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鄉土中國》每章(1~14章)概括筆記
摘要 《鄉土中國》每章(1~14章)概括筆記
Ⅱ 費孝通《鄉土中國》第一章「鄉土本色」起止頁碼
1.CE 2.C 3.①鄉土社會的地方性(孤立與隔膜),妨礙了現代社會的流動性。②鄉土社會尊崇的是禮俗,它與現代社會尊崇的法理精神不符。③鄉土社會對世界的認識只限於個別關聯,影響對抽象的普遍原則(真理)的追求。[4分。答對其中一點得2分,答對其中兩點即可得4分] 4.在鄉土社會里,人們的認識是個別的,只知道從手段到目的間的個別聯系,(1分)並不追求抽象的普遍原則。(1分)孔子對「孝」的意義的解釋,並沒有作抽象意義的說明(孝,就是盡心奉養和順從父母),(1分)而是因人而異,告訴學生各種具體的做法。(1分) [4分。准確概述「鄉土社會在認識問題的方式上的特徵」2分,聯系材料分析2分。] 1.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篩選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題,可根據對文意的理解,將選項分別代入原文進行比較分析,A.隔閡,是鄉土社會的特徵。如果是同一村落,是沒有隔閡的;但如果不是同一村落,則是隔閡的。因此,「相互了解、沒有隔閡」的表述與原文不完全相符。B.鄉土社會得來的認識是個別的或個別的關聯,而不是「抽象的真理」「普遍聯系」。D.原文並沒有將兩種社會的「信用度」進行比較,原文只是指出,鄉土社會的信用不適用於法理社會。所以選CE。 考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2.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理解句子含義及篩選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題,可從文中找到與「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相關的語段,然後聯繫上下文分析作答,C項,文中說:鄉土社會是「一種並沒有具體目的,只是因為在一起生長而發生的社會」。因此,「為了謀生這一共同目標」的表述與原文意思不符。所以選C。 考點: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層級為理解B。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3. 試題分析:此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著眼於全文,從分析作者在文章中對鄉土社會與現代社會所流露出的觀點中作答,可以直接引用或者用自己的話進行概括。如在文章第二段,「鄉土社會的生活是富於地方性的。各自保持著孤立的社會圈子。」可概括為鄉土社會的地方性(孤立與隔膜),妨礙了現代社會的流動性。文章第六段「鄉土社會里從熟悉得到信任。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時的可靠性。」可概括為鄉土社會尊崇的是禮俗,它與現代社會尊崇的法理精神不符。文章第七段,「從熟悉里得來的認識是個別的,並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則。」可概括為鄉土社會對世界的認識只限於個別關聯,影響對抽象的普遍原則(真理)的追求。 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4. 試題分析:此題分析的思路是把題干中孔子的言行與文章中鄉土社會的認知的相似性進行對比分析即可。如在文章第七段中,「從熟悉里得來的認識是個別的,並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則。在熟悉的環境里生長的人,不需要這種原則,他只要在接觸所及的范圍之中知道從手段到目的間的個別關聯。」而孔子對「孝」的解釋,是針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具體解釋,因人而異,也不是抽象的。所以,從鄉土社會和孔子的言行符合鄉土社會的認知特徵。 考點: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Ⅲ 鄉土中國為什麼將前三章放在一起閱讀
一、鄉土本色
1、中國基層社會是「鄉土性的」。「鄉土性」對應著自古以來人們對土地的依附和「不流動」。
從歷史的角度:「我們的民族確是和泥土分不開的了。從土裡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
從地理的角度:「農業和游牧或工業不同,它是直接取資於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飄忽無定;做工業的人可以擇地而居,遷移無礙;而種地的人卻搬不動地,長在土裡的莊稼行動不得,侍候莊稼的老農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裡,土氣是因為不流動而發生的。」
