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表示一個人講大道理的四字成語故事
成語小故事----疑鄰盜斧 從前有個鄉下人,丟了一把斧子。
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於是處處注意那人的一穗緩言一行,一舉一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後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失落在山谷里。
找到斧子後,他又碰見了鄰居的兒子,再留心看看他,怎麼也不像賊了。 疑鄰盜斧: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2.揠苗助長 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農夫,他總是嫌田裡的莊稼長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覺得禾苗好像總沒有長高。他心想:有什麼辦法能使它們長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來到田裡,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費了不少的力氣,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經累得筋疲力盡了,可是他心裡卻很高興。回到家裡還誇口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好幾寸!」他兒子聽了,趕忙跑到田裡去看,發現田裡的禾苗全都已經枯死了 3.不可救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
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於治理國事。後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
可是,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
凡伯直言相勸,列數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說他的壞話。周厲王對凡伯十分厭煩,從此,奸臣出入宮廷,不把凡伯放在眼裡。
凡伯十分憤慨,寫了一首詩,後來收入《詩經》。詩中抨擊奸臣說:「作惡多端,不可救葯!」 「不可救葯」:病重到不能用葯救活。
後比喻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4.乘風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時候,宋國有位將軍姓宗名愨,他從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負。
有一天,宗愨的叔父問他有什麼志向,宗愨回答道:「願乘長風,破萬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礙,勇往直前,干一番事業。
宗愨經過勤學苦練,努力奮斗,終於成為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 後來,人們就用「乘風破浪」來形容不怕困難,奮勇前進的精神 5.一衣帶水 南北朝的時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陳國以長江為界。
北周的宰相楊堅,廢了周靜帝,自己當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決心要滅掉陳國,曾說:「我是全國老百姓的父母,難道能因為有一條像衣帶那樣窄的長江隔著,就看著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們嗎? 後來人們就用「一衣帶水」來比喻只隔了一條狹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兩地。
6.高山流水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
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涌,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鬱郁蔥蔥,如入仙境一般。
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彷彿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
老師告訴他:「你已經學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覽。
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
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棚旅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盪,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色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
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鏈族凳喻音樂優美。
7.一字之師 指改正文章中一個非常關鍵的字的老師。 該語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補》。
唐朝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中一個非常繁榮的時期,文學藝術也很發達,其中以詩最具有代表性。當時,不僅詩人多,創作的詩多,而且在藝術上、內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當時眾多的詩人中,有一個詩人叫齊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後的原野上,看到傲雪開放的梅花,詩興大發,創作了一首《早梅》詩,詠誦在冬天裡早開的梅花。詩中有兩句這樣寫道: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
寫好後,他覺得非常滿意。 有一個叫鄭谷的人,看到齊已寫的這首詩後,認為這首詩的意味未盡。
於是,他經過反復思考推敲,將這兩句詩改為: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因為他認為既然數枝梅花都開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鄭谷的這一改動,雖然只將數字改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卻使《早梅》更貼切題意了,詩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齊已對鄭谷的這一改動非常佩服,當時即稱鄭谷為自己的一字師。
刻舟求劍 戰國時,楚國有個人坐船渡江。
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隨身攜帶的一把寶劍掉落江中。船上的人對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國人似乎胸有成竹,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個記號,並向大家說:「這是我寶劍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個記號。」
大家雖然都不理解他為什麼這樣做,但也不再去問他。 船靠岸後那楚國人立即在船上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撈取掉落的寶劍。
撈了半天,不見寶劍的影子。他覺得很奇怪,自言自語說:「我的寶劍不就是在這里掉下去嗎?我還在這里刻了記號呢,怎麼會找不到的呢?」 至此,船上的人紛紛大笑起來,說:「船一直在行進,而你的寶劍卻沉入了水底不動,你怎麼找得到你的劍呢?」 其實,劍掉落在江中後,船繼續行駛,而寶劍卻不會再移動。
像他這樣去找劍,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畫蛇添足 古代楚國有個主管祭祀的官員,把一壺酒賞給來幫忙祭祀的門客。
門客們互相商量說:「大家一起喝這壺酒不足夠,一個人喝它還有剩餘。要不大家一起在地上比畫蛇,誰先畫好,誰就喝這壺酒。」
畫蛇添足一個人最先完成了,拿起酒壺准備飲酒,於是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畫蛇,說:「我還能夠為它畫腳呢!」他還沒有畫完蛇的腳,另一個人的蛇就畫好了,那個人搶過他的酒壺,說:「蛇本來沒有腳,你怎麼能給它畫腳呢?」隨後喝完了那壺酒。那個給蛇畫腳的人,最終失去了那壺酒。
指鹿為馬 趙高想要叛亂(篡奪秦朝的政權),恐怕各位大臣不聽從他,就先設下圈套設法試探。於是帶來一隻鹿獻給二世,說:「這是一匹馬。」
