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國旗儀仗隊的士兵是怎麼訓練的
前幾天,央視采訪過中國儀仗隊隊長程志強
他說過:當士兵時,練站立,一站就是兩個小時,兩腿腫得上
不了床;練操槍,每天上千次的托槍、端槍,震得虎口流血,吃
飯捏不住筷子;練嗓子,在飯盒裡凍冰塊,用丹田之氣把冰坨子
融化;練眼神,對著100瓦的燈泡,一瞪就是十幾分鍾,瞪得雙眼
流淚;練正步,小腿上綁上5公斤重的沙袋,一踢就是上百次、上
千次。3年正步相當走了一個二萬五千里長征。就是憑著這股拼勁
,程志強練就了站立四五個小時紋絲不動;行注目禮四五分鍾不
眨眼;走正步踢腿生風,落地砸坑。
。。。。
苦受的多了!
呵呵,你自己在網路上搜視頻,估計有!
❷ 儀仗隊是干什麼的
儀仗隊是軍隊中執行禮儀任務的分隊,執行任務時,配有軍樂隊,通常用來迎送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高級將領等,有時參加具有重大意義紀念物的揭幕典禮和珍有特殊地位人士的殯葬儀式,以示國家或軍隊的最高禮儀。
儀仗隊指儀式或典禮上的衛兵,是軍隊中執行禮儀任務的分隊。由陸、海、空三軍人員共同組成或由某一軍種人員單獨組成。
儀仗隊在平時執行軍務,通常由慎於其體能及靈巧度者自願擔任,儀仗隊是國家軍隊組織的象徵,從國家重大慶典、外賓來訪、敦睦艦隊或基地開放等。儀仗隊只有操行良好、儀態端正,並表現出對儀式責任感者才被認為是合格人選。
(2)中國儀仗隊是哪個人培訓的擴展閱讀:
訓練內容
軍姿訓練:軍姿是軍人最基本的姿態,也是軍人的必修課目,在三軍儀仗隊中,每一個儀仗兵的站姿都要求挺拔,自然,並能在炎炎烈日和凜冽的寒風中紋絲不動的站立三個小時以上。
正步訓練:正步是儀仗隊的基本步伐,也是儀仗隊員最基本的訓練,同時也是對他們以智力和耐力的培養與鍛煉。為了從練兵場走向閱兵場,他們每個人每年平均要穿破七雙皮鞋,每一個士兵腳上都有磨破得傷痕。正步伴隨著每一個士兵走完他的軍旅生涯。每一個儀仗兵隊員在服役期間所走出的正步相當於一個兩萬五千里長征。
表情訓練:在三軍儀仗隊中,表情是對內在氣質修養等多方面的檢驗。在這里,每個儀仗兵,面對外賓時要求神采奕奕,不卑不亢.他們要在迎風迎光的條件下訓練眼神,30秒不能眨眼,不能流淚.透過他們的目光,體現出的是中國軍人的精,氣,神.
軍刀訓練:中國儀仗隊的持刀禮節是從1992年開始的.它是跟中國歷史上武士用刀和騎兵用刀的有關理解,參照國際慣例設計出的拔刀,撇刀,立刀,托刀,舉刀.刀入鞘這六中具有中國軍人特色的持刀禮節,軍刀與儀仗隊的結合構成了中國軍隊儀仗兵特有的風范.
營區生活:三軍儀仗隊是一群特殊而普通的軍人.說他們特殊,是因為他們直接肩負著國家的使命,代表著民族的尊嚴.說他們普通是因為他們和其他軍人有著同樣的待遇,有著正常的一日生活秩序.
❸ 中國儀仗隊在訓練過程存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的
1953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營在緊鑼密鼓中組建的同時,緊張有序的訓練也隨之展開了。
儀仗營是執行特殊任務的,沒有現存的訓練教材,也沒有懂國際儀仗禮儀和富有訓練經驗的教官,包括營長王立堂,教導員翟白元在內誰也沒有見過迎接外賓的禮儀場合。王立堂給公安部寫報告,請求外調教官幫助儀仗營抓訓練,不然難以走上閱兵場。
公安部從沈陽步校選調了宋薈等三名隊列動作比較好的幹部任儀仗營參謀,主抓動作訓練。但他們也只執行過澤登巴爾來訪時的儀仗任務,當時的儀仗遠不能代表三軍的形象和國家的尊嚴。因此,這些教官對抓好新中國第一支儀仗隊的儀仗訓練,也缺乏足夠的底氣。
在此緊迫之際,外交部想起了蘇聯「老大哥」,建國之初,毛澤東、周恩來都出訪過蘇聯,檢閱過蘇聯紅軍的儀仗隊,中國的外交司禮程序與模式也都首先想到學習蘇聯的。
外交部為儀仗營找來了蘇聯紅軍儀仗隊受閱的電影、圖片和文字資料,這些東西雖然為新誕生的儀仗營帶來了一定的依據,但畢竟已經跨越了國界,接受和吸收都需要一個過程。
外交部還請來了蘇聯儀仗訓練專家。他們都是極其負責任的,一心想把中國的儀仗營訓練成蘇式的三軍儀仗隊。但是,效果卻並不明顯。這是因為,中國人沒有蘇聯人個頭高,按蘇聯訓練模式擺臂高,步伐大,走起來很別扭,看上去也不美觀。而且還有一個問題,中國軍人的槍幾十年來都一直是托在右肩上,走起路來自然美觀而且方便,而蘇聯教官卻一定要儀仗隊員們把槍托在左肩上,不僅別扭而且又和全軍的托槍動作相反。這樣訓練下去,儀仗隊就無法代表三軍的形象。王立堂向蘇聯專家提出來更改動作規定,蘇聯專家拒絕更改,王立堂沒有當場再堅持,而是向中央作了反映。
周恩來很快作出指示:要從我軍實際出發,形成中國儀仗隊的特色,不要一味地學習外國。
王立堂、翟白元、劉玉明心裡有了底,他們背著蘇聯專家開始研究中國特色的儀仗動作訓練方案,一邊形成理論教程,一邊組織人探索動作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