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科舉制是哪個朝代的
科舉,科舉制、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士子應舉,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這一點是科舉制最主要的特點,也是與察舉制最根本的區別。以下是科舉制是哪個朝代的相關介紹,歡迎閱讀。
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社會皇上為選拔官員而設立的一種人才選拔方式,最初設立是在隋朝時期,隋文帝設立進士科開始的,隨著時間的流逝科舉制度也在不斷的發展,科舉制度的發展歷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起源階段,第二個階段的發展階段,第三個階段是衰退階段。
科舉制度的發展歷程是這樣老並的:科舉制度在隋朝時建立,為了能夠加強皇權的統治,執政者用科舉制度代替了原來的政治制度,並且開設進士科運用考試的方式來選拔官員。但是當時的體制並不完善,到了唐朝的時候科舉制度逐漸完善,被分為常科和制科兩種類別,武則天時期還曾經出現過武舉,到了宋朝科舉制度出現改革,這個時期明確了考試時間,建立了防止徇私舞弊的系統,在考試內容上也發生了重大變化。
明朝時期科舉制度進入鼎盛時期,明朝時期科舉考試被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鄉試、會試和殿試。鄉試舉辦的時間是每三年一次,會試在鄉試的第二年舉行,第一名的`稱呼叫做會元,這一階段的監考官一般由忠臣擔任,通過會試之後貢士要參加殿試,也是最高級別的考試,在這一過程中沒有落榜與不落榜之分,只有名次之分。科舉制發展到清朝的時候弊端越來越凸顯,八股文取士嚴重阻礙了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思想也越來越僵化,最終科舉制度被統治者廢除。隋煬帝時期正式設置進士科,考核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
關於科舉制度始於哪個朝代這個問題根據記載就知道是隋朝。熟悉中國古代史的人都知道秦朝以前國家是通過世襲制選拔人才,它的弊端在於它只不能選拔有才有抱負的平民。漢朝則是察舉制和徵辟制,通過舉薦來徵集民間優秀人才。魏晉九品中正制初期為國家廣收人才,但是後期受到貴族的阻擾,此時的人才選拔制度阻礙了社會的進步。但此時已有了科舉制度的萌芽。魏晉動亂之後,隋文帝楊堅統一全國,建立隋朝。國家建立了,要想它能夠運行下去,除了最高指揮官還需要眾多能人賢士,為國出謀劃策,這樣國家才能安定。但侍和跡是鑒於九品中正制給國家帶來的危害,隋文帝決定以全新的制度選拔人才。
這樣,科舉制度誕生了。科舉制度就是國家組織大規模的考試以此來招募人才。科舉制度雖然是面對全國平民,但是它分為嚴格的鄉試、會試和殿試,優勝劣汰,所選拔的人才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隋朝的安定與繁榮,並且改變了「上品無棚裂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現象。雖然科舉制度始於隋朝,但是它卻是在唐朝完善的。唐朝增加了明經和進士兩科,而武則天執政期間,增加了武舉考試,自此文武雙全,人才輩出。科舉制度萌發於魏晉,產生於隋朝,定型於唐朝,從此沿用一千三百多年的人才選拔制度給中國歷史產生了極其深遠影響。
科舉制度被廢除的原因是什麼
科舉制度從隋朝產生,之後的歷朝歷代都是採取這種制度來選拔人才,科舉制度在中國存活了一千三百多年,最終被廢除,那麼科舉制度廢除的原因是什麼呢?
