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和印度哪個更發達
你好,目前來說中國跟印度之間中國更加的發達一點。當然印度也是不容小覷的,有些人說印度也在這個世紀末成為世界的第一大國。
❷ 2022中國gdp是印度的幾倍
大概是5倍。
根據查詢中經數據得知,2022中國gdp是121.02萬億元,摺合18萬億美元,而根據參考消息網得知,印度是3.38萬億美元左右,即18/3.38約等於5.32,所橋旦以大敏帆擾概是5倍。
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ct,簡稱GDP),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轎旅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
❸ 印度的基建能力如何,該怎樣做一個中肯的評價
不敢說印度的基建能力非常差,起碼比起發達國家來說肯定是不行的,比起中國來說也是不行的。
印度是沒有辦法,在兼顧動工時間的同時也能夠保證質量做到好的。因為當初印度宣稱兩天就能蓋10層樓,並揚言其基建能力已經遠遠超過中國,可是沒過幾天就被打臉了,當時印度所建造成的10層大樓可是對外放出,能夠屹立600年不倒,可是在建成後不久就已經出現了傾斜現象,你說這樣一棟高危大樓誰敢搬進去住,即使你建的再快又有什麼用呢?
而中國這幾年的工業發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連世界都承認中國工人是基建狂魔。所以可以看出中國的基建能力肯定遠遠超過日本,中國在對建築物的要求中,不僅要求質量也要求時間,並且還想要形成一種自己獨有的特色,所以印度的基建能力你們可以自行評判。
❹ 為什麼印度不能像中國那樣更大投資基礎設施
印度之所以不能像中國那樣更大的投資基礎設施,就是因為印度對於基礎設施不能夠盡心的去投資,而且印度在領域的發展是不同的,印度還是多黨執政,他們不同的政黨擁有不同的目標,這就使得他們的分歧非常的大。
印度最近幾年已經加大基礎設施開發與建設,雖然過程比較的漫長,但就目前來說,也是在一點點的發展。
印度也加大了引進外商的投資,可以說印度現在已經在港口和機場,逐漸的增加了貿易進出口比例,這也使得印度的發展越來越好,在基礎設施方面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❺ 中國和印度相比,哪個國家比較發達啊
我認為還是中國比較好啊!! 中國與印度既是鄰國,又是人口大國,目前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兩個國家,兩國國情有很多共同之處,兩國經濟發展模式為世界矚目。印度學術界愛把中國作為重要參照對象來研究印度經濟,我國學術界對中印綜合國力比較也情有獨鍾。本文不僅對比兩國經濟狀況,還把兩國納入全球坐標中衡量,著重比較兩國國際競爭力與經濟全球化程度。基礎設施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增長之間關系密切,我們選擇一些指標進行比對就會發現兩國的差距。據世界銀行數據,人均用電量,1997 年中國為714 KWH牗千瓦小時牘,印度僅次363 KWH 。在1998 年中國電力生產佔世界比重為8.2%,印度只佔3.47%。電力系統的損耗在1997 年中國8%,印度卻高達18%。中國在1998 年擁有電話主線70條,印度只有22條,1997 年中國電話裝機等待的時間不到一個月,印度需一年。印度公路狀況極差,缺少高速公路,港口與機場設施陳舊,交通運輸極端落後,能源嚴重短缺,尤其是石油,基礎設施的滯後影響了外國投資環境,嚴重製約了印度經濟的發展。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國領先的優勢十分明顯。資本資源資本是經濟增長的基本要素,儲蓄與投資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繫到經濟增長速度快慢。中國在1997-1999 年期間國內總儲蓄GDP的比例為42.5%,國內總投資佔GDP的比例是38.8 T ,印度同期分別是20.3%、23.9%。中國在1990-1999 年期間國內總投資年均增長率為12.8%,印度只有7.4%。1997 年中國股票市場融資佔GDP的比例是22.9%,印度為33.7%,1995 年中國資本市場佔世界比重只有0.24%,印度為0.71%,而1998 年中國上升到0.84%,印度降至0.38%。