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8星宿是什麼
二十八星宿分為四類:蒼龍、玄武、白虎、朱雀,分別代表著東方、北方、西方和南方四個方位,其中每個方位含有七個星宿,一共二十八個星宿。
1、蒼龍:角、亢、氐、房、心、尾、箕;
2、玄武:斗、牛、女、虛、危、室、壁;
3、白虎:奎、婁、胃、昴、畢、觜、參;
4、朱雀:井、鬼、柳、星、張、翼、軫。
(1)室宿對應中國哪個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每個星宿包含若干顆恆星。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曾廣泛應用於古代的天文、宗教、文學及星占、星命、風水、擇吉等等術數中。
二十八宿的體系目前文獻所知可以追溯到商周初期,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完備了。有關二十八宿及四象的記載,最早見於戰國初。以文物考查的話,隨縣出土的戰國時期曾侯乙墓漆箱,上面首次記錄了完整的二十八宿的名稱。
史學界公認二十八宿最早用於天文,所以它在天文學史上的地位相當重要,一直以來也是中外學者感興趣的話題。
B. 二十八宿與地域對應的關系
垣二十八宿中國古代為了認識星辰和觀測天象,把天上的恆星幾個一組,每組合定一個名稱,這樣的恆星組合稱為星官。各個星官所包含的星數多寡不等,少到一個,多到幾十個,所佔的天區范圍也各不相同。在眾多的星官中,有31個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這就是三垣二十八宿。在唐代,三垣二十八宿發展成為中國古代的星空劃分體系,類似現代天文學中的星座。 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紫微垣包括北天極附近的天區,大體相當於拱極星區;太微垣包括室女、後發、獅子等星座的一部分;天市垣包括蛇夫、武仙、巨蛇、天鷹等星座的一部分。 二十八宿又稱為二十八星或二十八舍。最初是古人為比較日、月、金、木水、火、土的運動而選擇的二十八個星官,作為觀測時的標記。「宿」的意思和黃道十二宮的「宮」類似,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為二十八個天區的主體,這些天區仍以二十八宿的名稱為名稱,和三垣的情況不同,作為天區磨滑歷,二十八宿主要是為了區劃星官的歸屬。二十八宿從角宿開始,自西向東排列,與日、月視運動的方向相同。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萁;北方七宿:斗、牛(牽牛)、女(須女)、虛、危、室(營室)、壁(東壁);西方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南方七宿:井(東井)、鬼(輿鬼)、瞎搜柳、星(七星)、張、翼、軫。此外還有貼近這些星官與它們關系密切的一些星官,如墳墓、離宮、附耳、伐、鉞、積屍、右轄、左轄、長沙、神宮等,分別附屬於房、危、室、畢、參、井、鬼、軫、尾等宿內,稱為輔官或輔座。唐代的二十八宿包括輔官或輔座星在內總共有星183顆。 二十八宿按東北西南四個方位分作四組,每組七宿,分別與四種顏色、五種四組動物形象相匹配,叫做四象或四陸,對應關系如下:東方蒼龍,青色;北方玄武,黑色;西方白虎,白色;南方朱雀,紅色。 四方神在古代曾被利用於軍隊列陣,戰國時代便有「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的說法,道教興起之後,青龍、朱雀、白虎、玄武成為道教的守護神。而這也是十二生肖的來源之一,不過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二十八宿與三垣(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是古代中國劃分天區的標准,而古代的西方也將太陽運行的軌道分為十二個區域,這一點與東方不謀而合,西方的黃道十二宮就是所謂的十二星座,只不過西方以人文為主,所以發展出耐人尋味的浪漫故事,而東方則與自然相結合,發展出與動物有密切關系的十二生肖文化。