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閉關鎖國的,哪個皇帝
明朝在明成祖至明宣宗的鄭和下西洋(1405—1433)後,實施海禁,並在北方修建明長城,是明朝鎖國的象徵。
早期海禁的主要對象是商業(商禁),禁止中國人赴海外經商,也限制外國商人到中國進行貿易(進貢除外)。明永樂年間,雖然有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但是放開的只是朝貢貿易,民間私人仍然不準出海。
而後隨著倭寇之患,海禁政策愈加嚴格,雖起到了自我保護的作用,但大大阻礙了中外民眾知識交流發展。當時國人對於「知識」的認識還停留在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孔孟書的程度,認為「知識」是一種靜態的,穩定的,積累的,可以被歸納於某種二次元等級結構之內。
真實情況是「知識」包括產生「知識」的體系是動態的,變化的,自我挑戰和調整的,也是需要及時反饋和改革的。
所以任何一個社會制度,如果不能滿足理性討論和言論自由,阻礙了信息的自由流動,那麼「知識」就會開始腐化,變質,墮落——也就是說,癌症化的「知識」所產生的臭氣,遠超過產生的營養。
(1)中國古書犁庭掃穴出現多少次擴展閱讀
在明朝人看來,全天下可分為兩個部分。一個中國,一個大漠。全天下共有兩個國家,一個大明,一個蒙古。全天下只有一組國際關系,那就是明蒙關系。明朝初年,對蒙古實施的是「犁庭掃穴」。所謂犁庭掃穴,就是要把對方的勢力連根撥起,徹底掃除。
傳說羅馬擊敗迦太基之後,再用海鹽把迦太基城的土地全都犁了一遍,令其寸草不生。這個就是典型的犁庭了。但問題是犁庭掃穴只對定居民族有殺傷力,而蒙古以游牧為主,居無定所。所以雖然明軍多次攻破、毀滅蒙古王庭的所在地,然而終究不能令其完全屈服。
永樂大帝北伐身死之後,明朝改變了策略,開始對蒙古實施貿易禁運。這也就是人們通常理解的「閉關鎖國」。蒙古高原物產稀少,鹽、鐵兩樣尤其緊缺。可是明朝人的禁運措施十分嚴格。就連蒙古人想要買一口鐵鍋都不行,怕你拿去融化了做兵器。
不過明朝人搞制裁也講究「人性化」。如果確實是拿去炒菜,把鍋用壞了。那麼只要把舊鍋交還,就可以買一口新的,維持「控鍋限額」不變即可。事實證明,閉關鎖國的戰略效果遠勝於犁庭掃穴。蒙古經濟被搞得奄奄一息,蒙古各部也分崩離析,內亂不止。
把明蒙關系的來龍去脈搞清楚,海禁政策也就容易理解了。在明朝人看來,海外諸國都是一個個「像素」級別的小島。根本用不著制定任何政策來針對它們。實際上,海禁政策是用來對付海賊的。比如戚繼光打擊的倭寇,就屬於海賊。
《明史》稱這些海賊「乘風往來,瞬息千里」,跟游牧騎兵頗有相似之處。而且他們的巢穴孤懸海外,茫茫波濤,猶如大漠,因此極難剿滅。同時他們與蒙古一樣,許多物資都有求於明朝。因此,犁庭掃穴既然不行,那麼以閉關鎖國對之,自然也就順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