2、「不流動」是指中國農村以村落為單位彼此孤立隔絕。
「不流動是從人和空間的關繫上說的,從人和人在空間的排列關繫上說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並不是以個人為單位的,而是以住在一處的集團為單位的。」
3、中國農村聚村而居大致由於4個原因:小農經營下屋舍與農田較近、共用水力設施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土地不斷繼承積累。
Ⅳ 通讀《鄉土中國》整本書和《紅樓夢》前三十回。閱讀每一章節後,在筆記本上按照以下模板完成讀書卡。《紅
摘要 紅樓夢讀書筆記。
Ⅳ 《鄉土中國》每章的分析是什麼
第1章:
中國社會是具有鄉土性的,作者在這里定義了土地的重要性,我們以農業為生。人與空間上不流動;村雨村之間往來很少、孤立、隔膜多。因此是熟人社會,鄉土社會中人與人關系的交流並不是基於「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一種行為規范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
第2章:
在以城市為主導的語境下,我們會嘲笑鄉下人是「愚」的,比如鄉下人在馬路上聽見背後汽車的喇叭聲顯得手忙腳亂。鄉下人沒有見過城裡的世面,不明白怎麼應付汽車,但這只是知識問題,並不是智力問題。如果這樣的嘲笑成立,那鄉下人同樣可以嘲笑城市人。
第3章:
人和其他動物的區別在於他的學習能力。他可以學會不受生理反應的控制。所謂學習,就是在人出生後,建立一種行為模式,改變本能方式的過程。學習的方法是「學習」。學習是指一次又一次地做事,使一個人習慣於一種新的做事方式。學習就是打破個人知識的現在和過去的鴻溝,現在和過去的橋梁是記憶。
第4章:
在很多人眼裡,鄉巴佬最大的問題就是「隱私」,比如「自己門前掃雪,不為別人的房子霜凍擔心」;愛佔小便宜,不為別人的事操心,現在屢遭詬病的腐敗問題可以歸結為「隱私」。
第5章:
道德是指人際關系的行為規范。在這一章中,有兩個重要的概念,群體道德和私人道德。費勞把西方社會稱為群體模式,把中國傳統社會稱為差異秩序模式。不同的社會結構模式會產生不同的道德觀念。
第6章:
家庭的概念在人類學中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它是由父母和孩子組成的出生社區。親子(Parent-child)指的是它的結構,生殖指的是它的功能。從生育的角度看,撫養孩子的目標終將結束,家庭的功能是暫時的,而國家和學校的社會功能是長期的。
第7章:
情緒是一種刺激性反應,一種心理緊張,相當於我們常說的興奮。如果刺激和反應之間的關系通過不斷的重復而變得固定,那麼身體就不會有緊張。從社會關系的角度看,感情是破壞性的、創造性的。感情往往發生在嘗試新的反應和阻礙舊的反應。感情的發生會改變原來的關系。
第8章:
地方社會秩序不是自發的。並不是說在一個很少有人聽說過對方的小國里,無論老死,秩序只能靠每個人的本能或良知來建立。秩序的建立必須靠外力來維持。在法治社會,當然是國家權力,而在傳統的地方社會,則是依靠「禮」。
第9章:
在農村社會處理案件中,有一個共同的原因是「這個孩子從小就不是好事」。這樣的判斷標准顯然不利於區分是非。長輩在處理案件時往往有道德上的考慮。現代法律給人的印象是道德因素越來越被排除。法官只能按規定審理案件。法律只是一種工具,中立,不起道德判斷的作用。
第10章:
權力,可以分為兩種觀點:一種是在社會沖突方面,即一部分人統治和壓迫另一部分人,統治者驅使被統治者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社會有不同層次,政府和國家都是以階級斗爭為基礎的,這種權力可以稱之為暴君權力。
第11章:
發生於社會沖突之下的橫暴權力,以及發生在社會合作過程當中的同意權利,在這一章費老又引入了教化權利。因為中國的鄉土社會顯然不是沖突性的專制統治社會,也不是把每個人都當成相同分子的現代社會。
第12章:
血緣是由生育和婚姻所構成的關系,人和人的權利義務關系根據親屬關系來決定。社會變遷的速度越慢,那麼血緣關系的作用就越強。血緣所決定的社會地位不容個人選擇,你的出身就已經決定了你的一生。
第13章:
權力的性質有社會沖突中發生的橫暴權力,社會合作中發生的同意權利,以及在第11章「長老統治」中提到的教化權力(或稱之為長老權力),本章費老又提出了第四種權力——時勢權力。時勢權力和長老權力不同,它並不是依據傳統的有效性,它是由社會變遷的時勢所造成的,故名時勢權力。
作品思想
在該書中,作者把鄉土中國看作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的一種特具體系,支配中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以中國的事實來說明鄉土社會的特性。
