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庫爾幹人25與中國04a步戰車對比哪個好
肯定是04式啊。
09年04式參加國慶閱兵,至今至少已服役6年,改進升級工作肯定是做了不少的。
今年我們看到的是庫爾幹人-25參加鵝毛的閱兵,那麼相比之下,同為二代步戰車,今天的04好比是服役6年以上的老兵,庫爾幹人-25算是個新兵入伍。
僅僅從火力角度講,
04式主炮為一門100毫米低壓線膛炮,其右側的30毫米機關炮和主炮剛性連接,其左側並列安裝有一挺7.62毫米車載機槍。04式步兵戰車單車的火力性能能夠對付遇到的各種軟硬目標,包括坦克、裝甲車輛、永備共事和有生力量等。
庫爾幹人-25的火力只有機槍、30機炮和反坦克導彈,和04式恐怖的火力比起來實在是不在一個檔次。實戰中最實用的還是100mm加農炮,昂貴的反坦克導彈看起來花哨,實際實用性不大,步兵更需要支援火力的還是100mm加農炮、30mm機關炮、7.62mm機槍的多彈種組合火力,前者好比強有力的重拳,後者好比帕帕的煽臉,而庫爾幹人-25的反坦克導彈成本高昂(補給受限),打出去就沒了,火力持續性差。
我很早的時候看過世界軍事的一篇報道,給了04式很高的評價,和他比較的是鵝毛的BMP-3
火控和信息化方面,鵝毛已經被唯恐落後美軍的gong軍甩在了後面,
俄國力衰退,這次閱兵拿出來的東西也沒什麼新鮮玩意,跟09年某國的大陸軍大炸13千里眼們相比也只能忽悠下不懂的,綵排中還有T14趴窩了,呵呵
04式並不是我國最先進的履帶式步戰車,第三代是ZBD-05,我們叫第二代的,已經超過了前蘇聯的叫第三代的——BMP-3
並不看好它,火力配置還不如BMP-3呢,搞出來個花花架子而已。
你可以看一下洞改這個鏈接:
一代名車:ZBD04A使國產步戰車躋身世界先進塌塵行列!-軍事納衫判縱橫-中國軍事新聞
http://bbs.meyet.com/thread-334116-1-1.html
㈡ 步兵戰車的中西方差異
東、西方國家在步兵戰車主炮口徑的選擇上表現出迥異的風格。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將步兵戰車的主炮作為一種輔助性火力,以夠用為准普遍選擇了小口徑速射炮,其典型代表是美製M2步兵戰車和它使用的25毫米機炮。而以俄羅斯為代表的東方國家,則普遍追求強悍的火力,在步兵戰車上配備了大口徑火炮。其典型代表就是俄制BMP-3步兵戰車和其使用的100毫米滑膛炮。兩個流派涇渭分明,都有各自的理由。
這主要是受各方戰車設計和作戰使用思想不同而導致的。西方國家普遍擁有強大的空中和地面打擊火力。而且西方國家在軍事方面的傳統,向來是高度關注人員傷亡,追求裝甲防護能力。在這種情況下,西方國家陸軍機械化部隊將主戰坦克和自行火炮的大口徑火炮作為主要打擊手段,用來攻擊重裝甲目標或有較強防護能力的工事。而步兵戰車使用的火炮則作為輔助武器,用來配合坦克的大口徑重炮。對付人員等軟目標或輕型裝甲目標以及低空、超低空的慢速空中目標,因此普遍選擇了射速快的小口徑速射機關炮。在西方國家的步兵戰車火炮中,瑞岩啟鄭典90式步兵戰車採用的40毫米機炮已經屬於難得的「大口徑」了。 眾所周知,由於歷史原因。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體系和軍事思想受到前蘇聯極其深遠的影響,尤其是陸軍裝甲車輛武器系統基本屬於蘇/俄體系。而俄系裝甲戰車系統向來首先追求強大的火力,其次是機動性,最後才是防護力。中國陸軍在裝甲車輛發展方面受前蘇聯影響極深,早期裝甲車輛的發展無一例外的繼承了俄國人這種標准。中國早期裝甲車輛都是先追求強悍的火力,然後是機動性,將重要的裝甲防護放在末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國產62式輕型坦克。中國國產62式輕型坦克在研製時就明確提出,要追求強大的火力和高機動性,適當顧及裝甲防護能力。結果,62式擁有一門85毫米線膛炮,在當時同類噸位的裝甲戰車中是最強悍的,即便在今天也有相當威力。而且其重量輕,機動性好。可以說,62式輕型坦克圓滿的實現了研製初衷,也壓倒了其研製時明確設定的假想敵,即中國台灣省陸軍裝備的美製M-41輕型坦克。62式輕型坦克作為當時中國南方裝甲部隊的絕對主戰車型,參加了著名的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果,62式薄弱的裝甲防護力在實戰中付出血的代價!不僅不能抗擊越南大量裝備的蘇制反坦克火箭筒,甚至無法抗擊當時越南新裝備的蘇制新式14.5毫米大粗頌口徑機槍發射的特種穿甲彈。正是由於裝甲薄弱,加之攜帶了大量大口徑炮彈。導致62式被擊中後,迅速引起車內彈葯殉爆,造成重大傷亡。而這種隱患同樣出旁衫現在後續出現的中國步兵戰車上。