要想知道科舉制度廢除的原因就要了解科舉制度的發展歷程。科舉制度自產生以來,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一股學習狂潮,社會風氣也變得溫文爾雅。因為參加科舉考試對象不再局限於世族達官貴人,而是全民參與,沒有條件限制,不論是稚嫩少年還是垂暮老人,不論是寒門苦士還是名門望族,都可以參加科舉考試。
自從實行科考後,為國家招攬了大量優秀人才。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和後人唾棄的秦檜都是進士出身,為官出仕。可以說科舉制度不僅促進社會風氣良性發展,而且也使得國家安定繁榮。但是科舉制度最終還是廢除了,下面就來說說科舉制度廢除的原因。雖然每個朝代都是依靠科考來選拔人才,但是每個朝代也都有了自己的發展。最顯著的就是明清科考為八股文。八股文有著嚴格的格式,不允許考生去創新,去思考,只要熟讀四書五經就行了。而且一些人為了能夠做官,費盡一生都在參加考試,好比《范進中舉》中主人公因得知中了,大喜導致暈厥並且瘋瘋癲癲了,因此可以說這時的社會風氣是病態的,而且這種閉塞懶惰的思想嚴重影響了學術文化的發展。
因此封建社會後期,科舉制度不僅阻礙了科學技術的創新,而且還阻礙了社會的進步。當西方國家進行著工業革命日漸強大起來的時候,中國人依然拿著四書五經搖頭晃腦。當西方國家強迫打開中國大門時,這時的有識之士才知道國民的落後愚蠢。
② 科舉制度於什麼朝代逐漸完善
唐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完備
推翻隋朝的統治後,唐王朝的帝王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起來.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是完善科舉制的關鍵人物.在唐朝,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所以,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後進士科尤為時人所重.唐朝許多宰相大多是進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徒,一個是鄉貢.由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而送往尚書省受試者叫生徒;不由學館而先經州縣考試,及第後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叫鄉貢.由鄉貢入京應試者通稱舉人.州縣考試稱為解試,尚書省的考試通稱省試,或禮部試.禮部試都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闈也就是考場的意思.
明經、進士兩科,最初都只是試策,考試的內容為經義或時務.後來兩種考試的科目雖有變化,但基本精神是進士重詩賦,明經重帖經、墨物漏螞義.所謂帖經,就是將經書任揭一頁,將左右兩邊蒙上,中間只開一行,再用紙帖蓋三字,令試者填充.墨義是對經文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帖經與墨義,只要熟讀經傳和注釋就可中試,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進士科得第很難,所以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常科考試最初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後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稱「權知貢舉」.進士及第稱「登龍門」,第一名曰狀元或狀頭.同榜人要湊錢舉行慶賀活動,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園探采名花,稱探花使.要集體到杏園參加宴會,叫探花宴.宴會以後,同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題名以顯其榮耀,所以把又把中進士稱為「雁塔題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所以,春風得意又成為進士及第的代稱.常科登第後,還要經吏部考試,叫選試.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職.唐代大家柳宗元進士及第後,以博學宏詞,被即刻授予「集賢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試落選,只能到節度使那兒去當幕僚,再爭取得到國家正式委搜衫任的官職.韓愈在考中進士後,三次選試都未通過,不得不去擔任節度使的幕僚,才踏進官場.
唐代取士,不僅看考試成績,還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薦.因此,考生紛紛奔走於公卿門下,向他們投獻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禮部投的叫公卷,向達官貴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確實使有才能的人顯露頭角,如詩人白居易向顧況投詩《賦得原上草》受到老詩人的極力稱贊.但是弄虛作假,欺世盜名的也不乏其人.唐太宗重視人才的培養和選拔.他即位後,大大擴充了國學的規模,擴建學舍,增加學員.
武則天載初元年二月,女皇親自「策問貢人於洛成殿」,這是我國科舉制度中殿試的開始,但在唐代並沒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還產生了武舉.武舉開始於武則天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應武舉的考生來源於鄉貢,由兵部主考.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摔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類升」.
唐玄宗時,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他在位期間,曾在長安、洛陽宮殿八次親自面試科舉應試者,錄取很多很有才學的人.
▲宋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改革時期
宋代的科舉,大體同唐代一樣,有常科、制科和武舉.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罩埋代大為減少,其中進士科仍然最受重視,進士一等多數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進士科為宰相科.宋呂祖謙說:「進士之科,往往皆為將相,皆極通顯.」當時有焚香禮進士之語.進士科之外,其它科目總稱諸科.宋代科舉,在形式和內容上都進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舉放寬了錄取和作用的范圍.宋代進士分為三等:一等稱進士及第;二等稱進士出身;三等賜同進士出身.由於擴大了錄取范圍,名額也成倍增加.唐代錄取進士,每次不過二、三十人,少則幾人、十幾人.宋代每次錄取多達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對於屢考不第的考生,允許他們在遇到皇帝策試時,報名參加附試,叫特奏名.也可奏請皇帝開恩,賞賜出身資格,委派官吏,開後世恩科的先例.
