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綠化的分布情況
中國森林資源分布不均勻,主要分布在東北和西南。森林質量不高,林齡結構以幼齡林、中齡林和人工林為主。
截至1993年,中國有林業用地面積39.43億畝,森林面積20.06億畝,森林覆蓋率達13.92%;活立木畜積量117.85億立方米,森林蓄積量101.37億立方米,居世界第5位。
到1995年6月,全國森林面積累計達1.34億公頃,其中人工造林保存面積為3300多萬公頃,居世界首位。
1998年3月,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最新公布的世界森林資源評估報告結果,中國森林面積1.34億公傾,佔世界森林總面積的3.9%,居世界第五位,中國人均森林面積僅列第119位。中國森林總蓄積97.8億立方米,佔世界森林總蓄積量的2.5%,列世界第8位。世界人均擁有森林蓄積量為71.8立方米,而中國人均森林蓄積量僅為8.6立方米。
2001年3月12日,中國全國綠化委員會發布的第一份《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顯示,目前,中國人工造林保存面積已達4666.7萬公頃,發展速度和規模均居世界第一位。中國森林面積已達1.58億公頃,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6.55%。(
⑵ 中國綠化排第一的城市是哪個
中國•深圳啊
⑶ 我國的林地資源主要分布在哪兩個干濕地區
林地分布在東部季風區的濕潤和半濕潤的山區。 具體為東北、西南的深山區和邊疆地區,以及東南部的山地。我國最大林區在東北長白山大興安嶺是半濕潤區或濕潤區,其次是西南林區(橫斷山)和東南林區(東南丘陵)是濕潤區。 我國耕地多在秦嶺准河以北(華北),約佔60%,旱地多,是半濕潤區;30%多在華南,是水田,是濕潤區。
拓展資料:
一、我國的森林資源分布在哪些地區?有哪些特點?
1、東北地區 東北地區的森林資源主要集中在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東北林區特點是營林和木材生產集中,國有林業企業規模較大,機械化水平較高,採伐率高,林區道路密度大,林區經營水平高。
2、西南地區 西南地區的森林資源主要林區處在橫斷山脈,既受太平洋的影響又受印度洋的影響。多數山脈和水系為南北走向,海洋濕潤氣團可以從山由南至北深入到較遠的地方,西邊的山坡上分布著茂密的森林,構成了西南地區林業的主體。這里山體在3000米以上,相對高度也在千米以上。
3、南方地區 南方地區是我國自然條件較好的地區,也是歷來林業發達的地區,人工林佔有很高的比重。山區的農民有經營林業的習慣。南方森林資源的分布比較均勻,武夷山系和南嶺山系較為集中,兩個山系的面積佔南方地區總面積的22%,而有林地面積佔45%,蓄積量佔65%。
4、東部少林地區 本地區的林業類型主要是以平原林業為主,即農田、溝渠、道路、村莊等防護林為主,絕大部分為帶,網狀的形式,還有林農間作形式,極少量的片林。華北石質山區在古代森林較茂盛。近年來,森林帶遭大規模破壞,部分陽坡地已經岩石裸露,童山濯濯,失去生產能力。
5、西北和華北西部地區 西北地區的森林資源主要分布在秦嶺南坡(漢中,甘肅白龍江流域)天山、阿爾泰山、祁連山、青海東南部等。這里為原始林區,並有國有林業局分布。
中國森林資源的主要特點:
6、人均資源佔有量小。人均有林地面積0.113公頃,人均有林地蓄積量7.9立方米,不及世界人均83立方米的1/10。
7、林業用地面積大,但利用率低。有林地的利用率僅為50.05%,而德國、日本等林業發達國家的林業利用率都在90%以上。
8、林地分布不均勻,影響了多種效益的發揮。林地集中分布在中國的東南部,西北地區很少。土地面積佔全國32.2%的西北地區,有林地面積僅佔全國的6.7%,活立木蓄積量為全國的7.7%;在東南部又集中分布在東北和西南地區,而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長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則分布較少。
9、森林管理粗放,生產力低下。中國有林地平均每公頃蓄積量為76.5立方米,僅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115.5立方米的66.2%;人工林生產力則更低,平均每 公頃蓄積量33立方米。
⑷ 中國綠化面積最大的城市
客觀的分析-中國綠化最好的城市排行榜如下:
NO.1深圳
深圳(Shēnzhèn)與香港山水相連。在短短的27年裡,深圳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初具規模的現代化城市,人均GDP位居中國(港、澳、台除外)第一,創造了世界城市化、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奇跡。
深圳是中國口岸最多和惟一擁有海陸空口岸的城市,是中國與世界交往的主要門戶之一,有著強勁的經濟支撐與現代化的城市基礎設施。深圳的城市綜合競爭力位列內地城市第一。到2010年,深圳將建設成為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區域性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商貿中心、運輸中心及旅遊勝地,將成為現代化的國際性城市。
NO.2湛江
由昔日古老繁榮的「廣州灣」到今天的「湛藍之濱」的「湛江市」,歷經百年的蒼桑洗禮,中國14個沿海開放的港口城市之一的湛江市,不僅風華不減,反而越發地充滿活力,激情迎接21世紀的巨大發展機遇,將創造更多的輝煌,更多另人驚嘆的神話!請大家共同見正一座快速成長,掘起的港口城市——湛江
NO.3十堰
十堰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轄五縣一市兩區和一個經濟技術開發區,即房縣、鄖縣、鄖西縣、竹山縣、竹溪縣、張灣區、茅箭區、丹江口市和白浪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市國土總面積2.3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45萬,城區人口52萬人。
