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對美國貿易的多少

中國對美國貿易的多少

發布時間:2023-06-15 04:36:46

Ⅰ 中國與哪個國家外貿最多

根據中國官方統計數字,2006年,中國外貿出口總額是9690億美元,比去年增長27%,而進口增長20%,總額達到7920億美元。在中國高達1770億美元的貿易總順差中,中國對於美國貿易的順差占據了很高的比例。而美國近年來一直指責中國政府故意壓低人民幣匯率,從而在外貿出口中取得了價格優勢。由於全球對於中國商品的巨大需求,中國對外貿中國海關總署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的貿易順差2005年翻了三番,再創新高。2005年中國貿易順差達到1019億美元,而2004年中國順差為320億美元。2005年,中國出口額達7620億美元,同期進口額為6600億美元,增長1易順差很有可能在2007年超過2000億美元.自韓國進口768.2億美元,增長23.4%,高於進口總體增速5.8%,韓國成為中國第二大進口來源地,東盟為中國第三大進口來源地,歐盟、美國和日本是中國的三大貿易夥伴.

Ⅱ 求近幾年來中美貿易數據!

從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中國與美國的經濟與貿易關系取得長足的進展。據中國商務部網站提供的數據,1979年中美貿易額為24.5億美元,2005年中美貿易總額達2116.3億美元。2005年,中國對美國的出口1629億美元,從美國進口487.3億美元,順差為1147.7億美元。根據美方統計,2005年美對華貿易逆差激增24.5%,達2016億美元。在中美貿易中,1979-1982年美國為順差,1983年開始出現逆差,1996年貿易逆差達395億美元。中國方面的統計則表明,在1979-1992年的14年裡,中方一直為逆差,自1993年轉為順差,1996年順差為105億美元。顯然,中美兩國關於雙邊貿易平衡狀況的統計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一、中美貿易逆差的實際規模究竟有多大?
美方統計方法高估中美貿易逆差的原因在於:一方面,美國把中國香港轉口貿易額籠統地計算在中美貿易之中,但它實際上有很大比例應歸於中國之外其他國家或地區通過香港的貿易轉口;另一方面,它在計算美國對中國的進出口時,出口金額按離岸價格計算,進口金額按到岸價格計算,從而將裝卸、運輸和保險等費用的雙倍數額計入中美貿易逆差。中美雙方在最近5年的官方統計數字如表1所示,它表明雙方計算的貿易逆差的偏差雖有逐年減少之勢,但仍然很大,美國現有的統計方法嚴重高估了中美貿易逆差的實際數額。
即使考慮到統計方法的差異而對中美貿易逆差進行修正(介於二者之間,但更接近於中國官方數字),經過調整的貿易逆差數額仍然遠遠高於其真實值,其主要原因在於國際產業轉移和中國貿易模式。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中國由於生產成本相對較低而存在明顯的比較優勢,許多國家或地區的製造業逐漸向中國轉移,它一方面將這些國家或地區的對美貿易順差轉移到中國;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加工貿易在中國的發展。目前,中國的加工貿易占總貿易額的50%以上,其中大部分是由外商投資企業進行的。加工貿易模式屬於兩頭在外的生產與貿易方式,即原材料依賴進口、最終產品主要用於出口;並且,由於勞動成本低、對外資企業的稅收等優惠措施大,大部分附加值進入了外商的口袋,中國政府和中國員工的所得非常有限。
從美國貿易逆差的地區結構看,歐盟和中東等地區所佔比重呈明顯上升趨勢,而作為整體的東南亞地區對美逆差則呈下降趨勢;美國對於中國的貿易逆差,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其他國家或地區,通過將製造業轉移到中國而把它們對美貿易順差轉移到了中國。由於中國勞動工資較低、對外資存在稅收優惠,這種產業轉移和貿易順差的轉移的大部分利益由外商及其母國獲得,但在國際收支中則表現為中國順差的上升。
