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系統地學習中國古建築相關知識
發展方面,粗略了解的話可以讀梁思成《圖像中國建築史》,如果想更深入,建工社出版五卷本《中國建築史》十分詳細地匯總了營造學社成立至今幾乎所有資料,全部讀完則對古代建築史的發展歷程有完整的了解。對漢代建築感興趣還可以讀《楊鴻勛建築考古論文集》以及河南博物院出版《河南出土漢代建築明器》;如果希望了解發展背後的原因,強烈推薦張良皋著《匠學七說》。傅熹年的《建築史論文集》、王貴祥《中國古代佛教建築研究論集》以及張十慶《從帳幔裝修到小木裝修》、《建築與傢具_古代傢具結構與風格的建築化發展》等論文也值得一讀。
這里主要試著回答一下古建築中設計原理的部分如何系統學習。(這里強烈建議大家先將審美、風水、文化等因素排除,畢竟純粹從這些出發去分析古建築的文章,看完感覺好像什麼都研究了但又什麼都記不住……可以嘗試單從技術層面與空間層面理解古代建築,而後再試圖從技術層面反思形成審美的根本原因。)
首先是潘谷西《中國建築史》教材,對事物有一個大概認識。
此後,林徽因《論中國傳統建築的幾個特徵》可以作為設計原理學習的綱領排在首位。盡管梁思成與林徽因都寫了《論中國傳統建築的幾個特徵》,但梁文更注重的是宏觀層面對於中國建築史的梳理,較少談設計;而林對設計的敏感使其在林版《論中國傳統建築的幾個特徵》中從較細微的部分切入,更多談的是設計原理,屬於微觀層面。
在此之後,可以梳理木結構的結構邏輯,推薦張十慶《從建構思維看古代建築結構的類型與演化》。把握原理,首先應從邏輯區分。從建造邏輯上看,木結構分為兩類,即層疊邏輯的井乾式建築與連架邏輯的穿斗式建築——井乾式建築無柱,所有屋頂荷載均可看做疊梁承擔;而穿斗式建築中(原生穿斗)無梁,橫向構件只承擔連接作用,所有質量由柱直接傳遞至地面。而後世所提抬梁式、插梁式、廳堂式、殿堂式等概念均可看作井干與穿斗的疊加狀態。
由於井乾式與穿斗式屬於原生木結構,而井乾式由於其局限性較差以及工藝相對簡單,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可以暫時不討論。從穿斗結構入手,可以更易於理解木材的力學性質、木建築的加工方法、構成方式與所面臨的幾個具體問題。注重理解穿斗建築中簡易四阿或歇山頂的做法,從屋角構架的處理明確防水(腐)、交圈、整體性等基本問題,也深入理解穿斗建築中如何穿、如何斗(湊)、以及位於同一高度兩枋相撞時相互避讓的原則。這里推薦東南大學朱光亞主持編撰的《福建傳統大木匠師技藝研究》以理解木材的基本性質與加工的方式、以及一些施工中碰到的具體問題。重慶大學碩士論文《渝東南土家族民居及其傳統技藝研究》(非唯一,重慶大學在那幾年做了很多關於土家族民居技術的碩士論文)可以作為補充,了解穿斗建築的適應性問題。從穿斗入手,理解木建築基本原理、了解基本型穿斗的局限後,再去看傳統大木建築將容易許多。
在此之後可以嘗試閱讀《營造法式》,從大木作兩卷及配圖中理解何為常規做法,但時刻警惕。《營造法式》是一本為規范工程造價而編寫的書籍,其中所提的處理方式均為當時的常用做法而非標准做法,並且盡管將不同進深的各架椽屋細分並繪制不同的側樣,但其中並未討論什麼情況下應當匹配何種屋架,而這其中的選擇則均為設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