㈢ 中國和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對比如何
一、陸軍:
人數:中國戰斗人數約70萬,俄羅斯經過擴軍,現在有多少不好計算,但算上邊防軍、內衛部隊估計也不會超過40萬,中國國土遼闊,人口是俄羅斯的10倍,不考慮治安,中國優勢較大,但考慮到治安,中國只能說略占優勢。
裝備:中國坦克近萬輛,以一代坦克59式為主,戰力堪憂,三代坦克96系列2000多輛99系列近千輛,俄羅斯坦克以二、三代坦克T72/T80等為主,有5000多輛,剩下封存的T54、T64、T72據說有1萬多輛,有多少誰也不知道。
紙面上看,坦克類裝備俄羅斯數量領先,新式裝備中國領先,尖端技術俄羅斯領先,常規戰力估計俄羅斯力量較強,發展潛力似乎也是俄羅斯較好。
步兵戰車,中國落後很多,俄羅斯60年代已經實現機械化與摩步化,裝甲戰車4萬輛,中國目前很多乙種師還只能坐卡車上戰場,據說裝甲車只有5000輛。技術上中國沒有重型步兵戰車,而俄羅斯產品線齊全、技術,可見這塊兒俄羅斯領先中國很多,技術上領先多少不好說,但配備率要遠高於中國。
火炮:中國的火炮技術似乎是要領先於俄羅斯,無論是牽引式、自走式還是火箭炮,但很難量化比較,從數量配備來看俄羅斯牽引式1.25萬門,自走式6000門,火箭炮4500門,大口徑加榴炮700門,中國火炮6000門,自走式和火箭炮都是差不多2000門,不過我沒有第一手數據,數據來自網路,中國在技術精度上略微領先,戰斗實力俄羅斯領先優勢較大。
直升機:俄羅斯陸軍各類直升機5000多架,中國估計1000架左右,而且大多數要從俄羅斯采購。俄羅斯完勝。
陸軍用導彈:戰術反坦克導彈、地空導彈、岸艦導彈,地地戰術導彈等,不用多說,俄羅斯均是業界翹楚,配備率也遠高於中國。
單兵武器:各種戰術武器包括各種槍械、單兵防護裝備、輔助設備以及單兵導彈等中國要略微落後但足夠用了,不多說。俄羅斯的RPG、AK、防彈衣等都是國際市場暢銷產品。裝備率二者估計相差不大,有差距的話推測也是俄羅斯更高一些。不過這個影響不會太大,二者實力相差不多。
地雷、軍用車不做比較。
二、空軍:
殲擊機:單個技術來看,中國的航電系統、隱形技術紙面上強於俄羅斯,俄羅斯的氣動性能、發動機技術強於中國。紙面上二者打平。
常規力量二者實力基本相當,三代殲擊機數量都是近千,紙面上5代機殲20已有1、2個飛行中隊的規模,俄羅斯T50試飛比我們早但成軍還遙遙無期,尖端戰機中國暫時領先俄羅斯,不過從實戰角度來說,俄羅斯對T50(主要是隱形功能)並不感冒,可能也是成軍時間較慢的原因。俄羅斯的尖端戰機SU-35已有2、3個飛行大隊,強於龜速成軍的殲20(我個人認為殲20什麼水平不好說,四代機4s標准Su35已經具備3個S,且是超S,隱身特性本身就有爭議,例如所謂隱身無非就是現有雷達看不到,雷達發展之後就沒什麼隱身一說,雷達與隱身是一對矛盾,而且高速飛行或者發射導彈自然會發生雷達信號,具體戰斗時候隱身能起到什麼作用我不知道,不評價)。
轟炸機:戰斗轟炸機老式中國飛豹250架,殲16 50架,共300架,實力堪憂,俄羅斯老式蘇24、蘇25近千架,實力強於中國,新式蘇34有50架,實力估計跟殲16接近(蘇30系列不做轟炸機考慮),新式戰術/戰略中國只有轟6系列,總數量150架,先進的可以作為戰略轟炸機的轟6k只有幾十架,俄羅斯戰略轟炸機總數200架,性能領先於轟6k的圖22M是俄羅斯要淘汰的,也有116架,超遠程的圖95和圖160分別有63架和16架,質量和數量都遠強於中國。
預警機:俄羅斯數量20架,數量較多,中國數量5-10架,估計5架左右的可能性較大,技術領先較多,相控陣雷達,航電系統等。強不到半代,綜合實力估計相當。