二世笑著說:「丞相錯了吧?您把鹿說成是馬。」問身邊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趙高說是馬,有的說是鹿,趙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傷(或陷害)那些說是鹿的人。
以後,大臣們都畏懼趙高。 直言不諱 公元383年,東晉軍在淝水之戰大敗前秦軍,孝武帝命劉波坐鎮北方。
劉波身患重病,估計不久就要離開人世,已經無能為力了。他上一道奏疏,直言不諱地把自己的情況與治國建議講出來,希望孝武帝重用能人守疆土 疑病亂投醫 ·手冊名稱:寓言故事大全 ·所屬著作:中國寓言 ·故事名:疑病亂投醫有個人偶感風寒,咳嗽不止,他覺得渾身都不舒服,就去請醫生看病。
醫生看了看他那個無精打採的樣子,又摸了摸脈,說他是得了蠱(gu)病,如果不抓緊治療恐怕會丟命。這個人一聽嚇壞了,連忙拿出許多金子,求醫生一定要治好他的病。
這個醫生給他開了治蠱病的葯吃,說是這種葯可以攻擊他的腎臟和腸胃,又會炙燒他的身體和皮膚,因此,吃這種葯必須注意禁美味佳餚,否則葯物難以奏效。一個月過去了,這個人病情不見好轉,反而加重了,除了咳嗽,還有內熱外寒,百病發作。
加上他一個月的禁食,營養不良,身體瘦弱疲憊,真的像一個患蠱病的人了。無奈,他又請來另一個醫生為他治病。
這個醫生檢查了他的各種症狀,診斷他患的是內熱病,於是又給他寒葯吃。這次,他又花去許多金子。
他吃過醫生給他開的寒葯,結果弄得他每天早晨嘔吐,晚上腹瀉,痛苦不堪。休談禁食美味佳餚,這次連飯都不能吃了。
他心裡非常害怕,這樣下去恐怕真的保不住命了。於是,他又反過來改服熱葯,誰知這樣一來,他又出現全身浮腫,到處長癰長癤生瘡,搞得他頭暈目眩,真個渾身是病,一天到晚叫苦不迭。
他又拿出錢財,第三次請來一個醫生。這個醫生見他滿身是病,真不知從何醫起,結果是越醫病越重了。
後來,鄰居的長輩們見他形容憔悴,病症奇特雜亂,於是開導他說:「這都是庸醫害人、你胡亂吃葯的結果。其實你本沒什麼大不了的病。
人的生命,本以元氣為主,再輔之以一日三餐正常的飲食。而你呢,天天吃這葯喝那葯,千百種葯毒攪亂了你的體內正常秩序,結果既損害了你的身體,又阻斷了飲食的營養供給,所以肯定會百病齊出。
我看你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要安定思想,首先休息好身體,再辭謝醫生,放棄葯物,恢復營養,多吃你喜愛的食物,這樣,你的元氣就會慢慢在體內恢復,身體一天天強壯起來,自然而然吃東西便覺有滋味了。一天三餐飯,便是最好的葯,你不妨照我說的去做,保證有效。」
這個人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按照老人所說的去做了,僅僅只一個月,果然身上的各種病症就消除了,身體又恢復了原樣。其實生活中往往就是這樣,越疑心自己有這病那病,就越覺得果真有病,結果亂投醫、瞎吃葯,把個沒病的身體搞得到處是病。
處理問題也是一樣,如不從實際出發,僅憑想當然就去東一鎯頭西一棒子地瞎來一氣,結果問題必然會越來越嚴重,事情越辦越糟糕。 3.錢神自白 ·手冊名稱:寓言故事大全 ·所屬著作:中國寓言 ·故事名稱:錢神自白 ·來源:網路有一位尊神,臉色殷紅,眼睛方正,圓圓的臉上刺了一些符號,站在大道中間,熱氣沖天卻又夾著一些臭味。
許多人圍在他四周叩拜,祈求得十分誠懇恭敬,也有些人站在一旁觀望嘆息,既不以為然又捨不得離開。 「這是什麼神呢?居然如此不可一世?你到底有哪些功績?」有人發出了疑問。
神聽到後,傲慢地擺開了:「說到我的功績嘛,可說是恩澤四海,無可 *** 。如果不是我,天。
歷史故事成語及主要人物戰國:完璧歸趙(藺相如)圍魏救趙(孫臏)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薦(毛遂)負荊請罪(廉頗) 紙上談兵(趙括)一鼓作氣(曹劌) 千金買骨(郭隗)諱疾忌醫(蔡桓公) 卧薪嘗膽(勾踐)殺妻求將(吳起)驚弓之鳥(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完璧歸趙(藺相如) 圍魏救趙(孫臏)退避三舍(重 耳) 毛遂自薦(毛遂)負荊請罪(廉頗) 紙上談兵(趙括)一鼓作氣(曹劌) 千金買骨(郭隗)諱疾忌醫(蔡桓公) 卧薪嘗膽(勾踐)殺妻求將(吳起) 驚弓之鳥(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一字千金(呂不韋) 指鹿為馬(趙高)焚書坑儒(秦始皇) 圖窮匕見(荊軻)懸梁刺股(蘇秦、孫敬)一飯千金(韓信) 四面楚歌(項羽)約法三章(劉邦) 孺子可教(張良)背水一戰(韓信) 破釜沉舟(項羽)手不釋卷(劉秀) 金屋藏嬌(劉徹)暗渡陳倉(韓信) 十面埋伏(項羽)投筆從戎(班超) 馬革裹屍(馬援)多多益善(韓信) 老當益壯(馬援)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鞠躬盡瘁(諸葛亮)三顧茅廬(劉備)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呂蒙)初出茅廬(諸葛亮) 樂不思蜀(劉禪) 七步成詩(曹植) 言過其實(馬謖)七擒七縱(諸葛亮) 寶刀不老(黃忠)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膽(趙雲)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 望梅止渴(曹操)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入木三分(王羲之) 聞雞起舞(祖逖)東山再起(謝安) 洛陽紙貴(左思)草木皆兵(苻堅) 鑿壁偷光(匡衡)狗尾續貂(司馬倫)畫龍點睛(張僧繇) 江郎才盡(江淹)精忠報國(岳飛) 東窗事發(秦檜)胸有成竹(文與可)秦 : 一字千金(呂不韋)指鹿為馬(趙高)焚書坑儒(秦始皇) 窮圖匕見(荊軻)懸梁刺股(蘇秦、孫敬)漢 :一飯千金(韓信) 四面楚歌(項羽)約法三章(劉邦) 孺子可教(張良)背水一戰(韓信) 破釜沉舟(項羽)手不釋卷(劉秀) 金屋藏嬌(劉徹)暗渡陳倉(韓信) 十面埋伏(項羽)投筆從戎(班超) 馬革裹屍(馬援)多多益善(韓信) 老當益壯(馬援)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三國:鞠躬盡瘁(諸葛亮)三顧茅廬(劉備)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呂蒙)初出茅廬(諸葛亮)樂不思蜀(劉禪)七步成詩(曹植) 言過其實(馬謖)七擒七縱(諸葛亮)寶刀不老(黃忠)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膽(趙雲)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望梅止渴(曹操)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晉: 入木三分(王羲之)聞雞起舞(祖逖)東山再起(謝安) 洛陽紙貴(左思)草木皆兵(苻堅) 鑿壁偷光(匡衡)狗尾續貂(司馬倫)南北朝:畫龍點睛(張僧繇)江郎才盡(江淹)宋: 精忠報國(岳飛) 東窗事發(秦檜)胸有成竹(文與可)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成語「退避三舍」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故事出自《國語·吳語》。
成語「如火如荼」,形容某種人群或事物陣容之大,氣勢之盛。故事見於《資治通鑒·唐則天皇後天授二年》。
成語「請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故事出自《晉書·文苑·左思傳》。
成語「洛陽紙貴」,稱頌傑出的作品風行一進。故事出自《世說新語·假譎》。
成語「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故事出自《列子·湯問》。
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美。故事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
成語「雞嗚狗盜」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這種技能的人。故事出自《晉書·苻堅·載記》。
成語「草木皆兵」,形容神經過敏、疑神疑鬼的驚恐心理。故事見於《莊子列禦寇》。
成語「探驪得珠」,比喻寫文章能緊扣主題,抓住要點。故事出自北宋蘇軾《文與可yún dāng谷偃竹記》。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備,對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著。故事出自《晉書·杜預傳》。
成語「勢如破竹」,形容戰斗節節勝利,毫無阻擋。故事出自明朝楊慎的《藝林伐山》。
成語「按圖索驥」,比喻機械地照老辦法辦事,不知變通;也比喻按照某種線索去尋找事物。故事見於《莊子·秋水》。
成語「望洋興嘆」,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夠,感到無可奈何。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五年》。
成語「唇亡齒寒」,比喻雙方關系密切,相互依存。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
·「枕戈待旦」出自劉琨《與親故書》,形象地寫出了劉琨隨時准備殺敵報國的決心。後來用作成語,形容時刻警惕敵人,准備作戰。
故事出自《史記·汲鄭列傳》。成語「後來居上」,往往指後起的可以勝過先前的。