1975 年中國資本資源佔世界比重僅為1.73%,印度佔1.74%,1998 年中國升至9.4%,印度為2.5%,1998 年中國資本資源佔世界比重比印度要高3.8倍。2001 年中國國內儲蓄率為38.9%、投資率為37.4%,印度分別為22.4%、22.7%。可見,無論是國內儲蓄率或投資率,還是在世界資本資源中的地位,中國比印度高得多,這也是造成中印經濟增長速度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印度資本市場歷史比中國早,但現在中國資本市場融資規模也超過了印度。經濟規模與發展水平G NP 牗國民生產總值牘、 GDP牗國內生產總值牘與G NI牗國民總收入牘是考察一個國家經濟整體實力的重要指標。首先,看GNP:據世界銀行《2000 2001 世界發展報告》數據,中國1999 年 GNP 為9802 億美元,在參與排序的206個國家與地區中列第7位,人均G NP780 美元,列140 位;按購買力平價牗 PPP牘計算中國的GNP則高達41122 億美元,列第2位,人均GNP升到3291 美元,列128 位;1999 年印度 GNP 為4422 億美元,列11位,人均 GNP450 美元,列163 位;按 PPP 計算印度GNP為21441 億美元,列第4位,人均G NP2149 美元,列153 位。再看 GDP :2000 年中國GDP總量為1.08 萬億美元,列世界第六位,印度GDP達4794.04 億美元,居世界第12位。按 PPP 計算GDP,2000 年中國GDP為49660 億美元,印度為24320 億美元。2001 年中國人均G DP 牗 PPP牘為4329 美元,印度為2464 美元。1990 —2000 年期間中國GDP年均增長率10.3%,印度為6%。經濟總量比較我國領先,兩國人均GNP、 GNI 都偏低,中國依然佔有優勢。產業結構通過比較兩國的產業結構構成,可發現兩國經濟發展的不同特點。1970 年中國農業、工業與服務業佔GDP的比例分別為34%、38%與28%,印度則分別為45%、22%和33%,這一期間印度第一產業比重過大,第二產業比重太小,第三產業比重兩國接近。1998 年中國農業、工業與服務業佔GDP的比例分別是18.4%、48.7%、32.9%,印度各佔29.3%、24.7%、45.9%,而世界產業構成為5%、34%、61%,我國第一、第二產業比例過高,第三產業比重太小,印度第一產業比例太大,第二產業比例過小,第三產業比重比我國大,但比世界水平低,兩國產業結構都存在不合理之處,都需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從各產業發展速度看我國要快於印度,我國農業與工業總產值的規模也比印度大得多。對外開放度印度在90年代以前由於對外國投資採取嚴格限制的政策,印度利用外國直接投資的規模很小,1992 年以來印度加快了金融自由化改革,積極鼓勵外國投資,不斷放寬對外國投資者限制,外國投資發展很快,外國直接投資從1990 —1991 年度的0.91 億美元上升到1999-2000 年度的51.91 億美元,2001 —2002 年度更高達59.25 億美元,證券投資從1990-1991 年度的0.06 億美元增至1993-1994 年度35.67 億美元,因東南亞金融危機影響,1998 —1999 年度為負0.61 億美元,但2001 —2002 年度回升到40.9 億美元,證券投資流入規模在大部分年度大於直接投資。就外貿、外資發展比較而言,無論規模還是發展速度,我國佔有絕對優勢,我國經濟全球化程度比印度高得多。據《經濟學家》推出的全球化指標,1993 —1997 年期間年均變化率印度僅為2%,我國為7%,中國對外開放度遠勝於印度,這也是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快於印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國際競爭力牗一牘 IMD 國際競爭力中印排名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是國際競爭力評價的權威機構,每年根據國內經濟狀況、國際化程度、政府作用、金融環境、基礎設施、企業管理、科學技術和國民素質等方面指標體系對參評國家競爭力進行評價,推出《世界競爭力年鑒》。中國在IMD競爭力排名中處中游,但與印度相比名次大大靠前,在1995 —1998 年期間名次不斷上升,1999 —2001 年間有所下降,2002 年又上升了兩位,印度排名居下游,以兩年為周期上下搖擺,在38-42 之間徘徊。IMD競爭力排名說明中國經濟國際競爭力比印度強。兩國都需進一步增強國際競爭力。