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新中國成立後多少人移民

新中國成立後多少人移民

發布時間:2023-08-26 05:16:10

⑴ 1949年前後 台灣大規模移民潮 之前是多少人口 移民後又是多少人口

台灣是我國最大的島嶼,其中包括台灣本島及蘭嶼、綠島、鉤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澎湖列島64個島嶼,其中台灣本島面積為35873平方公里。根據葛劍雄教授撰著的《中國人口史》第三卷(復旦大學出版社)記載:1946年台灣人口609萬,1950年人口739萬,凈增加130萬。如果以1946年人口數為台灣原有的人口數字,每年人口增長率1%計算,1949年台灣人口應為737.98萬左右。1950年台灣本省人口應為633萬,可知大陸去台人口數在106萬左右,需要說明的是,這部分去台灣的人不屬於移民的范疇。因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⑵ 1949年有多少人離開中國大陸,前往海外

大概150萬人離開大陸前往台灣,還有人移居香港和國外,差不多近200萬人!

⑶ 中國歷史上共有幾次人口大規模遷徙,其原因和意義是什麼知道的答一下,越詳細越好!

(1)秦代和西漢秦是一個能量很大的皇朝,它統一中國後出於政治和經濟上的需要,組織了一系列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其中有一些在中國的人口遷移史上,是屬於先驅性的,對以後歷代的移民政策影響很大。除政治流放外,其內容主要分兩類。第一類是「實關中」,如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徙天下豪富於咸陽十二萬戶,」目的在於加強統治,把關中發展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政治中心。第二類是戍邊和開發新區,其中最著名的有北戍五原、雲中,南戍五嶺,人數均達數十萬人,對長城沿線和華南的開發起了重要作用。
「漢承秦制」,繼續奉行「實關中」和移民戍邊的政策,尤其是對河套地區、河西走廊、青海東部以及新疆中部的大規模屯墾移民,在政治上具有重大意義。
(2)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罕見的社會大動亂時期。軍閥混戰,生靈塗炭,促成了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在三國鼎立的形勢確立以前,即各地軍閥大混戰時期,移民均為逃避戰亂的流民,他們由戰亂最烈的黃河中下游地區遷出,大部分向南遷至長江流域。移民中不少學者、士大夫後來均為吳、蜀二國羅致,其中最著名的有諸葛亮、周瑜、魯肅、張昭等,原籍臨淮(今安徽定遠)的魯肅曾號召部屬:「淮泗間,非遺種之地。吾聞江東沃野千里,民富兵強,可以避害」是為典型代表;另一部分則向北遷至長城沿線甚至遼東,移民中著名的有管寧。
三國鼎立時期,為壯大己方實力,三方均努力招撫流民,發展屯墾,並盡量從境外招收、劫擄人口,包括少數民族,如曹魏把大批匈奴、烏桓人遷至內地,孫吳派兵至台灣,「得夷州數千人還」。
經過前後近90年的人口大遷移,中國長江流域和長城一線人口增加,並得到進一步的開發。少數民族的遷入,給中華民族注入了新鮮血液,但在當時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民族矛盾,為隨後的兩晉南北朝時期更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和社會動亂埋下了伏筆。
(3)兩晉南北朝時期這是中國歷史上又一個大分裂、大糜爛、大破壞的時期,遷入北方的各少數民族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長達一兩個世紀的動亂中,黃河流城慘遭蹂躪,從而促發了一次又一次向南方移民的高潮。僅據官方統計,公元313~450年之間北方南渡的人口即達90萬人,佔北方原有戶口的1/7。事實上這一統計由於流離混亂之際,戶口多有隱匿流失而大大縮小。正像有人早已指出的:「自中原喪亂,民離本域,江左造創,豪族並兼,或客寓流離,民籍不立。」「時百姓遭難,流離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為客。」這說明移民的實際規模當遠在上述官方統計之上。期內移民的分布仍以長江流域為主,更南的福建兩廣移民也不少,據記載:「晉永嘉二年,中州版盪,衣冠始入閩者八族,所謂林、黃、陳、鄭、詹、丘、何、胡是也。」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浪潮,為中國經濟和人口重心自北向南的歷史性轉移奠定了基礎。
