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水稻是哪個朝代引進到我國
水稻原產中國,宋朝從越南引進優質品種的占城稻之後,水稻真正擔當起了承載中華文明的重任。從北宋開始,中國古代王朝的經濟重心便正式從黃河流域轉移到了長江流域。與小麥農業一同衰落的中華文明也在水稻農業中重獲生機。
水稻是一種喜愛水熱性氣候、需要大量水資源的作物,非常適合長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種植。這種作物產量非常高,農民撒下去的種子通常可以收獲20倍左右的稻穀。這與小麥4倍於種子的產量相比顯然是非常可觀的。
再加上長江流域以南地區氣候溫暖濕潤,一年可以種植兩季甚至三季,這意味著同樣面積的土地,可以種植的水稻要比小麥多出好幾倍。這對於因為糧食危機不斷陷入動亂的古代中國人來說簡直是天大的福音。
更重要的是。種植水稻的土地不需要休耕,只需要每年適當補充養料就可以持續不斷地耕種,比起種一季就得休耕一兩年的小麥來說,大大緩解了人地之間的矛盾。再加上水稻常年浸泡在幾十厘米深的水中生長,避免了麥田反復灌溉使水分大量蒸發造成的鹽鹼化問題。
(1)水稻的栽培追溯到中國哪個地區擴展閱讀
我國是水稻的起源地之一,史前栽培稻遺存的出土地點已達一百六、七十處。時間在萬年以上的就有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江西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其中在江西仙人洞遺址和吊桶環遺址中發現了距今約12000年的稻作遺存。
而且在其不遠的東鄉縣至今仍有栽培稻的祖先普通野生稻的分布;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中還出土了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時代最早的水稻實物標本。
此外,考古工作者還在江蘇、湖南等地距今6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了水稻田與灌溉的水溝,這些都為中國為亞洲栽培稻起源地的說法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
稻米一直就是中國南方人民的主食。公元1000年前後,稻米已養活了半數以上的中國人口。隨著時間的推移,水稻種植技術也在不斷進步。
由最初落後的象耕鳥耘、火耕水耨,逐漸發展成以耕、耙、耖為主體的水田整地技術,以育秧移栽為主體的播種技術和以耘田、烤田為主的田間管理技術。
中國的水稻栽培直接影響到周邊其他國家稻作的發展。2000餘年前,生活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吳越人把水稻栽培帶到今日本九州一帶,這是日本有稻作栽培之始。
東漢時,九真(今越南北部)太守任延將內地的耕犁技術傳到他所轄的地區,影響到鄰近的交土(同交趾)、象林(越南中部)等地的水田耕作技術。
Ⅱ 水稻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食物之一,它是什麼時候傳到中國的
好像不能說「傳」到中國。你可以看看下面的內容:
中國水稻栽培歷史悠久,在《管子》、《陸賈新語》等古籍中,均有約在公元前27世紀的神農時代播種"五穀"的記載,稻被列為五穀之一。《史記·夏本紀》關於"禹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濕"的記載,表明公元前21世紀,中國人民就已經開始和自然作斗爭,疏治"九河",利用"卑濕"地帶發展水稻。
距今約4200餘年前,水稻栽培已從長江中下游推進到黃河中游。到了戰國時期,由於鐵制農具和犁的應用,開始走向精耕細作,同時為發展水稻興修了大型水利工程,如河北漳水渠(公元前445~前396年)、四川都江堰(公元前256年)、陝西鄭國渠(公元前246年)等。西漢時四川首先出現了梯田。
6世紀30年代,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曾專述了水、旱稻栽培技術。晉《廣志》中並有在稻田發展綠肥,增加有機肥源,培肥地力的記載。反映了當時的種稻技術已有一定水平。
魏晉南北朝以後,中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唐宋六百多年間,江南成為全國水稻生產中心地區,太湖流域為稻米生產基地,京能軍民所需大米全靠江南漕運。當時由於重視水利興建、江湖海塗圍墾造田、農具改進、土壤培肥、稻麥兩熟和品種更新等,江南稻區已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拼作栽培體系。