牗二牘 WEF 全球競爭力中印比較根據美國競爭力委員會1999 年對56個國家創新能力進行評價的成果,也揭示了我國創新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我國在創新因子指標排在45,印度為37,其中上游創新能力牗由研究開發投資、科學家和工程師的素質、科研機構的質量和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決定牘我國與印度幾乎平起平坐,我國第25、印度26位;但下游創新能力牗申請專利的數衡量牘我國比印度要弱,下游創新因子排名我國為48、印度37。我國上游創新能力與下游創新能力脫節,說明我國創新成果商業運作不力,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通道不暢。中國經濟的微觀競爭力落後於宏觀競爭力,微觀競爭力與印度相比也落下風。除1998 年外印度歷年名次好過中國,但到2002 年兩國差距在縮小,中國只比印度低一位。當前競爭力指標是建立在微觀競爭力指標基礎上,旨在區分影響勞動生產率的主要因素,通過衡量人均GDP水平來考察當前經濟成就。中國當前競爭力與印度相比落後了很多,2000 年低11位,2001 年也相差7位。2001 年公司運作與戰略排名中國列39位、印度居43位,商業環境質量比較中國排在47位、印度名次是34,在商業環境質量方面我國處於劣勢。這反映了我國企業運行的商業環境有待改善,企業內部管理水平偏低,企業運營方式與發展戰略不夠成熟。2002 年我國商業運作環境有所改觀,上升到38。國民財富的增長,歸根結底依靠企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只有進一步提高我國企業競爭力,才能實現人均GDP的快速增長。牗三牘 GITRR 信息技術中印競爭力在網路就緒、網路應用構成與可行因素構成這3項指標排名印度都領先於我國。網路就緒指標中國64、印度54。網路應用構成指標我國到70位、印度60。可行因素構成排名中國第56位、印度49位。在次級指標方面,我國只在信息基礎設施、商業與經濟環境、ICT機會與社會投入3個方面比印度位置靠前,而在硬體、軟體與支持、網路接入、網路政策、網路社會、網路學習、網路經濟、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方面排名都落後於印度,特別是硬體、軟體與支持、ICT政策、網路學習方面名次懸殊很大,反映了我國信息技術與印度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軟體業印度遙遙領先於我國,印度成為了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軟體出口大國,2000 年軟體出口額達80億美元。近幾年信息技術產業托起了印度牛市,預計2008 年印度軟體業產值870億美元,出口達500億美元,軟體業成為了印度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而我國軟體出口還微不足道。中國在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資本資源、人力資源、經濟總量、國際化程度等方面與印度相比處於領先地位,兩國經濟結構都須進一步調整,都須注重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宏觀經濟的競爭力我國整體占優,但經濟創造力競爭力我國不及印度,微觀競爭力印度強於中國,信息技術競爭力印度優勢明顯,我國經濟增長的潛力比印度大
❻ 相同起點開始,為什麼印度跟中國的差距越來越
總所周知,中國改革開放已經有30年,而印度則比中國晚了十三年,何況中國的GDP年增長率世界第一,去年就已經達到10%,同期印度則在6%-7%徘徊。是以現在中國比印度要領先。
其次,中國重視基礎設施的建設,一旦國家制定某個目標,必然會在規定日期內竣工,反之印度則是優先發現軟體~對本國的基礎設蠢含施漠視之,若是看北京上海深圳的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即使紐約倫敦也不過爾耳,是以中國的經濟要比我國的基建晚十年,而印度則反之。
其三,印度人口眾多,到本世紀中葉前就會超過中國,成為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國內不堪重負,其每年7%的增長率帶改笑遠遠趕不上每年增加人口所帶來的負擔。
就說殲笑這么多吧,如有疑問再問吧~
❼ 為什麼印度基礎設施不如中國發達
1、印度土地為私人所有,所以修建基礎設施非常困難!
2、印度發展(類似改革開放)比中國晚了10多年的時間,所以看起來基礎設施很差!