和汲黯說這話的原意,大不相同。故事出自《呂氏春秋·自知》「掩耳盜鍾」被說成「掩耳盜鈴」,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為。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奮有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時振作。
故事出自《史記·魏世家》。成語「抱薪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滅禍害,結果反而使禍害擴大。
故事出自《莊子·秋水》。成語「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故事出自《史。
有一個農夫覺得自己家的公雞太老了,決定買一隻年輕的公雞來, 這樣,可以讓母雞們都滿意。
小公雞買來後,老公雞認為小公雞 會取代自己的地位,就對小公雞說:「這樣吧,咱們圍著院子跑 十圈,誰跑贏了,就證明誰身強力壯,母雞們就歸誰。」 小公雞同意了。
一開始,老公雞一馬當先沖了出去,小公雞在後 面緊緊追趕。母雞們都在喊加油。
三、四圈一過,老公雞力氣不 支,小公雞逐漸趕上。眼看就要超過老公雞了,忽聽砰一聲槍響, 小公雞一頭載倒在地。
只見農夫手裡拿著一桿槍,氣憤地說: 「他們又賣給我一隻同性戀的雞!」。
成語詞條: 一葉障目 成語發音: yī yè zhàng mù 成語釋疑: 眼睛被一片樹葉擋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成語「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常用來比喻某人被眼前極其細微的事物蒙蔽,看不到事物的整體和本質。這來源於古書「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兩耳塞豆,不聞雷霆」句。後人解釋此語時,以三國時期邯鄲淳寫的《笑林》最為有趣。他講「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笑話說,楚地住著個窮書生,想發歪門邪道之財。書生記得讀書時讀過螳螂捕蟬故事,那螳螂藏在樹葉後,一舉成功。於是他去找蔭蔽螳螂的樹葉。他真的發現一片螳螂藏於後的樹葉,連忙摘下來,卻不小心滑了手,那片樹葉掉在一堆落葉當中了。書生將所有樹葉裝進籮筐之中,帶回家一片片擋住自己眼睛做試驗,並問妻子:「你看得見我嗎?」開始時妻子如實回答看得見,但是這窮書生不厭其煩地拿一籮筐樹葉試驗,妻子突騙他道:「這片葉子蔭蔽住你了,我看不見了。」窮書生如獲至寶,認為這就是那片藏螳螂的神葉。他帶著那片樹葉,跑到集市上擋住眼睛便拿商販的貨品。當然,立即被商人將他抓住交官了。縣官一聽案情,早笑得前仰後合,覺得書生蠢鈍迂腐到幼稚可笑!罵他真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狠揍一頓,把他趕回家去。笑話畢竟是笑話,不過,以誇張的笑話比喻現實生活中某些人的類似舉措,諷刺不看整體,以偏蓋全卻非常合宜。
【掛一漏萬】掛:鉤取,這里指說到,提到;漏:遺漏。形容說得不全,遺漏很多。【屈一伸萬】伸:展開。能屈服於一人,才能凌駕於萬人之上。比喻心胸寬廣,能屈能伸。【一波萬波】比喻事情開端後的不斷發展變化。同「一波才動萬波隨」。【一本萬利】本錢小,利潤大。【一碧萬頃】形容青綠無際。【一本萬殊】本:根源;萬:許多;殊:不同。事物雖然千差萬別,其實本源同一。比喻事物萬變不離其宗。【一徹萬融】猶言一通百通。一個主要的弄通了,其他的自然也都會弄通。【一貫萬機】貫:貫穿。把一種道理貫穿於萬事萬物之中。【一舉萬里】比喻前程遠大。同「一舉千里」。【一切萬物】宇宙間所有的事物。【一日萬機】一天要處理成千上萬件公務。形容公務繁忙,每天要處理很多事情。【一日萬幾】形容帝王每天處理政事極為繁忙。
不可救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
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於治理國事。後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
可是,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
凡伯直言相勸,列數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說他的壞話。周厲王對凡伯十分厭煩,從此,奸臣出入宮廷,不把凡伯放在眼裡。
凡伯十分憤慨,寫了一首詩,後來收入《詩經》。詩中抨擊奸臣說:「作惡多端,不可救葯!」 「不可救葯」:病重到不能用葯救活。
後比喻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高山流水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
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
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涌,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鬱郁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彷彿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
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師告訴他:「你已經學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
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
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盪,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色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
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湯問》。
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美。 安居樂業 出處《老子》 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釋義 表示生活美滿、安定。 故事 春秋時,有一位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他姓李,名耳,字 聃。
據說他剛生下來的時候,就是一個白頭發。白鬍子的小老頭兒; 所以人們稱他「老子」;還說他是在一棵李樹下出世的,所以姓李;又 因為他耳朵長得特別大,所以名「耳」。
其實,老子是人們對他的尊 稱。 老於對當時的現實不滿,並反對當時社會上出現的革新浪潮, 想走回頭路。
他懷戀著遠古的原始社會,認為物質的進步和文化的 發展毀壞了人民的淳樸,給人們帶來了痛苦,所以渴望出現「小國寡 民」的理想社會。 老於是這樣描繪他所設想的「小國寡民」社會的: 國家很小,人民稀少。
即使有許許多多的器具,也不去使用它 們。不要讓人民用生命去冒險,也不向遠處遷移,即使有車輛和船 只,也無人去乘坐它們,即使有兵器裝備,也無處去使用它們。
要使 人民重新使用古代結繩記事的方法,吃得很香甜,穿得很舒服,住得 很安適,滿足於原有的風俗習慣。鄰近各國互相望得見。
雞鳴狗叫互 相聽得見,但是人們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來。 百折不撓 東漢官員橋玄品行端莊,嫉惡如仇。
有次,一夥強盜綁住他十歲的兒子,帶進他家,要正在病中的橋玄立即拿錢贖取,遭到橋直的怒斥。不多時,官兵包圍了橋家,因怕強盜會殺橋直的兒子,遲遲不敢動手。
這時橋玄憤怒地喊道:「我難道能因為兒子的生命而放了這伙壞人嗎?」催促官兵們趕快動手。結果,橋玄的兒子被強盜殺死了。
人們稱贊橋玄「百折不撓」,始終保持節操。 不屈不撓 漢成帝三年的秋天,京城長安城中忽然有傳言說要發大水了,長安城就要被水吞沒了。
剎時間,整個長安城的老百姓都驚慌起來 大家扶老攜幼,爭相逃命。 消息傳到宮中,漢成帝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到宮中議事,商量對策。
成帝的舅父、大將軍王鳳也驚慌失措,勸成帝、太後趕快躲到船上去准備撤離。大臣們也紛紛附和王鳳的意見。
只有孫丞相王商堅決 反對,他認為大水不可能突然而來,一定是謠傳,在這個關鍵時刻 更不能輕易撤離,這樣只會使人心更加慌亂。成帝採納了王商的意見,過了一會,城裡也沒見大水來,謠言不攻自破,城裡的秩序也慢慢恢復了。
調查下來,確實是傳言失實。成帝對王商能力排眾議很贊賞。
王鳳卻認為是王商使他下不了台,因此心懷不滿。 王鳳有個親戚叫楊肜,是琅那太守,因為沒有把他管轄的地方 管理好,王商要辦他的罪,王鳳為此親自跑到王商面前,替楊肜說情,為他開脫。
王商堅持原則,免去了楊肜的官職,王鳳更加懷恨在心,千方百計想要打擊報復。於是他勾結了同夥,誣陷王商。
漢成帝最後聽信了讒言,罷免了王商的丞相職務。 但是,是非自有公論。
《漢書》的作者班固在撰寫王商的傳記時對王商的評價是:為人誠實公正,不屈不僥。這樣的評論是很客觀公正的。
一言九鼎 戰國時,秦國的軍隊團團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形勢十分危急,趙國國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國去求援。平原打算帶領20名門客前去完成這項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個定不下來。