費孝通認為中國社會從基層上看是鄉土性的。以土地為本的鄉土社會人口流動率極低,從而導致村落之間的孤立和隔膜,「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人們在熟悉的環境中長大,代代相傳的社會習俗指導著他們的行為。
在這種社會里語言足夠傳遞世代的經驗,「全部文化可以在親子之間傳授無缺」。據此,費孝通指出文字下鄉的困難在於鄉土社會的人們沒有用字幫助他們社會生活的需要,提出治愚的根本在於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變化。
費孝通還從群己關繫上將中西方的社會結構進行對比,認為西方社會是一種團體格局,團體界限明確,團體成員對於團體的關系是相同的;而鄉土中國社會結構則是一種差序格局,他說:「以己為中心,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而是象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
這種差序格局以「自我」為中心,富於伸縮性,群與己,公與私的界限都變得十分模糊。在此費孝通把中國人的「私」心放在這種格局下進行討論,「中國傳統社會里一個人為了自己可以犧牲家,為了家可以犧牲黨,為了黨可以犧牲天下。」
正是因為這種差序格局是一個「一根根私人聯系所構成的網路,因而鄉土社會也就沒有超乎私人關系的團體道德觀念」,「中國的法律和道德,都因之看所施的對象和自己的關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縮」。普遍性關系的確立,正是現代社會異於傳統社會重要標志之一。
費孝通(1910—2005),江蘇吳江人,社會學家。1920年進入蘇州振華女校讀書。1928年就讀於東吳大學醫學預科。
1930年考入燕京大學社會學系。1933年成為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及人類學系研究生。1936年獲公費留學資格赴英國倫敦大學政治學院學習人類學。1938年獲哲學博士(社會人類學)學位。
Ⅵ 鄉土中國怎麼考
《鄉土中國》一書收錄了《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系維著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血緣和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十四篇論文,分別從鄉村社區、文化傳遞、家族制度、道德觀念、權力結構、社會規范、社會變遷等諸多方面深度解剖了中國鄉土社會的結構及其本色。
1,《鄉土本色》。該章大抵是全書的總論。「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在這一章中,費孝通將中國社會的基層定義為鄉土性的,這「鄉土性」帶有三方面特點:其一,「鄉下人離不了泥土」。鄉下人以種地為最普通的謀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貴。其二,不流動性。靠農業謀生的人是「粘在土地上的」,並不是說鄉村人口是固定的,而是說在人與空間的關繫上是不流動的,安土重遷,各自保持著孤立與隔膜。其三,熟人社會。鄉土社會的這種人口流動性緩慢的特點使鄉村生活很富於「地方性」特點,聚村而居,終老是鄉。所以,鄉土社會是個熟人之間的社會,這才有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這一章描述了中國社會的基礎,同時也是全書的基礎,後文差序格局,禮俗社會之根源,都在於此「鄉土性」。
2,《文字下鄉》與《再論文字下鄉》。這兩章說明了一個問題——鄉土社會不用文字絕不能說是「愚」的表現。文字是人和人傳情達意的過程中受到阻隔的產物,但在鄉土社會中,「面對面的往來是直接接觸,為什麼舍比較完善的語言而采文字呢?」其實,還有更多的不需要聲音和文字參與的「特殊語言」可用來作象徵的原料,如表情、動作等,它們比語言更有效。「所以在鄉土社會中,不但文字是多餘的,連說話都不是傳達情意的惟一象徵體系。」《文字下鄉》說的是傳情達意的空間之隔,《再論文字下鄉》則說的是時間之隔,包括個人的今昔之隔和社會的世代之隔。由於鄉土社會是一個很安定的社會,一個人所需的記憶范圍本來就很狹窄;而同一生活方式的反復重演,也使得語言足夠傳遞世代間的經驗而無需文字。
3,《差序格局》。從《差序格局》到《男女有別》,講的是家、國、天下三者的倫常關系在社會學上的意義。「差序格局」是費孝通提出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社會學和人類學觀點,指的是由親屬關系和地緣關系所決定的有差等的次序關系。中國人獨特的「私」的個性,造就了中國獨特的「差序格局」。不同於西洋社會有如捆柴的團體格局,費孝通在書中將中國的格局比作「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
Ⅶ 鄉土中國每章概括
鄉土中國每章概括:
1、《鄉土本色》。該章大抵是全書的總論。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在這一章中,費孝通將中國社會的基層定義為鄉土性的,這「鄉土性」帶有三方面特點。鄉土社會是個熟人之間的社會,這才有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這一章描述了中國社會的基礎,同時也是全書的基礎,後文差序格局,禮俗社會之根源,都在於此「鄉土性」。
2、《文字下鄉》與《再論文字下鄉》。
鄉土社會不用文字絕不能說是「愚」的表現。文字是人和人傳情達意的過程中受到阻隔的產物,但在鄉土社會中,「面對面的往來是直接接觸,《文字下鄉》說的是傳情達意的空間之隔,《再論文字下鄉》則說的是時間之隔,包括個人的今昔之隔和社會的世代之隔。
由於鄉土社會是一個很安定的社會,一個人所需的記憶范圍本來就很狹窄;而同一生活方式的反復重演,也使得語言足夠傳遞世代間的經驗而無需文字。
3、《差序格局》。從《差序格局》到《男女有別》,講的是家、國、天下三者的倫常關系在社會學上的意義。「差序格局」是費孝通提出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社會學和人類學觀點,指的是由親屬關系和地緣關系所決定的有差等的次序關系。中國人獨特的「私」的個性,造就了中國獨特的「差序格局」。
4、《家族》、《男女有別》。這兩篇講的都是中國傳統感情定向的問題。在西洋,家庭是團體性的社群,這個社群能經營的事務也很少,主要是生兒育女。但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家並沒有嚴格的團體界限,可以沿著父系這一方面擴大。當其擴大成為氏族和部落時,其功能顯然不只於生育,而賦有政治、經濟、宗教等復雜的功能。
5、《禮治秩序》、《無訟》討論鄉村社會中人們如何基於宗法制家庭的感情進行道德判斷和約束。鄉土社會治理方式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所謂人治和法治之別,不在於『人』和『法』這兩個字上,而是在維持秩序時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據的規范的性質。」在鄉土社會中。
人們的社會關系的調節不是靠法律來調節,而是靠「禮」這種社會規范來調節。維持「禮」這種規范的是傳統,它正是與鄉土社會的「差序格局」相互配合適應的,通過不斷重疊、蛛網式的社會關系網路影響到其他人,進而在整個社會營造一種合適的統冶秩序。
6、《無為政治》、《長老統治》和《名實的分離》,講的是四種權力。關於鄉土中國的權力結構,該書在《無為政治》《長老統治》和《名實的分離》三篇中分別加以闡述。費孝通認為社會權力共有四種形式:一是在社會沖突中所發生的橫暴權力;二是在社會合作中所發生的同意權力;三是在社會繼替中所發生的長老權力;四是在社會變遷中所發生的時勢權力。
(7)鄉土中國一章要讀多久擴展閱讀:
《鄉土中國》其主要內容概括:
1、鄉土本色:以農為生的人,時代定居是常態,遷移是變態,講解了中國農民聚村而居的原因,鄉土社會是熟人社會,其信用並不是並不是依靠契約。
2、文字下鄉:從空間的角度說明在鄉土社會中沒有文字的需要。
3、再論文字下鄉:從時間的角度說明在鄉土社會沒有文字的需要。
4、維系著的私人道德:介紹了不同的社會格局構成不同的道德體系。
5、家族:中國鄉土社會的基本社群是小家族。
6、男女有別:鄉土社會是個男女有別的社會,也是個安穩的社會。穩定社會關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
7、禮治秩序:"禮"是社會公認的行為規范,維持禮的規范是傳統,與"法"不同。
Ⅷ 鄉土中國高中生有必要讀嗎
1
1948年4月,上海觀察社出版了一本關於「土」的書。
結果,這份指南沒出一個月就銷售一空。
6月,這本書開始加印。
7月,加印。
8月,加印。
11月,加印。
翌年1月,依然加印。
根據當時記錄,這本書的讀者群囊括了大、中學生,工人,店員,士兵,公務員,還有一些農民,實屬罕見。它的作者收到了「從高中生到工廠主等廣大群眾」的熱情來信。如果那時就有直播帶貨的話,想必不用多做介紹,這本書甫一上架就會被搶購一空,連「oh my god,買它買它」都來不及喊。
它,就是大名鼎鼎的《鄉土中國》。
《鄉土中國》,1948年出版
《鄉土中國》是我國著名學者費孝通先生最受歡迎的一本書。它的文字平易曉暢,論述健朗,入筆處是大家習焉不察的日常生活經驗,提煉出的卻是極為深刻的洞見。直到現在,這本書還霸佔著大學圖書館的借閱排行榜。記得筆者當時去借書,眼睜睜看著一步之遙的妹子借走了圖書館四樓最後一本《鄉土中國》,之後日思夜想,輾轉反側,每隔幾天就去看看是否有人還書。那滋味,借用大城市鐵嶺某黑姓村民的話說就是:「憋得是相當難受。」
《鄉土中國》的暢銷,在費孝通先生看來是因為使用的語言淺顯,和其他作家的筆法不同。不過,這不意味著這本書的「干貨」就少。事實上,《鄉土中國》既能深入淺出地啟發普通讀者,也能一語點醒深耕學術的研究人員。
中國人對於土有著特殊的感情。在書中,費老講述了一則親身經歷:他初次出國時,奶媽曾偷偷將一包灶上的泥土塞在箱子底下,並囑咐他,水土不服時就吃上一點。
或許有人會黑人問號臉:為什麼中國人這么依賴「土味」?
