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鼓鄉在哪兒,你知道嗎
鼓,在中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和極其厚重的文化,它不僅常用於祭祀、樂舞,它還是打擊敵人、驅除猛獸的號角和武器,並且也是報時、報警的工具。古代人們常把鼓作為一項最隆重的禮儀,唐代段安節的《樂府雜錄》中說,古代帝王的儀仗隊用鼓多達120面。作為報時的大鼓又稱戒晨鼓,常放置在城池的鼓樓之上。
鼓,在中國的禮樂慶典中也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中國西南地區的苗族,他們更是奉鼓為神,家家戶戶皆有鼓,男男女女均會敲,每逢重大節日,都會跳起鼓舞人心的鼓舞,或祭祀,或慶祝,極為隆重,所以鼓在他們的心中已經成為了一種與身俱來的生命符號,苗族的重要聚集地——湖南湘西州的吉道也是著名的中國鼓鄉。
10月15日,湘西人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重大節日——吉首鼓文化節,四面八方的苗族同胞相約來到矮寨大橋的茶峒岸邊,以鼓為媒,喜迎天下賓朋,現場鼓聲震天,響徹雲霄,熱鬧非凡,來自國內外的多支鼓隊聚集於此,交流展演,將世界鼓文化詮釋的淋漓盡致。
渝帆有幸與來自全國各地的旅遊自媒體一道受邀來到了現場,親眼目睹了此次盛會,同時也用相機記錄了一些精彩的瞬間,在此與喜歡鼓舞的朋友們一起分享:
【迎賓鼓】
活動結束,我們離開現場的時候,這些迎賓鼓又變成了歡送鼓,邊跳邊敲的姑娘們。
㈡ 還有哪些地方的特色鼓
一、象腳鼓
象腳鼓是傣族古老的民族樂器。因鼓身似象腳而得名,廣泛。象腳鼓還受到克木人的喜愛,是各族歌舞中不可缺少的樂器。
二、傣族大鼓
傣族大鼓由鼓身、鼓皮、鼓圈、鼓卡和鼓棰等部分組成。在怒江下游保山傣族地區稱之為「光弄」,西雙版納傣族地區稱之為「光邊」。另有「兩面鼓」、「雙筒皮鼓」之稱。
三、瑤族長鼓
因鼓身細長而得名。又稱花鼓。瑤族拍擊膜鳴樂器。瑤語稱郭咚郭、槁。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金秀瑤族自治縣、廣東省連南瑤族自治縣及其湘、桂、粵毗鄰之廣大瑤族地區。
四、朝鮮長鼓
朝鮮族長鼓又稱「杖鼓」。起源於印度的細腰鼓。公元4世紀時,細腰鼓通過絲綢之路傳入我國中原,而後又東傳朝鮮。在我國朝鮮族人民中廣為流傳。
五、壯族蜂鼓
蜂鼓是流傳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細腰鼓,其式樣和演奏方法與朝鮮族長鼓相似,兩者同出一源。為壯族的一種古老擊樂。常用於民間歌舞伴奏。
㈢ 中國第一大鼓在哪裡
【1】中國第一巨鼓在「河北省永年縣廣府古城太極文化廣場」。
【2】中國第一鼓鼓腔直徑五米,象徵內聚五行金木水火土;
以外鑲風破銅製作的十幅虎頭環,象徵黃帝戰時的十面埋伏;
以一百五十九塊黃河金絲柳木板組合的鼓腔象徵黃帝為九五之尊;
以北斗七星合攏的天相,用中心一圓,周對六方,七塊強度牛皮套鞝鼓面。
以2013幅梅花鼓釘象徵2013年鞝鼓成功,
2013年10月1日這面巨鼓在河北省永年縣廣府古城太極文化廣場上架。
【3】天下第一鼓由山西臨汾制鼓世家李春生帶領6名工匠,
配合廣府古城本地工匠20多人,從2013年9月20日山西運來制鼓材料開始,
花11天時間巨鼓製造完成上架。直徑達5米,是國內目前最大的木製牛皮鼓。
這面大鼓直徑5米象徵內聚五行金木水火土;鼓腔用159塊黃河金絲柳木板組合而成,
意為黃帝乃九五之尊;共鑲嵌2013顆梅花鼓釘,表明大鼓於2013年製成。
【4】資料來源:網路