這時,毛遂自告奮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強帶著他一起前往楚國。 平原君到了楚國後,立即與。
2. 求幾本講大道理的並且是文言文的書
赤壁賦,永州八記頃頌,三國演義,墨子,鬼穀子,呂氏春秋,周易,稿乎敏說難,其實鍵枝文言文很多都可以看出一些道理,主要看你怎麼想。
3.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中哪些小故事是這樣的大道理
很久以前,有一位年老的國王,他決定不久後就將王位傳給3個兒子中的一個。
一天國王把兒子們叫到跟前說:「我老了,決定把王位傳給你們兄弟中的一個,但你們都要到外面去游歷一年。一年後回來告訴我,你們在這一年內所做過的最高尚的事情。只有那缺搜個真正做過高尚事情的人,才能繼承我的王位。」
一年後,3個兒子回到了國王跟前,告訴國王自己這一年來在外面的收獲。大兒子先說「我在游歷期間,曾經遇到一個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托我把他的一袋金幣交給他住在另一鎮上的兒子。當我游歷到那個鎮上時,我把金幣原封不動地交給了他的兒子。」
國王說:「你做得很對,但誠實是你做人應有的品德,不能稱得上是高尚的事情。」二兒子接著說:「我旅行到一個村莊,剛好碰上一夥強盜打劫,我沖上去幫村民們趕走了強盜,保護了他們的財產。」國王說:「你做得很好,但救人是你的責任,還稱不上是高尚的事情。」
三兒子遲疑地說:「我有一個仇人,他千方百計地想陷害我,有好幾次,我差點就死在他的手上。在旅行中,有一個夜晚,我獨自騎馬走在懸伏粗歷崖邊,發現我的仇人正睡在一棵大樹下,我只要輕輕地一推,他就會掉下懸崖摔死。但我沒有這樣做,而是叫醒了他,這實在是不算做了什麼大事。」
「不,孩子,能幫助自己的仇人,是一件高尚而神聖的事。」國王嚴肅地說,「孩子,你做了一件高尚的事,從今天起,我就把王位傳給你。」
大道理:不要長久地仇視他人,要懂得用寬容的心,用愛,去看待仇視自己的人,愛能化解仇恨。這樣的人才是高尚的人,才是一個大寫的人。
2、生民的跪拜
一個屠夫從集市上買來一頭牛,這頭牛體格健壯,肚大腰圓。屠夫滿懷欣喜地把牛牽回家,提刀准備開宰。這時,牛的眼裡已是滿含淚水。屠夫知道,牛是通人性的,已經預感到自己的命運了,但屠夫還是舉起了刀子。
突然,牛的兩條前腿跪下了,淚如雨下。屠夫從事屠宰事業已十多年,倒在他刀下的牛不計其數,在臨死前掉淚的牛他見得多了,但牛下跪還是第一次見到。屠夫來不及多想就手起刀落,鮮紅的血頓時從牛的脖子里汩汩流出。
然後,他對牛進行剝皮開膛。當打開牛的腹腔的時候,屠夫一下子驚呆了,手中的刀子咣當落地——在牛的子宮里,靜靜凳啟地躺著一隻剛長成形的牛犢。
屠夫這才知道,牛為何雙腿下跪,它是為自己的孩子苦苦哀求啊!屠夫沉思良久,破例沒有把牛拉到市場上去賣,而是把母牛和那個還未出生的牛犢,掩埋在了曠野之中。
大道理:所有的母愛,其實表達起來都是那麼簡單。它沒有做作,沒有張揚,有的只是極其普通卻又撼人心魄的細節。
3、不喜歡的人
同學之間彼此不和,驚動了老師。一天上課的時候,老師給每人發了一張紙條,要求全班同學以最快的速度,寫出他們所不喜歡的人的姓名。有些同學在30秒之內,僅能夠想出一個,有的同學甚至一個也想不出來,但是另外一些學生卻能一口氣列出十幾個。
老師將紙條逐一收上來,然後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發現,那些列出不喜歡的人數目最多的,自己也正是最不受眾人所喜歡的;那些沒有不喜歡的人,或者不喜歡的人很少的同學,也很少被人討厭。於是,老師得出一個結論:大體而言,他們加諸別人的批判,正是對他們自身的批判。
大道理:當你喜歡別人時,別人也可能會接納你;當你不喜歡別人時,別人也可能不會接納你。你對別人怎樣,別人也會對你怎樣。
4、用人之道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陀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並不在同一個廟里,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
彌樂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麼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著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後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里,由彌樂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於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錙珠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里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大道理:其實在用人大師的眼裡,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鍵看如何運用。
5、碎罐
過去,有一個人提著一個非常精美的罐子趕路,走著走著,一不小心,「啪」的一聲,罐子摔在路邊一塊大石頭上,頓時成了碎片。路人見了,唏噓不已,都為這么精美的罐子成了碎片而惋惜。可是那個摔破罐子的人,卻像沒這么回事一樣,頭也不扭一下,看都不看那罐子一眼,照舊趕他的路。
這時過路的人都很吃驚,為什麼此人如此灑脫,多麼精美的罐子啊,摔碎了多麼可惜呀!甚至有人還懷疑此人的神經是否正常。
事後,有人問這個人為什麼要這樣?
這人說:「已經摔碎了的罐子,何必再去留戀呢?」
大道理:灑脫是一種擺脫了失去和痛苦的超級享受。失去了就是失去了,何必還要空留戀呢?如果留戀有用,還要繼續努力干什麼?
4. 有趣的小故事大道理【10篇】
【 #能力訓練# 導語】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下面是 分享的有趣的小故事大道理【10篇】。歡迎閱讀參考!
1.有趣的小故事大道理 篇一
有位老師走進教室,拿出一張白紙,然後又取出一支筆,在上面畫了一個圓圓的黑點。
然後,老師就問同學們說:「頌或請問這是什麼?」
同學們齊聲說:「一個黑點!」
老師假裝很驚訝地說:「你們都只看到一個黑點嗎?」
同學們還是說:「對啊!」
這時老師才說:「其實我拿出來的是一大張白紙啊,但因為在上面畫了個黑點,你們就全去注意那個黑點了。黑點就像是人身上的缺點,總是容易被人注意到,所以我們要好好休養自己;另一方面,也不要因為別人的一兩個缺點就完全否定掉!」
大道理: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我們看人不可以只看一面。但因為缺點總是容易被放大,所以對自己的言行舉止也要多修養、多留心!
2.有趣的小故事大道理 篇二
一天,大灰狼在小河邊散步,突然,覺著很餓,它就捉了五條大魚。
可是大灰狼吃得太快了,所以魚刺就卡在了大灰狼的喉嚨里了。
丹頂鶴正准備從這里經過,看到了被魚刺卡住的大灰狼,它沒有來得及仔細想,就到小溪邊去幫助大灰狼。
丹頂鶴來到了大灰狼的旁邊說:「狼先生,你怎麼了?是不是吃魚刺卡到了,如果是的話,那就讓我幫你啄出來吧!」丹頂鶴想都沒想的說。
丹頂鶴又說:「我可以幫你啄出來,但是你不要恩將仇報!」大灰狼掙扎地說:「知道了,快幫我把魚刺弄出來吧!什麼條件我都答應你!」
丹頂鶴答應了搜櫻賣,就幫大灰狼把魚刺啄了出來,誰知大灰狼竟然恩將仇報。正好,有一隻小白兔看見了就大喊:「丹頂鶴姐姐小心!大灰狼要吃你了!」丹頂鶴聽見了,就趕緊飛了起來,大灰狼氣極了,又去追兔子,幸好,兔子跑得快,還提前料想到大灰狼來捉它,就提前讓小狗幫它挖了一個洞,它就躲在了那個洞里,大灰狼在森林裡迷路了,再求也沒誰願意救它了。
大道理:人不能背信棄義,也不要恩將仇報,要知恩圖報,這樣別人才會幫助你,相信你的。
3.有趣的小故事大道理 篇三
一位老人買了一雙價格不菲的手套,不料,在搭車的時候,掉落了一隻,因為車已經開動了,來不及撿回來。周圍的乘客都為此感到惋惜,沒想到,老人想也不想地把另一隻手套也扔了下去,大家都很吃驚,紛紛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老人笑著解釋說:這雙手套盡管價格很貴,但丟了一隻,對我就沒什麼用了,不如,把剩下的一隻也扔出去,這樣一來,撿到的人,就能發揮它的作用了。
大道理:已經沒有用的東西,與其成為拖累,讓自己糾結和痛苦,不如盡早放棄。
4.有趣的小故事大道理 篇四
一隻小老鼠不小心掉進一個大米缸里,本來,按照它靈活的身手,想想辦法,還是能出去的。但小老鼠卻沒有這樣做,而是待在米缸里,開始了一段吃了睡、睡了吃的逍遙日子。小老鼠覺得米缸里很安全,又有的吃,所以暫時不用出去。直到它快把米缸里的米吃完了,才想要上去,可這時候,身寬體胖的它,已經沒有了往日的靈活,再怎麼跳,都跳不出去了。
大道理:面對人生的種種誘惑,太過貪心的人,就容易掉進最簡單的陷阱。
5.有趣的小故事大道理 篇五
曾經有個小國到中國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金碧輝煌,把皇帝高興壞了。可是這小國不厚道,同時出一道題目: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
皇帝想了許多的辦法,請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怎麼辦?使者還等著回去匯報呢。泱泱大國,不會連這個小事都不懂吧?