直升機:俄羅斯空軍有近兩千架直升機,技術先進、全面,世界領先水平。中國500架左右且多數購於俄羅斯,中國直8、直9技術和配備均很落後,直10也未大規模列裝,估計要等直20。
無人機:中國無人機可出口,水平未知,配備情況也仍屬試驗階段,但技術實力要強於俄羅斯,原因仍然是航電。
加油機、教練機、運輸機:中國剛入門,尚不可同日而語。
三、海軍:
航母:俄羅斯一艘戰鬥力堪憂,中國一艘訓練艦,一艘即將下水,均為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級。
艦船上中國領先,實戰經驗俄羅斯先進,艦載機也較為全面,俄羅斯殲擊機、反潛直升機、預警直升機等可上滿,中國只有20多艘殲擊機。總體實力相當。
驅逐艦:中國的先進驅逐艦052、055系列共有近15艘,還有近10艘在造,俄羅斯的光榮級、無畏級、現代級等有20艘左右,數量表面上領先,噸位也高很多,但面臨退役,新建的也許有,但沒有哪怕已經在鋪龍骨的新聞,中國的領先優勢仍然是雷達和航電,俄羅斯船用燃氣輪機儲備也未必很強,整體來講俄羅斯即使造新艦艇,也很難對052D、055形成難以追趕的優勢,也就是你追我趕,其他的航電、雷達技術都要落後3、5年。因此驅逐艦中國領先。
護衛艦:中國的054、056系列已經有幾十艘,俄羅斯20380之類的才幾艘,其他都是老艦艇,俄羅斯目前在技術上確實更先進一些,例如隱形、垂發之類的,但總體仍然也是相當。
補給艦、登陸艦、掃雷艇等俄羅斯有領先,但這種優勢不算什麼太大的優勢,很容易追趕,不做比較。
艦用導彈:中國的海紅旗、鷹擊、長劍等導彈全面落後俄羅斯,這會構成很嚴重的問題,兩艦相遇,開得快,發現得早但打不到,很郁悶。
潛艇:中國的核潛艇基本不能用,噪音大、續航短、下潛淺等技術全面落後於俄羅斯,數量也少,27vs42,俄羅斯的亞森級、北風之神級仍然是這個世界最先進的核潛艇,導彈的話布拉瓦穩定性差但巨浪技術差很多反而穩定性更差。常規潛艇也完全沒法比。
總體來看,最關鍵的差距還是綜合戰場應用能力,這點中國正在慢慢追趕,關鍵裝備進步很快,但部分配套都還差得很遠,這種隱形實力的追趕更慢、更麻煩。不過中國目前的gdp是俄羅斯的5-10倍,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gdp大約是4.3倍左右,後續發展潛力肯定是中國強的多,但估計真正軍事實力超過俄羅斯,可能仍然需要10、20年的時間。
㈣ 世界十大輪式裝甲車:中國僅排第四,與第一相差多少
世界十大輪式裝甲車
第一名:德國「拳擊手」
速度快機動性強作戰半徑大全天候作戰可以說這是它的優點,在巷戰和城市作戰中它絕對是首選,美國的作戰部隊從海灣戰爭到現在絕大多數用的都是輪式裝甲車,裡面的配置也是越來越先進,不光有先進的通訊系統和偵查系統!還有就是在伊拉克戰中他們的輪式裝甲車還配置了一種可以通過高科技手段來辨別敵方射擊人員射擊時的方向和位置!從而能快速的找到敵人並與之消滅敵人保存自己,可是說現在的武裝裝甲車那是越來越先進!而且作用也越來越大。
裝甲車中的機動性能王者
土耳其FNSS防務系統公司是土耳其裝甲戰斗車輛製造領域舉足輕重的軍工企業,最近15年來一直致力於履帶式裝甲車輛的研發,如ACV、 ACV-NG系列裝甲車輛等等。3年前,為順應世界裝甲車輛輪式化的大趨勢,FNSS公司決定開始研製輪式裝甲車。作為一種「全新的開始」,FNSS公司在對世界上各種在研和已服役的輪式裝甲車進行廣泛調研之後,採用最優化設計方法和借鑒先進輪式裝甲車的部分技術推出了一款名為「豹」(PARS)式的全新系列輪式裝甲車。PARS在土耳其語里的意思是「豹」,這是一種身手敏捷而四肢強壯的大型貓科動物。FNSS公司將自己傾力打造的首款輪式裝甲車冠以如此迅猛矯健的名字,是希望「豹」式車輛能真正成為一種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名牌輪式裝甲車。
㈤ 求中俄兩國裝甲力量對比
就種類和數量來說,俄國是完暴中國的。當然你也可以就此指出俄國這樣的狀況對於戰時後勤體系實在是不太好。
就質量來說,誰比誰差?應該都在一個檔次上。如果你要參考一些中二的話相信俄國不如中國的話。我得說如果不是中國新一代裝甲車族的出現,俄國仍然完暴中國。就是這樣,俄國在裝甲技術上仍有優勢。