四象二十八宿我國星象讓圓最常用叄垣二十八宿,偶而也提到四象 (或四維、四。 我國星象最常用叄垣二十八宿,偶而也提到四象 (或四維、四獸),叄垣、四象和二十八宿孰先孰後的問題仍然是個懸案。 通常將黃道帶上的二十八宿分成四個大天區,用動物的名稱來命名叫做四象,每「象」都含七宿: 東方蒼龍(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 北方玄武(包括斗、牛、女、虛、危、室、壁七宿); 西方白虎(包括奎、婁、胃、昴、畢、觜、參七宿); 南方朱雀(包括井、鬼、柳、星、張、翼、軫七宿)。 二十八宿在中國古天文學上,佔有非常重要地位。除了恆星的觀測以它作基礎外,特殊天象的出沒,也是用它來作為記錄方位的依據。
C. 古代朔指北方,那麼其他三個方位有什麼特定的稱呼
現在人們一般用東、南、西、北中等方位名詞表示地理方位,而古代則復雜得多,除了用東南西北等表示地理方位以外,大致還有以下10種方法。
1.以陰陽表示
陰陽原指日光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我國位於北半球,山水一般逞東西走向,山水相間,山之南與水之北向陽,故山南水北為陽,反之為陰。"轂梁傳·僖公廿八年》:"水北為陽,山南為陽。"許慎《說文解字》:"陰,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李吉甫在《元和郡縣志》中進一步指出:"山南曰陽,山北曰陰;水北曰陽,水南曰陰。"帶有"陰"或"陽"的地名,正是體現其地理方位,如:"華陰"在華山之北,"衡陽"在衡山之南,"江陰"在長江之南,"淮陰"在淮水之南,"漢陽"在漢水之北"洛陽"在洛水之北……
2.以五行表示
五行通常被認為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到了漢代,五行與地理方位組成了配合關系。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之義》篇曰:"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後,土居中央……是故木居東方而主春氣,火居南方而主夏氣,金屬西方而主秋氣,水居北方而主冬氣。"
3.以五色表示
古人芹顫以青、赤、白、黑、黃五色與木、火、金、水、土五行相配,又與東、南、西、北、中五個方對應。許慎《說文解字》:"青,東方色";"赤,南方色";"白,西方色"。在"黑"字下,段玉裁補注"北方色也"。《論衡·驗符》說:"黃色為土色,位在中央。"明代楊慎說得明白:"木色青,故青者東方也;木生火,其色赤,故赤者南方也;火生土,其色黃,故黃者中央也;土生金,其色白,故白者西方也;金生水,其色黑,故黑者北方也。"
4.以四季表示
在古代,春夏秋冬四季也被納入五行體系,與東西南北地理方位相對應,可互為替代,"木居東方而主春氣,火居南方而主夏氣,金屬西方而主秋氣,水居北方而主冬氣。"(董仲舒《春秋繁露》)古詩文中常把"西風"稱作"秋風"或"金風"。東風
5.以四獸表示
古人以蒼龍(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四神獸"分別表示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即"四方四神"。班固《白虎通義》雲:"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蒼龍(青龍),以一條騰龍為圖案。朱雀,以一隻飛鳥為圖案;白虎,以一隻躍虎為圖案;玄武,以一條蛇纏著一隻烏龜為圖案。我國古代宮城的四方城門以及橋梁、湖泊等也常用四神獸來命名,如青龍鎮位於東海之濱。長安、金陵等,其北門稱玄武門,南門稱朱雀門。"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南京朱雀橋,東晉咸康時所建,為橫跨秦淮河的浮橋,又稱南航。南京的玄武湖位於鍾山之北,東晉初年曾被稱為北湖。