最後,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說他有辦法。
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著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里,這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巴里直接掉出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後掉進了肚子,什麼響動也沒有。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者默默無語,答世逗案正確。
大道理: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老天給我們兩只耳朵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善於傾聽,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質。
6.有趣的小故事大道理 篇六
鄭板橋在山東濰縣做官時題過幾幅的匾額,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是「難得糊塗」這一塊。
據考,「難得糊塗」這4個字是鄭板橋在山東萊州的雲峰山寫的。那一年鄭板橋專程至此觀鄭文公碑,因盤桓至晚,不得已借宿於山間茅屋。屋主為一儒雅老翁,自命糊塗老人,但出語不俗。他室中陳列了一方桌般大小的硯台,石質細膩,鏤刻精良,板橋大開眼界。老人請板橋題字以便刻於硯背。板橋以為老人必有來歷,便題寫了「難得糊塗」4個字,用了「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方印。
因硯台過大,尚有餘地。板橋說老先生應寫一段跋語,老人便寫了「得美石難,得頑石尤難,由美石而轉入頑石更難。美於中,頑於外,藏野人之廬,不入富貴之門也。」他用了一塊方印,印上的字是「院試第一,鄉試第二,殿試第三。」板橋大驚,知道老人是一位隱退的官員,細談之下,方知原委。
有感於糊塗老人的命名,板橋當下見還有空隙,便也補寫了一段:「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安心,非圖後來報也。」
這就是「難得糊塗」的由來。
大道理:做任何事情,難得糊塗——拿得起放得下,堪稱悟透了人生。聰明的人往往拿得起放不下——身枯力竭仍在拚命。
7.有趣的小故事大道理 篇七
住在圖書館里的老鼠和住在糧倉里的老鼠相遇了。圖書館老鼠擺出一副學者架子,高傲地教訓糧倉老鼠:「可憐的傢伙!你們每天住在陰暗的糧倉里,只知道吃飽為算,毫無精神追求。你們都是些精神上的飢漢啊!」「您一定飽讀詩書,通古博今嘍?」糧倉老鼠誠惶誠恐地問。「那還用說!我可算是學富五車呢!」圖書館老鼠很得意。「太好了老兄,我正有問題要請教。」糧倉老鼠把圖書館老鼠拉倒某個糧倉里,指著牆角的一個瓶子說:「那瓶子上寫的是『香麻油』還是『滅鼠葯』呢?」圖書館老鼠根本就不識字,可是也不能丟了面子,就開始胡猜了。正左右為難呢,它突然聞見瓶子里飄來陣香油的味道。「香麻油!」圖書館老鼠不假思索地說。「太謝謝了老兄,請您品嘗吧!」圖書館老鼠也不客氣,「咕咚咕咚」一陣狂喝,然後,一蹬腿兒,死掉了。那瓶子上寫的,明明是「滅鼠葯」嘛!
大道理:不懂裝懂的人,一定有遭殃的時候。如果你常常「不知為知之」,被虛榮所迷惑,是註定要上當吃虧的,還是做一個誠實之人吧。
8.有趣的小故事大道理 篇八
小男孩的隔壁剛剛搬來一個新鄰居。男主人發現以前的車道不是很平,便又重新用水泥抹了一遍。這天,小男孩放學回來後,在門口踢球玩,他一用力,球被踢到隔壁鄰居家門前的草坪上。他趕忙跑過去准備撿回來接著踢。可是在經過鄰居的車道時,他沒注意就踩了上去,等他停下來時平整漂亮的水泥地上已經留下了兩個清楚的腳印。小男孩很害怕,他朝四周看了看,沒有人,抱起球便溜回家。
他把鞋上沾的水泥洗干凈了後出來坐在門口的台階上。他心裡總是感到不安,他想來想去決定把這事告訴鄰居伯伯。
他敲開鄰居的門:「很對不起,剛才我不小心踩到您的水泥車道上了。」鄰居和小男孩一起來到現場。看到小男孩留在車道上的腳印後,鄰居伯伯並沒有生氣。他拍拍小男孩的肩膀說:「你做的很好。幸虧你現在告訴我,還來得及修補。如果你不告訴我的話,要是等到水泥幹了,那你的兩個小腳印就得一直留在上面了!」
大道理:當我們犯下錯誤時,及時地發現並糾正,依然會得到正確的結果。沒有人會計較你的過去,只要你現在做的是正確的。
9.有趣的小故事大道理 篇九
一位傲氣十足的大款,去看望一位哲學家。
哲學家將他帶到窗前說:「向外看,你看到了什麼?」
「看到了許多人。」大款說。
哲學家又將他帶到一面鏡子面前,問道:「現在你看到了什麼?」
「只看見我自己。」大款回答。
哲學家說:「玻璃窗和玻璃鏡的區別只在於那一層薄薄的水銀,就這點可憐的水銀,就叫有的人只看見他自己,而看不到別人。」
大道理:人貴有自知之明。無論你的成就有多高,一定要清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時刻用謙虛和謹慎的作風要求自己。
10.有趣的小故事大道理 篇十
曾經有一個孤獨的孩子,常常悲觀地問年長的智者:「像我這樣沒有人看得起的孩子,活著究竟有什麼意思呢?生命的價值又在哪裡呢?」
有一天,智者將男孩叫到跟前,遞給了他一塊色彩斑讕的石頭,並對他說:「明早,你拿這塊石頭到市場去賣;但不是真賣,記住,不論別人出多少錢,絕對不能賣!」
男孩滿腹狐疑,心想這塊石頭雖然還不錯,但怎麼會有人肯花錢買呢?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場角落,意外地有好多人要向他買這塊石頭,而且價錢越出越高。回到院內,男孩興奮地向智者報告:「想不到一塊石頭值那麼多錢呢!」
智者笑笑,「明天你拿到黃金市場去,記住,不論人家出多少錢都不能買!」
在黃金市場中,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價錢要買那塊石頭,令男孩大為驚訝,但他謹記智者的話,怎麼都不賣。
第三天,智者叫男孩拿石頭到寶石集市上去展示。結果,石頭的身價較昨天又漲了十倍,更由於男孩怎麼都不肯賣,於是被市場傳揚成「稀世珍寶」。
男孩興沖沖地將這一切告訴智者,智者徐徐說道:「人的生命價值就像這塊石頭一樣,在不同環境下就會有不同的意義,你明白嗎?」
男孩不解地、迷惑地搖搖頭。
「一塊不起眼的石頭,由於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價格,被說成是稀世珍寶,你不像這塊石頭一樣嗎,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熱愛自己,生命就有意義,有價值。」
大道理:一塊不起眼的石頭,由於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價格,被說成是稀世珍寶,你不像這塊石頭一樣嗎,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熱愛自己,生命就有意義,有價值。
5. 有人說儒學最大的缺點是有道無術,大道理一大堆,就是沒有策略,你怎麼看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當中,儒家思想一直是最主流的指導思想,可以說,中國的封建社會能夠長期穩定的發展延續,儒家思想的貢獻功不可沒。
一般情況下,只有道而缺乏術的思想對於社會的發展是缺乏現實意義的,比如老子的思想,對於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和矛盾的規律揭示的比較充分,但是在如何解決人與社會之間的矛盾方面就是缺乏具有指導意義的「術」的貢獻,所以老子的思想就總體上被稱作「出世」的思想,因為他提倡的「無為而治」其實是很難操作的。
一個完善的社會指導思想,必然是「道」和「術」的完美結合,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指導思想就是如此。
所以,在上個世紀初中國的民主主義革命爆發之際,提出的第一個口號就是「砸爛孔家店」。
現在的很多人之所以認為儒家思想是有道無術,是因為「道」還在,而「術」已經失效了。
6. 經典勵志故事大道理
【 #能力訓練# 導語】以下是 整理的經典勵志故事大道理,歡迎閱讀!
