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五大文化圈為什麼都與宗教有關
西方文化圈(拉丁文化圈)
拉丁文化圈,代表天主教(以及新教各派)文化,後來突出科技文化,包括英美等世界多數國家。
西方文化圈的地理范圍,主要是以白種人的居住地為主,包含歐、美、紐、澳等地。西方文化圈的共同特色,主要有:議會政治(政治)、實行資本主義的市場機制(經濟)、中產階級為社會上的主要力量(社會)、物質文明發達、基督教的價值觀仍為主流以及重視消費與享受(文化)。
東亞文化圈(漢字文化圈)
漢字文化圈,代表儒學文化和後來的佛教文化,包括中國、日本、朝鮮等國,以及以華語作為民族語言之一的新加坡。
東亞文化圈的區域,主要是以東亞為主,以中國為核心,包括韓國、日本、越南等地;正因為中國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擴散中心,所以中國會成為東亞文化圈的核心,而表現在東亞文化圈的共同特色有:漢字、儒家思想(例如這些地方都設有孔廟)、以中國律法為藍本所制定的法律制度、中國化的佛教。
伊斯蘭文化圈(阿拉伯文化圈)
阿拉伯文化圈,代表伊斯蘭教文化,包括阿拉伯國家(埃及、沙烏地阿拉伯等)以及信伊斯蘭教的其他國家和地區(伊朗、巴基斯坦等)。
伊斯蘭文化圈的區域主要在:印度半島、阿拉伯半島、東南亞以及非洲,其特色就是直到今日仍虔誠地保持對伊斯蘭教的信仰,以及阿拉伯文字的使用。東南亞主要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有:馬來西亞、印尼(除了巴里島之外)、菲律賓南部的閩達納蛾島等等。
印度文化圈(南亞文化圈)
印度文化圈,代表印度教和佛教文化,包括印度、孟加拉、緬甸、尼泊爾、斯里蘭卡、泰國、寮國、柬埔寨等。
印度文化圈的范圍主要在印度半島與東南亞的一些地區。其特色就是表現在對梵文系字母的使用和印度教的宗教信仰上。
東歐文化圈(斯拉夫文化圈)
斯拉夫文化圈,代表東正教文化,包括俄羅斯、保加利亞、南斯拉夫等。
東歐文化圈的范圍:主要是在俄羅斯、東歐以及巴爾干半島等地為主;而東歐文化圈所展現出的主要特色有:以東正教為其宗教信仰,使用斯拉夫字母,而在政治方面,在共產蘇聯尚未瓦解之前,因為東歐以及巴爾干半島地區皆受其控制,所以都傾向極權專制,而且在經濟方面實行共產主義,但這些現象已隨著共產蘇聯的瓦解而有了改變,在政治與經濟方面逐漸向西方文化圈結合、靠攏。
❷ 在線急等!東方三大文化圈(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中國文化的)的異同
你是要寫論文嗎?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民族性格
2價值取向
3世界觀•鍵梁友人生觀
4思維方式
5宗教信仰
6文化要素:經濟、政治、科學、宗教、道德、文學、藝術
我這里有一些資料:
印度人的思維方式具有抽象思維發達、善思辯的特點。
他們習慣於思考普遍性原則,其思維方式具有不重視個體和特銖性、將具體的個體和特銖的感知從屬於普遍性的特點。
印度幾乎所有的宗教哲學都探討宇宙的普遍性問題,多數教派都重視「萬物一體」的觀念。只有現象世界背後的那個普遍存在的才是實在的,才是世界的最終根源稿槐,現象世界的各種變化是一種虛幻,任何事物越是個體化就越缺少實在的本質,個體只不過是普遍存在的有限的表現而已。
印度人有尊重、服從於普遍原則的傾向,普遍秩序被視為最高權威,它不僅超越個體也超越國家和民族,個體必須服從這個真理,即使視國王也要由宗教領袖所闡述的至高無上的永恆法也約束。
與此形成對照的是,中國人的思維有更重視特銖性而輕視普遍性的傾向。
中國人高度重視那些被具體經驗過的事情,注重通過直覺,聽覺也被認為是靠不住的。我們喜歡以具體的形式表達客觀事物復雜的多樣性而不喜歡對事物法則進行把握。
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大多喜歡用身邊具體的事物來比喻抽象的概念,用淺顯的例子闡述深奧的道理。這同古代印度思想家更喜歡使用抽象概念闡述其思想形成對照。
「事物現象的特徵是千差萬別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因此信賴直覺表現和重視個別性的中國民族,自然對事物的多樣性特別敏感,並很少去考慮有關規制事物多樣性的普遍適用的法則」