在費孝通看來,這與我們靠農業為生,「黏著在土地上」的文化環境密不可分。「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是統領全書的經典開場。那麼具體「土」在何處?中國文化模式是怎樣從中國農業和鄉村生活中產生出來的?作者分了14章,向我們娓娓道來。
這其中不乏金句和經典概念。如中國社會學最有影響力的「差序格局」。費老的形容是:
「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系成的社會關系……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
這是對儒家人倫觀進行的社會學詮釋。鄉土中國的社會結構就像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波紋,每個人都是自己圈子的中心,推及的波紋遠近不同,便有了差序、分別。這種舒揚的言說方式鞭辟入裡,接通的是人們對世俗經驗的入微感受。
再如解讀《論語》中的「孝」。費老認為,孔子列舉具體行為,因人而異答復學生的做法,恰恰體現了鄉土社會不追求抽象的普遍原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個別的這一特性。而「學而時習之」的「學」指的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觸,「習」是陶煉,「不亦說乎」是描寫熟悉後的親密感覺。這句話其實是在描述鄉土社會的禮俗特點:規矩是「習」出來的。是不是有點腦洞大開的感覺呢?
2
《鄉土中國》的前身是費老「鄉村社會學」課程的講義,現在,高中語文統編教材將它列為「整本書閱讀」單元,要求通讀。為全面配合整本書閱讀,我們邀請到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岳永逸教授對其進行註解。岳老師撰寫了兩萬余字導讀,細致地梳理了費孝通先生的人生經歷和知識譜系,將我們帶回到《鄉土中國》成書的具體語境之中,質感十足。
岳老師在北京師范大學「新課標·新教材」整本書閱讀教學名家精講班主講《鄉土中國》
過去閱讀時,我們會隱約感到書中的部分章節是在回應當時的某些意見,但因《鄉土中國》文字精煉,無法找到明晰的線索。如今參照導讀,了解費孝通對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鄉建運動、平民/民眾教育運動的謹慎態度後,就能夠更全面地體會他筆下的深意。此外岳老師還指出,《鄉土中國》的每個單篇都有各自的核心問題與答案,並總結了「土、愚、私、家、情、禮、法、權、變」這些關鍵詞,一一進行解讀。
1935年費孝通(左一)在大瑤山與當地群眾合影
藉助這些註解,《鄉土中國》中的作者形象更加立體,家國情懷撲面而來。1937年尚在倫敦求學時,費孝通就直言要做「真正的學術」「有用的知識」。志在富民是他一生的目標,他也為此行走一生,步履不停。其實在《鄉土中國》時期,費老的生活是很拮據的,要為柴米油鹽發愁,但他字里行間體現出來的,是對整個社會和中國文化的關切與冀盼,他也認識到「我有義務經常把我的觀點讓廣大群眾知道」。《費孝通傳》的作者阿古什曾如此評價:「許多人如飢似渴地讀他的文章。他對農民生活及農村經濟危機的分析,他的通過新的發展方法保持中國農村社會完整性的主張,他的關於知識分子應服務於中國社會和廣大農民的倡議,打動了當時許多城市讀者的心。」
相信,也一定能夠打動你的心。
經典文本再加上詳細註解,少年們,盡情探索《鄉土中國》吧。閱讀時不妨帶著下面的問題,邊閱讀邊思考,相信你會有更大的收獲。
Ⅸ 《鄉土中國》每章(1~14章)概括筆記
第1章:
中國社會是具有鄉土性的,作者在這里定義了土地的重要性,我們以農業為生。人與空間上不流動;村雨村之間往來很少、孤立、隔膜多。因此是熟人社會,鄉土社會中人與人關系的交流並不是基於「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一種行為規范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
