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同名張林雨有多少

中國同名張林雨有多少

發布時間:2023-05-18 08:54:28

A. 中東鐵路事件的事件經過

1928年6月3日,與北伐軍作戰失敗的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乘坐火車由北京返回沈陽。4日晨5時27分,行至皇姑屯時,張作霖所乘專車被炸,張作霖受重傷後於當天死去。6月19日,其子張學良就任奉天督辦,主政東北。12月29日,張學良將軍宣布東北易幟,搜野伏服從國民政府,12月30日,南京國民政府任命張學良為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至此,南京國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中國的統一。
張學良主政東北後,有感於俄日兩大帝國主義對中國東北進行瘋狂滲透,導致北患無休無止,決心加速收回中東鐵路路權,維護國家主權。而南京的國民黨中央政府為了達到推行反世攜蘇反共政策,切斷蘇聯與中國共產黨的聯系,同時消耗東北地方勢力的目的,利用以張學良為首的東北政府決心奪回失去的主權的這種心理,片面誇大蘇聯的對華野心和其勢力在東北的滲透,激化張學良與蘇聯方面的矛盾。而此前在東北當局收回中東路權的單方面行動中蘇方表現出的忍讓使張學良和東北政府內部一部分人誤認為蘇聯軟弱空虛、外強中干,因此堅定了使用強硬手段收回全部路權的決心。 1929年8月17日,中國國民政府對蘇聯宣戰。武裝沖突的規模進一步升級,中東鐵路事件已經由武裝沖突發展為一場不折不扣的戰爭。
蘇軍以中東鐵路西端的滿洲里——扎賁諾爾方向為陸上進攻的主要方向,東北軍方面在滿洲里——扎賁諾爾方向防禦的是梁忠甲的第十五混成旅和韓光第的第十七混成旅。
1929年8月17日,脊芹中國對蘇宣戰當天,蘇軍步、騎兵一個團進犯滿洲里,與滿洲里中國守軍梁忠甲旅激戰4小時。8月18日晚10點30分,蘇軍又開始向扎賁諾爾東北軍第四十三團二、三營陣地攻擊。8月20日早6時,蘇軍用鐵甲列車運兵200餘名,向梁忠甲部騎兵十團進攻,戰斗1小時左右蘇軍退去。9月4日,蘇軍以異常猛烈的火力向駐扎蘭諾爾的中國軍隊陣地右翼轟擊。9月9日下午4時,蘇軍約一個團,在大炮掩護下,由十八里小站方面向滿洲里車站中國軍隊發起猛攻,直到晚8時30分,蘇軍才撤退。
1929年9月中旬以後,中蘇談判完全破裂,蘇聯決定對東北軍發起致命性的打擊。10月4日,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擬定《國民義勇軍組織條例》,鼓勵組織義勇軍支援對蘇戰爭。沖突進一步升級。
1929年10月2日,蘇軍步兵千餘人向滿洲里守軍三十八團三營陣地進攻,雙方戰斗激烈。隨後又不斷以飛機大炮掩護向滿洲里車站各陣地進攻,雙方戰斗到3日晨。 10月10日,貝加爾方面蘇軍3萬人向中國東北邊界進發,而此時負責防守梁忠甲旅已與蘇軍戰斗數十日之久,後援不繼,告急求援。
1929年11月16日,蘇軍以四萬餘人兵力,大炮三、四百門,坦克車四十餘輛,飛機三十餘架開始了對滿洲里和扎賁諾爾的大規模地進攻。夜11時,蘇軍首先以坦克引導步兵開始了對扎賁諾爾的進攻。17日早7時,蘇軍飛機又開始轟炸滿洲里,中國駐軍司令部、電車房、三十八團樓房、憲兵所均被炸毀,無線電台也被震壞。
1929年17日10時扎賁諾爾車站被蘇軍佔領,18日下午1時,扎賁諾爾煤礦也被蘇軍佔領,中國守軍韓光第旅長、張林雨團長陣亡,全旅官兵傷亡過半,千餘被俘。
攻佔扎賁諾爾後,蘇軍集中兵力猛攻滿洲里,一時間硝煙彌漫、炮彈橫飛,當時炸毀民宅多處,日本領事館隔壁的日本旅館也被炸毀。雙方激戰兩晝夜,梁忠甲旅長親自率領全旅官兵全力抵抗,蘇軍進展緩慢。此時扎賁諾爾方面已經完全失守,中國守軍失去外援,飲食困難,加上疲勞過度,戰事對中國軍隊十分不利。戰至19日,中國守軍司令部所在地南山頭已經幾乎無兵守衛。雖然蘇軍飛機頻繁轟炸使中國軍隊傷亡慘重,但中國官兵毫不退讓,頑強抵抗著蘇軍的進攻。在中國守軍司令部門前雙方進行了激烈的白刃交鋒,喊殺之聲,聞於數里。由於寡不敵眾,加之外無援軍中國軍隊漸漸不支。20日凌晨3時,彈盡糧絕、無力再戰的中國軍隊向扎賁諾爾方向突圍,試圖繞道達賁湖退守,以待援軍,但遭到蘇軍迎頭堵擊,只得退回火車站,隨後蘇軍炮火猛烈轟擊市區。守軍決心背城一戰,死守國土。
但此時滿洲里各界代表協商後認為守軍敗局已定,繼續抵抗下去已經意義不大,為了保護全市人民及外國僑民生命財產應及早停止戰斗。於是要求梁忠甲旅長停止抵抗,與蘇軍交涉停戰。在蘇軍答應了守軍提出的嚴守紀律,善待中國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國軍人的條件後,中國軍隊向蘇軍總指揮沃斯特洛索斯基繳械投降,11月20日早10時蘇軍進入市區。中國軍隊在3天的戰斗中傷亡副旅長以下官兵一千五百餘人,傷一千餘人,被俘七千餘人,其中包括旅長以下250餘名軍官。梁忠甲旅長、旅參謀長及各團長均於二十四日押往蘇聯境內。蘇軍死亡143人,失蹤4人,受傷665人。
滿洲里陷落後西線東北軍全線崩潰。11月23日蘇軍佔領嵯崗車站。同日蘇軍飛機12架轟炸海拉爾,呼倫公安局等自海拉爾向博克圖站撤退。24日蘇軍攻佔海拉爾。11月26日黑龍江省政府和東北邊防軍司令官公署決定,從本日起在齊齊哈爾宣布戒嚴,並委任竇聯芳為臨時戒嚴司令,所有駐省軍警均歸該司令指揮。

