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耕地資源的中國的耕地資源
中國的內陸土地面積為960萬公頃,在世界上繼俄羅斯、加拿大之後居第三位。中國的土地資源中耕地大約佔世界總耕地的7%。
(一)我國耕地的特點
1、人均耕地面積小
我國雖然耕地面積總數較大,但人均佔有耕地的面積相對較小,只有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1/4。到1995年,人均耕地面積大於0.13公頃的有省、自治區、主要集中於我國的東北、西北地區,但這些地區水熱條件較差,耕地生產水平低。相對自然和生產條件好的地區如上海、北京、天津、湖南、浙江、廣東和福建等人均耕地面積小於0.07公頃,有些地區如上海、北京、大洋、廣東和福建等甚至低於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人均0.05公頃的最低界限。該組織認為低於此限。即使擁有現代化的技術條件,也難以保障糧食自給。
2、分布不均勻
綜合氣候、生物、土壤、地形和水文等因素,我國耕地大致分布在東南部濕潤區、半濕潤季風區、西北部半乾旱區、乾旱內陸區和西部的青藏高原區。東南部濕潤區和半濕潤季風區集中了全國耕他的90%以上。
3、自然條件差
我國耕地質量普遍較差,其中高產穩產田佔1/3左右,低產田也佔1/3。其中澇窪地有約400萬公頃,鹽鹼地有約400萬公頃水土流失地670萬公頃。而且耕地地力退化迅速,加上由於污水灌溉和大面積施用農葯等原因,耕地受污染嚴重,加劇了耕地不足的局面。
(二)我國耕地面臨的壓力
中國依靠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世界22%的人口,是一項具有世界意義的偉大成就。但另一方面,這一現實也表明中國耕地資源面臨的嚴峻形勢,耕地不足是中國資源結構中最大的矛盾,這種矛盾的具體表現在第三章第三節中已有闡述。
總之,中國單位面積耕地的人口壓力巨大,至2012,年已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因此,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耕地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