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的五嶽分別在地圖上是什麼方位
五嶽分別是東岳泰山(海拔1545米,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西嶽華山(海拔2154.9米,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以及
南嶽衡山(海拔1300.2米,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北嶽恆山(海拔2016.1米,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中嶽嵩山(海拔1491.71米,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
1、東岳泰山
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岳、泰岳,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位於山東省中部,綿亘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萬公頃。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嶽之首」、「五嶽之長」、「五嶽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稱。
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
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引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2、南嶽衡山
又名南嶽、壽岳、南山,為中國「五嶽」之一,位於中國湖南省中部偏東南部,綿亘於衡陽、湘潭兩盆地間,,主體 部 分位於衡陽市南嶽區、衡山縣和衡陽縣東部。衡山的命名,據戰國時期《甘石星經》記載,因其位於星座二十八宿 的 軫星之翼,「變應璣衡」,「銓德鈞物」,猶如衡器,可稱天地,故名衡山。
衡山是中國著名的道教、佛教聖地,環山有寺、廟、庵、觀200多處。衡山是上古時期君王唐堯、虞舜巡疆狩獵祭祀社稷,夏禹殺馬祭天地求治洪方法之地。衡山山神是民間崇拜的火神祝融,他被黃帝委任鎮守衡山,教民用火,化育萬物,死後葬於衡山赤帝峰,被當地尊稱南嶽聖帝。
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處位於衡山之中,佛祖釋迦牟尼兩顆真身舍利子藏於衡山南台寺金剛舍利塔中。
3、西嶽華山
古稱「西嶽」,雅稱「太華山」,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和「華夏」之「華」,就源於華山 。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在省會西安以東120千米處。
南接秦嶺,北瞰黃渭,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華山是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地質公園。
華山是中華民族的聖山。中華之「華」,源於華山,由此,華山有了「華夏之根」之稱 。這一成果首先被孫中山所引用,創立「中華民國」。據清代國學大師章太炎和歷代專家學者考證:華夏民族最初形成並居住於「華山之周」,名其國土曰華,其後人跡所至,遍及九州,華之名始廣。
4、北嶽
《爾雅》「釋山」稱:「恆山為北嶽」。在清朝順治年間以前,北嶽恆山一直指的是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的大茂山。大茂山,古稱恆山,漢朝和宋朝時,因避漢文帝和宋真宗的名諱,曾改名常山。
《漢書》的「郊祀志」記載北嶽常山在曲陽,歷代史書也都明確記載,恆山在曲陽縣西北,主峰為大茂山。公元前98年,即漢武帝天漢三年,曲陽縣始建北嶽祠,北魏宣武帝年間(公元500~512年),北嶽祠改建為北嶽廟。
1660年(清順治十七年),順治皇帝下詔,祭祀北嶽由曲陽的恆山轉到山西渾源的恆山。恆山又名元岳、常山,素有「塞北第一名山」之美譽。
西漢初年,恆山巳建有寺廟;到明、清朝時已經寺廟群居,有「三寺四祠九亭閣,七宮八洞十二廟」之稱。恆山風景以地險、山雄、寺奇、泉絕稱著。
恆山的美景,被明代徐霞客錄入《徐霞客游記》中。古有恆山十八勝景,今尚存朝殿、會仙府、九天宮和位於金龍口懸西崖峭壁上的懸空寺等十多處。另外,恆山也留下了不少的傳說故事,八仙之一張果老就是相傳在此隱居潛修,並於果老嶺倒騎毛驢上天的。
恆山海拔2016米,在五嶽中排行第二。
5、中嶽嵩山
中嶽一向指河南的嵩山,《爾雅》「釋山」稱:「嵩高為中嶽」,並稱「山大而高」為嵩。嵩山其北瞰黃河、洛水,南臨潁水、箕山,東接五代京都汴梁,西連九朝古都洛陽,素有「汴洛兩京、畿內名山」之稱。
於奇異的峻峰,宮觀林立,故為中州地區第一名山。《詩經》有「嵩高惟岳,峻極於天」的名句。始建於秦朝的中嶽廟,是中國古代建築群之一。
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親臨,更是神仙相聚對話的洞天福地。由於名勝古跡眾多,勘稱於五嶽。以少林武術聞名於天下的少林寺,就是位於嵩山之腹地,歷代高僧都長眠於此。
嵩山海拔1512米,在五嶽中排尾二。
(1)中國哪個地圖發現了岳池擴展閱讀:
五嶽起源於古代中國人的山川崇拜,是和國君對山神的祭祀聯系在一起的。五嶽一詞始見於《周禮》的「春官·大宗伯」。
至於為什麼是五嶽,而不是四岳或者六岳,人們經過研究,認為中國五嶽制度立始於漢朝,可能是當時的一些經學家根據殷商時的五方(東、南、西、北、中)和'五色(青、赤、白、黑、黃)等觀念,加以附會而成。
道教創立以後,繼續將五嶽神化,認為五嶽乃是神仙居住之地,把東岳稱為蓬玄太空洞天,南嶽稱為朱陵太虛洞天,西嶽稱為太極總仙洞天,北嶽稱為太乙總玄洞天,中嶽稱為上聖司真洞天。
晉朝的道士葛洪在《枕中書》中,融合了五行所代表的方位和顏色的說法。
木代表東方,青色;火代表南方,赤色;金代表西方,白色,水代表北方,黑色,土代表中央,黃色),聲稱太昊為青帝,治東岳岱宗山(泰山),祝融為赤帝,治南嶽衡霍山(即天柱山)。
以及金天氏為白帝,治西嶽華陰山(即華山),顓頊為黑帝,治北嶽太恆山(即恆山),軒轅氏為黃帝,治中嶽嵩高山(即嵩山)。
一些中國的地方割據政權,也曾以自己的視角封過五嶽,例如三國時代,東吳的孫皓封離縣(現於江蘇宜興縣)為中嶽,又封其南的荊南山為南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