B. 有關山西晉劇的詳細介紹

中路梆子
晉劇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劇種之一,因產生於山西中部,故又稱中路梆子,也稱為「中戲」,外省稱之為山西路梆子,主要流行於山西中、北部及陝西、內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區。清代初年,蒲州梆子流入晉中,與祁太秧歌、晉中民間曲調相結合,經晉商和當地文人的參與而形成了晉劇。其後幾經變化,在晉中、晉北以至內蒙古、河北、陝北的部分地區發展傳播開來。清末民初的近百年間是晉劇的發展時期,當時班社眾多,人才輩出,尤其是以丁果仙為代表的第一代女演員出現之後,晉劇藝術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編輯本段]歷史溯源
1.起源 中路梆子的起源應在清代咸豐年間。道光初年,被當時稱作山西梆子的蒲州梆子再度復興,所謂:"道光皇帝登龍廷,山西梆子又時興",蒲梆北上,來到了晉中、太原一帶演出,不僅轟動了太原,而且也震撼了北京,這也正迎合了中路地區崛起的一批富商大賈們的娛樂要求,於是他們就以承包形式,邀請蒲梆班社在中路演出,這就是中路富商承辦戲班的開始,但劇種仍為蒲劇。其代表班有平遙縣的萬和班、小平遙班,及介休縣的吉慶班等。 到了咸豐初年,蒲梆開始冷落下來,致使中路地區出現了一個戲劇活動相對空缺的時期,這對酷愛著戲的中路群眾,尤其是富商們來說倍感失望,於是少數人便開始邀請賦閑文人、票友以及秧歌、皮影藝人等,組織研討班子,擬創立自己的劇種。到了咸豐中後期,經過眾多班子的努力研討,終於在繼承蒲梆音韻和鑼鼓經點的基礎上,結合中路秧歌等的唱腔特點,初步形成了中路梆子的雛形班社,並開始試點演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榆次黑店班和祁縣三慶班,參加藝人,除了滯留的蒲梆藝人、秧歌及皮影藝人外,還有吹鼓手、店員、礦工、票友。 到了同治初年,山西社會秩序好轉。新型中路梆子的出現,也受到了更多富商財主們的青睞。於是先後成立了上、下聚梨園班、四喜班、四興班、四慶班等班社,在演出實踐中,互相學習,不斷改進,使唱腔及文武場面日趨完善;又學習外地劇種管理班社的經驗,使戲班逐步走向了正規化。戲班人員,除文武場保留中路籍藝人外,其他演員大都以高薪從蒲州聘來,所以民間有:"祁太鎦子,蒲州丸子"的諺語。戲班不屬商業性質,盈虧全由班主自負。只是每到一處,將木製的、標有某某縣某某財主所承戲班名稱的虎牌立在前台,以示誇耀,還要在後台粉壁牆上題筆留名。這些舞台題筆內容廣泛,成為今天研究晉劇發展史的金石之證。 隨著中路梆子的日益定型,引起了中小財主和中等商人的承班興趣。他們也從蒲州請來藝人或招來兒童,成立科班。至同治末年,中路梆子班社已在山西中路、以至北路少數州縣初具規模。藝人的精湛表演,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晉中仍有"四喜班,是好戲,禿紅、吐丑、蓋陝西。人參娃娃、大嘴丑,後邊跟的一桿旗……"等戲諺流傳。 2.輝煌時期 光緒十年後,中路梆子再次興起,出現了中路藝人演中路戲的新氣象,使舊日那種蒲梆藝人演中路戲的局面開始改變。從光緒十五年後到清末中路梆子進入一個輝煌時期。演出活動有廟會戲、集市戲、踩台戲、開光戲、商行戲、開市戲、求神戲、還願戲、祭祀戲、婚喪壽慶戲及官戲等。一般村莊,每年也唱戲一台;大型集鎮,每年多達5-10台,中路梆子已成為中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主要劇種了,而且它也隨中路商人遠足張家口、包頭賀雀、歸化等地,與當地劇種競獻技。中路梆子在發展過程中,由於地域關系,吸收民間藝術等成份的不同,在表演程式、演唱風格,前場經譜上形成了三大流派,即以太原府轄縣的上路班;汾州府轄縣的下路班;平定、遼州所轄縣的東四處班而區分。直到解放後上述三者的較小差異,合為一體。 中路梆子走向極盛之後,江南絲竹班、京都花腔班等基本退出了中路舞台,只有蒲梆偶爾還來,已勢禪薯早頭大減。 辛亥革命後,中路各縣一度動盪不安,有錢有勢者大都採取迴避觀望態度。因此,中路梆子的承班人多改為前清衙門、鏢局遺老等人充任。同時中路籍藝人隊伍也已成長壯大,蒲梆藝人中除定居者外,其餘已不再來中路搭班了。民國 5-19年(1916-1930),山西局勢相對穩定,中路梆子又進入第二個輝煌時期。 此時的中路梆子,班社林立,流派擴大。不手逗僅紮根雁北、佔領口外,且在河北省西部、陝西省東北部,以及省內原平陽府、潞安府所轄的北部各縣,也發展建立了班社,形成了橫跨我國北方的山西、陝西、河北、綏遠、察哈爾 5個省區的大型劇種,從而被人們稱為山西梆子。名伶薈萃,競爭激烈。中路梆子形成了一個人才濟濟、實力強大、互相競爭的大好局面。劇目繁多,文武齊備。由於人才輩出,上演的劇目多是名人手戲。常見的有《六月雪》、《鳳儀亭》、《金沙灘》、《上天台》、《白蛇傳》、《鐵弓緣》、《百子圖》、《法門寺》、《雙官諧》、《萬佛衣》、《中梁圖》、《梅降褒》、《雙羅衫》、《十三妹》、《塔子溝》、《玉棋子》、《烈火旗》、《一捧雪》、《金錢豹》等,共 200餘本、回、出。可謂文武皆能、行行不擋。演技精湛,百花齊放。此時,各個班社盡展新招,各門藝人也在唱、做、念、打特技等表演方面各領風騷。 從20年代起,山西梆子由於部分老藝人健在,舞台格局能維持男女同台演出,故涌現出了太谷錦藝園等上三班好戲。民國24年(1935),以著名女藝人丁果仙為首的步雲劇社,和以蓋天紅為首的唐風劇社,分赴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演出,大大地擴大了山西梆子的影響,也與兄弟劇種藝人交流了經驗,豐富了自己。後來山西梆子出現了由男角主演逐步向女角主演轉化的局面。隨之也帶來了潛在的問題:因女子演戲更能招來觀眾、更能掙錢的影響,各地掀起了一般專門培養女藝人的熱潮。山西梆子由於演員"陰盛陽衰",所以使許多優秀的盔靠戲、硬功戲、武打戲以及花臉、丑角戲等。