中國稻種資源豐富,到明末清初《直省志書》中所錄16個省223個府州縣的水稻品種數達3400多個。另外在育秧、水肥管理等方面也都有了新的進展。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在繼承和發展過去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的基礎上,運用現代農業科學技術,使稻作生產獲得了很大的發展。至1984年全國水稻栽插面積達3317.8萬公頃,平均每公頃產量為5370.0千克,稻穀總產量達到17825.5萬噸,分別比1949年增加約29%、170%和266%。
Ⅲ 我國最早的水稻是在哪裡種植的
約公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中國湖南。
在1993年,中美聯合考古隊在道縣玉蟾岩發現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 水稻在中國廣為栽種後,逐漸向西傳播到印度,中世紀引入歐洲南部。
史記中記載大禹時期曾廣泛種植水稻,夏本紀記載: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濕。命後稷予眾庶難得之食。食少,調有餘相給,以均諸侯。大禹命令伯益給大家分發水稻種子,種在水田裡,還命令後稷(周的先人)給大家分發食物。沒有食物的地方,他就命令有多餘的地方,分給那些少的地方。
(3)水稻的栽培追溯到中國哪個地區擴展閱讀:
此前,中國陸續在湖南省道縣玉蟾岩遺址、江西省萬年縣仙人洞遺址、浙江省浦江縣上山遺址發現年代超萬年的水稻遺存。但由於保存條件不好,僅在玉蟾岩和上山遺址發現過零星的炭化稻米。
荷花山遺址與上山遺址相距不遠,文化遺存同處於距今1萬年左右的上山文化早期。「炭化稻米是最直接的證據,但由於保存數量太少,很難判定它的栽培屬性。
水稻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為主要食物來源。稻作農業的起源和發展,是世界考古學界持續不衰的熱門課題。
約1萬年前,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人們開始耕種野生稻,開啟了水稻的馴化過程,同時也標志著人類社會開始由採集狩獵向農業的逐步轉變過程。大約到距今6000至5000年間,稻作農業最終完全取代採集狩獵,成為長江中下游地區經濟的主體。
Ⅳ 中國種植水稻的歷史追溯到什麼時代
根據已有考古和研究結果來看,種植水稻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一萬多年前的新石器早期。
三個萬年以上的古稻遺址有: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江西萬年仙人洞遺址和吊桶環遺址。其中玉蟾岩遺址經年代測定為距今一萬二千多年,這時候的稻穀介於野生稻和栽培稻(含有秈、粳特徵)之間,因此被認定為是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初期演化的最原始古栽培稻類型。
後兩個遺址的時期要更早一些,屬於舊石器末期至新石器早中期,但沒有發現稻穀的碳化顆粒,只是發現了稻穀的植物硅酸體。
以往我們教科書上告訴我們,國內發現的最早的水稻是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時期,但根據嚴文明教授的《中國稻作文化起源》來看:「這里發現的稻穀遺存極為豐富,單是1973年冬至1974年春第一次發掘時,就在第4文化層發現約400平方米的稻穀、稻殼和稻草堆積,其厚度從10-20厘米到30-40厘米不等,最厚處達70-80厘米。。。顆粒大小接近於現在的栽培稻,比現在野生稻大得多,加以還有許多稻作農具共存,可以肯定這些稻穀堆積的遺存屬於栽培稻的收獲品」,說明處於新石器中期的河姆渡時期的稻作農業已經發展到相當一定的程度了,所以在這之前肯定是有前例的,也就是說河姆渡的稻作農業是被傳播過來,不是獨立發展而來的。
但,中國那麼大,隨著考古的發現,可能會有更多新的成果被發現,我們拭目以待吧!
參考文獻:
中國稻作文化的起源探析,黃劍華
再論中國稻作農業的起源
中國稻作農業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