6.以左右表示
古人習慣以東為左,以西為右。東西與左右常可互相替代。魏禧《目錄雜說》雲:"江東稱江左,江西稱江右,自江北論之,江東在左,江西在右耳。""干曰:'丞相放心,干到江左,必要成功。'"(《群英會蔣干中計》)江左即江東。"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揚州慢》)宋代揚州屬淮南東路。"姜伯約屢出隴右。"(鍾會《檄蜀文》)隴右即隴西。
7.以八卦表示
八卦是《周易》中的八種圖形符號。八卦排列順序一般是: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卦與地理方位的配合關系是:震叢檔代表東方,離代表南方,兌代表西方,坎代表北方,此為"四正";撰代表東南方,坤代表西南方,乾代表西北方,艮代表東北方,此為"四隅"。
8.以數字表示
數滲首亂字與五行相配合也可表示地理方位。揚雄《太玄》:"一、六為水,二、七為火,三、八為木,四、九為金,五、十為土。一與六共宗(居北方),二與七為朋(居南方),三與八成友(居東方),四與九同道(居西方),五與十共守(居中央)。"
9.以天乾地支表示
古人把天乾和五行結合起來表示地理方位,流傳的口訣是:"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古人也用地支表示地理方位。王莽時曾開辟一條從關中到漢中的南北通道,叫作"子午道"。顏師古解釋說:"子,北方;午,南方也。言通南北道相當,故謂之子午耳。"連接地球南北兩極的假想線(經線)叫"子午線"。卯時是日出東方時,故以"卯"表示東方;酉時是日落西方之時,故以"酉"表示西方。
10.以星宿表示
我國古代天文學家,在黃道赤道兩側一周,選取了二十八個星宿作為觀察天象的標幟,稱為"二十八星宿"(各星宿包含2~22恆星)。二十八星宿以七宿為一組,共分四組,分別配以四隻守護聖獸組成一套完整的星相學說:
東方蒼龍七宿:角宿、亢宿、氐宿、房宿、心宿、尾宿、箕宿
北方玄武七宿:斗宿、牛宿、女宿、虛宿、危宿、室宿、壁宿
西方白虎七宿:奎宿、婁宿、胃宿、昴宿、畢宿、觜宿、參宿
南方朱鳥七宿:井宿、鬼宿、柳宿、星宿、張宿、翼宿、軫宿
二十八宿與三垣(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是古代中國劃分天區的標准,在古典詩詞中,往往以此表示方位或地域。
D. 二十八星宿在中國對應的地方是那些
天上二十八宿在地上的分野如下:
東方蒼龍:角、亢、氐、房、心、尾、箕;兗州、豫州、幽州。
北方玄武:斗、牛、女、虛、危、室、壁;揚州、山肆青州、並州。
西方白虎:奎、婁、胃、昴、畢、觜、參;徐州、冀州、益州。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張、翼、軫;雍州、周州、荊州。
(4)室宿對應中國哪個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古時人民為了方便於觀測日、月和五大行星〔金、木、水、火、土)的運轉,便將黃道、赤道附近的星座選出二十八個作為標志,合稱二十八星座、或二十八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這七個星宿組成一個龍的形象,春分時節在東部的天空,故稱東方青龍七宿。
斗、牛、女、虛、危、室、壁,這七個星宿形成一組龜蛇互纏的形象,春分時節在北部的天空,故稱北方玄武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這七星宿形成一個虎的形絕唯緩象。
春分時節在西部的天空,故稱西方白虎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這七個星宿又形成一個鳥的形象,春分時節在南部天空,故稱南方朱雀七宿。