就車間電子信息技術說,我覺得無法評價。這個得老絕專業人事來。俄國最碰含漏笑爛新型的裝甲車輛上電子技術不會差到哪裡去。
㈥ 中國的輪式步兵戰車好還是履帶式戰車好
這個不能一概而論,只能說各有所長。比如輪式的一般速度較快,油耗較低。而履帶式的載重量大,越野能力強等等。具體在什麼時候,使用哪種戰車,得看所執行的任務特點。
PS:有句名言,叫做「一個事物,只要好兆孝它存在,就猜握要它存在的道理」。目前輪式和履帶式戰車是並存的,這也就是說它們各自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長處。如果在它們當中,某一個肯定比另一個好,那麼不好的那一個,必然就要逐步友稿推出歷史舞台了。
㈦ 中國92式輪式步兵戰車的性能怎麼樣
92式步兵戰車全稱為ZSL92式輪式步兵戰車,是由中國北方工業總公司於20世紀80年代在ZSL90式輪式裝甲車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92式步兵戰車主要裝備機械化部隊,用於支持步兵和運載步兵作戰,可執行機動作戰任務,也可協同主游顫戰坦克作戰。它主要用於消滅敵輕型裝甲車輛、簡易火力點和反坦克支撐點,殺傷敵有生力量,具有對低空目標的自衛能力。
由於92式步兵戰車有良好的戰略機動性,因此也非常適合成為快速反應部隊的主要裝備,為其提供較強的火力支援和突擊能力。
92輪式步兵戰車採用了發動機和傳動系統前置、乘員艙後置的總體布局方案,可為戰斗室提供更大的空間,以便布置彈葯和乘員工作位置。
整車由火力系統、火控系統和輪式底盤三大部分組成。它採用66底盤,與國際一流水平的賓士重型越野汽車的技術性能相當,具有雙橫壁式獨立懸掛、橋間和輪間差速鎖、可調氣壓防彈輪胎、水上推進器,以及前、中兩橋轉向機構,66驅動方式,等軸距。這些使92式輪式裝甲車具有高機動性、通過性和行駛平穩性。
92式步兵戰車的車體為裝甲鋼製造的全封閉式浮殼結構,車體前部正面和兩側可防7.62毫米穿甲彈近距離射擊和炮彈破片。車體內部分為駕駛艙、動力艙和戰斗艙三部分。
駕駛艙位於車體前部,安裝有車輛操縱機構、觀察儀器、蠢悉檢測儀表、無線電台、車長和駕駛員座椅以及三防滅火控制盒等。
其發動機和傳動裝置、動力艙位於車體左中部緊靠駕駛室後,其內裝有發動機、變速箱、離合器、傳動箱、傳動軸、冷卻系統、通風系統及滅火系統等。這種發動機布置方式顯得有些與眾不同。92式的這種結構有利於乘/載員通過後門和側門進出,也容易操作車輛。
但這種結構與國外同類車輛相比,車內雜訊和溫度較高。車長和駕駛員室位於車輛前部,用鋼板與載員室隔開。車長和駕駛員各有三具潛望鏡,其中駕駛員中間那具潛望鏡可以換成紅外/微光夜視儀,用於夜間駕駛。戰斗艙位於動力艙之後,其左右兩側為乘員座椅。
在動力室右側有連接駕駛室和載員室的通道,通道的右側有側門,可供乘員和載員上、下車使用。車體兩側和後門上都有潛望鏡和球形射擊孔,可供載員乘車作戰。
92式步兵戰車可水陸兩用,在車體尾部有兩個槳舵合一的導管螺旋槳推進裝置,結構簡單,操縱輕便,水上推力大。當車輛在陸上行使時成豎立狀態;在下水時,將其旋轉180度。
在動力室後方中部的戰斗室裝有一座頂置式單人炮塔,有三防性能,炮長位於炮塔右側下方戰斗室內。炮塔武器為一門ZPT90式25毫米機關炮和一挺並列的86式7.62毫米機槍。
ZPT90式25毫米機關炮採用雙向供彈,它與電氣控制系統、開門轉換系統和供彈系統配合,可變換彈種、變換射速和射擊方式。
射手可根據不同目標快速地選擇彈種,射擊方式有單發、3連發、5連發或連發,射速100發/分或200發/分。該炮的高低射界為-8°~+52°度,方向射界360度,彈葯基數400發,其中彈倉內有待發彈200發,另在炮塔內備有120發榴彈和80發穿甲彈。
使用脫殼穿甲彈時,直射距離為1500米。7.62毫米並列機槍與主炮同步俯仰,備彈1000發。炮塔裝有餘彈計數器和余彈報警裝置,炮手可隨時觀察炮彈箱內的剩餘彈數。
在炮塔兩側各有4具76毫米煙幕彈發射器,單排布置,可進行2發、4發、8發齊射,能在前方100米處形成長120~150米、持續時間2~4分鍾的煙幕。
92式輪式戰車的機械可靠性非常高,同時在關鍵部位設計的可拆卸式檢修艙蓋也方便了部隊在野戰環境下的就地維修。
