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殲-25的介紹
殲-25戰斗機是為網路流兆攜傳中國成都飛機工業公司研製的新滲氏一代的空中優勢戰斗機,被外國媒體多次報道。實際上殲-25的機號懸空,亦從來無任何確族喊伏切證據證明殲-25的計劃或者其戰斗機實體存在。
『貳』 中國的四代戰機是哪些型號 分別在什麼時間試飛成功
殲-20,2011年1月11日於成飛試飛。
31001(殲-31的說法睜納悔沒得到證實)在2012年10月31日於沈飛試飛。
網傳殲轟-7B(隱形飛豹)2011年6月8日。(目前本飛機至2011年6月8日後,就沒有了悉正更新消息)
轟茄純-9,網傳,目前只有圖片
『叄』 誰人能提供一份中國殲擊機的發展歷程
1949年11月11日,伴隨著新中國的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作為一個獨立的軍種,正式宣告成立。朱德總司令自豪地說:「從今天起,我成了名符其實的三軍總司令。」其後,中國空軍經歷了從前蘇聯購買到測繪仿製,進而枯知到自行研製三個階段。而中國的殲擊機也在引進――消化――吸收――自主開發中走過了崢嶸的46年。
一、殲五型:(殲5――中國航空蹣跚學路)
殲擊機又稱戰斗機,舊稱驅逐機。主要用來殲滅空中敵機和其他空襲兵器的飛機。其特點是速度大,上升快,升限高,機動性好。 1956年7月19日清晨,新中國製造的第一架噴氣式戰斗機――殲5戰斗機在東北某機場騰空而起,這架機身前部臘敗豎印有鮮紅的「中0101"字樣的銀白色殲擊機的試飛成功,標志著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夠掌握噴氣技術的國家之一。殲5戰斗機一亮相,就在東南沿海擊落美製台灣來犯戰機八架,其後更為中國的國土防空作戰立下了赫赫戰功。
殲-5是中國沈陽飛機公司製造的高亞音速噴氣式戰斗機(仿製前蘇聯米格-17φ),也是中國製造的第一種噴氣式飛機。
沈陽飛機公司於1955年初開始試制殲-5。1956年7月19日,試制原型機首次試飛。殲-5自1956年9月投入批生產,到1959年5月停產,共生產767架。
殲-5主要用於晝間截擊和空戰,也具有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其改進型殲-5甲機頭裝有雷達,主要用於夜間截擊空戰輪大。
設計特點
殲-5是一種單座、單發、機頭進氣、後掠式中單翼噴氣戰斗機。
機翼後掠式中單翼布局,後掠角45°,雙梁結構。機翼內側有後退式襟翼,起飛和著陸可放下不同角度。機翼外側是副翼,偏轉角范圍為±18°。機翼根部有起落架艙,主起落架收在機翼的兩個艙內。
機身全金屬半硬殼式構造,外形為圓形截面的流線體。圓形機頭進氣道。機身後部裝有可操縱的減速板。
尾翼垂直尾翼分成上下兩段,下段固定在後機身的承力斜框上,上段可拆卸。垂尾後掠角為55°41′。垂直尾翼後緣是方向舵,轉動角度為25°。水平尾翼後掠角為45°,安裝在垂直尾翼下段頂部,其後緣的升降舵,向上可轉動32°,向下為16°。
起落架前三點式起落架,均為單輪。前起落架收入前機身下部的輪艙內,主起落架收入機翼內。主起落架裝有緩沖器,前起落架裝有減震器和減擺器。主輪輪胎壓力為8.34×105帕(8.5公斤/厘米2)。
座艙密封式單人座艙,應急時艙蓋可拋掉。座椅是可彈射的,可以保證飛行員在緊急時迅速安全地脫離飛機。
系統操縱系統為硬式操縱。副翼調整片和升降舵調整片為電操縱。液壓系統用於收放起落架、襟翼、減速板、可調噴口和操縱副翼。冷氣系統用於剎車、密封座艙、應急收放起落架和應急剎車等。
動力裝置裝一台WP-5型離心式噴氣發動機,帶加力。最大推力25.50千牛(2600公斤),加力推力33.15千牛(3380公斤)。機內燃油1170千克,外掛兩個400升副油箱。
機載設備超短波指揮電台、無線電羅盤、無線電高度表、信標接收機、敵我識別器、護尾器、測距器等。
武器機頭左側下方裝兩門23毫米機炮,機頭右側下方裝一門37毫米機炮。備彈量為200發。機上裝有光學半自動瞄準具,有兩具照相槍。左、右翼下可各掛一顆100~250千克的炸彈。
技術數據
外形尺寸
翼展9.60米
機長11.36米
機高3.80米
機翼面積22.6米2
主輪距3.85米
前主輪距3.37米
重量數據
最大起飛重量(帶副油箱)6000千克
正常起飛重量5340千克
正常著陸重量4164千克
空重3939千克
最大燃油重量(機內)1170千克