逐步停演或失傳,也使這個北方劇種特有的激昂奔放的道白、唱腔,和起伏跌宕的表演程式,逐步被婉轉悠揚的曲調和綿綿纏纏的作派所代替,從而失去其昔日的那種陽剛之氣和鏗鏘特色。 3.走向低潮 閻、馮倒蔣失敗後,山西經濟蕭條。山西梆子的部分班社誤入歧途,腐敗風氣傳入戲班,造成台風不振,藝人思想墮落、藝術水平下降,給許多藝人的生活帶來嚴重困難,以至少數坤角藝人,迭遭不幸,陷入困境,不能自拔。 盧溝橋事變後,日本軍很快入侵山西,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迫使各地戲班全部解體,藝人四散,其中部分人亡命國外,部分入改行種地。只有少數人進入太行、晉綏、晉察冀等革命根據地,以嶄新的面貌為抗日軍民演出服務。抗戰前後的10多年間,山西梆子所遭受的劫難,造成了晉劇發展史上的第一次低潮時期。 新中國的成立,給山西梆子開創了第三個輝煌時期。1956-1958年左右,全省大部分地區縣市以上劇團,相繼建立健全起來。最優秀演員集中在省城太原演出,於是把山西梆子正式定名為晉劇,各地縣所屬劇團名稱,也統一改為某某晉劇團。 文化大革命的發生,使晉劇成為首先被沖擊的目標之一,使晉劇再次走向低谷。1967年,劇團改為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後又統一改唱樣板戲,上場藝人還要通過政審後方能登台。晉劇元氣大傷,造成了發展史上的第二次低潮時期。
[編輯本段]傳統劇目
晉劇傳統劇目豐富,經常上演的有二百多出,包括《渭水河》、《打金枝》、《臨潼山》、《乾坤帶》、《沙陀國》、《戰宛城》、《白水灘》、《金水橋》、《火焰駒》、《梵王宮》、《雙鎖山》等。
[編輯本段]藝術特色
在發展過程中,晉劇保留了蒲州梆子慷慨激昂的藝術特色,同時形成婉轉細膩的抒情風格。 晉劇的唱腔結構屬於板腔體,分為三類:"亂彈"、"腔兒"、"曲子"。"亂彈"是晉劇的主要唱控,共有七種板式:平板、夾板、二性、流水、介板、滾白、導板。"腔兒"是指晉劇中的各種花腔,一般不單獨使用,而是依附在各種板式的"亂彈"中。"腔兒"有"五花腔"、"三花腔"、"走馬腔"、"二指腔"、"十三咳"、"四不象"、"導板腔"等。"曲子"是指所唱的崑曲和地方小曲。晉劇的這種唱腔和表演不僅具有梆子腔的激越、粗獷的一般特點,而且具有比較圓潤和工細的獨特風格。因而,既能表現慷慨激昂的歷史故事,也能表現優美健康的民間生活。這種粗獷與細膩巧妙結合的藝術形式,是晉劇贏得眾多觀眾喜愛最直接的因素。 晉劇的特點是旋律婉轉、流暢、曲調優美、圓潤、親切、道白清晰,具有晉中地區濃郁的鄉土氣息和自己獨特風格。過去晉劇純由男演員演唱,一般定F調;後逐步發展到以演員為主,改定G調。除二音子用假音演唱外,亂彈分七種板式:平板(亦稱:四股眼)4 /4為拍;夾板為2 /4拍;二性為1/4拍;流水為1 /4拍;另外還有介板、倒板、滾白等。每種板式還有許多變化。如流水板中即有大流水、小流水、緊流水、慢流水、二流水等。此外還有三花腔、五花腔、走馬腔、三倒腔、倒板腔等許多花腔。 晉劇十分注意運用二人以上的對唱、輪唱手段發揮其唱腔的藝術特色。如《忠報國》,通過大花臉、須生正旦的輪唱,追述以往故事,交流當前感情。輪唱中多用適於敘事的二性板,旋律舒展。《走雪山》中是以老生與青衣的對唱,來表現曹府遭禍後,老家人保姑娘倉皇逃難的故事。先以介板對唱,表現主僕脫離虎口時的狼狽狀態;繼以二性輪唱,追敘受迫害的經過,男聲方落,女聲又起,交替歌唱,別有韻味。 在晉劇中也有大段獨唱。這種獨唱,一般用慢垛板;如《空城計》、《見皇姑》、《打金枝》中的孔明、秦香蓮和沈後的單獨唱段,無鑼鼓之響,有絲弦之音,行腔運調有如甘露細雨,點點入地。在晉劇唱腔中,還有用平板、夾板、二性、流水等組成的套唱腔。一般用於追敘、懺悔、思考問題等。 滾白是用以表現泣不成聲,極度悲哀的情緒。從過門到唱腔,都有極大的感染力。如《蘆花》中閔德仁的兩閃滾白,往往是演員揮淚而歌,觀眾彈淚而聽。 過去晉劇文武場編制為九人,稱九手場面,即鼓板(指揮)、鐃鈸、馬鑼、小鑼、梆子、吸胡、三弦、二弦、四弦。有時伴奏中需用鉸子,由彈四弦者代操;需要嗩吶伴奏時,則由彈三弦、拉二弦者代吹。文場樂器,呼胡是中音樂器,亦名葫蘆子。椰殼,比板胡殼大,狀如雞心,口面直徑約12-13厘米,粘以桐木板。主檔以硬木質製作,長70厘米。安有腰碼,固定在檔之中部。下碼置於桐木面上端六分之五處。馬尾竹弓,音質柔和,酷似男中音聲腔。呼胡拉主旋律,二弦、三弦、四弦配合伴奏。藝人說:呼胡、三弦是肌肉,二弦是骨頭,四弦是筋。又說:呼胡立桿子,二弦加塞子,三弦補窟子,四弦掌尺子、定調子。打擊樂器中的馬鑼,既重且大,直徑55厘米,厚約1厘米,聲音不散不躁,現多用六字馬鑼,與弦樂sl音相全,故有用馬鑼定音的傳統習慣。 晉劇弦樂牌曲很多。表現愉快情緒的有〔綉荷包〕等。表現苦惱的有〔太陽神針〕等,緊張用〔緊殺雞〕,舒緩用〔大寄生〕。這些曲牌可單獨使用,也可聯輟使用。如《打金枝》中的《鬧宮》與《春秋配》中的《揀柴》的音樂,就是用若干曲牌組成的聯奏曲。嗩吶曲牌也很多,如坐帳用的〔開門鼓〕、〔慢拜場〕等,能渲染元帥升帳時隆重庄嚴的氣氛。《戰宛城》中用的〔對舞〕,有千軍萬馬奔騰攻戰的氣勢。 打擊樂的鑼鼓點,約有四、五十種。如〔硬三錘〕、〔五錘子〕、〔三翻鷂〕、〔小戰〕、〔戰煞〕、〔海沙〕、〔披頭〕、〔帽子頭〕、〔回頭〕等。使用時,可根據劇情發展需要來選擇。如〔悶場〕(俗稱揉肚子),可配合人物捶胸、頓足、立坐不安的動作與呼喊節奏。《斬黃袍》中高懷德上場,《回荊州》中趙雲上場,《長坂坡》中張飛斥責趙雲之後,都是用這種鼓點來襯託人物煩躁和焦急情緒。中路梆子有時在四股眼、夾板、二性唱腔之前,使用〔七錘子〕與弦樂接,必要時帶〔撩子〕配合劇中人耍馬鞭、或接門的動作。《坐樓殺惜》中宋江殺死閻婆惜,從她身上搜索梁山書信時,用〔小戰〕伴奏,有力地渲染了其戰戰兢兢,極度緊張的狀態。 晉劇中,分傳統的生、旦、花臉三大行為紅、黑、生、旦、丑五行。清末民初,晉劇中已形成五大行,十五小行。五大行指的是:紅(鬍子生)、黑(花臉)、生、旦、丑。