陽節的樂事。四是食重陽糕。人們把糧食製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謂之重陽糕,而「糕」又與「高」諧音,食之謂可步步高升。五是開展敬老活動,從古至今重陽敬老之風綿延不絕。

農歷十二月(又稱臘月)初八,俗稱臘八。早先傳說這天是釋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寺院都要煮粥祭佛,後來成為民間習俗,以示五穀豐登。

民間有這樣一首俗曲;「年年有個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當中擺上一桌供,兩邊配上兩碟糖。黑豆乾草一碗水,爐內焚上一股香。當家的過來忙祝贊,祝贊那灶王降吉祥」。它反映了過去民間祭灶的情景。這天由於特別熱鬧,有人甚至認為這是農歷新年的「綵排」,所以又稱過小年。現在盡管設有在祭灶的了,但每年臘月二十三前後賣的關東糖、至今仍是人們喜愛的傳統食品。
參考資料:http://big5.huaxia.com/zk/zkwz/2004/00273333.html

閱讀全文

與中國有多少個節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英國畢業後怎麼找工作 瀏覽:574
印尼盾為什麼面值這么大 瀏覽:111
印度檀和西澳檀哪個味道好 瀏覽:540
義大利文化需要讀哪些書 瀏覽:158
越南到中國的機票需要多少人民幣 瀏覽:722
我們為什麼幫印度 瀏覽:412
中國象棋哪個戰績好 瀏覽:306
中國哪個朝代幫助日本統一 瀏覽:188
印度尼西亞盛產什麼咖啡 瀏覽:650
印度的咖喱怎麼樣 瀏覽:106
英國簽證補交材料後多久出簽 瀏覽:175
怎麼申請英國招生官 瀏覽:621
美國制裁伊朗憑什麼就合法 瀏覽:747
英國什麼時候用大本鍾 瀏覽:348
哪個詞典包含義大利語 瀏覽:65
螺旋狀義大利面用番茄醬怎麼做 瀏覽:726
印尼馬夫一天收入多少 瀏覽:619
印度天天吃什麼魚 瀏覽:377
中國末代清朝皇帝叫什麼 瀏覽:324
伊朗衛生部說什麼 瀏覽: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