3、印度是多黨,而中國是一 黨,所以辦事效率不是印度能比的!
4、印度主要民族有好幾十個,進行基礎建設需要相關人等同意!
❽ 印度公路長度遠遠超過中國
1、公路標准不同
近些年來,我國的基建工程一直是以建造公路為中心,經過多年的修建,直到目前全國各個角落幾乎都已經修建了公路,進一步的拉近了全國人民的距離,方便了各省市之間的交通運輸。可以說我國的基建事業一直在飛速的發展著,而印度的基建水平想必很多人都了解,他們國家的基建水平完全無法與我國的相比較。
眾所周知,我國的國土面積排行世界第三,是印度的三倍多。但我國的公路總里程卻遠遠少於印度公路總里程。甚至印度公路的總里程還要比美國高,位居於世界第一。按常理來說,美國和我國在國內經濟發展方面都遠超過於印度。
2004年的時候印度政府就曾公開表示印度已經有330萬公里的公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而在2004年,我國的公路總里程還不到300萬公里。而這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各國對公路的標准不一樣。
我國的公路標准一般都是要達到國家所規定的等級公路,並且要經過公路主管部門正式驗收。我國所算在公路總里程所包含的公路一般都是國家各級公路以及包含大中城市郊區公路。但是我國的公路旅程里並不包括農村生產用道以及大中城市的街道,更不會將農村的一些泥路土路算在內。
2、鄉間小道也是公路
然而印度作為一個「開掛」的國家,自然與我國的標准不同。他們也有著神一樣的統計方法,只要是有人走過的路,不管是鄉鎮公路還是普通的硬板道路,它都算為總的公路里程。在印度800多萬公里的公路中也分成三個等級。
第一個等級是國家級公路,就相當於我國的高速公路。但是我國的高速公路總里程已經有幾十萬公里,而印度的高速公路僅僅只有幾萬公里。在我國高速公路通常都擁有4個車道以上會區分每個車道的時速並且都是雙向分隔行駛。不僅如此,我們對高速公路的出入口還進行了控制管理,只專供汽車分道高速行駛。
當然也有其他國家對「高速公路」的要求沒那麼高,會相對要低一點。很多人絕對想不到印度的標准根本無法與我國的相作比較,他們的標准已經低到了不能再低的地步。
在印度幾萬公里的國家級公路里,其中有15%只有單行車道,而且很多都沒有專人控制出入口。在印度的高速公路上,可以看到很多拖拉機,摩托車,甚至是牛、羊、馬拉的車。
了解了印度的高速公路,可想而知印度第二級別的聯邦公路以及第三級別的地方級公路是有多麼的差勁,在印度邦級公路從名稱上看它相當於我國的省道。它的總長度約為幾十萬公里,佔全部公路的3%。從印度高速公路有少部分只有單行車道就可看出,印度的二級公路單行車道只會更多。
3、國家交通擁擠
而印度的地方級公路佔印度公路總長度的90%,幾乎剩下的幾百萬公里都是地方級公路,這些公路大部分都是田間小道,鄉村土路,甚至有很多路幾乎沒有行人通過。有些時候一到下雨天,很多鄉間泥土路就無法通行。
就算不是下雨天,有的路過於狹窄大型的車輛根本無法通過。印度就是用這樣奇葩的統計方法,才讓他的公路總里程登上世界之最。
實際上按照印度目前能夠達到我國標準的高速公路里程只有一兩萬公里。這一兩萬公里分布相當零碎,都分布在各主要城市之中。每兩個城市之間的高速公路都不到100公里,在印度有上百公里的高速公路,僅僅只有一個城市,那就是安德拉邦。
在印度旅遊,估計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在印度坐火車經常晚點,甚至會晚點一兩天印度居民甚至都以習以為常。由於印度的很多公路都是單行車道,所以在印度坐汽車會經常晚上三四個小時,這還算好的,有的甚至需要一天。
由於交通經常堵塞再加上車內人員超過了運載數,所以印度的汽車在運行速度上極其的慢,一般都是在三、四十公里每小時。
4、眾多數據驚人