(4)「安史之亂」隋、唐兩朝在政治上能量很大,但在人口遷移上的作為卻遠不如秦、漢,原因在於人民在此之前經歷了幾個世紀的動亂,飽嘗流離之苦,安土重遷,從心理上對人口遷移十分反感。此外,秦、漢之官方移民,包括屯墾戍邊,大多未能終善其事,往往利未見而害先行,教訓是很大的。故隋、唐二朝官方組織的人口遷移甚少。直至震憾全國的「安史之亂」爆發,黃河流域再次沉入血海,才觸發了又一次人口南遷的大潮。據史書記載:「天寶末,安祿山反,天子去蜀,多士南奔,吳為人海。」「天下衣冠士庶,避地東吳,永嘉南遷,未盛於此。」這次人口南遷大潮的餘波,一直持續到唐末和五代十國時期,至此,中國南方的人口規模第一次達到了同北方平分秋色的地步。
(5)「靖康之難」至南宋末年由金人大規模南侵造成的「靖康之難」以及其後長達100餘年的宋、金對峙,使中國又遭到一場巨大的社會動亂,由此產生的人口遷移,其規模之大,持續時間之長,均堪與「永嘉喪亂」和「安史之亂」相伯仲,其性質和形式也相似。據記載,「建炎末,士大夫皆避地……衣冠奔踣於道者相繼。」「西北士大夫遭靖康之難,多挈家寓武陵」。「四方之民雲集二浙,百倍常時。」連南方一些偏僻山區,也接納了不少移民,如廣西容縣「介桂廣間,渡江以來,避地留家者眾。」北方大批人口的南下,對南方的社會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南宋的許多文臣武將亦多來自北方,岳飛、韓世忠、張俊等皆是;平民中南下的著名人物也很多,如李清照、辛棄疾等。
(6)元末明初中國廣大的中原地區在從「靖康之難」到元末的兩個多世紀中屢遭浩劫,至明初已是「中原草莽,人民稀少。」與人口高度稠密的江南形成鮮明對照。這種極不平衡的人口分布格局,產生了對人口遷移的現實需求,再加上開疆衛邊的需要,使明初出現了人口遷移的一個高潮,但其性質與前幾次因動亂產生的大移民完全不同。
明朝建立後不久即著手組織人口遷移,如「徙江南民十四萬於鳳陽,」「遷山西澤、潞民於河北,」徙「沙漠遺民」屯田北平附近,徙江西農民於雲南湖廣,等等。故史籍稱「太祖時徙民最多。」明初為了鞏固邊防,在長城一線設立了稱為「九邊」的9個鎮,在國內其它戰略要地,也設立了許多駐兵設防的衛,僅洪武朝三十一年設衛即達136處。為解決邊防軍的糧餉問題,明初組織了大規模的移民屯墾戍邊,「於時,東自遼左,北抵宣大,西至甘肅,南盡滇蜀,極於交趾,中原則大河南北,在興屯矣。」前往雲南屯田的移民多達四五十萬,規模浩大,在政治上、經濟上都收到較好的效果。
(7)清代對台灣的移民台灣在元代正式列入中國版圖。17世紀初被荷蘭殖民者侵佔後不久,鄭成功即率兵一舉收復。此後鄭成功組織了對台灣的大移民,不長時間內移民數即達20萬人,在全島總人口中佔了大部分。清朝統一台灣後,對移民問題採取了曖昧的態度,即不準移民攜帶家眷,使之難以在台灣生根,目的乃在於防止台灣人口日增,羽毛豐滿後重蹈鄭成功在台灣抗清的「覆轍」。直至清代中葉,因大陸人口壓力增大,上述政策才有所松動,從而引起對台移民的高潮。1811年台灣漢民已逾200萬人,比一個半世紀前猛增了六七倍。清代後期,朝廷鑒於國際形勢之險惡,對台灣的戰略意義有所認識,不僅完全解除了對移民的限制,還在廈門、汕頭、香港等地設立「招墾局」,以提供資助和優惠來促進對台灣的移民,為日後的發展在人口上奠定了基礎。
(8)清末和民國時期對東北的移民在歷史上中國的東北地區(含內蒙古東部)人口一直不多,清初滿人傾族入關後人口更加稀少。滿清統治者視東北為「祖宗肇跡興王之所」,為保護「參山珠河之利」,長期對東北實行封禁政策,並在遼寧境內築起「柳條邊」,嚴禁居民越界墾殖。同時又把東北作為流放犯人的場所,這些所謂「流人」,對東北的開發起了重要作用。加上違禁前來的農民,全區總人口至清代中葉仍有明顯增長。進入19世紀,黃河下游廣大地區連年遭災,成千上萬的破產農民不顧禁令,源源流入東北,至1840年全區總人口已突破300萬人,比100年前猛增了七八倍。這時全國人口已達4億人,人口壓力使社會矛盾日趨激化,而在國際上,列強步步進逼,尤其是沙皇俄國對東北一直虎視耽耽。在此形勢下,滿清朝廷遂於1860年在東北局部弛禁放荒,1897年全部開禁,如此既減輕了關內人口壓力,為朝廷開了一項財源,又充實了邊防。此外,對移民還「酌量給以工本」。所有這些都促成了一股「闖關東」的狂潮,到1910年東北總人口已增至1800萬人以上,比1840年增長近5倍。