ZPT90式25毫米機關炮電氣系統有兩套擊發裝置,一個是主控盒,另一個是備用擊發盒。當主控盒出現故障時,也可改用備用擊發盒。帶磨乎炮塔系統高低和方向驅動有手動和電動兩種方式,電傳動為大功率晶體管脈寬調制系統,調整范圍大,低速平穩。
該炮的火控系統較簡單,採用高平兩用可見光潛望式瞄準鏡,對地對空轉換迅速。在炮長觀察窗周圍有4具潛望鏡,用於大范圍觀察。
92式步兵戰車的動力裝置為一台320馬力BF8L413FC型8缸4沖程直噴式風冷增壓柴油發動機。
該發動機由德國克羅克納·霍姆伯特·道依茨股份有限公司研製,中國北方工業總公司於80年代初引進技術,並由所屬工廠生產。
該發動機性能先進,結構可靠,是一種優秀的軍用發動機。其外形尺寸為長1.26米、寬1.072米、高1.03米,乾重900公斤,總排量12.76升,壓縮比為16.5,標定功率320馬力。
該發動機採用電起動,進氣系統裝有火焰加熱塞,不需要附機冷起動裝置,可在-25攝氏度低溫條件下一次起動成功。此外,該發動機還具有使用壽命長和質量可靠等特點。
此外,發動機上還安裝有3千瓦的硅整流發電機和9千瓦起動電動機。變速箱採用德國ZF公司生產的5S-lllGPA型機械式變速箱,共有9個前進檔和l個倒檔,變速范圍大,並充分利用發動機功率,滿足車輛高越野機動性的要求。
主離合器為摩擦式,採用液壓操縱,性能好,操縱方便。懸掛系統為獨立式,並裝有冷氣減震器。制動系統採用氣壓制動。
92式步兵戰車的輪胎為可調氣壓式高強度防彈輪胎,即使被擊中,還可以40公里的時速行駛100公里。此外,該車還裝有集體三防裝置和自動滅火系統等。
就綜合性能而言,92式輪式步兵戰車具有機動性好、可靠性高、維修簡便、反應迅速、有水上浮渡能力、乘坐舒適、燃料消耗少等優點,在空運、艦載運輸和公路機動等方面明顯優於坦克,與國外同類先進步兵戰車處於同一水平。
92式步兵戰車主要裝備機械化部隊,用於支持步兵和運載步兵作戰,可遂行機動作戰任務,也可協同主戰坦克作戰。它主要用於消滅敵輕型裝甲車輛、簡易火力點和反坦克支撐點,殺傷敵有生力量,具有對低空目標的自衛能力。
由於92式步兵戰車有良好的戰略機動性,因此也非常適合成為快速反應部隊的主要裝備,為其提供較強的火力支援和突擊能力。
中國ZBD-04履帶式步兵戰車
ZBD-04型步兵戰車是為我國新型步兵戰車,主要裝備南方兩棲作戰部隊。該車是按照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要求,從90年代後期開始研製的履帶式步兵戰車。履帶式戰車負重能力高、越野通行能力強。可以建造重型車輛,或是加厚裝甲。但是平路上速度低於輪式,噪音大,不舒服。
該車的炮塔有著濃重的俄羅斯色彩,採用了和BMP-3相同配置的100毫米主炮和一門同軸並列的30毫米機關炮,強大的火力和遠中近射程相銜接的武器配置。
該車的設計可以在戰場上為一個步兵班提供裝甲防護,並且對下車作戰的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同時具備和敵方坦克和裝甲車輛作戰的能力。
新型步兵戰車採用了類似俄羅斯BTR90輪式步戰車炮塔,即BMP3炮塔的最新該型。但是該車底盤為我國自行研製的新一代履帶式裝甲底盤,外形較為高大、流線型好,為全焊接車體,採用動力艙前置,中部為炮塔,後部為載員艙,載員艙後安裝一扇向左打開的後門。
採用較窄的掛膠履帶和六對小直徑雙輪緣負重輪以及三對托帶輪,車尾門下方兩側具有兩個噴水推進器噴口。
該車採用液氣懸掛,可以調整車身高度,有利於空運。該車車首裝甲的傾斜角度較大,擁有較好的防彈外形。車體外形較為高大,因此具有較佳的浮力儲備,車內的乘坐舒適性也較86式步兵戰車大大改善,增加了車內空間,使得乘車步兵可以攜帶更多的裝備給養或者其他技術裝備,持續作戰能力得到提高。
在該車車首前下方安裝有大型防浪板,其尺寸和位置同我國海軍陸戰隊現役86B型步兵戰車相似,防浪板之後的楔形車首與車體之間有較為明顯的焊縫,因此判斷該車首為大型浮箱,為全車提供浮力並與車體成為一個整體。
駕駛員位於車體前部左側,有一個向左開啟的艙蓋,上面裝有3具觀察潛望鏡。駕駛員附近的車體側面伸出一根向上的類似發動機排氣管的裝置,如果是排氣管,這種設計估計是基於防止水上航行灌水的考慮。履帶上方安裝有同86式步兵戰車類似的弧形擋板,但沒有86步戰那種復雜的進、排水結構,因此該車雖然具備履帶劃水能力,但並不強調高工作效率,僅僅作為噴水推進的備用水上推進方式或者配合噴水推進裝置工作。