一、《用人之道》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陀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並不在同一個廟里,而頃斗橡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
彌樂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麼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著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後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里,由彌樂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於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錙珠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里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心得體會:其實在用人大師的眼裡,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鍵看如何運用。
二、《生命的價值》
在一次討論會上,一位著名的演說家沒講一句開場白,手裡卻高舉著一張20美元的鈔票。
面對會議室里的200個人,他問:「誰要這20美元?」一隻只手舉了起來。他接著說:「我打算把這20美元送給你們中的一位,但在這之前,請准許我做一件事。」銷顫他說著將鈔票揉成一團,然後問:「誰還要?」仍有人舉起手來。他又說:「那麼,假如我這樣做又會怎麼樣呢?」他把鈔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隻腳,並且用腳碾它。爾後他拾起鈔票,鈔票已變得又臟又皺。「現在誰還要?」還是有人舉起手來。
「朋友們,你們已經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課。無論我如何對待那張鈔票,你們還是想要它,因為它並沒貶值,它依舊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們會無數次被自己的決定或碰到的逆境擊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們覺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無論發生什麼,或將要發生什麼,在上帝的眼中,你們永遠不會喪失價值。在他看來,骯臟或潔凈,衣著齊整或不齊整,你們依然是無價之寶。」
心得體會:生命的價值不依賴我們的所作所為,也不仰仗我們結交的人物,而是取決於我們本身!雀旁我們是獨特的——永遠不要忘記這一點!
三、《為生命畫一片樹葉》
美國作家歐·亨利在他的小說《最後一片葉子》里講了個故事:
病房裡,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從房間里看見窗外的一棵樹,在秋風中一片片地掉落下來。病人望著眼前的蕭蕭落葉,身體也隨之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說:「當樹葉全部掉光時,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畫家得知後,用彩筆畫了一片葉脈青翠的樹葉掛在樹枝上。最後一片葉子始終沒掉下來。只因為生命中的這片綠,病人竟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心得體會:人生可以沒有很多東西,卻唯獨不能沒有希望。希望是人類生活的一項重要的價值。有希望之處,生命就生生不息!
四、《陰影是條紙龍》
祖父用紙給我做過一條長龍。長龍腹腔的空隙僅僅只能容納幾只蝗蟲,投放進去,它們都在裡面死了,無一倖免!祖父說:「蝗蟲性子太躁,除了掙扎,它們沒想過用嘴巴去咬破長龍,也不知道一直向前可以從另一端爬出來。因而,盡管它有鐵鉗般的嘴殼和鋸齒一般的大腿,也無濟於事。」
當祖父把幾只同樣大小的青蟲從龍頭放進去,然後關上龍頭,奇跡出現了:僅僅幾分鍾,小青蟲們就一一地從龍尾爬了出來。
心得體會:命運一直藏匿在我們的思想里。許多人走不出人生各個不同階段或大或小的陰影,並非因為他們天生的個人條件比別人要差多遠,而是因為他們沒有思想要將陰影紙龍咬破,也沒有耐心慢慢地找准一個方向,一步步地向前,直到眼前出現新的洞天。
五、《永遠的坐票》
有一個人經常出差,經常買不到對號入坐的車票。可是無論長途短途,無論車上多擠,他總能找到座位。
他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耐心地一節車廂一節車廂找過去。這個辦法聽上去似乎並不高明,但卻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從第一節車廂走到最後一節車廂的准備,可是每次他都用不著走到最後就會發現空位。
他說,這是因為像他這樣鍥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實在不多。經常是在他落座的車廂里尚余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車廂的過道和車廂接頭處,居然人滿為患。他說,大多數乘客輕易就被一兩節車廂擁擠的表面現象迷惑了,不大細想在數十次停靠之中,從火車十幾個車門上上下下的流動中蘊藏著不少提供座位的機遇;即使想到了,他們也沒有那一份尋找的耐心。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容易讓大多數人滿足,為了一兩個座位背負著行囊擠來擠去有些人也覺得不值。他們還擔心萬一找不到座位,回頭連個好好站著的地方也沒有了。
心得體會:自信、執著、富有遠見、勤於實踐,會讓你握有一張人生之旅永遠的坐票。
六、《追求忘我》
1858年,瑞典的一個富豪人家生下了一個女兒。然而不久,孩子染患了一種無法解釋的癱瘓症,喪失了走路的能力。
一次,女孩和家人一起乘船旅行。船長的太太給孩子講,船長有一隻天堂鳥,她被這只鳥的描述迷住了,極想親自看一看。於是保姆把孩子留在甲板上,自己去找船長。孩子耐不住性子等待,她要求船上的服務生立即帶她去看天堂鳥。那服務生並不知道她的腿不能走路,而只顧帶著她一道去看那隻美麗的小鳥。
奇跡發生了,孩子因為過度地渴望,竟忘我地拉住服務生的手,慢慢地走了起來。從此,孩子的病便痊癒了。女孩子長大後,又忘我地投入到文學創作中,最後成為第一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女性,也就是茜爾瑪·拉格蘿芙。
心得體會: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條捷徑,只有在這種環境中,人才會超越自身的束縛,釋放出的能量。
七、《樂觀者與悲觀者》
父親欲對一對孿生兄弟作性格改造,因為其中一個過分樂觀,而另一個則過分悲觀。一天,他買了許多色澤鮮艷的新玩具給悲觀孩子,又把樂觀孩子送進了一間堆滿馬糞的車房裡。
第二天清晨,父親看到悲觀孩子正泣不成聲,便問:為什麼不玩那些玩具呢?
「玩了就會壞的。」孩子仍在哭泣。
父親嘆了口氣,走進車房,卻發現那樂觀孩子正興高采烈地在馬糞里掏著什麼。
「告訴你,爸爸,」那孩子得意洋洋地向父親宣稱,「我想馬糞堆里一定還藏著一匹小馬呢!」
心得體會:樂觀者與悲觀者之間,其差別是很有趣的:樂觀者看到的是油炸圈餅,悲觀者看到的是一個窟窿。
八、《勇於冒險》
有一天,龍蝦與寄居蟹在深海中相遇,寄居蟹看見龍蝦正把自己的硬殼脫掉,只露出嬌嫩的身軀。寄居蟹非常緊張地說:龍蝦,你怎可以把保護自己身軀的硬殼也放棄呢?難道你不怕有大魚一口把你吃掉嗎?以你現在的情況來看,連急流也會把你沖到岩石去,到時你不死才怪呢?