宋代確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制度.宋初科舉,僅有兩級考試制度.一級是由各州舉行的取解試,一級是禮部舉行的省試.宋太祖為了選拔真正踏實於封建統治而又有才乾的人擔任官職,為之服務,於開寶六年實行殿試.自此以後,殿試成為科舉制度的最高一級的考試,並正式確立了州試、省試和殿試的三級科舉考試制度.殿試以後,不須再經吏部考試,直接授官.宋太祖還下令,考試及第後,不準對考官稱師門,或自稱門生.這樣,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門生.殿試後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後,還要舉行皇帝宣布登科進士名次的典禮,並賜宴於瓊苑,故稱瓊林宴,以後各代仿效,遂成定製.宋代科舉,最初是每年舉行一次,有時一、二年不定.實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進行考試,第二年春天,由禮部進行考試.省試當年進行殿試.
從宋代開始,科舉開始實行糊名和謄錄,並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從隋唐開科取士之後,徇私舞弊現象越來越嚴重.對此,宋代統治者採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謄錄制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貫等密封起來,又稱「彌封」或「封彌」.宋太宗時,根據陳靖的建議,對殿試實行糊名制.後來,宋仁宗下詔省試、州試均實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後,還可以認識字畫.根據袁州人李夷賓建議,將考生的試卷另行謄錄.考官評閱試卷時,不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連考生的字跡也無從辨認.這種制度,對於防止主考官徇情取捨的確產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於政治日趨腐敗,此項制度也就流於形式了.宋代在考試形式上的改革,不但沒有革除科舉的痼疾,反而使它進一步惡化.
宋代科舉在考試內容上也作了較大的改革.宋代科舉基本上沿襲唐制,進士科考帖經、墨義和詩賦,弊病很大.進士以聲韻為務,多昧古今;明經只強記博誦,而其義理,學而無用.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後,對科舉考試的內容著手進行改革,取消詩賦、帖經、墨義,專以經義、論、策取士.所謂經義,與論相似,是篇短文,只限於用經書中的語句作題目,並用經書中的意思去發揮.王安石對考試內容的改革,在於通經致用.熙寧八年,宋神宗下令廢除詩賦、貼經、墨義取士,頒發王安石的《三經新義》和論、策取士.並把《易官義》《詩經》《書經》《周禮》《禮記》稱為大經,《論語》《孟子》稱為兼經,定為應考士子的必讀書.規定進士考試為四場:一場考大經,二場考兼經,三場考論,最後一場考策.殿試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蘇軾等人的反對.後來隨著政治斗爭的變化,《三經新義》被取消,有時考詩賦,有時考經義,有時兼而有之,變換不定.
宋代的科考分為三級:解試(州試)、省試(由禮部舉行)和殿試.解試由各地方進行,通過的舉人可以進京參加省試.省試在貢院內進行,連考三天.為了防止作弊,考官俱為臨時委派,並由多人擔任.考官獲任後要即赴貢院,不得與外界往來,稱為鎖院.考生到達貢院後,要對號入座,同考官一樣不得離場.試卷要糊名、謄錄,並且由多人閱卷.而殿試則於宮內舉行,由皇帝親自主持及定出名次.自宋代起,凡於殿試中進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經吏部選試.
南、北宋三百二十年,總共開科一百一十八次.取進士二萬人以上.