十五小行指的是:正紅、老生(正紅、大黑兼)、大黑、二黑、小生、武生、娃娃生、正旦(青衣)、小旦、老旦、彩旦、武旦、刀馬旦、文丑、武丑。中、北路梆子清代時大致與蒲州梆子的腳色行當相同,後逐漸發展變化。到清末民初,中、北路梆子已形成五大行、十五小行。五大行:紅(鬍子生)、黑(花臉)、生、旦、丑。十五小行:正紅、老生(正紅、大黑兼)、大黑、二黑、小生、武生、娃娃生、正旦(青衣)、小旦、老旦、彩旦、武旦、刀馬旦、文丑、武丑。 鬍子生行當中還有老生。紅生之分。老生,扮演老年長者,掛白三繕或蒼三綹,表演以倡做為主,蒼老、凝重、朴實是其主要特色。紅生戴黑三綹,勾紅臉,扮演勇武忠直的人物。 小生:分文生、武生、娃娃生。文生有紗帽生、翎子生、巾子生、窮生等。主要扮演青年男子。紗帽生,戴紗帽,穿蟒袍或官衣,扮演有功名的人物,表演上要求儀態端莊灑脫。翎子生以頭插錐尾為主要標志,多扮演武將和文武雙全的人物。一般由文武小生扮演,。要翎子為這類腳色絕活。巾子生,戴巾於,穿褶子,持摺扇(故又稱扇子生),主要演風流儒雅的公子,表演上要求風流瀟灑、儒雅俊秀。窮生,穿素道袍或富貴衣扮演落魄書生一類人物。要求表演出人物窮困潦倒及貧而有志的神情形態,娃娃生,扮演少年兒童,戲的分量不重,多由童伶、學員扮演。武生:分短打、長靠兩種。扮演擅長武藝的青壯年男子。短打武生,戴羅帽,穿箭衣、侉衣、豹衣,表演上以武打、翻跌為主,武生扎大靠,著厚底靴,表演上以開打、功架為主。 旦行:主要有正量(包括閨門旦)、小數點旦、老旦、彩旦、武旦、刀馬旦。正旦,又稱大旦、青衣,多飾演已婚、正派的中年婦女。以唱做為主,寧靜端莊、曉理賢慧為其主要特色,另外有一些唱功戲中的未婚女子(所謂「閨門旦」)。也由正旦應工,正旦常與鬍子生配戲,戲的分量一般都較重。小旦,多扮演青少年女子,有小旦、花旦之分,二者的區別在於人物的性格及表演特點。小旦多扮演正派純真的青年女子,表演以唱做為主。以活潑伶俐、天真爛漫、舉動敏捷見長。花旦則以做功和念白為主,多扮演放浪潑辣或妖艷俏麗的青年女子,以潑辣刁狠為主要特點。正旦、小旦為梆子戲中的主要行當,故有「一窩旦(正旦和小旦)吃飽飯」,「一旦挑八角」之說。老旦,扮演老年婦女,彩旦,也稱丑旦、丑婆子,扮演滑稽或刁奸的婦女,武旦,扮演勇武的女性人物,一般為小打扮,不穿蟒靠,重武打。一般班社由刀馬旦兼任。刀馬旦、多扮演擅長武藝的青壯年婦女。身扎大靠,頭戴七星額子,插翎子,唱做打和舞蹈並重。這類腳色大都由功底扎實的小旦演員扮演,故亦稱為刀馬小旦。 花臉行:也稱凈、黑頭。分大花臉、二花臉。多扮演相貌、性格、品質特異的人物,均以面部勾臉(即在面部勾畫各種顏色的臉譜)為主要標志。大花臉,偏重唱、念、做、舉止穩重,主要扮演身份地位較高的人物,如包拯、曹操、徐彥昭等。大花臉有花臉、白臉、黑臉、紅臉、凈臉之分,由人物的性格、品質及行為所定。如包拯黑臉,以示其秉公執法、鐵面無私;曹操、潘仕美由因其奸詐、殘忍,勾白胸;關羽勾戲臉,以表示其忠心不二的品質和英武剛強的性格。過去,有「花臉不挑班」之說,但也有個別藝術成就高的演員仍可以挑班,如晉劇花臉學員喬國瑞(獅子黑)即曾挑班多年。 過去,梆子戲有代腳制(也稱代行制),這是由於舊班社中演職人員不足所致。彩旦通常由醜行代,個別小旦演員也代之,如晉劇演員冀美蓮演《拾玉鐲》的劉媒婆、《風箏誤》的丑姑娘,深得廣大觀眾贊譽。建國後,隨著時代的發展及觀眾的要求,劇團編制逐漸擴大,演職人員大大增加,戲校和訓練班也注意培養老旦演員,除少數劇團外,多數均有專人扮演。但彩旦、娃娃生的代腳制仍延用至今。
[編輯本段]傳承發展
進入八十年代,政府號召振興晉劇,各級劇團相繼調整了班子,充實了演員,添置了行頭,整理了舊戲,趕排了新戲,有的還晉劇表演與當前流行的輕音樂等文藝形式結合起來,增強了晉劇的演出效果。同時也涌現出宋轉轉、史佳花、崔建華、李天喜、王曉萍、王二慶、栗桂蓮、孫紅麗等藝術新秀。恢復和新編了《下河東》、《十五貫》、《玉蟬淚》、《卧虎令》、《伐子都》、《吳王劍》、《三下桃園》等劇目,並多次匯集省城調演評比,甚至有的還到北京獻藝。另外有少數人獲得了晉劇表演藝術家的光榮稱號,有的獲得了中國戲劇梅花獎,有的晉升為一、二級演員。 現在,這個劇院的著名演員有王愛愛、田桂蘭、冀平、馬玉樓、劉漢銀、郭鳳英、王寶釵等。山西省晉劇院的代表劇目有傳統戲《打金枝》、《含嫣》、《小宴》、《殺宮》、《算糧》等。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晉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文獻介紹 1. 許合智司鼓之道:當代晉劇鼓師泰斗/張林雨,張志永著.--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854頁 2. 晉劇名生郭鳳英/李文虎著;山西省戲劇研究所編.--太原:北嶽文藝出版社,1998.--258頁 3. 晉劇文場藝術:兼論田九雲牛巧珍師徒/張林雨著.--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433頁 4. 晉劇名家唱段集萃/劉和仁等編.--太原:北嶽文藝出版社,1987.10.--552頁 5. 晉劇百年史話/王永年講述;劉巨才,段樹人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346頁.--(山西戲曲史料叢書) 6. 晉劇呼胡演奏法/董文潤編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391頁 7. 晉劇音樂/張沛,郭少仙搜集整理.--2版.--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79.--540頁 8. 中國戲曲志.山西卷/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編.--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12.--830頁