龍蝦氣定神閑地回答:謝謝你的關心,但是你不了解,我們龍蝦每次成長,都必須先脫掉舊殼,才能生長出更堅固的外殼,現在面對的危險,只是為了將來發展得更好而作出准備。
寄居蟹細心思量一下,自己整天只找可以避居的地方,而沒有想過如何令自己成長得更強壯,整天只活在別人的護蔭之下,難怪永遠都限制自己的發展。
心得體會: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安全區,你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請不要劃地自限,勇於接受挑戰充實自我,你一定會發展得比想像中更好。
九、《再試一次》
有個年輕人去微軟公司應聘,而該公司並沒有刊登過招聘廣告。見總經理疑惑不解,年輕人用不太嫻熟的英語解釋說自己是碰巧路過這里,就貿然進來了。總經理感覺很新鮮,破例讓他一試。面試的結果出人意料,年輕人表現糟糕。他對總經理的解釋是事先沒有準備,總經理以為他不過是找個托詞下台階,就隨口應道:等你准備好了再來試吧。
一周後,年輕人再次走進微軟公司的大門,這次他依然沒有成功。但比起第一次,他的表現要好得多。而總經理給他的回答仍然同上次一樣:等你准備好了再來試。就這樣,這個青年先後五次踏進微軟公司的大門,最終被公司錄用,成為公司的重點培養對象。
心得體會:也許,我們的人生旅途上沼澤遍布,荊棘叢生;也許我們追求的風景總是山重水復,不見柳暗花明;也許,我們前行的步履總是沉重,蹣跚;也許,我們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長時間,才能找尋到光明;也許,我們虔誠的信念會被世俗的塵霧纏繞,而不能自由翱翔;也許,我們高貴的靈魂暫時在現實中找不到寄放的凈土……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可以以勇敢者的氣魄,再試一次,你就有可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十、《天道酬勤》
曾國藩是中國歷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時候的天賦卻不高。有一天在家讀書,對一篇文章重復不知道多少遍了,還在朗讀,因為,他還沒有背下來。這時候他家來了一個賊,潛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讀書人睡覺之後撈點好處。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見他睡覺,還是翻來覆去地讀那篇文章。賊人大怒,跳出來說,這種水平讀什麼書?然後將那文章背誦一遍,揚長而去!
賊人是很聰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聰明,但是他只能成為賊,而曾先生卻成為毛澤東主席都欽佩的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賊的記憶力真好,聽過幾遍的文章都能背下來,而且很勇敢,見別人不睡覺居然可以跳出來大怒,教訓曾先生之後,還要背書,揚長而去。但是遺憾的是,他名不經傳,曾先生後來啟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說這位賊人與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賦沒有加上勤奮,變得不知所終。
心得體會:偉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勞動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造出來。
十一、《好學不倦》
在一個漆黑的晚上,老鼠首領帶領著小老鼠出外覓食,在一家人的廚房內,垃圾桶之中有很多剩餘的飯菜,對於老鼠來說,就好像人類發現了寶藏。
正當一大群老鼠在垃圾桶及附近范圍大挖一頓之際,突然傳來了一陣令它們肝膽俱裂的聲音,那就是一頭大花貓的叫聲。它們震驚之餘,各自四處逃命,但大花貓絕不留情,不斷窮追不舍,終於有兩只小老鼠走避不及,被大花貓捉到,正要向它們吞噬之際,突然傳來一連串凶惡的狗吠聲,令大花貓手足無措,狼狽逃命。
大花貓走後,老鼠首領施施然從垃圾桶後面走出來說:我早就對你們說,多學一種語言有利無害,這次我就因而救了你們一命。
心得體會:多一門技藝,多一條路。不斷學習,實在是成功人士的終身。
十二、《居安思危》
一隻野狼卧在草上勤奮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對它說:天氣這么好,大家在休息娛樂,你也加入我們隊伍中吧!野狼沒有說話,繼續磨牙,把它的牙齒磨得又尖又利。
狐狸奇怪地問道:森林這么靜,獵人和獵狗已經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處徘徊,又沒有任何危險,你何必那麼用勁磨牙呢?
野狼停下來回答說:我磨牙並不是為了娛樂,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獵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時,我想磨牙也來不及了。而平時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時就可以保護自己了。
心得體會:做事應該未雨綢繆,居安思危,這樣在危險突然降臨時,才不至於手忙腳亂。書到用時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實學問,臨時抱佛腳是來不及的。也有人抱怨沒有機會,然而當升遷機會來臨時,再嘆自己平時沒有積蓄足夠的學識與能力,以致不能勝任,也只好後悔莫及。
十三、《曲突徒薪》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裡做客,看見主人家的灶上煙囪是直的,旁邊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訴主人說,煙囪要改曲,木材須移去,否則將來可能會有火災,主人聽了沒有作任何錶示。
不久主人家裡果然失火,四周的鄰居趕緊跑來救火,最後火被撲滅了,於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請四鄰,以酬謝他們救火的功勞,但並沒有請當初建議他將木材移走,煙囪改曲的人。
有人對主人說:「如果當初聽了那位先生的話,今天也不用准備筵席,而且沒有火災的損失,現在論功行賞,原先給你建議的人沒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卻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頓時省悟,趕緊去邀請當初給予建議的那個客人來吃酒。
心得體會:預防重於治療,能防患於未然之前,更勝於治亂於已成之後。
十四、《救人》
在一場激烈的戰斗中,上尉忽然發現一架敵機向陣地俯沖下來。照常理,發現敵機俯沖時要毫不猶豫地卧倒。可上尉並沒有立刻卧倒,他發現離他四五米遠處有一個小戰士還站在哪兒。他顧不上多想,一個魚躍飛身將小戰士緊緊地壓在了身下。此時一聲巨響,飛濺起來的泥土紛紛落在他們的身上。上尉拍拍身上的塵土,回頭一看,頓時驚呆了:剛才自己所處的那個位置被炸成了一個大坑。
心得體會: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短文學網www.anwenxue.com)
十五、《河邊的蘋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邊聚攏著一幫虔誠的弟子。這一天,他囑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擔柴回來。弟子們匆匆行至離山不遠的河邊,人人目瞪口呆。只見洪水從山上奔瀉而下,無論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無功而返,弟子們都有些垂頭喪氣。唯獨一個小和尚與師傅坦然相對。師傅問其故,小和尚從懷中掏出一個蘋果,遞給師傅說,過不了河,打不了柴,見河邊有棵蘋果樹,我就順手把樹上的一個蘋果摘來了。後來,這位小和尚成了師傅的衣缽傳人。
心得體會: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過不了的河。過不了的河掉頭而回,也是一種智慧。但真正的智慧還要在河邊做一件事情:放飛思想的風箏,摘下一個蘋果。歷覽古今,抱定這樣一種生活信念的人,最終都實現了人生的突圍和超越。
十六、《抉擇》
一個農民從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卻被淹死了。
事後,人們議論紛紛。有的說他做得對,因為孩子可以再生一個,妻子卻不能死而復活。有的說他做錯了,因為妻子可以另娶一個,孩子卻不能死而復活。
我聽了人們的議論,也感到疑惑難決:如果只能救活一人,究竟應該救妻子呢,還是救孩子?
於是我去拜訪那個農民,問他當時是怎麼想的。
他答道:「我什麼也沒想。洪水襲來,妻子在我身過,我抓住她就往附近的山坡游。當我返回時,孩子已經被洪水沖走了。」
歸途上,我琢磨著農民的話,對自己說:所謂人生的抉擇不少便是如此。
十七、《提醒自我》
有個老太太坐在馬路邊望著不遠處的一堵高牆,總覺得它馬上就會倒塌,見有人向媾走過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那堵牆要倒了,遠著點走吧。被提醒的人不解地看著她大模大樣地順著牆根走過去了——那堵牆沒有倒。」老太太很生氣:「怎麼不聽我的話呢?」又有人走來,老太太又予以勸告。三天過去了,許多人在牆邊走過去,並沒有遇上危險。第四天,老太太感到有些奇怪,又有些失望,不由自主便走到牆根下仔細觀看,然而就在此時,牆綞倒了,老太太被掩埋在灰塵磚石中,氣絕身亡。
心得體會:提醒別人時往往很容易,很清醒,但能做到時刻清醒地提醒自己卻很難。所以說,許多危險來源於自身,老太太的悲哀便因此而生。
十八、《習慣與自然》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細細的鏈子,拴得住一頭千斤重的大象,這不荒謬嗎?可這荒謬的場景在印度和秦國隨處可見。那些馴象人,在大象還是小象的時候,就用一條鐵鏈將它綁在水泥柱或鋼柱上,無論小象怎麼掙扎都無法掙脫。小象漸漸地習慣了不掙扎,直到長成了大象,可以輕而易舉地掙脫鏈子時,也不掙扎。
馴虎人本來也像馴象人一樣成功,他讓小虎從小吃素,直到小虎長大。老虎不知肉味,自然不會傷人。馴虎人的致命錯誤在於他摔了交之後讓老虎舔凈他流在地上的血,老虎一舔不可收,終於將馴虎人吃了。
小象是被鏈子綁住,而大象則是被習慣綁住。
虎曾經被習慣綁住,而馴虎人則死於習慣(他已經習慣於他的老虎不吃人)。
心得體會:習慣幾乎可以綁住一切,只是不能綁住偶然。比如那隻偶然嘗了鮮血的老虎。
十九、《機會》
A在合資公司做白領,覺得自己滿腔抱負沒有得到上級的賞識,經常想:如果有一天能見到老總,有機會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幹就好了!