NO.4廣州
廣州(Guǎngzhōu)是廣東省省會,全省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廣州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廣州瀕臨南海,鄰近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廣州屬丘陵地帶,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北部和東北部是山區,中部是丘陵、台地,南部是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中國的第三大河——珠江從廣州市區穿流而過。
NO.5南京
南京是江蘇省省會,副省級城市,長三角的副中心城市。古稱金陵,簡稱寧。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東部蘇皖兩省交界處,江蘇省西南部。東距上海市300餘公里。東接江蘇省鎮江市、句容市,西鄰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南譙區、全椒縣)、巢湖市(和縣)、馬鞍山市(金家莊區、花山區、雨山區、當塗縣),南接安徽宣城市(宣州區、郎溪縣)、江蘇省溧陽市,北連江蘇省儀征市、安徽省天長市。地跨長江兩岸,南北最大縱距140餘公里,東西最大橫距80餘公里,轄區總面積6598平方千米。南京市區東接江蘇省儀征市、鎮江市、句容市,西連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南譙區、全椒縣,巢湖市和縣,馬鞍山市金家莊區、花山區、雨山區、當塗縣,北鄰安徽省天長市。市區面積4844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513平方公里。
NO.6大慶
大慶地區清初為蒙旗杜爾伯特的游獵地,一直設有定居村落。1898年沙俄修建中東鐵路時,在此建立了薩爾圖站。1904年開始放荒招墾,村屯漸多。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在安達任民鎮設置了安達撫民府,1913年改為安達縣。偽滿時薩爾圖被改為興仁鎮。1946年又恢復薩爾圖名字。1947年人民民主政權在薩爾圖一帶建立了幾個牧場,1955年合並為紅色草原牧場。1955年松遼石油勘探局開始在安達縣大同一帶進行石油資源鑽探。1959年9月26日,在大同北面高檯子附近的「松基三井」噴出了工業油流,把這個油田定名為大慶油田。後來在大慶油田上崛起的新興石油城亦被命名為大慶市。
大慶市始稱安達市。1960年5月26日,安達縣撤銷,設置安達市(地級),安達市人民委員會駐安達鎮隸屬松花江專區。同年10月,松遼石油會戰指揮機關移駐薩爾圖。1964年6月23日,撤銷安達市,恢復安達縣,設立安達特區,對外仍稱安達市。1979年12月14日,安達市更名為大慶市,由黑龍江省直轄。
NO.7九江
九江古稱潯陽、柴桑,是江西省重要城市,有北大門之稱。境內京九鐵路、合九鐵路、銅九鐵路等鐵路線貫通。她左鄰鄱陽湖,右連洞庭水,京九鐵路與長江黃金水道在這里構成了中國南北、東西交流的軸心,是中國歷史悠久的著名旅遊城市。長江邊上的九江交通便利,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齊全。市區非農人口(潯陽區、廬山區、經濟技術開發區)85萬。
九江人傑地靈,物華天寶,旅遊資源博大精深,便利的水陸交通曾促進了中華經濟、文化的發展,使享有「三江之口,七省通衢」的九江成為天下「眉目之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分封天下三十六郡,其中就有九江郡。發達的水陸交通使具有兩千餘年歷史的九江成為軍事重鎮及商業、文化交流中心。
NO.8貴陽
貴陽市是貴州省省會,位於中國西南雲貴高原東部,是我國西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貴州省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區重要的交通通信樞紐、工業基地及商貿旅遊服務中心,被譽為「高原明珠」。 貴陽因位於境內貴山之南而得名,延用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古代貴陽盛產竹子,以製作樂器「築」而聞名,故簡稱「築」。
有人說,一個時代是一片樹林,城市則是這樹林中的大樹。當這片樹林在時代風雲中嘩嘩作響時,貴陽,這棵雲貴高原上的大樹,也正努力地吮吸著時代的養分,在歲月中枝展葉發。因貴陽森林覆蓋率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最高,又得名「林城」。
NO.9隨州
隨州位於湖北省北部,聞名於世的編鍾出土於此,隨州地處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匯地帶,東承武漢,西接襄樊,北臨信陽,南達荊州,居「荊豫要沖」,扼「漢襄咽喉」,為」鄂北重鎮」,是湖北省對外開放的」北大門」,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由東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轉站。
隨州交通便利,京廣鐵路、漢渝鐵路、西寧鐵路和107、312、316國道以及」漢十」高速公路、「隨岳」高速公路和即將修建的「麻竹」高速公路貫穿全境。跨北緯31度過19分至32度26分,東經112度43分至113度46分。全市南北長約130公里,東西寬約105公里,總9636平方公里,人口258萬。