民國建立後,「闖關東」的洪流仍然源源不斷,「九一八」以前估計年均移入約25~30萬人,大部分來自山東、河北兩省,此後移入人數仍很可觀。新中國成立前夕,全區總人口巳近400萬人,比1910年再翻一番。縱觀中國整個人口遷移史,清末民初對東北的移民,強度最大,效果最佳,無論對中國人口地理還是經濟地理,均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9)新中國成立後人口遷移
1、50、60年代從沿海地區、特別是從沿海城市向西部地區的人口遷移,如三線建設企業內遷、支邊、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等等;
2、改革開放以來以農村勞動力流動為主要特徵的城市化運動;
3、以及因工程建設項目而形成的工程移民。
與通常的人口遷移不同,工程移民是非志願移民(involuntaryresettlement)。這類移民是由於水庫、交通、城市基礎設施等工程建設而造成的。以水庫建設為例,50、60年代建設的新安江水庫、三門峽水庫和丹江口水庫均產生了數十萬的移民,目前在建的三峽工程動遷人口達百萬之眾。
據估計,建國後我國因工程建設而形成的非志願移民總數在4000萬人以上。因此非志願移民已對我國社會結構變遷與結構重構產生重大影響。

⑷ 移民中國的人數

據統計,液彎我國移民的人數超過坦埋喚4500萬,逼近5000萬。

像是很多出國留學的,和讓凱外國人結婚等方式來改變國籍。

⑸ 每年有多少中國人移民美國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截止到1960年,中國出生者(包括香港出生者)居住在美國的人數不到10萬人,為99735人。到1970年,中國出生者居住在美國人數上升到17.2132萬人,10年間增加了7萬多人。到1980年,中國出生者居住在美國的人數累計到36.65萬人。1980年後中國出生者居住在美國人數大幅上升,截止到1990年,中國出生者居住在美國的人數為67.6968萬人。截止到2000年,中國出生者居住在美國的人數為119.2437萬人,從1990年至2000年這10年間,中國出生者居住在美國的人數增加了50多萬,平均每年5萬人左右。而截止到2010年,中國出生者居住在美國的人數為180.8066萬人,從2000年至2010年,中國出生者居住在美國的人數增加了60多萬,平均每年6萬人左右。而聯合國提供的數據則顯示,截止到2014年,有220萬中國出生者居住在美國。
30年間160萬人獲得美國綠卡
觀察中國人移民美國的實際情況,如果要去除水分,最准確的數據應是中國人獲得美國永久居留權(綠卡)的人數,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移民數據。美國國土安全部的統計數據相當權威,有每一年中國人獲得美國永久居留權的完整信息。根據美國國土安全部的統計,1980年至1990年,中國人(包括香港居民)獲得美國綠卡的人數為28萬3029人。1990年至1999年,中國人獲得美國綠卡的人數為45.8952萬人。2000年至2010年,中國人獲得美國綠卡的人數為72.0157萬人。2011年至2012年,中國人獲得美國綠卡的人數為16.88萬人。這樣從1980年至2012年,中國人獲得美國綠卡的人數總計為163.0938萬人,這是中國從改革開放以來30多年間中國人移民美國的實際數據。

⑹ 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遷徙

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遷徙是:下南洋、走西口、闖關東。

一、中國近代史是從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到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遷至台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

二、下南洋。

真正意義上的下南洋是從明末清初開始的,到清朝末年達到高潮。到1905年,海外華僑總數已達700萬人。直至近代幾次革命低潮時期,都有逃避政治迫害的中國人移居東南亞。

下南洋的流民,來自全國大部分省區,但福建、廣東人佔95%以上。這與自然、人文因素極有關系。閩、粵兩省海岸曲折,人民與海相習,這是內地老百姓不能相比的;兩省距離南洋較近,往返方便,路近費省。