阿拉伯文化則是有以下特徵,一是宗教性,西方是宗教社會化,而阿拉伯可以說是社會宗教化。伊斯蘭教自7世紀起便主宰了阿拉伯世界的政治、文化、生活。二是融合性,阿拉伯文化圈地處亞非歐三大洲交接處,自古便是世界文化樞紐。他們傳播並吸收了外來渣差文化,如伊朗的文學、印度的數學、希臘的哲學,也在擴張過程中融合了阿拉伯各個被征服地區的文化,如埃及、敘利亞、蘇丹等。第三,阿拉伯文化在現代則表現出強烈的復古性,他們總覺得伊斯蘭問世之初的公社時期是阿拉伯最美好的時代,另外也非常懷念阿拉伯伊斯蘭帝國中世紀的叱吒風雲。而在近現代阿拉伯地位的沒落、西方的霸權主義、以色列的囂張更使他們感到深深失落,所以現在阿拉伯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相當活躍。
❸ 古代四大文化圈
所謂的「四大」或「五大」都是不同的人依據自己對社會的不同理解而分類的,一般我們比較喜歡說「四大文明古國」和「五大文化圈」。
季羨林先生按照人類歷史文化歸類的四大體系,分別是:
中國文化體系
印度文化體系
波斯阿拉伯伊斯蘭文化體系
歐洲文化體系
但我以為,這四個文化圈至今仍然是世界文化的主流分類,而LZ所說的「古代」四大文化圈,應該是指以四大文明古國地區為中心發展的四大文化圈,其分別為:黃河文明(古中國)、尼羅河文明(古埃及)、兩河文明(以古巴比倫為首的各文明形式,今天的伊拉克及周邊地區)、印度河文明(古印度)
他們都是從公元前4000年左右就存在了的強大文明,就算是被認為是現代歐洲文明起源的希臘文明和基督教文明都晚了三四千年(耶穌基督誕生年為公元元年,晚了4000年還敢說我們是野蠻人……無語)
黃河文明(文化圈范圍:中國地區,後延伸到東亞地區)不多說,炎帝啊黃帝啊堯舜禹啊雖說後人把他們神話化了,可是確實存在過,夏商西周春秋戰國是封建社會文明發展期,至秦漢趨於興盛,所以有人說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沒有滅亡,因為其文明至今天仍有延續性和傳遞性,中間無斷層。
印度河文明(文化圈范圍:整個印度半島,甚至如今的巴基斯坦等地)
古代印度,又譯身毒、天竺。公元前2500-前1500年,達羅毗荼人創造了哈拉帕文化。
哈拉巴文化是古代印度青銅時代的文化,它代表了一種城市文明。從已經發掘的城市遺址來看,城市的規劃和建築具有相當高的水平。如摩亨佐·達羅城,面積達260公頃,全城悉橡劃分為12個街區,有整齊寬闊的街道和良好的排水系統,有的住宅精美寬敞。這一文明延續了幾百年之後逐漸衰落,於公元前18世紀滅亡。
哈拉巴文化衰落後,由印度西北方入侵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在印度創立了更為持久的文明。雅利安人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現在印度西北部,逐漸向南擴張。到了公元前6世紀初,相傳在印度形成了16個國家。經過長時期的兼並戰爭,公元前4世紀,在南部的恆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為中心的統一國家。
在這一時期,印度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遭到波斯帝國的入侵。波斯人統治印度河流域近兩個世紀之久,直到公元前4世紀後期才一度被馬其頓的亞歷山大所征服。旃陀羅笈多領導了反馬其頓起義,在驅逐了侵略者後統一了北印度,不久又推翻了摩揭陀國的難陀王朝,從而建立起古代印度最為強盛的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時代發展到全盛時期。他經過多年征戰,使王朝版圖擴展到除印度半島最南端以外的整個南亞次大陸,即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這個龐大的帝國是依靠軍事征服建立起來的。因此在阿育王死後不久便肢沒陷入分裂。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後一個國王被推翻。此後,印度半島再也沒有統一過。
古代印度在數學、宗教、文字、地理、天文、建築、醫學等領域都有驚人成就,所謂阿拉伯數字實際上起源於印度,只是通過阿拉伯人傳播到西方而已。