從中美經濟發展水平和中美產業結構的角度看,中美之間存在很強的經濟互補性:中國在勞動密集型產品方面具有比較優勢,美國在技術密集型產品方面具有比較優勢。按照國際貿易的正常模式,中美雙方各自集中於具有比較優勢產品的生產,並通過貿易互通有無,可以極大地促進兩國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美國政府通過限制高新技術產品向中國的出口,造成了中美合理國際分工的人為扭曲;同時,由於國際產業轉移和中國的加工貿易模式,使得中國尚不具有比較優勢的高新技術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快速上升,事實上超過80%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是由兩頭在外的外資企業進行的。
因此,中美巨額貿易逆差的形成,主要由於三方面的原因:美國政府對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限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中美貿易不平衡,國際產業轉移和中國加工貿易模式實質上擴大了中美貿易逆差的數額,而美方的統計方法則進一步嚴重高估了中美貿易逆差的規模。
二、美國得自中美貿易的巨大利益
由於經濟發展的階段性、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調整等經濟規律的作用,美國產業結構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農業和製造業在GDP和就業方面的比重日趨下降,美國經濟正進入信息化和服務化的後工業時代。在以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為主導的國際經濟體系中,美國通過進口廉價的日常消費用品、出口附加值較高的高新技術產品,享受到了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帶來的巨大利益。同時,美國經濟和美元的霸權地位,不僅使美國能夠充分享受這種利益,而且可以獲取巨額的「鑄幣稅」收益。
根據國際貿易利得理論,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美國不僅享受到了國際分工的好處,還獲得了參加國際貿易後的利得分配。首先分析中美貿易中美國所獲得的交換利得。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勞動成本低,但資金短缺,科技相對落後。美國是經濟發達國家,資本充足,科技發達,但勞動成本高。中國主要向美國出口紡織品、服裝、鞋、玩具、家用電器和旅行箱包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美國主要向中國出口飛機、動力設備、機械設備、電子器件、通信設備和化工等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以及糧食、棉花等農產品。貿易產品結構的互補性和互利性,有力地推動了兩國貿易的發展。
中國向美國市場提供的價廉物美的商品,不僅可以滿足美國廣大消費者的需要,而且可以為美國經濟帶來兩大利益:其一,美國可以將大量的資源轉向高新技術產業,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並維持其國際領先地位;其二,這些價廉物美的中國出口商品有助於維持美國的物價穩定,使得美國政府可以在運用低稅率、高財政赤字、低利率等擴張性財政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維持巨額軍費開支的同時,不必擔心通貨膨脹對經濟的沖擊。
僅就貿易本身而言,盡管中美貿易的快速增長能夠促進雙方的經濟發展,但從中獲得最多利益的則是美國企業。中國進出口超過50%屬於以外資為主的加工貿易,而加工貿易在中美貿易中的比例更是接近70%。由於稅收減免和土地優惠,中國政府從外資企業那裡得到的利益低於國內企業,而中國員工則由於較低的工資、較長的工作時間,以及相對滯後於國內企業的社會福利措施,其得到的利益要低於人們通常的預期。相反,外商則通過全球范圍的轉移定價、利潤分享和股利分配,享受到了遠超過會計賬面上的利益。當然,以上對美國得自中美貿易的利益的分析,還沒有包括中國產品出口對美國倉儲、運輸、批發、零售、保險和金融等第三產業的就業和產出的貢獻。