該車車體左側安裝有兩個觀察鏡但右側僅有一個,且僅在靠近車體尾部的兩側觀察鏡下面安排有兩個射擊孔,加上車體後門上的一個觀察鏡和一個射擊孔,該步兵戰車僅擁有3個射擊孔,因此可以判斷該車並不強調步兵隨車戰斗能力。
但車體側面裝甲上面安排觀察鏡而並非在頂甲板上安裝潛望鏡,雖然射擊孔減少可以被認為是重視車體防護性能,但是安排在側裝甲上的觀察鏡卻同樣降低了裝甲的強度。
該車安裝有動力強勁的發動機,發動機的冷卻方式為水冷。其水上機動性能應超過BMP3或者AAAV7,渡海登陸作戰能力較強。
該車的火力系統採用了新型BMP3的炮塔及其火控系統,中國早在1997年就已同俄羅斯簽署軍事合作計劃,引進了俄羅斯產的BMP3步兵戰車火控系統以及配套的9M117Bastion(北約代號AT12)激光制導導彈。
新型步兵戰車配備100毫米口徑2A70火炮和30毫米口徑2A72自動機關炮。其中2A70火炮可以發射標準的100毫米口徑彈葯和射程為4千米的9M117反坦克導彈。30毫米2A72副炮上下雙路供彈,採用傳統的彈鏈供彈,容彈量500發(258發榴彈、242發穿甲彈),在主炮右側同主炮並排安裝,主炮左側還安裝有一挺7.62毫米同軸機槍,火力配置強大。該車採用的火控系統是將激光測距儀集成在炮長瞄準具裡面的新型火控系統,大幅度提高作戰能力。激光測距儀在主炮上方不容易受損,擴大了測距儀的視野,能夠快速指向目標。新型步兵戰車炮塔外面安裝了傾斜的附加裝甲板並和炮塔成為一體,其外形有利於披掛反應裝甲或復合裝甲,因此擁有更佳的防護性能。
終上所述,我國新型履帶式步兵戰車擁有強大的火力,尤其是兩棲作戰能力。其綜合作戰水平已經可以超過俄羅斯的BMP3步兵戰車,兩棲性能同63A式水陸坦克相當,防護水平相當。
該車的缺點在於過於強調兩棲作戰性能,對車體的防護重視程度不夠,在未來戰場的反裝甲火力面前生存能力低下,未來戰車應重視雙防反應裝甲和主動防禦系統的開發和應用,提高該車的綜合作戰水平。
㈧ 誰知道世界上最好的步兵戰車
現在綜合性能最好的是德國新裝備的美洲獅.
㈨ 中國的97式步兵戰車和俄羅斯的BMP
應該是BMP-3型步兵戰車.號稱世界最強步兵車.我國貌似99改坦克挺好的
蘇聯/俄羅斯研製的BMP-1、BMP-2和BMP-3步兵戰車,堪稱是俄羅斯步兵戰車「三兄弟」,是世界上最先發展了三代的步兵戰車。BMP系列步兵戰車,也是世界上裝備數量最多、裝備國家最多的步兵戰車。
戰車「三兄弟」中,「老大」BMP-1步兵戰車資格最老,1966年起裝備蘇軍;「老二」BMP-2步兵戰車大約於1976~1977年間投產,1982年的紅場閱兵式上首次向世人展示;「老三」BMP-3,直到1990年5月9日莫斯科慶祝反法西斯戰爭勝利45周年的閱兵式上才公開露面。這三種步兵戰車,盡管有許多相像之處,但是,由於炮塔及武器的不同,外觀上不難識別。從外觀和零部纖宏件的通用性上看,BMP-1和BMP-2更接近些,BMP-3和BMP-1/2的差別相當大,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全新的步兵戰車。
BMP-1步兵戰車是世界上最早裝備部隊的履帶式步兵戰車。但是,由於它的73毫米低壓滑膛炮的有效射程僅有1 000米,炮彈初速低,易受橫風干擾,再加上防護標准較低,在蘇軍入侵阿富汗的戰爭中吃盡了苦頭。BMP-2的武器的連射性及射擊精度有了提高,但30毫米機關炮的威力仍然有限。再說,導彈打完後,裝填下一枚導彈時乘員要鑽出炮塔,增大了乘員的危險性。為了克服BMP-1/2的不足,蘇聯軍方決定研製新型步兵戰車。這一任務交給了位於庫爾乾地區的圖拉設計局,總設計師為A·尼科諾夫,研製的項目代號為688項目。
由於有BMP-1/2步兵戰車的設計經驗及685項目、2K23武器站預研項目的技術儲備,688項目進展得相當順利,1981年就製成了好幾輛樣車(有人甚至說製成了27輛樣車!)。經過在庫賓卡戰車試驗場等處的廣泛的性能試驗和軍方的使用試驗後,盡管有七嘴八舌的各種議論,但是,1987年前後,軍方還是正式命名688項目為BMP-3步兵戰車,並開始裝備蘇軍。
耐人尋味的是,蘇聯/俄羅斯軍隊裝備的BMP-3步兵戰車的數量,遠不及出口世界各國的BMP-3的數量,可真是「牆內開花牆外香」啊!這倒不是BMP-3的性能不搜胡行,實在是俄羅斯軍方拿不出更多的錢來購買,值得人們深思。
