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書畫的落款起源於哪個朝代
你說的落款,古代叫做「鈐印」。
鈐印始於北宋蘇東坡,迄今已有一千年的歷史。
1、鈐印 (qián yìn )中國古代官方文件或書畫、書籍上面的印章符號。即加蓋印章。其意義在於表明所屬者對加蓋印章之物的擁有權、使用權或認可。通俗意即"蓋印章",是書畫等作品在即將完成時的最後一個關鍵步驟,這是中國獨有的特色藝術。鈐印始於北宋蘇東坡,迄今已有一千年的歷史。一幅書畫作品用印得當,能夠"錦上添花",反之則會弄巧成拙。
2、另外參考《中國古代著名畫家落款印譜》以畫家之姓名筆劃排列,記載有蘇東坡、唐伯虎、鄭板橋、楊升庵、劉墉等659名歷宋、元、明、清各朝代的名人簽名和印章。
可明確知道「落款」在古代說的是「鈐印」。
註:鈐印,指蓋印章。印章分朱文印和白文印兩種。朱文印又稱陽文,即字是凸出的,印在紙上字是紅色的;白文印又稱陰文,即字是凹陷的,印在紙上字是白色的。從印章的內容來分,又有姓名印、齋號印及閑章。一般在落款人名後蓋一姓名印,若嫌空還可再加蓋一齋號印,不可連蓋兩方同一內容的姓名印。可蓋一方姓印,一方名印,而往往又是一朱一白。為了使書作上下前後呼應,往往在書作右上方再蓋一起首印,又稱引首印,初學者閑章印的內容可選"學海"、"求索"、"學無止境"等。印章的大小與書作大小及所書字體大小相關。一般大幅書作落款字大,印亦大;小幅書作落款字小,印亦小。
落款
古代多在書信、字畫上題字,用毛筆豎寫姓名年月,用以贈送禮物時表明贈送人和受贈人,也為書法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
現多在公文、字條上署名,一般為橫寫,表明其法律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