(帶副油箱)1834千克
性能數據
最大平飛速度(高度3000米)1145公里/小時
殲6――跨入超音速時代
1964年1月,沈陽飛機廠成功地仿製出前蘇聯米格-19型超音速殲擊機,命名為殲6,該殲擊機於1959年9月23日首飛成功,它的製造成功,標志著新中國航空工業進入了超音速時代。六十年代中國向巴基斯坦提供了殲6,印巴戰爭中殲6共擊落一架米格-21,八架蘇-7和三架英制「獵人」戰斗機。當時在巴的美國顧問認為殲6技術水平相當高,爬升率比印度的米格-21和巴基斯坦當時擁有的美製F-104都快,低空纏斗性能好過當時亞州除F-86外的所有戰機,隨著時代的進步裝備數量曾高達3000架的殲-6已逐步退出現役。
殲7――困境中艱難跋涉
1967年6月,我國為了國土防空和奪取戰區制空權,以前蘇聯米格-21戰斗機為基礎,研發了單座單發輕型超音速殲7戰斗機。因為當時中蘇交惡,我國實際上並沒有從前蘇聯得到的有關米格-21戰斗機的大部分技術資料,到手的資料也有有很多的錯誤,使得該機的研製過程步履維艱,最後經過負責此項目的沈飛公司和成都飛機工業公司艱苦努力,硬是看著樣機,用「照貓畫虎」的方式成功的仿製出了殲7戰斗機。通過殲7戰斗機的研製,中國走完了引進――消化――吸收――自主開發戰斗機的全過程,為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積累了一筆寶貴的財富。現在殲7戰斗機作為中國20世紀80年代中至90年代中的主力戰斗機,仍在中國國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殲8――遲到的新生兒
1964年,我國開始在殲7的基礎上獨立進行重大改進研製殲8戰斗機,並於1969年7月5日首飛成功。但由於十年動亂的嚴重干擾、遲滯了該機的研製工作,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3年,殲8方才設計定型。而這時的殲8與當時國外航空強國裝備的戰機相比,已經落後了很多,中國航空人不得不再次加快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腳步。但是它在中國航空工業史上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標志著中國戰斗機設計跨進了自行研製的新階段。殲8戰斗機主要裝備中國的空軍和海軍,已於1987年停產,總共生產架數不多。
殲9――未曾實現的夢想
1964年,在我國進行殲8戰斗機設計的同時,為了解決戰斗機升限留空時間短,高空高速性能差,沒有雷達,高空機動性差等缺陷,提出了設計殲9的計劃。當時殲9設計思想前衛,在設計性能上大大超越了殲8方案,但是也因此使得研製過程出現了大量不可逾越的困難。考慮到當時的國情,我國最終選擇了殲8這個漸改方案,並於1980年徹底放棄了對於殲9戰斗機的研發,此前共投入機體研製費約為2122萬元。
殲10――神秘的「不滅傳說」
為了不在未來的戰場上受至於人,我國於1988年開始了對殲10戰斗機的完全自行設計的研製,該機是中國空軍歷史上最具神秘色彩的一種戰斗機了。自從外界第一次發現它的存在起,各種關於它的傳聞就一直沒有中斷,據說殲10採用了我國20年改革開放中所開發積累的大量先進技術,如四重數位數字電傳操縱系統、翼身融合技術、整體玻璃座艙、復合材料以及部分隱身技術等。因此殲10的任何動靜都牽動國際軍事觀察家的神經,美國中央情報局甚至還繪制了種類各異殲10三維立體模擬構想圖。殲10的首次曝光是在1996年3月13日。
(高度11000米)M0.994
巡航速度800公里/小時
失速速度190~210公里/小時
實用升限(無外掛,加力)16000米
動升限17500米
爬升時間(0~10000米)3.7分
最大爬升率4548米/分
最大使用過載8g
最大航程(帶副油箱)1560公里
最大航程(機內燃油)1020公里
續航時間(帶副油箱)2小時50分
起飛離地速度235公里/小時
著陸接地速度170~190公里/小時
起飛滑跑距離590米
著陸滑跑距離825米
『肆』 中國殲25鬼鳥戰斗機什麼時候交付中國空軍
哪有這種飛機啊,從沒聽說過啊,現在中國最先進汪裂的就是殲20了,哪來的殲25啊。殲20才剛出來,還在試飛呢,先裝配部隊還早著呢,困知閉形成戰鬥力那就更遲了,估計沒個10到15年,殲猛飢20是形成不了戰鬥力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