古時人民為了方便於觀測日、月和五大行星〔金、木、水、火、土)的運轉,便將黃道、赤道附近的星座選出二十八個作為標志並模,合稱二十八星座、或二十八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這七個星宿組成一個龍的形象,春分時節在東部的天空,故稱東方青龍七宿。
E. 古人講星宿與地域統一起來,提出分野概念,請問具體是怎麼劃分的
上古星宿與地域對應之科學性考釋
劉俊男
載《農業考古》2008,(1)
摘 要:遠古二十八宿與地域的對應同時符合如下兩條規則:一、緯度對應規則,即古中國靠南的地域對應靠南的星宿,靠北的地域對應靠北的星宿;二、經度對應規則,即每月觀察對應星宿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不受冬夏晝夜長短變化的影響,皆可在古代「中央時間」的上卯時(5:30左右)觀測,只是應按經度位置變更12個觀測地域,這不同的地域即對應不同的星宿。今傳之十二分野當源於商末周初,其劃分原理是科學的。
關鍵詞:二十八宿;十二分野;天地對應
二十八宿、十二次與地域對應,是我國古代史書中的一大傳統。較早記載分野的是《國語·周語下》,雲:「昔武王伐殷,歲在鶉火……歲之所在,則我有周之分野也」,直到清代編地方誌,各地還有入某某宿多少度的說法。可見,分野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非常重要的理論。古人沒有測繪地圖的精密儀器,最簡單而有效的辦法是通過天文來表達地理,因而將星宿與地域一一對應。弄清這個原理,對於我們研究上古史極為重要,因為,地名常變動乃至消失,而用星宿來考察上古地望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是研究傳說史中的地名,如:黃帝所生之「壽丘」,虞舜避丹朱於「南河之南」,這類地名已很難從古地理書中找到答案,而用古天地對應的理論就能很好地解決。而且上古的「東南西北」最先是表達時間「春夏秋冬」的,後來才用來表達地理方位,而古代春夏秋冬與建子、建丑、建寅這三正有關,這又影響到地理的「方位」,如上古的「東夷」有時並不指正東,而應指東南;上古的齊國,本來在正東,可《山海經》里稱之為「北齊」。總之,研究這個課題的意義重大。
那麼,古人為什麼建立這種對應?按什麼原則建立這種對應?它是否科學?歷代學者多有懷疑:「乃若天以陽動,地以陰凝,變主於上,祥應於下,北方之宿,返主吳越,火午之辰,更在周邦;且天度均列,而分野殊形,一次所主,或綿亘萬里,跨涉數州,或止在闤內,不布一郡,而靈感遙通,有若影響耐升,故非未學,未能詳之」。[1]
王德昌先生等在解釋十二分野時說:我國古時稱木星為歲星,它運動一周天的時間約十二年(實際上是11.86年),每年基本上經過十二辰中的一個辰,因此統治階級把受封地的臣侯在分封時歲星所在的星次列為受封地的分野,據《名義考》說:「古者封國皆有分星,以觀妖祥……受封之日,歲星所在告畝派之辰,其國屬焉」[2]。
而筆者查《國語·晉語四》:「吾聞晉之始封也,歲在大火……」此中認為晉分封之時歲在大火,按上述理論則宜對應「大火」之次,可是,眾所周知,晉對應的是實沈之次。而且國名變化,其國土所對應的星宿不變。如:與參宿相對應的國土,先是大夏,後是唐人,後是晉人,《左襪賀傳·昭公元年》:「遷實沈於大夏,主參,唐人是因,……及成王滅唐而封大叔焉,故參為晉星。」 又如:《漢書·地理志》雲:「宋地,房、心之分野也。……宋雖滅,本大國,故自為分野。」又如陳為楚所滅,屬楚國,按上述理論應與楚同對應軫翼二宿,可是按星野說,陳與鄭、韓對應同一星宿。故班固說:「自胡公後二十三世為楚所滅。陳雖屬楚,於天文自若其故。」可見天上的星宿與地面上的某一區域建立了牢固的對應關系。陳久金教授作《華夏族群的圖騰崇拜與四象概念的形成》[3]則認為四象及恆星分野源於圖騰崇拜,但並沒有論證十二分野的科學性。本文擬就有關天地對應的科學性問題試作如下論證,請學者專家指正。
一、分野對應原則試探
要弄清星宿與地域的對應,必先探索其對應的原則。為了弄清其對應原則,不妨先考以古書記載:
《淮南子·天文》:「何謂九野?中央曰鈞天,其星角、亢、氐,東方曰蒼天,其星房、心,尾,東北曰變天,其星箕、斗、牽牛,北方曰玄天,其星須女、虛、危、營室,西北方曰幽天,其星東壁、奎、婁,西方曰顥天,其星胃、昴、畢,西南方曰朱天,其星觜訾、參、東井,南方曰炎天,其星輿鬼、柳、七星,東南方曰陽天,其星張、翼、軫」。其《地形》又曰:「何謂九州?東南神州曰農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並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東北薄州曰隱土,正東陽州曰申土。」可見,九方天對應九方土。於此可知古星野對應的基本法則是按方位對應的(按:天之東南西北即指天時之春夏秋冬四季)。即東方天(春天)對應東方土,余類推。
那麼,十二次與十二州(國)的對應是否是方位對應?按天之九野與地面對應的原則,十二次與地面的對應,亦當如此。只不過隨時代之變遷,人口之遷徙,至春秋戰國時,有些州國之對應好像不與十二次為方位對應罷了。
天其實是沒有「方位」的,二十八宿圍北極星成一大圓,從地球上看星宿東升西落,一個時刻只能看到半個圓以內的星宿。因此所謂天之東南西北四方其實最先是指春夏秋冬四季,後世才用於表達地上之方位。而一年之始有所謂建子、丑、寅三建,因此天之「方位」隨「三正」之變而變,若建子,則天之「方位」(季節)與地之方位正合,若建丑則偏約30度,若建寅,則偏約60度。即天之東方(春季)對應地之東南方了,余類推。(下「圖二」所示為夏歷,則偏60度)。
所謂「十二州(國)」是指當時天子所轄國土的十二塊土地之名,這十二塊地與春秋時十二「國」國名相同,但並不囿於那個「國界」,春秋時的十二國是因為立在這古老的十二塊地上才以這個地名為國名的。正如王充所雲:「唐虞夏殷周者,土地之名,堯以唐侯嗣位,舜從虞地得達……皆本所興昌之地,重本不忘始,故以為號……猶秦之為秦,漢之為漢,秦起於秦,漢興於漢中,故曰秦漢;猶王莽從新都侯起,故曰亡新。」[4]例如秦是周之附庸,至襄公始封為諸侯,但在秦成為諸侯之前就有「秦」這個地名。可見是先有與鶉首之次相對應的秦地,再有建立在秦地之上的秦國。疑古派認為十二次對應了春秋時的十二國名,因而星野理論是春秋以後的事。這無疑是沒有根據的。其實這十二個地名早就有,春秋時只沿用而已。再說春秋又何止十二國?
關於十二次與十二州國的對應,我們也從有關記載著手。《史記·天官書》:「自生民以來,世主曷嘗不歷日月星辰?及至五家、三代,紹而明之,內冠帶,外夷狄,分中國為十有二州,仰則觀象於天。仰則法類於地。天則有日月,地則有陰陽,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則有列宿,地則有地域。」可見十二次與中國之十二地域是一一對應的。天上的十二次劃盡了365.25度的全周天,因此,十二州[國]亦當含蓋全天下(當時的地理概念以中國及九夷、八狄、七戎、六蠻為天下之范圍)[5],是故,古帝王稱天子。鄒衍等所言之大九州,是戰國以後的事,上古帝王所不知,故十二分野未將其列入。
二十八宿、十二次與「天下」之對應,可從《史記·天官書》中找到其原形:「角、亢、氐,兗州。房、心,豫州。尾、箕,幽州。斗,江、湖。牽牛、婺女,楊州。虛、危,青州。營室至東壁,並州。奎、婁、胃,徐州。昴、畢,冀州。嘴訾、參,益州。東井、輿鬼,雍州。柳、七星、張,三河。翼、軫,荊州。」此中若將斗、牛、女合對吳越,便是十二次之對應。《漢書·地理志》引劉向雲:「秦地,於天官東井、輿鬼之分野也……;韓地,角、亢、氐之分野也……;趙地,昴、畢之分野……;燕地,尾、箕分野之地……;齊地,虛、危之分野……;魯地,奎、婁之分野……;宋地,房、心之分野……;衛地,營室、東壁之分野……;楚地,翼、軫之分野也……;吳地,斗分野也……;粵地,牽牛、婺女之分野也。」
以上便是流傳至今的十二分野之本,後世因之,除十二次之起點有的從星紀起算,有的從玄枵起算及各次度數略有出入外,其他均同。而《帝王世紀·星野》所述較詳,時代又較早,故引述於下。
「及黃帝受命,始作舟車,以濟不通,及推分星次,以定律度。
自斗十一度至婺女七度,一名須女,曰星紀之次。於辰在丑,謂之赤奮若,於律為黃鍾,斗建在子,今吳、越分野。