兩河流域文明是指(文化圈范圍:如今的中西亞地區):在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所經過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發展出的文明,是西亞最早的文明。主要由蘇美爾(Sumerian)、阿卡德、巴比倫、亞述等文明組成。這一地區人們驍勇善戰,戰爭頻發,楔形文字、漢莫拉比法典等都是這里的產物,因為各國文化都有很多可說的,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LZ有興趣可以查查這里的各文明歷史。
古埃及文明(文化圈范圍:埃及、西亞、地中海周邊):
1、前王朝時期(金石並用時期,約公元前4500—3100年)
2、早王朝時期(1—2王朝,約公元前3100—2680年)
3、古王國時期(3—6王朝,約公元前2686—2181年)
4、第一中間期(7—10王朝,約公元前2181—2040年)
5、中王國時期(11—12王朝,約公元前2040—1786年)
6、第二中間期(13—17王朝,約公元前1786—1567年)
7、新王國時期(18—20王朝,約公元前1567—1085年)
8、後王朝睜飢旁時期(21—31王朝,約公元前1085—332年)
9、馬其頓希臘人和羅馬人統治時期(公元前332—公元642年)
從第1到第4時期,是奴隸制國家形成和統一王朝出現的時期,第5至第7時期是統一王國重建和帝國時期,第8至第9時期是埃及奴隸制國家衰落和陷於外族統治下的時期。
金字塔啊木乃伊啊埃及艷後啊……其文明程度令後人只有嘆為觀止的份。
❹ 人類的兩大文化體系和四個文化圈各指的是什麼今天的狀況如何
兩大搭鬥文化體系,基督教文化體系,中華文化體系。
四個文化圈:基督教文化圈、中華儒教文化圈,伊斯蘭教文化圈,印度次大陸游枝侍文化圈。神吵
❺ 漢文化圈,回族文化圈,哪個厲害
當然是漢文化圈,回族是杜撰出來的,只是信回教的漢人。回民都講漢語。
❻ 大中華的文化圈
大中華區主要屬於人文經濟區域,當然可以有兩種解釋,在地理層面上特指的是: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外蒙古。而在人文和經濟層面上泛指的則是:包括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在內的,以及華人華裔華僑人口眾多,移民歷史悠久的(移民僑居)聚集國,或華人華裔華僑的經濟和中華文化影響力較大的國家或地區,如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大中華華人圈。另外有時也包括泰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英國、法國、越南等地的唐人街,或華人聚居區。
試以英國文化為例,在16世紀之前,英國文化的傳播,原只限於英倫三島,但隨著大英帝國的崛起與殖民地的擴張,後來擴展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是為第二圈。再擴展到從英殖民地獨立出來的國家,如印度、斯里蘭卡、緬甸、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國,是為第三圈。而其他國家或地區受英國文化影響的人士,尤其是專業人士,就是第四圈。
英國在寰球各國或地區,都設有「英國文化協會」,為世界各地不同種族的人民服務,此外還有「共和聯邦」的組織機構,成員來自寰球五大洲的國家,足見英國文化對全球人民的影響之大了。 大中華文化的發展模式可能會近似英國,先以中國大陸本土為主,香港、澳門、台灣是第二圈。第三圈是過去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國家,也包括東亞和東南亞經濟發達的國家,例如日本、韓國、越南和泰國等。
日本是世界經濟強國之一,過去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至大且深,至今仍使用漢字。韓國和中國文化也有千絲萬縷的關系,雖然已經採用拼音文字,但韓國人的姓名和特殊的專有名詞,仍需要用到漢字。
越南也已改用拼音文字,但越南的許多歷史和文化,仍載錄在漢字古籍中,而越南的經濟與中國有著密切的關系。泰國的佛教文化、中庸之道和進取心,也與中國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