其中,山地面積4285平方公里、丘陵面積2094平方公里、平畈530平方公里、河灘面積80平方公里,分別占總面積61.3%、30%、7.6%、和1.1%。隨州北面與河南省南陽、信陽二市毗鄰,南面與湖北省江漢平原的京山縣、鍾祥市相連,恰好處於北方黃河流域和南方長江流域的交接地帶,真可謂西通宛洛,南達吳越,地當荊豫要沖,扼阻襄漢咽喉。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曾對隨州的地理形勢作了如是描繪:「隨北接黽厄,東蔽漢沔,介襄、郢、申、安之間,實為要地;義陽南陽之鎖鑰,隨實司之;其山溪四周,關隘旁列,幾於鳥道羊腸之險,洵用武者所必資也。」
NO.10安慶
安慶市位於安徽省西南部,長江下游北岸,是長江沿岸著名的港口城市。有「萬里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之美稱。安慶是長江下游的第一個城市,也是萬里長江安徽段的第一個城市,東與安徽省池州市、銅陵市隔江相望,南以長江與江西省九江市相連,西界湖北省黃梅、蘄春、英山三縣,北接安徽省六安市、巢湖市。安慶城北枕龍山,南臨長江,西依皖河,東接石塘、破罡諸湖,獅子山、鳳凰山、菱湖、秦潭湖等鑲嵌其間,整個就像是一座大園林。安慶是全國重要的糧、棉、油、水產品和畜禽生產基地,是安徽省重要的石油化工、汽車零部件製造和紡織加工業基地。工業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輕紡、建材、機械四大支柱產業。安慶是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NO.11 北京和上海(它們一個屬於信息技術城市,另一個屬於商業化城市,不管如何的綠化,從整體上來講都是不可能讓城市直接轉變成綠化城市,因為很多大廈、企業、地域都已經固定好,想要拆除重建的話可是一個不小的計劃和投資。)
⑸ 我國林地主要分布在
我國林地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南和東南部。
拓展資料:
一、我國森林面積小,資源少,區域分布不均。1990年,中國森林面積約12460萬公頃,人均面積約0.107公頃;世界森林面積約40.19億公頃,人均面積約0.8公頃。中國森林覆蓋率為12.98%,世界森林覆蓋率為31%。中國森林蓄積量為91.4億立方米,人均約8立方米,而世界森林蓄積量約為3100億立方米,人均約72立方米。另一方面,長期以來,山區人民積累了豐富的造林和森林經營經驗,培育了大面積的人工林,特別是南方山區的杉木、竹林。中國森林總蓄積量為97.8億立方米,佔世界森林總蓄積量的2.5%。
第七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2004-2008年)結果顯示,全國森林面積19545.22萬公頃,總蓄積量149.13億立方米,森林蓄積量137.21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20.36%,比1949年的8.6%凈增11.76個百分點。
二、 存在的問題
中國仍然是一個缺乏森林、綠色較少、生態脆弱的國家。森林覆蓋率遠遠低於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積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儲量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7。森林資源總量、質量和分布不均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林業發展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首先,實現2020年森林增長目標的任務艱巨。從清查結果來看,前一階段的森林「雙增長」目標已順利完成,森林蓄積量增長目標已完成,森林面積增長目標已完成近60%。然而,調查結果表明,森林面積的增長速度開始放緩,森林面積的增長僅為上次調查的60%。現有未徵用林地面積比上次清查的面積減少396萬公頃,僅為650萬公頃。同時,現有適宜林地只有10%質量較好,54%質量較差,三分之二分布在西北和西南部。立地條件差,造林難度越來越大,投資成本越來越高,效果越來越慢。為如期實現森林面積增長目標,必須付出艱苦的努力。
其次,嚴格遵守林業生態紅線的壓力巨大。近五年來,各類違法違規建設佔用林地面積每年超過200萬畝,其中林地約佔一半。一些地區的毀林和開墾問題仍然突出。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生態建設的空間將進一步被擠壓。嚴格遵守林業生態紅線,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底線的壓力越來越大。
三、加強森林管理迫在眉睫。中國的林地生產力很低。每公頃森林蓄積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131立方米的69%,每公頃人工林蓄積量僅為52.76立方米。樹木的平均胸徑只有13.6厘米。年齡組結構仍不合理,中幼林面積比例高達65%。疏密林分面積占喬木林面積的36%。森林蓄積的年干損失增加了18%,達到1.18億立方米。在進一步增加投資、加強森林管理、提高森林生產力、增加森林存量和增強生態服務功能方面仍有很大潛力。
四、是森林有效供給與社會需求增長的矛盾依然突出。中國對國外木材的依賴度接近50%,木材安全形勢嚴峻;在現有用材林中,可采面積僅佔13%,可采儲量僅佔23%。可利用資源少,大徑用材樹種少,珍貴用材樹種少,木材供需結構性矛盾十分突出。與此同時,森林生態系統脆弱的功能尚未得到根本改變,生態產品短缺仍然是制約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突出問題。
⑹ 中國大陸綠化率最高的省份是哪個
1、福建省;2、江西省。http://news.ifeng.com/a/20140626/40906246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