C. 姓張雨字結尾的女孩名單如下

張思雨 張瑋雨 張俐雨 張溪雨 張穎雨 張霞雨 張寒雨 張德雨 張露雨 張智雨 張添雨 張永雨 張曼雨 張雙雨 張茹雨 張冰雨 張然雨 張冬雨 張瑞雨 張茜雨 張懿雨 張汝雨 張春雨 張美雨 張璽雨 張斐雨 張建雨 張爽雨 張肖雨 張亭雨 張悠雨 張筠雨 張珏雨 張其雨 張啟雨 張楠雨 張紅雨 張安雨 張沅雨 張微雨 張津雨 張玫雨 張彥雨 張玥雨 張琴雨 張浩雨 張士雨 張有雨 張又雨 張彩雨 張軼雨 張笑雨 張妤雨 張函雨 張長雨 張蓓雨 張梓雨 張水雨 張雅雨 張陽雨 張成雨 張寧雨 張碧雨 張丹雨 張語雨 張柳雨 張熙雨 張愛雨 張艷雨 張昭雨 張瓊雨 張瑤雨 張棠雨 張以雨 張若雨 張會雨 張千雨 張華雨 張雲雨 張林雨 張芳雨 張淇雨 張匯雨 張修雨 張和雨 張珈雨 張果雨 張忻雨 張詩雨 張弋雨 張波雨 張濤雨 張晶雨 張斯雨 張毓雨 張榮雨 張莎雨 張可雨 張紫雨 張博雨 張芮雨 張育雨 張英雨 張佩雨 張琬雨 張孜雨 張培雨 張健雨 張璦雨 張清雨 張淑雨 張治雨 張貞雨 張婭雨 張菁雨 張璐雨 張燦雨 張君雨 張勝雨 張秋雨

