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有哪九大黨派
1、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創建於1921年7月23日,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最終目的是實現共產主義的社會制度。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唯一執政黨。
2、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
1947年11月,中國國民黨民主派和其他愛國民主人士第一次聯合會議在香港舉行。1948年1月1日,會議宣布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正式成立。
民革以同原中國國民黨有關系的人士、同民革有歷史聯系和社會聯系的人士、同台灣各界有聯系的人士、社會和法制專業人士以及其他人士為對象,著重吸收其中有代表性的中上層人士和中高級知識分子。
3、中國民主同盟(簡稱民盟)
1941年3月19日在重慶秘密成立,當時名稱是中國民主政團同盟。11月16日,張瀾在重慶公開宣布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成立。1944年9月,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在重慶召開全國代表會議,決定將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改為中國民主同盟。
民盟是主要由從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學技術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進步性與廣泛性相統一、致力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
4、中國民主建國會(簡稱民建)
1945年12月16日,由愛國的民族工商業者和有聯系的知識分子發起,在重慶成立。
民建是主要由經濟界人士組成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政黨,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的參政黨。。
民建歷屆領導人和主席為黃炎培、胡厥文、孫起孟、成思危。現任主席陳昌智。
5、中國民主促進會(簡稱民進)
1945年12月30日,以文化教育出版界知識分子為主,還有一部分工商界愛國人士,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
民進是以從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具有政治聯盟性質、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政黨,是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參政黨。
民進歷屆主席為馬敘倫、周建人、葉聖陶、雷潔瓊、許嘉璐。現任主席嚴雋琪。
截至2012年12月 31日,民進在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地方組織,有市縣級組織 335個,基層組織6816個,會員 13.3萬餘人。
全會成員中有各級人大代表 2066人,各級政協委員11600人,其中全國人大代表 62人,全國政協委員80人;在政府和司法機關擔任處級以上領導職務的 920人。
6、中國農工民主黨(簡稱農工黨)
1930年8月9日,國民黨左派領導人鄧演達在上海主持召開了第一次全國幹部會議,成立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1935年11月10日改名為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1947年2月3日改名為中國農工民主黨。
農工黨是以醫葯衛生、人口資源和生態環境領域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具有政治聯盟特點、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政黨,是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參政黨。
7、中國致公黨(簡稱致公黨)
1925年10月,由華僑社團發起,在美國舊金山成立。1947年5月,致公黨在香港舉行第三次代表大會,進行改組,成為一個新民主主義的政黨。
中國致公黨是以歸僑、僑眷中的中上層人士和其他有海外關系的代表性人士組成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致力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黨。
8、九三學社
1944年底,一批進步學者為爭取抗戰勝利和政治民主,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的反帝愛國與民主科學精神,在重慶組織了民主科學座談會。
為紀念1945年9月3日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改建為九三學社。1946年5月4日,在重慶正式召開九三學社成立大會。
九三學社是以科學技術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政黨,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是進步性與廣泛性相統一、致力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
9、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簡稱台盟)
在台灣人民「二·二八」起義以後,由一部分從事愛國主義運動的台灣省人士於1947年11月12日在香港成立。
台盟是由台灣省人士組成的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擁護社會主義愛國者的政治聯盟,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是進步性與廣泛性相統一、致力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
B. 中國一共有多少個黨派
對於中國一共有8個黨派。 關於民主黨派在中國總共有8個,緊密團結在中國共產黨周圍,多少年來與中國共產黨榮辱與共、肝膽相照,至今我國政治協商制度也有60個年頭了。 8個民主黨派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 目前,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有8萬多人,中國民主同盟有19萬人,中國民主建國會有11萬多人,中國民主促進會有10萬多人、中國農工黨有10萬多人、中國致公黨有3萬多人、九三學社有10萬多人、台灣民主同門有2300多人 。 來源:青年與社會
C. 中國有多少個黨派是哪些
中國大陸共有8個民主黨派。
它們分別是:
1.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2.中國民主同盟
3.中國民主建國會
4.中國民主促進會
5.中國農工民主黨
6.中國致公黨
7.九三學社
8.台灣民主自治同盟
D. 中國目前有多少個黨派,分別叫什麼名字
中國目前有8個黨派,分別為:
1、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革)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成立於1948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現有的民主黨派之一,由中國國民黨民主派和其他愛國民主人士創建,是具有政治聯盟性質的、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統一事業的政黨,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的參政黨。
2、中國民主同盟(民盟)
中國民主同盟,簡稱民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愛國統一戰線的組成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現有的民主黨派之一。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參政黨,主要由從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學技術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
3、中國民主建國會(民健)
中國民主建國會 簡稱民建。主要由經濟界人士以及有關專家學者組成、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政黨,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的參政黨。
4、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
中國民主促進會(簡稱:民進),以從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具有政治聯盟性質的政黨。中國民主促進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八個參政的民主黨派之一,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規定,中國內地實行以中國共產黨為執政黨,其他八個民主黨派為參政黨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5、中國農工民主黨(農工黨)
中國農工民主黨(簡稱農工黨)於1930年8月9日在上海成立,是以醫葯衛生、人口資源和生態環境領域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具有政治聯盟特點、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政黨,是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參政黨。
6、中國致公黨(致公黨)
中國致公黨,中國民主黨派之一,簡稱致公黨。由華僑社團美洲致公堂發起,於1925年10月在美國舊金山成立。中國致公黨由歸僑、僑眷和與海外有聯系的代表性人士、專家學者組成、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黨,是與執政黨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一個參政黨。
7、九三學社
九三學社是以科學技術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政黨,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
8、台灣民主自治同盟(台盟)
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簡稱台盟,是由台灣省人士組成的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擁護社會主義愛國者的政治聯盟,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
E. 中國共有多少個黨派,分別是什麼
中國大陸共有九個黨派。
執政黨一個:中國共產黨。截至2004年底,全國黨員總數為6960.3萬名。
參政黨八個: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截至2004年6月底,8個民主黨派成員共有63.4萬餘人。
截至2004年底,全國各級社會團體15.3萬個。
影響較大的社會團體有:
中華全國總工會、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華全國歸僑聯合會、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紅十字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歐美同學會、黃浦軍校同學會、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中華職業教育社等。
F. 中國有幾個黨派
9個。
中國多黨合作制度中包括中國共產黨和八個民主黨派。八個民主黨派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
(6)中國現在有多少黨派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在中國,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活動准則,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
在中國多黨合作制度中,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共同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了「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的基本特徵。
中國多黨合作制度在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生活中顯示出獨特的政治優勢和強大的生命力,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