至於第四圈的大中華經濟圈則可涵蓋兩類,一類是指居住於世界各地的華人華裔,特別是指亞洲以外的華人華裔,他們大都群居於拉丁美洲、歐洲、大洋洲等文化和經濟發達的國家,而且都已經歸屬為所在國的公民,效忠所在國。 華人自願遷徙海外,始於19世紀,王賡武指出:「19世紀時,國內的戰亂與飢饉,把許多中國人『推出』國外;而國外一些新興的工業國又亟需廉價勞工,為貧困的中國人提供了工作的機會,把他們『拉』過去。這些華人以堅韌不拔與大無畏的進取精神,接受了挑戰。海外華人的核心問題,在於他們對國外不同的情況作出不同的反應。尤其是許多人從實際經驗中,決定在居留地定居下來,不再回中國,這就形成了海外華人建立了特殊的社區,而這也反過來決定了他們希望其後裔在居留地的前途。」(見潘翎主編《海外華人網路全書》)
這些決定在居留地定居下來的中國人,就被歷史學家稱為「海外華人」(Overseas Chinese)或「散居海外的華人」(Chinese diaspora)。
台灣從六七十年代開始,島內大量人民移居海外,80年代以後,香港和中國大陸人民蜂擁移居歐美,甚至遠至中東和非洲。他們在政治上雖然效忠所在國,但血比水濃,在文化上卻認同中國,學者杜維明在《海外華人網路全書》里把這這一類人歸為全球「文化中國」(Cultural China)的成員。然而,無論如何歸類,他們都是大中華文化圈第四圈的基石和大本營。
大中華文化圈第四圈第二類主要是指非華族人士,包括熱愛中華文化或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人士,也包括跟中國在商業與經貿上有來往的人士。
中國文化由本土而至兩岸三地、再擴展到第三圈,第四圈也正在逐漸發展形成中。因此,漢字作為中國文化和經濟的載體,其使用價值就顯得越來越重要了。
然而,不管是大中華經濟圈也好,還是大中華文化圈也罷,筆者偏愛使用「漢字文化圈」。不過這個詞應該賦予新的涵義,意指受到漢字文化影響的國家,以及使用漢字的國家或地區,都可概括在漢字文化圈裡頭。 換言之,漢字文化圈就是「筷子文化圈」,包括了中國大陸、港澳和台灣,也包括了日本、韓國、越南、新加坡和世界各地的華人華裔。
❼ 中華文化圈都包括哪些國家,他們的實力如何
自從人類進化開始,在世界各地就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文明,比如西方國家的基督宗教文明,東亞的中華文化等,因為地區不同,文化的根源不同,這些文明也是各有各的特色。
而隨著時間長河的流逝,一部分文明因為各種原因被歷史淘汰,逐漸消失,其他文明卻保留至今,比如曾經的四大文明古國,就剩下了如今的中國還在興盛發展。
以至於現在有一種說法,中華民族的文化底蘊十分深厚,所以處於或者深受中華文化圈影響的國家發展得也不會落後。
那這句話是怎麼得出來的呢?且看下文分析。
一、早期中華文化圈的興盛
甚至在其他第三世界的國家眼中,中國儼然已經成為了第二個超級大國,而這一系列的發展當然得益於中華文化圈的強大影響力。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經歷了幾千年的文明建設,沒有泯滅在時間長河當中,自然有它的精妙之處。
而且建設這樣一個中華文明並非一日之功,哪怕中華文明十分古老也阻擋不住它特有的文化魅力,況且,現如今我們生活的社會就是中西方文明相結合的結果,足以見得中華文化的重要。
所以作為新一代中華文明的守護者和建設者,我們不僅要努力學習中華文化,更要堅持弘揚中華文化中的瑰寶、特色,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讓傳統中華文化再次復興偉大。
❽ 漢文化圈,回族文化圈,哪個厲害
善意地說一下,閣下有挑起事端的嫌疑。這種問題還是別問的好
❾ 近代中國三大文化圈
第一個文化圈:淮河文化。跨河南,安徽、江蘇三省,和齊魯文化、楚荊文化、吳越文化並立而互相滲透。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遍布淮河流域,河南新鄭裴李崗遺址器物距今8000多年,比黃河流域仰韶文化早1000多年。在蚌埠懷遠,則有禹文化的產生。
第二個文化圈:新安文化。隋朝設立新安郡,明代為徽州府,明清之際經濟文化發達,因而產生徽學。80年代中期,安徽省成立了徽學研究會,徽州地區也成立了徽學研究會,都作了大量研究工作,成果不少。歷史上浙江淳安、江西婺源都屬徽州(過去徽州府有時在歙縣,有時也在淳安),在文化上同源同流。因此以「新安文化」來概括,可打破行政界限,更能反映該地區的歷史現象和文化特徵。