③ 科舉制度創立於哪個朝代完善於哪個朝代
科舉制度是中國歷史上通液碰過考試選拔官員的一種基本制度.它創始於隋朝,確立於唐朝,完備於宋朝,興盛於明、清兩朝,廢除於清朝末年,歷時1300餘年,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科舉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所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魏晉以來,官員大多從各地高門權貴的子弟中選拔.權貴子弟無論優劣,都可以做官.許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卻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擔任高官.為改變這種弊端,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來選舉人才.隋煬帝時期正式設置進士科,考核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
科舉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從隋朝大業元年(605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
歷史發展與演變
▲隋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起源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最早起源於隋代.隋朝統一全國後,為了適應封建經濟和政治關系的發展變化,為了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參與政權的要求,加強中央集權,於是把選瞎廳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用科舉制代替九品中正制.據史載,開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詔舉「賢良」.開皇十八年(598年)七月,又令京官五品以上,總管,刺史,以「志行修謹」「清平干濟」二科舉人.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四月,詔令文武官磨埋隱員有職事者,可以「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結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憲不饒」「學業優敏」「文才秀美」「才堪將略」「膂力驕壯」等10科舉人.大業五年(609年)正月,又詔令諸郡以「學業該通,才藝優洽」「膂力驕壯,超絕等倫」「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強御」等4科舉人.這些雖都是臨時取人之法,尚未形成制度,但分科舉人的特徵,以具科舉制的雛形.大業年間,隋煬帝還曾設置明經,進士二科,並以「試策」去士,這標志著科舉制已經誕生了.
進士一詞初見於《禮記·王制》篇,其本義為可以進受爵祿之義.當時主要考時務策,就是有關當時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論文,叫試策.這種分科取士,以試策取士的辦法,在當時雖是草創時期,並不形成制度,但把讀書、應考和作官三者緊密結合起來,揭開中國選舉史上新的一頁.唐玄宗時禮部尚書沈既濟對這個歷史性的變化有過中肯的評價:「前代選用,皆州郡察舉……至於齊隋,不勝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權而歸於吏部.自隋罷外選,招天下之人,聚於京師春還秋住,烏聚雲合.」
▲唐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完備
推翻隋朝的統治後,唐王朝的帝王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起來.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時完善科舉制的關鍵人物.在唐朝,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所以,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後進士科尤為時人所重.唐朝許多宰相大多是進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徒,一個是鄉貢.由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而送往尚書省受試者叫生徒;不由學館而先經州縣考試,及第後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叫鄉貢.由鄉貢入京應試者通稱舉人.州縣考試稱為解試,尚書省的考試通稱省試,或禮部試.禮部試都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闈也就是考場的意思.
明經、進士兩科,最初都只是試策,考試的內容為經義或時務.後來兩種考試的科目雖有變化,但基本精神是進士重詩賦,明經重帖經、墨義.所謂帖經,就是將經書任揭一頁,將左右兩邊蒙上,中間只開一行,再用紙帖蓋三字,令試者填充.墨義是對經文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帖經與墨義,只要熟讀經傳和注釋就可中試,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進士科得第很難,所以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常科考試最初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後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稱「權知貢舉」.進士及第稱「登龍門」,第一名曰狀元或狀頭.同榜人要湊錢舉行慶賀活動,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園探采名花,稱探花使.要集體到杏園參加宴會,叫探花宴.宴會以後,同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題名以顯其榮耀,所以把又把中進士稱為「雁塔題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所以,春風得意又成為進士及第的代稱.常科登第後,還要經吏部考試,叫選試.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職.唐代大家柳宗元進士及第後,以博學宏詞,被即刻授予「集賢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試落選,只能到節度使那兒去當幕僚,再爭取得到國家正式委任的官職.韓愈在考中進士後,三次選試都未通過,不得不去擔任節度使的幕僚,才踏進官場.
唐代取士,不僅看考試成績,還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薦.因此,考生紛紛奔走於公卿門下,向他們投獻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禮部投的叫公卷,向達官貴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確實使有才能的人顯露頭角,如詩人白居易向顧況投詩《賦得原上草》受到老詩人的極力稱贊.但是弄虛作假,欺世盜名的也不乏其人.唐太宗重視人才的培養和選拔.他即位後,大大擴充了國學的規模,擴建學舍,增加學員.