如果就BMP「三兄弟」的「武藝」來加以比較的話,我們可以很容易地列出一個不等式:BMP-3>BMP-1+BMP-2。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
「超豪華」的武器系統
BMP-3步兵戰車的戰斗全重為18.7噸+2%,比BMP-1/2要重3~4噸,防護力上得到很大加強。乘員為2人,載員為7人。車全長7.14米,全寬3.23米,全高2.65米,和BMP-1/2相比,車體輪廓(尤其是車寬)得到增大,提高了乘坐舒適性。車內的乘員和載員的分布如右上圖所示。乘/載員清一色地面向前方,有單獨的座椅。炮塔中,車長在火炮的右側,炮長在左側。我們經常見到接受檢閱的BMP-3步兵戰車的照片,車長站在指揮塔上敬禮,給人以深刻的印象。由於動力-傳動裝置後置,炮塔的位置明顯靠前。從總體上講,BMP-3步兵戰車最突出的特點是它的強大的火力系統:1門2A70型100毫米火炮、1門2A72型30毫米機關炮和3挺7.62毫米機槍世豎攔,算得上是「超豪華」的武器系統。
2A70型100毫米低膛壓線膛炮,在世界步兵戰車之林中,可以說是「只此一家,別無分店」。這種火炮帶自動裝彈機和雙向穩定器,可發射殺傷爆破彈和炮射導彈。火炮的俯仰角為-6~+60度,方向射界360度。火炮和炮塔採用電動操縱裝置,必要時也可以手動操縱。發射的殺傷爆破彈重24.5千克,炮口初速250米/秒,但由於是底排彈,彈丸可以不斷加速,最大有效射程4 000米。所發射的炮射導彈為9M117型,西方稱之為AT-10反坦克導彈,為半自動激光駕束制導反坦克導彈,導彈的飛行速度可以達到375米/秒,有效射程為100~4 000米。導彈長度大於1米,需要由乘員人工裝填。改進型的9M117M型炮射導彈可以穿透550毫米厚的均質鋼裝甲,命中率高達90%。9M117導彈的構造如右圖所示。彈葯基數為:殺傷爆破彈30發,其中的22發裝在自動裝彈機的彈艙內,旋轉彈倉的結構和T-72的相似,上部裝彈頭,下部裝發射葯,分開布置;炮射導彈為8枚。1枚9M117炮射導彈的價格為2.5萬美元。
2A72型30毫米機關炮與BMP-2上的30毫米炮相同,為雙鏈供彈式機關炮,最大射速為330發/分,炮口初速為960~980米/秒,發射的彈種有:穿甲彈、榴彈和曳光榴彈。可用來對付1 500~2 000米處的輕型裝甲目標和4 000米以內的直升機。其穿甲彈可在60度射角、1 500米的距離上擊穿25毫米厚的鋼裝甲。彈葯基數為500發,其中305發為榴彈,195發為穿甲彈。30毫米機關炮位於主炮的右側,身管較長。
PKT型7.62毫米並列機槍的實際射速為250發/分,有效射程1 500米。2挺前機槍,由駕駛員兩側的2名載員來發射。3挺7.62毫米機槍的彈葯基數達3×2 000發,可以說是彈葯充足。
BMP-3步兵戰車上有5個射擊孔,兩側各2個,左側後門上1個,由於載員都面向前方而坐,所以,盡管載員可以利用隨身攜帶武器和射擊孔乘車戰斗,但乘車戰斗並不是主要作戰方式。BMP-1有9個射擊孔,BMP-2有8個射擊孔。看來,減少射擊孔,也是步兵戰車的一個趨勢。
其火控系統為穩像式火控系統,火炮射擊和激光制導導彈共用一具瞄準鏡。火控系統包括彈道計算機、激光測距儀、雙向穩定器、炮長用穩定式瞄準鏡(晝間8×,夜視5.5×)、炮長晝間單目對空瞄準鏡(2.6×)、車長用晝夜觀察鏡(晝間5×,夜間3×)和單目對空瞄準鏡(1.2×和4×)、微光夜視儀、探照燈等,具有行進間和停止間高精度射擊的能力。這套火控系統,在世界步兵戰車中也算是比較先進的,但夜視系統似乎是主動式和被動式相結合的,最大夜視距離800米,和熱像儀相比,不算很先進。
除了固定武器外,車上還有2挺攜帶型輕機槍、載員使用的6支AK-74型5.45毫米自動步槍和26毫米信號槍等。也就是說,載員下車戰斗時的火力仍很強大。
從上面介紹的武器系統的配置來看,其正面火力十分強大,已經超過了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中型坦克或主戰坦克火力,具有同敵方的主戰坦克、步兵戰車、裝甲輸送車、步兵等作戰的能力,顯示出BMP-3步兵戰車的多用途性。BMP-3以後,蘇聯/俄羅斯已不再發展輕型坦克和水陸坦克,說明BMP-3完全能起到輕型坦克和水陸坦克的作用。