D. 山西晉劇有哪些

中路梆子
晉劇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劇種之一,因產生於山西中部,故又稱中路梆子,也稱為「中戲」,外省稱之為山西路梆子,主要流行於山西中、北部及陝西、內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區。清代初年,蒲州梆子流入晉中,與祁太秧歌、晉中民間曲調相結合,經晉商和當地文人的參與而形成了晉劇。其後幾經變化,在晉中、晉北以至內蒙古、河北、陝北的部分地區發展傳播開來。清末民初的近百年間是晉劇的發展時期,當時班社眾多,人才輩出,尤其是以丁果仙為代表的第一代女演員出現之後,晉劇藝術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編輯本段]歷史溯源
1.起源 中路梆子的起源應在清代咸豐年間。道光初年,被當時稱作山西梆子的蒲州梆子再度復興,所謂:"道光皇帝登龍廷,山西梆子又時興",蒲梆北上,來到了晉中、太原一帶演出,不僅轟動了太原,而且也震撼了北京,這也正迎合了中路地區崛起的一批富商大賈們的娛樂要求,於是他們就以承包形式,邀請蒲梆班社在中路演出,這就是中路富商承辦戲班的開始,但劇種仍為蒲劇。其代表班有平遙縣的萬和班、小平遙班,及介休縣的吉慶班等。 到了咸豐初年,蒲梆開始冷落下來,致使中路地區出現了一個戲劇活動相對空缺的時期,這對酷愛著戲的中路群眾,尤其是富商們來說倍感失望,於是少數人便開纖鬧迅始邀請賦閑文人、票友以及秧歌、皮影藝人等,組織研討班子,擬創立自己的劇種。到了咸豐中後期,經過眾多班子的努力研討,毀此終於在繼承蒲梆音韻和鑼鼓經點的基礎上,結合中路秧歌等的唱腔特點,初步形成了中路梆子的雛形班社,並開始試點演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榆次黑店班和祁縣三慶班,參加藝人,除了滯留的蒲梆藝人、秧歌及皮影藝人外,還有吹鼓手、店員、礦工、票友。 到了同治初年,山西社會秩序好轉。新型中路梆子的出現,也受到了更多富商財主們的青睞。於是先後成立了上、下聚梨園班、四喜班、四興班、四慶班等班社,在演出實踐中,互相學習,不斷改進,使唱腔及文武場面日趨完善;又學習外地劇種管理班社的經驗,使戲班逐步走向了正規化。戲班人員,除文武場保留中路籍藝人外,其他演員大都以高薪從蒲州聘來,所以民間有:"祁太鎦子,蒲州丸子"的諺語。戲班不屬商業性質,盈虧全由班主自負。只是每到一處,將木製的、標有某某縣某某財主所承戲班名稱的虎牌立在前台,以示誇耀,還要在後台粉壁牆上題筆留名。這些舞台題筆內容廣泛,成為今天研究晉劇發展史的金石之證。 隨著中路梆子的日益定型,引起了中小財主和中等商人的承班興趣。他們也從蒲州請來藝人或招來兒童,成立科班。至同治末年,中路梆子班社已在山西中路、以至北路少數州縣初具規模。藝人的精湛表演,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晉中仍有"四喜班,是好戲,禿紅、吐丑、蓋陝西。人參娃娃、大嘴丑,後邊跟的一桿旗……"等戲諺流傳。 2.輝煌時期 光緒十年後,中路梆子再次興起,出現了中路藝人演中路戲的新氣象,使舊日那種蒲梆藝人演中路戲的局面開始改變。從光緒十五年後到清末中路梆子進入一個輝煌時期。演出活動有廟會戲、集市戲、踩台戲、開光戲、商行戲、開市戲、求神戲、還願戲、祭祀戲、婚喪壽慶戲及官戲等。一般村莊,每年也唱戲一台;大型集鎮,每年多達5-10台,中路梆子已成為中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主要劇種了,而且它也隨中路商人遠足張家口、包頭、歸化等地,與當地劇種競獻技。中路梆子在發展過程中,由於地域關系,吸收民間藝術等成份的不同,在表演程式、演唱風格,前場經譜上形成了三大流派,即以太原府轄縣的上路班;汾州府轄縣的下路班;平定、遼州所轄縣的東四處班而區分。直到解放後上述三者的較小差異,合為一體。 中路梆子走向極盛之後,江南絲竹班、京都花腔班等基本退出了中路舞台,只有蒲梆偶爾還來,已勢頭大減。 辛亥革命後,中路各縣一度動盪不安,有錢有勢者大都採取迴避觀望態度。因此,中路梆子的承班人多改為前清衙門、鏢局遺老等人充任。同時中路籍藝人隊伍也已成長壯大,蒲梆藝人中除定居者外,其餘已不再來中路搭班了。民國 5-19年(1916-1930),山西局勢相對穩定,中路梆子又進入第二個輝煌時期。 此時的中路梆子,班社林立,流派擴大。不僅紮根雁北、佔領口外,且在河北省西部、陝西省東北部,以及省內原平陽府、潞安府所轄的北部各縣,也發展建立了班彎源社,形成了橫跨我國北方的山西、陝西、河北、綏遠、察哈爾 5個省區的大型劇種,從而被人們稱為山西梆子。名伶薈萃,競爭激烈。中路梆子形成了一個人才濟濟、實力強大、互相競爭的大好局面。劇目繁多,文武齊備。由於人才輩出,上演的劇目多是名人手戲。常見的有《六月雪》、《鳳儀亭》、《金沙灘》、《上天台》、《白蛇傳》、《鐵弓緣》、《百子圖》、《法門寺》、《雙官諧》、《萬佛衣》、《中梁圖》、《梅降褒》、《雙羅衫》、《十三妹》、《塔子溝》、《玉棋子》、《烈火旗》、《一捧雪》、《金錢豹》等,共 200餘本、回、出。可謂文武皆能、行行不擋。演技精湛,百花齊放。此時,各個班社盡展新招,各門藝人也在唱、做、念、打特技等表演方面各領風騷。 從20年代起,山西梆子由於部分老藝人健在,舞台格局能維持男女同台演出,故涌現出了太谷錦藝園等上三班好戲。民國24年(1935),以著名女藝人丁果仙為首的步雲劇社,和以蓋天紅為首的唐風劇社,分赴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演出,大大地擴大了山西梆子的影響,也與兄弟劇種藝人交流了經驗,豐富了自己。後來山西梆子出現了由男角主演逐步向女角主演轉化的局面。隨之也帶來了潛在的問題:因女子演戲更能招來觀眾、更能掙錢的影響,各地掀起了一般專門培養女藝人的熱潮。山西梆子由於演員"陰盛陽衰",所以使許多優秀的盔靠戲、硬功戲、武打戲以及花臉、丑角戲等。逐步停演或失傳,也使這個北方劇種特有的激昂奔放的道白、唱腔,和起伏跌宕的表演程式,逐步被婉轉悠揚的曲調和綿綿纏纏的作派所代替,從而失去其昔日的那種陽剛之氣和鏗鏘特色。 3.走向低潮 閻、馮倒蔣失敗後,山西經濟蕭條。山西梆子的部分班社誤入歧途,腐敗風氣傳入戲班,造成台風不振,藝人思想墮落、藝術水平下降,給許多藝人的生活帶來嚴重困難,以至少數坤角藝人,迭遭不幸,陷入困境,不能自拔。 盧溝橋事變後,日本軍很快入侵山西,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迫使各地戲班全部解體,藝人四散,其中部分人亡命國外,部分入改行種地。只有少數人進入太行、晉綏、晉察冀等革命根據地,以嶄新的面貌為抗日軍民演出服務。抗戰前後的10多年間,山西梆子所遭受的劫難,造成了晉劇發展史上的第一次低潮時期。 新中國的成立,給山西梆子開創了第三個輝煌時期。1956-1958年左右,全省大部分地區縣市以上劇團,相繼建立健全起來。最優秀演員集中在省城太原演出,於是把山西梆子正式定名為晉劇,各地縣所屬劇團名稱,也統一改為某某晉劇團。 文化大革命的發生,使晉劇成為首先被沖擊的目標之一,使晉劇再次走向低谷。1967年,劇團改為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後又統一改唱樣板戲,上場藝人還要通過政審後方能登台。晉劇元氣大傷,造成了發展史上的第二次低潮時期。
[編輯本段]傳統劇目
晉劇傳統劇目豐富,經常上演的有二百多出,包括《渭水河》、《打金枝》、《臨潼山》、《乾坤帶》、《沙陀國》、《戰宛城》、《白水灘》、《金水橋》、《火焰駒》、《梵王宮》、《雙鎖山》等。
[編輯本段]藝術特色