武則天載初元年二月,女皇親自「策問貢人於洛成殿」,這是我國科舉制度中殿試的開始,但在唐代並沒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還產生了武舉.武舉開始於武則天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應武舉的考生來源於鄉貢,由兵部主考.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摔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類升」.
唐玄宗時,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他在位期間,曾在長安、洛陽宮殿八次親自面試科舉應試者,錄取很多很有才學的人.到了明清就變味
④ 科舉制度起源於哪個朝代
我國古代科舉制度始於隋朝,是隋文帝楊堅創立,隨著時間的流逝,科舉制度也在不斷的發展,之後唐朝完善了科舉制度,但是清朝末年的時候被廢除了,在科舉制度興盛的時代,不知道有多少的學子,一生都在為其努力。
科舉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統治者為選拔人才資源,而設置的一種考試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槐空科舉,目的是為了讓讀書人參加人才選拔考試,讓優秀的人才走進仕途,為國家效力。
隋文帝楊堅統一全國,建立隋朝,雖然國家建立了,要想它能夠運行下去,一定是要有所措施的,相信大家都知道,歷史上那些任用賢人的領導者,大多都完成了自己的目標和抱負,而隋文帝也想到了這一點。
隋朝之前通過世襲制選拔人才,這樣一來有才有抱負的平民都被忽視了,雖然鉛培瞎之後有的君主想要從平民中選拔人才,但是後期受到貴族的阻擾,被貴族壟斷的國家是不會有大的成就,嚴重的阻礙了社會的進步。
於是隋文帝就決定以全新的制度選拔人才,除了最高指揮官,還需要眾多能人賢士,為國出謀劃策,這樣國家才能安定,於是科舉制度出現在大家的眼前,民間不少的賢人,開始參加考試走上仕途,這在當時是光門耀祖的事情。
之後歷代朝代都開始完善並使用這種方式選拔人才,但是清朝末年的時候,科舉制不能滿足國家選拔人才的需要,改革才是根本,於是清政府以光緒皇帝的名義頒下諭旨,向全天下宣布廢除科舉制。
(4)中國科舉制度健全是哪個朝代擴展閱讀:
科舉制度隨著歷史車輪的推進,出現了科舉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親師的教育又造成了師門關系的盛行。這樣造成了嚴重的師門裙帶關系現象。這些師門關系在官場中互相拉幫結派,並且官官相護。清朝乾隆年間的大貪官和珅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他借著乾隆皇帝對他的寵愛而一手遮天,收受賄賂,富可敵國。而且就多次利用科舉考試的題目為餌收取考生賄賂的錢財。這中鄭就不利於國家建設一個公正、公平、公開的社會良好制度。造成了官場的黑暗和社會的混亂。
⑤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出現及完善在哪個時代
隋朝文帝開洞帆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煬帝時正式設置進士科,開始實行科舉制,考核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就是以應策取士。完善是在唐朝,武則天時期增設武舉,但對於參加考試的人的身份有一些限制。宋朝納棗進行洞顫拆了很多改革。明清將考試內容改為八股。清末,1905年正式廢除。建議看一看余秋雨的《十萬進士》。
⑥ 科舉制完善於哪個朝代
科舉制度是中國歷史上通過考試選拔官員的一種基本制度猜渣。它創始於隋朝,確立於唐朝,完善於宋朝,興盛於明、清兩朝,廢除於清朝末年,歷時1300餘年,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穗並悄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①徹底打破了門第限制
②錄取范圍擴大
③科舉名額的擴大
④與做官緊密聯系
⑤考試規范嚴格定期舉行
⑥考試科目減少,進士科成為最主要科目
⑦皇帝掌握權提高
補充:
宋代的科舉,大體同唐代一樣,有常科、制科和武舉。宋代「重文輕武」(趙光義),所以也很重視科舉考試,但後期導致選官過冗過濫。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為減少,其中進士科仍然最受重視,進士一等多數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進士科為宰相科。宋呂祖謙說:「進士之科,往往皆為將相,皆極通顯。」(宋代科舉與做官是密切相關的)當蔽喊時有焚香禮進士之語。進士科之外,其他科目總稱諸科。宋代科舉,在形式和內容上都進行了重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