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張騫出使西域去過哪些國家
大宛、康居、大夏、烏孫國、於闐等。
1、大宛
大宛(dà yuān),古代中亞國名,是中國漢代時,泛指在中亞費爾干納盆地居住大宛附近各個國家和居民,大宛國大概在今費爾干納盆地。
漢武帝時,張騫到達西域時,於公元前129~前128年間抵達帕米爾高原以西,首先到達大宛,大宛早就聽說漢朝富有,期望同漢朝建立直接的聯系,大宛王聽說張騫此行目的後,遂派向導和譯人將張騫護送到了康居。
據他歸國後說,當時大宛大小屬邑有七十多個,人口有幾十萬,是一個農牧業興盛的國家,產稻、麥、葡萄、苜蓿,尤以出汗血馬著稱。
2、康居
康居國「去長安萬二千里」,跟當時的大月氏屬於同種。東漢時期,康居國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領地很大。南北朝時期,嚈噠勢力崛起,康居相對衰弱。嚈噠人西遷後,康居國就不復存在了。
3、大夏
大夏(Tokhgra,Tochari):中亞和南亞次大陸西北部的古國名。其居民可能是印歐人種的東支——塞種人(又稱斯基泰人)的一支,即古希臘文獻所見Tochari。
公元前140年左右,包括Tochari在內的塞種人諸部自錫爾河南下,滅了希臘一巴克特里亞王國。中國史籍將主要由塞種人諸部控制的巴克特里亞地區稱為大夏。「大夏」應為Tochari的漢譯。
據《史記》記載,大夏國都是藍市城(今阿富汗斯坦巴爾赫附近),居民人數達一百多萬,以務農為生,善於經商,兵力薄弱。
約前139~前129年,伊犁河、楚河流域的大月氏人西遷,大夏遂臣服於大月氏。漢張騫於前128年左右抵此時,月氏「臣畜大夏」。
4、烏孫國
烏孫國是西漢時由游牧民族烏孫在西域建立的行國,位於巴爾喀什湖東南、伊犁河流域,立國君主是獵驕靡。
前蘇聯學者認為烏孫文化是塞人(Saka,塞人即薩迦或塞克)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並稱塞-烏孫文化,烏孫文化時期是前300年-300年。
亦有其他外國學者進行考古研究時為塞克文化及烏孫文化定下時限(Saka/Wusun period,前 600 - 400)。
5、於闐
於闐(tian)國(前232—1006年)是古代西域佛教王國,中國唐代安西都護府安西四鎮之一。君主國姓為尉遲(讀音yù chí),國祚長達1238年。
古代居民屬於操印歐語系的吐火羅人。1006年被喀喇汗國吞並,逐漸伊斯蘭化。11世紀,人種和語言逐漸回鶻化。
於闐地處塔里木盆地南沿,東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車、疏勒,盛時領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於田、民豐等縣市,都西城(今和田約特干遺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張騫出使西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康居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烏孫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於闐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