第三個文化圈:皖江文化。這個文化圈范圍甚廣,實際上包括整個皖西南(其所轄范圍,大致相當漢代廬江郡,西至九江,東至合肥),其中桐城派是影響最大的文派,早在桐城派出現之前,其地望所在古廬江郡(即舒、桐、廬、潛等屬)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就以私人修史撰述豐厚(薛瑩著《後漢紀》一百卷,何之元著《梁典》三十卷)、文風丕盛而著稱,尤其是廬江何氏一脈,學者輩出,較著名的有西晉何楨、東晉何充,劉宋時,又有一代玄學大師何尚之,首創「南學學派」,另一玄學大師何晏注《莊子逍遙游》;宋代有大畫家李公麟,詩畫皆精,他創造的白描畫法,影響及於後代,為中國繪畫史上巨擘;明末方以智,集哲學家、科學家於一身,天文、地理、物理、醫葯、音韻、歷史、詩詞、書畫,無所不精。其《物理小識》影響在清初即已播及海外,是網路全書式的人物。明末名臣,著名水利專家,東林黨主要成員左光斗也是一位大儒。清初戴名世,是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也是清代文字獄第一批受害者。
至於桐城派,其代表人物前有方苞、姚鼐、劉大櫆,後有姚瑩、吳汝綸。桐城派作為一個文派,其影響之廣,歷時之長(延繼200多年),代表人物之多(匯集散文家1200多人,作品留下傳世之作2000多種),在同一時期,海內無出其右者。姚鼐在《劉海峰先生八十壽序》中引用吏部主事程胥芳、編修周永年雲:「昔有方侍郎,今有劉先生,天下文章其出於桐城乎?」容有誇張,亦足見其影響。近代洋務派的領袖人物、一代大儒曾國藩就自承是桐城門下,而他的「曾門四弟子」——張裕釗、黎庶昌、薛福成、吳汝綸,除張裕釗外均是接受老師心法,學以中西合璧,文從桐城遺風。
❿ 世界九大文化圈
世界九大文化圈分別是:西歐文化圈、東歐文化圈、東亞文化圈、南亞文化圈、東南亞文化圈、
非洲文化圈、拉丁美洲文化圈、太平洋文化圈、伊斯蘭教文化圈。
1、西歐文化圈
地區:西歐、北美和澳大利亞等地區。
民族:日耳曼人。 宗教:基督教新教和羅馬天主教。
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
2、東歐文化圈
地區:俄羅斯、東歐等地區。
民族:斯拉夫民族。
宗教:正東教。
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3、東亞文化圈
地區:中國、日本、朝鮮半島和蒙古等地區。
民族:漢族、蒙古族、朝鮮族、大和民族。
宗教:佛教、道教。
氣候:季風和溫帶大陸性氣候。
4、南亞文化圈
地區: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斯里蘭卡等地區。
民族:多民族融合。 宗教:印度教、佛教、伊斯蘭教等多宗教混雜。
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5、東南亞文化圈
地區:中南半島、馬來群島。 民族:多民族混雜。
宗教:佛教、天主教、伊斯蘭教。
氣候:熱帶雨林、熱帶季風氣候。
6、伊斯蘭文化圈
地區:中亞、西亞和北非等地區。
民族:阿拉伯民族。
宗教:伊斯蘭教。
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7、非洲文化圈
地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
民族:黑人民族。 宗教:原始宗教。
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為主。
8、拉丁美洲文化圈
地區:墨西哥及以南的美洲地區。
民族:多民族混血。
宗教:天主教。
氣候:高溫多雨,多氣候類型。
9、太平洋文化圈
地區:太平洋中各島嶼地區。
民族:棕色人種為主的各民族。
宗教:基督教和少部分原始宗教。
氣候:熱帶和副熱帶氣候。
(10)中國回族文化圈哪個好擴展閱讀:
區域的劃分依據
提出區域文化性格概念,首先要將 「區域文化性 格」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予以確認。文化人類學家和文化地理學家們很早就將地球表面按文化類型劃分為許許多多的文化區。
文化圈不僅限於一個地理空間范圍,它在地理上不一定是連成一片的。世界各地可以同屬一個文化圈,一個文化圈可以包括許多部族和民族,是一個民族群。
此外,「文化圈」還有多種劃分法,如:按時代劃分;按地區劃分;按人種劃分;按物質文化劃分;按經濟類型劃分;按社會特徵劃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