A的同事B,也有同樣的想法,他更進一步,去打聽老總上下班的時間,算好他大概會在何時進電梯,他也在這個時候去坐電梯,希望能遇到老總,有機會可以打個招呼。
他們的同事C更進一步。他詳細了解老總的奮斗歷程,弄清老總畢業的學校,人際風格,關心的問題,精心設計了幾句簡單卻有份量的開場白,在算好的時間去乘坐電梯,跟老總打過幾次招呼後,終於有一天跟老總長談了一次,不久就爭取到了更好的職位。
心得體會:愚者錯失機會,智者善抓機會,成功者創造機會。機會只給准備好的人,這准備二字,並非說說而已。
二十、《三個金人》
曾經有個小國到中國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金碧輝煌,把皇帝高興壞了。可是這小國不厚道,同時出一道題目: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
皇帝想了許多的辦法,請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怎麼辦?使者還等著回去匯報呢。泱泱大國,不會連這個小事都不懂吧?
最後,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說他有辦法。
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著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里,這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巴里直接掉出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後掉進了肚子,什麼響動也沒有。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
心得體會: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的人。老天給我們兩只耳朵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善於傾聽,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質。
二十一、《鞋帶》
有一位表演大師上場前,他的弟子告訴他鞋帶鬆了。大師點頭致謝,蹲下來仔細系好。等到弟子轉身後,又蹲下來將鞋帶解松。
有個旁觀者看到了這一切,不解地問:」大師,您為什麼又要將鞋帶解松呢?大師回答道:「因為我飾演的是一位勞累的旅者,長途跋涉讓他的鞋帶松開,可以通過這個細節表現他的勞累憔悴。」
「那你為什麼不直接告訴你的弟子呢?」
「他能細心地發現我的鞋帶鬆了,並且熱心地告訴我,我一定要保護他這種熱情的積極性,及時地給他鼓勵,至於為什麼要將鞋帶解開,將來會有更多的機會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說啊。」
心得體會:人一個時間只能做一件事,懂抓重點,才是真正的人才。
二十二、《要求》
有三個人要被關進監獄三年,監獄長給他們三個一人一個要求。
美國人愛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
法國人最浪漫,要一個美麗的女子相伴。
而*人說,他要一部與外界溝通的電話。
三年過後,第一個沖出來的是美國人,嘴裡鼻孔里塞滿了雪茄,大喊道:「給我火,給我火!原來他忘了要火了。」
接著出來的是法國人。只見他手裡抱著一個小孩子,美麗女子手裡牽著一個小孩子,肚子里還懷著第三個。
最後出來的是*人,他緊緊握住監獄長的手說:「這三年來我每天與外界聯系,我的生意不但沒有停頓,反而增長了200%,為了表示感謝,我送你一輛勞施萊斯!」
心得體會:什麼樣的選擇決定什麼樣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們的選擇決定的,而今天我們的抉擇將決定我們三年後的生活。我們要選擇接觸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趨勢,從而更好的創造自己的將來。
二十三、《責任》
五歲的漢克和爸爸媽媽哥哥一起到森林幹活,突然間下起雨來,可是他們只帶了一塊雨披。
爸爸將雨披給了媽媽,媽媽給了哥哥,哥哥又給了漢克。
漢克問道:「為什麼爸爸給了媽媽,媽媽給了哥哥,哥哥又給了我呢?」
爸爸回答道:「因為爸爸比媽媽強大,媽媽比哥哥強大,哥哥又比你強大呀。我們都會保護比較弱小的人。」
漢克左右看了看,跑過去將雨披撐開來擋在了一朵風雨中飄搖的嬌弱小花上面。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強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錢,而是他對別人多有幫助。責任可以讓我們將事做完整,愛可以讓我們將事情做好。
二十四、《分粥》
有七個人曾經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夠的。
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於是乎每周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後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瘴氣。
然後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裡全是涼的。
最後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後拿剩下的最後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盡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認了。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同樣是七個人,不同的分配製度,就會有不同的風氣。所以一個單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習氣,一定是機制問題,一定是沒有完全公平公正公開,沒有嚴格的獎勤罰懶。如何制訂這樣一個制度,是每個領導需要考慮的問題。
二十五、《看法》
父子二人經過五飯店門口,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
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坐這種車的人,肚子里一定沒有學問!
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這種話的人,口袋裡一定沒有錢
心得體會:你對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內心真正的態度?
二十六、《欠著》
乞丐:能不能給我一百塊錢?
路人:我只有八十塊錢。
乞丐:那你就欠我二十塊錢吧!
心得體會:有些人總以為是上蒼欠他的,老覺得老天爺給的不夠多、不夠好,貪婪之欲早已取代了感恩之心。
二十七、《所長無用》
有個魯國人擅長編草鞋,他妻子擅長織白絹。他想遷到越國去。友人對他說:「你到越國去,一定會貧窮的。」「為什麼?」「草鞋,是用來穿著走路的,但越國人習慣於赤足走路;白絹,是用來做帽子的,但越國人習慣於披頭散發。憑著你的長處,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這樣,要使自己不貧窮,難道可能嗎?」
心得:一個人要發揮其專長,就必須適合社會環境需要。如果脫離社會環境的需要,其專長也就失去了價值。因此,我們要根據社會得需要,決定自己的行動,更好去發揮自己的專長。
二十八、《習慣標准》
晚飯後,母親和女兒一塊兒洗碗盤,父親和兒子在客廳看電視。
突然,廚房裡傳來打破盤子的響聲,然後一片沉寂。
兒子望著他父親,說道:一定是媽媽打破的。
你怎麼知道?
她沒有罵人。
心得體會:我們習慣以不同的標准來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責人以嚴,待己以寬。
二十九、《手環》
有一個歐巴桑在首飾店裡看到二隻一模一樣的手環。
一個標價五百五十元,另一個卻只標價二百五十元。
她大為心喜,立刻買下二百五十元的手環,得意洋洋的走出店門。
臨出去前,聽到裡面的店員悄悄對另一個店員說:看吧,這一招屢試不爽。
心得體會:試探如餌,可以輕而易舉的使許多人顯露出貪婪的本性,然而那常常是吃虧受騙的開始。
三十、《袋鼠與籠子》
一天動物園管理員發現袋鼠從籠子里跑出來了,於是開會討論,一致認為是籠子的高度過低。所以他們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10米加高到20米。結果第二天他們發現袋鼠還是跑到外面來,所以他們又決定再將高度加高到30米。
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於是管理員們大為緊張,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長頸鹿和幾只袋鼠們在閑聊,「你們看,這些人會不會再繼續加高你們的籠子?長頸鹿問。」很難說。袋鼠說:「如果他們再繼續忘記關門的話!」
心得體會:事有本末、輕重、緩急,關門是本,加高籠子是末,舍本而逐末,當然就不得要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