在發展過程中,晉劇保留了蒲州梆子慷慨激昂的藝術特色,同時形成婉轉細膩的抒情風格。 晉劇的唱腔結構屬於板腔體,分為三類:"亂彈"、"腔兒"、"曲子"。"亂彈"是晉劇的主要唱控,共有七種板式:平板、夾板、二性、流水、介板、滾白、導板。"腔兒"是指晉劇中的各種花腔,一般不單獨使用,而是依附在各種板式的"亂彈"中。"腔兒"有"五花腔"、"三花腔"、"走馬腔"、"二指腔"、"十三咳"、"四不象"、"導板腔"等。"曲子"是指所唱的崑曲和地方小曲。晉劇的這種唱腔和表演不僅具有梆子腔的激越、粗獷的一般特點,而且具有比較圓潤和工細的獨特風格。因而,既能表現慷慨激昂的歷史故事,也能表現優美健康的民間生活。這種粗獷與細膩巧妙結合的藝術形式,是晉劇贏得眾多觀眾喜愛最直接的因素。 晉劇的特點是旋律婉轉、流暢、曲調優美、圓潤、親切、道白清晰,具有晉中地區濃郁的鄉土氣息和自己獨特風格。過去晉劇純由男演員演唱,一般定F調;後逐步發展到以演員為主,改定G調。除二音子用假音演唱外,亂彈分七種板式:平板(亦稱:四股眼)4 /4為拍;夾板為2 /4拍;二性為1/4拍;流水為1 /4拍;另外還有介板、倒板、滾白等。每種板式還有許多變化。如流水板中即有大流水、小流水、緊流水、慢流水、二流水等。此外還有三花腔、五花腔、走馬腔、三倒腔、倒板腔等許多花腔。 晉劇十分注意運用二人以上的對唱、輪唱手段發揮其唱腔的藝術特色。如《忠報國》,通過大花臉、須生正旦的輪唱,追述以往故事,交流當前感情。輪唱中多用適於敘事的二性板,旋律舒展。《走雪山》中是以老生與青衣的對唱,來表現曹府遭禍後,老家人保姑娘倉皇逃難的故事。先以介板對唱,表現主僕脫離虎口時的狼狽狀態;繼以二性輪唱,追敘受迫害的經過,男聲方落,女聲又起,交替歌唱,別有韻味。 在晉劇中也有大段獨唱。這種獨唱,一般用慢垛板;如《空城計》、《見皇姑》、《打金枝》中的孔明、秦香蓮和沈後的單獨唱段,無鑼鼓之響,有絲弦之音,行腔運調有如甘露細雨,點點入地。在晉劇唱腔中,還有用平板、夾板、二性、流水等組成的套唱腔。一般用於追敘、懺悔、思考問題等。 滾白是用以表現泣不成聲,極度悲哀的情緒。從過門到唱腔,都有極大的感染力。如《蘆花》中閔德仁的兩閃滾白,往往是演員揮淚而歌,觀眾彈淚而聽。 過去晉劇文武場編制為九人,稱九手場面,即鼓板(指揮)、鐃鈸、馬鑼、小鑼、梆子、吸胡、三弦、二弦、四弦。有時伴奏中需用鉸子,由彈四弦者代操;需要嗩吶伴奏時,則由彈三弦、拉二弦者代吹。文場樂器,呼胡是中音樂器,亦名葫蘆子。椰殼,比板胡殼大,狀如雞心,口面直徑約12-13厘米,粘以桐木板。主檔以硬木質製作,長70厘米。安有腰碼,固定在檔之中部。下碼置於桐木面上端六分之五處。馬尾竹弓,音質柔和,酷似男中音聲腔。呼胡拉主旋律,二弦、三弦、四弦配合伴奏。藝人說:呼胡、三弦是肌肉,二弦是骨頭,四弦是筋。又說:呼胡立桿子,二弦加塞子,三弦補窟子,四弦掌尺子、定調子。打擊樂器中的馬鑼,既重且大,直徑55厘米,厚約1厘米,聲音不散不躁,現多用六字馬鑼,與弦樂sl音相全,故有用馬鑼定音的傳統習慣。 晉劇弦樂牌曲很多。表現愉快情緒的有〔綉荷包〕等。表現苦惱的有〔太陽神針〕等,緊張用〔緊殺雞〕,舒緩用〔大寄生〕。這些曲牌可單獨使用,也可聯輟使用。如《打金枝》中的《鬧宮》與《春秋配》中的《揀柴》的音樂,就是用若干曲牌組成的聯奏曲。嗩吶曲牌也很多,如坐帳用的〔開門鼓〕、〔慢拜場〕等,能渲染元帥升帳時隆重庄嚴的氣氛。《戰宛城》中用的〔對舞〕,有千軍萬馬奔騰攻戰的氣勢。 打擊樂的鑼鼓點,約有四、五十種。如〔硬三錘〕、〔五錘子〕、〔三翻鷂〕、〔小戰〕、〔戰煞〕、〔海沙〕、〔披頭〕、〔帽子頭〕、〔回頭〕等。使用時,可根據劇情發展需要來選擇。如〔悶場〕(俗稱揉肚子),可配合人物捶胸、頓足、立坐不安的動作與呼喊節奏。《斬黃袍》中高懷德上場,《回荊州》中趙雲上場,《長坂坡》中張飛斥責趙雲之後,都是用這種鼓點來襯託人物煩躁和焦急情緒。中路梆子有時在四股眼、夾板、二性唱腔之前,使用〔七錘子〕與弦樂接,必要時帶〔撩子〕配合劇中人耍馬鞭、或接門的動作。《坐樓殺惜》中宋江殺死閻婆惜,從她身上搜索梁山書信時,用〔小戰〕伴奏,有力地渲染了其戰戰兢兢,極度緊張的狀態。 晉劇中,分傳統的生、旦、花臉三大行為紅、黑、生、旦、丑五行。清末民初,晉劇中已形成五大行,十五小行。五大行指的是:紅(鬍子生)、黑(花臉)、生、旦、丑。十五小行指的是:正紅、老生(正紅、大黑兼)、大黑、二黑、小生、武生、娃娃生、正旦(青衣)、小旦、老旦、彩旦、武旦、刀馬旦、文丑、武丑。中、北路梆子清代時大致與蒲州梆子的腳色行當相同,後逐漸發展變化。到清末民初,中、北路梆子已形成五大行、十五小行。五大行:紅(鬍子生)、黑(花臉)、生、旦、丑。十五小行:正紅、老生(正紅、大黑兼)、大黑、二黑、小生、武生、娃娃生、正旦(青衣)、小旦、老旦、彩旦、武旦、刀馬旦、文丑、武丑。 鬍子生行當中還有老生。紅生之分。老生,扮演老年長者,掛白三繕或蒼三綹,表演以倡做為主,蒼老、凝重、朴實是其主要特色。紅生戴黑三綹,勾紅臉,扮演勇武忠直的人物。 小生:分文生、武生、娃娃生。文生有紗帽生、翎子生、巾子生、窮生等。主要扮演青年男子。紗帽生,戴紗帽,穿蟒袍或官衣,扮演有功名的人物,表演上要求儀態端莊灑脫。翎子生以頭插錐尾為主要標志,多扮演武將和文武雙全的人物。一般由文武小生扮演,。要翎子為這類腳色絕活。巾子生,戴巾於,穿褶子,持摺扇(故又稱扇子生),主要演風流儒雅的公子,表演上要求風流瀟灑、儒雅俊秀。窮生,穿素道袍或富貴衣扮演落魄書生一類人物。要求表演出人物窮困潦倒及貧而有志的神情形態,娃娃生,扮演少年兒童,戲的分量不重,多由童伶、學員扮演。武生:分短打、長靠兩種。扮演擅長武藝的青壯年男子。短打武生,戴羅帽,穿箭衣、侉衣、豹衣,表演上以武打、翻跌為主,武生扎大靠,著厚底靴,表演上以開打、功架為主。 旦行:主要有正量(包括閨門旦)、小數點旦、老旦、彩旦、武旦、刀馬旦。正旦,又稱大旦、青衣,多飾演已婚、正派的中年婦女。以唱做為主,寧靜端莊、曉理賢慧為其主要特色,另外有一些唱功戲中的未婚女子(所謂「閨門旦」)。也由正旦應工,正旦常與鬍子生配戲,戲的分量一般都較重。小旦,多扮演青少年女子,有小旦、花旦之分,二者的區別在於人物的性格及表演特點。小旦多扮演正派純真的青年女子,表演以唱做為主。以活潑伶俐、天真爛漫、舉動敏捷見長。花旦則以做功和念白為主,多扮演放浪潑辣或妖艷俏麗的青年女子,以潑辣刁狠為主要特點。正旦、小旦為梆子戲中的主要行當,故有「一窩旦(正旦和小旦)吃飽飯」,「一旦挑八角」之說。老旦,扮演老年婦女,彩旦,也稱丑旦、丑婆子,扮演滑稽或刁奸的婦女,武旦,扮演勇武的女性人物,一般為小打扮,不穿蟒靠,重武打。一般班社由刀馬旦兼任。刀馬旦、多扮演擅長武藝的青壯年婦女。身扎大靠,頭戴七星額子,插翎子,唱做打和舞蹈並重。這類腳色大都由功底扎實的小旦演員扮演,故亦稱為刀馬小旦。 花臉行:也稱凈、黑頭。分大花臉、二花臉。多扮演相貌、性格、品質特異的人物,均以面部勾臉(即在面部勾畫各種顏色的臉譜)為主要標志。大花臉,偏重唱、念、做、舉止穩重,主要扮演身份地位較高的人物,如包拯、曹操、徐彥昭等。大花臉有花臉、白臉、黑臉、紅臉、凈臉之分,由人物的性格、品質及行為所定。如包拯黑臉,以示其秉公執法、鐵面無私;曹操、潘仕美由因其奸詐、殘忍,勾白胸;關羽勾戲臉,以表示其忠心不二的品質和英武剛強的性格。過去,有「花臉不挑班」之說,但也有個別藝術成就高的演員仍可以挑班,如晉劇花臉學員喬國瑞(獅子黑)即曾挑班多年。 過去,梆子戲有代腳制(也稱代行制),這是由於舊班社中演職人員不足所致。彩旦通常由醜行代,個別小旦演員也代之,如晉劇演員冀美蓮演《拾玉鐲》的劉媒婆、《風箏誤》的丑姑娘,深得廣大觀眾贊譽。建國後,隨著時代的發展及觀眾的要求,劇團編制逐漸擴大,演職人員大大增加,戲校和訓練班也注意培養老旦演員,除少數劇團外,多數均有專人扮演。但彩旦、娃娃生的代腳制仍延用至今。
[編輯本段]傳承發展
進入八十年代,政府號召振興晉劇,各級劇團相繼調整了班子,充實了演員,添置了行頭,整理了舊戲,趕排了新戲,有的還晉劇表演與當前流行的輕音樂等文藝形式結合起來,增強了晉劇的演出效果。同時也涌現出宋轉轉、史佳花、崔建華、李天喜、王曉萍、王二慶、栗桂蓮、孫紅麗等藝術新秀。恢復和新編了《下河東》、《十五貫》、《玉蟬淚》、《卧虎令》、《伐子都》、《吳王劍》、《三下桃園》等劇目,並多次匯集省城調演評比,甚至有的還到北京獻藝。另外有少數人獲得了晉劇表演藝術家的光榮稱號,有的獲得了中國戲劇梅花獎,有的晉升為一、二級演員。 現在,這個劇院的著名演員有王愛愛、田桂蘭、冀平、馬玉樓、劉漢銀、郭鳳英、王寶釵等。山西省晉劇院的代表劇目有傳統戲《打金枝》、《含嫣》、《小宴》、《殺宮》、《算糧》等。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晉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文獻介紹 1. 許合智司鼓之道:當代晉劇鼓師泰斗/張林雨,張志永著.--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854頁 2. 晉劇名生郭鳳英/李文虎著;山西省戲劇研究所編.--太原:北嶽文藝出版社,1998.--258頁 3. 晉劇文場藝術:兼論田九雲牛巧珍師徒/張林雨著.--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433頁 4. 晉劇名家唱段集萃/劉和仁等編.--太原:北嶽文藝出版社,1987.10.--552頁 5. 晉劇百年史話/王永年講述;劉巨才,段樹人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346頁.--(山西戲曲史料叢書) 6. 晉劇呼胡演奏法/董文潤編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391頁 7. 晉劇音樂/張沛,郭少仙搜集整理.--2版.--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79.--540頁 8. 中國戲曲志.山西卷/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編.--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12.--830頁