動力-傳動裝置後置考
BMP-3在總體布置上的最大特點,是採用了動力-傳動裝置後置的布置方案。
動力-傳動裝置布置到車體前部,還是布置到車體後部,這裡面大有名堂。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履帶式步兵戰車或裝甲輸送車,採用的全是動力-傳動裝置前置的布置方案,就連BMP-1/2也不例外。那麼,BMP-3的設計師們為什麼獨出心裁來個後置的布置方案呢?我們雖然無法知道蘇聯的戰車設計師們究竟是怎麼想的,但是,大體上可以分析出其中的一些奧秘。
動力-傳動裝置前置,可以使載員室有完整而寬敞的空間,便於改裝成各種變型車輛,能開較大的後門,便於載員上下車。但是,前置方案也有不少缺點,主要表現在:發動機和傳動裝置的高溫、振動、強烈的雜訊和刺鼻的油氣味,對乘員有較大的影響;車體前端的裝甲板開有各種檢查窗等,不利於整車的防護和密封;較重的發動機和傳動裝置布置在車體前部,容易造成「頭重腳輕」,前置方案的炮塔位置往往靠後,就是考慮整車縱向平衡的一種措施;動力-傳動裝置的整體拆裝較困難,前甲板往往要大揭蓋。在裝甲輸送車和步兵戰車的總體設計中,往往把載員室的設計放到重要的位置。這樣,採用動力-傳動裝置前置的方案就不足為奇了。
蘇聯的坦克設計師們很強調發揚正面火力,不僅炮塔部分有100毫米火炮、30毫米機關炮和1挺7.62毫米並列機槍,車體前部左右還各裝1挺機槍,靠前置方案很難實現。再加上蘇聯的設計師們把消除前置方案的一些缺點放到重要地位,這樣,選擇後置方案也就不難理解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BMP-3步兵戰車原來是與BMD-1傘兵戰車成系列的,能空投,而BMD-1就是採用後置方案的。這一說法有一定道理。
BMP-3步兵戰車的最主要的缺點是,動力-傳動裝置後置帶來的載員上下車不便。解決的辦法有兩條。一條是採用高度較低的動力裝置,發動機的高度只有650毫米,一般步兵戰車是做不到的。另一條是兩扇後門打開時,車體後部的頂艙蓋也要打開,這樣,載員就不用貓腰或爬著進出戰車了。
BMP-3步兵戰車的動力裝置為UTD-29M型四沖程、10缸、水冷、非增壓柴油機,V型夾角為144度,橫置安裝在車體後部,最大功率為500馬力(367.5千瓦),比BMP-1和BMP-2動力裝置的最大功率分別提高了40%和30%,最高轉速為2 880轉/分。氣缸夾角增大,是為了降低整車高度,留出載員上下車的通道,這一點對於BMP-3非常重要。車體後部右側有一個矩形進氣口,同側還有一個矩形排氣口。浮渡時,為了防止水進入發動機,在發動機進氣口處可豎起一個短的通氣筒,入水前由駕駛員液壓操縱升起。燃油箱布置在車體的前部,最大容量為690升。
傳動裝置採用液力機械式變速箱,有4個前進檔和2個倒檔,可實現靜液無級轉向和動力換檔,比起BMP-1/2的固定軸式機械變速箱要先進得多,達到了美國M2步兵戰車HMPT-500型靜液機械式傳動裝置的先進水平。各檔的最大速度為:1檔14.4千米/小時,2檔24.6千米/小時,3檔42.1千米/小時,4檔72千米/小時。側減速器的傳動比為5.45。
BMP-3上採用獨立扭桿式懸掛裝置,負重輪的動行程達320毫米。標准車底距地高為450毫米,但車底距地高在190~510毫米的范圍內可調,這有點像液氣懸掛裝置。每側有6個負重輪、3個托帶輪,第一、第二、第六負重輪處裝有液力減振器,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每側的履帶板數量為88塊。負重輪直徑為500毫米。最大速度為70千米/小時,越野平均速度為45千米/小時,最大行程600千米,最大爬坡度達31度,最大側傾坡度20度。BMP-3具有水上行駛能力,利用車體後部的2個噴水推進器,可以達到10千米/小時的最大航速,而BMP-1/2利用履帶劃水只能達到7千米/小時的最大航速。入水前,駕駛員要豎起車體前的防浪板和後部的通氣筒,並將車體底部的排水泵打開。
BMP-3可用米-26大型運輸直升機空運,並可空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