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每年有多少土地被沙化
目前沒有相關數據說明每年每年有多少土地被沙化。相反在我們政府的治理下,土地沙漠化反而慢慢減少。
我國是世界上受荒漠化、沙化危害很嚴重的國家之一,全國荒漠化土地面積261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1/4;沙化土地面積172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近1/5。
荒漠化和沙化依然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民生之患、民心之痛,防沙治沙形勢依然嚴峻,任務依然艱巨。
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表示,我們必須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凝聚各方面力量,加快荒漠化治理步伐,努力實現到2020年使全國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這一目標。
第五次監測結果與第四次監測(2009年)相比有明顯好轉,呈現整體遏制、持續縮減、功能增強的良好態勢,具體主要有以下5個特點:
一是荒漠化和沙化面積持續減少。全國荒漠化土地面積由262.37萬平方公里減少到261.16萬平方公里,凈減少12120平方公里,年均減少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由173.11萬平方公里減少到172.12萬平方公里,凈減少9902平方公里,年均減少1980平方公里;
與第四次監測期內的年均減少1717平方公里相比,減少的幅度有所增加,也就是前五年每年減少了沙化面積是1717,現在年均減少1980平方公里,明顯減少速度在增加。我國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積自2004年出現縮減以來,已經連續10年保持了「雙縮減」。
二是荒漠化和沙化程度繼續減輕。荒漠化和沙化程度呈現出由極重度向輕度轉變的良好趨勢。從荒漠化土地看,極重度減少2.83萬平方公里,輕度增加8.36萬平方公里,實際上危害程度在減輕;從沙化土地看,極重度減少7.48萬平方公里,輕度增加4.19萬平方公里。極重度荒漠化和極重度沙化土地分別減少5.03%和7.90%。
三是沙區植被狀況進一步好轉。2014年沙區的植被平均蓋度為18.33%,增加了0.7個百分點。包括呼倫貝爾沙地、渾善達克沙地、科爾沁沙地、毛烏素沙地和庫布其沙漠等在內的東部沙區植被蓋度增加了8.3個百分點,固碳能力也相應提高了8.5%。
四是區域風沙天氣明顯減少。我國東部沙區土壤風蝕狀況呈減輕的趨勢,土壤風蝕量下降了33%,地表釋塵量下降了約37%,其中植被增加的貢獻率為20%。沙塵天氣明顯減少,5年間平均每年出現沙塵天氣9.4次,較上一個監測期減少了20.3%,也就是減少了五分之一。
生活在北京,會覺得沙塵暴減少得更多。北京地區平均每年出現2次,過去5年平均每年5.4次,所以北京下降了63%,全國下降了20%,說明北京這個區域沙塵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五是林沙產業快速發展。在防沙治沙過程中,各地大力發展特色林沙產業,沙區經濟林果面積已達540萬公頃,年產干鮮果品5360萬噸,佔全國年產量的33.9%。林果業的發展帶動了種植、加工和貯運等產業的蓬勃發展,成為沙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和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的拳頭產業。
僅新疆林果種植面積已突破146萬公頃,年產量達650萬噸,年產值達450多億元,農民人均林果業收入達1400多元,為農民的致富,特別是為貧困戶的精準脫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中國計劃多久消滅沙漠擴展閱讀
中國實現荒漠化土地零增長
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劉東生2017年9月11日在《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多年來的防沙治沙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已實現荒漠化土地零增長。
劉東生說,中國荒漠化土地面積由上世紀末每年擴展1.04萬平方公里,轉變為目前每年縮減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積由上世紀末每年擴展3436平方公里,轉變為每年縮減1980平方公里,實現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中國計劃到2020年,實現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到2050年使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全部治理。」劉東生說。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組織副執行秘書普拉迪普·蒙加表示,中國的防沙治沙在過去20多年間取得了很大進展,已經逆轉荒漠化趨勢。
❷ 中國沙漠治理效果出眾,半年造出三千畝「良田」,具體是怎麼治理的
目前,全世界陸地總面積,大約為1.49億平方千米,其中單是沙漠就佔了20%,並且每年都在以幾萬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擴大,不斷地與人類搶奪生存空間,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治理沙漠化,也就成了全球性的難題,我國重慶交大的易志堅教授,帶領團隊經過7年地反復實驗後,打破傳統的治沙模式,成功找到了沙子與土壤之間的轉換密碼,在沙漠上造就了萬畝良田。
這種技術手段最大的制約條件還是水源,如果在乾燥炎熱的大漠區植樹造林,不僅難度大還是徒勞的,因為這種地方缺少水源灌溉,但是對於河套地區附近的沙漠,由於它具備水源和引灌條件,不會造成水分過分蒸發和水資源浪費,也不會造成二次生態破壞,就有了改造成耕地的可能性,不過即使有著一定的制約,也不能否認,這項技術能在很大程度上遏制沙漠化的趨勢,改善沙漠的土壤,為人民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間。
❸ 中國沙漠化面積在逐年減少嗎
是的。經過多年不懈努力,沙化土地面積從上世紀末年均擴展348平方公里,到2019年止年均減少114平方公里。
從當年「風沙逼近北京城」,到綠色屏障不斷加固,防沙治沙取得了歷史性的轉變。從上個世紀90年代末,全國沙化面積以每年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展,到2004年出現縮減以來,連續10年保持凈減少,第五次監測期內年均減少達1980平方公里。
寧夏是全國唯一一個省級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十二五」期間,全區治沙造林0.27萬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由「十一五」的11.9%提高到最新的12.63%。形成了「植被恢復與重建—草地畜牧業—節水生態農業」協調發展的綜合治沙技術體系,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譽為「中國治沙奇跡」。
在內蒙古,通過全面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等多項重點生態建設和保護項目,2004年至今已完成林業生態建設面積0.67萬平方公里,草原建設2.67萬平方公里。
在陝西,沙化面積較2009年減少593平方公里,平均植被覆蓋率達60%,較2009年提高22%,為「一帶一路」建設創造良好生態條件。
(3)中國計劃多久消滅沙漠擴展閱讀:
中國沙漠化防治的的生態建設工程:
1、是「三北」防護林、長江珠江流域及沿海防護林等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正在穩步推進。
2、是上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實施的「天保工程」和退耕還林工程。「天保工程」一期、二期已經搞了十幾年,退耕還林從90年代末期一直到2007年停下來,去年第二輪退耕還林又開始了。
3、是義務植樹,發動全社會力量參與林業生態建設。所以這塊的成就確實是非常之大,特別是人工林,我國的人工林面積現在近10億畝,佔世界50以上。
生態建設與自然保護涉及到林業部門的主要是三個系統、一個多樣性,即森林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以及野生動植物和自然保護區等生物多樣性系統。
森林生態系統,通俗講就是植樹造林,就是生態工程建設。我們每年的造林任務穩定在9000萬畝。造林包括人工造林、飛機播種造林和封山育林三種形式,依靠自然修復和人工促進來恢復生態。每年造林穩定在9000萬畝,到現在全國森林面積是31億畝,森林覆蓋率是21.63%,森林蓄積量是151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