據統計,印尼兩億人口中,約一千萬是華人;馬來西亞兩千五百萬人口,華人約六百萬;泰國六千五百萬人口,華人約二千萬,佔了將近三分之一;新加坡三百多萬人,華人多達90%,是海外華人占所在國人口比例最高的一個國家。

三、走西口。

走西口的時間,大概是在明代的中期開始,那麼截止時間大概到清朝末年,其中的高潮應該是在明末清初,這個時候數量是最大。走西口有兩種情況:

1、是由於山西當時人口比較多,所以生活比較困難。

2、另一部分人就是由於在內蒙這一帶,當時的邊防需要,所以晉商就是在明代中期時候,內蒙邊防的需要發展起來的。那麼一部分人走西口,就是為了適應這種要求,到口外去發展商業,發展貿易,以至於到後來的票號。

四、闖關東。

「闖關東」是中國近代向東北移民的略稱,闖關的以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陝西人為多,而其中又以山東人為最。山東又以膠東最多,幾乎村村、家家都有「闖關東」的,甚至村裡青年人不去關東闖一闖就被鄉人視為沒出息。

1、因為隨著日、俄勢力進入東北,滿清對東北的移民禁忌形同虛設。

2、還因為隨著日、俄對東北的開發,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2、內地曾發生了光緒3年、民國18年、民國31年三次大災荒,內地居民扶老攜幼,結隊成群,逃荒到東北,以投靠親友,並可開種荒地。

民國時期歷年進入關東地區的人數多寡不一,但至少也在20萬人以上,而超過百萬人的年份有4年。清代、民國時期累計各超過1,000萬。可以說,今天東北超過8成人的祖先,都是那個時期的移民。

(6)新中國成立後多少人移民擴展閱讀:

抗日戰爭時期河南人沿隴海鐵路的西北大移民,也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人口遷徙,它是由三大歷史事件造成的:

一、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開始大規模侵華,群眾往西安等大後方逃亡。

二、國民政府「以水代兵」, 1938年扒開黃河花園口。一瀉千里的的黃河水淹豫、皖、蘇3省44縣市,1250 萬人受災,死亡89萬餘人。

三、 1942年的中原大飢荒再一次激起了中原災民大規模的西遷浪潮,1942年(民國31年)河南省發生了近百年來罕見的慘絕人寰的特大災荒,米珠薪桂,餓殍載道。而當年的關中平原,則風調雨順,獲得了大豐收。

當時河南省有3000萬人口,1942年——1943年因災荒而死亡者,據官方統計竟達300萬之多。多災多難的中原人民輾轉洛陽,或扒火車,或步行,沿隴海路的方向前往西北「大後方」的。

據估計,豫、皖、蘇三省共有390萬人,其中以河南人占絕大多數,背井離鄉,他們一路乞討,遠的一直逃到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省,從中原到西北,漫延著一幅長長的餓殍圖。

即使到現在,沿隴海鐵路的西北城鎮,河南人都佔了很大比例,渭南、西安、咸陽佔三分之一,寶雞、天水甚至超過二分之一,以致西寧、蘭州都有很多河南人,新疆每6個人中,就有一個河南人。

閱讀全文

與新中國成立後多少人移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留學金一般多少 瀏覽:98
中國有多少種野蜂 瀏覽:466
深圳怎麼去越南老街省 瀏覽:497
中國人首付買房一般付多少 瀏覽:997
中國女屍有多少 瀏覽:747
印尼榴槤什麼價格 瀏覽:427
中印中國後撤多少 瀏覽:35
越南服如何在國內登錄 瀏覽:752
義大利cifa公司怎麼讀 瀏覽:227
去越南適合做什麼小吃 瀏覽:176
印尼台風死了多少人 瀏覽:245
印度現在有多少高鐵 瀏覽:903
伊朗導彈目前使用什麼導航 瀏覽:792
為什麼中國有嘻哈第二期沒有tt 瀏覽:48
伊朗怎麼看保質期 瀏覽:933
為什麼伊朗有這么多軍隊在伊拉克 瀏覽:405
中國還有多少是沒有疫情 瀏覽:323
如何以實際行動投入到復興中國夢 瀏覽:287
中國與亞非國家有哪些共同利益 瀏覽:61
中國有哪些國家有美國軍隊 瀏覽: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