自婺女八度至危十六度,曰玄枵之次,一曰天黿,於辰在子,謂之困敦,於律為大呂,斗建在丑,今齊之分野。
自危十七度至奎四度,曰豕韋之次,一名觜訾,於辰在亥,謂之大淵獻,於律為太簇,斗建在寅,今衛分野。
自奎五度至胃六度,曰降婁之次,於辰在戌,謂之閹茂,於律為夾鍾,斗建在卯,今魯分野。
自胃七度至畢十一度,曰大粱之次,於辰在酉,謂之作噩,於律為姑洗,斗建在辰,今趙分野。
自畢十二度至東井十五度,曰實沈之次,於辰在申,謂之涒灘,於律為中呂,斗建在已,今晉、魏分野。
自井十六度至柳八度,曰鶉首之次,於辰在未,謂之葉洽,於律為蕤賓,斗建在午,今秦分野。
自柳九度至張十七度,曰鶉火之次,於辰在午,謂之敦牂,一名大律,於律為林鍾,斗建在未。今周分野。
自張十八度至軫十一度,曰鶉尾之次,於辰在巳,謂之大荒落,於律為夷則,斗建在申,今楚分野。
自軫十二度至氐四度,曰壽星之次,於辰在辰,謂之執徐,於律為南呂,斗建在酉,今韓分野。
自氐五度至尾九度,曰大火之次,於辰在卯,謂之單閼,於律為無射,斗建在戌,今宋分野。
自尾十度至斗十度百三十五分而終,曰析木之次,於辰在寅,謂之攝提格,於律為應鍾,斗建在亥,今燕分野。
凡天有十二次,日月之所躔也。地有十二分,王侯之所國也。故四方方七宿,四七二十八宿,合一百八十二星。東方蒼龍三十二星,七十五度。北方玄武三十五星,九十八度四分之一。西方白虎五十一星,八十度。南方朱雀六十四星,百一十二度。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之一,一度二千九百三十二星;分為十二次,一次三十度三十二分度之十四,各以附其七宿間,距周天積百七萬九百一十三里。徑三十五萬六千九百九十一星。陽道左行,故太歲右轉。凡中外官常明者百二十四,可名者三百二十,合二千五百星。微星之數,凡萬一千五百二十星。萬物所受,咸系命焉。此黃帝創制之大略也。」
皇甫謐之星野說與《史記》、《漢書》實質一樣,只是他將「陽道」、「太歲」分成兩個用十二支表示的方向相反的系統,與以前有別。
對於以上之分野,學者多疑。具體可見《路史·星次說》。考學者之所疑,大概是沒有弄清十二分野的對應原則,也不知為何要有這些原則,又沒用變動的觀點來研究星野。所謂「變動」包括如下幾點:(一),分野占星原本是確定農時用的,後來染上了許多神學色彩,使人產生了錯覺;(二)後世之國民由某地遷往另一地,帶去了原居土地之名,因而引起了地名的混亂;(三)、同一地點,國號數變而分野仍舊。
為弄清星野對應規則,我們不妨將二十八宿、十二次形成的一個大圓覆蓋在「春秋形勢圖」上,得出如「圖一」之對應。我們會發現,除燕國、魯國有些特別外,其他各國與對應的宿、次排列是很有規律的。那麼為何燕國、魯國有些特別呢?其實,燕本在今山東西南及安徽一帶,《史記·燕召公世家》:「周武王滅紂,封召公於北燕」(實際是在成王以後封召公之子,詳下),說明還有南燕。燕即偃(奄),如:北京房山縣琉璃河有北燕國古城址和古墓葬,並出土不少有「匽侯」銘文的青銅器,證明燕字與「匽」字相通。今山東曲阜至安徽一帶,居住著皋陶後裔,偃姓。如《世本校輯》雲:「皋陶出於少昊,其後為六,偃姓」,又如《帝王世紀》雲:「皋陶生於曲阜,曲阜,偃地,故帝因之,而以賜姓曰偃。」 [6]可見十二次分野中的古燕宜在曲阜至安徽一帶地。而魯則宜在今北京附近,即後世所謂的燕(北燕)。據史載,在夏代就有古魯地之名,這與堯後裔劉累有關。劉累是帝堯陶唐氏的後裔,生於夏朝後期。《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劉累學擾(馴養)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後嘉之,賜曰御龍氏,以更豕韋之後,龍一雌死,潛醬以食夏後,夏後食之,既而使求之,懼而遷於魯縣,范氏其後也」。 《史記·夏本紀》也有同樣記載。《水經注》雲:「堯之末孫劉累,以龍食帝孔甲,孔甲又求之不得,累懼而遷於魯縣立堯祠於西山,謂之堯山」。而後劉累後裔又被周成王封於北京附近,將魯地名帶到新地。
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