根據國際貿易基本原理,美國貿易逆差意味著美元的流出,即美國人要為過多地消費進口商品付錢,他們用什麼支付呢?其竅門就在於國際收支的資本和金融賬戶。美國人為商品進口付錢的途徑有三個:一是開動印鈔機印刷美元鈔票,其成本遠遠小於美元代表的價值,差額就是鑄幣稅,美元的霸權地位和此種付賬方式意味著美國在向其他國家或地區征稅;二是發行國債供其他國家或地區購買,其實質是以低利率向其他國家或地區借錢;三是出口商品進行交換。至於貿易逆差部分,實質上就是前兩種途徑的某一種:或者通過輸出美元向其他國家或地區征稅,或者通過讓其他國家或地區購買美國債券,以低利率向國外借錢。
美國出現巨額外貿逆差原因之一是由其基本經濟和制度因素的作用決定的。美國產業結構調整主要表現在: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科技革命的蓬勃發展引發的世界產業發展史中第三次大規模的產業轉移,美國跨國公司利用其擁有的多種壟斷優勢,在發展中國家大量投資,將勞動密集型、資源和能源消耗型及污染大的行業和低附加值的加工行業和工序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而國內集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美國的這種產業結構調整,加快了其進口步伐。同時,在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美國進一步利用其科技優勢、生產優勢等塑造出對美國最有利的國際分工格局。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以及國外的產業內貿易成為美國貿易赤字劇增的主要原因。美國跨國公司在世界各地有大量子公司。把原本本國生產或出口的大量商品及服務轉化為海外子公司的巨額生產與出口,並相應地增加美國公司從海外子公司對美國的進口,從而擴大了美國的「外貿逆差」。
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有利於美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因為,美國利用對中國的貿易,可以將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向海外,國內的需要依靠進口滿足,有利於美國集中資金和勞動力,轉向以知識為基礎的新技術工業和服務行業,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
從近年來中美貿易的主要商品結構來看,雙方貿易不平衡基本上屬於中國與美國之間合理的國際分工,並由中國發揮兩個比較優勢-產業之間的比較優勢與產業內部的比較優勢所導致的結果。2002年中國對美出口排在前5項的商品分別是雜項製品(18.44%)、辦公用機械及自動數據處理設備(11.7%)、電信及聲音的錄制及重放裝置設備(10.74%)、鞋靴(8.7%)、電力機械器具(8.09%)。單從以上數據來看,中國近年來對美出口以紡織服裝為主的經貿格局已經開始發生變化,計算機通信類產品的出口份額在上升。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中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主流仍然是加工貿易方式,具體說加工貿易方式出口額占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總額的89.65%,因此中國對美出口實質上仍然是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1997-2001年美國對華出口的20種主要產品中,出口額排在前5位的分別是:飛機、通信設備、顯像管、含油種,以及自動數據處理機器。美對華產品出口明顯屬於高新技術設計與營銷為主的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產品以及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農產品,但是由於美國一直對華實行嚴厲的高技術出口管制,使美對華比較優勢難以發揮,雙方產品的優勢互補也難以充分體現出來,這是中美貿易不平衡的最根本原因。