第2章:
在以城市為主導的語境下,我們會嘲笑鄉下人是「愚」的,比如鄉下人在馬路上聽見背後汽車的喇叭聲顯得手忙腳亂。鄉下人沒有見過城裡的世面,不明白怎麼應付汽車,但這只是知識問題,並不是智力問題。如果這樣的嘲笑成立,那鄉下人同樣可以嘲笑城市人。
第3章:
人和其他動物的區別在於他的學習能力。他可以學會不受生理反應的控制。所謂學習,就是在人出生後,建立一種行為模式,改變本能方式的過程。學習的方法是「學習」。學習是指一次又一次地做事,使一個人習慣於一種新的做事方式。學習就是打破個人知識的現在和過去的鴻溝,現在和過去的橋梁是記憶。
第4章:
在很多人眼裡,鄉巴佬最大的問題就是「隱私」,比如「自己門前掃雪,不為別人的房子霜凍擔心」;愛佔小便宜,不為別人的事操心,現在屢遭詬病的腐敗問題可以歸結為「隱私」。
第5章:
道德是指人際關系的行為規范。在這一章中,有兩個重要的概念,群體道德和私人道德。費勞把西方社會稱為群體模式,把中國傳統社會稱為差異秩序模式。不同的社會結構模式會產生不同的道德觀念。
第6章:
家庭的概念在人類學中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它是由父母和孩子組成的出生社區。親子(Parent-child)指的是它的結構,生殖指的是它的功能。從生育的角度看,撫養孩子的目標終將結束,家庭的功能是暫時的,而國家和學校的社會功能是長期的。
第7章:
情緒是一種刺激性反應,一種心理緊張,相當於我們常說的興奮。如果刺激和反應之間的關系通過不斷的重復而變得固定,那麼身體就不會有緊張。從社會關系的角度看,感情是破壞性的、創造性的。感情往往發生在嘗試新的反應和阻礙舊的反應。感情的發生會改變原來的關系。
第8章:
地方社會秩序不是自發的。並不是說在一個很少有人聽說過對方的小國里,無論老死,秩序只能靠每個人的本能或良知來建立。秩序的建立必須靠外力來維持。在法治社會,當然是國家權力,而在傳統的地方社會,則是依靠「禮」。
第9章:
在農村社會處理案件中,有一個共同的原因是「這個孩子從小就不是好事」。這樣的判斷標准顯然不利於區分是非。長輩在處理案件時往往有道德上的考慮。現代法律給人的印象是道德因素越來越被排除。法官只能按規定審理案件。法律只是一種工具,中立,不起道德判斷的作用。
第10章:
權力,可以分為兩種觀點:一種是在社會沖突方面,即一部分人統治和壓迫另一部分人,統治者驅使被統治者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社會有不同層次,政府和國家都是以階級斗爭為基礎的,這種權力可以稱之為暴君權力。
第11章:
發生於社會沖突之下的橫暴權力,以及發生在社會合作過程當中的同意權利,在這一章費老又引入了教化權利。因為中國的鄉土社會顯然不是沖突性的專制統治社會,也不是把每個人都當成相同分子的現代社會。
第12章:
血緣是由生育和婚姻所構成的關系,人和人的權利義務關系根據親屬關系來決定。社會變遷的速度越慢,那麼血緣關系的作用就越強。血緣所決定的社會地位不容個人選擇,你的出身就已經決定了你的一生。
第13章:
權力的性質有社會沖突中發生的橫暴權力,社會合作中發生的同意權利,以及在第11章「長老統治」中提到的教化權力(或稱之為長老權力),本章費老又提出了第四種權力——時勢權力。時勢權力和長老權力不同,它並不是依據傳統的有效性,它是由社會變遷的時勢所造成的,故名時勢權力。
第14章:
鄉土社會的人是靠著「慾望」去行事,比如說我想吃大蒜,想吃辣子,那麼我就去吃。而現代社會中,慾望並不能作為人們行為的指導,發生了「需要」,因此也就有了「計劃」,比如為了獲得全面的營養元素,我需要刻意的去吃哪些食物。「需要」是基於一種維持人全面健康發展的功能性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