即使熟悉印度這個國家的人都知道印度很多數據都十分驚人,但是這些數據大部分都是虛假,根本就沒有那樣的實力。就比如印度這個國家的貧困人數竟然只有10%左右,按照他所公布的數據,印度的經濟發展水平可以與美國相比較。但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印度人均GDP才2000多美元,卻號稱自己有2.67億的中產階級。在印度,只要家中有小摩托或者是一些彩電冰箱之類的家電,就算是中產階級家庭。哪怕是在印度的貧民窟隨便問一個路人,他是否是中產階級?他都會回答yes。而在我國普通家庭中,很少會有人認為自己達到了中產階級。
還有印度所統計出來的國家文盲率竟然只有20%。印度對文盲的統計標準是只要認識26個字母,並且能夠寫出自己的名字就不算是文盲。
而在我國只有認識到1500—2000左右的漢字才能不算文盲。印度的標准在一些發達國家來說實在是過於可笑。如果按照印度這個標准很多個國家幾乎沒有幾個人目前是文盲。
5、總結
從這些比較中就可以看出,印度的很多數據與其他國家的數據完全不是在一個標准水平上。面對印度的數據看看就行了,沒必要當真,這或許就是別人所說的見識決定認知吧。雖然印度的很多數據都不可信,但是印度的最高學府——印度理工學院,為世界和美國輸送了大量的頂級人才,這一點是值得學習的地方。
❾ 中國印度GDP哪個強
中國國家不富裕,但是綜合國力比印度強。
.印度經濟的總量2015年突破2萬億美元大關,而它五年前剛達到1萬億美元。中國的8萬億美元經濟讓印度的2萬億美元經濟在幾乎所有方面都相形見絀。
中國在2002年的經濟總量近2萬億美元,因此印度落後中國11年。或者不妨用購買力平價來看看平均收入。中國人2004年的平均收入約與印度人現在的平均收入(3620美元)相當,相差九年。
從人均產出來看,差距要小一些。普通印度勞動者每年創造產值8401美元,中國在2006年處於這個水平,離現在不太遠。人均產出的差距比平均收入的差距要小是因為中國的勞動力占人口總數(尤其是女性)的比例更高。印度的勞動參與率為56%,中國則為74%。
中國2002年的貧困人口比重———每天生活費用低於1。25美元的人口所佔比例———與印度當前水平(32。7%)大致相當。
因此,可以籠統地說,就基本收入指標而言,印度落後中國十年。
從社會指標來看,情況更為不妙。
例如,2011年生活在城市裡的印度人所佔比例(31%)相當於中國1995年的水平。若比較良好衛生設備的普及率,差距也大致如此。中國領先印度約17年。在1980年前中國兒童死亡率就已經低於印度。
10年的差距已經很大了,尤其是考慮到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未來幾年每一個百分點的增長率差異都會使兩國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擴大。
與中國的賽跑基本已經輸了,但或許尚有一線希望彌合這個10年經濟差距。不過,不要低估了中國克服其最新挑戰的能力,也不要低估了印度增添自身困難的能力。
❿ 印度曾經做了什麼印度耗資百億修建大橋,聲稱超中國20年,是真是假
印度與我國同為四大古國,而且同為世界人口大國,因此印度人特別喜歡把他們和中國相比較,在任何方面都以超越中國為豪。特別是近些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印度更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他們急需證明自己,因此印度處處都喜歡針對中國,想要超越中國。印度傳出了一件「令人振奮」的消息,甚至有不少印度人表示這項工程至少超越了中國20年。那麼,印度到底幹了啥?投資百億修建大橋,聲稱超中國20年。
經過技術人員的推算,在美克萊大橋原有的橋身之上重新建立結構恆載是不會是大橋斷裂的,而在經過反復的推演和計算之後,印度決定採用這個方案。而在經過四個月的艱苦修建之後,印度終於完成了對美卡萊大橋的修繕,甚至比預期工程提前了一個星期完成。對於這樣一座宏偉的工程,印度表示非常滿意,他們還聲稱將自己的大橋和中國的橋梁做了對比,發現這座大橋已經比中國的橋梁建造領先的至少20年!而至於大橋真正的水平如何,也許還得接受時間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