E. [十萬火急]誰能幫我想幾個開頭是"張林"的女生名字

您好!
張林梅 張林君 張林琳 張林雅 張林雯 張林馨 張局吵林芸
張林琪 張林靜 張林伊 張林恬 張林瓊 張林媚 張林瑩
張林玲 張林真 張林華 張林淑 張林娟 張林檔搭菁 張林蕾
張林敏 張林慧 張林怡 張林逸 張林妍 張林艷 張林嵐
張林紅(虹) 張林嬌 張林玉 張桐蠢侍林雨 張林晴 張林倩

這都是我想的。希望有你滿意的。

F. 爸爸姓張,媽媽姓林,男孩,張知林 張之霖 張林越,哪個好聽

都不太看好,土!非要在這三個中產生的散皮話,張知林寓意好一些!
提供幾個供參考:張霖語、張拿梁林雨、張欣沐、張棖沖敏差棖(張林合體)
望採納,如還有需要請追問,謝謝!

閱讀全文

與中國同名張林雨有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面與苦蕎面哪個升糖指數高 瀏覽:960
印度芋頭怎麼樣 瀏覽:782
印尼蘇門答臘島是哪裡 瀏覽:200
印尼燕窩怎麼賣的 瀏覽:354
真正的越南河內有多少人口 瀏覽:603
中國哪個地方有叫多倫的 瀏覽:593
義大利什麼保健品吃皮膚黃好 瀏覽:428
義大利跟韓國哪個發達 瀏覽:530
去印尼為什麼查徵信 瀏覽:987
越南付多少小費 瀏覽:46
越南戰爭中國犧牲了哪些人 瀏覽:47
中國收黃金的地方在哪裡 瀏覽:120
中國哪裡出鋼材 瀏覽:400
義大利1月什麼氣候 瀏覽:194
印度暴揍警察的是什麼電影 瀏覽:714
伊朗人是怎麼稱呼最高領袖的 瀏覽:263
英國螺螄粉多少錢一包 瀏覽:822
印尼十盾等於人民幣多少元 瀏覽:818
莫迪覺得印度和中國哪個更強大 瀏覽:96
英國之旅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