表1 中美貿易逆差的規模:美國口徑與中國口徑 單位:億美元
項目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美國官方數字(1) 686.77 838.33 830.96 1030.65 1240.68 1619.78
中國官方數字(2) 224.69 297.36 280.80 427.08 586.01 802
(1—2)/2 205.7% 181.9% 195.9% 141.3% 111.7% 102.0%

Ⅲ 中國每年和美國的貿易額是

Ⅳ 近年中國對外貿易主要國家和地區有哪些

受全球經濟復甦及外匯市場人民幣升值影響,2011年以來我國進口貿易總值增長迅猛。據海關總署網站數據顯示,1-7月累計進出口總值達20225.47億美元,實現同比增長25.1%,較上年同期增加4055億美元。截至目前我國進出口貿易持續回暖,各項指標基本恢復至金融危機前水平。截至目前累計出口總值為10493.7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988.88億美元,同比增長23.4%;累計進口總值為9731.6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066.12億美元,同比增長26.9%。截至7月份我國對外貿易累計順差額達762.0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77.23億美元。
截至目前,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對我國外貿出口投上陰影,歐盟作為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1-7月份中歐雙邊貿易進出口總值為3186.1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進出口總值增加554.57億美元,實現同比增長21.1%,占同期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15.75%,較上年同期比重下降0.52個百分點。其中出口至歐盟地區貿易總值為1995.48億美元,累計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7.8%;進口總值為1190.65億美元,累計進口總值同比增長27.1%。具體歐盟國家中,對德國雙邊貿易總額最高,1-7月累計進出口貿易總值達955.8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75.56億美元,實現同比增長22.6%,占與歐盟地區總額30%,較上年同期比重上升0.35個百分點;與英國雙邊貿易進出口總值也較多,達到310.7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44.38億美元,實現同比增長16.7%,占與歐盟地區總額9.75%。
美國作為我國對外貿易第二大貿易夥伴,2011年1-7月中美雙邊貿易總值為2454.8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382.56億美元,實現同比增長18.5%,占同期我國對外貿易總額12.14%,較上年同期比重下降0.68個百分點。其中,我國對美出口總值為1754.68億美元,同比增長15.6%;進口總值為700.19億美元,同比增長26.4%。
2011年以來我國與東盟地區雙邊貿易日益活躍,截至目前與東盟發生進出口貿易值較與日本發生貿易值十分接近。1-7月對東盟進出口總值累計達2020.8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410.83億美元,實現同比增長25.5%,占同期全國對外貿易總額9.99%,較上年同期比重上升0.04個百分點。2011年我國與東盟等新興市場進出口貿易增長較快,其中對東盟各國出口總值為950.7億美元,同比增長24%;進口總值為1070.15億美元,同比增長27%。
日本作為我國傳統主要貿易夥伴,2011年1-7月中日雙邊貿易總值為1912.8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95.81億美元,同比增長18.3%,占同期我國對外貿易總額9.46%,較上年同期比重下降0.54個百分點。其中,我國對日本出口總值為809.18億美元,同比增長24.2%;進口總值為1103.69億美元,同比增長14.3%。近年來我國一直處於對日貿易逆差地位,2011年1-7月對日累計貿易逆差額為294.5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9.62億美元。
此外,1-7月我國與香港特別行政區、韓國貿易往來頻繁,累計進出口總值數額較大,分別達到1587.46億美元和1382.64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33.4%和增長19.4%,與印度雙邊貿易總額為415.69億美元,同比增長17.3%,對印度地區進口總值增長較快,1-7月累計進口貿易總額為140.65億美元,同比增長5.8%。

Ⅳ 中美貿易順差什麼意思,中美貿易順差數據

中美貿易順差是指:中國對美國在一定時期內(通常按年度計算)對美國的出口額大於進口額的現象。

2018年中國對美貿易順差3233.2億美元,其中,出口4784.2億美元,增長11.3%;進口1551億美元,增長0.7%。

2017年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1.87萬億元(人民幣),貿易總值為3.95萬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對美出口2.91萬億元,自美進口1.04萬億元,擴大13%。

(5)中國對美國貿易的多少擴展閱讀

貿易順差越多並不一定好,過高的貿易順差是一件危險的事情,意味著該國經濟的增長比過去幾年任何時候都更依賴於外部需求,對外依存度過高。巨額的貿易順差也帶來了外匯儲備的膨脹。

除1993年外,中國對外貿易持續順差,抵消1993年的逆差121.2億美元,1990-2005年,累計順差達3977.5億美元,其中2000-2005年累計順差額為2291.7億美元,2005年為1018.8億美元,創歷史記錄。

閱讀全文

與中國對美國貿易的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怎麼看保質期 瀏覽:931
為什麼伊朗有這么多軍隊在伊拉克 瀏覽:403
中國還有多少是沒有疫情 瀏覽:317
如何以實際行動投入到復興中國夢 瀏覽:285
中國與亞非國家有哪些共同利益 瀏覽:59
中國有哪些國家有美國軍隊 瀏覽:89
伊朗什麼時候開始制裁的 瀏覽:859
藍思科技越南公司在哪裡 瀏覽:619
哪個國際快遞去義大利最快 瀏覽:614
印度本國有多少大型河流 瀏覽:1002
越南有什麼流行歌曲 瀏覽:388
疫情期間給中國捐贈的國家有哪些 瀏覽:96
2020多少人加入中國國籍 瀏覽:711
哪裡有賣印尼紅龍 瀏覽:553
伊朗新冠肺炎什麼時候有的 瀏覽:360
中國有多少種輪胎 瀏覽:577
廣州到越南峴港怎麼走 瀏覽:830
義大利的營商環境是什麼樣的 瀏覽:817
中國移動100兆寬頻多少錢 瀏覽:738
義大利郵局網銀app怎麼開通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